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新科安達公司的營銷策略

新科安達公司的營銷策略

發布時間:2021-07-21 02:45:54

① 新科安達的介紹

深圳新科安達後勤保障有限公司(簡稱新科安達)是中國領先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為跨國公司及國內知名企業提供倉儲、配送、運輸、國際貨代及其它增值服務。尤其在快速消費品、零售業、醫葯、高科技和工業等方面,新科安達利用信息技術、供應鏈優化模型和決策支持工具,提供全面的供應鏈管理服務。

② 物流市場競爭特點分析

經過十五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國終於如願以償地成為世界貿易組織中的一員。加入WTO後,我國會更進一步地融入經濟全球化,更大范圍地參與國際事務,無條件地享受最惠國待遇,這會給經濟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但加入世貿組織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會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給企業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大開國門,外資企業會大量地湧入,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因此,加入WTO後機遇和挑戰並存。對我國物流服務業的影響也是這樣。
我國物流服務業起步較晚,水平較低。許多企業是傳統的儲運企業轉型而來,功能單一,服務意識淡薄,技術設施落後,網路體系不健全,還未形成穩定的供應鏈。近幾年,隨著物流熱升溫,物流服務業得到快速發展,物流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涌現,2001年僅北京市注冊為「物流」的企業就有120多家,這個數比前幾年的總和翻了一翻;上海市截至去年底掛「物流」名稱的企業已超過1000家。國內形成了一批聲譽、效益俱佳的專業物流公司,如深圳海福公司、珠海九川物流等。同時,物流企業的構成情況有了顯著變化,除了傳統企業轉型而來外,還有外資企業,如深圳的新科安達,具有良好的管理水平,但人力成本較高;還有民營經濟,如寶供物流,體制上有得天獨厚優勢,在管理和成本上也自有特點;還有從大型企業分離出來的物流公司,如從美的集團分流出來的安得物流公司。這都為物流服務業今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但與物流服務業十分發達的日本、歐美等國家相比,差距仍然非常大。

中國物流市場在中國入世之後的競爭已經加劇。2001年中國加入WTO後,在中國物流市場,不僅快遞、零售領域一下子出現了諸如UPS、FedEx、沃爾瑪、家樂福等國際巨頭,在傳統的碼頭和航運領域,馬士基、新加坡港務、和記黃埔等等重量級國際企業也加快搶灘布點,意在中國總額巨大、年增長速度在30%以上的物流市場。

目前,國內物流業的老大中遠集團正在完善在物流業的布局,據中遠總裁魏家福日前透露,中國「全球以集裝箱班輪為主的單元、國內以為貨主提供門到門物流解決方案為主的物流單元,都已經完成,領導班子也已經確立。經過國務院批准,中遠的物流公司也已經注冊完畢,今年底就能掛牌,名字叫中國遠洋物流公司。」在全球物流業,馬士基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中遠則排名第三。在中國內地的現代物流市場,馬士基對中國本土物流企業形成的沖擊非常猛烈。2001年獲准進入中國以後,馬士基已經在中國分布了11個分公司,業務覆蓋了中國幾乎所有的重點貨物流通區域。而沒有改制之前的中遠、中海、中外運集團,則一直缺乏現代物流企業的架構。從這個意義上說,中遠目前在國內物流業的競爭中已經吃了「敗仗」。

1、 競爭范圍的擴大。

(1)競爭主體的多元化。經濟全球化推動社會分工深化,信息技術發展為物流專業分工提供必要的技術基礎,物流活動從工商企業經營業務中分離出來,第三方、第四方以及第五方物流的出現和發展意味著儲運企業作為物流代名詞的終結,形成多方物流與工商業同台競爭的多元化格局。

(2)競爭地域的全球化。生產的國際化帶動物流的全球化,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配置生產營銷資源,建立全球供應鏈,必然對物流服務提出全球化的要求。經濟一體化和貿易自由化減少了物流活動的國別或區域限制,推動物流行業競爭朝全球化方向發展。

