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路易威登的營銷策略

路易威登的營銷策略

發布時間:2021-07-21 21:35:31

⑴ 誰能幫我找一篇關於奢侈品促銷活動策劃方案,如LV ,GUCCI,包括時間、地點、活動內容

時間!地點!寫個2012年格陵蘭島行嗎?
您這問題提得……

⑵ 奢侈品的營銷特點

奢侈品的營銷特點

《奢侈與資本主義》一書指出,當社會財富迅速增加時,新貴和新貴的家屬們熱衷於享受奢侈行為,並且通過這種行為來提升自身的社會地位。

以前奢侈品是貴族階層的物品,它是地位、身份、高人一等的權力象徵,是貴族形象的代表。雖然社會在變遷,但在中西方這種觀念並未改變,奢侈品正好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這種本能要求。

因此,奢侈品的營銷本質是製造「距離感」,滿足一小部分高端用戶的「自我實現需求」,他們希望追求與眾不同的氣質,從而彰顯自己的獨特品味、貴族身份等。

出於這個目的,奢侈品的營銷一定是高價、高知名度、符號性、稀缺性,同時,為了區別於「土豪」,奢侈品一般擁有較高產品品質、和獨特的文化內涵。

接下來,我們從營銷的角度來詳細分析一下奢侈品的這6個特點:高價、高知名度、符號性、稀缺性、高品質、文化內涵。

1) 高價

前面說,奢侈品的目的是製造「距離感」,而達到這一目的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提高產品價格,用價格塑造購買門檻,讓奢侈品真正只服務一小部分人。

而且,不僅產品高價,奢侈品的宣傳和銷售渠道也傾向於高價格。比如廣告會選擇知名衛視、知名影星、大牌時尚雜志,而不會做電梯廣告、地鐵廣告;同時,大多數奢侈品品牌都有皇室、貴族背書;奢侈品銷售渠道肯定是一線城市高端商圈設立旗艦店。

這些都是為了維護目標用戶的內心優越感,設置消費壁壘,據大眾於千里之外。

2)高知名度

奢侈品品牌雖然是為小部分人群服務的,但是,由於它的本質在於讓用戶產生優越感,因而需要讓大多數的人知道,使實際擁有和認識品牌的人在數量上形成巨大反差,真正做到「夢寐以求,少數擁有」。

畢竟,對於那些希望通過奢侈品來炫耀或者展示自我身份的人來說,背沒有人認識的奢侈品品牌的包,將是一件非常不爽的事情。

3)符號性

正是由於奢侈品需要有高認識度,因此奢侈品在設計上往往有非常明顯的視覺識別特徵,比如LV的字母、GUCCI的兩個字母G、BURBERRY的經典格子、迪奧的菱格等,都是為了方便用戶識別。

4)稀缺性

奢侈品是限量生產,營造了稀缺的狀態而使其彌足珍貴。

例如, 箱包類的全球頂級品牌路易威登LV,曾是拿破崙皇後的專寵;勞斯萊斯轎車、賓利跑車全球限量發行,因此很難覓其蹤跡睹其芳容。稀有性使得奢侈品對於許多人 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也正由於稀有性,奢侈品才具有了使人憧憬的神秘感。

一旦讓大多數人感覺可望而不可及,那目標消費者的優越感也就保住了。

5)高品質

高品質包括產品品質和服務品質。

從產品品質來說,奢侈品在工藝上往往「吹毛求疵」,注重細節,能帶給消費者一種高雅和精緻的生活方式。

在服務上,奢侈品品牌往往有鑽石級服務,讓客戶體驗到「上帝」的感覺。

6)文化內涵

文化內涵有兩個部分:歷史故事、價值主張

奢侈品既是一定社會經濟條件下的產物,也是一個時代文化條件的產物,必定會烙上時代文化的印記,包括外觀造型設計、色澤、包裝裝潢、品牌等方面。

作為一種藝術美學,奢侈品被賦予了許多的文化、歷史、藝術、哲學和社會涵義,其背後有一個由幾十年或上百年傳承下來的文化體系支撐,是一種高品位生活方式的外在體現。每一個奢侈品品牌都有一個美麗的品牌故事,比如迪奧小姐的故事。

