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伊利集團營銷模式和渠道

伊利集團營銷模式和渠道

發布時間:2021-04-03 23:36:07

㈠ 營銷渠道和分銷渠道有什麼區別

一、性質不同

1、營銷渠道是指某種貨物或勞務從生產者向消費者移動時,取得這種貨物或勞務所有權或幫助轉移其所有權的所有企業或個人。簡單地說,營銷渠道就是商品和服務從生產者向消費者轉移過程的具體通道或路徑。

2、分銷渠道是讓產品以正確的數量、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地點運送。

二、職能不同

1、營銷渠道的職能主要包括:

(1)研究。即收集制定計劃和進行交換時所必需的信息。

(2)促銷。即進行關於所供應的貨物的說服性溝通。

(3)接洽。即尋找可能的購買者並與其進行溝通。

(4)配合。即使所供應的貨物符合購買者需要,包括製造、評分、裝配、包裝等活動。

(5)談判。即為了轉移所供貨物的所有權,而就其價格及有關條件達成最後協議。

(6)實體分銷。即從事商品的運輸、儲存。

(7)融資。即為補償渠道工作的成本費用而對資金的取得與支用。

(8)風險承擔。即承擔與從事渠道工作有關的全部風險。

2、分銷渠道的職能主要包括:

(1)分類。包括對產品的分類,分等,裝配,包裝等,使商品能符合顧客的需要。

(2)物流。包括進行產品的運輸和儲存,以減輕生產企業的壓力。

(3)融資與擔保。即為渠道工作的資金取得和支出以及為企業生產進行擔保。

(4)風險承擔。即承擔與渠道工作有關的全部風險險以及為企業生產承擔的部分風險。

(5)尋找顧客與促銷。即尋找盡可能多的顧客以及進行相應的促銷活動吸引顧客。

(6)調查市場及反饋。即利用自己熟悉市場的優勢,及時把市場信息反饋給生產企業,使其能生產出滿足市場需要的產品。

三、功能不同

1、營銷渠道的基本功能在於把自然界提供的不同原料根據人類的需要轉換為有意義的貨物搭配。

2、分銷渠道的功能主要包括:

(1)研究,即收集制訂計劃和進行交換時所必需的信息;

(2)促銷,即設計和傳播有關商品的信息,鼓勵消費者購買;

(3)接洽,即為生產商尋找、物色潛在買主,並和買主進行溝通;

(4)配合,即按照買主的要求調整供應的產品,包括分等、分類和包裝等活動;

(5)談判,即代表買方或者賣方參加有關價格和其他交易條件的談判,以促成最終協議的簽定,實現產品所有權的轉移;

(6)實體分銷,即儲藏和運輸產品;

(7)融資,即收集和分散資金,以負擔分銷工作所需的部分費用或全部費用;

(8)風險承擔,即承擔與從事渠道工作有關的全部風險。

㈡ 企業營銷方式和渠道有哪些

1.自行式經營管理方式

2.租賃式經營管理方式

3.多元化,股份制經營管理方式

4.產權式酒店經營方式

1.要正確選擇本酒店適用的經營方式,業主應重點關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在獨自經營、參加連環式銷售體系或特許經營體系的情況下,業主做好酒店經營管理工作的能力;二是選擇酒店管理合同經營方式,酒店增加的收益是否能超過酒店增加的費用;三是酒店貸款方是否要求專業酒店管理公司經營管理業主的酒店,並以此作為抵押貸款的條件。

2.對於以獲取酒店經營利潤為主要目標的酒店業主來說,自行經營管理酒店、加入連環式銷售體系和簽訂特許經營協議是較為合適的選擇,因為這三種經營方式賦予了酒店業主在具備較強酒店經營管理能力情況下獲取較高收益的可能性。對於以酒店不動產增值作為首要目標的酒店業主來說,租賃經營是較為合適的選擇。因為租賃經營能夠為酒店業主提供還本付息的保障,同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熨平風險波動。對於將兩種目標相結合的酒店業主來說,酒店委託管理是較為合適的選擇。