(3)競爭內容多樣化。物流行業的競爭不僅僅反映在運輸、倉儲或包裝等不同功能之間的單獨競爭,而是體現為多種功能的綜合競爭;不僅僅表現在物流活動過程的競爭,而是轉化為物流服務的質量、水平、手段和程序等立體競爭;不單單停留在對市場和顧客的爭奪,而進一步擴展到技術、信息、人才乃至於戰略夥伴等多層面競爭。

2、 競爭模式的改變。

(1)競爭目的從追求市場份額轉變為爭奪顧客忠誠。隨著物流行業競爭強度加劇,市場份額難以持久,顧客忠誠成為競爭目標。帕累托的「20:80」定律依然適用於物流行業,少數顧客構成主要利潤來源,培育和保持這些顧客的忠誠直接關繫到物流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2)競爭重點從功能競爭轉向過程競爭,從環節競爭發展到系統競爭。物流競爭地域的全球化和競爭手段的信息化,使得偏重某個物流功能或環節的傳統競爭思維,既難以形成和保持競爭優勢,也無法適應競爭目標的轉變。關注物流活動全過程,協調不同環節之間的物流活動,提高物流系統運行效率,構建物流體系和供應鏈的整體優勢,成為物流企業競爭的重點。

(3)競爭方式從價格競爭向非價格競爭轉換。傳統的價格競爭方式難以適應這種變化。信息技術降低了顧客搜尋和交易成本,經濟全球化縮小了物流服務價格的國別差異價格競爭的效力和作用趨於下降,服務質量、服務效率和服務創新等非價格競爭成為主要競爭方式。

(4) 競爭關系從你死我活的競爭關系發展到既競爭又合作的對抗聯合關系。物流服務需求的多樣化、復雜化和全球化對物流企業的經營規模、服務能力、營銷經驗和風險承受等資源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競爭主體的多元化、競爭層面的交融化和競爭內容的多樣化導致物流企業之間犬牙交錯的競爭格局,只有與競爭對手建立戰略聯盟,形成既競爭又合作的互動關系,追求「雙贏」的競爭效要,方能更好滿足顧客需求,有效應對競爭環境,實現企業競爭目標。

3、 競爭手段的創新。

(1)從有形向無形轉換。傳統的物流競爭側重於功能或環節的競爭,物流信息的分散和阻滯導致競爭手段集中於物流設施、運輸工具、倉儲設備和包裝技術等有形部分。隨著物流技術的發展和物流設施的完善,物流企業的競爭轉向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物流流程、重組物流功能和協調物流環節,從而提高物流體系運作效率等領域,信息技術水平和協調管理能力等無形因素成為主要競爭手段。

(2)從單一競爭轉向復合競爭。國際物流市場競爭激烈,單一的競爭手段既難以獲取和保持競爭優勢,也無法滿足顧客多樣性復雜化的物流服務需求,呈現出多種促銷方式並用,服務、價格和促銷多種競爭手段組合的復合競爭態勢。

(3) 從依賴內部優勢到內部優勢和外部資源並重。傳統競爭條件下,物流企業依賴的是內部優勢,通過自身資源和能力的組合而展開競爭。但面對形形色色的貿易壁壘和市場准入限制,物流企業僅僅憑借自身的資源優勢難以展開有效的競爭,只有綜合運用經濟、心理、政治和公關等各種因素,藉助政府、社團、媒體和公眾等多種力量,形成內部優勢和外部力量的合力,才能打市場並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

物流企業向集約化與協同化發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物流園區的建設。物流園區是具有一定規模和多種服務功能的新型物流業務載體,按照專業化、規模化的原則組織物流活動。園區內各經營主體通過共享相關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發揮整體優勢和互補優勢,進而實現物流集聚的集約化、規模化和促進載體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物流園區具有運輸和配送的組織與管理、集中儲存、包裝與流通加工、中轉換裝與集散、多式聯運、信息服務、綜合服務和其他輔助服務等8大業務服務職能。

