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uber的營銷策略

uber的營銷策略

發布時間:2021-07-25 10:54:07

⑴ uber 是一種什麼商業模式 o2o

0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線離線/,於是O2P商業模式橫空出世,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只要產業鏈中既可涉及到線上,這個概念最早來源於美國。主流商業管理課程均對O2O這種新型的商業模式有所介紹及關注,開始了本地化及移動設備的整合。O2O的概念非常廣泛,又可涉及到線下,就可通稱為O2O。2013年O2O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成為O2O模式的本地化分支;線上到線下),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

⑵ 比較滴滴和uber的競爭戰略的區別

在有關動物的新聞中常會出現一句極具喜感的評論「現已加入肯德基豪華午餐」,網友對洋快餐的調笑成就了一個無心插柳的網路熱詞,其實對企業來說,整合現有的供應鏈提供額外的產品或服務,是一種常見的商業策略,如Uber就有從快遞到送餐的個性化服務,滴滴則在打車、專車之後,連續推出快車、順風車等產品。很多人不解的是,為什麼像Uber和滴滴不是深耕現有的專車服務,坐待意料之中的收獲,反而匆忙進入那些前景不明的細分市場,急於打造互聯網出行全平台?不合情理的抉擇背後有著怎樣的商業考量?
搶占潛在風口,抑制資本盲動
李彥宏曾經教導創業者:總是提防騰訊沒有前途!而騰訊何嘗不對創業者心懷敬畏,創新發展到今天,破壞性和顛覆性愈益明顯,看似恢宏的商業帝國很可能瞬間崩塌,共享經濟的崛起令創新的門檻不斷下探,Uber商業神話就是一個具體而微的例子。最近估值達到500億美元的Uber受到風投的追捧,那些曾經的明星公司都被它拋在身後:攜程市值107美元,去哪兒58億美元,藝龍不到7億美元,甚至攜程的股東—美國頭號在線旅遊公司Priceline的市值也不過610億美元左右。
在中國,Uber的成功被滴滴快速復制,但這個雙雄並立的市場顯然並不平靜:
共享是把雙刃劍,閑散的私車資源可以被Uber和滴滴用來破解計程車困局,也可以實現別人的雄心壯志,這里只有贏者通吃,沒有所謂的良性競爭。在美國,Airbnb和Uber各霸一方,並無可與匹敵的對手。以Uber來說,日均訂單早破百萬,以每單抽取20%的傭金計算,贏利可觀,但家底殷實的Uber在資本市場卻仍然激進,籌劃的新一輪融資規模將達15億美元,Travis Kalanick甘冒原始股權被稀釋的風險其實有不得已的苦衷。
因為Uber必須狙擊Lyft、Getaround這樣的創新公司,後者的業務形態決定了他們一旦獲得資本支持,就有可能用補貼爭奪和瓦解Uber的供應鏈,即使他們無法贏利。對此,深謀遠慮的Travis Kalanick採取了兩條對策:
一是通過不斷融資將資本市場與Uber結成利益共同體,打壓Lyft、Getaround的融資空間。迄今為止,Lyft的F輪估值只有25億美元,Getaround和Relayrides仍然無足輕重,Uber還特別注意引入戰略投資者,例如此前與網路的合作,主要是為了防止競爭對手突然獲得有力的渠道資源,在特定市場對Uber構成威脅,此前阿里參投Lyft即是信號;
二是通過不斷擴張的產品線,維系訂單量的持續增長,保持和提昇平台的粘性和穩定性,這對於在輿論漩渦中掙扎的Uber有著特殊意義。
在這方面,程維要算是Travis Kalanick的知音,滴滴啟動快車、順風車等業務有著與Uber相似的訴求,前段時間,P2P租車在資本市場風頭正勁,之後則是拼車公司屢獲風投,但經過Uber和滴滴的打壓,紛紛偃旗息鼓,愛拼車的停止運營即是一例。
以體量換時間,牽制政策、輿論和對手
