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 關於汽車服務業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共找到 3 條
[1]程霞. 我國汽車服務業發展研究綜述[J]. 科技信息(科學教研), 2008,(24) .
[2]金寧運,劉朝明,夏永,蔡艷麗. 我國汽車服務業的現狀與發展潛力分析[J]. 生產力研究, 2008,(04) .
[3]顧春梅,蘇如華. 汽車服務業服務質量、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的實證分析[J]. 商業經濟與管理, 2006,(12) .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共找到 9 條
[1]周立迎,梁昱. 汽車服務工程人才現狀與培養模式分析[J]. 貴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1) .
[2]戴建國,尹飛鴻. 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 常州工學院學報, 2009,(03) .
[3]胡江川. 昆明市新型汽車服務業發展必要性及策略研究[J]. 經濟研究導刊, 2009,(05) .
[4]趙志國. 淮安市汽車服務業發展戰略分析[J]. 科技信息, 2009,(20) .
[5]蓋國鳳,申健. 影響二手車市場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因子分析[J]. 吉林工商學院學報, 2009,(05) .
[6]蓋國鳳. 我國汽車服務業發展機遇與戰略研究[J]. 經濟視角(下), 2010,(01) .
[7]溫韜. 顧客體驗對服務品牌忠誠度影響的實證研究──以電影放映業為例[J]. 統計與資訊理論壇, 2009,(10) .
[8]蔡雲,唐嵐,譚金會. 成都地區轎車維修企業服務質量的研究[J]. 中國集體經濟, 2008,(21) .
[9]趙志國. 淮安市汽車服務業發展SWOT分析[J]. 現代商貿工業, 2009,(17) .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共找到 14 條
[1]於京升. 一汽—大眾奧迪品牌售後服務工作改進方案的研究[D]. 吉林大學, 2007 .
[2]趙凱. 服務企業顧客忠誠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 華中農業大學, 2007 .
[3]宋文燕. 酒店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的關系研究[D]. 武漢理工大學, 2008 .
[4]何蓉. 家用轎車顧客忠誠研究[D]. 武漢理工大學, 2008 .
[5]閆偉紅. 連雲港中小型飯店服務質量對顧客行為意向影響的實證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學, 2007 .
[6]李秀梅. 基於服務利潤鏈的百貨商場會員忠誠度研究[D]. 浙江工商大學, 2008 .
[7]李丹. 廣州本田特約4S店的營銷創新戰略研究[D]. 暨南大學, 2008 .
[8]侯興起. 服務質量對顧客滿意與顧客忠誠度的影響研究[D]. 山東大學, 2008 .
[9]劉湃. 顧客滿意和商店忠誠的關系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學, 2009 .
[10]景海芳. 我國汽車售後服務分析及對策研究[D]. 長安大學, 2009 .
❷ 汽車營銷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相似文獻:
-
我國汽車營銷模式的現狀與創新方向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novation
Trend
of
China's
Automotive
Marketing
Modes
作者:龔潔,
期刊
上海汽車SHANGHAI
AUTO
2006年
第07期
-
國外汽車企業營銷模式對我國的啟示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Marketing
Modes
of
the
Foreign
Automobile
Enterprises
on
Our
Country
作者:張建英,
期刊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
2006年
第11期
-
汽車營銷模式發展分析
作者:陳翩翩,
期刊-核心期刊
汽車工業研究AUTO
INDUSTRY
RESEARCH
2008年
第07期
-
我國汽車市場營銷模式探討
作者:白玉,程莎,
期刊
中國集體經濟CHINA
COLLECTIVE