二是物流企業的兼並與合作。歐洲物流協會專家認為,世界上各行業和企業間的國際聯合與並購,必然帶動國際物流業加速向全球化方向發展,而物流全球化的發展走勢,又必然推動和促進各國物流企業的聯合和並購活動。新組成的物流聯合企業、跨國公司將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及時准確地掌握全球的物流動態信息,調動自己在世界各地的物流網點,構築起全球一體化的物流網路,節省時間和費用,將空載率壓縮到最低限度,戰勝競爭對手,為貨主提供優質服務。

物流服務的優質化和全球化。隨著消費多樣化、生產柔性化、流通高效化時代的到來,社會和客戶對物流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物流服務的優質化是物流今後發展的重要趨勢.

12月11日,對於中國和世界物流業都將是不平凡的一天,它是中國加入WTO的又一里程碑,標志著外資物流公司可在華設立獨資分公司,中國物流業將敞開大門,直面世界物流業的挑戰和競爭。相信開放後的中國物流市場競爭將會十分激烈,中外物流企業將上演一場巔峰之戰,這場戰爭主要有以下三個看點:

看點一:開放後中國物流市場的規模

摩根•士丹利亞太投資研究小組於2001年10月推出的《中國物流報告》指出,中國每年的物流費用超過2000億美元,並且預計未來10年內與物流相關的服務收入每年將有20%的增長幅度。但是3PL市場在全部物流費用支出中僅佔2%,即約40億美元的規模。也就是說在所有2000億美元的物流費用開支中,約有40億美元是用來在市場上采購3PL公司物流服務的。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首先,我國物流市場潛力巨大。其實真正的物流市場應該只是3PL市場,物流總費用是物流市場和潛在市場的總和,因為只有3PL市場發生了交易。每年物流費用約2000億美元,而這個都是3PL甚至以後的4PL企業可以爭取過來的市場。而且,物流費用佔GDP的20%,明顯高於發達國家,譬如美國的4-10%,說明我國的物流處於一個較低的水平,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其次,目前我國的物流市場規模較小。我國的3PL市場只有美國的1/10左右,3PL企業在提高我國物流水平節約物流成本的同時,可以贏取一個巨大的市場,我國的物流市場前景廣闊。開放後我國的物流水平提高,物流費用佔GDP的比率會逐步下降直至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但是物流市場占物流費用的比例會明顯提高,因此物流市場的規模將會更大。另外,隨著我國市場的整體開放,經濟會有更好的增長,與國外的商品流通增多,物流需求更大,進一步擴大我國的物流市場。

看點二:中外物流企業現有的實力及特點

隨著這兩年我國的物流熱潮,各行各業都對物流趨之若騖,紛紛成立物流企業。但是真正有一定規模的很少,市場份額超過2%的幾乎沒有。我國的物流企業規模小,數量多,缺少競爭優勢。而且,我國的物流企業技術含量低,大多數只能提供運輸和倉儲等傳統服務,能夠提供一攬子物流解決方案的企業很少。但我們也可以欣喜的看到,國內也有少數的企業正逐步向現代物流靠近,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務,不久前發布的2005中國企業500強中,中遠洋、中海運、中外運等超大型物流企業的排名穩中有進,大中型物流企業數量增加。

國外的物流巨頭企業經過市場的洗禮,技術先進,資金豐裕,實力雄厚,擁有全球范圍的網路,在國際物流市場上有較大優勢。隨著中國市場的整體開放,國外物流企業的老顧客——國外的製造商仍然會和他們合作,這將會給他們擁有更多的市場份額。目前,中國市場擁有近51萬家物流企業,其中外資企業佔了0.13%,即680家,但是他們擁有的市場份額卻高達8%。

