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營銷用戶痛點
隨著互聯網的出現,我們發現我們每天都在信息的傳播和討論中渡過,朋友圈,網頁,以及各種方面的信息來源,讓我們置身在信息的海洋中。
人民網曾刊登了四個整版的特別廣告:偌大的報紙版面,除了一個微信二維碼之外,其餘空空如也。據估計,此次廣告投放費用在百萬元。差不多在同一個時間,分眾傳媒拿出2000萬現金紅包,赤裸裸地「購買」用戶。
不管是花錢登二維碼廣告還是發錢買用戶,都是在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營銷思維。為什麼他們願意這樣來做,現代品牌之於用戶的關系,已經從「影響」轉為「爭奪」,互聯網上面有句話比如的好:中國的市場營銷已經進入「人販子時代」,決定企業營銷的成敗關鍵因素已然變成了用戶。就拿在人民網刊登微信二維碼的廣告來說,他們應該也知道沒有幾個人真的去掃這個,但是卻可以藉助微信的勢頭達到傳播的效果。因為現在的信息傳播的載體不再是一些傳統媒體和電視等硬板廣告,而是用戶自己,一個人就是一個媒體,只有他們願意關注談論你,你的廣告就是成功。
如今人人都在捧互聯網,人人都可以化身為營銷經理。互聯網已經逐漸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老闆們都在感嘆企業要互聯網化,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相繼湧入互聯網大軍中,然而,企業如何做好互聯網營銷,企業真的利用到了互聯網達到營銷效果了嗎?
很多的傳統企業老闆不知道如何去迎接互聯網的大潮,讓自己的產品能夠通過互聯網與用戶進行連接。
通信工具落後的時代,信息傳播的效率與距離遠遠趕不上現在,這就註定了承載產品信息與企業文化的品牌遲遲得不到實質發展,僅靠「口碑」相傳而成的「老字型大小」勉強形成現代品牌雛形。
傳統的商業市場圍繞「產品」構建,先有產品,再有顧客,產品承載價值、驅動交易,這是傳承了千年的商業邏輯。
如果說傳統商業世界中,企業要投30%成本研發,30%成本生產,30%成本做市場。
但在互聯網時代,營銷的世界就不是這樣玩了,企業起碼有90%的成本花在了營銷上面,10%的成本轉包給工廠代工。
雖然花出去了90%的營銷成本,可多數企業仍然不知道是否真正找到了精準的潛在用戶,不知道是否產生有效的轉化。就像廣告界流行的一句話:「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浪費了一半,但是卻不知道哪一半被浪費了!」
就在過去一年,數不勝數的創業項目為集聚用戶拚命燒錢,運氣好的熬了過去,拿到投資,運氣差的紛紛夭折。越來越多的企業,為獲取用戶所付出的成本已遠超房租和廣告,乃至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互聯網時代不做廣告營銷,做什麼?
企業想在互聯網取得好成績就必須懂得做用戶營銷,就是大企業大品牌也是一樣,需要不斷地製造出動靜讓用戶能夠看到、聽到和感覺到。2015年發生的很多互聯網事件都是與營銷相關,看看下面這個清單就能領略一二。
而現在很多傳統企業還以為給公司注冊個微博微信,發幾篇文章就是連接互聯網了,就是在構建O2O,走在通往高大上轉型路上了。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應該能發現各種奇葩的營銷方案比比皆是,這是一個搶用戶的時代,要的就是流量,做的就是互聯網用戶營銷。每一件簡單的生活事件,如果被敏銳的企業運營者挖掘就變成了營銷機會,替自己的企業掙得個金滿缽滿。
營銷從業者總是喜歡展望未來,與其說用戶決定了營運者的運營方向,不如說運營者掌握用戶的閱讀習慣,試圖為他們的品牌或者客戶來預測下一個大趨勢。
商業游戲的規則受信息傳播規律直接影響
從「互聯網思維」到「O2O」,再到「互聯網+」,一個又一個概念走紅背後,其實是傳統企業轉型時的恐慌與自救。
從近代開始,印刷出版以及電視電話等媒體普及,推動現代品牌理念形成,市場交易由「產品驅動」轉向「品牌驅動」,催生了一大批策劃人崛起以及廣告大戰的爆發。
互聯網使信息傳播方式發生重構:信息獲取成本越來越低,信息透明度越來越高,信息量越來越大。對於消費者而言,信息由之前的單向傳播轉化為雙向傳播,消費者由被動接受信息轉變為主動選擇信息。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逐漸發現「所有的廣告正在失效」。「用戶即價值」推導出的「免費模式」、「平台戰略」等系列互聯網玩法,都是在這個邏輯上衍生而來。
雷軍憑借自我的一套「7000萬用戶,每個用戶價值380美元」進行推算,得出「小米估值300億美元」的結論,並受到資本市場認可。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許多互聯網項目從誕生之日起就一直虧錢,但估值卻不斷增加,背後正是有積攢用戶價值的支撐。
在互聯網時代,用戶價值取代商品價值,在商家眼中奇貨可居。但是,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獲取用戶所付出的成本遠超他們想像。
如何吸引到用戶?
