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專業的營銷團隊
如果是在生產廠家,根本不存在專業營銷的說法,大家總是得做點別的
專業的營銷:
專業市場分析人員
專業的企劃人員
專業的銷售人員
專業的客服人員
綜合上面的幾項才算是專業的營銷團隊
B. 如何建立良好的銷售團隊
銷售隊伍是促進公司成長、擴大市場份額和提高獲利能力的關鍵因素之一。優秀的銷售部門能發現獲取競爭優勢和利潤的機會。大多數消費品公司在銷售隊伍的成本投入占其銷售額的7%,更有20%交易和促銷方面的開支是被銷售部門用掉的。即便如此大手筆投入,卻很少有公司對自己的銷售團隊信心十足。 零售商無情地相互吞並和在國際上肆意擴張,這樣的環境下,擁有一支有能力又高效率的銷售隊伍去爭奪可見度、貨架位置和促銷活動,對於公司來說太重要了。隨著零售商成長壯大,他們越發在意商品類別的動態變化、商品利潤率、銷售速度、廣告宣傳、消費者行為和利潤他們要求供貨商做得更好。消費品公司必須在繼續兼顧小額銷售客戶的同時,迎合這些需求。銷售隊伍為公司帶來的附加價值必須真真切切,否則就應該精簡或被取代。 過去五年間,波士頓咨詢公司完成了兩百多例銷售團隊策略方面的咨詢項目。這些咨詢項目來自各行各業,遍及世界各地,涵蓋了各種組織形式和各類型的問題。從中可以發現,決定一支強大而高效銷售團隊的關鍵因素,從來沒有改變:戰略的制定和客戶的細分,必須與經濟驅動因素和資源分配相結合。多數情況下,那些潛力無法被調動起來的公司,都是因為其在銷售方面有至少兩三處,甚至更多的致命缺陷。 為了公司在2010年能擁有最佳的銷售團隊,你必須從現在就開始培養它。下面是應該遵循的步驟。 招募需要的,而不是已有的 再想依靠傳統方式(如樣品、價目表和訂購單)來提高銷售業績已經不太可能了。然而,大多數銷售隊伍並不具備能適應當今營銷環境的基本技能。銷售人員必須具備經營一家大公司的所有能力:掌握物流、信息技術、品牌、定價和客戶服務等諸方面的知識。 下列是評估和招募頂級銷售團隊時需要關注的幾方面特點: ●智力:領會能力,以及迅速處理信息的能力。 ●解決問題的技巧:分析利弊得失並能迅速找到解決方案;從以往經驗中認識問題並且能從中總結出解決問題的分析框架。 ●創造力:能夠積極思考,並能提出獨創性意見。 ●消費者方面的知識:熱心了解消費者需求和購買行為。 ●堅忍不拔的意志:原則性強,能在壓力下保持堅強,敢於堅持有事實依據的觀點主張;並能兼收並蓄。 ●綜合能力:有積點成線和跨學科跨領域的綜合能力。 ●適應能力:能應對變化的外界情況;能針對復雜問題提出解決方法。 ●邏輯思維能力:驗證各種判斷;能夠從一系列實際情況中,分析得出可信的結論。 ●溝通能力:能和他人進行條理清楚而又沉著的辯論探討。 ●良好的工作記錄:具備優異的背景和工作經驗。 如果你現有的銷售隊伍缺少這些特質,不要奢望他們能招聘來具備這些特質的人才,畢竟物以類聚。除了任用你現有的人員,還要尋找你真正需要的人才。這一缺陷是公司管理者最難改正的,唯一的解決方案只有從上層入手。
C. 什麼是營銷策劃其團隊組成有什麼
營銷策劃是根據企業的營銷目標,通過企業設計和規劃企業產品、服務、創意、價內格、渠道、容促銷,從而實現個人和組織的交換過程的行為。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和慾望為核心,現代管理學將營銷策劃分為營銷策劃市場細分、產品創新、營銷戰略設計及營銷組合4P戰術(組合)等四個方面的內容。營銷策劃首先要確定營銷概念,其次是在營銷理念基礎上的策劃。
營銷策劃的團隊,應該包含這些技術人員:
①產品經理,把控產品質量
②活動策劃,負責組織策劃活動
③價格控制,負責把控各個活動和日常價格
④數據分析,分析每次活動中,轉化率和銷量等因素
⑤推廣人員,活動制定之後,需要有人負責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推廣