某種程度上說,互聯網出行服務是在與時間賽跑,變成大而不倒、強壯有力並能夠支配諸多公共資源的商業巨無霸,可算是洗雪創新原罪的一種有效方法。
無限延伸的產品線能夠幫助Uber和滴滴聚集更多的社會資源,宣傳共享創新和綠色出行理念,保持足夠的公關熱度,影響未來的政策走向。當然反對派和既得利益者總是存在的,Uber和滴滴在聚攏更多同盟軍的同時,也製造了更多敵人,不得不在三條戰線上艱苦奮戰。
在輿論方面,Uber和滴滴極為成功,這既得利於80後迅速成長為社會中堅力量,也受益於自下而上推動變革的觀念深入人心,互聯網出行公司通過提供質優價廉的服務贏得了消費者,而批評者則被描繪成陳腐的保守主義者,這是營銷和公關的雙重勝利。
近來各地查處專車事件頻出,有關計程車改革辦法和專車管理新規也都在醞釀,在這個關鍵時間節點,備受關注的互聯網出行公司亟需發出整齊劃一的聲音,所以Uber和滴滴快速進入各個細分市場,依託自身體量將小型初創公司從市場中排擠出去或邊緣化,減少雜音的同時也將自己變成政府對話的唯一對象,才是破局之道,否則類似北京破窗和廣州圍堵這樣的戲碼持續上演終非了局。上海交通委在多番踟躕之後終於將計程車公司和滴滴整合為計程車信息服務平台可說是這種努力的結果。
另一個因素是Uber和滴滴的巨人之爭,同是立足於私車資源,零和博弈現象嚴重,一家所得必為一家之失,所以無論Uber還是滴滴都拚命擴充和維持哪怕是並不賺錢的產品,這也成了一條隱蔽的競爭輔線。
規模第一,贏利第二的生態系統
互聯網出行是Big business已然毫無爭議,但是否賺錢以及如何賺錢仍是一個復雜的問題,而且在中國和美國有著迥然不同的答案。在美國,Uber雖然處處滲透著創始人那種「與天斗,與人斗,其樂無窮「的戰斗哲學,但它的經營管理仍然遵循著傳統的商業邏輯,也就是MBA教程中那些凜然不可侵犯的核心原則。Uber更多乞靈於技術手段而不是價格杠桿調節需求,支撐Travis Kalanick那些宏大願景的秘密在於:Ube仍是一家賺錢的公司。
但在中國一切都不同了,年輕一代是吃著互聯網的免費大餐成長起來的,他們期待用最低的價格享受最好的服務,他們會精心計算返券和優惠的最佳用法,並樂於分享,以此為榮,Uber和滴滴不得不用低價+補貼輪番刺激和洗腦,才能吸引他們共同來完善這個商業模式,這就催生了一個規模第一,贏利第二的生態系統。
單以目前展開的幾條出行產品線而論,專車本是定位高於計程車的產品,由於競爭激烈,司機的贏利空間已經攤薄,快車等低端產品的加入更是雪上加霜,但他們必須咬牙堅持,因為價格從來是基於市場而不是成本,Uber和滴滴只能從動態定價等收益管理手段上尋求解決之道。拼車是看不出任何贏利前景,因為單均金額過低,司機只有嘗鮮心態,缺乏服務意識,乘客的期望值也不高,整套體系的運轉全靠補貼支撐。拼車有許多細分市場,通勤拼車雖然有穩定需求,但在中國這樣的人情社會,低成本的解決方式並不少。Uber推出Uberpool和人民優步的核心目的,是以低廉的價格贏得更廣泛的用戶,穩定供應鏈,快速創造足夠規模的現金流。電商巨子Jeff Bezos在解釋Amazon的成功之道時,曾說:「世界上只有兩類公司,一類拚命想收更多的錢,一類是努力想收少一點。我們是後者。」Uber顯然從中深受啟發。
滴滴順風車則有另一番野心,程維和柳青當然知道這個產品不可能贏利,而且是訂單越多、虧損越多的惡性循環,但滴滴通過引導加強了它的社交屬性,「相逢是一種默契,緣分妙不可言,希望你坐在副駕位置」,這樣的簡訊話術顯然試圖淡化服務的商業色彩,而渲染一種邂逅的氛圍。易到用車的周航曾經憧憬:司機和乘客不應該是冰冷的服務關系,而應該有良性的互動,司機可以被收藏,然後像老朋友一樣被時不時的翻出來。滴滴顯然正在實踐。
滴滴快車的產品屬性比較復雜,它雖然有效對沖了Uber的低價策略,但與滴滴的其他產品也存在雙手互搏,快車的另一個定位是傳統計程車的替代品,顯示出滴滴已經對整合現有計程車資源不抱希望,開始提前布局,但廣告文案強調低價並對計程車猛烈開火在最近嚴苛的大環境下顯得格格不入,直接導致了北京交通委的約談。