看點三:中外物流企業的動態

隨著中國物流行業解禁腳步的逐漸臨近,國內的物流企業感受到巨大的壓力,紛紛變法應對國外物流巨頭的沖擊。在國內物流企業積極准備的同時,國外物流巨頭加快了進軍中國的步伐。TNT、UPS等多家外資企業都在擇機調整在華戰略。在最近召開的中外物流業高峰論壇上,UPS的負責人表示將增加對華投資力度,並將在中國新興港口城市拓展新業務。而不久以前,TNT的中國區總部也正式從北京遷到上海,並計劃在未來3到5年內對華增加2.5億歐元的投資,用於增加物流設施和員工培訓,以使中國成為其歐洲之外的最大市場。此外,DHL的母公司德國郵政董事會已決定,在近5年內將再向中國投資2.15億歐元,擴大和完善在中國的4個口岸作業中心,增設14家分公司,建設3個快遞物流中心和16個戰略備件中心。

開放後的中國物流市場將會十分活躍,是個開放的有序競爭的市場。中外物流企業共存與這個市場,國外物流企業佔有一定的優勢,擁有稍大的市場份額,但國內物流企業決不示弱,會利用地利人和的優勢把這場維持物流市場競爭而非壟斷的戰爭持續下去。雖然現階段我國的物流水平仍處於一個較低的水平,但隨著我國成為製造大國、經濟大國的同時也必將成為物流大國,開放後的中國物流將迅速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對於國內一些有較大規模和實力的企業,應該利用國外物流企業帶來的先進管理理念和技術,結合自身的網路優勢,擴大服務范圍和內容,努力成為本土優秀物流企業;對於另外一些有一定規模但專注於物流某個領域的企業來說,應該利用自身在某個方面的優勢,和外資企業優勢互補,共同贏取市場;而對於大部分的中小物流企業來說,找出市場中的縫隙進行差異化經營是他們的最佳生存之道。

③ 誰知道新科安達的業務概況、業務分布及相關企業文化、背景

深圳新科安達後勤保障有限公司(簡稱新科安達)是中國領先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為跨國公司及國內知名企業提供倉儲、配送、運輸、國際貨代及其它增值服務。尤其在快速消費品、零售業、醫葯、高科技和工業等方面,新科安達利用信息技術、供應鏈優化模型和決策支持工具,提供全面的供應鏈管理服務。 新科安達於1995年由拓亞(2006年勝科物流被澳洲Toll收購後,更名為拓亞)和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外方佔51%股份,是我國首批由交通部批准、擁有在全國范圍內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務資質的合資企業。 拓亞的網路覆蓋遍及亞洲17個國家及地區、670個操作網點;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有限公司,是招商局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業務涉及物流、港口、金融及基礎設施等方面。 新科安達是一家輕資產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在國內建立了30個RDC/DC,網路覆蓋市鎮超過1300個,自行管理超過23萬平方米的倉庫,為保證服務出品的一致,所有RDC/DC均採用公司統一的信息系統、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每年的訂單數約80萬張,平均每天運作超過2000張訂單,年運作量超過100萬噸。