很多互聯網公司都在談聚焦,對於企業營銷來講,就是要成為用戶的焦點,需要吸引用戶的目光。商業社會不斷在轉變的根本原因還是社會在變化,人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在變化。在我眼裡,商業終究演繹的還是人與商品之間的相互關系,而廣告則是在兩者之間建立各種聯系。既然企業需要找到精準的潛在用戶進行有效營銷,那麼誰能掌握這些用戶,誰就具備了價值。更進一步講,誰掌握了用戶的注意力,誰就具備了盈利能力。
但是,如何才能長久有效地聚集起各行各業所需要的大量的潛在用戶?從用戶角度出發,我為什麼要花寶貴的時間去關注你的信息。傳統企業如何玩轉互聯網營銷在這個地方是個關鍵點:
用戶需要有利、有趣、有料的信息。
有利是多方面的,比如上文提到的刷微信送送紅包這么耿直高效的手段(就是費錢),也有轉發有禮,送話費等。時下的營銷界言必稱「社會化營銷」,而在社會化營銷中,微信自媒體和微博大V是主要的兩大渠道。
微信自媒體主要以優質內容吸引用戶訂閱,而微博大V則主要是段子手發搞笑幽默段子吸引粉絲,兩大陣營通過向用戶免費提供有料或者有趣的內容聚集粉絲,通過吸引大量的粉絲注意力來進行品牌傳播和產品銷售。
有利、有趣、有料,這三大用戶營銷法則,從本質上來講,均是從用戶角度出發,給予他們願意付出時間成本所取得的價值,也正是目前消費市場「用戶驅動」背後的邏輯。
所以如果傳統企業在做營銷的過程中發現燒了很多錢卻仍找不到精準的用戶?
這就需要回顧下自己在營銷的過程中會不會出現什麼紕漏,很有可能是細節沒做好!
企業的門頭、logo、形象人物是否依然呆板、冰冷?企業能否提供更多的優惠、性價比更高的產品?企業能否提供更令用戶尖叫、驚喜的產品與用戶體驗?
