A. 今年的“双十一”遭到了网友怎样的无情吐槽
双11才刚收官,网友们就开始吐槽了,很多网友总结了有关双11的吐槽的热词“暴花户”,是指赚钱不多,但是又莫名其妙敢花,在短时间内花掉了很多的钱,花光了钱又很丧的人。还有一个词叫“无递自容”。
而且双11的活动从凌晨00:00开始,让人感觉非常的累,特别是在00:00~2:00,很多有更加优惠的活动,制造了这种氛围,让大家都非常的冲动,为了抢到这个优惠,没有多加的思考就买买买。 花钱的时候很爽,但是后面几天就要开始吃土了,而且精力消耗太大,第二天起不了床,没有精神。
B. 天猫花样双十一为何遭吐槽
前几年双十一,你痛快的“剁手”就行了,现在很多人发现,自己的数学还要好,否则你都不知道疯抢的东西到底有没有打折。
这届双11恐怕是有史以来难度系数最高的一届,预售、定金膨胀金、满减红包、直降红包、返现券等优惠券、分期利率优惠、花呗额度提升、X天保价政策……就算你能把这些所有的东西都搞懂,在疯抢的过程中也肯定体验到什么叫计划赶不上变化了。
C. 因为打折规则太复杂而被吐槽,天猫双十一今年失败了吗
因为打折规则太复杂被吐槽,天猫双十一今年失败了吗?在我看来,即使天猫的打折规则太过于复杂,也被很多人吐槽过,他也不会失败,毕竟在我们国家,有那么多人,每一年就等着双十一这一天大肆的购买,也有很多人是不在乎那点钱的,他们就是享受这个抢购的过程。
总的来说,对于天猫来说,双十一就像一个收获的季节,一大片的韭菜被割了下来,这些人们钱,就好像韭菜就要等着被天猫来收割了,所以说对于天猫来说,他们从来就没有失败过。,而且他们也不在乎这些,人们吐槽他们的打折规则复杂,即使这些人们吐槽他们的打折规则复杂,他们还是会继续在天猫上购买东西,而且是在双十一的那一天购买东西,这些吐槽他们打着规则复杂的人,只是口头上发泄一下而已,对于天猫来说从来就没有失败过。
D. 对于今年淘宝双十一那些“奇怪”的规则,你有何看法
满减分两种:你说你要能减就减,不能减就别整那没用的,有一部分商品满300减40,有一部分商品满200减25,咱也不知道这有啥区别,就是不能一起减呗,我是一边凑300减40的,一边凑200减25的,你说你大家大业的,就不能敞亮点吗?整统一了多好,所有商品均200减25,这一天算的,凑的,那个闹心啊!
我已经不怎么期待双十一了,我加购物车的东西也没便宜多少,需要的就买,不需要的在便宜也不要,可能跟年纪有关系,在加上规则太多,这脑袋也玩不转,不如实惠的给点优惠呢!
朋友就说,如今想买点便宜东西,数学不好都不行,满减、打折、返现,店铺折扣,等等等等,真是让人应接不暇啊,有种算不明白就吃亏的感觉,你说有那时间我干点啥不行,拿个丝袋子上大街上走一圈,是不是也能凑个五块八块的,如今的双十一规则太多,太乱了!