ECONOMY
2007年
第30期
-
國內外汽車企業營銷模式的比較性研究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Marketing
Mode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Auto
Enterprises
作者:宋曉冰,秦維娟,李曉燕,武雙林,
期刊
上海汽車SHANGHAI
AUTO
2005年
第08期
-
我國汽車營銷模式的現狀及對策
作者:邢偉,
期刊
天津市職工現代企業管理學院學報JOURNAL
OF
TIANJIN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LLEGE
FOR
STAFF
AND
WORKERS
2003年
第04期
-
汽車4S營銷模式現狀及對策研究
作者:范黎明,
期刊-核心期刊
汽車工業研究AUTO
INDUSTRY
RESEARCH
2008年
第10期
-
關於我國汽車營銷模式發展的探討
Probing
into
China
automobile
marketing
mode
development
作者:劉飛,徐成,
期刊-核心期刊
特區經濟SPECIAL
ZONE
ECONOMY
2007年
第08期
-
跨國公司在華汽車營銷模式研究
Research
on
the
Automobile
Marketing
Models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China
作者:康燦華,黃韻玲,姜輝,
期刊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4年
第03期
-
淺談我國汽車營銷模式
作者:蔡雲,聶丹丹,
期刊
中國集體經濟CHINA
COLLECTIVE
ECONOMY
2007年
第08期
-
我國汽車營銷模式探討
Research
on
Automobile
Marketing
Modes
in
China
作者:劉依慶,龔國光,
期刊-核心期刊
安徽農學通報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07年
第09期
-
我國汽車市場營銷模式和策略的發展方向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The
Sales
Mode
and
Strategy
in
China
Automobile
Market
作者:胡曉,
期刊
上海汽車SHANHAI
AUTO
2002年
第10期
❸ 江湖救急,是否有關於汽車市場營銷策劃近幾年的參考文獻
這個好像沒有哦。你可以在網上找找的,找相關4S店,廠商的年度報表都有一些信息的,你找找看,
❹ 求經濟型轎車的汽車營銷策略論文
[摘要] 伴隨能源環保與汽車消費稅調整等政策的出台,我國小排量車型將成為國內汽車市場關注的焦點。本文在分析小排量汽車營銷環境的基礎上,主要從產品、廣告和公關三個方面來分析如何採取有效營銷策略,以促進小排量汽車的發展。
[關鍵詞] 小排量汽車 營銷環境 營銷策略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排量小於1.3L的車型共銷售73.02萬輛,占轎車銷售總量的11.60%,與上年同期相比,市場佔有率下降了3.7%.而排量小於1.0L的車型,僅銷售25.17萬輛,同比下降30.9%.這與我國大排量轎車銷售量大幅度上漲形成鮮明對照,說明節油減排效果明顯的小排量車型,市場佔有率呈現逐年萎縮的態勢。
為了更好地分析小排量汽車市場下滑的原因,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有必要先分析小排量汽車的營銷環境。
一、小排量汽車營銷環境分析
1.經濟環境對小排量汽車影響至關重要,利弊兼有。有利的方面有:一是國內經濟增長較快。2007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246619億元,比上年增長11.4%,連續五年增速達到或超過10%,國民經濟保持平穩快速發展;二是居民收入有很大的提高。200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140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5%;三是國內油價居高不下。汽車最常用的93號汽油價格從2005年初的每升3.92元上漲到2007年的每升5.34元,漲幅達到36%.這些對小排量汽車的市場發展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不利的方面是其他消費品價格上漲較快。據統計,2007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4.8%,漲幅比上年提高3.3個百分點,商品零售價格上漲3.8%.這種物價不斷的上漲直接或間接降低了消費者對汽車尤其是小排量汽車的購買力。
