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脈脈的營銷案例

脈脈的營銷案例

發布時間:2022-01-02 23:16:50

Ⅰ 今年最差勁的營銷是什麼

比起資本游戲和圈地運動,廣告作為一股無聲地力量為企業和品牌默默提供著支持。本月月初,非洲小朋友的廣告喊話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而路旁的廣告牌,卻是少人問津。

精簡的確是廣告的引人之處,廣告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看不出這是個廣告。好的創意是為了節省傳播成本,但是如果廣告寫的雲里霧里,又會有多少人能夠get到廣告本身所要傳播的點呢?


路人不是神探夏洛克,更不是名偵探柯南。他們或是買菜路過的大爺大媽,或是急著上班的打工一族,就連背著書包的學生群體等公交車都會拿出筆記或者書本看看。


雲里霧里的廣告尚且如此,更何況干凈得甚至連廣告主品牌都沒有的廣告乎? 傳播效果可想而知。不禁讓人為金主爸爸深深地感到肉疼。

Ⅱ 領英、獵聘網和脈脈的優劣勢分析,要詳細!

領英攜全球優勢強勢來襲,但跨國公司因本土化等掣肘,目前尚無成功案例,領英能否打破這一魔咒仍需觀察;脈脈以八卦和吐槽為主,涉足招聘,效果令人存疑,但擅長打廣告,累積了數百萬用戶,且已經開始商業化;獵聘同道最實用,可獲得更多的職場好機會,但招聘屬性過於明顯也會從一定層面影響社交,在用戶粘性和活躍度上需要尋求創新和突破。

Ⅲ 請問脈脈這個軟體靠譜嗎

流氓軟體,偷吸你賬戶里的錢財,竊取通訊錄內容,比流氓還流氓。

Ⅳ 事件營銷的方法有哪些

事件營銷一般有以下特點:突發性強,時間緊迫;市場潛在的機會大;具有廣泛的消費者受眾面;有高頻率的媒體助陣;信息復雜消費者很難分辨。其成功的關鍵是:實效和快速反應。面臨的市場考驗:對局勢的把握與應變力。事件營銷具有「雙刃劍」的特質:或成為一個好的轉折點,或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和傷害。縱觀「非典」時期市場風雲,企業營銷策略大致有如下幾種:

事件營銷

一、借力打力:公益宣傳進行消費者教育

在保健品業界策劃水平堪稱一流的養生堂公司抓住這一契機,於非典期間率先向國家衛生部捐贈價值500萬元具有提高免疫力的新產品——成人維生素;同時向一些隔離區的醫護人員大批量贈送其利潤貢獻產品——龜鱉丸。在電視、報紙等媒體每次的廣告宣傳中,養生堂都緊扣這張公益牌,爭取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和信任,在全國上下的媒體進行消費者教育和消費觀念引導後,短短幾天之內,其提高免疫力的產品龜鱉丸產品在杭州就已賣斷貨,其新產品成人維生素也取得較大的市場份額,同時,也真正拉開了國內維生素市場大戰的序幕。經過這一次事件以後,國內消費者日常保健意識將會逐漸增強,健康習慣也會慢慢養成,尤其是對維生素c的認識會加強,為進入維生素市場的一些企業無疑節省了一大筆廣告費用。目前該公司正憑借東風進行其新產品的大力推廣。

素有「國葯傳人」美譽的正大青春寶葯業集團總裁馮根生向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捐贈其青春寶片和雙寶素產品,用於臨危受命的醫護人員提高免疫力,憑借其一直以來就存在的良好口碑傳播,青春寶短期內銷量大增。

一直熱衷於公益事業的紅桃k集團向湖北省衛生廳捐贈112萬元、向浙江省疾控中心捐贈價值28萬元的提高人體免疫力的拳頭產品——紅桃k生血劑。在得到多家媒體的關注後,又及時對自己的營銷策略進行調整。由於市場反應和執行到位,很快得到了市場回應。

非常時期必然會產生非常現象。世界第六大制葯公司羅氏公然散布「非典」是由禽流感引起的虛假信息,藉此大力推廣其治禽流感的「達菲」產品,引起消費者和社會的極大反感。為開展危機公關,該公司請來多家媒體助陣進行公開道歉,並不惜撤換中國區總裁,最終才挽回了部分損失,重樹企業形象。

