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需要一份「論市場營銷與物流的關系」的論文
市場營銷和物流的含義
市場營銷
著名營銷學家菲利普·科特勒教授定義市場營銷是:個人和群體通過創造並同他人交換產品和價值以滿足需求和慾望的一種社會和管理過程。
物流
所謂物流是指通過有效的安排商品的倉儲、管理和轉移,使商品在需要的時間到達需要的地點的經營活動。物流的任務涉及原料及最終產品從起點到最終使用點或消費點的實體移動的規劃與執行,並在取得一定利潤的前提下,滿足顧客的需求。
物流活動與市場營銷的關系
市場營銷對物流的影響
對顧客服務的影響 市場營銷管理中顧客服務的水平與物流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通常,市場營銷目標是迅速、有效的滿足顧客需求,促進產品附加價值的實現。
對促銷策略的影響 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中,為了在特定時期提高銷售額,或擴大市場份額,常常採取各種各樣的促銷手段,這些銷售策略在一定時期和范圍內的確能提高企業收益。但是,應當注重的是,在計算企業的收益時不能忽視銷售策略對物流成本的影響。
對市場預測的影響 企業為了實現服務的可信賴性,必須對市場做出正確預測。實際的要求是否與預測值相吻合,直接關繫到物流活動的合理性。預測失誤帶來的結果是物流成本的增加。
對市場營銷渠道的影響 隨著物流技術的發展和流通效率的提高,很多產品分銷渠道組成成員間發生了沖突,也就是說,如果繼續利用傳統的流通渠道確立物流系統,並支付相應費用,就會使物流活動失去經濟性和效率性。因此,營銷渠道的變革直接影響物流活動的合理化。
物流對市場營銷的影響
市場營銷是由「創造需求」和「需求滿足」組成的,過去的市場營銷理論,是以創造需求為主要對象,需求滿足是後續處理的補助性活動。因為物流活動也可以作為補助性的後續處理活動來認識,所以,物流也是市場營銷戰略的重要內容之一。日本慶應義大學的充輝氏在「戰略性市場營銷理論」中的觀點認為:市場營銷達到調整需求功能手段的完成,所依靠的另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是物流。物流活動的重要性在於它強調了市場營銷活動的另一半,在市場管理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可以從4P營銷組合的角度來綜合考察營銷活動。營銷組合是各種營銷策略、手段的綜合運用,旨在吸引顧客的同時實現企業目標。
分銷策略 市場營銷過程中,產品的實物配送對促進產品的銷售,提高市場佔有率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產品發送的速度,保證准時送貨,方便顧客隨時能買到所需的產品,提供商品在途運輸的情況查詢服務等,並有利於和顧客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促進企業產品的銷售。
定價策略 除了在分銷策略中的作用外,物流管理對價格、產品策略及促銷策略也有重要影響。市場營銷部門必須要估計到為顧客提供不同服務水平的物流費用之間的增減變化,制定出最佳定價決策。
產品策略 確定產品的外觀設計和包裝,必須要考慮物流的可行性與物流費用。要注意包裝的規格標准等,既要達到保護產品質量和促銷功能,又要符合降低物流成本、方便商品運輸的要求。
促銷策略 一種新的產品能否成功推向市場,除了本身的因素外,還取決於是否具有充足且成本合理的原材料。一個符合實際又有生命力的產品開發策略,必須與物流與促銷售貨員協作。
怎樣實現物流和營銷的完美結合
物流管理以顧客為中心
由於顧客在服務、價值等方面的期望越來越高,物流管理和作業必須以顧客為導向,重新定義和設計物流顧客化服務的內容,包括有產品的包裝、組裝及服務,如顧客要求的無商標倉儲,根據顧客要求粘貼商標,裝袋或裝盤。
企業可能通過改善物流管理,提高服務質量,降低價格,吸引新的顧客,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市場營銷效果。
必須樹立市場後勤觀念
正如市場營銷經歷過生產觀念、產品觀念、推銷觀念、市場營銷觀念、社會市場營銷觀念以及綠色市場營銷觀念等營銷哲學的轉變一樣,物流管理的觀念也應該不斷發展。現代市場營銷理論更加強調和倡導物流管理的「市場後勤觀念」。市場後勤觀念不是以企業現有的產品為出發點,而是以市場需求為起點思考問題。
以市場營銷為導向規劃物流環節
在進行物資采購決策時,要以市場營銷的眼光來進行市場調研。企業必須向市場推出新的產品或擴大延伸原產品的系列,以抵消該產品的銷量下降引發的利潤減少。企業內部的物流和配送也應以市場營銷的眼光去研究、設計,選擇合理經濟的配送路線。周密的物流配送網路設計,可使基層單位降低車間庫存,減少倉儲費用。
從某種意義上說銷售就是物流,物流就是銷售,兩者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從此來看物流也不僅僅是後勤的概念,而是一個企業的戰略能否實施的關鍵因素。高效的物流服務是確保競爭有利性和差別性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認識到營銷和物流不可分割的關系,尋求到協調發展以相互促進的途徑,才能使企業在競爭中不斷推出特色服務,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
Ⅱ 市場營銷與物流管理之間的聯系 , 寫一篇論文!