2.消費者對小排量汽車需求存在誤區。一般來說,小排量汽車具有節能、環保等優勢,因此,在國際油價頻頻上漲,我國石油消費壓力日增之際,消費者應該會更加青睞小排量汽車。可事實上,消費者選擇的不是環保節能的小排量汽車,而更多的是選擇被號稱為「油老虎」的某些大排量的汽車。造成消費者對小排量汽車需求誤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購車者認為「小排量」就是劣質的代名詞。其實,「排量」大小並不能反映車輛質量好壞,小排量汽車也可以是質量很好、技術水平很高的汽車。二是消費者購車主要是追求名利,張揚個性。很多消費者認同大排量汽車駕駛時很過癮,能充分展現自己的個性,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小排量汽車在這方面則不能與之相提並論。
3.政府政策沒有真正惠及到小排量汽車。目前,盡管國家出台能源環保政策並進行了汽車消費稅調整的改革,但小排量車型市場表現仍處於低迷狀態,究其原因,還是政府政策沒有真正惠及到小排量汽車。首先,早在2004年,國家將低稅率檔次由原來的排量小於1.0L提高到排量小於1.5L,這樣就使得排量小於1.0L的汽車失去了競爭優勢;其次,國家對小排量汽車的購置稅沒有實行補貼、減免稅費等優惠政策,而是實行和其他大排量車一樣上繳諸如保險稅、路橋稅、車船稅等的政策;第三,部分地方政府制定對小排量汽車限制行駛路線、限制行駛時間等歧視政策。可見,國家對環保節能的小排量汽車基本上沒有明確的優惠政策,而且有些政策還無形中限制了小排量汽車銷售和發展。
從上面營銷環境分析看出,小排量汽車市場之路依然坎坷,因此,企業必須要主動採取行之有效的營銷策略,才能有效地開拓市場。本文主要從產品策略、廣告策略和公關策略三個方面來闡述。
二、小排量汽車的產品策略
要想擴大小排量汽車市場份額,關鍵要提高產品的價值,這樣才能讓市場接受,讓消費者接受,真正打破消費者心目中的「小排量」就是劣質品的認識誤區。
1.提高小排量汽車的質量。目前,我國小排量汽車整體上看存在質量不高、技術含量低的情況。因此,必須採取以下措施,提高產品質量。一是加大科研資金投入,增加小排量汽車技術含量,提高核心產品質量;二是按照消費者個性化需求設計外觀,提高形式產品質量;三是注重品牌建設。汽車品牌尤其是名牌汽車,其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市場價值,能滿足消費者追求名利的消費心理,因此,注重品牌建設有利於提高小排量汽車的附加價值。
2.提高產品售後服務水平。售後服務是否完善,會直接影響小排量汽車期望質量的高低。目前,由於服務人員技術不精湛和企業服務措施不到位,使得許多汽車售後服務水平偏低,因此,必須採取有效措施,提高小排量汽車的售後服務水平。一是大力培訓售後服務人員,提高他們的服務水平和維修技術;二是在售後服務過程中,採取某些相應措施給修車者提供便利,如提供代步車,以方便那些因修車而暫時無車使用的消費者。
三、小排量汽車的廣告策略
小排量汽車企業和經銷商在廣告上投入少,製作草率,缺乏創意,影響了廣告的效果,因此,企業製作廣告時必須精心策劃,以提高廣告的效果。
1.慎重選擇廣告媒介。企業和經銷商應該根據消費者的基本情況,對不同消費群體選擇不同的廣告媒介,如對知識型白領,由於其工作時間大部分在室內,加之其比較喜歡讀書看報,採用報紙和雜志比較合適;而對經常外出的消費者可採用以牆體廣告、廣播為主,也可輔以報紙雜志廣告,這樣廣告效果相對來說要好一點。
2.廣告設計要有創意。一個成功有創意的廣告,能最大限度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並使之產生共鳴。首先,廣告設計要精心挑選形象代言人,如挑選大家公認的成功人士做轎車代言人,這樣給人的聯想是:擁有這樣的車是成功的象徵。其次,廣告設計還要能表現汽車利益屬性,如寶馬廣告有這樣一組畫面:在冰封雪地的海岸上,一隻企鵝遠遠望著一輛快速賓士寶馬轎車,自愧不如,這則廣告將寶馬 「完美的駕駛工具」的屬性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是小排量汽車進行廣告設計值得借鑒的。
3.廣告投放地要以城鎮為主,不斷向城鄉結合地帶擴散。由前述可知,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農村居民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這為他們購買小排量汽車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依據相關人士預測,當前使用低速貨車、摩托車的農民將會是今後小排量車的一大消費群體。因此,小排量汽車廣告不能忽略農村,否則,從長遠來看,其廣告效果要大打折扣。
四、小排量汽車公關策略
我國很多小排量汽車企業和經銷商沒有採取行之有效的公關策略,這也是導致小排量汽車沒有真正享受到政府優惠政策、沒有被消費者接受的原因之一。因此,企業有必要採取相應的公關策略,提高小排量汽車的整體形象,改變政府和消費者對小排量汽車的態度。