3.酒店業主選擇酒店委託管理這種經營方式,通常基於以下幾種原因:一是業主缺乏專業酒店管理經驗和酒店管理團隊;二是酒店管理公司能為酒店和業主帶來更高的收益;三是酒店業主公司股東或貸款方提出了此要求;四是學習、借鑒酒店管理公司的領先做法,以備將來自行管理酒店;五是期望引進酒店管理公司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機制;六是期望通過酒店管理公司廣泛的國際營銷渠道和預訂網路擴大酒店銷售額;七是期望通過引進酒店管理公司具國際知名度的酒店品牌,提升酒店知名度;八是藉助酒店管理公司優秀的酒店管理團隊和豐富經驗提高酒店經營管理水平;九是期望酒店管理公司能以參股或貸款進行資金投入,以減輕資金壓力。

酒店業主決定選擇酒店管理合同作為其酒店的經營方式時,也應重點考察此種模式對於酒店管理公司的優勢所在:不需要或只需要少量投資,不必提取折舊費,不必支付物業維修保養費,就能增加其管理的酒店數量,增加管理費收入,沒有或只有很小虧損風險。與特許經營的酒店相比,酒店管理公司的各個酒店較易統一質量標准。酒店管理合同對於酒店管理公司的弱勢也同樣存在:財務收益局限於管理費收入,對酒店所有權決策沒有多大影響,酒店的經營管理需依賴業主的財務實力,在合同終止之後會失去經營管理權。然而,如果酒店管理公司與業主簽訂合資經營協議,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上述的缺點。

