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社交營銷案例

社交營銷案例

發布時間:2020-12-14 00:43:57

① 基於移動社交網路的營銷有哪些

基於移動平台復的社交網路營銷包括所制有地東段社交網路APP的營銷,現在微博,微信,陌陌,來往,QQ空間等等在移動端設備上的營銷都可以算作。但是微博營銷有很多案例可查,微信營銷剛剛興起不久,在發展和觀望中,其他的乏善可陳。移動社交網路找一下mobile2.0的一些特點就行。

市場營銷學第二版課後案例微信:開啟開啟移動社交營銷新方式

這個營抄銷方式在中國有個很好的典故「襲田忌賽馬」。提高一美元是公司在產品價值上的一種表面提升,不管有沒有明顯的效果,在同期推出的低價酒可以彌補之前的部分利潤虧損,做到產品多元化。這些做法在我看來只是整個競爭的開端,並且掌握了一定的主動性。也就是我們我們常說的戰略,之後我會根據對手的表現做出不同的營銷方式。比如在同時爭取高端客戶的同時我會加大廣告宣傳力度,但是在實際銷售過程中我可能重點銷售低價酒品,因為大量的宣傳攻勢的同時我們應該考慮到消費者的反應周期,銷售低價酒品只是為了彌補一定的營銷費用。當然競爭對手也可能會發現我們的做法。但是我們的先手一招,使得我們的主動性能更好的贏取時間。如果對手對此沒有更多的反映,還是一味的推廣銷售高檔酒品。那麼我們可以用在低端酒品中得來的資金,加大高檔酒品的宣傳攻勢。以這種做法根據不同的時期做不同的營銷方式。能更好的避開競爭對手。進而得到我們能夠接受和消化的市場,進而鞏固。在汽車行業也有這樣的營銷案例。說白了也就是借勢營銷,從對手的交手過程中得到我們想要。