營銷策劃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點:
營銷戰略規劃;產品全國市場推廣;.一線營銷團隊建設;促銷政策制定。5.專賣體系等特殊銷售模式打造;終端銷售業績提升;樣板市場打造;分銷體系建立;渠道建設;直營體系建設;價格體系建設;招商策劃;新產品上市策劃;產品規劃;市場定位;營銷診斷;網路營銷平台的創立等。
D. 我們想找一個專業的營銷團隊
慧佳天成, 不僅能幫你 推廣工作,還會根據你產品的特點為你在合適的地點,比如萬達廣場等地做產品展銷等活動,促進銷售。
E. 哪裡可以找到專業的營銷團隊
團隊成員的甄選 "以人為本"這是最關鍵,團隊是由個體組成的,只有好的個體,才會有好的團隊,所以在討論團隊的建設與管理上,我們首先要來探討團隊中的個體。 主要從以下幾點1、個人品質。品質是我們擇人最關鍵的第一要素,看品質應從三方面來考察:
一是看誠信,誠信乃為立身之本、處世之根,自古就有"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意誠而後心正",試想心術不正之人於團隊而言,可謂"害群之馬"不為過也!
二是看職業道德,職業操守對於職業營銷人來說就是獲取"僱主"菁睞的重要籌碼之一,職業道德體現在個人的敬業精神和視公司利益至高無上的心態;
三是看責任心,只有責任感的人,才會對家庭負責,才會對朋友負責,才會對公司負責,才會對社會負責,試想無責任心的人誰敢用之。
2、個人能力。個人能力主要從三個方面來看,
一是溝通協調管理能力,營銷職業的最大特性就是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你怎麼去與人溝通,怎麼去協調這樣與那樣之間的關系,怎麼去管理你的客戶、你的渠道或你下面的團隊,這就需要較強的溝通協調管理能力;
二是觀察分析決策能力,市場機會與威脅在哪,競爭對手弱勢與優勢在哪,自己如何面對所處的各種環境做出正確的決策,這就需要具備非凡的觀察分析決策能力;
三是計劃控制能力,"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市場變化是瞬息之間,這就需要有駕奴市場變化之能力。
F. 要一個好的營銷策略
Zara和H&M的營銷策略對比
[摘 要]西班牙的ZARA和瑞典的H&M,目前為國際上兩大成功的服裝零售品牌,兩家公司的成功得益於其獨特營銷策略的運用。本文旨在總結歸納兩家公司營銷策略上的異同點。為中國零售企業提取一些可借鑒的經驗。[關健詞]ZARA、H&M、營銷策略
(一)引言
西班牙知名服裝品牌ZARA屬於在西班牙排名第一、壘球排名第三的服裝零售商Inditex公司旗下的品牌,該公司在全球擁有近2000多家分店,其中ZARA是Inditex公司9個品牌中最著名的旗艦品牌,被認為是歐洲最具研究價值的品牌。ZARA已在全球57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分店,並且每年都以70家左右的速度增長。盡管ZARA連鎖店只佔Inditex公司所有分店數的二分之一,但其銷售額卻佔到了公司總銷售額的75%左右。
瑞典H&M公司,全稱Hennes&Mamitz,是由其創始人ErlingPersson在1947年創立於瑞典的服裝零售連鎖企業。目前公司在歐洲和北美的29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其零售店,每年銷售貨品超過5,5億件,已成為歐洲最大的服裝零售連鎖企業之一。
這兩大服裝零售業的巨頭,能在歐洲及國際市場上取得成功,歸功於他們獨特的營銷策略。本文旨在比較這兩家公司營銷策略的異同。為中國服裝零售業提取一些可借鑒的經驗。
(二) ZARA與H&M的營銷策略比較
1)產品策略
ZARA和H&M採用的都是「少量、多款」的產品策略,兩者都打破了傳統服裝業界季節的限定,在同一季節內也會不斷推出新穎款式供消費者選擇。
