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做好大客戶的戰略營銷
有一個經濟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調查,在一個企業當中,80%的利潤來自於20%的大客戶,對於一個銷售員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他80%的提成是靠20%的大客戶來賺取的,相信很多成功的銷售員都有這樣的體會。 我們知道,銷售是離不開客戶需求的,客戶有了需求才會產生銷售行為的成功,他是整個銷售的基礎,既然大客戶在企業中如此的重要,那麼,我們在銷售的過程中,就應該以大客戶需求為導向,把大客戶的需求作為銷售過程中的重要導向。 在這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客戶的需求是不斷地發生著變化的,從普通化、個性化到多樣化,這也相應的指引著我們銷售的方向及銷售的重點。「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標」,這一直是我們銷售過程中的口號。而由於在一個組織當中,大客戶始終是佔有很重要的比重。所以,大客戶的需求也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我們工作的重點。在制定的營銷策略及營銷技巧的時候,我們必須有意識地側重於大客戶的需求,以滿足大客戶的需求為目的去制定及實施。 我們首先對一個企業當中所謂的大客戶做一個闡述。一個企業中的大客戶並不單單的是指使用我們產品最多量最大的客戶,如果這樣理解就不免有些狹義,正確的認識應該是在企業經營的區域內,使用產品量大或者單位特殊的客戶,以及對企業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或是影響力的客戶。主要可以分為這幾個方面:經濟大客戶、重要客戶、集團客戶以及戰略客戶等。 經濟大客戶其實我們不難理解,就是使用我們產品量最大的客戶,這類客戶從某一方面講,支撐著企業的運營,企業中大量的產品需要通過他們去轉變。比如:一級經銷商、地區代理等。對於一個營銷人員來說,這類客戶就是自己的貴人,如果能夠把這類客戶拉做自己的同盟軍,那麼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有利潤,還有長期穩定的發展。 集團客戶是指與本企業或者個人產業鏈或者價值鏈關系密切的組織,比如企業的重要供應商、大量使用本企業產品的組織、團體購物組織等,這類客戶一旦有需求,他的使用量非常的大,能夠在一段時間內迅速提高企業或者個人的業績。 這些大客戶對於企業及個人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需要迅速的建立於之忠誠的合作關系,只有忠誠才能夠長久,才能夠穩定我們及企業的發展。 要讓大客戶忠誠於我們之間的關系,對大客戶需求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這是我們制定營銷技巧及策略的基礎。在對大客戶的需求進行分析時,對顯性需求和隱性需求應有一個深刻的認識。所謂顯性需求,就是客戶表現出來的外在需求,這類需求銷售員一般都可以察覺得到,比如客戶建了一個工廠,需要購買20台機器,通過客戶的敘述和我們的觀察,這個需求已經擺在了我們面前,一般來說比較容易滿足。而對於隱性需求則就不那麼容易的理解了,一般表現為大客戶對產品或者服務的抱怨、不滿或者懷疑等。比如客戶抱怨說:「你們的服務怎麼這樣子呢!太讓人失望了。」從這句抱怨中我們只是聽出了客戶的不滿,對於客戶對那方面不滿?我們的產品哪樣子?我們還不是很清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首先要分清楚客戶的是顯性需求還是隱性需求。 對於隱性需求,我們要努力的提出解決方案,把客戶的隱性需求變成顯性需求,只有在客戶的隱性需求變為顯性需求時,我們才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才有和客戶建立忠實的合作夥伴關系的可能。 在銷售的過程中,不斷的挖掘客戶的需求是每一個銷售員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對於一些大客戶來說,這個工作賦予的意義也是非同尋常的。一般來說,大客戶不會主動地找到銷售員然後告訴銷售員說:「我是你的大客戶,我需要你們大量的產品……」,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我們去挖掘。因為大客戶的交易不同於一般普通的交易,「你給我錢,我給你產品或者服務」這么的簡單,對於一個交易,通常需要簽訂采購合同,通過合同彼此之間要協調制定單價、總價、優惠幅度、貨運方式、到貨時間、售後服務等各方面的內容,這裡面的每一個內容都是客戶的需求,都需要我們通過挖掘和協商去滿足。 