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網路新性營銷商業模式

網路新性營銷商業模式

發布時間:2021-01-09 01:28:43

營銷策略和盈利模式,商業模式是一個意思嗎

營銷策略:來是如何用好自的方法花最小的代價,獲取高的利潤。

1:你能給客戶帶來什麼 價值。

2:給客戶帶來價值之後你怎麼賺錢。

3:你有什麼資源和能力來同時帶來客戶價值和公司盈利。

4:你如何來同時能帶來客戶價值和公司盈利。

(1)網路新性營銷商業模式擴展閱讀:

營銷理論上主要有四種營銷競爭策略:

1、直接與競爭對手競爭;這種策略主要適用於本企業具備較強的競爭實力,行業中企業實力相當或本企業實力上略占優勢的情況,對於企業的要求當然也很高;

2、使競爭對手難以反擊;即採用一些措施、手段是競爭對手還來不及做出反應就處於失敗或被動、劣勢的地位,對於企業的策略,創新性,技術性等要求都很高,現實中可行性也有待考慮;

3、不戰而勝的競爭策略;主要是採用一些迫使對方投降、讓步的策略方式,採取一些競爭手段,逼迫對方作出退出該領域或行業的手段來,要根據行業特點和具體情況而定;

4、與競爭對手合作的策略。這種方式比較可行,對於實力相當而求得共同發展的企業來說都是一劑良葯,既可以求得雙贏,又能增進合作,實現企業盈利。

❷ 思維模式,營銷思維,商業模式有什麼不同

先做一個名詞解釋:
思維模式,是指某種特定的思維方式,思維模式之間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分析問題時的習慣性的思維視角(即利益各方的優先順序)、邏輯層次(對問題各層面因果關系的理解)、還有就是主要關聯性問題的思考廣度(對可能引發的新的問題的預判)。
營銷思維,就是指與營銷環境相適應或營銷任務目標相契合的某種思維模式。
商業模式,是指某種特定的商業運行方式,其內容包括:交易平台與交易渠道的建設與管理方式;交易流程管控程序、盈利模式(即利潤獲取的方式)、交易對象與交易標的物(商品)的管控方法(包括新客戶的發現與挖掘,老客戶的維護、商品價值整合及客戶利益需求的整合定位等一系列要素管理的方式方法)、以及相關資源的保障與應用方式(包括人財物的資源價值與獲取渠道的整合管控)。這些內容集合在一起,並形成一種特定的管理範式,就是一種商業模式。

就上所述,思維模式是指類型化的思考方式,思維模式實際是基於人們對某種特定事物的價值判斷的基礎上,所形成的某種類型性思維。所謂營銷思維,即是基於對市場營銷這一事物的理解上,形成的相關類型性思維。
營銷思維的提法,只是思維模式中的一種。諸如象現下時興提及的「互聯網思維」、「雲思維」等等都是指契合某種特定社會環境的思維模式。其具體含義普遍比較籠統,只能自己去體會。
相對而言,商業模式卻要具體得多,大多數的商業模式都可以根據分析結論建立可以准確表達的模型。

❸ 互聯網營銷的商業模式

網路營銷抄與許多商業模式相關。該模襲型傳統上以目標來定義。這些包括:
電子商務──您對消費者或別的企業販賣商品。
出版──您賣廣告,以及 / 或者買主名錄為主的網站。而企業透過取得名錄,並過濾成銷售對象名冊產生價值。
還有更多其他基於個人或者行業的特殊所需發起的網路營銷活動的模型 (實際上幾乎無限多種) 。
優勢互聯網某些優勢包括資訊的可得性。消費者可於任何時候透過接觸互聯網認識產品並進而購買。利用網路營銷的公司行號亦可節省金錢,因為不需要那麼多的銷售代表。大體上,網路營銷可幫助當地市場擴大到全國甚至國際市場。這比起傳統媒體,例如出版物、廣播、以及電視,網路營銷擁有相對低成本的進場開銷[來源請求。
因為互聯網媒體的曝光率、回應、以及總體效率容易追蹤──譬如說:透過網頁分析程序的使用,比起傳統「離線」媒體來說──網路營銷能提供對打廣告者較合理的可說明性[來源請求]。網路營銷,於2007年度成長較其他種媒體更為迅速。