未來幾年,用戶的爭奪將愈加激烈,如果不重視用戶、不想方設法優化獲取用戶所付出的成本,那麼最終很有可能傳統企業沒辦法玩好互聯網,也就可能面臨最終的失敗。
❷ 企業在應用軟文營銷的時候,如果使用企媒體的方法,如何找到「用戶痛點」
這個也要看具體企業的經營行業的,通過軟文的方式,這個你要做的話不用一個個去找,因為很累,而且無法直接聯繫到主要站點的編輯,沒有行業資源自己很難開發到有質量的。況且單個用戶無法和大的站點對接。因為大站點基本是對接一些大的代理服務商。由他們去服務需要的用戶。
現在行業中有提供這類站點聚合的平台的,把大大小小的站點匯聚在一起,作為用戶篩選所需的參數就可以使用了。簡單省事很多,整體成本也會下來。
軟文,比較適合品宣,不是那麼直接,讓你的品牌獲得好的口碑,如果是為了做效果,就要做硬廣軟文的形式,這兩種模式不太一樣,比如軟廣是 上各大主流的媒體上發布,這些是主流的做法,因為媒體權威性形象好,給用戶的感覺也會好些,對於拓展渠道商和直客都是各行業常用的方法,軟文是常用的自身品牌優化的一種方式,能發的挺多哦,可以到一些軟文聚合平台上提交需求,他們會提供一些規則和問題內容的處理方式等,一個一個去找不大現實,而且大平台也不大會和個人對接,流程也比較長。 在大的媒體平台會比較好,小媒體發布後看到的人少,起不到曝光的作用,大多數公司選擇的是四大門戶+央媒+行業媒體這些方式。也要看你業務目前處於哪種階段來參考發多少和發哪些。可以去看下聚合的媒體平台,不用一個個去找啦。
說個大概的思路給你參考哈
1,首先要明確你們的內容主題,就是打算做哪些內容,你可以結合產品發布,活動,節假日,新品發布,合作新聞等等。
2,明確發布時的條件,比如什麼時候發,這樣執行的人心裡也有數。
3,發布的時間和頻率,比如一周幾次,周幾發。
4,發布的媒體,比如大媒體幾個,中等媒體幾個,地方性媒體幾個等。只要大媒體是時候條件下,中發中等是什麼條件下等。
❸ 怎麼做微信的痛點營銷
既然是做痛點,應該做好定位,分析該行業出現了哪些痛點,將這些痛點一一回列舉答出來,然後針對這些痛點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解決方案成果的展示有很多種,你可以作文字說明,或者圖片設計,或者是視頻展示,這個也要考慮工作量,但終究需要遵循的就是用戶體驗度,你把用戶的痛點解決好了,用戶對你的信任度肯定有所上升,加油,朋友!
❹ 如何做視頻營銷
一、企業視頻營銷策略:
采購過程中的各階段客戶關注什麼?
1.認知階段
搜索行回業垂直內容答,了解企業基本信息,品牌實力,直接對購買決策產生60%以上的影響。
2.產品選型階段
了解產品功能優勢及實際應用情況,銷售開始介入,具體需求的對接,是否要定製化。
3.購買階段
成本上的考量,參考客戶現場案例,了解購買後可以提供的服務支持。
4.售後階段
售後團隊跟進,產品服務手冊,口碑信息收集。
❺ 銷售痛點怎麼攻破
藉助CRM系統能夠為銷售人員明確細致地建立任務並且有所記錄,並且通過建立待辦任務和工作事項進度安排下一步計劃,然後系統會在特定待辦任務區域進行及時提醒,讓銷售人員跟進事前安排的事項,省去了僅靠腦記容易遺忘的問題。大大提高銷售人員效率的同時也讓管理者對銷售人員的工作階段一目瞭然。
1、合理規劃業務人員的任務
許多銷售人員對完成任務感到力不從心,往往是沒有合理規劃安排工作時間。因為信息化時代任務的傳達速度更快,常常讓銷售人員感覺跟不上節奏難以完成任務。CRM系統中創建任務簡單操作幾步就能使團隊成員能夠盡早開展工作,從而加快完成任務的速度。該任務會關聯到CRM系統中的客戶信息,並有完成時限,責任到人,合理使用不會打亂了他們現有的計劃。從而也提高了銷售人員的效率。
2、規劃銷售任務的時間
任務的派發除了有效性的管理時間之外,也可以減少企業內耗,提高協作力。CRM系統的線索管理將任務分配至小組或者個人,避免壓力過大造成的資源浪費。且規定在一定的期限內必須達成簽約,此舉不但規劃了銷售周期的持續時間,還可以看出商機跟進的效率,並方便管理者查看商機狀態。
3、可量化的任務安排
在管理者給銷售人員分配任務的時候有很重要的一點,對銷售人員的任務必須是件可以執行的事,必須在銷售人員的能力范圍以內,有必要的批准、必要的預算和必要的人手。因此要做到有計劃、有效率、有成功的可能性的任務下達,就要了解足夠多的過往數據和趨勢分析數據。CRM系統的統計分析圖表尤為重要,沒有這些東西,這個要求就不是可執行的要求。我們可以通過CRM系統的階段性報表任務分析,獲取過往數據的對比,更加立體直觀的摸清企業業務進展的脈絡,據此來分配任務。
