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現在保險做的跟個傳銷似的
不是現在,而是出現代理人制度後一直如此。沒什麼學歷要求,經驗要求,培訓幾天就開始給親戚朋友推銷,加上上級催的緊壓力大,抓住一個客戶就百般拉關系不買不行的樣子,所以行業口碑真是很差。
不過,時代是發展的,行業也是在進步的。我是保險經紀人,在賣保險的隊伍里是很小的一群人,學歷最低大專,大部分本科,碩士以上,銷售原則以客戶利益為基礎,保險法118條有詳細規定。
經紀人可以售賣大部分保險公司的產品,主要工作是給客戶分析風險,規劃保險方案,代為辦理各公司保險產品服務。
我們一般是在網上寫專業的文章來獲客,都不喜歡做親朋好友得單,除非被問到,聯繫上客戶也從來不會三催四催,更不會做違規的單,比如鼓勵不做如實告知,比如承諾返佣之類。
我們還不為多數人知道,只是堅持自己的底線,以專業和誠信來獲得應得的收入。
⑵ 請問:為什麼保險公司都是以直銷掩蓋傳銷為什麼直銷和傳銷是一模一樣零月薪零年薪入去就講年薪百萬
直銷和傳銷是模式非常相似,但是性質不一樣,直銷是合法的,傳銷不合法,傳銷的組織者涉嫌犯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傳銷是以拉人頭為核心手段,採用欺騙、虛假承諾、甚至於限制人身自由、威脅等手段,對被傳銷人進行「洗腦」,產品往往只是「返利的工具」,靠交門檻費、發展下級返利賺錢。傳銷是社會的危害性特別大,所以國家是禁止的。
直銷就是正規直銷擁有合法的直銷牌照,是廠家直接利用全新的互聯網工具或面對面的推銷給消費者產品的過程。
⑶ 想問問友邦保險是不是騙子公司
保險公司都是要受到保監會的監管的,只要在符合理賠的范圍內,保險公司都會賠付。所以關於保險公司是不是騙子公司的說法,是不正確的。⑷ 做保險和傳銷的區別
保險營銷模式的分水嶺:在美國友邦保險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以前,國內保險公司基本上都是以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坐地商」為主,即「坐等保戶,願者上鉤」。自從1992年友邦保險在上海設立分公司並培訓第一代壽險業務員在大街上展業,這一代理人制度引發了保險業界營銷模式的巨大變革,代理人制度迅速被國內其他保險公司相繼採用。
個人營銷制度進入我國保險業後,不僅帶來了全新的營銷機制,相伴隨地也帶來了新的經營機制、管理機制和用人機制,但起到首要作用的應是用人機制。制度化明確了每一個營銷人員的人發展軌跡,和其在不同階段和職級下應該享受的個人工資和福利待遇,排除了工作業績之外的其他人為非量化因素的干擾,它充分體現了按勞分配的原則。在這種傭金制度管理下,各級營銷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工作具有了動力,配合以嚴格的勞動業績的考核,營銷人員的工作又具有了壓力,動力與壓力的相互作用,極大地激發和調動了營銷人員的從業積極性。但這種高速增長並不能掩蓋住其中隱藏的問題,而且各種矛盾和弊病也日益表現得越來越明顯。
中國的傳銷業是以美國安利為代表的直銷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後,將其營銷管理辦法和激勵制度帶入中國市場的。與保險業相比,兩者使用的營銷架構和激勵制度基本相同。這很容易讓人產生這樣的疑問:保險和傳銷到底是誰借鑒了誰,或者是誰抄襲了誰?這一論斷從文字上無法考證,但僅從對兩者的發展歷史和成長環境的分析而言,可略見一斑。世界傳銷業的鼻祖安利成立於1959年,至今僅有四十幾年,而且是在保險行業深度發達的地區成長壯大起來的,但論其規模實力尚不能進入500強之列,與保險業差距不可同日而語,誰主誰從大概也就不言而喻了。從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來看,都是在九十年代初期,然而外資保險的市場准入受到國家監管機構的諸多嚴格控制,與保險不同的是傳銷進入中國市場之後,其營銷架構和相關激勵制度遭到一些公司和個人的惡意修改,使之如脫韁的野馬入無人之境,在國內迅速蔓延,形成九十年代中期的傳銷狂潮。由於「老鼠會」在中國異常猖獗,並引起了大量的社會問題,中國政府1998年取締了所有形式的傳銷組織與活動。