E. 网友纷纷吐槽被双11的规则逼疯了,今年的规则到底有多难懂
“好看、好玩、买爽”,是今年双十一的焦点词。2019年双十一经管规则与昨年相比差别,活动时间节拍方面,今年的商品报名活动时间相较昨年时间范围有所放宽。优惠券都是十块十块的,也不晓得该咋用;另有预付款、整点秒杀之类的,感受很繁难。最后虽然省了一半的钱,不过死了好多脑细胞。
预售规则用户在拍下双11预售商品之后,在30分钟内付定金,如果超过时间辣么订单取消.如果用户在支出了定金之后由于本身原因导致的无法付尾款,辣么定金是可以不退还的,如果消费者和商家协商一致可以退款,辣么即是可以退款的。付定金享立减的玩法,即是说消费者在付定金之后,可以享用必然金额的减免,最高可享用40%的减免,具体看商家的设置,商品的预售价格减去商品的立减金额即是商品的实付款。
、
F. 已经被双十一规则搞疯了!为何双十一规则越来越复杂目的是什么
双十一规则之所以越来越复杂,目的是让客户比价难,并且知道优惠券来之不易,鼓动客户去消费。目的就是让顾客大把大把的消费,获得利益最大化。
买的永远算不过卖的,不要为了买而买,在购物之前要想一想家里还有多少,到底需要还是不需要呢?我一个同事在去年趁着买了一大堆卫生纸,看着是赚便宜,而实际上呢?一大堆卫生纸放在家里占据了那么大的地方,弄得家里乱七八糟的。孩子当玩具玩,在日常生活中同事和家人用用纸比之前明显浪费。
每次收拾屋子的时候,同事看到一堆纸不仅不开心,相反还特别郁闷,一堆纸占了大半个房间还不能扔。最后同事没办法了,就送人,只要是到他家里玩的,走时都会送一袋卫生纸。
有时间不如花在如何多赚钱上,再省钱也是有限的,商家又不傻,而赚钱则是无限的,是逐步提升变化的。
G. 花样促销为何屡被吐槽
面对眼下的热词“新零售”,吴品慧说,优衣库很早就开始实践了。一方面,优衣库支持各种新技术的终端应用,包括所有门店都支持移动支付;另一方
面,又用技术打通了线上线下,包括支持消费者线上下单、门店取货并且是跨地取货。网订店取的背后,是线上线下共享一个物流、订单系统,这是技术层面的打
通;另一方面,又是为线下争取了更多机会:“比如线下门店支持现场更改裤长,这是线上做不到的。也许从一次提货开始,消费者就了解了线下门店,以后成为线
下店的回头客。”
对于新零售,强生消费品个人护理业务市场副总裁江畅也深有体会。“‘双11’让我们接触到很多新的营销工具和形式,与其说要创造多少销售额,到
不如说让我们全面认识到‘新零售’应该怎么玩。”。强生旗下有多个品牌参与“双11”,涉及婴幼儿洗护用品、漱口水等多个品种,大部分是快消品,如果消费
者一次性买了很多,肯定会有相当一段时间不再购买。品牌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但可以借助“双11”实现两个目标:一个是“拉新”,就是引入新客户;另一个是
巩固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使他们成为回头客。
要实现这两者,用好新零售技术很重要。江畅举例说:“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很多意外的结果——原本以为购买母婴用品的女性会上网给宝宝买婴幼儿洗护用品,但结果发现买的更多其实是上网买成人洗护用品的女性客户。这就成为我们精准营销的技术。”
同时,场景化也是强生在“双11”中的收获。“双11”前,强生将一列上海地铁9号线打造成“吐槽”狂欢专列,把“吐槽”文案印在李施德林漱口
水的产品标签上,在专列上用“扫码购”的方式进行销售,结果线下线上转化率非常高。同时,强生又在正大乐城、K11等用快闪店的方式进行了类似互动,同样
发现这类场景化的营销方式,对品牌吸纳粉丝作用明显:“我们通过这些场景引导粉丝参与线上互动吧,只用了20天,粉丝超过在线上开店两年的积累。”基于
此,江畅更加觉得,线上线下难以分割,而对品牌来说,要从“双11”的“一日红”,变成“日日红”,就是要用好线上线下的不同资源和优势。
4、 总结
“双11”9年来已经由最初淘宝一家发起,变成了电商促销的集体狂欢。人为制造规模如此规模盛大的消费节日,也顺势造就了消费需求的泡沫。泡沫
最终会转化为理性,狂欢最后也会回归品质。“新零售”时代,商家和消费者要真正实现共赢,少烧点脑、多点诚意,在品质和服务上多下功夫,是企业健康可持续
发展的路径。
都是套路。
H. 为何说双十一的优惠规则太复杂了
据报道,2017年双十一被吐槽最多的是一些电商平台和商家“烧脑”的花式优惠,优惠券的使用规则复杂,有人甚至借助专门软件或组建微信群、QQ群研究价格、互点红包进行“场外援助”等。
专家表示,促销设计本质上是以较小的折扣,增加消费者的参与度,达到不损失过多利益的情况下增加交易量,消费者在快乐网购的同时,要警惕这些网络诈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