以上三點就是CRM系統的具體執行標准,針對現有的銷售痛點進行有效的打擊,讓企業的銷售靈活起來,高效起來,從而提高企業的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❻ 市場營銷方式有哪些
1、服務營銷
服務是用於出售或者是同產品連在一起出售的活動、利益回或滿足感。答
2、體驗營銷
買方市場的形成讓消費者需求呈現出了一些新的特點。消費結構上,情感消費的比重提高了;內容上,個性化需求增加了;價值目標上,更加註重接受產品時的感受。
3、知識營銷
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管理的重點將從生產轉向研究開發,從對有形資產的管理轉向對知識的管理。與此同時,企業營銷方式也必然會轉向更高層次,即知識營銷將成為企業獲得市場的一種重要的營銷方式。
4、情感營銷
情感營銷就是把消費者的個人情感差異和需求作為企業品牌營銷戰略的核心,通過藉助情感包裝、情感促銷、情感廣告、情感口碑、情感設計等策略來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
5、教育營銷
美容行業的營銷其實一直都和教育培訓息息相關。從90年代初期美容技術培訓的興起,90年代末期美容概念培訓的流行,到如今美容文化教育的膨脹。
市場營銷(Marketing)又稱為市場學、市場行銷或行銷學。簡稱「營銷」,台灣常稱作「行銷」;是指個人或集體通過交易其創造的產品或價值,以獲得所需之物,實現雙贏或多贏的過程。
❼ 什麼是痛點營銷
痛點營銷是現在互聯網界非常熱的一個營銷術語,特別是網聯網企業是非常鍾愛這個詞的,一些傳統企業特別是藉助互聯網的傳統企業也非常迷戀它。「有無之相生也③,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聲之相和也⑥,先後之相隨,恆也。」《道德經》,這句是老子的唯物哲學重要的思想,老子說世界萬物是相依靠,相互對比、襯托的。痛點營銷的實現也是基於此的。
那麼先看看到底什麼是痛點營銷吧?
痛點營銷是指消費者在體驗產品或服務過程中原本的期望沒有得到滿足而造成的心理落差或不滿,這種不滿最終在消費者心智模式中形成負面情緒爆發,讓消費者感覺到痛。這就是痛點營銷,他的實現是消費者心理對產品或服務的期望和現實的產品或服務對比產生的落差而體現出來的一種「痛」。
痛點營銷如何實現呢?
痛點營銷的核心就是基於對比的,所以要想用好痛點就必須給目標消費者製造出一種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感覺來,讓消費者感覺不購買你的產品和服務就會有種「痛」。企業要構建讓消費者足夠滿意和愉悅的癢點和興奮點,然後再製造出一種痛點,讓他感覺不購買會後悔或不滿等,這樣能更好的激發消費者去購買你產品的慾望,也是達成企業營銷的目的。
上面的是企業內部來說的,是企業做好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從自身因素上面找差異找痛點,對於企業外部怎麼做呢?企業外部就是通過和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對比,給目標消費者製造出的痛點,主要目的就是讓消費者感覺買你的產品會得到興奮或愉悅滿足,相對購買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就會後悔或難受不滿。
如何尋找痛點呢?
對於痛點尋找需要第一,對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有充分的了解,還有就是對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有充分的了解。第二,是對消費者消費心理有充分的解讀。
對於自己產品或服務和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的了解是用來做差異化定位的,通過細分市場區找痛點。對消費者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購物的主題就是他們這些人,你只有知道他們的真正需求,然後滿足他們那麼你的產品或服務就是成功的,否則失敗。痛點是一個長期觀察挖掘的過程不可能一觸而就的,這些都是細節的問題,都是消費者最關注的細節,做好這些,結果就可想而知了。下面推薦一個馬斯洛的需求原理,針對這個原理去尋找你會有很大的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