ZARA的「少量、多款」產品策略的實現,依靠的是公司對時尚信息和消費者反饋信息的快速採集與共享,而這主要緣於以下兩個系統的構建。
*龐大的設計團隊的構建:ZARA擁有一個兩百多人組成的,非常強大的新產品開發團隊,該團隊包括三類人員:設計師、市場專家和生產經理。其中約有一百多人為設計師,平均年齡不到30周歲。年輕的新產品開發團隊對時尚有著敏感准確的理解,他們從米蘭、巴黎時裝秀取得靈感,識別流行的時尚趨勢,設計與這些趨勢相匹配的各種款式。ZARA只需幾天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對歌星的裝束或頂級服裝大師創意作品的模仿。從流行趨勢的識別到將迎合流行趨勢的新款時裝擺到店內。ZARA只需兩周的時間,而傳統生產方式下這個周期要長達到4-12個月。
*信息共享體系的構建:ZARA的每個門店,都安裝著彼此獨立的信息系統。每天晚上,位於西班牙西北部拉科魯尼的ZARA總部,會和每個門店交換大量原始數據,數據細致到每款產品賣了幾單、尺碼、顏色、數量、賣出時間、支付方式、折扣信息、價格調整等。之後,各部門會根據需要分解數據,以對各地市場做出判斷。而這些所獲取的信息又會及時反饋到ZARA的設計總部。設計師們根據各地的流行情報信息來進行設計流行趨勢的識別。而每個門店經理手上的PDA為其溝通的有效工具,可以通過PDA向西班牙總部發出訂單,能在PDA上獲取總部給他們的建議訂貨量,還可以利用PDA與總部產品經理進行直接溝通。
H&M為實現其「少量、多款」的產品策略同樣也在以下方面做出了努力。
*消費者需求信息獲取體系的建立:為了更准確地滿足消費者真實需求,公司創造產品採取了一種「推一拉」的方式,即除了把公司認為消費者想要的產品「推」給消費者外,更要用消費者想要的商品來「拉」住消費者。公司設計團隊不定期地在東京、巴黎、紐約及其他主要的對尚之都旅行,從T台時尚到街邊流行到處捕捉時尚靈感、設計出具有吸引力的產品。
*信息共享體系的建立:H&M總部和22個生產辦事處的所有部門間的溝通基於一個名為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 ion Tech-nologies)平台,在H&M的總部。設計與采購部門協同工作,每個設計理念都有一支設計師、采購員、助理、打版師、財務總監及部門經理組成的團隊,這樣可以在設計初期便著手在價格、市場反饋和流行時尚之間取得平衡,而這些人員的日常信息溝通藉助的就是ICT平台。ICT為H&M建立了一個環型的信息反饋機制,銷售、庫存、采購計劃和生產能力的信息變得完全透明,使多品種,更新頻率較高的產品的管理成為可能。
2)價格策略
兩家公司的在價格上都採取低價策略。ZARA的目標消費群是收入較高並有著較高學歷的年青人,主要為25-35歲的顧客層,H&M也將目標消費群定為15-30歲的年青人,這一類的購買群體具備對時尚的高度敏感度並具備一定消費能力,但並不具備經常消費高檔奢侈品牌的能力,兩家公司頻繁更新的時尚低價產品正好可以滿足這類人群的需求。但是,因兩家公司採取了不同的供應鏈策略,所以雖同為低價,卻仍然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ZARA為確保其「少量、多款、平價」的商品以「極速」方式送達客戶手中,將大部分生產放在歐洲。在西班牙,ZARA擁有22家工廠,其50%的產品通過自己的工廠生產,50%的產品由400家供應商完成。這些供應商有70%位於歐洲,其他則分布在亞洲。這樣的地理位置是為了保持其供應鏈的響應速度,但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物流成本。為確保商品傳遞的迅速,ZARA還堅持以空運方式進行商品的運輸,也使其成本進一步提升。
