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普救寺營銷策略

普救寺營銷策略

發布時間:2021-07-26 16:51:40

Ⅰ 普救寺英文介紹

Pujiu Temple is situated in the west of Yongji city, Shanxi province. It is an interest place and love spot. A love-story between Zhangsheng and YingYing happened here, It was written a Chinese Classical play. Pujiu Temple is a grand building and having an unique style. There are many fascinating spots in it, Great Belltower, pagoda court, Winding corridor and so on,The house of Zhangsheng ,Yingying』s living room and Zhangsheng』s study courtyard are most interesting places of Pujiu Temple. A mysterious pagoda of Pujiu Temple make visitors more interested. It』s well known of special structure and echo effect. It was published 4 A grade spot by national trowel and tourism administration in March, 2002.

Ⅱ 普救寺的建築風格

寺宇布局以中軸線為准,依次為天王殿、鍾鼓樓和大雄殿。東側前為經院,後為僧舍等;西路為塔院、西廂書齋,最後是別墅花園。普救寺的建築由寺院和園林兩部分組成,寺院部分在前,園林部分在後。山門上懸掛著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寫的寺名橫匾。 普救寺的寺院建築,大致分布在三條軸線上。從前到後,西軸線上的建築有大鍾樓、塔院迴廊、鶯鶯塔、大雄寶殿;中軸線上有天王殿、菩薩洞、彌陀殿、羅漢堂、十王堂、藏經閣;東軸線上有前門、僧舍、枯木堂、正法堂、齋堂、香積廚等。大雄寶殿內供著三尊石佛 。這三尊石佛都是立像,其中釋迦牟尼佛像高三點九米,均是八十年代修復普救寺時在塔後三十三米處的地下出土的。從佛像的藝術風格看,這當是南北朝時期的作品。據說,另外兩尊佛像出土時沒有頭,現今的佛像頭部是以後加上去的。
歷史名劇《西廂記》,描述了張生和崔鶯鶯的戀愛故事。當年,張生赴京趕考,途中遇雨,到普救寺遊玩。碰巧,在寺內看見了扶送父親靈柩回鄉時滯留在寺內的崔鶯鶯。兩人一見鍾情。張生當年的讀書處西軒,就在大雄寶殿的西側。鶯鶯和她母親、侍女紅娘居住的梨花深院,就在大雄寶殿的東側。在這里有張生越牆會鶯鶯的跳牆處,也有張生上牆踩踏過的杏樹。

Ⅲ 普救寺名稱的來歷

但從古籍記載和出士文物考證推斷,隋朝初年即已有普救寺了,不過,那時該寺的名稱不叫普救寺,而叫西永清院。唐朝時,曾對該院大加修葺,後漢時更名為普救寺。

Ⅳ 普救寺是怎麼來的

普救寺位於山西永濟縣西北,南眺中條山,西臨黃河灣,始建於隋末唐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普救寺有名不在於歷史悠久,而在於元代戲劇家王實甫的傳世之作《西廂記》誕生之後。西廂就在普救寺。

普救寺初建時,名叫三清院,後又稱西永清院。傳說五代時,河東節度使造反,後漢派郭威起兵討伐。因防守堅固,郭威圍困蒲州即今永濟長達一年之久,攻克不下,便召來西永清院中的僧人詢問對策。僧人說:將軍發善心城即克矣!郭威折箭為誓:城克之日,不戮一人。第二天,果真攻下蒲州城。從此,西永法院便改名普救寺。早年間,整個寺院十分壯觀,不僅有金碧輝煌的佛殿,還有精巧玲瓏的東西兩排廂房,共有300多間房子。緊靠西廂的牆外,還建有一個花園,相傳是唐朝的崔相國建築的佛居別墅,曾經為崔老夫人和鶯鶯所住。當年張生便住在西廂書齋,與別墅僅一牆之隔。張生相思病重時,鶯鶯寫有待月西廂下,迎風半戶開,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的詩與張生約會,後來在丫環紅娘的幫助下,終成眷屬。由於崔張愛情故事曲折動人,加上王實甫注重人物內心刻劃及文採的華麗,使得《西廂記》成了家喻戶曉的故事,而普救寺也就越發聞名。甚至連寺內的舍利塔也改稱鶯鶯塔了,塔高約30米,塔身13層,為樓閣式磚結構,是我國現存四大迴音建築之一。

Ⅳ 普救寺的介紹

普救寺位於山西省西南永濟市蒲州古城東3公里的峨嵋塬頭上。這里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臨壑,惟東北向依塬平展。原有范圍,東西寬200米,南北長350米,總面積約7萬平方米;這里地勢高敝,視野寬闊,寺院坐北朝南,居高臨下,依塬而建。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技藝。