❹ 新零售商業模式是什麼

未來,線下與線上零售將深度結合,再加現代物流,服務商利用大數據、雲計回算等創新技答術,構成未來新零售的概念。新零售是線上與線下結合,降低引流投入,線下成為線上的體驗店,提高轉化和復購。這種商業模式可以分為:

1、網站商業模式

想一些獨立的商超頻道都是網站商業模式,區域內的多個商家加盟網站,可稱為C2C商業模式。

2、前置倉商業模式

目前面臨的挑戰主要有2個,一是流量投入比較高,二是面臨新業態便利店的競爭。

3、單店賦能商業模式

打開APP直接進入某個實體店的線上商店,而不是先選實體店後再選商品。

4、新業態便利店

通過實體店定位和商品結構,篩選了高價值顧客,在不收運費,不設起送金額的前提下,也能提高筆單價。

總結起來,新零售的最大趨勢是線上線下相結合,電商與線下實體商業,應該由原先的獨立、沖突,走向混合、融合,通過精準化、體驗為主的模式,去了解消費者,滿足並引導消費需求。

❺ 渠道之爭終結,上汽奧迪構建創新商業模式

不論是渠道還是產品,上汽奧迪的一切都是新的。

今年5月,浙江政務服務網工程建設項目審理管理系統的信息顯示,上汽大眾將改造寧波工廠的生產線以生產奧迪C級SUV車型。7月,路透社報道稱,大眾汽車與上汽集團計劃投資41.3億元人民幣改造其位於上海的汽車工廠,以生產新的奧迪轎車。根據此前規劃,上汽奧迪將在未來推出四款車型,分別為:A+級電動SUV、A7L、B級SUV以及一款C級SUV。

2018年以來,雖然中國車市遇冷,但豪車市場卻一直逆勢增長,這不禁讓上汽大眾錯過了豪車市場的紅利。但隨著上汽奧迪項目的落地,特別是掃除了渠道障礙以後,上汽大眾有望在未來的豪車市場中攫取屬於的份額。而在保證了投資人完整性的情況下,奧迪品牌也有望通過上汽奧迪在華獲取新的增長動能。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❻ 內容營銷常見的商業模式有哪些

內容營銷常見的商業模式有哪些?

1、熱點性內容

熱點性內容即某段時間內搜索量迅速提高,人氣關注度節節攀升。合理利用熱門事件能夠迅速帶動網站流量的提升,當然熱門事件的利用一定要恰到好處。對於何為熱門事件,營銷者們都可以藉助平台通過數據進行分析,比如:網路搜索風雲榜,搜狗熱搜榜等都是不錯的利用工具,當然熱點性內容可以根據自身網站權重而定,了解競爭力大小,是否符合網站主題這非常重要。利用熱點性內容能夠在短時間內為網站創造流量,獲得非常不錯的利益。

2、時效性內容

時效性內容是指在特定的某段時間內具有最高價值的內容,時效性內容越來越被營銷者們所重視,並且逐漸加以利用使其效益最大化,營銷者利用時效性創造有價值的內容展現給用戶。所發生的事和物都具備一定的時效性,在特定的時間段擁有一定的人氣關注度,作為一名合格的營銷者,必須合理把握以及利用該時間段,創造豐富的主題內容。時效性內容對於網路搜索引擎而言也十分重視,搜索結果頁面中也充分利用了時效性。

3、即時性內容

即時性內容是指內容充分展現當下所發生的物和事。當然,即時性內容策略上一定要做到及時有效,若發生的事和物有記錄的價值,必須第一時間完成內容寫作,其原因在於第一時間報道和第二時間報道的區別比我們想像的大很多,其所帶來的價值更不一樣。就軟文投稿而言,即時性內容審核通過率也有所提高,比較容易得到認可與支持。不僅如此,就搜索引擎而言,即時性內容時間無論是排名效果還是帶來的流量都遠遠大於轉載或相同類型的文章。

4、持續性內容

持續性內容是指內容含金量不受時間變化而變化,無論在哪個時間段內容都不受時效性限制。持續性內容作為內容策略中的中流砥柱,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視。持續性內容帶來的價值是連續持久性的,持續性內容已經作為豐富網站內容的主打,在眾多不同類型的內容中占據一定份額。就網路搜索引擎而言,內容時間越長久,獲得的排名效果相比而言較好,帶來的流量也是不可估量,因此營銷者們越來越關注持續性內容的發展以及充實。