策略要點:1.獲得政府及媒體的免費教育和引導;2.取得消費者的信任和獲得權威感,搶占非常時期的消費者心理佔位;3.重塑醫葯保健品行業的商業信譽和倫理道德。

二、功效延伸:打擦邊球緊抓金稻草

競爭在激烈地推進,幾乎每個醫葯保健品企業都在尋找和運用著與「非典」相關的內容,挖掘產品能夠「提高免疫力,遠離疾病」的訴求點。

定位於專業兒童補血市場的康恩貝集團的貝貝血寶產品提出「提高免疫,加固孩子的健康防線,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宣傳口號;作為國內女性補血市場第二陣營的產品朵朵紅就打出「鑄造女人免疫和健康防線」的訴求點;以抗衰老為主訴求的北京蜂王漿發布了「關愛生命,從提高免疫力做起」的倡議和平面廣告……一時間,彷彿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保健品都是提高免疫力的。

腦白金的黃金搭檔也借這次機會進一步強化維生素概念,進行提高免疫力的廣告宣傳,同時在策略上一反常態,突出產品性價比的價格優惠,並希望和一般保健品拉開距離。很多食品飲料企業也在進行著有關「健康」宣傳,娃哈哈繼續演繹非常時期的「非常營銷」:提出多喝和補充其維c含片,捍衛健康;其娃哈哈有機綠茶倡導構築健康的綠色防線的口號等。

在這種訴求非常泛化和運作手法極度同質化的情況下,廣告效果將比的是速度、是效率,誰能夠最先抓住消費者的眼球,第一時間搶占消費者心理佔位,並形成較為流暢的供應鏈體系,誰將會在這場充滿商機的戰役中成為最大的贏家。而同時,在這種危機關頭,考驗的也將是企業的社會良知和商業道德,誠信將是這場事件營銷之戰能否勝利的一個關鍵性因素。

策略要點:1.藉助高頻率的訴求提及,提升短期內銷量;2.對新產品的推廣創造巨大的市場空間和現實需求。

三、欲擒故縱:步步為營讓市場產生飢俄感

一個不容忽視的案例就是廣東康人公司的板藍根只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完成了兩個季度銷量的營銷神話。從表面上看,是非典事件成就了這個產品營銷成功的必然,但我們研究其整個過程來看,卻是一次非常周密、巧妙而嚴謹的布局,是結合了公關策略、團隊組合策略、強勢切入市場策略、引而不發策略、口碑傳播策略、產品差異策略、平抑價格策略、渠道控制策略、將帥同欲的激勵策略等形成的能量釋放,堪稱「事件營銷」的典範之作。

按照經濟學的供需理論,板藍根出現需求旺盛和供應短缺是必然的結果,在買方市場和微利時代,這無疑是一次難得的商機,一般情況下,由於利益的驅動,將會形成「供不應求―價格上漲―大量生產―庫存積壓」的趨勢。由於廠家和政府共同進行了調控,使產品既能保證供應又不形成積壓,形成市場的良性流通局面。

策略要點: 1.維持市場的緊張和壓力,既而形成市場的飢餓感覺;2.整合營銷團隊(包括政府)的力量,全方位開啟市場潛能。

五、投其所好:溫情脈脈促銷沒商量

在終端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促銷釋放的能量是有目共睹的。消毒液、洗手液、清潔液、消毒酒精等產品曾一度在市場上斷貨。很多廠家看到了這裡面蘊藏的玄機,紛紛扯起促銷大旗,好不熱鬧。如:華帝集團推出購買華帝產品送消毒潔液活動;深圳國美更是曝出「非典型」促銷——「買威力,送格力」的變相大降價促銷;就連家私城也在開展「買傢具送你健康組合」的廣告,其健康組合包括一些潔具、消毒液、清潔液等;中國電信適時推出送電話卡的活動……

盡管政府和媒體對企業在「非典」時期進行商業促銷活動進行了規范和管制,市場競爭秩序和環境保持良好,但利潤的驅使還是讓企業趨之若鶩,在商機稍縱即逝的情況下,獲取利潤永遠都是企業追求的第一要義。

策略要點: 1.恰到好處滿足消費者的現實需求;2.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增加「顧客讓渡價值」的心理感覺。

六、逆向而行:眾人皆醉我獨醒

人們談「非典」色變,「五一」黃金周遭遇寒流,旅遊業慘淡經營,部分賓館酒店關門,娛樂場所停業修整。但在這樣的情況下,仍然有一部分餐飲服務業做得有聲有色,營業額甚至不比平時差。有些茶樓為了讓消費者喝上放心茶,將平時的茶食無限量奉送代替了原來的茶食自助方式;部分酒店此時在服務上很下功夫,實行分餐制,不斷推出讓消費者放心的衛生服務舉措,最終帶來了顧客迎門的景象。有的可能是處於虧損的狀態,但留給消費者的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服務了,而是餐飲服務業「消費者至上、無微不至」精神內涵的一種體現。而這種影響將是久遠的。