③ 社交媒體營銷的案例

1. 可口可樂
2.英國航空
3.X-Men
4. Dell
5. SAP
6. SeaWorld
7. 英國電信
8.星巴克

④ 社群經濟和趣味營銷,社交電商怎麼玩

一個是群雄並起且白熱化的電商,一個是披著神話外衣的社群經濟,二者的結合能否打開電商領域的一個切口?不論是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還是魚貫而入的創業者,無不在積極試水。
日前,移動社交電商平台萌店完成了品牌形象的全新升級,社群經濟和趣味營銷成為兩個重要的關鍵詞。而從易觀智庫的數據來看,2015年移動電商的規模約為2.1萬億。對於被微商「先入為主」的社交電商而言,萌店品牌升級的背後傳遞出了哪些信號?
社交電商頻遭洗牌,關鍵在哪?
對移動電商甚至社交電商抱有野心的不在少數,除了創業者,國外有開通購物功能來改善盈利模式的Facebook和Twitter,國內既有當當、京東等積極轉型的玩家,也有微博、微信等布局電商的社交巨頭。
回顧2015年各大社交電商玩家的動作來看,先是蘇寧號召員工開通微店,而後微博聯合阿里等推出了微博櫥窗,微信新增了微店店鋪功能。隨後微盟將旗下的V店更名為「萌店」,正式布局移動社交電商領域。與之同時,京東則關閉了拍拍微店,央視等媒體對微商進行了一系列的負面報道。此時的社交電商可謂冰火兩重天,大量的微商創業者因聲名狼藉而紛紛倒閉,即便是宣稱「顛覆淘寶」、「逼死第三方」微信小店,最終除了奪人眼球的營銷便無人問津。另一方面,微盟、蘑菇街等社交電商平台卻獲得了數億元的融資,不可謂不風光。原因何在?
這里有兩個典型的案例。一個是入駐了天貓和QQ網購的當當網,另一個是毒化了微信朋友圈的微商。前者在定位上太過廣泛,未能激發消費者的興趣點,或許初衷有蹭社交入口的嫌疑,可微信這種具有超級入口的平台都難有作為,一定程度上給一些玩家敲響了警鍾。後者則因為缺少用戶成長體系和信用體系,還面臨著更普遍的規范問題,比如產品品質、售後、支付等問題,野蠻式的擴張和各種不確定的風險遭遇的多是「覆沒」的殘酷結局。
不難發現,很多勢弱的社交電商,多是依賴微信等社交平台,這種近乎封閉形態的強關系並不具有強影響力,只能夠為電商帶來長尾後端的小流量,起不到決定性作用。不同的是,從萌店全新的品牌形象可以窺見的是,繼承了「移動社交+聚合營銷」的購物理念,而社群經濟就是萌店打造社交電商的「方法論」。
社群經濟時代,電商的三個出發點
對於社群經濟,吳曉波、《羅輯思維》等「理論家」視之為創業的風口,但對經歷了失敗的社交電商來說,還需要實踐來證明。從萌店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自2015年3月上線以來,萌店平台用戶數已超過2500萬,B端入駐商家超過4萬家,總SKU數突破500萬。而隨著萌店的品牌升級,其在電商領域似乎瞄準了三個出發點。
其一是趣味營銷。正如前文所說,社群的本質是基於相同價值觀或者具有共同喜好的人組成的,品牌升級後的萌店選擇了專注於美食與生活消費領域。從萌店的平台特性來看,一元購、超級團、秒殺團、海淘團這四類拼團營銷,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萌店社交分享的特點,比如說通過社交分享的形式分享至好友、朋友圈等,邀請更多好友進行拼團,進而享受優惠於單人購買的「拼團價」。且萌店公布的「吃貨」嘴型Icon和「朋友圈的美味生活」的全新slogan,貼合社交的趣味營銷恰是萌店吸引年輕用戶群的手段之一。
其二是用戶口碑。2015年下半年開始,微商經歷了坍塌式的業績下滑,很多未能形成品牌和穩定用戶群的玩家被迫離場。相信對經歷過微商開發的微盟來說,深諳用戶口碑的重要性。在新的品牌形象中,萌店正在深化品牌的影響和用戶口碑的積累,並以此來詮釋對社交的理解。傳統的微商是基於熟人關系的,從社交到買賣,這種熟人關系能夠持續多久,核心便是用戶口碑。定位於移動社交電商的萌店勢必要避免熟人社交的弊處,用戶口碑恰恰是不可或缺的。
其三是生活品質。用戶口碑是產品品質和服務品質的直接體現,但對於電商尤其是社交電商,影響用戶的生活品質無疑是一個「上兵伐謀」之舉。萌店的做法是,一方面是精選優質商品、引進優質品牌商家,在基礎層面實現品質化;另一方面社群本就更容易滲透到生活細節中,做好以內容為依託的互動關系、用戶的消費體驗、分享帶來的良好口碑等至關重要。
總結下來就是,新形態下的社交電商已經不適用於「大而全」的全品類模式,如何找准合適的領域,發掘用戶的興趣點以及藉助商品、內容等來提高用戶的生活品質,大抵是社群經濟時代進軍電商的入門門檻。
電商的3.0時代?
前面所說的都是社交電商在用戶層面的價值。如果說淘寶的C2C模式是電商的1.0時代,天貓、京東等B2C模式是電商的2.0時代,社交電商會是3.0時代的電商嗎?我們不妨從供應鏈層面來分析一二。
不得不承認,微商所建立的強大分銷體系對整個電商體系都是一種創新,萌店等所帶來的以「微信群」為形式的拼團營銷將這種創新進行了升級,並且擺脫了線上的局限性。說白了,社交電商希望打造B2C2C的模式,去中心化和社群理所當然的成了新模式的關鍵詞。就萌店來說,B端入駐商家有4萬多,平台用戶數達到2500萬,相比於消費者層面的營銷和運營,供應鏈管理才是能否夯實電商3.0時代說法的關鍵。

