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案例:怎樣借勢造勢成功營銷
可以利用熱點話題,熱點事件,意見領袖等進行造勢。
B. 2016 年優秀的營銷案例和廣告案例有哪些
一、 自嗨營銷:4小時逃離北上廣,幹了這碗有毒的雞湯
二、色情營銷:馬雲的專社交夢不死,屬支付寶變約炮神器
三、偷窺營銷:杜蕾斯」百人試戴」直播,500萬群眾全程懵圈
四、「資本運作」營銷宣傳:papi醬估值達到1.2億,資本運作廣告拍賣2200萬
五、創意營銷:寶馬M2——產品本身就是最好的傳播渠道
六、「最真誠」的營銷:《百鳥朝鳳》製片人不忍低排片量直播下跪
七、跨界營銷:美柚跨界牽手一汽大眾,KOL引領女性消費升級
八、 撕逼營銷:方太、華帝造字大戰,一場雙輸大戰
九、創新營銷:雙11的舊套路與新花樣,賣出新高度
十、二次元營銷:嗶哩嗶哩冠名上海男籃,體育終於擁抱二次元
C. 借勢營銷有哪幾種方法,借勢營銷技巧
就是接大事件的曝光度。如神六上天,蒙牛說神六的人喝他的奶,要跟正面事件產生正面的關聯性
D. 有哪些讓你佩服的借勢營銷案例
其實借勢營銷有很多。比如如果一個電視劇或者一個電影一個動漫火了,馬上淘寶就會有相關的產品,比如各種同款或者周邊。
E. 市場上有什麼成功的借勢營銷案例嗎
借勢營銷是將銷售的目的隱藏於營銷活動之中,將產品的推廣融入到一個消費者喜聞樂見的環境里,使消費者在這個環境中了解產品並接受產品的營銷手段。具體表現為通過媒體爭奪消費者眼球、藉助消費者自身的傳播力、依靠輕松娛樂的方式等潛移默化地引導市場消費。換言之,便是通過順勢、造勢、借勢等方式,以求提高企業或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並最終促成產品或服務銷售的營銷策略。
借勢營銷宣傳技巧
(一)價格借勢。如果自己的產品和競爭者是同類產品,並且包裝、質能、款式、品牌力都和競爭品牌在伯仲之間,但是價格比競爭品牌低,那麼,緊貼著競爭品牌,能最直接突出價格優勢。不要小看那張小小的價格標簽,這往往是把消費者拉到自己旗下的最後機會。
(二)特色借勢。有一種可樂,它的主要競爭對手自然不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這樣的巨人,企業很明顯地將競爭對手定位於二級可樂品牌。但是該產品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可樂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紊。於是企業在賣場的陳列策略是:遠離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緊貼著其他可樂。並給出醒目的POP廣告:A可樂,年輕健康 的汽水!很顯然,緊貼競爭品牌。並努力突出產品品質的個性特色和優勢,以達到產品更明顯的區分。當消費者經過這些可樂時, 看見其醒目的POP廣告,對比優勢自然就強烈異常。
(三)自家產品借勢。在同類產品里,如果自己的產品線更長。同樣可以用緊貼陳列的策略來突出品牌優勢。當產品優勢明顯的時候, 陳列應當用緊跟策略。俗話說: 「不怕不識貨, 就怕貨比貨!」 緊跟,起到的作用就是讓消費者進行比較,充分借競爭品牌的相對弱勢,來提升自己的優勢,一邊打壓, 一邊提升, 效果不言而喻,這是陳列中的關鍵。
借勢營銷成功案例 :
通向2022年冬奧會,北京來了!7月31日晚,萬眾矚目的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下簡稱冬奧會)舉辦城市終於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奧委會(IOC)第128次全會中揭曉。短短幾小時之內,各大品牌開始忙壞了,看它們如何借勢營銷。
1.最「老大哥」品牌:三星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 三星電子作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無線通信設備全球合作夥伴、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接力全球合作夥伴,力推三星電子的技術創新和奧運精神。北京(張家口)成功獲得2022年第24屆冬奧會申辦資格,三星將繼續全力支持奧運精神,為北京喝彩。
2.最走「心」品牌:伊利
七年前,恰逢2008北京奧運的時候,你在做什麼?
七年後,北京又將迎來2022冬季奧運,你將會做什麼?
3.最有文化 品牌:有道詞典
引用《權利的游戲》中的台詞「Winter is coming」意識暗示一場戰役即將到來,另一個這次台詞中把win用紅色突出,表明我們贏了,一語雙觀。
而另一款海報則把兩個競選城市阿拉木圖和張家口名字中的「圖」和「口」字進行對比,暗示「無招勝有招,無冬勝有冬」,真是最有文化的品牌。
4.最"龐大"品牌:打車軟體
出門就可以看世界,因為我們把世界載給你了。
5.最「運動」品牌:P&G
寶潔旗下品牌先行開了一場運動會,換上運動服的它們,看上去都是萌萌噠。
6.最「文藝」品牌:雀巢咖啡
冬奧會下的陽光,是彩色的,泡出來的咖啡,是幸福的。
7.最溫暖品牌:美的
七年之約,冷暖相攜。
夏去冬來,年復一年。
8.最「勵志」品牌:蒙牛
每一杯,為下一個里程碑。
9.最「鼓舞人心」品牌:杜蕾斯
滑到家了,北京張家口。
10.最「岡顯本色」品牌:岡本
京城,岡顯本色。
11.最「勵志」品牌:榮耀手機
今日的成功,讓北京再度榮耀;今天的勝利,讓中國成為世界首個奧運會全滿貫舉辦國,這一刻,我們值得驕傲、榮耀!
