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萬豪酒店的成功對我國酒店業的營銷策略有什麼啟示
萬豪酒店給中國同行的啟示
通常,酒店業的經營收入可分為三部分,一是相對較穩定的客房住宿收入,二是酒店所附帶經營的餐飲收入,三是包括寫字樓、店鋪、公寓的租金及娛樂經營在內的各雜項收入。現在,隨著各種寫字樓、店鋪、公寓的大量出現,酒店嘴中的肥肉(租金等)被大肆搶奪,各大酒店在這場競爭中幾乎「潰不成軍」;就娛樂來講,大城市裡的娛樂場所遍地開花,酒店娛樂業的收入也是日益萎縮。以廣州為例,2000年廣州最大的花園酒店總營業收入是人民幣4·1個億,比起1996年花園酒店的總收入5·4個億,短短的4年時間,居然縮水了逾24個百分點。花園酒店總經理廖鳴華有些無可奈何地說,「我們想盡了一切辦法,但花園酒店的經營業績仍在一步一步地滑向『深淵』……」2000年中國大酒店的總收入是3·9億,白天鵝賓館的總收入為3億,比起1996年的5·2億和3·4億,跌幅之大讓人震驚,而東方賓館及國際大酒店的業績同樣是大幅下降。2001年業界沸沸揚揚地傳言稱中國大酒店已被美國具有良好酒店管理能力的萬豪酒店管理集團收購,這令廣州的酒店行業震驚不已。中國大酒店的高層向外界表示,只是將酒店的經營管理權由香港「新世界」換為了「萬豪」,酒店股東並未發生變化,更不存在「被收購」之說。據悉,中國大酒店原由香港新世界酒店(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但從2001年年初開始換由「萬豪」管理,相應地,「萬豪」每年從中國大酒店的營業額中提取2·5個百分點作為回報。隨著中國最終加入WTO,著名的酒店集團如喜來登、希爾頓、威斯汀等品牌已氣勢洶洶地吹響了進軍中國酒店業的號角,國際性品牌和本地酒店的交鋒在所難免。
國內連重量級的酒店大鱷尚且如此,其他同行的情形可以由此推知,國內外酒店業的差距也由此可見!其實,中外酒店業的最大差距還是在於管理,尤其是以品牌戰略為核心的管理。中國酒店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並獲得持續的發展,就必須虛心向國外同行學習,扎扎實實地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萬豪的做法是不是能為我們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