淺議物流管理與市場營銷
陳新民
礦業公司貿易部
摘要分析了物流管理與市場營銷的關系, 物流管理和市場營銷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 企業
要將物流管理與市場營銷結合成一個共同的競爭戰略, 來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
關鍵詞物流管理市場營銷內在聯系
一個企業要想取得持續性競爭優勢, 離
不開市場營銷策略的正確運用, 物流代表一
個企業巨大的戰略潛力, 它是企業獲得持續
競爭優勢的一個關鍵因素。物流所涉及的活
動中很多都與市場營銷策略有關, 而市場營
銷活動的成功與否也與物流有著密切聯系,
這些活動構成了營銷與物流兩個系統的相互
聯系, 只有把營銷和物流結合成一個共同的
競爭戰略, 實行一體化, 企業才能實現自己的
目的, 提升自己的竟爭優勢。
及產品、價格、渠道、促銷等營銷策略, 使企業
的產品能在市場上順利地銷售出去。市場營
銷管理要求必須做好營銷調研、營銷環境分
析、市場細分與目標市場選擇、產品開發、產
品服務、價格制定、渠道決策、廣告宣傳、公關
促銷等各個環節的管理工作, 且各環節之間
要進行有機的協調。
物流管理與市場營銷的含義
物流管理是指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
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 將采購、運輸、
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
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物流管理是
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達到用戶所滿意的服
務水平, 對物流進行的計劃、組織、協調與控
制。現代物流管理作為一種先進的組織方式
和管理技術, 是企業在降低物資消耗、提高勞
動生產率以外的一個重要利潤源泉。
市場營銷是個人或組織對思想或主
意、計策、貨物和勞務的構想、定價、促銷和
分銷的計劃與執行過程, 以創造達到個人或
組織的目標的交換。市場營銷是企業以滿足
用戶和消費者的需要為中心來進行的一系列
活動。根據用戶和消費者的需要, 結合企業營
銷環境的分析及企業本身的情況, 來選擇企
業的目標市場, 並且制定適當的營銷計劃以
物流管理與市場營銷的關系
市場營銷對物流管理的影響
充分了解市場營銷對物流管理產生的各
種影響, 有利於在營銷決策中考慮物流因素,
將產、銷、物緊密結合起來。
產品策略與物流活動中的顧客服務關系
密切。產品的生命周期一般要經過投人期、成
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進人成熟期後, 從表
面來看, 產品的規模不斷擴大, 是銷售的鼎盛
時期, 但實際上產品生產者和銷售者的利潤
都逐步下降。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來看, 這時龐
大的銷售額同時也意味著市場對該產品的需
求已達到飽和, 如果只生產該產品, 生產者將
開始逐步退出市場。此時企業必須立即向市
場推出新的產品, 或加寬、加深原有產品的系
列, 以抵消該種產品銷量下降而引起的利潤
減少, 成功的企業莫不如此。在策劃開發研製
新產品時, 必須要了解顧客的需求、開發何種
新產品最具市場潛力, 要大量搜集市場信息。
一個好的產品策略, 絕不可能獨立於銷售和
顧客服務活動之外。因為從事銷售和顧客服
年第期梅山科技