細細分析一下,有幾點值得我們思考:一是消費者心理上的恐慌和壓力比「非典」本身更可怕,大部分消費者的消費預期會下降;二是有很大一部分消費者有非常強烈的需求,但缺乏承擔風險的勇氣;三是經營業主的管理理念和心態將會對商機把握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如何消除這方面的顧慮是取得營銷成功的重要因素。

策略要點:1.市場機會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願意擠,就總會有的;2.「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是市場營銷競爭永恆的主題。

七、「非常」傳播:迅速切入達到以多取勝

這場事件營銷之戰中所有企業在營銷操作時的媒介策略運用幾乎都發生著變化,概括一下來說就是:「及時調整、准確轉移、抓住焦點、以多取勝」。比如說以前並不怎麼看好的電視流動字幕廣告、公交電視廣告、廣播廣告等卻被很多企業進行廣泛地運用,而對電視上常規的形象宣傳進行得較少;報紙平面的力度明顯比以前增強,有的還是進行半版,甚至是整版進行宣傳;另外,各企業圍繞「非典」進行的網路條幅式廣告幾乎鋪田蓋地,紛紛搶占著消費者的眼球;而與各地疾控中心進行聯合編輯《非典預防手冊》進行宣傳也是很多企業在運用,如:平安保險、紅桃k集團等;和社區居委會進行關於抗非典主題橫幅的宣傳也是很多企業運用的重要手段。

Ⅳ 脈脈職場是誰推出的

近期,由胡歌、張嘉譯、孫紅雷等一眾實力演員主演的電視劇《獵場》正在優酷熱播。隨著劇情的深入,鄭秋冬(胡歌 飾)和一眾人物在職場的交匯越來越頻繁。而在職場社交平台脈脈上,也掀起了一股《獵場》節目討論熱潮。

《獵場》第五集,鄭秋冬前去上工商管理課,與當年來職介所調研的獵頭林拜再次相遇。林拜憑借著敏銳的觀察力險些將鄭秋冬真實身份識破,這讓秋冬心驚肉跳。秋冬利用覃飛的身份前去山谷商務應聘,他一針見血的分析能力讓面試官非常滿意,於是通過了面試被聘為薪酬總監。沒料到,老總意外看到秋冬昔日合照,命令下屬前去調查。假身份終於敗露,秋冬被公司掃地出門。
《獵場》劇情跌宕起伏,像鄭秋冬一樣在面試里出現的突發情況,也是職場人容易遇到的幾大問題。筆者注意到在脈脈里,類似《獵場》這種情況的職場討論層出不窮,據脈脈公關總監劉晨介紹,這是脈脈同《獵場》播出平台優酷合作的內容營銷案,充分利用脈脈的職場熟性和熱播劇《獵場》的特點實現雙方的共振傳播。

在脈脈上,有脈友表示,「面試過一個小伙,在問了幾個問題後崩潰了,直接承認自己簡歷做假,都是培訓公司教的。」
其實,簡歷注水、誇大工作技能甚至嚴重造假等誠信問題,都是常見的職場現象。很多人比較好面子,對外都習慣性去包裝和粉飾自己,以求得更好的工作和崗位。脈脈的實名信息和真實職場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消除職場信息的不對稱現象,輸出辨別真偽的有效信息。
因此,脈脈與芝麻信用、滴滴出行、京東金融等國內主要個人徵信的平台,共同構建用戶信用體系也已經成為社會趨勢和必然。當大家把資料都向自己的朋友、向全社會公開,即產生相互監督和約束的無形力量,資料造假和誇大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除了遇上造假的面試者外,有HR也表示不靠譜的面試者比比皆是:「有帶著對象、朋友、甚至家長來參加筆試和面試的,有在面試過程中向面試官要求各種福利待遇的,還有在面試過程中試圖想從面試官手裡搶奪評價表或者筆試卷子的。」
此外,也有脈脈網友吐槽面試官的不專業。一位脈脈用戶稱 「面試官問我,公司不交公積金呢能不能接受?我說不能,面試官就說面試結束。」也有脈脈用戶補充到,「當我正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面試官突然強調『手不要放到辦公桌上,拿下去。』頓時,我不知道要說什麼。然後面試官說,『好了,你可以走了。』」
事實上,面試除了展示個人能力外,也是展現個人綜合素質的嚴肅正式的場合。一位資深HR 指出,面試是雙向溝通和選擇的過程,就像契約精神一樣,每一位值得信賴的企業或個人,無論在商業環境、職場還是生活中,都應該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夥伴。
作為匯集了中國職場人最多的垂直社交平台,脈脈擁有數千萬的職場用戶以及海量的職場用戶原創內容。第三方數據平台艾瑞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以來,脈脈的用戶月度活躍數增長近5倍。11月中旬,脈脈榮登App Store商務免費榜榜首,領跑中國職場社交,再次證明了職場社交存在巨大的市場需求,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接納。
脈脈聯合創始人吳曉晶表示,此次脈脈與優酷熱播劇《獵場》的合作,基於原始素材,因地適宜地對內容進行不同程度的形式創新,通過「娛樂大劇+話題二次傳播」的整合營銷模式精準觸達數千萬職場人,幾何級地擴大了品牌和內容的影響力,這種「廣告+體驗」的全方位資源整合營銷會在之後運用得更加頻繁。

