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收廢紙的影響互聯網的召開嗎
濤一瘸一拐走過來,他前兩天滑雪剛摔傷了腿。辦公桌上一摞宣紙,上書金文墨跡未乾。常濤愛玩,文的武的都能來兩下。
作為北京盈創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總經理,常濤在事業上也玩得風生水起,早年玩IT,年紀輕輕即已實現財務自由,現在玩垃圾回收樂此不疲。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面前這台智能回收機「也很好玩」。
點擊觸摸屏上的「投瓶」按鈕,閥門打開,投入飲料瓶,顯示返利金額,可選擇為公交卡、手機充值或捐款。我輸入手機號碼,5秒之內收到成功充值0.1元的簡訊。
這是盈創基於物聯網技術開發的「智能化固廢回收整體運營解決方案」回收機,可以收集瓶子的生產時間、品牌、型號、去向等數據。
這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的智能回收機見於北京地鐵、機場、學校等公眾場所,為企業提高了不少知名度,常濤的理想是用它「顛覆回收業」。常濤設計了一個遞進的業務發展模式:做回收機業務,讓人們可以在回收機上賣廢飲料瓶、廢紙、舊智能手機、舊電池、舊節能燈……;上線O2O業務,規范10萬一線收廢品者,讓人們可以在網上下單賣廢品;第三是創立一個可再生品品牌,用可再生品做成純再生品商品出售。
盈創用什麼撬動這個沿襲數十年的行業?它憑什麼調動用戶積極性並取得一線回收者的信任?「羊毛出在豬身上,讓牛去買單」的互聯網思維在如此傳統的垃圾回收行業玩得轉嗎?
從時尚達人到垃圾大戶
盈創副總經理劉學頌告訴記者,盈創目前已在北京鋪設了1000台左右智能回收機,公司內部測算,每1000台回收機可以讓回收成本降低10%左右。劉學頌打開手機給我看盈創的信息化平台:3月4日,盈創回收飲料瓶數量共350萬個,當天有224人投瓶後直接捐掉了,有3394人給一卡通或手機充值,有317個新條碼,即新出現的飲料,機器24小時內可自動學習並自動識別。
投入回收機的空瓶子,最終會回到盈創工廠,經過預洗,自動分類、金屬檢測及人工分揀之後,再經過干濕粉碎,用生物清洗劑深層清洗,深度凈化等專業工序,製成聚脂片。這些切片被送往各大飲料工廠製成瓶坯,生成瓶子,完成無害清潔化處理。
其實,盈創做智能回收機的初衷並非實現環保目標這般「高大上」。四年前,時尚達人劉學頌「淪落」為跟一線拾荒者搶垃圾時,他們急需解決的是原料短缺問題。
劉學頌曾就職於日本知名的時尚企業,10年前頻頻被時尚雜志采訪。後因機緣巧合,加入盈創。當時公司只有兩個高管,另一位高管楊光澤做傳統建材起家,必須在一線管理生產製造。因此,熱情滿滿、打算投入品牌宣傳工作的劉學頌被推到一線回收垃圾。
「那時真是要瘋了!」劉學頌告訴記者,「對所有回收企業來說,貨源短缺都是痛點。」由於盈創將空瓶回收後,會進行很多零排放、零粉塵的環保處理,處理成本比別人高,所以空瓶回收的價格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盈創的設計產能是5萬噸,一年的回收量僅有2萬多噸。機器啟動需要用氮氣達到280度高溫,一旦啟動就不能停,因原料短缺,盈創一次停機損失10萬以上。
劉學頌曾經秘密約談幾個大戶,試圖用稍高的價格培養幾個大供應商。沒想到,「密談」第二天一早,所有供貨商都給她打電話要求漲價。原來這些供應商全是河南人,且幾乎全都沾親帶故。後來,她找了一個湖南的供貨商,沒想到同樣被所有河南供貨商問責,因為這個供貨商的老婆是河南人。
那是個冬天,貨源比夏天更為緊張。劉學頌感覺「實在干不下去了」,她想到了同學常濤。