價值主張:奢侈品品牌地域性特別明顯,比如提起時尚我們就會想到米蘭,提到精工我們會想到德國,提到浪漫我們會想到法國,法國的香水、紅酒馬上會浮上腦海,而如果要買雪茄那一定是要古巴的品牌。

「當顧客購買我們產品的時候,他們期盼的是西方的品質。」LV的總裁如此強調。雖然隨著貿易往來的密切,很多奢侈品在生產和銷售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地外包出一部分業務,但產品最終下線肯定是在原產地。古奇這個義大利佛羅倫薩的傳奇品牌也將生產嚴格控制在義大利的托斯卡納完成,以保證產品的純正和高品質。

⑶ 路易威登(LV)廣告:何為旅行 的設計理念 或者說思路

LV最早起家的時候,就是給皇家手工製作各種符合那個階層的、千奇百怪的苛刻要回求的旅行箱包,答其工細絕倫、皮實耐用、經典耐看的實用主義與藝術情懷完美結合的風格,另皇家貴族、名流紳士們紛紛青眼有加,尊其為旅行必備。
「何為旅行」就是以上面的淵源為出發點,通過邀請眾多品味風尚、藝名卓著的明星演繹其在人生旅途上的小憩瞬間,帶著那些LV箱包經歷風雨,無論怎樣惡劣的自然環境都無懼考驗的樣子,把握和展現了LV至善至美、奢華於隨意的細節之中的品牌魅力。
一切以崇尚精緻、品質、舒適的「旅行哲學」作為設計的出發點和基礎……所以,路易·威登才成為了旅行用品中最精緻的象徵。

⑷ LV價格策略 市場營銷 4Ps 中的分析

4Ps就是復地點,產品,價格和制促銷
價格策略首先先研究一下同類產品的價格,然後提出LV所具備的品牌優勢和產品優勢,從而強調初價格優勢,這就是價格策略,所有的價格策略都是從產品自身所具備的優勢上開始分析的。

⑸ LV在中國怎麼火的

揭開LV等奢侈品牌行銷中國背後的「營銷策略

近年來海外奢侈品牌在中國市場運行成功案例越來越多,並在中國市場賺的盆滿缽滿。奢侈品牌成功運用各種公關手段,在市場上各類獨特表現,讓中國消費者禁不住荷包打開,沖動消費。這些海外奢侈品牌行銷中國背後的公關手段到底是什麼,需要我們一一揭開。
在巴黎或者香港的Louis Vuitton店鋪,即便不是節假日,也經常排著長隊。經過半個小時或者更長時間的等待得以進入店鋪後,作為一名普通客戶,你必須進行自力更生式的購物:沒有熱情的招呼和笑容,店員的作用主要在於查詢產品價格。盡管如此,當你最終決定為某款產品付款時,店員可能只會冷冷地告訴你「缺貨」或者「你只可以買一個」。這種被詬病為「不把客戶當客戶」的做法並沒有阻擋人們的趨之若鶩。
3月16日,佔地四層、面積達1749平方米的LV旗艦店在香港正式營業。其規模僅排在法國巴黎總店之後。價格並非其中的主要因素——LV在巴黎的售價比香港低,在香港售價又比內地低。據說,LV在上海的分店開業僅一年,其銷售表現便躍居該品牌全球專賣店的首位。所以,盡管香港一直是LV在亞洲最重要的市場,LV在內地的專賣店也已經達到了12家,2004年更是一口氣連開四家分店。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讓客戶在等待和購買時遭受到既強烈又不至於被嚇跑的痛苦感,當其擁有產品後所產生的愉悅與記憶也就最為強烈。而其中傳達給客戶的「排他感」,更是奢侈品目標客戶最重要的需求之一,也是品牌的主要價值所在。除此之外,LV在打造奢侈品和高級品印象上的營銷工作做的十分出色,其店內外的裝飾、視覺沖擊力以及產品尊榮感,都是符合預期並與品牌價值遙相呼應。
在2004年LVMH集團贏利首次突破10億歐元大關時,LV居功甚偉佔到了2/3,並在當年集團126億歐元的銷量總額中約佔了1/4。大品牌之所以成為大品牌,就在於其背後充滿著煞費苦心的「小伎倆」。