務的人員處在市場的前沿, 對市場信息最為
敏感, 這就要求從事物流活動的人員, 需要有
意識地收集該產品及相關產品的需求意見,
及時將信息反饋給市場營銷策劃部門, 為制
定產品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據。
在產品策略與物流之間還有一個關鍵的
交接面, 就是庫存控制。在產品的成熟期, 企
業往往要大量購進生產該產品的原材料, 如
果衰退期來得很快, 這些原材料可能由於生
產經營計劃的調整而造成庫存積壓。因此要
將產品策略與生產計劃、庫存控制進行有效
的結合, 避免造成庫存的積壓和浪費。
產品包裝決策及處理與產品包裝相關的
問題時, 需注意包裝的規格、標准等, 既要達
到保護產品質量和促銷功能, 又要符合降低
物流成本、方便商品的運輸。一種新的產品能
否成功推向市場, 除了本身的因素外, 還取決
於是否具有充足的貨源及成本合理的原材
料, 一個符合實際又有生命力的產品開發策
略, 是不能獨立於物流活動之外的。
價格策略對物流系統及其所提供的服務
也具有重要作用。其成功運用將影響物流活
動的順暢性。其中對顧客的數量折扣將直接
影響顧客的訂貨規模, 適宜的折扣優惠, 將吸
引顧客加大訂貨量, 倉庫的作業將趨向於處
理大批量物資, 搬運和運輸作業都將變得高
效, 在實行配送制時表現得尤為突出。
為了提高銷售量、擴大市場份額, 企業采
取的銷售策略對物流成本也產生一定的影
響。諸如某一產品實施特定促銷或商品折扣
活動時, 銷售量可能達到高峰, 與之相對應,
必須合理安排商品銷售高峰期的製造、運輸、
倉庫管理同時也要考慮促銷過後的相對應
的計劃管理、過剩產品的處理等因素。
在具體進行物資采購時, 市場營銷對物
流管理有著直接影響。運用成功的營銷策略,
將降低物資的采購成本。礦業公司貿易部對
軸承採用「 零庫存」管理, 利用軸承供應商的
庫存替代礦山的物資庫存, 節約資金多萬
元, 有效的降低了物資庫存, 減少了流動資金
的佔用, 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物流管理對市場營銷的影響
在進行市場營銷管理、制定營銷決策時,
也要充分考慮物流在市場營銷中的作用。現
代的物流管理方法為市場營銷提供了更大的
服務和發展空間, 如物流成本低, 產品更具市
場競爭力, 進而為深人開展營銷活動, 拓展市
場空間提供更多的機會。
某種產品的市場營銷能否成功, 銷售渠
道是否合理、暢通是至關重要的。無論企業利
用代理商、批發商還是零售商, 都必須按產品
的特性、價格、顧客需求的大小及地點來綜合
考慮決定自己的分銷渠道, 保持從生產到顧
客這一物流活動的暢通快捷。物流管理中有
關需求量預測、訂單的處理、產品包裝、運輸
等環節都與銷售渠道策略的運用密切相關。
物流活動中的顧客服務對市場營銷產生
重要影響, 能否讓顧客迅速、有效地滿足需
求, 保持物流服務的穩定和信賴將直接影響
到企業的信譽, 從而影響其市場競爭力。
如果物流系統不能及時把產品供應到顧
客手中, 市場份額將不能得到及時的保障和
擴大。採取高信賴和經濟性的運輸方式, 不僅
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同時在物流和營銷部門之間建立快速傳遞的
信息系統, 不斷溝通並協調營銷活動與生產
庫存、產品運輸、顧客服務等物流環節。只有
努力地提高服務質量, 才能使營銷策略成功
地付諸實施。
物流對營銷有促進作用, 礦業公司鐵精
礦外銷近在咫尺的南京鋼廠, 不斷拓展市場
份額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年月北煤
南運, 造成全國鐵路車皮緊張, 在。天內, 僅