5、方案性內容

方案性內容即具有一定邏輯符合營銷策略的方案內容,方案的制定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其中受眾人群的定位,目標的把握、主題的確定、營銷平台、預期效果等都必須在方案中有所體現,然而這些因素必須通過市場調查,通過數據對比分析,並且需要依靠豐富經驗。作為方案性內容而言,它的價值是非常大,對於用戶來說,內容中含金量非常高,用戶能夠從中學習經驗,充實自我,提升自身行業綜合競爭力。缺點是方案性內容寫作上存在難點,需要豐富經驗的營銷者才能夠很好把握,互聯網上方案性內容相比而言較少,因此獲得的關注更多。

6、實戰性內容

實戰性內容是指通過不斷實踐在實戰過程中積累的豐富經驗而產生的內容。實戰性內容的創造需要營銷者具有一定的實戰功底,具有豐富經驗的營銷人員才能夠做到真實性,內容中能夠充分展現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讓讀者從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能夠得到學習鍛煉的機會。實戰性內容能夠獲得更多用戶的關注,因為這是實戰,這是真正的分享經驗。

7、促銷性內容

促銷性內容即在特點時間內進行促銷活動產生的營銷內容,特點時間主要把握在節日前後,促銷性內容主要是營銷者利用人們需求心理而制定的方案內容,內容中能夠充分體現優惠活動,利用人們普遍貪便宜的心理做好促銷活動,促銷性內容價值往往提高企業更加快速促銷產品,提升企業形象。