④ 什麼是亞洲物流 麻煩盡量詳細點

10月28日,2010亞洲國際物流技術與運輸系統展覽會和亞洲國際動力傳動與控制技術展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圓滿落下帷幕。為期四天的兩大展會共吸引了1,609家廠商在95,000平方米的展出面積上傾力展示動力傳動、機械零部件和物流領域的最新產品與尖端技術。來自75個國家和地區的42,933名專業觀眾前來參觀洽談,在領略當今工業發展魅力的同時,建立更多經貿合作。據統計,此次海外觀眾總數增長達18%。
本書是《全球物流經典案例叢書》之一,全書共分為6章。 第1章,簡明地介紹了亞洲物流在全球的地位及其重要性和亞洲物流所 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第2章至第5章,詳盡地分析了新加坡、韓國、泰國、 馬來西亞的物流概況,介紹了這些亞洲國家先進的物流管理理念和發展物 流業的政策、措施;第6章,則簡略地介紹和分析了亞洲其他國家及地區的 物流概況。全書還通過40餘個典型的物流案例,將亞洲各國及地區的物流 特色展現在讀者面前。相信此書一定會讓廣大讀者獲益匪淺。 本書集權威性、系統性、實用性於一體,不僅是物流管理者難得的參 考書籍;同時,也是各行各業的物流從業人員、企業管理人員、各大專院 校教授、學生等最好的工具書。 本書目錄 1 亞洲物流發展概論 1.1亞洲物流業蓬勃發展 1.1.1亞洲是全球物流的中樞 1.1.2業洲物流業市場活躍 1.1.3亞洲航運占據了全球的領導地位 1.2亞洲物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1.2.1亞洲需求鏈面臨的七大機遇 1.2.2亞洲物流業應具備七大競爭條件 1.2.3亞洲海運業的發展戰略 2 新加坡物流及其案例 2.1新加坡物流概況 2.1.1新加坡成為引領全球的物流中心 2.1.2新加坡政府重視物流業 2.1.3新加坡物流的特點 2.1.4新加坡的航空物流及其經驗 2.1.5新加坡的港口物流 2.1.6新加坡口岸通關簡介 2.1.7新加坡物流重視信息化進程 2.1.8新加坡重視培養物流人才 2.1.9新加坡零售業的現況 2.2新加坡物流企業博覽 2.2.1世界一流的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 2.2.2宇博??專為物流企業解難 2.2.3世界航運巨頭??新加坡港務集團 2.2.4葉水福??新加坡最大的物流企業 2.2.5石油物流大王??中國航油 2.2.6德華工業的一站式需求鏈服務 2.2.7世界一流機場??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集團 2.2.8志勤美集??IT專項物流公司 2.2.9新科安達超凡的運力 2.2.10新加坡星輝海運??綜合運輸 2.2.11幾個有關新加坡物流的典型案例 3 韓國物流及其案例 3.1韓國物流發展概況 3.1.1韓國將成為東北亞物流中心 3.1.2韓國物流的發展過程 3.1.3韓國的交通運輸情況 3.1.4韓國航運業發展的措施 3.1.5韓國節省物流費用的策略 3.1.6韓國口岸通關簡介 3.1.7韓國人境的海關檢查 3.1.8韓國的電子物流發展迅速 3.1.9韓國政府重視物流信息化建設 3.1.10韓國的特許經營現狀 3.1.1l韓國的零售業現狀 3.1.12韓國完善的采購制度 3.1.13韓國企業走向世界的營銷藝術 3.1.14韓國企業看好中國物流市場 3.2韓國物流企業博覽 3.2.1韓國最大的航空公司??大韓航空 3.2.2世界最佳物流公司??韓進海運 3.2.3通用大宇選用GlobalexchangeServices降低營運成本 3.2.4韓國零售巨鱷??易買得 3.2.5韓國郵政加快業務發展的步伐 3.2。6韓國樂扣樂扣保鮮盒的別樣營銷 3.2.7韓國星宇選擇迅傑物流貼身服務 3.2.8LG公司成功的轉型設計經營 3.2.9韓國最大的企業??三星公司 3.2.10移動POS系統給韓國現代百貨帶來春天 3.2.1l韓亞航空選擇RFID跟蹤和監測行李 3.2.12幾個有關韓國物流的典型案例 4 泰國物流及其案例 4.1泰國物流概況 4.1.1泰國物流發展迅速 4.1.2泰國陸路概況 4.1.3泰國海運概況 4.1.4泰國航空概況 4.1.5泰國口岸通關簡介 4.1.6泰國蔬菜水果進口檢驗的具體規定 4.1.7運輸影響中泰水果、蔬菜貿易 4.1.8泰國零售業領跑亞洲 4.2泰國物流企業博覽 4.2.1泰國一流的物流公司??K.H.B 4.2.2泰國的國家代表航空公司??泰國國際航空公司 4.2.3泰國零售巨頭??易初蓮花開遍中國 4.2.4泰國的汽車市場 5 馬來西亞物流及其案例 5.1馬來西亞物流概況 5.1.1馬來西亞交通運輸概況 5.1.2馬來西亞口岸通關簡介 5.2馬來西亞物流企業博覽 5.2.1E洲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馬來西亞航空公司 5.2.2綜合物流集團:「看菜吃飯」的眼光 5.2.3馬來西亞最大的連鎖機構??百盛 6 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物流及其案例 6.1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物流概況 6.1.1印度的物流概況 6.1.2菲律賓的物流概況 6.1.3以色列的物流概況 6.1.4印度尼西亞的物流概況 6.1.5約旦的物流概況 6.1.6越南的物流概況 6.1.7汶萊的物流概況 6.1.8朝鮮的物流概況 6.1.9伊朗的物流概況 6.1.10葉門的物流概況 6.1.1l巴林的物流概況 6.1.12伊拉克的物流概況 6.1.13黎巴嫩的物流概況 6.1.14孟加拉的物流概況 6.1.15斯里蘭卡的物流概況 6.1.16阿曼的物流概況 6.1.17柬埔寨的物流概況 6.1.18科威特的物流概況 6.1.19馬爾地夫的物流概況 6.1.20巴勒斯坦的物流概況 6.1.21汶萊的物流概況 6.1.22尼泊爾的物流概況 6.1.23蒙古的物流概況 6.1.24寮國的物流概況 6.1.25東帝汶的物流概況 6.1.26烏茲別克的物流概況 6.1.27塔吉克的物流概況 6.1.28吉爾吉斯斯坦的物流概況 6.1.29哈薩克的物流概況 6.1.30不丹的物流概況 6.1.31亞塞拜然的物流概況 6.1.32亞美尼亞的物流概況 6.1.33緬甸的物流概況 6.1.34土耳其的物流概況 6.1.35巴基斯坦的物流概況 6.2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物流案例 6.2.1以色列最大的航運公司??以星航運 6.2.2日本物流先驅??富士物流株式會社 6.2.3日本伊藤洋華堂在中國的物流欲包還休 6.2.4中國聯華超市六大拓展戰略 6.2.5中國伊利集團的信息化改造歷程 6.2.6享譽世界的海爾物流 6.2.7和黃天百為連鎖業提供最好的第三方物流 6.2.8走向全球的中國台灣陽明 6.2.9幾個有關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物流的典型案例