與ZARA不同。H&M在供應鏈的構建上更看重成本的因素,公司產品的製造環節被完全外包給分布在亞、歐、非洲及南美的約700家製造商(大部分在盂加拉、中國、土耳其)。公司根據其銷售產品的差異,採用了雙供應鏈策略:①管控歐洲生產的快速反應供應鏈,大約一半的前沿時尚產品在接近歐洲市場的歐洲國家(主要是土耳其)製造,此類商品需要較短的交貨周期(最短3-4周),以便及時根據銷售反饋做出調整;②管控亞洲生產的高教供應鏈,另一半的基本款產品時尚風險較小,交貨周期可以相對延長(最長6個月),為保證低價和質量則安排在低成本的亞洲國家(主要是中國、孟加拉等國)製造。
通過以上供應鏈的調整和安排,使H&M在價格上可以採取比ZARA更低一層的策略。據統計,H&M的時裝價位比ZARA約低出30%~50%。
在價格折扣方面,兩家公司也都採用少折扣策略。因兩家公司的產品都是「少量、多款」,消費者如不在第一時間購買,就存在著再也買不到的風險,所以往往無法等到季末或歲末打折就會迅速購買。正是利用了消費者的這種心理。兩家公司的貨物上櫃後幾乎都能在短時間內銷售一空,只會剩下少量不受歡迎的產品留在季末或歲末打折。在這方面ZARA的成績尤為突出,ZARA的打折商品數量平均約占它所有產品總數量的18%左右,約只有競爭者的一半水平。以H&M經營狀況最好的2001年為例ZARA平均打折商品佔7%,H&M則為13%。
3)銷售渠道策略
為將商品以迅速、平價的方式送達消費者手中。兩家公司又都不約而同地採用「直營」策略。ZARA和H&M作為服裝品牌的同時,也是零售連鎖店的品牌,他們在世界各地擁有大量的連鎖店鋪,而為達到商品傳遞迅速、價格低廉的經營目標,兩家公司的連鎖店鋪基本由總部進行直營,貨物由總部集中進行調配。
盡管如此,H&M並未放棄在銷售渠道的拓展上的創新,到目前為止其銷售渠道雖仍以直營店為主,但其目錄銷售、在線銷售的業績卻在持續增長。1980年,H&M收購了RoweHs公司,開始在瑞典、芬蘭、挪威和丹麥進行目錄銷售;1998年,H&M在瑞典開設了網上商店,隨後在芬蘭、挪威、丹麥都開通了在線銷售。在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礎上,2006年秋天,荷蘭成為其在北歐地區以外首個開設在線銷售的國家。2007年秋季,德國和奧地利預計也將啟動在線銷售。
與H&M的創新不同,ZARA始終堅持其「直營」策略,並表示在短期內不會改變。因為他們堅持認為讓顧客進人店鋪,直接接觸商品,體驗商品才是最好的經營方式。
兩家公司也都致力於在各國鋪設直營店鋪。ZARA是於1975年,由一位普通的鐵路工人的兒子——阿曼奇奧·奧特加·喬開創的一家小店鋪。發展至今,ZARA已在全球57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分店,並且每年都以70家左右的速度增長。ZARA零售終端網路現已覆蓋到五大洲,ZARA位於歐洲的零售店所佔比例最高,並以德國、法國、英國等歐洲國家的中產階級為其消費主體,在H&M店鋪較多的北歐地區。店鋪數量相對較少,例如其在挪威只有首都奧斯路1家店鋪,芬蘭也就只有包括首都赫爾辛基在內的兩個城市的3家店鋪,而H&M在挪威的46城市、芬蘭的26個城市都有店鋪分布。
H&M於1947年在瑞典創立。1964年開始開拓國際市場,如今已在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分店。1964及1967年H&M首先進入鄰國挪威和丹麥,這兩個國家與瑞典在有相似的文化、經濟水平、價值觀念、氣候條件,這些相似性對於沒有什麼國際化經驗,剛開始跨國經營的H&M公司來說有助於減少經營風險。此後公司基本也採用由近及遠的接觸擴散方式,先在接近原有市場的國家開展經營活動,當經營活動達到一定規模再建立生產與服務機構。H&M在全球的店鋪覆蓋國家沒有ZARA廣泛。幾乎沒有涉足ZARA積極開拓的南美市場,也正體現出H&M的這種謹慎經營,穩步擴張態度。雖然H&M當前的主營區域仍然是歐洲,但2007年3月在香港首家店鋪的開張、4月上海兩家店鋪的開張、以及其中文網站()的建立都表明了其在亞洲,尤其是中國市場蓄勢待發的姿態。 4)促銷策略
