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銀行的營銷目標及計劃該怎麼寫
根據你上級行定下的框架目標和工作方向,結合自已工作角色,根據現有客戶情況,以上級行定下的目標和方向工作具體化,務求務實,空話虛話盡量少,當然如果是務虛另當別論。
❷ 怎麼做好個人的銷售計劃
如何制定銷售計劃
一、編制銷售計劃
(一)建立銷售計劃體系
銷售計劃是指在進行銷售預測的基礎上,設定銷售目標額,進而為能具體地實現該目標而實施銷售任務的分配作業,隨後編寫銷售預算,來支持未來一定期間內的銷售配額的達成。 銷售計劃的中心,就是銷售收入計劃。
銷售計劃的內容主要包括:(1)進行銷售預測;(2)確定銷售目標;(3)分配銷售配額;(4)編制銷售預算;(5)制定實施計劃。
銷售計劃依期間的不同,可概括分為「長期計劃」、「中期計劃」和「短期計劃」。一般說,三年至五年期的計劃為「長期計劃」;一年至三年期間的計劃,則為「中期計劃」;一年以下計劃為「短期計劃」。
(二)編制銷售計劃的步驟
銷售計劃一般都以如下程序編制:
1.分析營銷現狀
2.確定銷售目標
3.制定銷售策略
4.評價和選定銷售策略
5.綜合編制銷售計劃
6.對計劃加以具體說明
7.執行計劃
8.檢查效率,進行控制
(三)決定銷售計劃的方式
決定銷售計劃的方式有兩種——「分配方式」與「上行方式」。分配方式是一種由上往下的方式,即是自經營最高階層起,往下一層層分配銷售計劃值的方式。這種方式是一種演繹式的決定法。上行方式是先由第一線的銷售人員估計銷售計劃值,然後再一層層往上呈報;此種方法屬於歸納式的方法。
在下列情況下,宜採用分配方式。(1)高階層對第一線了如指掌,而位處組織末梢的銷售人員,也深深信賴高階層者;(2)第一線負責者信賴擬定計劃者,且惟命是從。
當第一線負責者能以全公司的立場,分析自己所屬區域,而且預估值是在企業的許可范圍內時,則宜採用上行方式。
二、分配銷售配額
(一)建立銷售配額體系的原則
(1)公平性:好的銷售配額應該讓銷售人員感到公平。
(2)可行性:配額應該可行並兼顧挑戰性。
(3)靈活性:配額要有一定的彈性,能夠依據環境的改變而變化。
(4)可控性:配額要有得銷售經理對銷售人員的銷售活動進行檢查。
(5)易於理解:配額的制定和內容必須能被銷售人員理解和接受。
(二)確定銷售配額的類型
1.銷售量配額
銷售量配額是最常用、最重要的配額。
2.財務配額
(1)費用配額。提高利潤率的關鍵因素在於對銷售費用的控制。
(2)毛利配額。
(3)利潤配額。
3.銷售活動配額。
4.綜合配額
綜合配額是對銷售量配額、財務配額、銷售活動配額進行綜合而得出的配額。
(三)確定銷售量配額的基礎
確定銷售量配額主要應考慮:
1.區域銷售潛力
2.歷史經驗
3.經理人員的判斷
(四)確定銷售配額的具體方法
1.產品類別分配法
2.地域分配法
3.部門分配法
4.銷售員分配法
5.客戶分配法
6.月別分配法
三、編制銷售預算
銷售預算是一種為了獲得預計的銷售水平而分配資源和銷售努力的銷售財務計劃。
(一)銷售預算的編制過程
1.根據銷售目標確定銷售工作范圍
2.確定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
3.進行量本利分析
盈虧平衡點(BEP)是量本利分析法中最重要的概念。它指為了使收入能夠彌補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最低銷售量。其計算公式如下:
BEP=FC/(P-VC)
式中,BEP為盈虧平衡點;FC為總固定成本;P為單位產品售價;VC為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