市場的競爭就是客戶的競爭,尤其是對於大客戶的競爭,決定大客戶和誰合作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誰能夠為他們創造出更多的價值,誰能夠更多地滿足他們的需求,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明白客戶重視的價值是什麼?他的需求是什麼?在明白了這些之後,當然我們還不能盲目的去滿足這些需求和價值。要分析大客戶的價值是否與企業的能力相平衡,比如客戶的需求價值大大超出了企業所能夠承受的能力,或者收益與成本相差太遠,成為了虧本生意,這就出現了大客戶的需求價值與企業的付出不平衡,肯定是沒有人去做的。 關於客戶的價值,載瑟摩爾認為,客戶的價值它是一種感知價值,是客戶在面對產品時感知到的利益,與在獲取產品時所付出的成本進行比較後對產品和服務的總體評價。而被稱之為「現代營銷學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博士認為,客戶價值就是過渡價值,是客戶總價值與客戶總成本之差,是指客戶在產品或服務中獲得的利益與成本之間的差異。這兩者的觀點雖然站的角度有所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是從客戶的利益出發。 在當代的銷售中,我們是否能夠與大客戶建立長久的忠誠的合作關系已經收到了嚴峻的挑戰,這需要我們在挖掘客戶需求的過程中,不斷地增加客戶的感知利益。
⑵ 什麼是標桿客戶
標桿客戶就是公司的所有客戶中(要區別不同的供求關系會形成供應商或客戶),那些在合作的方方面面表現都很優秀的客戶。
標桿分析法 就是將本企業各項活動與從事該項活動最佳者進行比較,從而提出行動方法,以彌補自身的不足。
對競爭對手所做的benchmarking主要是操作層的benchmarking,而對一流企業所做的更多的是管理層的benchmarking。benchmarking的主要內容包括:設計、研究開發、采購、製造、倉儲、運輸物流、銷售、營銷、人力資源機勞資關系、財務、管理(規劃、組織)。
(2)營銷策略樹立標桿客戶擴展閱讀:
標桿benchmarking流程則包括以下六點:
1、實施benchmarking主要有確定內容、選擇目標、收集分析數據、確定行動目標、實施計劃和跟蹤結果;
2、確定要進行benchmarking的具體項目;
3、選擇目標。確定了進行benchmarking的環節後,就要選擇具體的benchmarking對象。通常,競爭對手和行業領先企業是benchmarking的首選對象;
4、收集分析數據,包括本企業的情況和被benchmarking企業(可以是競爭對手,也可以是非競爭對手)的情況。分析數據必須建立在充分了解本公司當前的狀況以及被benchmarking的企業狀況的基礎之上,數據必須主要是針對企業的經營過程和活動,而不僅僅是針對經營結果;
5、確定行動計劃。找到差距後進一步要做的是確定縮短差距的行動目標和應採取的行動措施,這些目標和措施必須融合到企業的經營計劃中;
6、實施計劃並跟蹤結果。benchmarking是發現不足,改進經營並達到最佳效果的一種有效手段,整個過程必須包括定期衡量評估達到目標的程度。如果沒有達到目標,就需修正行動措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標桿分析法
⑶ 在營銷過程中分別採用什麼方式與不同的客戶(對戰略客戶,重點客戶,一般客戶和潛在客戶分別描述)進行交流
對戰略客戶:關注發展狀況,關心經營現狀,溝通發展思路和發展潛力,注重客戶的情內感管控和營銷格容局;對客戶進行全方位管理和配合。
對重點客戶:表達對客戶的重視,表現對客戶經營狀況的足夠關注,對客戶進行深入挖潛,使客戶能夠發揮自身優勢,不斷提高銷售量,提升客戶對企業和品牌的向心力。
對一般客戶:想方設法提高客戶銷售業績,同時提高客戶對於企業和品牌的滿意度。
對潛在客戶:描繪企業願景,提高客戶對企業的嚮往;對企業品牌進行細致描述,對客戶進行換位思考,考量客戶怎麼做才是合適的;同時將品牌產品的優勢講明確。
⑷ 制定大客戶營銷策略需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在建築上,一般高層建築所採用的都是鋼架結構,因為鋼架結構裡面有幾根非常堅實的柱子,這幾根簡單的柱子能夠使建築更加的穩定,小的波動基本上奈何不了建築的穩定性。在一個企業中也是一樣,能夠長期穩定發展的企業都有一些大的客戶與其緊密的合作著,這些大客戶就是企業中非常重要的支柱,成功的進行大客戶的銷售,是讓企業良好發展的重要手段,如果這些支柱出現問題,企業的穩定性將會受到嚴重的損害。
特別是近幾年來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大客戶越來越大、小客戶越來越不穩定的這種現象已經越來越明顯,穩穩的抓住大客戶不管是對於企業還是銷售員來說都顯得尤為的重要。所以在企業中,大客戶是非常重要的客戶是有原因的。
要挖掘穩定大客戶,制定大客戶的營銷策略是必須要放在首要位置的任務,首先我們需要明白制定的大客戶營銷策略所要達到的長遠效果是什麼?