⑤ 供應鏈管理運營實務與案例分析的圖書目錄

第一講 供應鏈管理基礎理論
一、現代供應鏈管理全球化發展趨勢
二、供應鏈的概念、類型和結構
(一)供應鏈概念
(二)供應鏈類型
(三)供應鏈結構
(四)供應鏈運作特點
三、供應鏈管理概念、內容及其發展
(一)供應鏈管理概念
(二)供應鏈管理的發展
(三)供應鏈管理的性質及內容體系
(四)供應鏈管理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五)供應鏈管理研究的熱點
四、供應鏈管理的研究方法
(一)供應鏈管理與物流管理
(二)供應鏈管理研究的基本觀點和目標
(三)供應鏈管理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我國供應鏈管理的問題與對策
(一)我國供應鏈管理的問題
(二)我國供應鏈管理的對策
案例利豐供應鏈信息系統的構建
分析與思考
第二講 供應鏈管理戰略
一、供應鏈管理與核心競爭力
(一)核心競爭力理論
(二)基於核心競爭力形成競爭優勢
案例戴爾金律:壓縮庫存,傾聽顧客意見和直接銷售
二、供應鏈管理戰略的產生和發展
(一)供應鏈管理戰略產生
(二)供應鏈管理從單一的運作層向戰略層轉變
(三)供應鏈管理戰略的關注點
三、供應鏈管理的戰略運營體系
(一)供應鏈管理運營體系
(二)生產運營技術
(三)物流運營技術
(四)供應鏈管理戰略的實施
四、供應鏈與業務外包
(一)利用外部資源的起因
案例福特公司的供應鏈管理歷程
(二)利用外部資源的內容和形式
分析與思考
第三講 構建有競爭力的供應鏈網路
一、構築供應鏈網路的基本問題
(一)供應鏈環境、經營主體與基礎網路
案例家電業集聚圈,縮短供應鏈物流流程
(二)構築供應鏈網路的要點
(三)供應鏈網路構築需解決的問題
二、供應鏈網路節點的確定
(一)供應鏈網路的類型
(二)確定供應鏈網路節點
案例沃爾瑪銷售配送網路
三、網鏈節點一般布點方法
(一)區域物流系統網路結構
(二)設施網路選址分析方法
(三)城鎮布點方法
案例寶供的物流網路
四、供應鏈網路的其他問題
(一)解決製造商瓶頸途徑
(二)擴展企業
(三)物流網路
案例Vanluunk物流為顧客提供整個供應鏈管理
分析與思考
第四講 供應鏈管理體系構思設計
一、供應鏈管理體系構思
二、供應鏈設計
三、供應鏈管理設計的目的和過程
(一)供應鏈管理設計的目的
(二)供應鏈管理設計的思路
四、供應鏈管理戰略構思
(一)基於供應鏈管理的藍圖構想
案例完整的供應鏈管理體系,IBM在全球激烈競爭中名列前茅
(二)供應鏈管理系統戰略設計
(三)實現供應鏈管理的改革方向、途徑和措施
五、供應鏈管理組織設計的一般模式
(一)供應鏈管理規劃的組織設計總綱
(二)組織設計階段
(三)組織設計的主要內容
案例海爾集團構造「一流三網」
六、供應鏈管理設計方法
(一)並行工程
(二)約束理論及其應用
(三)利用約束理論的主要步驟
(四)利用約束理論改進供應鏈管理
分析與思考
第五講 供應鏈集成物流戰略設計
一、供應鏈集成效應
(一)實施供應鏈管理的原則和步驟
(二)信息技術在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
案例1利豐集團的供應鏈管理
案例2百盛供應鏈B to B
案例3香港推廣供應鏈管理
案例4從供應鏈思想看行銷通路管理·
案例5沃爾瑪——e化的傳統企業
二、基於供應鏈的第三方物流的集成物流策略設計