僅只供給節車皮, 嚴重影響客戶的原料正
常供應, 甚至影響公司的市場營銷形象。礦業
公司貿易部主動出擊, 積極走訪鐵路運輸部
門, 努力爭取更多的車皮, 與此同時與汽運公
司協調, 共同查看南鋼水運現場, 迅速組織運
陳新民淺議物流管理與市場營銷年第期
力, 將一部分礦粉改走水路, 僅兩天時間就運
達南鋼料場鐵精礦, 摺合車皮余
節, 解決了用戶的燃眉之急, 贏得了市場信
譽。近四年來, 由於保證了南鋼市場的物流暢
通和持續平穩, 加之運用成功的營銷策略, 梅
精粉的配比從提高到, 從起初年銷
量的萬逐年增長, 年有望超過
萬, 大大提高了梅山鐵精礦的市場佔有率。
結語
市場營銷工作過程中要加強物流管
理。在一個消費決策的制定過程中會出現五
個不同的角色發起者、影響者、決策者、購買
者、使用者, 市場營銷工作要對每一個角色都
引起重視。以鐵精礦銷售為例, 要對用戶選擇
供應商的策略進行掌握了解, 對影響決策的
采購供應部門、生產技術部門、生產使用單位
加強溝通, 建立友好的合作關系, 加強感情交
流。對鐵精礦銷售要強化過程管理, 全過程進
行信息跟蹤和管理。無論是鐵路運輸還是水
陸聯運, 加強物流服務的順暢性, 提供穩定信
賴的服務和產品, 是提升產品競爭力、促使營
銷成功的重要手段。
物流管理過程要重視市場營銷。物資
的采購決策要開展調研, 對供應商的生產規
模、企業性質、技術能力、設備狀況、資金信譽
等進行調查, 建立供應商檔案, 規范供應商的
管理, 建立供應商准人制度。要搜集市場信
息, 了解物資的市場價格動態, 進行分析預
測, 在物資采購過程中掌握主動權。運用市場
營銷策略, 降低采購成本, 及時了解生產經營
計劃, 盡量壓縮物資庫存量, 減少流動資金占
用, 避免造成庫存物資的積壓和浪費。對采購
的物資, 及時掌握了解到貨數量和質量信息,
加強與供應商的溝通和信息的反饋工作。
加強物流管理和市場營銷工作的合
作和溝通。市場營銷工作的直接對象是物資
采購供應商, 用戶的采購策略、經營理念可為
物資采購供應部門作借鑒而物資采購供應
部門直接面臨著市場上的銷售商, 他們的營
銷策略、促銷手段可以為我所學, 有利於市場
營銷工作的拓展。同時由於市場營銷人員、物
流系統的采購人員對市場信息反應敏捷, 加
強與他們的溝通和合作, 及時將信息反饋給
公司管理決策層, 有利於市場營銷策略的調
整、新產品的開發和物流管理工作的促進, 從
而全面提升梅山的市場競爭能力。
編輯於留春
上接第頁
面同時注重加強有關法制、法規的學習, 不
斷提高專兼職人員素質。科技咨詢服務是企
業科協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 是保持科協活
力的物質基礎, 但它必須為科協的「 三主一
家」服務。在企業深化改革的進程中, 如果忽
視科協凝聚廣大科技人員為促進科技進步及
企業雙文明建設服務的功能, 忽視學術、科普
等公益性職能的發揮, 是不容易得到社會各
界認可的, 也談不上發展和上台階。在科協實
力發展上, 還開動腦筋, 設立科協獎勵基金,
爭取行政費用投人, 使科協「 三力」 的協調發
展不單純受交易項目的多少制約。
結語
從黨的群眾工作和科技工作的大局出
發, 如何更好地為企業改革與發展服務, 是企
業科協共同的課題, 科協工作的精神是「 獻
身、創新、求實、協作」 , 工作重心是服務、服
務、還是服務。「 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 到位而
不越位」是工作的基點, 不斷加強自身建設,
提高服務力度, 堅持正確的方向, 發揮出「 不
可替代」 的作用, 企業科協一定會有廣闊的事
業發展空間和光明的前景
排版有點問題!
