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手機終端市場季節性營銷
和其他商品營銷方案差不多,可以參考小電器類產品
B. 季節性農產品(水果)該怎麼做市場營銷工作(10分)
不知道縣的具體抄情況如何.有沒有水果深加工或者原材料初加工的產業.另外不知道你們當地水果產量如何主要是哪些品類.
基本信息都不清楚的情況下,回答做好傳播工作和市場考察消費者研究也不為錯.
其實除了這些工作還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的.
如:
1\水果預售
2\外購深加工
3\生態農場or果園建設
4\周邊產業的拓展營銷工作.
除了水果之外有沒有其他類似農家樂這樣的旅遊資源值得開發.
每個地區每個縣城都有自己的特點,地域性\不可復制性很強.不是哪一個案例就能夠的.
做市場營銷在沒有了解情況的時候胡亂給出策略是不負責任的.
C. 什麼是季節性營銷
最簡單的例子:
冬天羽絨服
夏天雪紡裙
就是你的產品有分季節。
D. 如何通過季節性百度推廣如何打營銷推廣
行業的淡旺季的推廣費用的預算你可以自己在網路後台設置,也可以跟客服溝內通設置,如果行業淡季,容你不打算做推廣的話,很簡單的方式只要把關鍵詞價格設置一個非常低的價格,可以是1分錢,這樣你的廣告就不能展現了,當然也不會扣錢了,所以可以選擇在不想推廣的季節,把關鍵詞價格調到非常低就可以了
E. 季節性產品如何銷售
做推廣,策劃活動
F. 服裝的季節性是怎樣的
下面向一些新開服裝店的朋友簡單介紹一下服裝行業每個月份的淡季旺季區分,
以便經營者及時進行
策略調整。當然,這只是大部分地區的普遍情況,具體到特別靠南的廣東地區或者特別靠北的東北地區以
及新疆地區可能另當別論。
一月:冬裝銷售鼎盛季節
,屬瘋狂旺季。主要節假日有元旦。這時氣候嚴寒,冬裝賣價高、利潤高。
服裝經營理念
二月:冬裝銷售最鼎盛季節
,屬瘋狂旺季。主要節假日有春節、元宵節、情人節。這時
天氣依舊較冷,冬裝賣價高、利潤高。
三月:服裝換季季節,冬裝開始甩貨
,春裝陸續批量上市
,屬標准旺季
,主要節假日有三八婦女節。這時
天氣冷暖交替,溫度適宜,適合冬裝甩貨、春裝上市。
四月:春裝銷售季節,屬標准旺季,這時天氣溫和,冷暖適中,是春裝熱銷期。
五月:春夏裝過渡季節,屬標准旺季,主要節假日有五一勞動節。這時氣溫逐漸轉熱,春裝下市,夏
裝開始上市,夏裝熱銷,春裝甩貨。
六月:夏裝銷售季節,屬標准淡季,主要節假日有六一兒童節。這時氣溫偏熱,夏裝熱銷,跑量大,
但價格低,利潤少。
七月:
夏裝滯銷季節,
屬瘋狂淡季。
這時天氣異常炎熱,
夏裝銷售基本停滯不前,
建議採取促銷手段。
八月:夏裝滯銷季節,屬瘋狂淡季。這時天氣異常悶熱,夏裝銷售完全滯銷,秋裝少量上市。大量夏
裝開始清庫甩貨。建議低價促銷。
九月:
夏秋裝過渡季節,
也是淡季過渡旺季的季節,
屬尷尬淡季。
這時天氣開始降溫,
日夜溫差較大,
風大。夏裝清庫,秋裝全面上市。這時消費者多有持幣觀望心態,人多成交低。這時經營者應心態平穩,
不焦不躁,積極調整好店內的貨品和陳列,准備迎接旺季。
十月:秋裝銷售季節,屬瘋狂旺季。主要節假日有國慶節。這時氣溫適中,日夜溫差大,秋裝全面熱