1.有效進行政府公關。小排量汽車企業應該精心策劃,對政府進行有效的公關活動,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具體可採用以下措施。一是綠色環保原則。企業應該向政府部門強調小排量汽車節能、環保,並出處具體的相關標准和數據,說明小排量汽車是節能環保的「護花使者」;二是公平原則。一般來說,高耗能高污染產品應該課以重稅,而低耗能低污染理應徵收低稅,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企業以此為突破口,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技巧,相信政府部門會做出適當的考慮,並制定出對不同排量車型徵收不同稅收的法律法規。
2.提升整體形象公關策略。首先,企業可利用重大事件或製造重大事件,邀請某些政府部門主管領導或者當紅明星參加,並運用適當方法,免費贈送為他們量身定做的小排量汽車,讓這些領導者或明星愉快的乘坐小排量汽車。這樣小排量汽車就會以「高檔優質」的形象出現,並得到極好的宣傳,就不會出現某些地方領導為了提高城市形象,做出禁止小排量汽車通行的決定;其次,企業要熱衷於社會公益事業,如提供綠化贊助,給為綠化做出很大貢獻的人頒獎;為貧困學子設立助學基金等。這些公關活動一方面將會給很多消費者帶來實惠,另一方面會使人認為這樣的企業是一個道德感和責任感很強的企業,企業和產品的良好形象將會因此而永遠留在收益者和相關人群的心中。
總之,在機會和威脅並存的營銷環境下,小排量汽車企業只有主動出擊,制定上述有效的營銷策略,才能真正保持並擴大其市場份額。
參考文獻:
[1]鄭祖華:汽車消費需求與營銷對策[J].商場現代化,2008(6)。
[2]崔燕:我國汽車廣告與營銷[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1)。
[3]符國群:消費者行為學[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❺ 汽車營銷策略研究 論文 目錄 大綱
汽車營銷策略研究 論文
論文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1、大標題(第一行):三黑字體,內居中排。2、姓名(容第二行):小三楷字體,居中排。3、作者單位或通信地址(第三行):按省名、城市名、郵編順序排列,用小三楷字體。4、關鍵詞。需列出4個關鍵詞,小三楷字體。5、正文。小四號宋體。文中所用計量單位,一律按國際通用標准或國家標准,並用英文書寫,如km2,kg等。文中年代、年月日、數字一律用阿拉伯數字表示。6、參考文獻。文章必須有參考文獻。「參考文獻」4字作為標題,字體五黑,居中,其他字體五宋。7、作者簡介。請在參考文獻之後附作者簡介。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咨詢輕松無憂論文網哦!論文格式模板是寫好論文的必要條件之一!
❻ 汽車服務與營銷畢業論文有什麼好的參考文獻
[1] 郭彥清.汽車租賃業市場潛力與發展探討[J].財經貿易,2000(8):76-78.
[2] 李輝,史建鋒.我國汽車租賃業規模化發展因素分析[J].企業研究,2003(19):45-48.
[3] 周朗等.我國汽車租賃業的若干問題和建議[J].經濟論壇,2004(20):88-89.
[4] 馮瑞林.汽車租賃業:六大問題及解決辦法[J].現代物流探索,2006(2):76-78.
[5] 張其翔,呂廷傑.商業模式研究理論綜述[J].商業時代,2006(3):23-25.
[6] 羅氓,曾濤,周思偉.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基於租金理論的解釋仁[J].中國工業經濟,2005(7):56-57.
[7] 吳勇.解讀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J].汽車工業研究,2003(11):25-27.
[8] 魏國旗.搞好軟環境促進汽車消費[J].汽車工業研究,2003(11):16-18.
[9] 呂錦.分期付款銷售法的可行性思考[J].汽車工業研究,2004(12):39.
[10] 張宇哲.租賃業涉足汽車金融-政策缺乏使企業面臨尷尬[J].財經時報,2005(1):33.
[11] 宋曉冰.發展我國汽車服務貿易的思考[J].上海汽車,2003(8):10-12.
[12] 嚴丙凱.汽車企業價值鏈管理思考[J].汽車工業研究,2004(11):15-16.
[13] 馮麗.城市計程車行業經營模式的政府管制問題[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6):34-35.
[14] 庄序瑩.計程車特許經營權管制評析[J].城市問題,2011(1):25-28.
[15] 蔣超.國內汽車租賃行業發展現狀分析[J].汽車與配件,2012(1):36-38.