首先,客戶的忠誠度,不管我們是穩定大客戶、挖掘大客戶還是利用策略和客戶面對面的進行銷售,最終一定要讓客戶對我們的產品或服務產生一定的忠誠度,這才是具有長遠發展的營銷策略。有些銷售員把客戶的滿意度視為客戶的忠誠度,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客戶的滿意度是一種心理的滿足,可以說是一種短期的心理表現,是在客戶使用過我們的產品後對產品的一種贊賞。而客戶的忠誠度是一種持續交易的行為,是為了能夠與客戶持續交易而做出的一個推動策略,這是每一個銷售人員乃至企業願意看到的效果。所以在我們制定的營銷策略中如果能夠起到這樣長遠的效果,對以後的發展將具有舉足輕重的優勢。
其次,感情維系。感情維系其實是鞏固大客戶忠誠度的一種策略,人是一種感情豐富的高級動物,如果在制定的策略中體現不出感情的存在,那麼彼此之間的溝通就像是一個缺乏潤滑油的機器,顯得有點干澀。比如我們可以對大客戶的品行、興趣愛好、作風、購物習慣等做一個基本的了解,然後再制定營銷策略的時候將這些因素融入到營銷策略裡面。現在很多銷售員採用的節假日贈送禮品、請大客戶參加聯誼會等,都是感情維系發展的一種策略。
國順化妝品銷售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銷售代理某某牌化妝品的企業,最近公司在中原地區開設了分公司,准備在中原地區打開市場並尋找到願意代理的二級商。
田然是最近應聘到這家公司的銷售人員,主要負責二級代理商的業務,目前的主要工作也就是開發二級代理商。一方面之前自己沒有從事過化妝品行業,對化妝品市場還不是很了解。另一方面這個產品也是剛剛的進入中原地區,所以開發二級代理商也是非常困難的事。
首先他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傳統的銷售方法,就是下地市,一家經銷商一家經銷商的去拜訪,將產品及代理優惠向每個經銷商做一個介紹,希望能夠找到合適的代理自己產品的經銷商。這樣他每天去拜訪4到5家經銷商,跑了一個星期之後不僅自己累的不行,而且收效甚微,公司領導見田然工作一個星期了,看似每天非常忙碌的樣子,可也沒見一個有意向的客戶,對田然的態度自然也沒有以前那樣的客氣了。
這天下班他和朋友一起喝酒,郁悶之餘說起了自己目前工作的情況,朋友聽了田然的遭遇也是非常的同情,隨口說道:
「你這樣每天一家一家的去挖掘客戶,一個星期最多也就拜訪20個客戶,不但費時間、費精力而且由於你每次的發揮不同,效果也不怎麼樣。我以前做推銷的時候曾經做過一些展會,把有意向的客戶全部集中在一起,一次性的進行產品推廣,這樣效果還不錯。」
天然聽了朋友的經驗後感覺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將地市潛在的經銷商全部集中在公司,進行一次二級代理的營銷會議,然後請老總出面講解的話,這樣不僅效率高、省精力而且客戶覆蓋面也廣,一定會產生很好的效果。
接下來時間,他給地市的每個經銷商發送邀請函,請其參加公司舉行的二級經銷商代理會議,為了保證每個經銷商都能夠出席,他還買了很多的禮品,並承諾有優惠的政策。兩天的時間他一共邀請到了120個客戶,到會的有112個,在半天的時間內,他就將自己的產品及代理事宜傳遞了這些客戶,並當時就有人與公司簽訂了代理協議。
此案例中,如果按照田然的營銷策略,每天依靠自己的腿功去挖掘二級代理商,從時間上來講效率將是非常低下的,跑一個月他也拜訪不了多少個客戶。其次對自己的體力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案例中提到了客戶覆蓋面,意思是田然如果按照自己的策略去拜訪客戶,一個星期最多隻能拜訪20個客戶,如果採用集中會議的形式,半天時間內就可以將信息傳遞給112個客戶,20和112這就是兩個不同的覆蓋面,即在某一時段內接觸產品信息的客戶的數量。市場如戰場,商機總是稍縱即逝的,銷售人員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將產品介紹給對方;在很短的時間內挖掘大客戶;在很短的時間內與客戶成交,信息傳遞時的過程中,這些與客戶覆蓋率將有著很大的關系,所以覆蓋的數量越多當然成功的幾率就會越大。