與以上營銷策略中,兩家公司具有的部分相似點不同,在促銷方面,兩家公司採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
ZARA幾乎不作廣告宣傳,它的廣告成本僅占其銷售額的0-0.3%,而行業平均水平則是3.5%,廣告費用的節省幾乎成為它另一方面的利潤來源。
ZARA的品牌宣傳主要靠以下兩個方面來實現:一是其產品結構自身的特點。以時尚、現代且豐富的款式結構配合合適的價格吸引消費者。並以快捷的更新速度抓住消費者的購買心理——「一旦看中而不購買,很快就會沒有貨」;二是依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時裝擺放與展示方式:①地理位置選擇方面:ZARA一般都將店鋪開在高檔商業區和繁華的交通樞紐。盡管在這些地方開店的成本費用很高。但ZARA總是在店裡留出寬敞的空間,為顧客營造一種寬松愉快的購物環境,2000年ZARA店的平均面積為910平方米,到2003年底,ZARA在壘球連鎖店的總面積達68.6萬平方米,平均每個分店的面積為1096平方米。②櫥窗展示方面:ZARA聘請多名時裝設計師從米蘭、巴黎時裝秀取得設計靈感,利用高檔品牌提前發布時尚信息的傳統(如3月發布秋冬季時裝、9月發布春夏季時裝。發布時間和真正的銷售季節中間通常有6個月的時間差),使得時尚雜志還在預告當季潮流時,ZARA櫥窗已在展示這些內容。③店內布置方面:ZARA店裡表服一般不是按貨品種類堆放,而是上表、褲子、皮包、配飾搭配放在一起。讓顧客很容易一動心買走一整套東西。優越的地理位置、頗具特色的櫥窗設計和獨具一格的店內展示都使得ZARA不用打廣告也具有非凡吸引力。
H&M的品牌促銷與ZAlLA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線。將廉價大眾品牌與時裝大師聯系起來的方式可以說是他們在時裝界的首創。2004年和2005年H&M聘請了被稱為「時裝界愷撒大帝」的名設計師卡爾·拉格菲爾德(Karl Lagerfeld)和前披頭士樂隊成員Paul MeCartney之女,著名設計師斯泰拉·麥卡特尼(SteUa MeCartney)為品牌設計服裝。當2004年11月,與卡爾·拉格菲爾德(KarI L,Lagerfeld)的合作開始時,當月就創下了營業額飆升24%的佳績。2006年推出了荷蘭服裝設計師維克多(VIKTOR)和羅爾夫(ROLF)設計的新款服裝系列,在斯德哥爾摩以及歐洲大城市引起了瘋狂搶購熱潮。2007年更是推出了M byMadonna系列,利用國際巨星麥當娜的設計系列配合中國香港與上海的新店鋪開幕。
(三)小結
營銷策略並無定式,並非將成功經驗照搬過來,中國的企業就一定能獲得成功,但ZARA、H&M的運營方式值得我們的企業去思考,通過對兩家營銷策略的比較分析,不難看出,是否擁有「快而准」的市場應對方法,將成為衡量服飾品牌核心競爭能力的標尺。准確地了解各分店銷售情況和庫存狀況,做到准確配貨,准確地進行銷售預測與分析,企業領導及時准確地做出營銷決策是這兩家公司成功的關鍵。而在「快而准」的背後則離不開適時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和高效物流系統的支持。中國服裝企業在提高產品質量、檔次的基礎上,需盡快提高企業快速反應的能力,適時地完成市場預測、市場營銷和管理方式的革命。改變原先落後的管理思維和業務處理模式,從而真正規范企業流程,實現利潤的增長。
G. 團隊銷售戰略
一、銷售團隊的目標制定