常濤是個IT老兵。這位北郵的畢業生曾被分配到世界500強普天做軟體開發,這也是常濤唯一一次打工經歷。2003年後,常濤開始創業,成立了軟體企業烽火志城,年銷售額達一億左右,兩年後被大唐電信收購。此後,他創辦了一家軟體開發公司,「不僅僅做服務運營商的產品,而且做服務老百姓的快消類產品」,如攝像頭、電子書。
2012年,常濤和中歐商學院的校友發起成立了中關村天使投資百人會,任執行會長之一。常濤投資的多為TMT和互聯網等「高端」行業。
劉學頌的痛苦卻讓常濤興奮不已。常濤調查發現,北京的廢品回收幾乎全部是個人行為,沒有企業涉足。「行業粗放,沒有巨頭和成型模式,這種草莽狀態背後蘊含大機會,我很喜歡。」常濤說,這行的邏輯是一定要先有渠道才有工廠。
有過多年國外生活經歷的常濤借鑒了國外的飲料回收機模式。然而,中國和國外的回收生態完全不同:發達國家的廢品免費獲取,僅靠再生品即可盈利,塑料瓶、玻璃瓶等被回收後會自動分類,投瓶人會得到打折券、積分等獎勵,返還的優惠券、打折卡不會給回收企業增加成本。而在中國,飲料瓶要花錢買,積分換不到老百姓的積極性,所以要有充值和返利的模式。為提高消費者積極性,上線不久的智能回收機收購價格比社區高,如一個500毫升的飲料瓶,小區五六分錢一個,回收機的回收價是一毛。初期,成本昂貴的智能回收機一天收的塑料瓶甚至還沒有一個私人收的多,瓶子本身的利潤僅夠物流成本。
可那又怎樣?互聯網思維本來就是要「羊毛出在豬身上,讓牛去買單」。
盈創試圖靠組合營銷實現盈利,即環保理念加百姓使用。去年,盈創智能回收機投放市場不到一年,有400萬人次使用。「這很像互聯網的點擊量,點擊量高網站就有價值。智能機的用戶量相當於網站400萬的點擊量,這個過程中我可以傳遞很多信息,這個信息是有價值的。」常濤說。
不難發現,智能飲料瓶回收機兩側現有怡寶的形象廣告。怡寶作為飲料企業和飲料瓶回收業務相關,且怡寶一直在打造公益形象,和回收機的環保理念契合。盈創還會和飲料公司合作搞活動,如投瓶者喝一瓶怡寶礦泉水,公司給貧困地區捐一瓶水等。
「現在廣告收入佔70%,活動收入佔30%,飲料瓶本身不盈利。」常濤的下一步計劃是賣大數據。他希望,盈創收集的大數據可以直接為飲料生產企業提供決策支持。比如,哪些品牌的飲料最暢銷、哪些品牌的飲料最受哪類人群歡迎、什麼時間是飲料的銷售旺季等,企業皆可根據這些數據做出生產銷售方面的決策。「這種方式提供的價值要遠高於廢瓶子提供的價值。」常濤說,而通過充值,微信互動,盈創慢慢會完善消費者的手機號、微信號、年齡、性別、職業等信息,這些信息有利於企業做精準營銷。
「渠道為王」,是共識。然而,智能回收機只能解決飲料瓶回收,其它生活垃圾如何進入盈創的渠道?
下單賣廢品
張阿姨打開手機上的廢品回收APP,下單,30分鍾內廢品回收者必須上門服務,持健康證,統一著裝,統一話術,進門穿鞋套……工作人員掃描用戶的二維碼,賣廢品所得收入由此進入張阿姨的微信零錢包。像淘寶一樣,回收人員若得了差評,業績便會受影響。
這是常濤設想的一個月後的一幕。他計劃5月底上線一個互聯網產品,並同時在微信和APP上投放,藉此實現上門回收O2O。
可如何整合10萬一線回收大軍?在O2O概念大熱之前,常濤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2014年,常濤通過同學介紹,找到順豐北京公司一個副總,參觀了順豐的系統。「很多人不以為順豐是O2O,但你發現沒有?順豐和滴滴打車很像,唯一區別是百姓沒在手機終端用,而只是打電話叫快遞。」常濤說,順豐的效率之所以高,是因為它有一個強大的IT系統。
通過IT系統整合渠道是最簡單的,這就好辦了,IT是常濤的老行當。常濤把自己的邏輯稱為「反向物流系統」:順豐把工廠的東西送到千家萬戶,我是把千家萬戶的東西送到工廠,異曲同工!