㈢ 蒙牛乳業集團的品牌營銷戰略分析

蒙牛乳業集團的品牌營銷戰略分析 創勁廣告公司 發表於2009年06月08日 22:23 閱讀(0) 評論(0)舉報 摘要3-4 Abstract 4-5 第一篇 中國乳業發展趨勢 8-10 第二篇 蒙牛乳業集團簡介 10-13 1.「先建市場,後建工廠」 10 2.建立「全球樣板工廠」 10-11 3.智力整合財力 11 4.年平均發展速度為329%,年平均增長率達229% 11-13 第三篇 蒙牛的品牌成長之道 13-19 3.1 蒙牛品牌戰略的第一步——內蒙牛 13-15 3.2 蒙牛品牌戰略的第二步——中國牛 15-17 3.3 蒙牛品牌戰略的第三步——世界牛 17-19 第四篇 成就蒙牛品牌的事件營銷 19-28 4.1 理論回顧 20-23 4.1.1 事件營銷的作用 21-22 4.1.2 成功事件營銷的四大要素 22-23 4.2 蒙牛品牌與事件營銷的巧妙結合 23-28 4.2.1 注重定位 24-25 4.2.2 強調創意 25-26 4.2.3 高端載體 26 4.2.4 形成話題 26-27 4.2.5 項鏈理論 27-28 第五篇 蒙牛運用事件營銷提升品牌的實例分析 28-40 5.1 「超級女聲」案例陳述 28-31 5.2 蒙牛在超女營銷中成功的關鍵 31-32 5.3 蒙牛品牌成功提升 32-33 5.4 蒙牛品牌成功提升的原因分析 33-36 5.4.1 蒙牛的企業文化 33-34 5.4.2 蒙牛的營銷方法 34-36 5.5 對蒙牛品牌成長的思考 36-40 5.5.1 思路決定出路,超常規增長背後的戰略 36-38 5.5.2 品牌的基因是品質,品牌的常青源於文化 38 5.5.3 蒙牛品牌戰略的背後——重塑中國奶業產業鏈 38-40 第六篇 結論及對未來的借鑒 40-42 6.1 三網一體,才是整合營銷 40 6.2 品牌不僅是溝通,而且要形成文化符號 40-41 6.3 產品定位要准確 41 6.4 以共贏為准則 這個是大綱,感覺對口與我索取全文184886722 透視蒙牛的營銷渠道變革策略 蒙牛正在尋找各種模式以拓寬其在全國的銷售渠道。近日,蒙牛在北京的專賣店開出了第27家,預計到年底突破1000家。蒙牛連鎖事業部總經理蕭桂森向媒體透露,5年內建5000~1.5萬家專賣店的設想已開始。 進入實操 為了加速開店進度,蒙牛已經投入了3000萬元用於連鎖,還在30多個城市設立連鎖分公司。從今年起蒙牛放開了只允許蒙牛經銷商加盟的要求,同步發展其他法人特許加盟商。 目前,國內乳業的主流模式還是通過經銷商進入大賣場、超市等終端。令人費解的是現有的銷售渠道已經能滿足蒙牛產能需求,蒙牛何以要大費周折在全國開辟渠道? 賣場擠壓? 與大多數生產企業一樣,蒙牛在各地一般都通過當地經銷商分銷到超市、大賣場、便利店等。山西太原一位蒙牛經銷商告訴記者,超市的各種費用讓我們日子難過。各項收費幾乎和銷售毛利差不多。如果再被拖欠貨款,就賺不到錢了。 從格力到TCL,從茅台到五糧液。「渠道的擠壓迫使中國不同領域的生產企業都嘗試自建終端。」上海壹言商務咨詢有限公司首席策劃師湯志慶告訴記者。 「建立連鎖專賣店,蒙牛主要是從品牌經營的角度考慮。」蒙牛連鎖事業部總經理蕭桂森表示,單一用大量的廣告投入已難以打動消費者。而主流渠道也無法傳達蒙牛獨特的文化,只有建專賣店能達到這一目的,還能幫助蒙牛直接感知市場的變化。 自建渠道成本頗大 為了鼓勵加盟,今年起允許蒙牛經銷商以外的法人加盟,交納2.5萬元,包括加盟費、權利金、保證金在內的費用,另外再購買相關設備後就可以開店了。甚至蒙牛還能提供租金在5000元/月以內,30平方米左右的鋪面,允許50%的商品為蒙牛以外的產品。商品價格可以比賣場平時價格略低。「開一家蒙牛專賣店已經沒什麼門檻。」太原一位經銷商告訴記者,不過他並不認為做專賣店能幫他提升利潤。 乳業與零售業同屬於微利的行業,據湯志慶測算了開店的成本:在北京或上海的市區租1間2~30平方米的門面,每月至少要3000元,兩名雇員一月薪水2400元,再加上水電等其他費用,每月至少也需要六七千元的成本,而乳製品的平均毛利能到10%已經很不錯了,一個月需要多少的銷售額才能保證贏利?又如何確保加盟商的穩定收益? 同時商鋪資源正變得日益稀缺,房租上漲,運營成本屢增不降。 伊利集團一位大區經理告訴記者,兩年前,伊利也曾想過做專賣店,但是調研發現,各地區在地段、房租、合作模式上發現建店的費用比較大,而經銷商也不願單方面投入,最終放棄了專賣店的打算。 即使在去年,雙匯集團的銷售收入創下了201億元的歷史新高,仍然難掩其在連鎖經營上的尷尬。其年報分析:去年雙匯商業連鎖店實際投入1.39億元,收益為-1476萬元,由於商業經驗不足,牽涉地域較廣,對各地尤其是大城市的商超模式沒有足夠的認識,導致項目的建設進度和效益方面都與預期存在一定差距。 蒙牛的策略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分析,蒙牛推出的這種專賣店的業態,直接會與傳統的零售渠道產生沖突。如果管理不好,有可能兩敗俱傷。 「雖然北京已有超過50個加盟申請,但是,目前國內便利店整體贏利狀況不理想,缺乏店鋪資源,都是限制開店速度的原因。」一位蒙牛經銷商告訴記者。 而且其專賣店仍然要依靠原有的經銷商配送體系,短時間內無法實現全國統一配送。而不同的分銷渠道,如何維持正常的價格體系?如何有效跨區域管理? 對於蒙牛的動機,湯志慶認為:「渠道越多元化,對銷量的增長越有利。」乳業銷售的一個要件是鋪設銷售網路,無論專賣店未來如何經營,都能更好地對終端進行控制。 未來,蒙牛專賣店能夠在原有的主流渠道覆蓋之外,輻射一個新的區域,在自己控制的分銷渠道中,整合蒙牛的系列產品,從而在相對飽和的渠道之外,建立一個新的市場。 參考資料: http://www.ru.cn/jyzd/ShowClass.asp?ClassID=119 給你幾篇參考資料: 蒙牛營銷實踐的理論解讀在中國企業界,「蒙牛速度」是一個真正的傳奇故事,開創前三年蒙牛「平均每天超越一個同類企業」,5年間銷售額增長200倍,投資收益率大於5000%。在短短一年時間里,從無到有,從籍籍無名到影響力在乳製品行業里首屈一指,蒙牛人確實是令人驚嘆。驚嘆之餘,我們不得不反思,為什麼一定是蒙牛?蒙牛為什麼能夠迅速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蒙牛何以在幾千家乳品企業的殘酷競爭中脫穎而出?蒙牛的經驗能不能被借鑒? 毋庸置疑,來自成吉思汗故鄉雄渾蒼茫的大草原的蒙牛人成功地做了一篇大文章,而我們只能從一個個分解後的經營環節進行解讀,以求獲益。蒙牛的成功首先是其營銷戰略的成功。蒙牛總裁牛根生曾經提到,做企業就是做事、做勢、做市。產品做好了,是「做事」;營銷做好了,是「做勢」;品牌做好了,是「做市」,而蒙牛「做勢」的能力尤其強。從做內蒙古第二乳業品牌到來自草原的親情問候,從為中國喝彩的航天精神首倡到想唱就唱的超女個性張揚,蒙牛發起的營銷戰的沖擊在中國營銷界是空前的。運用營銷領域最新的4Rs(關聯、反應、關系、回報)營銷理論,我們可以發現,蒙牛是如何一步步引導消費者的購買欲求,佔領市場制高點的。對於大多數中國消費品行業的營銷經理而言,研究蒙牛人的營銷理念、營銷手法,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目前,中國企業的營銷活動已經轉向了市場競爭導向階段,市場競爭要求企業不僅要看到客戶需求,還要更多地注意競爭對手,冷靜分析自身在競爭中的優、劣勢並採取相應的策略,在競爭中求發展。4Rs(關聯、反應、關系、回報)營銷理論根據市場不斷成熟和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著眼於企業與顧客互動與雙贏,不僅積極地適應顧客的需求,而且主動地創造需求,運用優化和系統的思想去整合營銷,通過關聯、關系、反應等形式與客戶形成獨特的關系,把企業與客戶聯系在—起,形成競爭優勢...