奢侈品牌集團化 領軍品牌帶動銷售

如今,奢侈品牌大多數是一個集團經營多個品牌的方式在運作。LVMH集團旗下就有涉及五大領域的50多個品牌。LV毫無疑問稱得上集團的「現金牛」,從製造到宣傳,這樣的「現金牛」往往會擁有最充足的資金和最不遺餘力的投入,大老闆也經常親自上陣充當公關角色。集團用從「現金牛」獲得的收入,再去扶植其他賠錢但足以抬高集團身份或者潛在「現金牛」的品牌。
再按照產品細分下去,LV贏利幾乎100%來自皮具,其中傳統的Monogram手袋霸佔了一半銷量。再看看時尚界可稱得上與LVMH集團「雙峰並峙,二水分流」的Gucci集團,同樣以2004年為比較,Gucci品牌的銷售額是集團總額的58%—60%,其利潤更是占據了集團總額的140%—146%。其中,手袋和鞋子的收入在Gucci品牌高達80%。
即使是獨立經營的Chanel,業界估計,化妝品和香水銷量占其一半收入,其中主要來自一直穩佔全球前三名的No. 5香水;皮包銷量約佔30%,最傑出的是Chanel經典菱格皮革穿金鏈手袋。
確實,在同一個品牌,一款化妝品不過數百元人民幣,一個手袋通常數千元,一件晚裝動輒數萬元,而化妝品、手袋的使用頻率和范圍遠遠高於晚裝。完整的產品分布還有利於消費者在同一個品牌中完成自我的每一步「消費升級」。那些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年齡在25—40歲並熱衷於時尚的人群,剛開始會鍾情於這些入門級奢侈品,隨著年齡、收入增長以及奢侈品消費心理的成熟,他們就會逐漸轉向更貴的中級奢侈品。通常認為,中級奢侈品是奢侈品市場的主力,其消費人群也是奢侈品消費的主力(參見《商務周刊》2008年第3期《卡地亞中國「造夢」》)。
進一步來看,奢侈品牌的「以小帶大」還表現在商品陳設中:在一款昂貴的手袋周圍,簇擁著眾多造型相似、體積稍小、做工稍差但價格也相對便宜的手袋;當你被激起購買欲但又由於價格因素而徘徊時,緊挨著手袋區的櫃台里還有價格更為便宜的皮夾、配飾在對你呼喊:「快帶走我吧,你看花如此小的代價就可以完成一次與奢侈文化的親密接觸!」

旗艦店越開越洶涌

盡管已經逝世多年,但Chanel創始人Gabrielle Chanel的住所一直保持著原有模樣。這間由Gabrielle Chanel一手設計的房子已經成了一個私人博物館。Chanel的一些重要客戶和媒體會被邀請到此參觀。不僅Chanel,每個奢侈品品牌總部都會擁有這樣一個博物館。當嘉賓身處其中時,博物館中無處不在的歷史文化足以讓其完全迷失其中。當然,隨之而來的是內心想擁有的沖動。
精緻超凡的製作工藝同樣是奢侈品牌會濃墨重彩渲染的一筆。Hermes經典的Birkin包,起步價超過5萬元人民幣,最貴的一款超過30萬元,被網友戲稱為「拎著一輛奧迪在手上」。但Hermes告訴你物有所值,因為Birkin每一針每一線都由手工縫制;縫制皮包採用的「馬鞍針法」是來自100年前為皇家縫制奢華馬鞍的技術,這絕非其他人可以輕易掌握的,也是公司最為珍視的「知識產權」;以鱷魚皮質地的Birkin為例,這個售價基本超過10萬元的手袋標準的選材方式是,從200多張鱷魚皮中精選出最柔軟最光滑的那一部分進行生產;而且,如果足夠幸運能夠列入排期訂購名單的話,客戶少則半年多則三五年才能取到貨,雖然一個熟練工人用18個小時就能製成一隻Birkin。
所以,多年來Birkin都位於eBay「熱門求購」的榜首位置,不但二手熱賣,賣出時還能收回購買時的全部「投資」,以至於《Sex and the City》的編劇借劇中人物莎曼薩之口說出了廣大女同胞的悠悠心聲: 「當我擁有Birkin的那一天,就是我真正出人頭地的一刻。」
此外,店鋪的設計和選址也是保衛奢侈品牌地位的最明顯手段。15年前,奢侈品牌開始從百貨公司等多品牌模式的第三方零售店擴展到自有商店。除了為店鋪建造吸引眼球的建築,它們遵循百貨公司的經營原則: 你將潛在顧客留在店內的時間越長,他們在那裡花錢的幾率就越大。
作為Gucci在零售店方面的最大投資之一,位於東京銀座商業區的Gucci旗艦店裝飾著華麗的紅木和洞石,店內包括三個手袋部、兩個珠寶部、男裝及女裝部、一間提供Gucci巧克力的咖啡廳、一個藝術館和一個活動大廳。整個店採用「垂直構造」:咖啡廳和長廊置於高處,以鼓勵顧客穿過商店向上走。為了營造高端感覺,Gucci將高端皮包擺在商店入口旁,而將價格較低的帆布包放在二樓。顧客購物時可以利用硬幣托盤、鞋拔和手袋桿。在展示手袋時,會鋪開原料皮墊,而在更衣室則配備了綴有Gucci字母的長衣。購買行為在這里被稱為「銷售儀式」。