Ⅵ 娛樂圈的營銷一向是很厲害的,那麼有哪些明星的人設營銷的很成功

作為娛樂圈的圈外人我們有時可能會感到很奇怪,有些三線的小明星莫名其妙的就爆紅了起來。然後緊接著就頻頻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里,而這些小明星往往會成為成為網紅或者是二、三線的明星,有時候運氣好一點的時候甚至會有一些節目邀他們做客。這就是娛樂圈最著名的營銷手段了,而且其中奧秘只有娛樂圈中的人才知道 。

我相信大家一定都知道的一個關於娛樂圈的道理。那就是娛樂圈不能以常理來論,這其中的緣由就得是娛樂圈中的專業大佬來解釋了。我們只需要明白有實力的不一定是有地位的,有地位的不一定有實力。火的原因不一定是本人有多好,因為只要是一個明星的營銷到位了,那麼只要那個藝人不做妖,那麼爆火只是一個遲早的事情了。毫不誇張地說什麼人設都能立得穩穩的。

Ⅶ 詳細的領英、獵聘網和脈脈的優劣勢分析是什麼

領英攜全球優勢強勢來襲,但跨國公司因本土化等掣肘,目前尚無成功案例,領英能否打破這一魔咒仍需觀察;脈脈以八卦和吐槽為主,涉足招聘,效果令人存疑,但擅長打廣告,累積了數百萬用戶,且已經開始商業化;獵聘同道最實用,可獲得更多的職場好機會,但招聘屬性過於明顯也會從一定層面影響社交,在用戶粘性和活躍度上需要尋求創新和突破。

LinkedIn (領英) 創建於 2002 年,致力於向全球職場人士提供溝通平台,並協助他們事半功倍,發揮所長。作為全球最大的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 會員人數在世界范圍內已超過 3 億,每個《財富》世界500強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公司首席執行官由 Jeff Weiner 擔任。總部坐落於美國加州矽谷,LinkedIn 公司在全球27個城市設立了分部及辦事處。2002 年,Reid Hoffman 在自家客廳里與合作夥伴共同創建了領英,2003 年5月5日,網站正式上線。

2014年2月24日,LinkedIn 全新推出了簡體中文測試版,並正式啟用中文名稱——「領英」,2015年6月23日,領英中國發布本土職場社交APP「赤兔」。2016年6月13日,微軟在其官方博客上稱將以262億美元現金收購LinkedIn。2016年12月8日,微軟正式完成收購LinkedIn交易。

獵聘網於2011年上線,是國內唯一真正實現企業、獵頭和職業經理人三方互動的職業發展平台。獵聘網始終專注於打造以經理人個人用戶體驗為核心的職業發展平台,全面顛覆傳統網路招聘以企業為核心的廣告發布平台。

截至2015年6月,獵聘網擁有超過2700萬的注冊會員,已服務超過50萬家企業。目前,有超過25萬名獵頭在獵聘網平台上尋找核心崗位的候選人。獵聘網的業務遍及中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大連、杭州、南京、武漢、廈門、成都、青島、重慶、鄭州等十餘個城市。

脈脈 , (maimai.cn),是專業的行業交流平台,是一款利用科學演算法為職場人打通二度人脈、打破行業壁壘、降低社交門檻、實現各行各業交流合作的職場社交APP。