[16] 瓊.瑪格麗特,南斯通著.什麼是管理[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
[17] 蘭伯特.關鍵管理問題:各種商業模式的睿智精要[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
[18] 翁君奕.商業模式創新:企業經營魔方的旋啟[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
[19] 波特.競爭優勢[M].北京:華夏
❼ 營銷的參考文獻
陳朝暉 謝薇.我國彩電企業營銷策略及戰略創新.商業時代.2007(29): 26-28.
陳朝暉 周曉光 謝薇.從我國彩電企業的營銷演變看現代企業競爭新思維.商場現代化.2005(10X): 163-164.
陳亮.關於我國彩電營銷創新的思考.家用電器科技.2001(9): 31-34.
成凱文.創佳彩電江西市場營銷方略.新余高專學報.2004,9(3): 31-32.
程建英 李建立.借勢 運勢 造勢:樂華彩電營銷企劃紀實.經濟論壇.1998(8): 29-30.
關輝國.我國農村彩電市場的營銷策略.發展.2007(4): 54-55.
賀三寶 饒開明 等.綠色營銷,農村彩電市場的金策略.企業經濟.2001(4): 80-81.
侯雁.長虹彩電營銷行為的反傾銷角度分析.企業活力.2006(5): 34-35.
侯雁.基於美國對華反傾銷的彩電企業營銷行為分析.商場現代化.2006(04S): 43-45.
侯雁.基於美國反傾銷的我國彩電行業營銷行為分析.江蘇商論.2006(9): 89-91.
李寶春.長虹「精顯王」背投彩電市場營銷案例.企業家信息.2003(5): 114-115.
廖國俊 袁經文.數字時代彩電業與有線電視業營銷聯盟的探討.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5,18(6): 50-53.
劉海波.中國彩電業營銷批判.銷售與市場.1999(12): 10-13.
劉海中 李寶春.長虹:價值「博弈」價格—長虹「精顯王」背投彩電營銷案例.銷售與市場.2003(02X): 74-77.
劉海中 李寶春.整合營銷 制勝高端——長虹「精顯王」背投彩電營銷案例.電器製造商.2003(8): 56-58.
劉雄孝.家電 H彩電社區營銷無果而終.銷售與市場.2004(05S): 62-62.
羅仁宵.給您講講彩電營銷中的「概念故事」.中國防偽.2004(2): 30-33.
羅仁宵.透析彩電營銷中的「概念故事」.家電大視野.2004(2): 26-30.
徐健.國產彩電的營銷變陣.經理人.2007(8): 26-26.
顏芹.長虹「精顯王」背投彩電營銷成功之道.市場周刊:商務營銷.2003(10M): 22-24.
楊東文.應變創新構建彩彩電營銷新模式.銷售與市場.2001(10): 14-15.
袁非武.一二級市場彩電營銷要略.現代家電.2007(23): 58-59.
張德華.飛利浦彩電廣東市場:渠道震盪的營銷解析.電器製造商.2004(3): 62-64.
張德華.飛利浦彩電廣東市場渠道振盪的營銷解析.環球市場.2004(2): 98-103.
張建.我國彩電行業營銷質量建設芻議.現代管理科學.2004(4): 35-37.
鄭乾宏.賣平板更賣生活——彩電終端情景營銷模式創新探析.現代家電.2007(11): 48-51.
❽ 汽車行業 參考文獻
2007年8月開始於美國的次貸危機,最終演變為全球的金融危機-金融風暴-金融海嘯…目前在歐美等國,金融危機正往實體經濟蔓延,初步顯露出演變為經濟危機的徵兆。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管理委員會委員今年7月 14日表示,當前全球金融危機的深度和持續時間仍然不能確定。
可以說,人們對於此次危機的認識普遍存在不足,准備不夠充分,因而使危機的影響范圍和影響程度都在不斷的擴大和加深。國內各行業對於這次金融危機的影響也在逐步得到重視,紛紛作出研判和調查應對。汽車行業作為國民經濟中的重要行業,在此次危機中將遭遇到什麼樣的影響,得到世界各國政府及各汽車生產企業或關聯產業的極大關注。
一、 金融危機如何影響中國汽車行業?