在此次品牌升級中,從Icon的設計配色到slogan,不僅有很好的視覺舒適度和趣味性,又貼合女性和年輕消費者,無不傳遞出了萌店提升品牌認知、擴大消費群體的意圖。但供應鏈的管理如何應對消費群體的增長和用戶體驗的保障,卻是對社交電商看不見的考驗。從萌店的模式來看,在B端選擇差異化和成長中的品牌,以此來實現SKU的差異化,保障產品品質並擁有足夠的議價能力。在C端不同於淘寶、天貓、京東等平台模式,萌店的社交屬性以及分享機制在去中心化方面有著天然優勢。
此外,社交電商存在的前提是實現銷售轉化,目前大多數社交電商也是從內容入手的,向用戶推送剛性需求來完成最終的銷售。漫長的鏈條決定了社交電商集中在「長尾市場」,用內容來維護熟人關系、提高品牌影響和用戶粘性也就成了多數平台的選擇。從萌店的策略來看,目前已建立了自有社區來做PGC和UGC的承接,並定期在微信號進行內容推送,再加上萌店APP的「購物號」功能,商家可以由此將內容推送給自己的用戶群,本質上還是在挖掘自身的社交優勢。如何刺激商家產生優質的UGC內容並進行有效的互動,仍是左右B2C2C模式成敗的原因之一。
不管怎樣,從巨頭的態度和社交平台的空前繁榮來看,社群經濟和趣味營銷開始成為關注的焦點,電商的3.0時代終將到來。B端和C端的活躍用戶將成為社交電商平台的一大壁壘,也是創業者能否拿到這張電商門票的重要因素。

⑤ 特別讓你覺得驚嘆的營銷案例是什麼

創意是更牛掰的營銷,下面跟隨先知品牌營銷策劃公司一起來看一看那些曾經令人驚嘆的廣告創意吧。

我們生活在一個處處是廣告的龍頭,好的廣告你看一遍就能輕易記住。而那些粗暴簡單的廣告,往往需要密集的狂轟濫炸,你才會稍有印象。還有一種廣告,是介於好創意與粗暴簡單之間,那種叫做不作死就不會死,不裝逼就傻逼的廣告。

比如我曾經在地鐵站看到的這則廣告:

加粗加大的三字「你累嗎」,讓人瞬間聯想到央視的千古一問「你幸福嗎?」,不明就裡的群眾還以為央視記者又來走基層搞采訪了。我在房價均價2萬,坐個地鐵跟打仗一樣,吃個面條還不敢加個茶葉蛋的廣州里,你還問我累嗎?

還有下面一句文案「左手蝸居,右手奮斗」更讓我無力吐槽。特么賣腎坑爹花了十幾萬首付,好不容易有了寬敞的房子,你還讓我蝸居?文案你真的不是競爭對手弄來搞破壞的嗎?你換個「安居」或「怡居」會shi?

所以說,自作聰明的廣告總是在B字的十字路口走錯了方向,沒成NB倒成SB。

在此推薦先知品牌小編特別欣賞的一些創意廣告,他們不需要文案,僅靠畫面就能打動你。

1、百事:一切都是新鮮的……

點評:聚攏效果太好,把衣服都往上撐起來了。

⑥ 需要進行一個社交媒體營銷的案例分析,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企業和品牌可以推薦

樓上說的那些都挺好的。重點推薦愛琥珀傳播,哈哈,因為我同學剛分析回過,我覺得真的挺答不錯的。
這個公司在微博營銷這塊兒顯得很專業,去看他們的微博內容就知道了,一個自己微博都做不專業的公司,不可能為其他品牌提供好建議的。
案例的話如果你需要,我可以發給你。

⑦ 2017年有哪些成功的微信營銷案例

湖北優就業的小U盤點了一下2017年成功的營銷案例:

案例一:百雀羚新神作一鏡到底海報設計,堪比007

一鏡到底是導演們拍電影常用的手法,但是百雀羚竟然將它用在了廣告上!一張長圖廣告名為《一九三一》,長427厘米,看完大概需要6分鍾。百雀羚也憑借它,在母親節殺出重圍,一夜之間風靡了整個朋友圈。

案例二:新世相,4小時後又逃離北上廣

如果再給你一張逃離北上廣的機票,你會加入嗎?2017新世相「逃離北上廣」活動再度回歸,活動規則和上季一樣,在規定時間內趕到北、上、廣3 個城市的指定機場,就有機會得到一張機票並免費旅遊三天。不過有了上一季的影響力,這季逃離北上廣更加入了許多明星與品牌元素,這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你來了嗎?