銷。國慶的到來也宣布了服裝旺季正式開幕。消費者瘋狂購物期集中在國慶長假,人多,成交量高,但秋
裝價格適中,利潤適中,故需配合促銷來最大限度地加大成交量,充分利用國慶來跑量。國慶長假後,由於消費者心理疲勞,會出現一段銷售低谷期(約維持15天左右),因此各店主應充分利用國慶長假做銷售,以便能平安度過剩下的15天低谷。
十一月:秋冬裝平穩過渡季節,屬標准旺季。這時氣溫逐漸降低,秋裝甩貨下市,冬裝穩步上市。這時冬裝價格高,利潤大。
十二月:冬裝全面上市季節,屬瘋狂旺季。主要節假日有聖誕節。這時天氣寒冷,冬裝賣價高,利潤大,節日期間可配合促銷提升冬裝成交量。
G. 季節性綠色蔬菜有哪些
進入夏季,氣溫回升較快,蔬菜生長勢頭向好,全國各地露天蔬菜陸續上市。受貨源充足影響,蔬菜價格普遍回落。受監測的36個大中城市中有26個城市5月份蔬菜價格環比下降,18種蔬菜中有13種價格回落。業內人士分析,後期蔬菜價格仍有進一步下行空間。
入夏後蔬菜市場行情
蔬菜價格明顯回落。今年,受「倒春寒」等惡劣天氣影響,春季蔬菜價格居高不下。進入5月,天氣回暖,棚菜上市量增加,同時露天菜陸續上市,蔬菜價格從高位回落。據商務部市場運行調節司對全國36個大中城市監測,5月份國內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為3.38元/公斤,較4月份下降10.1%。18種蔬菜中,價格下降的有13種,上漲的有5種。
大部分城市蔬菜價格下行。據監測,5月份蔬菜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26個,價格上漲的有9個。其中,青島、天津、合肥、大連、銀川和北京蔬菜環比降幅超二成,分別為24.3%、22.8%、22.5%、21.5%、21%和20.8%;濟南、杭州、石家莊、太原等12個城市蔬菜價格環比降幅超一成;南昌、沈陽、西安、昆明等8個城市蔬菜降幅在1%—10%。
葉類、茄果類蔬菜降幅較大。葉類菜中,大白菜、油菜、圓白菜和生菜較4月份分別下降35.2%、28%、27.2%和19.9%;黃瓜、青椒、茄子和苦瓜等茄果類蔬菜較4月份分別下降26.7%、17.3%、17%和16.3%。
菜價仍高於去年同期。5月份,全國36個大中城市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比去年同期高36.8%。18種蔬菜中,除芹菜和白蘿卜外,其餘16種蔬菜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漲。其中,蒜頭、生薑價格漲幅在一倍以上,土豆價格漲幅過半,茄子、洋蔥、豆角、生菜、青椒、辣椒、大白菜分別上漲32.3%、22.8%、21.5%、16%、15.2%、11.5%和11.3%,西紅柿、苦瓜、冬瓜、油菜、圓白菜和黃瓜分別上漲8.7%、7%、6.6%、5.6%、5.3%和4.5%。
(以上數據內容由商務部商務預報授權發布)
理性看待蔬菜價格變化
主持人:入夏之後,蔬菜價格普遍回落,除了天氣轉暖等季節性原因外,還有什麼因素導致菜價回落?我們來聽聽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蔬菜分析師尹璐的分析。