業內人士透露,奢侈品牌的店鋪選址有一系列硬指標,包括店鋪周圍的品牌要級別統一,頂級酒店環繞、便利及充足的車位和高級餐廳相鄰等等。

店鋪對於品牌如此重要,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提出一個特殊的「大品牌」寶姿(Ports)。盡管寶姿是加拿大人盧克-塔納貝(Luke Tanabe)於1961年創建,但在1989年塔納比退休後就被香港人買下,並且在1993年悄悄把中國作為製造及零售基地。但在AC尼爾森為《世界時裝之苑》雜志所進行的讀者調查中,寶姿在讀者未來12個月內希望購買的國際時裝品牌中排名第一,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才分別是Chanel和Gucci。
專家認為,寶姿已經在中國奢侈品服飾市場上具有了先入為主的優勢。但是,寶姿的廣告預算只有5%,大部分宣傳重心被投入到零售門店地址的選擇上,顯著特色就是要引起人們內心對品牌的回憶。如今,寶姿在全球擁有370多家門店,其中305家設在中國。這些店設在人流眾多的地方,也要接近那些產生觀點和印象的機構,比如學校旁邊。
「很多時候,我們開設一家門店,年輕女孩經過,她們也許還沒到購買我們產品的年齡。她們每天上學,經過我們漂亮的櫥窗,每天她們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從這家店買點什麼……當人們錢還不太多的時候,他們只會購買一兩個品牌的產品,如果你想成為其中的品牌,就最好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寶姿首席執行官陳啟泰說:「毫無疑問,當她們需要第一套面試服裝,甚至已經在事業上站住腳的時候,這就會成為她們首選的服裝品牌。對一個中國女人來說,置辦嫁衣就是她第一個可以在衣服上花大錢的機會,這就是她們的品牌。」
(木琦)

⑹ 路易威登的品牌理念是什麼

路易威登品牌一百五十年來一直把崇尚精緻、品質、舒適的「旅行哲學」,作為設計的出發基礎,每一件產品的誕生都成為不可取代的經典。

⑺ LV的營銷策略是什麼,能具體分析一下么

做形象,做高端

閱讀全文

與路易威登的營銷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創業swot分析 瀏覽:354
網路營銷策劃模板 瀏覽:962
網路營銷的任務包括哪些 瀏覽:188
重慶電子商務監管 瀏覽:787
啤酒公司世界盃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59
最成功的電動車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519
同程的電子商務模式 瀏覽:502
銀行大項目營銷方案 瀏覽:70
電子商務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瀏覽:896
市場營銷環境特徵有 瀏覽:536
電子商務對傳統物流配送的影響 瀏覽:581
大合唱策劃排練方案 瀏覽:853
網路營銷專員職業生涯路線的選擇 瀏覽:589
客戶經理團隊營銷方案 瀏覽:18
中國電子商務的產生的影響 瀏覽:688
網路營銷違反倫理競爭 瀏覽:637
京東常用的網路營銷工具 瀏覽:647
服裝商場促銷方案 瀏覽:845
防溺水急救知識培訓方案 瀏覽:505
村黨員外出培訓方案 瀏覽: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