(一)第三方物流的要點
案例通用公司使用第三方物流
(二)第三方物流的服務項目
案例剝離非核心業務形成第三方物流
(三)第三方物流的網路體系
案例新科安達公司的第三方物流模式
三、物流服務提供商集成策略的思路
案例 以方案集成商模式進行的第四方物流運作策略
(一)供應鏈能力集成策略
(二)第三方物流功能集成策略
案例上海全方物流的經營模式
第六講 供應鏈管理決策與策略
一、供應鏈物流決策准則與方法
(一)自營物流或采購物流決策影響因素
(二)自營或外購物流服務的戰略決策標准
案例海爾的物流網路
二、自營與外購物流的綜合決策分析
案例新飛電路外購物流
三、供應鏈整合號陝速響應策略
(一)推式供應鏈與拉式供應鏈的整合策略
(二)產品與供應鏈類型的匹配策略
案例供應鏈與產品的匹配
(三)有效的客戶響應(EcR)策略
四、價值鏈管理策略
(一)基於供應鏈的價值鏈
(二)企業價值鏈分析重點
(三)基於供應鏈的價值鏈管理策略
案例華凌冰箱:價值鏈中管理職能的延伸
第七講 供應鏈物流企業定位策略
一、供應鏈物流企業分析
(一)物流市場競爭與供應鏈管理要求
(二)國內物流企業供應鏈管理需求
二、供應鏈物流市場營銷策略
(一)從供應鏈網路分析物流需求
(二)物流市場營銷特點
(三)供應鏈關系營銷模型
三、第三方物流企業市場定位策略
(一)市場調查說明的問題
(二)運輸代理、物流代理與第三方物流服務
案例1上海中遠國際貨運有限公司物流定位
案例2依託快運線路的第三方物流
案例3依託海關監管倉庫的上海北洋儲運
(三)經營方式定位策略
第八講 供應鏈管理與電子商務
一、供應鏈宏觀信息系統
(一)共用信息平台與供應鏈信息系統
(二)區域物流信息需求及特點
(三)區域物流信息平台功能分析及要求
(四)電子數據交換(EDI)系統
案例多方參與構建上海市物流中心
二、供應鏈微觀信息系統
案例寶供物流:構建基於互聯網的綜合物流信息系統
三、供應鏈管理與電子商務
四、利用信息平台開展電子商務
五、供應鏈信息技術應用規劃
(一)做好企業信息技術發展規劃
案例uPs的信息技術
(二)企業信息技術與供應鏈集成
第九講 供應鏈采購運營管理
一、供應鏈的采購過程
(一)采購在供應鏈中占據重要地位
(二)供應鏈采購過程管理
二、戰略采購與供應鏈管理
案例通用公司供應鏈采購運營管理
第十講 供應鏈企業聯盟
一、供應鏈與企業聯盟
(一)構築聯盟的背景
(二)企業聯盟與供應鏈
(三)企業聯盟的作用
二、虛擬化策略及其實施
(一)虛擬企業與企業聯盟的比較
案例耐克公司的虛擬經營方式
(二)虛擬組織策略
(三)虛擬組織策略的實施步驟
三、構築供應鏈聯盟
(一)供應鏈聯盟
(二)供應鏈物流需求方動機與風險規避
(三)供應鏈物流供給方動機與風險規避
(四)構建供應鏈戰略聯盟
案例中遠集團:物流、商流、信息流的一體化
四、全球化供應鏈聯盟
(一)全球化供應鏈網路
(二)國際物流標准化
案例麥當勞以25000家企業核心競爭力橫向構築的供應鏈網路
第十一講 供應鏈資源整合
一、供應鏈整合概述
(一)供應鏈整合的含義及目的
(二)供應鏈整合涉及的關鍵因素
(三)供應鏈整合的層次
(四)供應鏈整合的內容
二、供應鏈整合的途徑
(一)供應鏈整合的主體與環境
(二)整合資源的方式和途徑
(三)供應鏈整合過程及實施步驟
三、業務流程重組
(一)業務流程重組的含義
(二)業務流程重組的類型
(三)業務流程重組的原則
(四)業務流程重組的過程
案例施樂公司重組業務流程的、實施一體化的供應鏈管理變革
參考文獻