❼ 營銷突破與商業模式轉型

Business Model已經成為掛在創業者和風險投資者嘴邊的一個名詞。幾乎每一個人都確信,有了一個好的Business Model,成功就有了一半的保證。那麼,到底什麼是Business Model?它包含什麼要素,又有哪些常見類型呢?
用最直白的話告訴大家:商業模式就是公司通過什麼途徑或方式來賺錢?簡言之,飲料公司通過賣飲料來賺錢;快遞公司通過送快遞來賺錢;網路公司通過點擊率來賺錢;通信公司通過收話費賺錢;超市通過平台和倉儲來賺錢等等。只要有賺錢的地兒,就有商業模式存在。
商業模式是一個比較新的名詞。盡管它第一次出現在50年代,但直到90年代才開始被廣泛使用和傳播。今天,雖然這一名詞出現的頻度極高,關於它的定義仍然沒有一個權威的版本。在翻閱了大量文獻後給出的定義為:
商業模式是一種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關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闡明某個特定實體的商業邏輯。它描述了公司所能為客戶提供的價值以及公司的內部結構、合作夥伴網路和關系資本(Relationship Capital)等用以實現(創造、推銷和交付)這一價值並產生可持續盈利收入的要素。
人們在文獻中使用商業模式這一名詞的時候,往往模糊了兩種不同的含義:一類作者簡單地用它來指公司如何從事商業的具體方法和途徑,另一類作者則更強調模型方面的意義。這兩者實質上是有所不同的:前者泛指一個公司從事商業的方式,而後者指的是這種方式的概念化。後一觀點的支持者們提出了一些由要素及其之間關系構成的參考模型(ReferenceModel),用以描述公司的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的概念
商業模式的概念化有很多版本。它們之間有著不同程度的相似和差異。在綜合了各種概念的共性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包含九個要素的參考模型。這些要素包括:
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即公司通過其產品和服務所能向消費者提供的價值。價值主張確認了公司對消費者的實用意義。
消費者目標群體(Target Customer Segments):即公司所瞄準的消費者群體。這些群體具有某些共性,從而使公司能夠(針對這些共性)創造價值。定義消費者群體的過程也被稱為市場劃分(MarketSegmentation)。
分銷渠道(Distribution Channels):即公司用來接觸消費者的各種途徑。這里闡述了公司如何開拓市場。它涉及到公司的市場和分銷策略。
客戶關系(Customer Relationships):即公司同其消費者群體之間所建立的聯系。我們所說的客戶關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即與此相關。
價值配置(ValueConfigurations):即資源和活動的配置。
核心能力(CoreCapabilities):即公司執行其商業模式所需的能力和資格。
合作夥伴網路(Partner Network):即公司同其他公司之間為有效地提供價值並實現其商業化而形成的合作關系網路。
泰莫斯定義商業模式是指一個完整的產品、服務和信息流體系,包括每一個參與者和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以及每一個參與者的潛在利益和相應的收益來源和方式。在分析商業模式過程中,主要關注一類企業在市場中與用戶、供應商、其他合作辦的關系,尤其是彼此間的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
商業模式的設計是商業策略(Business Strategy)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將商業模式實施到公司的組織結構(包括機構設置、工作流和人力資源等)及系統(包括IT架構和生產線等)中去則是商業運作(Business Operations)的一部分。這里必須要清楚區分兩個容易混淆的名詞:業務建模(Business Modeling)通常指的是在操作層面上的業務流程設計(Business Process Design);而商業模式和商業模式設計指的則是在公司戰略層面上對商業邏輯(Business Logic)的定義。
[編輯本段]商業模式的類型
一般地說,服務業的商業模式要比製造業和零售業的商業模式更復雜。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商業模式就是「店鋪模式(Shopkeeper Model)」,具體點說,就是在具有潛在消費者群的地方開設店鋪並展示其產品或服務。
一個商業模式,是對一個組織如何行使其功能的描述,是對其主要活動的提綱挈領的概括。它定義了公司的客戶、產品和服務。它還提供了有關公司如何組織以及創收和盈利的信息。商業模式與(公司)戰略一起,主導了公司的主要決策。商業模式還描述了公司的產品、服務、客戶市場以及業務流程。
今天,大多數的商業模式都要依賴於技術。互聯網上的創業者們發明了許多全新的商業模式,這些商業模式完全依賴於現有的和新興的技術。利用技術,企業們可以以最小的代價,接觸到更多的消費者。