1、使國民經濟由外向型轉為內需型------影響汽車產品的出口。
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金融研究院院長何世紅認為,「受金融危機影響,全球經濟放緩,其嚴重波及中國出口製造業。。。而隨著這些國家消費需求的大幅放緩,中國出口必然受到影響。
奇瑞、長安、長城、華晨等車企也在9月份遭遇了近幾年來的出口最低谷,對出口嚴重依賴的自主品牌開始進入「嚴冬」。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提供的海關進出口數據顯示,2008年前三季度,汽車整車出口增幅較上年同期有所減緩,截至9月底,汽車共出口55.75萬輛,同比增長34.71%,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29.30個百分點;出口金額76.01億美元,同比增長58.39%,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58.45個百分點。其中, 9月,汽車整車出口4.96萬輛,環比下降13.77%,同比下降15.70%,與8月相比,同比降幅進一步加大
2、緊縮政策及基礎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生產企業成本增加、資金短缺
受原來經濟發展過快的影響,國家採取的一系列的緊縮財政政策,加上基礎原材料價格的普遍上漲,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重卡和大客一般自重都在3噸以上,因此所需要鋼材會比轎車更多一些。鋼鐵漲價後,每輛進料成本將上升3000元至5000元以上,而這樣的造車成本,對一直以售價低廉為主要競爭手段的國內商用車製造業來說,將帶來致命的打壓。
「原材料漲得太離譜了,我們的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高檔汽車還有一定的降價空間,但我們的價格已經無法再降了。" 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曾這樣描述今年以來鋼價上漲對經濟型轎車的影響,他認為,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使本來利潤就微薄的經濟型轎車生產廠家的利潤已趨於零,再也無法消化來自汽車業上游的壓力。
由於大部分零部件企業都以鋼材作為主要生產原料,但鋼材用量比重不一,鋼價的上漲對成本的影響程度不同。「對於產品技術含量較高,有一定市場定價能力的零部件企業來說,可以轉嫁部分成本上升壓力,而較多的零部件企業則將承擔鋼材漲價的負擔,無法向下游整車企業轉移成本,其經營環境將惡化。」 專業人士如是分析。
3、經濟形勢惡化消費政策調整------消費需求萎縮結構變化
金融危機來得太突然,發展勢頭已經超過大多數人的想像,短短半年多的時間,絕大多數經濟體都遭受重創,而按照一般經濟規律,當人們普遍對未來經濟前景感到悲觀和不確定的時候,人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減少各種不必要的消費開支,以防範可能的失業和收入減少的風險,以求渡過難關。汽車消費就是其中的大頭,這在全球多個經濟發達地區尤其表現突出,世界最大汽車市場的美國今年前10個月,汽車銷量總計1090萬輛,比去年同期減少近200萬輛,銷量同比降幅達14.6%,而10月份美國本土汽車銷量僅為83.8萬輛,同比降幅高達32%,為1991年1月以來最低月度銷量。
豐田汽車就在11月21日宣布,由於受經濟危機拖累,世界主要汽車市場消費需求下滑,豐田將在日本本土裁員3000名。無獨有偶,日產也在早先發布將縮減20萬輛產量,同時全球范圍內裁員3500名,並將本財政年度的盈利預期下調65.9%的報告幾乎是同時,豐田、本田、三菱、日野和馬自達也都相繼發布了嚴重的業績下滑預告
出身外貿行業的汽車評論人鍾師認為:「美國金融危機引發的連鎖反應,最終也會影響到國內汽車市場的需求量負向變化。」近期來中國車市銷量的下滑,已經加劇了全球需求頹勢。
為應對這次危機,中國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計劃,就汽車行業而言,如小排量消費稅改革,燃油稅改革、危機對收入預期、消費心理影響等等,也使汽車的消費需求結構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新華信汽油價格對汽車消費需求的影響調查)