㈣ 伊利的銷售渠道是什麼

廠家直銷

伊利集團在全國有很多的生產廠家,很多商家可以直接從廠家進貨,不過廠家直銷也局限於交通問題,有的地區交通不便利,就會出現銷售的盲區,或者是人力物力投入的過大,費用過高,管理難度比較大。

平台式銷售

平台式銷售這種模式收到區域市場條件限制比較強,需要比較多的工作人員相互配合。

網路銷售

網路銷售非常容易出現價格混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商家反應遲緩。

農貿市場輻射式銷售

主要你送傘形式關系為主體,沒有固定網路和客戶,非常容易出現相互壓價的情況,商家的服務意識非常的少。

電子商務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發展,而且目前有客戶群體比較窄,配送不經濟等缺點。

目前分銷商之間存在著一些沖突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竄貨,竄貨會直接擾亂貨物流向的目標市場,如果非常嚴重的話,會直接造成企業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就是霍金分配,不均衡造成的沖突。如何解決這些沖突也是企業與分銷商持久合作關系的關鍵。

以上就是對於伊利集團分銷渠道分析,伊利集團作為國內知名的企業依然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同時也無法避免一些分銷商出現沖突。對於這種大型的企業來說,除了要增加分銷渠道之外,也應該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管理,針對當前市場的發展事實的推出一些新的銷售渠道,進而可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㈤ 營銷方式與營銷渠道是一個意思嗎有什麼區別