歸根結底,Uber和滴滴們「盡人事而安天命」的努力是否奏效,最終還是要由正在醞釀的專車新規來決定,假如這份新規真如目前所披露的那樣,堅持營運資質和私家車禁入兩大門檻,那麼互聯網出行市場很可能面臨重新洗牌。

⑶ 神州租車的營銷戰略有哪些成功之處

我們說到市場傳播,傳與播是兩部分,很多low level的撕逼結果往往是「傳」得很廣,但並不能在用戶心中「播」下什麼種子。所以從ROI的角度,撕逼的意義是什麼呢?

事兒火了,但用戶什麼都沒記住。廣告界有一句很經典的話,「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有一半被浪費了,但不知道是浪費在哪兒了。」

就像年初那場莫名其妙的鬼畜視頻《Duang~》,這個流行語是火了,但是推手這么辛苦的鋪資源,最後沒落著什麼好,這不是典型的自嗨么?

首先,比「你的用戶是誰」這個問題更關鍵的是「你的敵人是誰」?

你要打的對手,是不是最需要注意的那家?同業競爭時,最需要找准競爭對手。而且你要打的對手,到底打不打得動?大家都知道撕逼的時候要「以小博大」,選行業第一去打最有效,其實這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你打不打得動這個對手。

不管是學市場傳播技巧,還是學運營方法論,都不要只看錶面,照著樣子學肯定會出問題。360發起「3Q大戰」的時候,是騰訊歷史上口碑最差的階段,所以3Q大戰一出,大部分用戶是選擇和360站在一起的。這是360當年敢於發起3Q大戰的原因,放到現在再打?輿論導向絕對不一樣。

另外,玩撕逼的事件營銷,撕逼的核心在於「你想表達的點,能否和用戶的理解是否一致,用戶是從來不會覺得自己錯了「。我都要笑死了,用戶你咋不笑呢?我都要被自己感動死了,用戶你咋不感動呢?我都覺得自己牛逼到家了,用戶你就不覺得我很牛逼嗎?

作為撕逼,打的點一定要是對方的的確確存在問題,就像做產品一樣,要打用戶有所感知的痛點,否則就會遭到用戶反感。就像這次神州專車從Uber是否安全這個點,其實對大部分坐專車的人群來說,安全並不是痛點,對於專車來說真正的用戶痛點是價格和服務,但這又是Uber的優勢,所以神州才會招來一致反對。



最後,在玩撕逼大戰的時候,爭議是肯定少不了的,包括這次神州專車營銷事件爭議非常大,那麼爭議到底是好是壞?市場人看品牌曝光,運營人則看ROI,也就是這場事件到最後沉澱下來,給產品帶來了什麼。

應該說,所有的營銷行為都是為了最終促進銷售,否則就是資源的浪費。這里講的銷售促進包含兩個層面:一是直接銷售促進,即營銷行為的效果立刻反應在銷售額增長上。二是間接銷售促進,即形成品牌偏好,是一種優先選擇權,在未來的某一刻轉化為購買/使用/情感支持。以互聯網行業為例,做產品的營銷傳播,就是希望用戶能拋棄競品,轉向用我們的產品,從而帶來業務贏利點的增長。

業內這種例子其實不少,臭名昭著的WiFi萬能鑰匙,絲毫不影響它刷地鐵廣告、上蘋果APP Store下載排行榜首位。而矯情的安妮寶貝用一篇《對不起,我只過1%的生活》讓大家在朋友圈反復爭論,她的快看漫畫APP用戶數立即突破30萬。

所以,從運營營銷的角度看,WiFi萬能鑰匙和安妮寶貝其實是成功的。至於神州專車?目前而言這種爭議非常大的攻擊行為也是成功的,只不過,只問一句,「凡客體」當年也是刷遍了社交媒體,甚至可以說是史上最成功的一次營銷事件,凡客現在怎樣了?所以,後續我們再看,成敗還不一定。