一個企業的發展要有戰略,一個營銷團隊也是如此,沒有目標的團隊沒有凝聚力。1、對個人而言,目標的威力就是:給人的行為設定明確的方向,使人充分了解自己每一個工作的目的;使自己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事情,有助於合理安排時間;迫使自己未雨綢繆,把握今天;使人能清晰地評估每一個工作的進展,正面檢討每一個工作的效率;使人在沒有得到結果之前,就能「看」到結果,從而產生持續的信心、熱情與動力;2、對企業而言目標管理能促進「公司戰略計劃的達成」;目標管理能帶來「提升鬥志、把握重點、集中精力」的效果;目標管理使「解決問題」成為可能;目標管理能培養能乾的人;3、我們營銷團隊制定目標應該考慮的因素:行業大環境的影響任何一個行業都會受到國家政策和市場環境的影響,有些行業是在下滑,有些行業是在告訴增長,我們在制定營銷團隊的目標時,一定要結合當下的經濟形勢,恰當的調整營銷目標戰略。競爭對手的分析在營銷領域,我一直堅信,當競爭對手疲軟的時候,就是我們進攻的最好機會,同時大家也要記住,沒有淡季的市場,只有淡季的思想, 所謂的淡季我們塑造品牌,培訓團隊,歷練內功,而不是在家裡休息,當旺季到來的時候,我們拚命的做利潤,佔領市場,因此我們要結合競爭對手的競爭策略,來制定我們的營銷目標;如果我們的目標沒有競爭對手的增長率快,我們在未來的競爭中,有可能處於被動地位。自己營銷團隊的現狀自己的營銷團隊的作戰能力,和優勢以及劣勢,要做好深度分析,如果自己的目標制定好了,營銷團隊的營銷能力跟不上,人員不穩定,目標只能變成紙上談兵;營銷目標的達成一定是建立在目前營銷團隊的營銷能力之上的,人員是否穩定,是否有足夠的營銷能力培訓體系,以及客戶服務的體系。4、營銷目標達不成的危害公司戰略落實不了;被競爭對手搶占市場;公司利潤有所下降;客戶和員工都得不到很好的服務和待遇;營銷團隊沒有鬥志和目標感;公司整體執行力下降;二、銷售團隊目標分解的流程:1、目標分解程序:銷售團隊的目標分解一定是自上而下的去分解:如果一個營銷團隊的目標從下而上來制定,會出現什麼情況呢?舉例分析:銷售經理王冠軍:他在一家傢具行業做了很長時間了,所帶領的營銷團隊的業績一直沒有太大的突破和發展,公司決定在年底進行整頓和改革,把不合適的團隊進行合並,這次整頓的前提及時看一些各個營銷團隊的管理者對明年的團隊發展思路和業績達標的決心。公司總經理在一次管理人員大會上,讓每一位營銷管理者進行明年各個團隊銷售計劃以及銷售業績目標的制定,這是王冠軍也說出了自己團隊的銷售目標,看來他已經想好了,也准備好了,毫不猶豫的脫口而出,其他的部門經理思考了半天,還沒有說出一個數字。到最後,所有營銷部門都把業績報完之後,王冠軍的業績時所有營銷團隊業績目標最少的一個。會後,總經理找到王冠軍進行討論,最後得知,他的目標制定方法是讓下屬每一個人寫下下一年的銷售業績目標,最後他加在一起,就匯報給了總經理。我們試想一下,王冠軍這樣的目標制定合理嗎?在一個營銷團隊,很多營銷人員自己制定的目標基本都是根據自己過去的業績達成情況制定的,很多營銷人員制定的目標都非常保守,沒有挑戰性,甚至不用怎麼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哪一種。想想一下,這樣的營銷團隊在市場競爭中一定是一隻綿羊,沒有戰鬥力和挑戰性。所以王冠軍帶領的團隊很難在公司中間創造更高的業績,公司改革的第一個團隊就是他的營銷團隊。因此我們制定營銷目標一定是要結合公司的發展戰略,明確公司的指導方針和市場的競爭動態,來確定自己的目標的,而不是從下而上的相加組成團隊的銷售目標。2、分解方法:下屬的分目標之和大於總目標:舉例:假如明天你的銷售團隊目標是2000萬,下面有五個員工。在每一個員工制定目標的時候,他們都希望自己的目標少一點,這樣壓力就小啊,如果你每一個人讓他們做400萬,加在一起就是2000萬,如果有一個人出現問題,有一個人出現偏差,整個團隊的目標就很難完成。我們應該結合他們每一個人的情況,進行適度調整:第一個人:能力一直不錯,業績一直不錯,就讓他多做一些,可以定在600萬。第二人人:能力還可以,不如第一個,就給他定目標500萬;第三個人:按照正常來做業績,可以做到400萬的;第四個人:目標定在400萬,第五個人如果能力弱一些,可以定在300萬,這樣加在一起就是2200萬,比你的總目標要高,同時也結合了他們的每一個人的能力。這樣的目標分解相對比較合理。