隨著時代的進步,商業模式也變得越來越精巧。「餌與鉤(Bait and Hook)」模式——也稱為「剃刀與刀片」(Razor and Blades)模式,或是「搭售」(Tied Procts)模式——出現在二十世紀早期年代。在這種模式里,基本產品的出售價格極低,通常處於虧損狀態;而與之相關的消耗品或是服務的價格則十分昂貴。比如說,剃須刀(餌)和刀片(鉤),手機(餌)和通話時間(鉤),列印機(餌)和墨盒(鉤),相機(餌)和照片(鉤),等等。這個模式還有一個很有趣的變形:軟體開發者們免費發放他們的文本閱讀器,但是對其文本編輯器的定價卻高達幾百美金。
在50年代,新的商業模式是由麥當勞(McDonald』s)和豐田汽車(Toyota)創造的;60年代的創新者則是沃爾瑪(Wal-Mart)和混合式超市(Hypermarkets,指超市和倉儲式銷售合二為一的超級商場);到了70年代,新的商業模式則出現在FedEx快遞和Toys R US玩具商店的經營里;80年代是Blockbuster,Home Depot,Intel和Dell;90年代則是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Netflix,eBay,Amazon.com和辛巴克咖啡(Starbucks)。而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商業模式則是許多dot -com的一個嚴重問題。
每一次商業模式的革新都能給公司帶來一定時間內的競爭優勢。但是隨著時間的改變,公司必須不斷地重新思考它的商業設計。隨著(消費者的)價值取向從一個工業轉移到另一個工業,公司必須不斷改變它們的商業模式。一個公司的成敗與否最終取決於它的商業設計是否符合了消費者的優先需求。
有一些學者和專家曾嘗試過對商業模式進行系統的分類。最早進行這一嘗試的人里有Timmers和Rappa。
[編輯本段]贏利之道:商業模式創新經營
贏利的問題,是每個公司都需要考慮第一問題,也是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贏利之道呢,很容易理解,也就是贏利的方法,贏利的思路。那麼,我們的企業經營之路該怎麼走?魯迅先生說的好:「其實地上並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在企業成長壯大中,魯迅先生的警句給予我們力量,鼓勵我們一定要積極努力,勇於探索,開辟道路。
但是目前的情況卻往往令人困惑,積極努力、勇於探索未必能解決問題。我想大家經常會遇到堵車的煩惱:一到上下班高峰,就說咱們北京北四環吧,十四車道,是足夠寬敞的大道吧,卻往往是車如潮湧,大擺長龍,爬行緩慢,蔚為壯觀。企業經營同樣如此,也往往是類似的面孔,熟悉的手段,相同的思路,擠上同一條道,於是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大家誰也走不動。所以現實給我們的啟示是,企業經營必須善於創新,反套用魯迅先生的話就是:「地上本來就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沒有路」!企業經營要想脫穎而出,必須「不走尋常路」。這也是我們《贏利之道——新經濟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課程的指導思想。
好,我們先從身邊的事情——奧運會說起。看看「不走尋常路」的創新是如何促進社會進步、改變事態發展的。眾所周知,奧運會是全球體育和人文的最大盛宴和聚會,多少年來它承載著激情、自豪、光榮和夢想,能在自己的國度里成功舉辦奧運會,是我們每個朋友的夢想。大家一定記得,2001年7月13日薩馬蘭奇先生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為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的那一剎那,我們13億人民是如何的萬眾歡呼、激情燃燒、舉國沸騰的,許多同胞激動得留下滿臉幸福的淚水。但是並不為所有人知道的是,在1984年以前,奧運會的承辦主要是靠強制指定,那個時候並沒有哪個國家願意舉辦奧運會,更談不上是大眾期盼或者競爭承辦,甚至可以說是各個國家都是避之不及。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而情況嚴重:舉辦奧運會開支太大、收入太少,賠錢太厲害,大家都害怕了。
1972年第20屆慕尼黑奧運會欠債多年未清,1976年第21屆蒙特利爾奧運會欠10億美元,差點讓該市市政府破產。1980第22屆莫斯科奧運會花費90億美元,而381家贊助商總共贊助收入才約900萬美元。1984的洛杉磯奧運會當初美國政府拒絕承辦,直到最後由天才的商人彼得•尤伯羅斯出面負責組織,才一舉改寫了奧運會傳承的歷史。尤伯羅斯大力開源節流,銳意創新經營。大家都知道,舉辦奧運會最大的兩項開支是蓋新體育館和奧運村。尤伯羅斯舉張不要蓋奧運村了,借用附近的三所大學學生宿舍一共2萬名公寓來提供臨時接待;比賽場館也多半是利用現有的設施,沒有大興土木新建場館。同時一方面大力縮減正規工作人員,常規工作人員減半;另一方面大力招募志願者以獲得支持。在開源方面,尤伯羅斯更是力所能及盡量多收錢:大幅度提高門票價格,同時幾乎各項設施都明碼標價,一間小型電視廣播室收費50萬,就連火炬傳遞每公里也要收3000美元。在贊助費創收方面更是銳意創新:只限定30家企業最終有資格贊助,每個行業一家,每家最低贊助門檻400萬美元。贊助方案公布後,各行業內冤家對手大打出手,可口可樂和百氏可樂競相競爭,最後可口可樂以1260萬美元獲得獨家贊助資格;柯達認為400萬太貴只願意出100萬美元,尤伯羅斯立刻飛到日本找到富士總裁,富士正愁找不到進軍美國的敲門磚,喜出望外立刻以700萬的贊助費用成交;通用900萬超越豐田;最高莫過於電視轉播權的拍賣,美國三大電視網角逐競拍,最終NBC以1.2億獲得轉播權。