⑥ 深圳新科安達後勤保障有限公司上海第一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深圳新科安達後勤保障有限公司上海第一分公司成立於2010年09月08日。
法定代表人:LIM WEE JIN DENNIS
成立時間:2010-09-08
工商注冊號:310000500257402
企業類型:分公司
公司地址:上海市崇明縣長江農場長江大街260號6幢105室

閱讀全文

與新科安達公司的營銷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村供銷社電子商務 瀏覽:138
戴爾的網路營銷 瀏覽:470
開學季促銷活動單頁 瀏覽:274
春節復工安全教育培訓方案 瀏覽:980
百度文庫專科護士培訓方案 瀏覽:239
上海豐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571
公益組織年會策劃方案 瀏覽:437
電子商務下的物流發展 瀏覽:346
電子商務創業swot分析 瀏覽:354
網路營銷策劃模板 瀏覽:962
網路營銷的任務包括哪些 瀏覽:188
重慶電子商務監管 瀏覽:787
啤酒公司世界盃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59
最成功的電動車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519
同程的電子商務模式 瀏覽:502
銀行大項目營銷方案 瀏覽:70
電子商務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瀏覽:896
市場營銷環境特徵有 瀏覽:536
電子商務對傳統物流配送的影響 瀏覽:581
大合唱策劃排練方案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