是的,季節性因素是這次蔬菜價格回落的主要原因。入夏後,蔬菜市場貨源充足。據農業部統計,2009年31個省(區、市)秋冬蔬菜播種面積1.04億畝,同比增長近500萬畝,增長4.8%。預計總產量2.27億噸,減去受低溫雨雪災害損失700多萬噸,同比仍增加385萬噸,增長1.8%。進入5月,天氣回暖,大棚蔬菜進入上市高峰期,露天蔬菜陸續上市,像葉類菜等生長周期短的蔬菜及時補充市場,蔬菜市場保持貨源不斷、品種不減的局面。
同時,這次菜價回落還是各方採取積極措施穩定菜價的結果。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農產品(16.07,0.00,0.00%)價格等炒作行為,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
比如,商務部曾派人前往山東壽光等蔬菜主產地進行調研,積極採取措施穩定蔬菜價格。
在雲南昆明等乾旱地區,當地主要負責人多次深入蔬菜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進行調研,對全力保障市場供應做出安排:一是擴大糧油商務市場供應;二是建立蔬菜供應保障機制;三是加強市場監管以及監測;四是抓好物資運力保障工作,強調要立足穩定,全力確保市場供應,對流通企業從外省調運蔬菜按照實際投放市場數量,由省市財政給予運距補貼。
在北京,作為北京市民名副其實的「大菜籃子」————北京市新發地市場,也積極採取措施:深入蔬菜主產地調運蔬菜,減少流通環節;加大宣傳力度,吸引各地農戶進京銷售,增加貨源;利用電子顯示屏向商戶通報氣象信息,以做好防範工作等。
此外,運輸成本降低等因素也有利於菜價回落。從6月1日零時起,汽、柴油供應價格每噸分別降低230元和220元。成品油價格下調將緩解蔬菜流通環節中運輸成本壓力。
主持人:對後期蔬菜價格走勢,您有什麼判斷?
一個總體的判斷是,預計6月至7月份蔬菜整體價格仍以降為主,但受種植成本制約,菜價降幅空間不會太大。
供給方面,據農業部統計,31個省(區、市)春季蔬菜意向播種面積1.34億畝,同比增加263萬畝,增長2%。雖然前期北方低溫雨雪天氣和近期南方大范圍強降雨對蔬菜生產和流通造成了不利影響,但由於適當擴大冬種和春播蔬菜面積,並加大了田間管理力度,加之5月以來天氣轉好,大部分大棚蔬菜正處於上市高峰期,露天蔬菜陸續上市,目前蔬菜產量能夠滿足市場供應。據農業部5月7日農情調度顯示,目前全國在田蔬菜面積1.19億畝,同比增加750多萬畝,增長6.7%。預計全年蔬菜播種面積增幅要高於往年平均水平。夏季是蔬菜上市的高峰時期,市場供應將得到保障。
價格方面,夏季市場供應的蔬菜以露天蔬菜為主,蔬菜價格相對較低。分地區來看,夏季南方降雨頻繁,將對蔬菜的生產、採摘和儲運產生不利影響,蔬菜價格波動相對較大;而北方相對雨水較少,光照充足,蔬菜生長速度快,市場貨源充裕,價格將有繼續下跌的空間。分品種來看,黃瓜、茄子、豆角、西紅柿等夏令蔬菜上市量將不斷增加,預計價格還有小幅回落空間;生菜、芹菜等葉類菜受天氣影響較大,價格將有所波動;土豆、蒜頭等耐儲類蔬菜因減產和新季上市雙重因素影響,預計短期內價格上漲空間有限。
主持人:跟去年同期相比,今年菜價仍然較高。同時,近期大蒜等少數蔬菜價格波動較大。怎麼看待蔬菜市場的這種表現?