⑸ 保險和傳銷有什麼區別本質是一樣的嗎
傳銷和保險的區別:
1、獲得收入方式不同
傳銷的收入依靠開展下線(新人的入會費或將產品賣給新人),保險的收入依靠業績(實踐賣出穩妥的收入);
2、收取的費用名稱不同
參加傳銷(直銷)職業收取的是入會費(收不回來的),參加保險職業收取的是確保金(一般來說是可以退回的);
3、人員要求不同
傳銷(直銷)簡直沒有準入門檻,保險除了門檻(考證)以外,還需要必定的信譽確保;
4、法律層面不同
傳銷是違法的,保險是合法的,受國家保護支持的。
傳銷和保險的本質是完全不同的,保險是合法的而傳銷是違法的。
國家大力倡導發展保險業,將保險作為重要的產業來對待,保險擁有無與倫比的重要作用,在維持民生安定上起著不可取代的作用。
傳銷是人人喊打,法律所不容,毀滅家庭的源頭,多少人夢想著傳銷帶來財富的劇增。
注意:
其實保險和傳銷劃等號,無非就是因為保險裡面的增員和傳銷裡面拉人頭很類似,各層級的利益關系,以及保險行業亂拉人造成的亂象才造成這種說法。只是,期中的關繫上面倒是有些相像,但是這只是表面的。
保險帶來的積極作用是無法比擬的,而同時,國家大力發展鼓勵的行業,才是發展的明天;對於違法犯罪,而又破壞家庭和諧的傳銷,則是要唾棄,並且摒棄的行業。
⑹ 為什麼賣保險就和搞傳銷一樣
保險公司是商業性的,惟一目的在於賺錢,而傳銷式(應該叫做病毒式)手法,能夠助其在短時間內賺取最大利潤。所以,現在流行這樣。
當然,長期來說就只有等死了。壽險在農村已經快完蛋了。據我所知,各地的情況就是騙錢,騙你買了,然後你會發現理賠的時候得不償失,結果很多人不久就退了,而退到的錢只有所繳數額的百分之三十。
病毒式營銷最怕的就是病毒式滲透!靠人拉人賣的保險,結果遇到人傳人的敗名,買的人已經很少了。
以服務為根本的保險走到今天這一步,偶只能感嘆一下現代的商業環境了,其實更應該感嘆的是現在商業公司的職業道德!
我近期在尋找著能以服務為根本的保險公司,可惜,看不到。想一想原因,只能是以服務的慢慢積累,檔不住病毒式傳播所展現的資金集聚實力,做不起規模的保險公司,等死吧。可悲,可嘆。
期待著國家立法吧,民生大事啊!
⑺ 做保險的是和傳銷一樣的嗎
主要是它的培訓方式與營銷模式與傳銷一樣.在培訓中,尤如傳銷洗腦,做動作,呼口號,玩集體游戲,讓員工全身心投入;推銷保險時臉皮厚,毫無廉恥;爭業績時自尊心強,奮不顧身.在隊伍組織上,也同傳銷組織,員工流動大,你進我出,而且一線推銷隊伍極不穩定,每人掃一片,把自己周邊熟人、親屬、親戚、朋友、同事、同學生意做完了,保險任務就結束了,而且上級每抓住一個人尤如揪住一根油菜條,整天纏著你去工作,把你油榨乾。在分配上與傳銷如出一轍,層層提成,層層盤剝,成倒金字塔分配方式,你稍有點成績,上級人人有利沾,個個吃唐僧肉,肥了頭頭,虧了底線。由於推銷的產品尤如傳銷的產品,誘惑力不強,對客戶的回報差,加之服務和賠償不到位,讓買了保險的人覺得上當受騙,更同於傳銷。基層保險員是難於站住腳的,除非你有特別的客戶關系作後盾,做保險主要靠的是關系,非是莫入。在別人保險人管框架已形成後,一線保險員只能推進湧出,你只能成為失敗退出的一滴浪花,自己黯然神傷,別人不知道你在哭泣,或看著你抽咽。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⑻ 保險不是一種傳銷,但是為什麼模式跟傳銷的很相似
保險是一種虛擬金融產品,就是你所有的保障沒有理賠時候看不到,你花那麼多錢買到的只是一個合同,一個保險公司的承諾。而且保險也不是一件必需品,有也可以,沒有也可以。
不像衣服,不像買車,你有感覺,知道自己買的是個什麼東西,你能感覺值不值。就算電子書這種虛擬的,你也會有精神享受。