4.根據利潤目標分析價格和費用的變化
5.提交最後預算給企業最高管理層
6.用銷售預算來控制銷售工作
(二)確定銷售預算的方法
1.銷售百分比法
2.標桿法(Benchmarking)
標桿法是以行業內主要競爭對手的銷售費用為基礎來確定自己的銷售預算。
3.邊際收益法
這里的邊際收益指每增加一名銷售人員所獲得的效益。邊際收益法要求銷售人員的邊際收益大於零。
4.零基預演算法
這種方法假定在一個預算期內每一項活動都從零開始。銷售經理提出銷售活動必需的費用,並且對這次活動進行投入產出分析,優先選擇那些對組織目標貢獻大的活動。
5.目標任務法
6.投入產出法
這種方法是對目標任務法的改進
(三)控制銷售預算
常用的預算控制有兩種方式:費用專控目標體系和定額管理。
四、進行銷售活動分析
(一)選擇銷售活動分析的方法
(1)絕對分析法
絕對分析法是通過銷售指標絕對數值的對比確定數量差異的一種方法。它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方法。依據分析的不同要求主要可作三種比較分析,即將實際資料與計劃資料對比,與前期資料對比,與先進資料對比。
(2)相對分析法
相對分析法指通過計算、對比銷售指標的比率,確定相對數差異的一種分析方法。主要有:
①相關比率分析。這是將兩個性質不同而又相關的指標的數值相比,求出比率,從銷售活動的客觀聯系中進行研究分析。
②構成比率分析。這是計算某項銷售指標占總體的比重,分析其構成比率的變化。
動態比率分析。這是將某項銷售指標不同時期的數值相比,求出比率。定基動態比率是指某一時期的數值固定為基期數值計算的動態比率。環比動態比率是指以每一比較期的前期數值為基期數值計算的動態比率。
(3)因素替代法
在運用因素替代法時要保持嚴格的因素替代順序,一般來說,就實物量指標和貨幣量指標而言,應先替換實物量指標,後替換貨幣量指標。就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而言,應先替換數量指標,後替換質量指標。
(4)量、本、利分析法
(二)確定銷售活動分析的程序
第一步:確定分析計劃。
第二步:收集分析資料。
第三步:研究分析資料。
第四步:作出分析結論。
第五步:編寫分析報告。
(三)撰寫銷售活動分析報告
1.銷售活動分析報告的結構與寫法
(1)標題。
(2)正文:一般包括銷售活動情況概述、銷售活動善分析和改進工作的意見三方面內容。
(3)署名和填寫日期。
2.撰寫銷售活動分析報告應注意的問題
(1)遵循一定的寫作步驟
(2)以政策為依據進行評價。
(3)要全面辨證地分析。
(4)要力求精簡。
❸ 如何做好個人存款增長工作
做好個人存款增長工作的方法:
1,抓住高端客戶;
2,對公存款戶轉到對私賬戶上面;
3,加大代發工資力度;
4,多做促銷,送禮物;
5.,深挖內需(這個就是說一人在銀行,全家來幫忙,意思你懂的,不過這個也是最讓人反感的)。
進一步明確了當前儲蓄存款業務工作重點:
一是要抓客戶增長。客戶增長是存款的基本工作,我行的目標客戶包括大系統、大客戶,今後重點客戶市場要向農村市場轉移。客戶的增長要包括數量的增長、資產的增長、產品的增長。
二是要下決心抓好精細化管理項目。精細化管理的核心就是團隊合作,整套流程的精髓也是團隊合作。市行要加大對精細化項目的培訓、檢查、考核力度,各支行要落實精細化管理的各項要求,精細化項目再難也要推廣實施到位。
三是要抓系統推廣。各行要加快推廣使用個人客戶星級評價系統、循環貸款系統、晶元借記卡多應用系統、自助終端應用優化系統、個人結算套餐系統這五個系統,個人客戶積分回報系統也要盡快開發。