Ⅲ 如何對物流企業的市場營銷環境進行分析報告
做營抄銷環境分析報告,主要是做外在的因素信息整合與分析,這方面我沒做過,但是可以給一點建議:
1·整體物流行業的情況,同類物流企業的規模、實力、運營情況等等(常規物流和快遞有區別)
2·商品流通的特點與狀況,物流攬業務主要是中小企業發貨,大型企業如伊利蒙牛等都有專門的長期服務的物流公司,屬於大件。一般都是定向的,物流企業要做的主要是零擔。
3·整體經濟發展與地區經濟發展等,比如當地目前經濟狀況不佳,消費能力上不去,那麼外來商品的數量就會下降。
4·地區流動人口波動,和上述因素相似,沒有那麼多人就沒有那麼多消費。
5·短期地區項目設立與開發,。一方面人員消費,一方面是材料消耗和帶動經濟等等。
Ⅳ 求一篇: 物流企業市場營銷分析論文
市場營銷分析論文
http://www.51lunwen.com/marketing/
希望對你有回幫助答!
Ⅳ 市場營銷與物流論文摘要
In the current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ogistics and marketing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business strategy and logistics for the enterprise's normal proction and operation to provide a strong foundation for security, marketing is to enable business continuity strategy fo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ools.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gistics and marketing, analyzes the logistics as a marketing tool in the market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arketing and to the South Engineering Company, for example analysis of the marketing mix of logistics operation. Finally, we stressed that only the two systems function together to form a company unique competitive advantage.
Ⅵ 《物流企業的服務營銷策略研究》論文
我這里找了一篇,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這么多東西讓別人寫估計是不可能了。你看下吧,希望對你有用,祝你好運!
淺析我國物流企業融資障礙及對策
【摘 要】當前我國物流企業面臨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和國外同行的壓力,因此在業務方面應從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轉變,在規模方面也應向大型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物流企業的轉型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大規模的資金需求依靠物流企業自身是難以籌集的,而通過資本市場或者金融機構籌集資金又存在重重障礙。筆者在分析物流企業自身因素和體制因素對融資影響的基礎上,提出完善我國物流企業融資機制的建議。
【關鍵詞】物流 融資 障礙 對策
一、我國物流企業融資障礙分析
1.就物流企業而言:經濟效益低下,資產信用不足
在計劃經濟時期,物流行業執行國家指令、實行政策性經營,充當政府調劑物資的運輸工具,在其運行過程中,形成大量政策性負債,經濟體制轉變後,國家財政對物流企業政策性負債沒有進行適當的補貼。再者,在經濟轉軌過程中,部分物流企業沒有適時轉換經營角色,缺乏競爭意識,自身發展意識淡薄,在市場競爭中形成經營性虧損。由於國家政策和企業自身造成物流行業經濟效益普遍低下,而物流企業經濟效益低下導致資產負債比例較高,資產信用度不高。物流企業在利用資產進行抵押融資時,由於資產信用度不高,金融機構對其評估價格自然偏低。同時,從金融機構角度來看,物流企業資產技術水平偏低,發展潛力不足,銀行不願對其貸款,物流企業通過金融機構融資額度有限。