Ⅵ 普救寺在哪,普救寺具體位置在哪裡

普救寺位於山西省運城永濟市蒲州鎮的土崗上。普救寺始建於唐武則天時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元代王實甫《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中說的「紅娘月下牽紅線,張生巧會崔鶯鶯」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普救寺內。從1986年以來,新修復的普救寺,寺院建築布局為上中下三層台,東中西三軸線(西軸為唐代,中軸為宋金兩代,東軸為明清形制),規模恢宏,別具一格。從塬上到塬下,殿宇樓閣,廊榭佛塔,依塬托勢,逐級升高,給人以雄渾庄嚴,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廂記》故事密切關聯的建築:張生借宿的「西軒」,崔鶯鶯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馬解圍之後張生移居的「書齋院」穿插其間。寺後是一地勢高低起伏,形成活潑的園林花園。園內疊石假山懸險如削,鶯語雙亭飛檐翹角。荷花池塘上橫架曲徑鵲橋,亭橋相接、湖山相銜。鶯鶯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屹立在寺中的鶯鶯塔,不僅形制古樸、蔚為壯觀,而且以奇特的結構,明顯的迴音效應著稱於世。遊人在塔側以石扣擊,塔上會發出清脆悅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聲,令遊人連連稱奇。
傳說五代時,河東節度使作亂,後漢朝劉知遠派郭威去討伐,圍蒲州年余,百姓苦甚。郭威召寺僧問策,僧曰:「將軍發善心,城即克矣!」。郭威當即折箭為誓,翌日破城,滿城百姓得救,從此更名普救寺。
普救寺的寺院建築,大致分布在三條軸線上。目前至後,西軸線上的建築有大鍾樓、塔院迴廊、鶯鶯塔、大雄寶殿;中軸線上有天王殿、菩薩洞、彌陀殿、羅漢堂、十王堂、藏經閣;東軸線上有前門、僧舍、枯木堂、正法堂、齋堂、香積廚等。大雄寶殿內供著三尊石佛。這三尊石佛都是立像,其中釋迦牟尼佛像高三點九米,均是八十年代修復普救寺時在塔後三十三米處的地下出土的。從佛像的藝術風格看,這當是南北朝時期的作品。據說,另外兩尊佛像出土時沒有頭,現今的佛像頭部是以後加上去的。
鶯鶯塔不僅形制古樸、蔚為壯觀,而且以奇特的結構,明顯的迴音效應著稱於世。遊人在塔側以石扣擊,塔上會發出清脆悅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聲,令遊人連連稱奇。

Ⅶ 普救寺裡面的所有對聯.

普救寺——上聯:鍾聲震寰宇萬念俱空悟世人
下聯:佛道傳四海千年永存渡眾生
關帝廟——上聯:青燈觀青史著眼在春秋二字
下聯:白頭看風雲留意於故事三國

再提供點資料,讓你詳細了解這里的對聯含義。

據說元代作家王實甫的雜劇《西廂記》,可謂流傳之廣,元、明、清以來,《西廂記》被京劇、評劇及地方的各種劇目搬上了舞台。流傳之廣,知曉率之高,可以說是前所沒有的。《西廂記》使蒲州的普救寺名聲大振。普救寺成全了《西廂記》,《西廂記》弘揚了普救寺。可以說是相得益彰。知道普救寺是幾十年前的事,可上普救寺游覽卻沒敢想過。事物總是這樣,有時候是很巧,我和老七上華山,臨時動議到永濟,這才能得以看普救寺。我們看完鸛雀樓,那個老者司機又將我和老七送到普救寺。下了車,遠遠的就看到了那座鶯鶯塔。當我們步行到普救寺的山門旁邊時,一道彎曲的牆壁刻畫著《西廂記》的全部故事。那張生、那崔鶯鶯、那紅娘刻畫得惟妙惟肖。登上兩起台階便是山門,山門的立柱上有一副對聯:「普願天下有情;都成菩提眷屬」。一看這對聯,就知道這寺廟就是一個愛情寺廟。別的寺廟萬萬不敢貼這樣的對聯。山門與大鍾樓、鶯鶯塔成一條直線。一層比一層高。過了山門登台階而上便是大鍾樓。這大鍾樓是三間正房,周設門窗,走廊與欄桿處可供遊人登高遠望。鍾樓上有一幅對聯:「高標跨穹窿百尺危樓獨雄秀;鍾聲震寰宇萬念俱空悟世人」這大鍾樓在《西廂記》成了觀陣台。

閱讀全文

與普救寺營銷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WiFi營銷的宣傳單素材 瀏覽:427
電子商務利潤的來源 瀏覽:760
聚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565
一廳通辦業務培訓方案 瀏覽:869
手機錢包移動電子商務案例 瀏覽:501
保利品牌落地營銷 瀏覽:813
汽車品牌愚人節營銷 瀏覽:862
森馬行動方案策劃 瀏覽:351
理財公司市場活動策劃方案設計 瀏覽:319
從滿足式營銷轉向品牌化 瀏覽:259
籃球賽事活動策劃方案ppt 瀏覽:193
電子商務網站運營包括哪些內容 瀏覽:994
社區新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77
安全生產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72
市場營銷給我們的啟示 瀏覽:918
市場營銷領域的市場 瀏覽:443
杭州歐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510
廣商文化市場營銷 瀏覽:81
園區安全技能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765
淺談電子商務及其發展變化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