在制定大客戶營銷策略時,我們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有近期的、有遠期的,比如與大客戶迅速的達成協議,讓大客戶成為我們永久的穩定客戶等,除了這些我們還要考慮到費用、時間等方面的因素。
第一,制定大客戶營銷策略時費用的預算。比如我們在主流媒體上做一個廣告100萬才能達到介紹產品和宣傳的目的;而我們在一些專業的媒體上打廣告花費可能只需幾萬,同樣也可以達到非常好的效果,同時也會省下一大筆的費用。
第二,效率。前面講過效率是現在商場制勝的關鍵,所以我們制定的營銷策略必須是高效的、立竿見影的,能夠做到事半功倍才是一個優秀的營銷策略。
第三,客戶的級別。現在很多的銷售員都不善於向高層的客戶進行銷售,制定的營銷策略中總是忽視關鍵性的人物,要知道,擁有決定權的往往在決策層,如果你拜訪的客戶總是那些和這筆生意似有似無的人物,那麼這個訂單將會很難敲定。所以,找對人辦對事,這也是一個效率的體現,要弄清誰是具有決策權的,制定的營銷策略針對的是誰。
⑸ 什麼是標桿營銷
標桿法是通過將企業的業績與已存在的最佳業績進行對比,以尋求不斷改善企業作業活動、提高業績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的過程。其主要目的是找出差距,尋找不斷改進的途徑。其方法是對同類活動或同類產品生產中績效最為顯著的組織或機構進行研究,以發現最佳經營實踐,並將它們運用到自己公司。最佳業績通常有三類:內部標桿、競爭對手標桿和通用標桿。比較理想的是與競爭者比較,即使用競爭標桿來確認競爭者中最佳實務者,判斷其取得最佳實務的因素,以資借鑒。這實質上是進行競爭對手分析。
利用標桿法進行競爭對手分析,首先要明確誰是企業的真正競爭對手。其次要明確競爭對手所採用的基本競爭戰略,因為它決定了企業對成本的措施。採用成本領先戰略的企業以低成本為第一目標,使用各種方式和手段來降低成本;而採用差異化戰略的企業則以差異化為第一目標,降低成本的方式和手段以不影響企業差異化為限度;實行目標聚集戰略的企業以佔領特定細分市場為目標,在特定細分市場里,他們仍然會採用成本聚集或差異化戰略。成本標桿分析以採用相同基本競爭戰略的競爭對手分析最具有價值。第三要分析競爭對手的價值鏈和成本動因,並與企業自身價值鏈和成本動因加以比較。若競爭對手向目標市場提供相似產品或服務,並採用相同的基本競爭策略,則他們所處的市場環境基本相同,分析的重點應是企業內部因素。
⑹ 營銷中,如何開拓你的戰略目標客戶
1.充足的客戶拜訪准備。在給客戶打第一個電話前或登門拜訪前,盡可能多地了解大客戶的各種信息,尤其是他們的需求信息,要想好對方可能提出的問題,可能發生爭議的焦點,讓步的底線等,准備越充分,成功幾率越高。
2.成為你所銷售產品的專家。大客戶的專業性要求很高,因此,業務人員對所推銷的產品是否夠了解,是否夠專業,是否能給客戶以信心,就成了成交的關鍵因素。
3.為客戶創造價值。只有有價值的合作才能持久,不要以為達成初步合作或抓住了一個關鍵負責人就可以長久的擁有這個大客戶,想長期合作的唯一方式就是為大客戶的組織不斷創造價值。
4.關注競爭對手。真正影響我們是否能與大客戶達成交易的是同業競爭對手,戰勝了競爭對手的同時基本就擁有了大客戶。
5.組織系統支持。一個人面對組織型大客戶那種全面、專業的需求,往往顯得能力不足,此時可以設立大客戶開發支持中心,業務人員在開發大客戶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隨時向「智囊團」求救,及時化解困難。