四是抓隊伍建設。各行要認真抓好包括大堂經理、理財經理、櫃員在內的員工隊伍建設。市行在制定個人客戶經理准入、考核辦法,支行不能因為人員緊張和年齡問題而解決不了個人客戶經理隊伍建設問題。
五是抓渠道建設。近年我行在渠道建設上投入很大,但有些新網點建設效果不理想。今後要加強自助設備的投入,各行要加強自助設備的使用、維護,提高自助設備業務分流率。
六是打造「團隊+機制」的運營模式。要通過團隊家文化的建設和機制的完善來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提升團隊協作能力。
七是加強服務、宣傳。做好服務工作是我行一貫的要求,各行也要始終抓好服務工作不放鬆。此外,支行要加強對機關、團體的聯系,開展「理財宣講進機關」宣傳活動。通過理財宣傳來擴大工行的影響面,宣傳我行的產品、渠道優勢。
❹ 銀行個人部將加強那方面的營銷措施
積極推進個人金融業務經營模式和增長方式轉變,把營銷理財產品作為拓展效益新增點,早部署、早行動、早落實,強化營銷措施,個個人理財產品營銷取得顯著成效。 一、強化營銷方式,搞好營銷宣傳。通過設立理財產品宣傳專欄、召開個人高端客戶新產品演示會等形式,加強與客戶之間的交流,拉近與客戶的距離,增加產品的知名度和客戶的認知度,積極實施理財客戶市場培育工程,大力培育目標客戶群,夯實理財業務發展根基;同時,注重抓好理財產品的交叉滲透與捆梆營銷,客戶前來辦理業務時,前台櫃員適時推介各項人民幣理財產品,突出宣傳各項人民幣理財產品的「賣點」及品牌優勢,有效推動理財產品銷售高速發展。 二、調整營銷策略,促進互動發展。 加強員工理財產品業務知識和營銷技能培訓,提高員工服務質量和效率的同時,根據不同客戶不同的理財目標和需求,建立客戶需求台帳,設置理財方案,及時向客戶推介不同期限、幣種、收益情況的理財產品以進一步吸引客戶,形成多期次、多組合的滾動銷售方式,達到客戶資金充分利用的目的。同時客戶經理為客戶示範演示電子銀行業務,引導客戶在網上購買、贖回基金,既減少了客戶的排隊之苦,又提升了服務效能和客戶對電子銀行業務知識的進一步了解,促進了相關業務互動發展。
三、打造服務品牌,突出「六專」服務。 以新打造成的貴賓客戶專屬服務區為平台,積極打造服務品牌,建立理財客戶「綠色」服務通道,為貴賓客戶提供「專業品牌服務,專屬渠道服務,專供理財產品,專職客戶經理,專享服務優惠和專業服務設施」的「六專」服務,專職理財經理根據不同客戶的理財需求,為貴賓客戶提供專業化的理財策劃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務,量身定做個性化的組合理財方案,並將個性化理財服務及時推薦給各類客戶,最大限度滿足客戶多元化服務需求。同時注重潛在優質客戶的識別、發現、挖掘工作,由客戶經理與潛在的優質客戶建立「一對一」的服務關系,培養優質客戶市場,壯大優質客戶隊伍,提升理財產品業務發展速度。 四、撬動激勵杠桿,激發營銷熱情。 充分發揮「激勵杠桿」的撬動效應,堅持「誰營銷誰受益」的原則,把理財業務發展納入全年的業務發展規劃,與其它業務一起同部署、同考核、同獎勵,經過行務會多次研究討論,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理財產品專項營銷獎勵方案,把理財產品營銷考核與本部門及員工個人的經營業績、績效工資掛鉤,充分挖掘員工營銷潛力。通過獎勤罰懶,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的營銷熱情,讓員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從而推動了該行理財業務的快速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