結果是尤伯羅斯成功的運用了2:8原則,30家贊助商共贊助3. 85億美元,而1980年莫斯科381家贊助商才贊助900萬。最後,洛杉磯奧運會總共收入7.6億,贏利2.5億美金,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贏利的奧運會。自此之後,奧運會成了市長發財的機會,各地爭相搶辦。如今的奧運會更是不可同日而語了,奧運會早已擺脫了無人問津的尷尬境地,已經成為各個國家爭搶的難得良機。我們今年北京奧運會,僅紀念品——奧運祥雲火炬就發行20萬只,每隻售價2990元,收入好幾億人民幣。延續了2000多年的奧運會,順利得以傳承光大。
回頭看奧運承辦的發展史,尤伯羅斯利用奧運會全球唯一的資源優勢,通過贊助限制企業數量和設置贊助門檻成功營造了機會的稀缺性並提升了商業價值,同時大力開源節流並最終一舉獲利,讓洛杉磯奧運會成為奧運發展史的里程碑。我們說,面臨困難時往往並不是沒有出路,而是我們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關鍵是要找到原來的問題點,並針對問題點找到解決辦法。尤伯羅斯通過不走尋常路的思維創新,使用嶄新的商業經營方法成功突破了奧運會千年以來嚴重虧損的困境,營造了奧運會獲利經營的成功模式,進一步鑄就了奧運會的輝煌。
和困境中的奧運會一樣,面臨激烈競爭的企業經營同樣需要如此突破。我們說,沒有夕陽的產業,只有夕陽的企業;沒有夕陽的企業,只有夕陽的思維。我們再看看一個身邊的例子:一家即將破產的罐頭廠如何通過思維創新走向新生。
1992正值國退民進的開始,山東沂源縣一名曾擔任縣外經委主任的朱姓國家幹部辭職下海,買下當地一家虧損超過千萬元的國有罐頭廠。所謂買下,並沒有花一分錢,只是開出遠期期票——以用項目救活罐頭廠、養活數百名工人、外加承擔原廠450萬元債務為條件將罐頭廠盤下。盤下罐頭廠後想引進國外先進的生產設備。但是負債累累的朱廠長沒有錢來買設備,就想設法通過做補償貿易來解決問題。罐頭廠最終成功引進國外生產設備的解決方案是——在國內生產產品,用未來5年內的產品出口返銷來抵償設備采購款,同時部分付款來還清設備款,結果是引進先進流水生產設備並一口氣簽下了800 多萬美元的單子。1993年初,在20多個德國專家、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開始調試生產線生產產品。此時正值德國舉辦國際性食品博覽會,朱廠長單刀赴會,在華僑的幫助下在德國摩尼黑和瑞士洛桑簽下第一批業務——3000噸蘋果汁,合約額500多萬美元。罐頭廠利用此合同預付款采購了原材料並啟動了新的生產線,由此掘得第一桶金。此後的發展是一帆風順,他們找到當時國內的產品空白——果汁飲料,後發先至,迅速發展壯大並佔領了最高點。1994年,該企業總部從山東遷到北京,如今已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果汁廠家。我們很多朋友每天飲用的果汁飲料,都是該企業生產的。說到這里,大家一定猜得出來,原來那家即將破產的罐頭廠是誰?它就是今天匯源集團的前身。而當年只買得起一張飛機票、沒帶翻譯單刀赴會到德國參加食品博覽會的廠長,就是今天的著名企業家朱新禮,當然現在已是身價數十億了。
我們回頭梳理一下,匯源的發展思路是,用養活企業的承諾盤下國有罐頭廠,通過補償貿易用未來的產品輸出換進先進的生產線,用海外合同訂單預付款來啟動生產線,並利用新合同融資、還款,就是這樣實現了原始積累並不斷滾動發展,最終找到果汁這個在中國還沒有形成氣候的產品,然後利用先發優勢,迅速做成行業的老大。
我們通過這兩個真實的案例,能總結出來什麼呢?成功一定有方法,經營一定有思路。這兩個案例都展示了清晰的商業思路。這里,我們把這種經營思路稱之為商業模式。具體什麼是商業模式呢?
1997年10月,矽谷最著名的風險投資顧問之一羅伯森•斯蒂文問中國著名高科技企業亞信的CEO田溯寧:「亞信的商業模式是什麼?」田溯寧反問羅伯森:「什麼是商業模式?」羅伯森很奇怪田溯寧作為CEO竟然不知道什麼是商業模式。羅伯森向田溯寧解釋說:「一塊錢通過你的公司繞了一圈,變成一塊一,商業模式是指這一毛錢在什麼地方增加的。」這個例子形象地說明了什麼是商業模式,同時也說明了「商業模式」這個概念的提法是一個舶來品,其實中國的任何一家企業都在出售產品,然後回收資金,這就是商業模式,只不過以前我們不提「商業模式」。洛杉磯奧運會和匯源集團的發展經歷其實都分別描述了一個完整的贏利過程,闡述了各自獨特的商業模式。