但是保險則不一樣,沒有保險,也能照常生活,過日子。
銷售這么一種產品,在市場本身對這種東西還沒任何認識的時候,難度非常之大,我想不用形容也可以想像的到。
所以,要讓這么一個近似空白的市場,能夠打開缺口,並且接受,保險必須有一種自己的銷售模式。
保險畢竟屬於金融行業,涉及到個人、家庭、企業的經紀規劃,銷售隊伍本來應該是要具備非常專業和豐富的試試才可以運作。但是在早期,因為大家都不知道保險的作用,所以,保險業務員想要給陌生人銷售一張「紙」,這幾乎是在騙人的。只有給自己的熟人,自己身邊的人銷售保險,身邊的人信任你,自然會相信你的話,購買保險。
再者,如果說有一種簡單,收入又高的行業,你會不會拉上親戚朋友一塊做呢?就像保險,高額傭金,並且前期確實大部分還是賺到錢的,所以才會出現有拉人頭,擴大銷售規模的這種情況。但是那時候買的保險真不虧,誰在九十年代那會買了很多保險,現在偷著樂吧。就是這種營銷模式,也算是傳銷的前身吧,只不過保險是真的有東西在賣,傳銷是拿個「空」的東西在違法。
仔細想一下就可以很好的分辨保險與傳銷的
保險有國家法律約束,有專門的法律機構監管,而傳銷則沒有。
購買保險後,當發生意外,就能夠得到實質性的回報,而傳銷沒有實質性的回報。
保險是自願的,你不願購買就不買,而傳銷不參與,好危險。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素質的提高,大家開始漸漸認識到保險,保險是一款可以規避風險的金融商品,可以將一個毀滅家庭的風險轉換成錢,讓保險公司來承擔這個風險。而且隨著監管的手段越來越強硬,保險市場也在逐漸回歸保障核心,銷售專業能力會越來越成熟,就像銀行和證券一樣為客戶提供規劃建議,就會和傳銷劃分更加明顯的界限了。
⑼ 友邦保險怎麼樣友邦就是一個騙子,姐剛剛買了,才發現竟然上當,保險營銷員兜著圈子騙姐!氣死姐了
友邦保險是第一家獲許在中國大陸經營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公司,目前在亞太地區分部也是相當多,相信很多朋友也都知道友邦。⑽ 保險和傳銷有什麼區別
1、從資金方面看
保險產品是一種根據投保人需求,通過科學的計算方式,通過資金的投入而提供保障或者返還的產品,是受到國家保監會監控的,合法合規的理財及保障產品,跟傳銷利用拉人頭的方式收取高額入會費來獲取暴利不同。
2、從發展方式看
傳銷是利用發展下線的方式來獲利的,一般下線的人越多,其處於金字塔頂端的人獲利就越大,而在傳銷中,一般的業務員根本就不賺錢,而保險業不一樣,上至總監,下至一般的銷售員,全員都是銷售,大家是按照業務量來計算提成,所以其計算收入的方式也不一樣。
3、從人員培訓上看
我國的保險從業人員必須是經過嚴格的培訓,經過考核,考取代理資格證,才能夠從業的,保險業的發展自上而下有一套相當完善的培訓考核標准,這和傳銷單純的發展下線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10)友邦保險營銷模式和傳銷一樣擴展閱讀
保險價值是保險標的物的實際價值。根據我國《保險法》規定,投保人和保險人約定保險標的保險價值並在合同中載明的,保險標的發生損失時,以約定的保險價值為賠償計算標准。
投保人和保險人未約定保險標的的保險價值的,保險標的發生損失時,以保險事故發生時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為賠償計算標准。
簡單說來,保險價值可由三種方法確定:
1)根據法律和合同法的規定,法律和合同法是確定保險價值的根本依據;
2)根據保險合同和雙方當事人約定。有些保險標的物的保險價值難以衡量,比如人壽保險,健康保險,人的身體和壽命無法用金錢來衡量,則其保險價值以雙方當事人約定;
3)根據市價變動來確定保險價值。一些保險標的物的保險價值並非一直不變的。大多數標的物也會隨著時間延長而折舊,其保險價值呈下降趨勢。
參考資料保險網路傳銷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