第一,要理性看待蔬菜價格同比上漲。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膳食結構的改善,人們對蔬菜的需求逐漸由數量消費型轉向質量消費型,對蔬菜的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人們更加註重綠色、營養、健康、美味的鮮菜。因此,在蔬菜的生產、流通環節成本也自然會上升。
第二,要合理規劃蔬菜種植結構。要防範因主觀因素出現的蔬菜生產「大小年」現象。2008年大蒜價格低迷,一些農戶對種植大蒜失去信心。2009年大蒜減產三成,此後,蒜價一路上揚。因此,蔬菜種植要有計劃,對種類、品種結構、上市時間等都要保持信息對稱,完善和健全農產品的監測和預警機制,以此來引導農民生產,穩定市場供應。
第三,要大力推進「農超對接」。「農超對接」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是推動蔬菜銷售的有效途徑和措施,對建立農產品現代流通體制、增加農民收入和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要建立健全蔬菜運輸體系,使區域間信息更對稱、透明化,以此合理規范蔬菜流通市場。
到「超市發」逛蔬菜早市
端午節小長假的第一天,早上7點,位於北京市海淀區皂君廟的「超市發」超市裡就已經擠滿了前來趕早市的顧客。蔬菜貨架上堆滿了青椒、茄子、圓白菜等各種新鮮時令蔬菜,顧客們一面細心挑選,一面寒暄,不時還會相互推薦,好不熱鬧。
「『超市發』的早市很好,賣的菜特別新鮮,質量好價格也不貴,早上遛彎兒順便就過來買點菜,不耽誤事!」家住大鍾寺的黃玉琦大媽幾乎每天早上都會來這里買菜。她說,最近一個月很多蔬菜價格都有所下降。「5月份圓白菜要兩塊多錢一斤,現在六七毛錢就能買到很好的,便宜了很多。」
北京市超市發連鎖股份有限公司果蔬配送經理於平告訴記者,近一個月來,北京蔬菜價格普遍有所下降。其中圓白菜、大白菜、白蘿卜等蔬菜下降幅度較大,比較明顯。以圓白菜為例,今年5月1日超市進貨價格為每斤2.5元,5月20日降至0.6元,而6月10日僅為0.26元。
據於平介紹,最近蔬菜價格普遍下降主要是受到市場供求關系影響。「去年這個季節圓白菜價格賣到了0.78元一斤,大白菜價格更高,每斤1.06元,這促使很多地方擴大種植規模,使得目前市場供應充足。另一方面,今年全國范圍內倒春寒比較嚴重,受氣候影響,本應分批上市的蔬菜,上市期出現了重疊,這也導致蔬菜價格下降。」於平分析說。
也有部分菜品與去年同期相比價格基本持平。家住三義廟的鄧萍,每天負責5口人的一日三餐,對菜價頗為熟悉。她說:「最近黃瓜和西紅柿雖然比前一段時間便宜了一些,但是,這個季節一般就是這個價,很正常。菜價都有高有低,哪個菜漲價太多,就多買點別的菜,對我們生活影響不是很大。」
於平告訴記者,超市發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今年5月份蔬菜銷售總量600萬斤,銷售總額達580多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15%和8%。為了進一步促進蔬菜銷售,公司積極採用價格杠桿,通過低價促銷等方式進行市場調節,刺激市場需求。例如公司在圓白菜的銷售上加價很低,基本採用薄利多銷的方式。
此外,超市發公司還注意在進貨、運送以及銷售等方面多管齊下,保證蔬菜低價銷售,惠及普通百姓。
據了解,超市發公司堅持產地源頭采購,實現農超對接。這樣既能保證超市有計劃采購,又可以減少中間環節,保證蔬菜的質量和鮮度,同時由於轉運環節的減少,損耗和成本降到了最低,可以最大程度上給消費者帶來實惠。
超市發公司在蔬菜銷售上採取「勤進快銷」的措施。公司建有自己的配送中心,根據蔬菜的具體銷售情況一天兩次配送,提高了周轉速度,減少貨品在架時間,保證蔬菜鮮度,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新鮮蔬菜。另外,超市發公司還根據北京當地消費者習慣設立早市,每天6點30到7點開門,以葉類菜為主要銷售對象。早市銷售的蔬菜鮮度更高,價格也較為便宜,吸引了大批消費者前來購買。(轉自經濟日報)
(湖南泰鵬商貿網)
H. 超市季節性商品有哪些
蔬菜、水果、羊毛衫、床上用品、日用品(比如冬季拖鞋、夏季拖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