案例三:安居客《丈母娘叫我去買房》成新神曲

現如今,國內的買房人群越趨年輕化,從35—45歲轉向25—35歲,適婚人群90後成為買房潛力股。但是,日益攀升的房價、漲速「過慢」的薪資、丈母娘的「硬指標」,讓年輕人矛盾重重,於是,各種各樣的壓力也隨之而來。基於這樣的用戶洞察,安居客推廣代理商眾引傳播與阿卡主義人聲樂團(A-CAism)創作了神曲《丈母娘叫我去買房》,通過與年輕人進行情感共鳴的方式,讓潛在用戶在不知不覺中提升對安居客的好感。

案例四:江小白雞湯文案變成了獨有的「江小白體」

江小白的目標人群是很鮮明的,80,90後小資年輕人,品牌定位是「青春小酒」。所以在營銷渠道上,跟那些愛在電視上投硬廣的白酒品牌不同,江小白完全是靠社交媒體打出知名度的。營銷創意則是將品牌人格化,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尤其是江小白體的文案戳中了廣大文藝青年的心。再加上不間斷地營銷活動保持曝光,近兩年還積極與影視劇合作開展娛樂營銷。

案例五:#機情四攝#薛之謙金立S10拍照更美

薛之謙&金立強強聯合,推出了超長版段子連續劇。無論是大學生活、開黑、朋友聚會還是飯前拍照……都在薛之謙演繹下,變成了令人捧腹的段子。薛之謙的搞怪形象恰恰符合金立的需求,這位「歡樂締造者」也與金立「科技 悅生活」主張不謀而合。

案例六:肯德基讓六月不再炎熱 聯合薛之謙講起冷笑話

六月剛到,肯德基聯手薛之謙又又來了,這次他們宣傳的新品叫做現磨冰咖啡,為體現出咖啡的冰冷氣質,wuli謙謙還精心地從外形著手,中分長直發,嗯,果然好冷!再搭配冷到爆的台詞「暴風雨之後不僅沒看到彩虹,還感了冒,」,簡直分分鍾神清氣爽!

案例七:杜蕾斯網路營銷

說起杜蕾斯:污污污。但是每次都污的恰到好處,有時還會不自覺地刷著它的熱點微博。而今年婦女節,杜蕾斯發布了一支廣告片,講述了一名女性一生中會遇到的各種疼痛,並要堅強的去忍受這種疼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僅不污,還十分走心。

案例八:視覺盛宴H5《奇士江湖》來襲 淘寶造物節又來搞事情

創意上,繼「雙11」「雙12」後,此支H5同時也充滿了營銷的味道,利用手機重力感應+360全景+動畫技術,實現介紹「造物節」並在微信環境中發出對用戶的「邀請」。「造未來」「造音造藝」「造原力」,順帶附有「購票密令」和「發送我的邀請函」,一個彩色導航菜單,清晰明了,本次還大膽用色,四個主色打造炫酷全景漫畫效果:造未來-科技場-藍色;造音造藝-音樂藝術-紅色,造原力-創業相關-紫色;購票、分享-淘寶色-橙色,另外在文案、互交等方面均有創新,「淘寶造物節邀請函」迅速在網上火了起來,《全景+視頻類H5:安踏「奧運」去打破》《飛躍奇士江湖》等文章相繼出爐,兩天後就是造物節,邀請函所造成的聲勢可謂是打響了第一炮。

案例九:從微電影到全民約酒 「五糧液,讓世界更和美」

五糧液,1997年8月19日成立於四川省宜賓市,主要生產大麴濃香型白酒。五糧液用小麥、大米、玉米、高粱、糯米5種糧食發酵釀制而成,在中國濃香型酒中獨樹一幟。作為「酒王」的高端白酒品牌五糧液,也在廣告及營銷方式上悄然發生著改變。在「品牌年輕化」的大趨勢下,今年中秋,以「五糧液,讓世界更和美」為主題的營銷,通過微電影、紀錄片視頻營銷、微博微信營銷、電商促銷、線下活動推廣等網路營銷手段,從微電影到全民約酒,從線上玩到線下,「酒王」開始真正走進尋常百姓家。

案例十:一盤番茄炒蛋引發激烈討論 招行憑一支視頻徹底火了一把

招商銀行對我們來說都不陌生,而就是這樣一個我們平日里就很熟悉的銀行,也做起了刷屏級的營銷。從11月2日午夜開始,招商銀行憑借一番茄炒蛋的廣告視頻營銷火了,微信指數當天暴增68倍,達到2445萬,遠超王者榮耀和房價等關鍵詞,可以說是2017年短視頻營銷的可圈可點之作。但隨之而來的是圍繞這個視頻進行的大量討論:和招行有什麼關系?視頻內容存在重大bug ,男主媽寶男父母受虐狂,做作的情感營銷......