6.流程分解。組織可以把尋找大客戶、意向性接觸、進一步溝通、跟進、交易、維護等各個環節拆解開。讓各有所長的人發揮所長,重復去做可以熟能生巧,效率自然大大提升。
7.互動式大客戶開發。通過迂迴的方式達到與目標大客戶互利合作。比如,一家特鋼生產企業同它的客戶,一家地產開發商談判——如果你購買XX企業的 XX支控水閥門,我就以優惠XX%的價格向你們提供建築特鋼。返回頭找另一個大客戶,金屬閥門廠,同它談判——如果你購買我們的XX噸特鋼,我們就保證某地產開發商購買你們XX支閥門。如此三方受益,雖給地產商讓出部分利潤,但是卻成交了兩筆生意,還是劃算的。
⑺ 如何做好大客戶營銷
有一個經濟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調查,在一個企業當中,80%的利潤來自於20%的大客戶,對於一個銷售員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他80%的提成是靠20%的大客戶來賺取的,相信很多成功的銷售員都有這樣的體會。 我們知道,銷售是離不開客戶需求的,客戶有了需求才會產生銷售行為的成功,他是整個銷售的基礎,既然大客戶在企業中如此的重要,那麼,我們在銷售的過程中,就應該以大客戶需求為導向,把大客戶的需求作為銷售過程中的重要導向。 在這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客戶的需求是不斷地發生著變化的,從普通化、個性化到多樣化,這也相應的指引著我們銷售的方向及銷售的重點。「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標」,這一直是我們銷售過程中的口號。而由於在一個組織當中,大客戶始終是佔有很重要的比重。所以,大客戶的需求也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我們工作的重點。在制定的營銷策略及營銷技巧的時候,我們必須有意識地側重於大客戶的需求,以滿足大客戶的需求為目的去制定及實施。 我們首先對一個企業當中所謂的大客戶做一個闡述。一個企業中的大客戶並不單單的是指使用我們產品最多量最大的客戶,如果這樣理解就不免有些狹義,正確的認識應該是在企業經營的區域內,使用產品量大或者單位特殊的客戶,以及對企業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或是影響力的客戶。主要可以分為這幾個方面:經濟大客戶、重要客戶、集團客戶以及戰略客戶等。 經濟大客戶其實我們不難理解,就是使用我們產品量最大的客戶,這類客戶從某一方面講,支撐著企業的運營,企業中大量的產品需要通過他們去轉變。比如:一級經銷商、地區代理等。對於一個營銷人員來說,這類客戶就是自己的貴人,如果能夠把這類客戶拉做自己的同盟軍,那麼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有利潤,還有長期穩定的發展。 集團客戶是指與本企業或者個人產業鏈或者價值鏈關系密切的組織,比如企業的重要供應商、大量使用本企業產品的組織、團體購物組織等,這類客戶一旦有需求,他的使用量非常的大,能夠在一段時間內迅速提高企業或者個人的業績。 這些大客戶對於企業及個人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需要迅速的建立於之忠誠的合作關系,只有忠誠才能夠長久,才能夠穩定我們及企業的發展。 要讓大客戶忠誠於我們之間的關系,對大客戶需求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這是我們制定營銷技巧及策略的基礎。