營銷方式是一種固定的模式;營銷渠道是接連性質。用什麼方式去疏通渠道;主要在於方式的用法是否正確,不行就再換另一種方式。

㈥ 伊利在2008年奧運會中的營銷策略

8月24日,隨著奧運聖火在鳥巢上方緩緩熄滅,被國際奧組委主席羅格譽為「無以倫比的」北京奧運會勝利落下帷幕。熱鬧之後,中國迎來的是北京奧組委的總結大會,是各色排行榜的搶鮮出爐,以及各大奧運企業們 的營銷 盤點。 據了解,2008北京奧運會共有贊助企業63家。這些憑借品質與信譽得以牽手奧運的企業,在長達三年的奧運之旅中紛紛花費巨資,帶來了一場場精彩紛呈的「中國式奧運秀」。而伊利集團在奧運閉幕式結束後爭取到的第一個15秒廣告,則因激動人心的「有我中國強」口號,成為了08奧運企業營銷大作的收官之筆。 據近日由中國傳媒大學網路口碑研究所公布的《奧運品牌網路口碑趨勢報告》顯示,在此次奧運會贊助商中,活動表現位列前10名的品牌,民族品牌佔了6個。其中,伊利集團以其全方位的品牌推廣手段與多渠道的奧運營銷活動,成為了表現最出類拔萃的奧運贊助商之一。 據悉,作為唯一一家符合奧運標准、為奧運會提供乳製品的企業,伊利集團的奧運攻勢自05年牽手奧運之後,即以漸進且集中之勢多方出擊。選擇體育明星代言,強化品牌與奧運的深度關聯是伊利集團奧運營銷的第一步。而對於明星的選擇,則是伊利合理分析後的結果。在通過消費者調研報告,以及對現有運動員和運動隊的分析、排序之後,伊利最終篩選出了劉翔、郭晶晶、易建聯、乒乓球運動隊、羽毛球運動隊、花樣游泳運動隊等代言人和代言團隊。事實證明,本次奧運會上,無論是獨得兩金續寫跳水女皇神話的郭晶晶,還是蟄伏多年一鳴驚人的馬琳,都在第一時間成為了媒體聚光燈前的寵兒,而他們的簽約企業伊利也借著產品助力奧運冠軍的東風成為了最受矚目的奧運企業之一。 如果說,伊利對代言人的選擇為其奧運營銷的成功布下了重要一局,那麼其通過廣告支持所贏得的回報則更是無可估量。 伊利在 奧運會開、閉幕式前後購得的累計60秒鍾的廣告「第一位置」,成為了奧運會開幕式上,除了點火儀式外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民族符號之一。無論是在人們對奧運會開幕式屏息翹首的那一瞬期待中,還是在開幕式結束後觀眾難以自己的激情里,伊利「有我中國強」的話語符號和背後所代表著的民族精神,都隨著廣告的展示,不僅被13億中國人牢牢記憶,更被全世界逾1/3的人口了解和欣賞。 而讓 伊利在 喧囂熱鬧的奧運營銷大戰中脫穎而出的,卻不僅僅是廣告與代言人的選擇。始終致力於宣傳奧運、支持奧運和服務奧運,走出了一條踏實卻略顯低調的奧運公益之路,才是伊利最終獲勝的根本法寶。 2007年4月9日,「伊利奧運健康中國行」大型奧運主題活動在全國展開,一場「全民奧運」的熱潮從此而始。2007年11月15日,伊利集團推出了「有我中國強——尋找我的奧運坐標」大型網路公益簽名活動,成為網民助威奧運的主戰場之一。與此同時,作為 「為夢想創造可能」品牌主張的實戰演繹,伊利集團 「健康中國」計劃則先後推出了「5.25健康中國公益日」、「陽光社區公益夢想」、「500福娃迎奧運,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 、「陽光心靈關愛計劃」等系列奧運公益活動。作為長期的品牌戰略規劃,中國奧運健兒每奪得一塊金牌,伊利就將向「健康中國」計劃注入20萬元資金,為推動社區、青少年、環境的健康發展與社會的和諧進步持續發力,用公益的火種點亮「健康中國人、健康中國」的美好願望。目前,隨著中國奧運軍團51塊金牌的入賬,伊利集團1020萬的公益資金也已隨之啟動。 據了解,奧運為伊利帶來的拉動早已成效卓著。「牽手奧運,伊利的品牌價值得到大幅度提升。」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介紹說。簽約奧運以來,伊利的品牌價值已從136.12億元飆升到201.35億元。而據8月30日的伊利中報數據顯示,伊利上半年的主營業務激增23.06%,兩倍於行業增長。種種數據都已說明,伊利無疑成為了奧運大餐中笑到最後的企業之一。

㈦ 伊利選擇的是什麼ERP

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最近選擇採用Oracle ERP解決方案,以應對商業挑戰,實施精細化管理,增加市場覆蓋,同時,也為今後實現集團躍升全球乳業巨子的戰略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該ERP項目目前正在實施當中,此舉有助於鞏固和進一步提升甲骨文公司在中國乳品製造行業的IT解決方案提供商的領導地位。

伊利集團成立於1993年,是中國最大的乳業公司,也是中國最重要的快速消費品製造企業之一,2006年奶製品銷售額超過20億美元。集團已訂立了在2010年躍居全球乳業20強, 2015年進一步成為全球乳業10強的宏偉目標。