⑧ 牛逼的微信營銷方案怎麼寫出來的

微信營銷,是現在最流行的一種網路營銷方式,也是最有效果的營銷方式,利用微信朋友圈轉發內容的方便性會把一個產品很快的傳播出去,一條好的文案,傳播速度會以「病毒」的方式擴散,咱們先聊聊文案,還記得從前的文案是什麼樣子的么?讓我們先來看一段來自網路的描述:

紙媒時代的文案

在文案的范圍里,完整的一篇宣傳性文章就是我們常說的軟文。和廣告語、廣告圖配字、廣告腳本等零散的形式不同,企宣是一篇完整的文章。當然,這篇文章必定要包含了需要宣傳的內容,比如產品哪裡好、服務為什麼棒、公司是做什麼業務的??

在紙媒時代,確實隨處可見這種文字廣告,由於版面有限,太多品牌都是寸字寸金,希望品牌、產品在文章中盡可能多次出現,恨不得用有限的文字窮盡自家的種種好處,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從效果上,都無限接近硬廣才好。

微信時代的文案

相信,在社交媒體時代,還是有許多媒體、許多品牌在延續著之前的文案形式。至於看不看,那就是讀者的事情了,答案十之八九是沒有人看。

道理很簡單,如果有更有趣的東西可看,如果有更輕松的東西可看,誰還想看那「結結實實的廣告」呢?

於是,微信文案變得越來越不像「廣告」,在對公關公司、自媒體人的采訪中,他們一致的反饋是:廣告主現在總算想明白了,他們要的就是不像文案的文案,既要「隨風潛入夜」,又要「潤物擲地有聲」,先要讓讀者點開、讀下去,最後還要體現出效果。

好吧,問題來了:寫一篇好文從來都不容易,而寫一篇隱藏野心還討人喜歡的好文,只能是不容易的平方。

盡管從屬性上可以將文章劃分為新聞和文案,但從用戶的閱讀體驗上,就是這么簡單粗暴,只有「好文」和「壞文」。所以,在微信時代,文案只能先是好文!好文!

微信文案哪裡發?

自家訂閱號

經過幾年的市場培育,許多企業已開通了微信訂閱號,不用預算、不用買時段、買版面,自家訂閱號就是一個免費的發布平台,如何利用好就要看各家的本事了。

值得提出的是,既然是一塊自留地,出發點和視野都會有一種天生的局限性,總是想把自家的品牌、產品放在首位,這就犯了微信文案的大忌。不妨點開一個企業微信訂閱號,仔細觀察一下每天頭條推送的標題,如果品牌名稱經常出現在標題中,只能說這是一個自娛自樂的訂閱號。

要想做得好,也不是沒有路可走,只要轉換思維,變成從受眾出發,興許還有活路一條。「手機QQ瀏覽器」一直以90後為主要受眾,他們將微信訂閱號擬人化為「器哥」,器哥是誰?就是90後中的一員,點開這個訂閱號,看不到任何「手機QQ瀏覽器」字樣,只有年輕人時下最關心的各種熱門話題:高考作文預測、高考志願填報、李易峰、何以笙簫默??

熱門訂閱號:在微博時期,有微博大號,而現在也有所謂的「微信大號」,如最近迅速走紅的幾個訂閱號:嚴肅八卦、石榴婆報告、黎貝卡的異想世界、顧爺、關愛八卦成長協會。雖然沒有具體統計數據,但通過每篇文章幾乎閱讀量都是100000+,可以推斷每個訂閱號背後粉絲的數量級都是幾十萬級別的。

自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最大區別在於自媒體背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非一個機構,風格鮮明,有強烈的個人色彩,讓人印象深刻。也就是羅振宇說的:「個人魅力體」。所以,每個賬號就要有每一個賬號的鮮明調性,品牌在選擇訂閱號時,也要因此考慮自己的品牌與之是否契合?