Ⅷ 脈脈上面的招聘怎樣

脈脈是很多職場交流的平台,也可以求職,在裡面有很多公司的HR和獵頭在找比較優質的人員,如果你有技術,想求職,脈脈上的職位邀請也是可以相信的,不過到底靠不靠譜,還需要你自己去搜索下該公司的存在以及大小。
脈脈上的職位邀請是真的嗎
脈脈更像是各個公司HR的交流場,不過上面也會有各式各樣的求職人士。
貌似投簡歷或者和對方的HR交流,需要升級成高級版本,用戶體驗感覺不是很好。
不過你可以設置好你的人設,比如:xx公司xx市場/營銷經理,然後每天發些你工作相關的內容,還有脈脈會有一個提問邀約回答的功能,類似知乎的邀約機制,所以遇到跟你工作類似的問題,一定要給予回答,即使沒有邀約你。除此之外,對於熱點信息,也不能放過,多去回答一些問題,不為別的,為了增加曝光自己的機會。
投簡歷每個人都能投,但是很多公司看重的是你對某件事的真知灼見和解決方案。
在脈脈上找工作可靠嗎
招聘信息是否可靠,要看具體的公司。大公司基本靠譜,如果有多個同事在脈脈,大家都發布了職位信息,一般情況不會有問題。
小公司要仔細甄別,尤其是待遇很高,要求不高的崗位。畢竟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
各大網站招聘到底有什麼貓膩
所有招聘網站,近幾年針對找工作的效果來說,質量是一年不如一年。單就幾個常用的招聘網站來說:智聯,58,前程,boss,智聯效果相對來說是比較好的(不分地域,因為坊間有說法是北智聯,南前程)。58上的銷售崗是最多的,boss上各行業,各崗位比較均衡,智聯側重職能崗,其他類別相對來說做的也還不錯。
第二點,近幾年各個招聘網站都在不斷涉及獵頭的服務,這就導致我產生一個懷疑(僅僅是懷疑,勿杠):假如一個招聘網站是100份簡歷的容量,但網站迫於某些原因只開放50份簡歷,剩下的簡歷都留著自己用,迫使企業要花更多的錢去買那些獵頭服務。
最後,雖然現在的有很多細分的招聘網站,但是如果想找靠譜的工作,建議大家還是選擇那些全國性的、規模比較大的招聘網站

Ⅸ 脈脈軟體是做什麼的

脈脈是為商業消除溝通壁壘、增強互信,形成符合中國國情的商業信用體系。

脈脈打通「同事、同學、同鄉、同校、共同的朋友」的五同關系。為商務人士降低社交門檻、拓展職場人脈,實現各行各業的交流合作,賦能中國職場人、中國企業。包括金融貿易、IT互聯網、文化傳媒、房地產、醫療、教育百餘個行業。

脈脈App於2013年10月上線,是中國的實名制商業社交平台。 2018年8月21日,脈脈宣布完成2億美元D輪融資。

(9)脈脈的營銷案例擴展閱讀

相關事件:

2012年1月林凡創辦脈脈並擔任CEO,將其打造成中國最大的職場實名社交平台。

2017年11月,脈脈獲得7500萬美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DCM領投,IDG資本、晨興資本持續跟投。此外引入中國領先的職業發展平台智聯招聘作為戰略投資方。

脈脈已經擁有數千萬高凈值職場用戶,主要用戶來自金融貿易、IT互聯網、文化傳媒、醫療生物、政府法律、教育培訓。9%的用戶來自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包括來自微軟、IBM、BAT、萬達、萬科等世界五百強及各行業領軍企業的中高層和基層員工。

閱讀全文

與脈脈的營銷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戴爾的網路營銷 瀏覽:470
開學季促銷活動單頁 瀏覽:274
春節復工安全教育培訓方案 瀏覽:980
百度文庫專科護士培訓方案 瀏覽:239
上海豐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571
公益組織年會策劃方案 瀏覽:437
電子商務下的物流發展 瀏覽:346
電子商務創業swot分析 瀏覽:354
網路營銷策劃模板 瀏覽:962
網路營銷的任務包括哪些 瀏覽:188
重慶電子商務監管 瀏覽:787
啤酒公司世界盃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59
最成功的電動車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519
同程的電子商務模式 瀏覽:502
銀行大項目營銷方案 瀏覽:70
電子商務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瀏覽:896
市場營銷環境特徵有 瀏覽:536
電子商務對傳統物流配送的影響 瀏覽:581
大合唱策劃排練方案 瀏覽:853
網路營銷專員職業生涯路線的選擇 瀏覽: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