2000年,互聯網泡末破裂,一大批沒有實際價值、經不起推敲的網路明星企業關門大吉。原時代華納首席技術官CTO的邁克爾•鄧恩在接受美國《商業周刊》采訪時說:「一家新興企業,它必須首次建立一個穩固的商業模式,高技術反倒是次要的。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商業模式比高技術更重要,因為前者是企業能夠立足的先決條件。」管理學家德魯克說:「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可見商業模式的重要地位。有資料調查顯示,當今中國創業型企業的失敗,23%是因為戰略的失誤,28% 是因為執行的問題,而高達49%的失敗是因為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持續贏利的商業模式。
在所有的創新之中,商業模式創新屬於企業最本源的創新。離開商業模式,其他的管理創新、技術創新都失去了可持續發展的可能和盈利的基礎。所有的成功的大企業都是從小企業秉持成功的商業模式一步步走過來的。我們說,沃爾瑪其實是開雜貨店的,可口可樂是賣汽水的,微軟是賣軟體的,國美是開電器店的,小肥羊是開火鍋店的。這些普通的行業的成功說明什麼?其實說明一個道理:無論高科技、低科技,都能成功,關鍵是你要找出成功的商業模式,並把商業模式的贏利能力快速發揮到極致。
商業模式在學術上為多數人公認的定義是:「為了實現客戶價值最大化,把能使企業運行的內外各要素整合起來,形成高效率的具有獨特核心競爭力的運行系統,並通過提供產品和服務, 達成持續贏利目標的組織設計的整體解決方案。」其中「整合」、「高效率」、「系統」是基礎或先決條件,「核心競爭力」是手段,「客戶價值最大化」是主觀目的,「持續贏利」是客觀結果,也是檢驗一個商業模式是否成功的唯一的外在標准。
商業模式本質是關於企業做什麼、怎麼做、怎麼贏利的問題,實質是商業規律在經營中的具體應用。剛才我們講了匯源的流程,闡述了他的商業模式。就是通過承諾付款盤下企業、補償貿易引進設備,新產品返銷盈利、簽新合同收預付款進入良性發展循環的一個贏利經營過程。
成功的商業模式不一定是技術上的創新,而可能是對企業經營某一環節的改造,或是對原有經營模式的重組、創新,甚至是對整個游戲規則的顛覆。商業模式的創新貫穿於企業經營整個過程中,貫穿於企業資源開發、研發模式、製造方式、營銷體系、流通體系等各個環節。每個環節的創新都可能塑造一種嶄新的、成功的商業模式。
任何一家大企業都是從小企業起步,我們的驕傲、跑得比風還快的劉翔也是從蹣跚學步開始走上成功的道路。讓我們認真審視一次今天我們身邊這些「創造了商業傳奇」的企業:網路、蒙牛、國美、海爾、聯想、李寧、娃哈哈、匯源、五糧液、小肥羊…他們從小到大成功發展的方法是否相同?
列夫•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大體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而這里,細心的朋友一定看得出:失敗的企業大體相似,成功的企業各有各的不同。企業的失敗大體就是那幾種原因:資金、人才、戰略、執行等等。而企業的成功之路則各有千秋。網路的競價排名,蒙牛的事件營銷,國美的多成分系統模式,海爾的專注服務,聯想的多元經營,李寧的運動員品牌經營、娃哈哈的渠道聯營…每個成功的企業,都是找到了適合自己發展的獨特的經營思路和商業模式才能發展壯大,並不斷隨著經營環境、競爭因素以及消費者變化來調整和升級自己的商業模式。在我們的《贏利之道——新經濟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課程體系裡,我們設計了「商業模式5R模型」,分別從每個企業都會經歷的五個篇章:產品篇、經營篇、傳播篇、融資篇和社會價值鏈互動篇章來討論和設計各個企業獨特的商業模式,並最終爭取設計出隨著時間和環境變化而變化的商業模式體系。
「其實地上本來就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沒有路!」在市場千變萬化、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們的企業要想脫穎而出發展壯大,必須不走尋常路,設計適合自己的、富有競爭力的、與眾不同的成功商業模式。
文章摘自:金超老師《贏利之道——新經濟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系列(未完,待續)。
2011年9月13日真實有效群發工具 詳進hulio_taobao_com 擔保交易哦

閱讀全文

與網路新性營銷商業模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吉利汽車市場營銷策略論文 瀏覽:340
學市場營銷知識 瀏覽:939
市場營銷需要什麼軟體下載 瀏覽:988
網站seo方案策劃書 瀏覽:648
農業局培訓方案 瀏覽:928
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71
銀行對農村客戶的營銷方案 瀏覽:157
地方風味美食促銷方案 瀏覽:746
易瑞國際電子商務 瀏覽:173
天津艾維森市場營銷策劃 瀏覽:775
南航的微信營銷 瀏覽:675
證券公司營銷人員考核方案 瀏覽:929
房地產前期策劃方案模板 瀏覽:501
新的汽車品牌推廣方案 瀏覽:20
會議歡迎晚宴策劃方案 瀏覽:646
系統集成公司培訓計劃及實施方案 瀏覽:528
微信營銷培訓資料 瀏覽:888
市場營銷題目答案 瀏覽:169
運營策劃方案模板 瀏覽:902
寧波江北古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