2.就金融部門而言:信貸機制制約,社會信用不足
金融部門在貸款過程中首先考慮的是資金的安全性,並建立了一套嚴格的審批程序,同時實行嚴格的財產抵押擔保制度。而物流企業由於自身發展的限制,經濟效益普遍低下,依靠自身的實力不足以提供擔保,而且擔保連帶責任重大,很少有單位或個人願為物流企業提供擔保。其次,金融部門注重盈利性,而物流企業屬於國民經濟基礎行業,投資回收期較長,金融部門不願對其貸款。而且目前我國經濟普遍不景氣,企業又信用意識淡薄,甚至惡意逃避銀行債務,導致金融部門的不良貸款比例升高,產生「惜貸」心理。金融機構為了防範金融風險被迫採取的嚴格的審查程序、貸款條件和擔保措施,將有強烈融資需求的物流企業拒之門外。同時,企業間資金相互拖欠問題也比較嚴重,制約著物流企業與其他企業之間的融資。
來源:匯博在線
Ⅶ 急需,論物流企業的營銷戰略的畢業論文
僅供參考:
中國物流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其建議
p物流業是一個綜合性的行業,涉及多個領域,隨著現代網路技術、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物流的觀念、方法和手段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物流,作為「第三利潤來源」,已經成為中國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但是物流作為新興的服務產業,現代物流在中國尚處在起步階段,還面臨許多重大而緊迫的問題,特別是有利於現代物流加快發展的宏觀環境還沒與形成。本文通過對中國物流產業現狀的分析,提出加快發展的若干建議。
物流業 現狀分析 建議1
一、物流研究與管理的起源與現實意義
1、物流,在英文中對應的是「logistics」,願意是「後勤」。是「二戰」時軍隊運輸武器、彈葯和糧食等給養時使用的詞。目前,物流早已不單純是考慮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貨物配送問題,而是還要考慮從供應商到生產者對原材料的采購,以及生產者本身在產品製造過程中的運輸、保管和信息等各個方面,全面、綜合的提高效益和效率的問題。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如果廠商願意承擔必須的資源,那麼幾乎任何水平的物流成效都是能夠達到的,在如今的經營環境中,限制性因素是經濟而非技術。可見,一項重要的管理挑戰源自於這樣的事實,即物流成本與增加的物流表現之間有非比例的關系。一個為了24小時交付貨物而保持高額存貨以履行其可得性義務(可得性指擁有存貨,能始終如一得滿足客戶對產品的需求。存貨可得性越高,存貨投資越大)的廠商與承擔較少的義務廠商相比,也許要承擔加倍的物流成本。同一廠商如果按100%的一致性承諾24小時服務,可能會因試圖提供顧客也許並不需要的服務而白白浪費利潤。因而,問題的關鍵是要掌握自己的能力與關鍵顧客的期望和需求相匹配的藝術,既能通過降低總成本得到看不見到收入,也不因承諾過度而失去現實的利潤。
2、為什麼要研究物流?
(1)物流管理本身成本很高。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物流成本平均佔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12%。羅伯特?德拉尼(Robert Delaney)對物流成本進行跟蹤研究達20多年,他估計物流供應鏈成本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0.5%,或者1126億美元。對企業而言,物流成本占銷售額比重從4%到超過30%不等。無論我們怎樣估計物流成本,對大多數企業而言,物流成本都是很高的,僅僅次於所銷售產品的成本(采購成本)。盡量降低物流成本就可以增加價值,並將受益傳遞給客戶和企業的股東。
(2)物流管理可以降低企業的總成本。隨著企業更多的全球視角來看待經營,世界各國產業的全球化和國際化都極大的依賴於物流管理水平和成本。此時,由於物流成本尤其是運輸成本,在企業總成本比重越來越大,物流在企業里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例如,為了增加利潤,想從國外購進生產中的原材料,或者在國外設廠生產產品,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可以降低,但由於運輸和庫存成本增加,物流成本會上升。原材料、勞動力和一般管理費用下降與物流成本和關稅成本上升相抵,結果可能是導致利潤增加。外包也可以增加價值,但需要對供應渠道中物流成本和產品流動的時間進行更好的管理。