如何選擇訂閱號?

1、最重要也最被經常問起的,當然是粉絲數,粉絲數確實是所有數據的基礎,閱讀數,點贊數都和粉絲數正比例相關,前提是要先判斷粉絲數是否有作假,閱讀數現在可以購買了,點贊也可以,還是要擦亮眼睛,做好判斷真偽工作。

2、轉發數是一個很過硬的數據,「石榴婆報告」轉發比例最高的,是「婆婆的話」,也就是一段勵志內容。但這些勵志的話並不是無病呻吟,都是婆婆的肺腑之言。很多時候你轉發的並不是文章,而是你的態度,在朋友圈告訴大家這篇文章就是我的態度,我就是這樣一個人,社交媒體的作用在於個人形象塑造和管理。

3、選擇訂閱號,也是選擇受眾,紅星美凱龍會選擇文藝青年聚集的「一條」,奢侈品牌會選擇時尚女性聚集的「石榴婆報告」,這些都是基於最准確觸碰潛在消費者的考量。而有人會問,那凱迪拉克、寶馬、捷豹、路虎為什麼不約而同選擇石榴婆,能想到的答案是:還沒有一個以「成功男性」為受眾的微信大號誕生。

4、娛樂、時尚類訂閱號更受歡迎,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指出:現實社會的一切公眾話語日益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理解了這句話,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那麼多品牌棄財經類、科技類訂閱號於不顧,而轉投娛樂訂閱號。

讀者更容易點開哪種文案?

說一千道一萬,在微信的世界裡,訂閱號里每天那麼多的「紅色未讀」,朋友圈裡那麼多的轉發,其實,誰的文章被點開了,誰就贏了一大半。

所以,怎樣做你的微信文案才會被點開呢?

熱點性

借勢營銷火到什麼程度,看看「三里屯優衣庫」事件就知道了,起端於深夜,第二天一早各種借勢營銷已新鮮出爐,而且借勢營銷的道德底線問題引起行業內大討論。

先拋去營銷底線問題不談,熱點已經成為社交媒體時代營銷一個無可迴避的手段,借對熱點、借准熱點,把握好尺寸,總不會錯的。

有趣性

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為什麼「顧爺」能接下阿里巴巴的單子?因為她能把不那麼有趣的東西講得有趣,將藝術史知識趣味化,以她的成名系列「小顧聊繪畫」為例,以一個藝術愛好者的身份用一種前所未有的形式向讀者講述頂級藝術家的故事:搞基的男神卡拉瓦喬、藝術「新東方」創辦人倫勃朗、站在「風口浪尖」的神童透納??這種形式閱讀起來更輕松愉快,讀者多了,自然就有了後邊「藝術中夾帶私貨」的故事。

不得不承認,有趣是王道。嚴肅八卦、石榴婆報告、黎貝卡的異想世界、顧爺、關愛八卦成長協會,這一長串熱門訂閱號數下去,幾乎都是娛樂、時尚門類。

實用性

借不到熱點,想不出有趣,那至少也要做到實用。房地產企業講講裝修小技巧,化妝品品牌談談護膚手法,培訓機構教教學習方法,無論何時,人們都不會拒絕「有用」。

訂閱號「黎貝卡的異想世界」雖然也是時尚賬號,但與「石榴婆報告」不同之處在於,她更偏實用。當下時尚訂閱號泛濫,為什麼黎貝卡可以在短時間內嶄露?其作者方夷敏也思考過這個問題,結論是:可能有些時尚公眾號只是單純發布一些圖片和潮流資訊,離大家比較遠,但我會分享一些實用的東西,比如選購的經驗,就像閨蜜間聊天一樣。

一篇被瘋狂轉發的文案是如何煉成的?