然而, 隨著企業規模的迅速壯大和快速發展,集團公司在生產、營銷、渠道和供應鏈管理等方面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原有的零散的信息化模塊已遠遠不能滿足業務向縱深拓展的需要,由此,各業務部門迫切要求集團能建立一套從生產到銷售、從出廠到分銷、從供應鏈上游到下游都能實現集中控制、統一管理的ERP系統,以達到實施精細化管理,增加市場覆蓋面的目的。

經過IT專家的綜合評估和鑒定,伊利最終選擇了Oracle 電子商務套件(E-Business Suite)。伊利集團選擇的Oracle ERP解決方案,包括了財務管理、采購管理、庫存管理、訂單管理、流程製造管理和每日智能管理等模塊。該ERP項目的實施,將幫助伊利集團對不同業務板塊和產品線進行有效的信息管理,大大提高企業績效分析水平,及時應對現有和將來出現的各種挑戰。同時,Oracle 靈活開放的架構和平台,將提高項目實施的敏捷性,從而幫助客戶降低實施風險和總體擁有成本。

伊利集團信息工程部總經理王曉剛表示:「在我們採用最佳商業實踐的道路上,選擇Oracle應用產品具有戰略意義。它集中了我們關鍵的商務流程,讓我們可以對不同業務板塊和產品線進行有效的信息管理。Oracle ERP解決方案使我們分析企業績效成為可能,這樣我們就能夠及時應對現有和將來出現的各種挑戰。我們選擇Oracle ERP解決方案是因為它能帶給我們最大的價值和利益,其靈活開放的架構可以與我們現有的系統更好地融合,提高了我們實施的敏捷性,降低了我們的實施風險和總體擁有成本。」

伊利集團下設液態奶、冷飲、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業部,所屬企業130多個,生產的品種上千個。在高速發展之後,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潘剛先生認為伊利要成為中國第一個世界級的食品品牌,在管理、營銷和服務上,伊利和全球一流公司相比還有差距,於是在2005年決心推行全球化管理理念,通過對原有制度流程進行全面深刻的梳理,伊利各事業部、各工作崗位在縱向挖掘和橫向連接上都實現變革。在2006年底與Oracle合作建立ERP系統正是為了使這些變革的效益在可執行的平台上得以實現,從而使伊利獲得可持續的發展能力,以實現進入世界乳業20強的戰略目標。

據悉,伊利集團的ERP項目已於2007年2月首先在集團下屬的液態奶事業部開始實施,目前實施順利。

甲骨文公司大中華區企業應用軟體(製造/零售/分銷業)副總裁王春文表示:「目前中國擁有很多世界領先的CPG(快速消費品)製造廠商。作為全球最大的企業軟體公司,Oracle面向CPG的行業解決方案本身所具備的全球最佳業務實踐由於在中國多家領導性的消費品行業的長期應用,已成功的融合了國內的管理經驗,成為中國消費品企業創新的管理平台。我們在消費品行業的優勢是不但具有核心的ERP系統,而且更具有領先的需求管理、渠道管理和物流管理等解決方案,而這些方面的改善對消費品企業公司的效益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由於甲骨文公司對中國CPG行業有很深的洞察力,在中國市場已擁有廣泛的客戶群和成功案例,包括青島啤酒、光明乳業、匯源果汁、珠江啤酒等著名企業。我們衷心祝願伊利集團通過利用先進的信息產品和解決方案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更大的勝利。同時,我們承諾將幫助更多的中國的CPG企業在新一輪的競爭中能勝出。」

閱讀全文

與伊利集團營銷模式和渠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841
設備培訓組織方案 瀏覽:121
建設工程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567
2017年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608
華晨消防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839
市場營銷學吳建安期末考點 瀏覽:869
開展科技輔導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331
有關電子商務的填空題 瀏覽:601
網路營銷的外文文獻及翻譯 瀏覽:117
毛筆書法教師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939
規章制度培訓方案 瀏覽:619
食人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1
幼兒園游戲活動園本培訓方案 瀏覽:850
中心校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165
蘋果公司的市場營銷環境 瀏覽:690
優衣庫促銷方案 瀏覽:165
年度品牌推廣方案和預算 瀏覽:403
聚餐的策劃方案 瀏覽:992
2015元旦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12
安全解決方案售前培訓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