(3)物流顯著增加客戶價值。如果產品或服務不能在客戶所希望消費的時間、地點提供給客戶,它就不存在價值。當企業花一定的費用將產品運到客戶處,或者保持一定時期的庫存時,對客戶而言,就產生了以前不存在的價值。這一過程與提高產品質量或者降低產品價格一樣可以創造價值。
通常,企業創造產品或服務的四種價值,它們是:①形態,②時間,③空間,④佔有。物流創造其中的兩種價值。形態價值是通過將投入轉化為產出,即原材料生產加工成製成品創造出來的。
物流控制產品中的時間和空間價值,主要通過運輸、信息流動和庫存實現。一般認為,佔有價值是營銷、技術和財務部門創造的,他們幫助客戶通過廣告(信息)、技術支持、銷售條件(定價和信貸可得性)等手段獲得產品。
二、物流相關理論述評
物流相關理論比較多,主要有商物分離(商物分流)論、黑大陸和物流冰山學說、第三利潤來源學說、效益背反說、後勤學說、物流的供應鏈管理理論、成本中心學說等。
1、商物分離論
商物分離理論是物流科學賴以生存的先決條件。所謂商物分離,是指流通中的兩個組成部分商業流通各自按照自己的規模和渠道獨立運動。社會進步是流通從生產中分離出來之後,並沒有結束分化及分工的深入和繼續。現代化的分工和專業化是向一切經濟領域延伸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流通過程中上述兩種不同形式出現了更明顯的分離,從不同形式逐漸變成了兩個有一定獨立運動能力的不同運動過程,這就是 所稱的「商物分離」。
2、黑大陸和冰山學說
著名的管理學權威P.F.德魯克曾經講過:「流通是經濟領域里的暗大陸」,德魯克泛指大流通,但是,由於流通領域中物流活動的糊性尤其突出,是流通領域中們更認識不清的領域,所以,「黑大陸」說法現在轉向主要針對物流而言。「黑大陸」說主要是指尚未認識、尚未了解,在黑大陸中,如果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照亮了這塊黑大陸,那麼擺在人們面前的可能是一片不毛之地,也可能是一片寶藏之地。「黑大陸」說對20世紀中經濟學界存在的愚昧的一種反對和批判,指出在當時資本注意繁榮和發達的狀況下,科學技術也好,經濟發展也好都沒有止境;「黑大陸」說也是對物流本身的正確評價;這個領域未知的東西還很多,理論和實踐都還不成熟。
物流冰山說是日本早稻田大學西澤修教授提出來的。他研究物流成本時發現,現行的財務會計制度和會計核算方法都不能掌握物流費用的實際情況,因而人們對物流費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虛假性,他把這種情況比作「物流冰山」。冰山的特點,是大部分沉在水面之下,而露出水面的僅是冰山一角。物流便是一座冰山,其中沉在水面以下的使我們看不到的黑色區域,而我們看到的不過是物流的一部分。西澤修用物流成本的具體分析論證了德魯克的「黑大陸」說,事實證明,物流領域的方方面面對我們而言還不是清楚的,在黑大陸冰山的水下部分正是物流尚未開發的領域,正是物流的潛力所在。
3、第三利潤源說
「第三利潤源」是對物流潛力及效益的描述。從歷史發展來看,人類歷史上看,人類歷史曾經有過兩個大量提供利潤的來源。第一個是資源領域,第二個是人力領域。在這兩個利潤源越來越小,利潤開拓越來越困難的情況下,物流領域的潛力被人所重視,按時間序列排為「第三利潤源」。第三利潤源注重生產力的不同要素,第一個利潤源的挖掘對象是生產力中勞動對象,第二個利潤源的挖掘對象是生產力的勞動者,第三利潤來源則主要挖掘生產力中勞動工具的潛力,與此同時又挖掘勞動對象和勞動者的潛力,因而更具全面性。
4、效益背反說和物流的整體觀念
「效益背反」是物流領域中很經常也很普通的現象,是這一領域中內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現。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化和利益發生的同時,必然會存在另一個或另幾個功能要素的利益損失,反之也是如此。這是一個此消彼長,此盈彼虧的現象,雖然在許多領域中這種現象都是存在著的,但在物流領域中,這個問題尤其嚴重。
5、後勤學說
在經濟界使用後勤(logistics)一詞,是在二戰以後的事情。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逐漸用logistics一詞取代了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詞,70年代後勤一詞引進日本,日本同樣翻譯成「物流」,但是卻按照新的解釋來解釋,也即賦予了物流一些新的定義。後勤學若乾的簡述如下:後勤網路的基本實體要素主要有原材料產地、製造工廠、配送中心和客戶。後勤活動的具體內容包括14個方面:客戶服務、訂單處理、配送聯絡、存貨控制、需求預測、交通和運輸、倉儲和儲存、工廠和倉庫布局選地、物料采購、備件和維修服務保障、工業包裝、退貨處理、廢棄物處理等。