F. 你見過最精彩的營銷案例是什麼
提到令人最為印象深刻的事情,那肯定是「金拱門」首當其沖。去年10月,版麥當勞(中國)有限權公司突然宣布改名為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這一事件引起網上的熱議。麥當勞這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行為,給麥當勞帶來了巨大的流量熱度。
G. 借勢營銷的借勢營銷的新發展
一直專注於電復子商務網路營銷制的任兆虎先生(網名:赤狐007)指出傳統的商務運作是可以搬到網路上來運行的,電子商務的運作模式「取之於傳統而優先於傳統」,他提出網路營銷借勢營銷之借平台營銷。他針對於借平台的營銷觀點可以分為三點:
1.網路營銷「借」傳統營銷
營銷本來就有借勢一說,網路營銷本質就是藉助傳統的營銷方式營銷方法在網路上鋪天蓋地的運作的,這一點既具有文學色彩,取之於傳統而優先於傳統。
2.企業營銷「借」平台營銷
傳統的企業營銷大都借媒體宣傳,走廣而告之的路線,電子商務時代做好企業網路營銷在打好自己基礎的前提下,借平台之勢,走專業化平台宣傳的路線,達到有針對性的鎖定客戶群的目的,進而收到網路廣而告之的效果。
3.平台營銷「借」口碑營銷
電子商務大眾化全民化的發展必然激起電子商務平台的運作,然而誠信度的建立單靠網路營銷一些基本的方法也只是小有成效,最主要的還是要靠傳統的口碑營銷來打造平台的凝聚力。
H. 借勢營銷的常見營銷手段有哪些
1. 借品牌
有效藉助已有知名品牌,可以快速提升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比如在奧運期間的奧運營銷,就是典型代表。奧運會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體育盛會,受到了全球的注目。特別是商界奇才尤伯羅斯創造性地將奧運和商業緊密結合起來,並使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成為「第一次賺錢的奧運會」以來,奧運經濟越來越成為眾商家關注的焦點。比如在北京申奧活動中,可口可樂、通用汽車、喜力啤酒、農夫山泉、富士膠卷等公司都積極參與,這些企業圍繞奧運賽事除了投入贊助費外,還從公益、文化、熱點等各個角度採取了一系列相關的營銷活動。
再比如著名的奧巴馬女郎,也是藉助了奧巴馬的個人品牌才「一脫成名」。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其實「脫」了不一定就能出名,關鍵是看在誰面前「脫」。
2. 借渠道
在實施網路營銷時,通暢的推廣渠道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但是不是每個企業都有條件和能力建立自己的渠道。所以有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想辦法藉助別人的成熟渠道來進行推廣。
在這個方面,軟體行業用得是比較深入的,比如最常見的一種手段就是軟體綁定。經常喜歡嘗試軟體的朋友應該比較有感觸,在安裝一些小軟體時,經常推薦和提示你安裝一些相關的其他軟體。而一些惡劣的軟體,則根本不提示,直接強行幫你安裝,比如金山毒霸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你甚至都不知道什麼時候被安裝上的。
還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360衛士手機版,會有一些諸如「清理加速」、「軟體管理」、「手機殺毒」等方面的功能,如果你以為這些都是360衛士手機版自帶的功能,那就錯了,當你運行這些功能的時候,相應軟體才會下載到手機里,這樣利用360衛士手機版這個渠道,360就可以同時推好多款與手機優化相關的軟體了。
3.借事件
所謂熱門事件,關注的人肯定多,所以藉助這些熱門事件宣傳一下自己的公司或產品,比如杜蕾斯的官微,基本上網路中出現一點熱門事件,他們都能借上力,推出一個巨牛無比的文案,達到自己品牌營銷的目的。
另外,提起借熱點事件,想起另一個事件了:
第22屆冬奧會開幕式上,名為「俄羅斯之夢」的冰雪盛宴之中卻出現了一點小小的瑕疵。在體育場上空漂浮的五朵雪絨花本應該慢慢展開最終變形為象徵著奧運會的五環形象,但右上角的一朵雪絨花卻因為故障並沒有展開。「五環變四環」,這樣的失誤通過電視轉播呈現在了全世界觀眾們的面前。
國際奧委會對奧運商標的授權使用管理非常嚴格,沒經授權的商家是不能使用奧運相關元素的。但「四環」並不在奧組委授權范疇之內,商家使用的話,算不上侵權,各大商家敏銳的抓住時機,結合自己產品發揮想像:
一家名為zazzle的在線創意網站很快就推出了名為"索契故障"t恤衫,裡面有各種顏色可以選擇,但是價格不菲,男款需要22.95美元,女款也要19.95美元。國內電商迅速跟進,推出了其中的白色男款T恤,一位淘寶賣家一天就賣出了五百多件。
紅牛飲料則以「打開的是能量,未打開的是潛能」作為宣傳標語,使得網友吐槽活動繼續升溫。
中國聯通推出營銷廣告,你做不到的,沃來幫你。
有瀏覽器廠商戲稱,五環沒打開,是IE瀏覽器太慢,不如換一個試試。360、聯想等公司也把自己公司logo放在缺席的五環處,通過公司微博賬紛紛借機營銷。
互聯網中借勢營銷應用的非常廣泛,除了上面說的三種情況,還可以借名人效應,但不管是借渠道、借事件還是借名人,最核心的關鍵點在於,一定要是大眾所關心的,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