明知道是文案,還主動去轉發;明明沒有拿過品牌的好處,還了自己的朋友圈,這是怎樣的一種魔性?好的文案,各有各的好,但目前來看,無外乎兩種模式,而且是截然相反的兩種模式。

1.開啟「就不告訴你」模式

開頭提到的紅星美凱龍案例就是典型的「就不告訴你」模式,以內容取勝,你喜歡文藝,那就徹底文藝給你看。「文案」之所以是「文案」,其精妙之處就在於不會大篇幅明顯提到產品信息。好像蚊子不會立刻吸血,而是會慢慢麻醉讓動物感到舒服後才採取行動。

石榴婆的文案成名作是一篇叫做《她的人生全是Easy模式》的文章,「石榴婆」從「方臉影後Reese Witherspoon」7歲拍廣告開始講起,事業上Reese 15歲即獲最佳藝人獎提名,進入斯坦福大學讀英國文學,後來又成為奧斯卡和金球獎雙料影後。生活上,Reese與高富帥經紀人一起,有三個子女,一家人看起來其樂融融。穿衣打扮上,Reese也頗有心得,看起來時尚干練。文章前五分之四的篇幅,石榴婆都在用一個又一個的鐵證證明Reese是好萊塢的人生贏家。然而接下來峰迴路轉,石榴婆這樣寫到:

最後,來看Reese開的車,凱迪拉克ATS,2.0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百公里加速6.2秒,後輪驅動,50:50前後重量配比,Brembo高性能剎車,每秒響應1000次的MRC主動電磁感應懸掛??斯坦福學霸+奧斯卡影後在選車方面,也是自有主張。

因此,「就不告訴你」模式文案在架構上,品牌硬廣信息的篇幅要短,且往後放。

2.偶爾也開啟「這就是文案」模式

在成熟的微信文案一再試水、一再成功之後,我們發現原來讀者對於文案的容忍度和接受度可以無限擴大。前提只要是好文,讀者也會心甘如飴。於是,部分訂閱號作者開啟了大膽模式,沒錯,就是開門見山,直接告訴讀者:這篇就是軟文。看,還是看呢?

目前來看,成熟的微信大號都會將品牌文案專門分出欄目――推廣,每天或是定期作為非頭條發布。其實,這就等於昭然若揭了。以「黎貝卡的異想世界」的一篇文章為例,題目就是《無需堆大牌,平價也能毫不費力穿出時髦感(送Topshaop折扣碼)》,不但放在了推廣欄目,而且標題中已明確指出所推廣品牌。開篇第一句:今天要推廣的這個品牌,是黎貝卡的心頭好,它是我衣櫃里最多的高街品牌,沒有之一。通篇文章寫到各路明星對於該品牌的駕馭之道,以及招牌產品的搭配要點等等,延續了黎貝卡微信一貫的「實用」特色,讀起來與一般的時尚博文並無二致,妹子們讀起來同樣受教,這就足夠了。文章結尾還有品牌優惠碼相送,不少妹子看了推廣後是直接「剁手」的。

可見,關鍵還是文章的編輯能力,這也是考驗作者真功夫所在,好的文案絕不是內容加廣告的粘貼,而是有機植入,你看的是時尚指南、是八卦新聞,總之,不是廣告。

要說文案技巧,也不是沒有

1.提高受眾捲入度

在塑造品牌時,需同時利用邊緣線索和說理來提高受眾捲入度。在理性和感性兼用的說服過程中,受眾的捲入度會越來越高。如果把受眾閱讀文案過程中的捲入度畫成曲線,那麼品牌硬廣信息應在受眾捲入度的峰頂時引出。受眾在高捲入度節點上接收品牌訴求,其接受度是最高的,廣告效果也最好最持久。

作為營銷專業媒體,本刊訂閱號「成功營銷」也是沒有落下這一課,深V姐操刀微信文案也駕輕就熟。怎樣捕獲年輕消費者,是時下許多品牌的共同訴求,一篇《城會玩!教你搞定年輕人這種鬼!》新鮮出爐,你想要的干貨這里全都有:要了解年輕人?大數據+真人秀;要營銷年輕人?盡量別按常理出牌;如何搞定年輕人?讓年輕人去搞定年輕人啊!