5、物流的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的含義是從開始經過生產、分配、銷售最後到達用戶,這不是孤立的行為,而是一定流量的環環相扣的「鏈」,例如消夜和庫存觀,供應鏈上的各環節都有不同的利益和觀念,各功能之間存在天生的沖突也是難以避免的,但是由於現代管理和現代技術可以提供總體的信息使各個環節共享,因而可大大擴展視野,使之能夠從總體上管理整個鏈條而不是如同過去那樣只是管理各環節之間的介面,或只是管理其中一部分鏈接。供應鏈管理實際上就是把物流和企業全部活動作為一個統一的過程來管理。
6、成本中心說、利潤中心說、服務中心說和戰略說
成本中心說的含義,是物流在整個企業的戰略中,只對企業營銷活動的成本發生影響,物流是企業成本的重要的生產點,因而,解決物流的問題並不主要是為搞合理化、現代化,也不是主要在於支持保障其他活動,而主要是通過物流管理和物流的一系列活動降低成本。所以,成本中心說既是指主要成本的產生點,又是指降低成本的關注點,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寶庫」等說法正是這種認識的形象描述。
服務中心說代表了美國和歐洲等一些國家學者對物流的認識,它認為,物流活動的作用,並不在於企業節約了消耗,降低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潤,而是在於提高企業對用戶的服務水平 進而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因而,他們在使用描述物流的詞彙上選擇了後勤一詞,特別是強調其服務保障的功能。通過物流的服務保障,企業以其整體能力來壓縮成本增加利潤。
利潤中心的含義,是物流可以為企業提供大量直接和間接的利潤,是形成企業經營利潤的主要活動。非但如此,對國民經濟而言,物流也是國民經濟創利的主要活動。物流的這一作用,被表述為「第三利潤 源」。
戰略說是當前非常盛行的說法,實際上學術界和產業界來越多的人已經逐漸認識到,物流更具有戰略性,是企業發展的戰略而不是一項具體的操作性任務。應該說這種看法把物流放在了很高的位置上,企業戰略是什麼呢?是生存和發展。物流會影響企業整體的生存和發展。而不是在哪個環節搞得合理一些,省了幾個錢。
三、在本篇文章中,作者著重探討中國物流發展的現狀及其對策。因為物流在中國的發展還很不成熟,而美國是世界上物流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所以作者認為美國的物流的發展階段及其背景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然後分析了中國物流業的發展現狀,最後對發展中國現代物流業提出了幾點建議。由於作者水平有限,在文中尚存在很多不成熟的見解。
參考文獻:
[1](美)羅納德.H.巴羅.企業物流管理—供應鏈的規劃、組織和控制[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2]王曉東、胡瑞娟.現代物流管理[M].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1.
[3]郝淵曉.現代物流技術學[M].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
[4]戴定一.賀登才.發展我國現代物流產業的相關政策建議[J].物流技術與應用.2003,(1):42-47.
[5]張沈生.物流管理行業急需解決的問題[J].工業技術經濟.2002,(4) :33-34.
[6]孫克任.資本市場-中國物流發展的助推器[J].工業技術經濟.2002,(5):28-29.
[7]基於價值鏈管理的現代企業競爭優勢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02,(5):82-83.
[8]劉華.促進我國物流發展的對策[J].中國物資流通.2002,(1):18-20.
[9]張皓.發展我國現代物流的幾點思考[J].中國物資流通.2002,(21):8-10.
[10]靳偉.政府、行業團體在物流發展中的角色[J].中國物資流通.2002,(24):39-40.
另外,站長團上有產品團購,便宜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