廢品回收行業數十年如一日,除了老幼更迭,幾乎無甚變化。北京有20萬人從事這個行業,其中河南固始縣人佔70%。一線收廢品有10萬人,其他人做分揀等工作,他們每年為北京運出800萬噸廢品。這個表面鬆散的組織其實聯系緊密,沾親帶故,有問題找前輩,運轉方式類似於舊社會的行會。這種組織形式的優勢是效率比較高,成本比較低。
常濤希望保留行業的特殊性,他不會僱傭更多員工與一線回收者「搶飯碗」,而是把個體垃圾回收者整合在一個平台上,每個人仍然負責原有的線下區域。這不僅不需要公司支付薪水,反而可幫助垃圾回收者藉助盈創平台為自己增加更多的回收業務。用常濤自己的話來說,和這批草莽大軍合作,他做的「只是加上一套系統,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然而廢品買賣畢竟不似收發快遞、乘坐計程車一樣頻繁,在消費者的生活中也不似後者不可或缺。如何提高回收者和百姓的積極性?
對於一線回收者來說,最大的動力就是更高的收入。盈創壓縮了中間環節,把壓縮節省的費用補貼給一線回收者。「對於每天收購數十萬個瓶子的人來說,一個瓶子多給一分錢,總收入上都會很可觀。」有垃圾回收者告訴我。類似於滴滴打車的做法,常濤還計劃在上APP初期給回收者一些補貼獎勵。
而用戶端,劉學頌說,他們在意的不是廢品賣了多少錢。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要用情懷和活動。一方面通過智能回收機等平台讓大家熟悉盈創;另一方面,通過互動活動,如憑積分兌換由回收品做成的禮物,提升年輕人的參與感。
O2O的成敗取決於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但在初期階段,回收人員這群特殊群體的體驗才最重要。沿襲六七十年,一線人員已經形成非常固定的工作習慣,他們願意被「革命」嗎?
聶小鵬是河南固始人,2005年中學畢業即加入一線廢品回收者行列。他的父母、岳父母、老婆、堂兄弟等親戚朋友在京從事廢品回收行業的有數十人。他回憶稱,十年前入行時,一個500毫升的飲料瓶能賣一毛五,而今只能賣六分錢,一個瓶子最多能掙一分錢。此外,這個行業幾乎沒有任何變化:家族式、無組織,再有錢也無法解決買房、孩子上學等問題;低毛利、地牌意識、不受尊重、極其辛苦……
不久前,聶小鵬和幾個老鄉一起被盈創「收編」,負責為「O2O收廢品」做市場調查和招兵買馬。他告訴本刊記者,現在大多數同行比較年輕,20-40歲,很多人都會用微信,尤其是和他一樣的第三代回收者。
老鄉們也有顧慮,擔心盈創影響自己世代的飯碗,但「常總答應價格會比其他人給的高一些」讓他們稍感心安。目前,盈創已和1萬名一線回收者建立合作,培訓工作也在迅速推進。
針對特殊的使用群體,技術系統更加接地氣。盈創軟體業務總監於忠濤告訴記者,去年7月他已做出一版APP,但試用時發現自己忽視了回收人員的接受水平,很多酷炫的功能無法使用。常濤要求必須便捷、簡易。今年新開發的版本兩三步即可完成操作。如誰來接單,系統會根據回收人員的活動范圍自動匹配,系統也設置了很多自動跳轉功能,讓使用更加簡單。
常濤的規劃是,當管理日益完善,合作人員的素質逐漸提升後,他們的定位將不是廢品回收者,而是社區服務者。「我可以讓你做更多,比如買袋大米送到某家,像社區001一樣完成最後一公里。賺更多更體面的錢。」
野心勃勃的常濤希望藉此解決政府、企業、廢品回收者、客戶四方的痛點。對於政府來說,讓廢品進入有資質的企業,安全回收,不造成二次污染;對企業來說,解決原料不夠的問題;對於廢品回收者來說,讓賣廢品的人想找他們時就能找到他們,同時提高社會地位;對於賣廢品的人來說,規范、速度快,實現全品類回收。
「回收領域該有百億企業」
常濤說,智能回收機一來為盈創提高了知名度,二能賺錢,三積累了很多技術能力。去年上線雖不到一年,已有上千萬的銷售額,幾百萬的利潤。回收機為盈創在行業中確立了地位和知名度,北京每天大概有1000萬人能看到這個機器並得知盈創。在此基礎上,O2O業務得到市場預熱,買賣雙方接受起來更為容易。整合資源,控制所有再生品渠道之後,做產品是常濤的必然選擇。他認為,世界上的潮流皆如此,所有的回收公司最終都會做產品。盈創與日本設計師合作,正在設計幾款爆品,以再生產品為原料,既有意義,實現閉環,又能調動用戶的互動熱情,還可成為企業的部分盈利來源。