⑷ Uber火了它是怎樣玩郵件營銷的

選擇對的產品很重要!下面是一米軟體精準外貿郵件開發系統,你可以了解回一下

1,無需vpn獲取國外站點

一米答獨有的VVPN技術使您不需要藉助第三方的VPN即可直接獲取國外任意站點如Google等數據,穩定高效,保證獲取數據的實時性。

2,全球海量精準客戶信息提取

可根據多個關鍵詞及郵箱類型及公司後綴自動組合提取全球多個主流搜索引擎及地區性搜索引擎精準搜索結果。

3,深度分析提取客戶郵箱

智能矩陣演算法模擬蜘蛛深度爬取結果頁,獲取真實有效的客戶郵箱、電話等信息。

4,實用的有效性過濾

可以對獲取的郵箱進行批量驗證有效性,防止發送大量無效郵箱造成的損失,並可自動過濾去重。

5,批量郵件發送

內置郵件批量發送平台,可支持自定義郵箱smtp介面群發郵件。

6,批量小語種翻譯

自帶谷歌翻譯介面,可一鍵翻譯多個國家小語種。

⑸ uber是什麼商業模式

採用輕資產模式。Uber 旗下沒有任何一輛屬於自己的計程車,但是依然憑借其強大的夥伴司機網路,每天為全世界人提供超過 100 萬次的通勤服務。
選擇一個行業。想想這個產業所面臨的最普遍的問題。找到一個良好的解決方式,用技術設施打破既有的模式。Uber 在計程車行業就是這樣進行破壞的。
將你的第一批用戶視為國王。對於你的企業增長來說,他們真的極其重要。
一步一步的完成擴張。不要嘗試一次性的就在你的商業模式中添加所有的東西。Uber 最初的時候只是提供計程車服務,然而他們現在又有了輪渡、直升機、摩托車和其他通勤服務
機會不會主動找上門來,你必須去尋找他們。Uber 通過提供優惠券、為特定人群提供服務等方式,獲得了接觸到第一批用戶的機會。
將你的勞動力視為企業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Uber 將他們的司機視為合作夥伴,而且司機每完成一單,Uber 還會為他們提供相當於車費 80% 的補貼。
毫無疑問,Uber 不僅僅是在計程車行業內掀起了一場革命,而且還建立起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這個模式可以讓企業接觸到本地的消費者。很多後來的初創企業都在復制 Uber 的商業模式,而且他們中很多企業還對這種商業模式進行了發展。憑借著這種商業模式,無數創業者已經在許多垂直領域中都建立起了成功的初創企業。

⑹ uber的盈利模式是什麼

Uber從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盈利模式——收取每次租車費用的20%。目前Uber走的是高價策略,提供高端車租專車屬服務,租車費用相對計程車要高出50%,在美國,用戶月均用車支出超過100美元,紐約的頂級用戶更是每月花費6000美元在Uber服務上。
然而高價策略無法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最近Uber推出了Garage試驗項目,提供價格更低,車型更多的打車服務。Garage項目的第一站是芝加哥。芝加哥的用戶能預定計程車或者高級轎車的其中一種,今後Uber將擴大服務范圍,涉及更多城市,更多車輛,價格還可能更低,更加個性化。在中國目前正處於初始運營階段。

⑺ uber優步的盈利模式是如何的

收取專車司機僱傭費 提點

⑻ Uber商業模式是怎樣的

Uber商業模式是一種整合資源的平台,它通過整合上游零散的私家車擁有者,把他們集中到一個平台,然後再面向下游的消費者,達到平台與私家車、消費者的共贏。
它的市場定位為高端人群,對司機都會經過培訓,所以服務會比較好。盈利模式主要是收租車費用的20%。七鼎咨詢為您解答,希望能夠幫到您。

閱讀全文

與uber的營銷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杭州甘姿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148
加盟商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445
美國市場營銷專業建設 瀏覽:217
戶外集體體育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74
電子商務平台swot分析 瀏覽:781
電子商務培訓視頻 瀏覽:343
杭州注冊電子商務商行 瀏覽:724
製造業職工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311
海虹醫療器械電子商務 瀏覽:352
市場營銷幾種效應蝴蝶鯰魚 瀏覽:517
電子商務的安全要求包括哪些內容 瀏覽:70
酒店舉辦發布會策劃方案 瀏覽:961
旅行社電子商務具有怎樣的特殊性 瀏覽:886
電子商務崗位筆試試題 瀏覽:18
企業弄微信紅包營銷 瀏覽:192
微信WiFi營銷的宣傳單素材 瀏覽:427
電子商務利潤的來源 瀏覽:760
聚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565
一廳通辦業務培訓方案 瀏覽:869
手機錢包移動電子商務案例 瀏覽: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