對於營銷人,這是一次學習年輕人營銷的過程,也是一個被深度捲入的過程,在你看得正在興頭時,「7月22日年輕盟峰會」跳出,既然學得還意猶未盡,那麼,心動不如行動,來參加峰會吧。

2.用受眾感興趣的方式

且不論是八卦大號談的娛樂、時尚,還是顧爺聊的西方藝術,只不過是他們在說服過程中信手拈來的素材,用受眾容易接受的例子來說理。就好像童話故事看似在講有趣的故事,有可愛的卡通人物,但實際上是在用小朋友容易接受的方式來教育、說道理。顧爺看似在認真為受眾解讀西方繪畫藝術歷史典故,實則為CHAUMET重述品牌故事。因為是自己感興趣的時尚和藝術信息,受眾盡管知道是推廣仍舊會點擊瀏覽。

訂閱號「深八深夜八卦」曾發過這樣一篇文章《如何不動聲色地在前任婚禮上艷壓新娘,轉給需要的張馨予們》,光是一個題目,就吊起太多女孩子的好奇心,想想那些人渣前任,艷壓前任新娘?聽起來就足夠有趣、刺激。正文是一個引人入勝、大快人心的翻盤故事,就好像每一個狗血的網路故事一樣,重點在於艷壓新娘的利器居然是「佳潔士牙貼」,勝就勝在了一口閃閃發光的白牙。這樣的「結局」,讓大家萬萬沒想到。

3.樹立信息源的權威

信息源的可信度影響信息傳播的效果。受眾對某個微信賬號的興趣和信任是一個漫長的培育過程,特別是在受眾處於高捲入度的時候。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石榴婆」和「顧爺」也是經過兩三年的自媒體運營積淀,慢慢在時尚和藝術類訂閱號里打響名號,積累人氣,被受眾認可後才開始試探微信文案。

但這種權威也是硬幣的正反面,因為權威,讀者才相信你,才接受你的文案。但反過來呢,讀者真的會無止境地接受下去嗎?一個成熟的訂閱號的商業臨界點在哪裡?承載量又有多少?可能還是一個未知變數。微博大號「留幾手」就是前車之鑒,以照片評分躥紅微博,但一度又因為文案太多而迅速掉粉。

4.慎用「無下限」方式

要有趣,又要借勢熱點,難免有些品牌就走了極端,為了奪人眼球,反而嘩眾取寵。為什麼在微博、微信上,品牌文案會大展拳腳,就是因為不同於以往的出版發行審查、版面限制,社交媒體提供了更為寬松的發布平台,於是各種語言幽默,形式活潑的文案誕生了。但也不乏一些品牌就在這條路上一去不回頭,無節操、無下限的文案頻頻出現,這樣確實可以提高點擊率,甚至博人一笑,品牌成功得到更有效傳播。但你的品牌是否值得使用這種方式,不妨三思而後行。

⑨ 如何利用社交進行營銷

基於來社交媒體的營銷主自要來源於網友的關注和參與,對於事件的閱讀、評論、轉發等互動的數據,反映出事件在網路上的聲量,聲量的高低代表的便是事件的關注度。關注度越高,代表傳播越廣泛,傳播效果越強,但不見得都是正面的事件,相反,有時候突如其來的意外事件會大大增強其品牌的傳播,椰樹椰汁的大胸廣告和鬼畜的設計風格,均賺足了眼球。
所謂的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就是這個道理吧,但是還有一個品牌健康度會制約此類事件的發生傳播,會對品牌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特朗普的成功當選便是一個成功社交營銷案例。

閱讀全文

與社交營銷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活潑團隊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48
市場營銷學課本專接本書 瀏覽:277
商場開業嘉年華季整體方案策劃 瀏覽:931
生物學教師新學期培訓方案 瀏覽:745
市場營銷學誠毅試卷 瀏覽:476
高中歷史培訓方案 瀏覽:952
公司旅遊地點方案策劃書怎麼寫 瀏覽:412
旅遊平台活動策劃方案ppt 瀏覽:234
魚刺圖分析方法在市場營銷中應用 瀏覽:888
銀行商家營銷方案策劃書 瀏覽:871
舞團演出策劃方案 瀏覽:568
vr市場營銷創業計劃書 瀏覽:341
小學生活動策劃方案及總結 瀏覽:861
十歲生日家庭party策劃方案 瀏覽:654
亞馬遜的網路營銷模式 瀏覽:516
學校安全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35
2019房地產夏季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59
配電櫃售後服務人員培訓方案 瀏覽:797
大型農貿市場推廣方案 瀏覽:600
成功進行企業網路營銷 瀏覽: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