去年以來,和常濤一樣,越來越多的人看到回收行業的機遇,他們正在改變這個行業的個人經營狀態。如愛回收、回收寶、再生活等,很多企業都在做智能手機回收業務。與盈創不同的是,他們的一線人員是公司內部人員,回收范圍主要集中在高附加值產品上。
常濤也要上智能手機回收機項目。全國廢舊手機每年有1億部,這是高附加值產品,在交易中有足夠利潤支撐。在盈創計劃中,回收的舊手機還是不會自己加工,而是交給深圳的翻新廠。與其它企業不同的是,盈創要解決的是全品類回收問題,發揮互聯網優勢,利用現有一線人群,實現快速、全品類、安全處理。「這也是從商業角度考慮的,低附加值的必須做全品類,邊際成本更少,否則無法盈利。」常濤說。
「國外過百億的回收公司一大堆,國內一定會有一家這樣的公司出現。」常濤曾經到過歐洲第三大可再生資源回收公司VGG,雖處回收行業,但該公司業務仍能做到德國、荷蘭和比利時,是荷蘭最大的再生紙和再生玻璃的供應商,客戶覆蓋200萬個家庭,8萬家企業,有員工8000名左右,2000輛車。2013年,該公司產值高達100億歐元。巧合的是,VGG也是以垃圾回收起家的。
今年年底,盈創預計要鋪設3500台智能回收機。為此,常濤把公司一半的人力用在生產研發上,共有50多人,其中軟硬體各20多人。「硬體會朝回收種類越來越多走,軟體會朝O2O、大數據走,回收機平台是他們的交集。」常濤說,另外有二三十人負責回收機的鋪設,其餘人負責策劃銷售。
未來三到五年,常濤計劃在其它城市復制北京的智能回收機和O2O業務,這需要大量資金。去年1月,盈創融了1000萬人民幣的天使投資。今年年初基本完成A輪投資。
通過鋪設智能回收機和開展O2O業務,盈創回收實現了物聯網全流程的第一步。常濤還計劃通過開發反向物流系統打通回收站點到回收市場的通道。以後統一物流用車,車上配備行車路線監控系統、結算交易系統、車載稱重系統及員工管理系統等。數據中心將會根據各個網點的實時數據,規劃行車路線,實施再生資源統一定價、電子支付結算等,從而「網羅」整個再生品回收市場,讓垃圾回收「智慧」起來。
2. 「互聯網+廢品 」來了,垃圾回收的O2O生意怎麼做
你好
在「互聯網」大背景下,「互聯網+廢品回收」模式作為回收體系的新範式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該模式使得街頭回收游擊隊人員及回收站變得正規,同時還解決了城鄉結合部臟亂差的問題,成為垃圾回收行業新貴。
通過「互聯網+回收」的經營模式,線上交易+線下物流的方式,通過分類回收促進城市居民形成垃圾分類的習慣,是未來垃圾回收行業的潮流和方向。
垃圾回收互聯網平台大致可以分成兩類:
1、垃圾處理企業處於企業自身發展需要而建立的垃圾回收平台。
2、單純的垃圾回收互聯網平台。
廢品回收的前期盈利點主要集中在回收物品轉手的差價上,回收站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從用戶手中獲得再生資源原材料,再以較高價格返給廠商,從中獲取利潤。
互聯網平台的推進能最大程度上減少回收成本,雖然目前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但是這是一個很好的趨勢和方向。
想要做垃圾回收的O2O生意,首先要確定垃圾的處理方式和最後去向,投入一定成本的資金,做好推廣和服務工作,給居民最大程度的方便。
這樣的方式遲早會被所有人接受,擁有非常大的市場前景,如有這方面的想法,可以多方面了解一下,慎重考慮投資意向。
1、從統計學角度出發,也就是大數據,根據城市居民廢舊物品回收統計,可依據不同維度做城市消費總量及家庭用戶消費傾向、消費習慣及消費總量的預測,根據不同廠商合作又可以與銷售量結合了解產品生命周期與產品實際消耗量等數據報告。
2、廢品回收最後的去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宣傳上說的捐贈貧困山區,另一渠道就是流向國外貧窮地區(如非洲)和國內農民工集散地做二手物品交易。
3、目前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已經開始這方面的嘗試和推廣,是一個可以綜合考慮的項目。
望採納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