在對大客戶的需求進行分析時,對顯性需求和隱性需求應有一個深刻的認識。所謂顯性需求,就是客戶表現出來的外在需求,這類需求銷售員一般都可以察覺得到,比如客戶建了一個工廠,需要購買20台機器,通過客戶的敘述和我們的觀察,這個需求已經擺在了我們面前,一般來說比較容易滿足。而對於隱性需求則就不那麼容易的理解了,一般表現為大客戶對產品或者服務的抱怨、不滿或者懷疑等。比如客戶抱怨說:「你們的服務怎麼這樣子呢!太讓人失望了。」從這句抱怨中我們只是聽出了客戶的不滿,對於客戶對那方面不滿?我們的產品哪樣子?我們還不是很清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首先要分清楚客戶的是顯性需求還是隱性需求。 對於隱性需求,我們要努力的提出解決方案,把客戶的隱性需求變成顯性需求,只有在客戶的隱性需求變為顯性需求時,我們才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才有和客戶建立忠實的合作夥伴關系的可能。 在銷售的過程中,不斷的挖掘客戶的需求是每一個銷售員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對於一些大客戶來說,這個工作賦予的意義也是非同尋常的。一般來說,大客戶不會主動地找到銷售員然後告訴銷售員說:「我是你的大客戶,我需要你們大量的產品……」,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我們去挖掘。因為大客戶的交易不同於一般普通的交易,「你給我錢,我給你產品或者服務」這么的簡單,對於一個交易,通常需要簽訂采購合同,通過合同彼此之間要協調制定單價、總價、優惠幅度、貨運方式、到貨時間、售後服務等各方面的內容,這裡面的每一個內容都是客戶的需求,都需要我們通過挖掘和協商去滿足。 市場的競爭就是客戶的競爭,尤其是對於大客戶的競爭,決定大客戶和誰合作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誰能夠為他們創造出更多的價值,誰能夠更多地滿足他們的需求,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明白客戶重視的價值是什麼?他的需求是什麼?在明白了這些之後,當然我們還不能盲目的去滿足這些需求和價值。要分析大客戶的價值是否與企業的能力相平衡,比如客戶的需求價值大大超出了企業所能夠承受的能力,或者收益與成本相差太遠,成為了虧本生意,這就出現了大客戶的需求價值與企業的付出不平衡,肯定是沒有人去做的。 關於客戶的價值,載瑟摩爾認為,客戶的價值它是一種感知價值,是客戶在面對產品時感知到的利益,與在獲取產品時所付出的成本進行比較後對產品和服務的總體評價。而被稱之為「現代營銷學之父」的菲利普
⑻ 制定大客戶營銷策略需考慮的幾個因素是什麼
[經典回顧]
在建築上,一般高層建築所採用的都是鋼架結構,因為鋼架結構裡面有幾根非常堅實的柱子,這幾根簡單的柱子能夠使建築更加的穩定,小的波動基本上奈何不了建築的穩定性。在一個企業中也是一樣,能夠長期穩定發展的企業都有一些大的客戶與其緊密的合作著,這些大客戶就是企業中非常重要的支柱,成功的進行大客戶的銷售,是讓企業良好發展的重要手段,如果這些支柱出現問題,企業的穩定性將會受到嚴重的損害。
特別是近幾年來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大客戶越來越大、小客戶越來越不穩定的這種現象已經越來越明顯,穩穩的抓住大客戶不管是對於企業還是銷售員來說都顯得尤為的重要。所以在企業中,大客戶是非常重要的客戶是有原因的。
要挖掘穩定大客戶,制定大客戶的營銷策略是必須要放在首要位置的任務,首先我們需要明白制定的大客戶營銷策略所要達到的長遠效果是什麼?