切記每一個人都平均分配:銷售團隊目標的分解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的計算方式,我們一定是結合每一個人的能力,以及他們的挑戰慾望和達成的情況來制定的。3、銷售目標分解責任書:銷售團隊的目標不是空口談論,不是唱高調,更不是喊口號,公司的發展戰略靠的是目標的達成,銷售團隊的士氣和戰鬥力和目標的達成有很大的關系,做不成目標懲罰不是目的。銷售團隊的終極目標是不惜一切代價來達成銷售團度的目標。因此每一次銷售目標的制定都要有獎有罰,堅決兌現和執行,目標責任書一定要簽訂:目標責任書包括哪些:銷售目標的主題:口號,活動意義;達成的具體的銷售數字:具體,真實,有挑戰性。期限:銷售目標達成的期限;行動計劃,達成目標的方法和措施;獎懲條件,獎懲方式,內容;挑戰歷史新高,創造公司奇跡4、銷售目標達成的關鍵控制機會點:我們如果以一個月為單位來劃分,可以劃分為月初,月中和月底。試想一下,我們很多營銷團隊在月初的時候很放鬆,甚至沒有目標,月底的時候都開始著急了,甚至很多人看目標達成的希望不大,就是去了信心和奮斗的決定,多麼的可怕。所以我們在營銷團隊不要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定有效地去控制團隊的士氣和節奏。我們應該做到:月初緊:月初把目標制定好,緊鑼密鼓的開始進行戰斗,發行動方案制定好,開始執行,而不是在哪裡放鬆的休息。月中檢:一個月過去一半的時候,我們結合銷售目標的進行,進行檢查和修訂自己的行動計劃,方法策略,討論下半個月的改變計劃,這是不管目標達成比例如何?一定不要下降和改變原來確定的銷售目標,而是不斷的改變達成目標的方法和措施。月末沖:月底的時候也是營銷人員創造奇跡的時候,也是很多客戶在最後的決定時間,這是我們所有的營銷人員都要做到沖刺的准備,不管你的目標是否達成,給自己一個創造奇跡的機會。我們要有效的控制每一個環節的進度,不斷為營銷目標的達成提供指引.5、管理人員在目標管理中要做的事情A、 進行看板管理,時刻清晰目標進度:如果條件允許,把每一個團隊,每一個員工的銷售目標和計劃達成的情況,放在一個大大看板上面,掛在牆上,讓每一個人都知道,讓進度不太理想有些動力和壓力。自己逼迫自己前進。及時進行溝通和指導:隨時隨地的溝通,這是最關鍵的一點,因為當一個銷售人員壓力比較大的時候,他不主動找領導溝通,他會自己的在哪裡郁悶,甚至找不到方法和方向,時間長了,這樣的營銷人員就會郁悶的選擇放棄,當一個領導主動找他溝通,給他更多的指導和鼓勵的時候,他會有動力,有方向,收到尊重。工作的動力就會大一些。B、 過程的激勵和鼓勵:我們很多營銷管理者,經常是把目標下大了,自己就沒事情了,坐等月底的業績,很多時候都是不能達到我們的預期目標,很多時候是達不成的。我們關注的是結果,忽略了過程,營銷團隊過程的關注和激勵也很重要。舉例:在我一次的銷售團隊培訓的公開課上,一個企業老總是這樣激勵他的營銷團隊的,公司裡面准備一個房間,裡面放滿了員工吃穿住用行的一些物品:比如,洗衣粉,自行車,食用油,廚具設備等等。有員工在某一件事情上,在工作上,做的比較突出,就在第二天的早會上隨時獎勵。這就是對員工的過程激勵,時刻都在鼓勵上進者,時刻讓他們的到表揚和激勵
H. 知名的專業營銷策劃公司有哪些
最具影響力的實戰營銷策劃/品牌咨詢公司排名:
1. 葉茂中營銷策劃機專構
2. 創意村營銷策劃有限屬公司
3. 勝者國際營銷策劃機構
4. 聯縱智達咨詢集團
5. 李光斗品牌營銷機構
6. 正略鈞策品牌咨詢公司
7. 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
8. 新華信正略鈞策管理咨詢
9. 贊伯營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10. 正邦品牌策劃公司
11. 東道品牌設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