首先,客戶的忠誠度,不管我們是穩定大客戶、挖掘大客戶還是利用策略和客戶面對面的進行銷售,最終一定要讓客戶對我們的產品或服務產生一定的忠誠度,這才是具有長遠發展的營銷策略。有些銷售員把客戶的滿意度視為客戶的忠誠度,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客戶的滿意度是一種心理的滿足,可以說是一種短期的心理表現,是在客戶使用過我們的產品後對產品的一種贊賞。而客戶的忠誠度是一種持續交易的行為,是為了能夠與客戶持續交易而做出的一個推動策略,這是每一個銷售人員乃至企業願意看到的效果。所以在我們制定的營銷策略中如果能夠起到這樣長遠的效果,對以後的發展將具有舉足輕重的優勢。
其次,感情維系。感情維系其實是鞏固大客戶忠誠度的一種策略,人是一種感情豐富的高級動物,如果在制定的策略中體現不出感情的存在,那麼彼此之間的溝通就像是一個缺乏潤滑油的機器,顯得有點干澀。比如我們可以對大客戶的品行、興趣愛好、作風、購物習慣等做一個基本的了解,然後再制定營銷策略的時候將這些因素融入到營銷策略裡面。現在很多銷售員採用的節假日贈送禮品、請大客戶參加聯誼會等,都是感情維系發展的一種策略。
[案例分析]
國順化妝品銷售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銷售代理某某牌化妝品的企業,最近公司在中原地區開設了分公司,准備在中原地區打開市場並尋找到願意代理的二級商。
田然是最近應聘到這家公司的銷售人員,主要負責二級代理商的業務,目前的主要工作也就是開發二級代理商。一方面之前自己沒有從事過化妝品行業,對化妝品市場還不是很了解。另一方面這個產品也是剛剛的進入中原地區,所以開發二級代理商也是非常困難的事。
首先他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傳統的銷售方法,就是下地市,一家經銷商一家經銷商的去拜訪,將產品及代理優惠向每個經銷商做一個介紹,希望能夠找到合適的代理自己產品的經銷商。這樣他每天去拜訪4到5家經銷商,跑了一個星期之後不僅自己累的不行,而且收效甚微,公司領導見田然工作一個星期了,看似每天非常忙碌的樣子,可也沒見一個有意向的客戶,對田然的態度自然也沒有以前那樣的客氣了。
這天下班他和朋友一起喝酒,郁悶之餘說起了自己目前工作的情況,朋友聽了田然的遭遇也是非常的同情,隨口說道:
「你這樣每天一家一家的去挖掘客戶,一個星期最多也就拜訪20個客戶,不但費時間、費精力而且由於你每次的發揮不同,效果也不怎麼樣。我以前做推銷的時候曾經做過一些展會,把有意向的客戶全部集中在一起,一次性的進行產品推廣,這樣效果還不錯。」
天然聽了朋友的經驗後感覺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將地市潛在的經銷商全部集中在公司,進行一次二級代理的營銷會議,然後請老總出面講解的話,這樣不僅效率高、省精力而且客戶覆蓋面也廣,一定會產生很好的效果。
接下來時間,他給地市的每個經銷商發送邀請函,請其參加公司舉行的二級經銷商代理會議,為了保證每個經銷商都能夠出席,他還買了很多的禮品,並承諾有優惠的政策。兩天的時間他一共邀請到了120個客戶,到會的有112個,在半天的時間內,他就將自己的產品及代理事宜傳遞了這些客戶,並當時就有人與公司簽訂了代理協議。
此案例中,如果按照田然的營銷策略,每天依靠自己的腿功去挖掘二級代理商,從時間上來講效率將是非常低下的,跑一個月他也拜訪不了多少個客戶。其次對自己的體力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案例中提到了客戶覆蓋面,意思是田然如果按照自己的策略去拜訪客戶,一個星期最多隻能拜訪20個客戶,如果採用集中會議的形式,半天時間內就可以將信息傳遞給112個客戶,20和112這就是兩個不同的覆蓋面,即在某一時段內接觸產品信息的客戶的數量。市場如戰場,商機總是稍縱即逝的,銷售人員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將產品介紹給對方;在很短的時間內挖掘大客戶;在很短的時間內與客戶成交,信息傳遞時的過程中,這些與客戶覆蓋率將有著很大的關系,所以覆蓋的數量越多當然成功的幾率就會越大。
[巧手點金]
在制定大客戶營銷策略時,我們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有近期的、有遠期的,比如與大客戶迅速的達成協議,讓大客戶成為我們永久的穩定客戶等,除了這些我們還要考慮到費用、時間等方面的因素。
第一,制定大客戶營銷策略時費用的預算。比如我們在主流媒體上做一個廣告100萬才能達到介紹產品和宣傳的目的;而我們在一些專業的媒體上打廣告花費可能只需幾萬,同樣也可以達到非常好的效果,同時也會省下一大筆的費用。
第二,效率。前面講過效率是現在商場制勝的關鍵,所以我們制定的營銷策略必須是高效的、立竿見影的,能夠做到事半功倍才是一個優秀的營銷策略。
第三,客戶的級別。現在很多的銷售員都不善於向高層的客戶進行銷售,制定的營銷策略中總是忽視關鍵性的人物,要知道,擁有決定權的往往在決策層,如果你拜訪的客戶總是那些和這筆生意似有似無的人物,那麼這個訂單將會很難敲定。所以,找對人辦對事,這也是一個效率的體現,要弄清誰是具有決策權的,制定的營銷策略針對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