4、中國成為國際汽車行業的「避風港」------競爭進一步加劇
由於國外汽車巨頭均認為,中國汽車市場在今年和明年都將是最好的時光,很多跨國汽車公司加快了在華建廠的速度。跨國公司的這一舉措的直接結果就是,10萬元以下的合資品牌汽車大量上市,這對國內汽車自主品牌的沖擊巨大,使過去不少國內自主品牌汽車的價格優勢不再明顯。
汽車評論人賈新光認為,在遭受金融危機重創之後,國際汽車巨頭將加緊對中國市場的爭奪。通用汽車公司主管產品研發的副董事長鮑勃·盧茨再次出現在上海。盧茨此次上海之行的重要任務之一是約見中國媒體,闡釋通用在中國未來的產品戰略。這再次凸顯在北美市場持續虧空的情況下,通用希望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大發展以彌補北美市場損失的願景。
而在此次金融風暴中,受損較小的大眾和豐田,可能將從中國市場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大眾已經通過奧運營銷整合了旗下在華合資企業,降低成本並提高國產化率,預計今年在華銷量將突破100萬輛,完成奪金之夢
從前10個月的市場份額變動看,1.0L及其以下和1.0-1.6L的比例有提升。1.0-1.6L轎車是目前的黃金排量車型, 市場上銷售的CKD組裝車,也集中在1.0-1.6L這個黃金排量上,較上月增長100.0%;與上年同月比,增長高達725.0%;與上年前10個月同比,增長150.17%。國內生產的外資品牌和外資品牌在國內組裝,同時爭奪A級轎車、普通級轎車市場,使原先具有優勢的這個排量區間的自主品牌轎車,遭到空前的狙擊。
二、 影響的顯現與影響周期
1、影響現在已逐步顯現 09年加劇
國際知名的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近日發布報告稱,通過對400多家在全球開展業務的汽車生產商的財務和績效指標(2001年至2007年間)的調研分析,在過去的一年中,全球汽車生產商面臨的壓力日益加大,許多表現不佳的汽車生產商將因此一蹶不振,公司合並、破產將會頻繁出現。當然,發出此項警告的還有權威汽車調研機構J.D.Power。
J.D. Power稱,2009年將是全球汽車企業在次貸危機和金融風暴中經歷「徹底坍塌」的時期。同時,J.D.Power預計,2009年美國輕型車輛的銷量將跌至1320萬輛,比預期的1360萬輛少40萬輛。此外,北美車企恢復期將延長至18個月以後。 「2008年全球汽車行業已經經歷了下滑的陣痛,2009年市場將面臨『徹底坍塌』。」J.D. Power預測部門執行董事Jeff Schuster表示,「不過,不論哪個國家和地區都逃不過這場劫難,成熟的市場會比發展中的市場緊縮程度更甚。」
羅蘭·貝格稱,當前的金融危機將使汽車行業遭受重創,許多表現不佳的汽車生產商將因此一蹶不振,公司合並、破產將會頻繁出現。
2、影響周期:2年左右
現在紐約大學的前國家財政部官員Nuriel Rubini,斷稱之為衰退,並預測衰退將會持續18個月或有可能達24個月之久,包括超過4%的經濟輸出累積的下降,是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全球化浪潮已經使得每個行業的利益都在各地聯為一體,所以無論是汽車行業還是其他行業,都會被這場危機席捲。據悉,預計美國經濟會在2011年左右逐步企穩,但是要重新恢復增長估計會在2013年甚至更遠的未來。所以,現在很難判斷這將對汽車行業影響多深,至少從目前來看,指望在2010年汽車工業重新駛上軌道的願望略顯渺茫。
國內汽車行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危機將持續1-2年。
三、金融危機對中國汽車行業影響有多大?
1、08年的汽車總銷量難以突破1000萬
中汽協發布的10月產銷量數據顯示,中國08年產銷1,000萬輛的目標已無法實現,全國乘用聯秘書長饒達表示,車市目前仍無回暖現象,預計汽車市場在第四季度或將繼續負增長。
據上海證券報11月12日報道,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10月份產銷量數據顯示,2008年10月,汽車產銷量較上月繼續下降,其中商用車降幅較為明顯。前10月,產銷量同比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長,增速繼續呈現溫和回落態勢。由於前10個月國內汽車總銷量尚未達到800萬輛,08年沖刺1,000萬輛目標的預期已提前落空。
2、09汽車增長率約為5%
J.D.Power日前調低了對中國市場的預期,對中國今年的乘用車銷量預期從先前的595萬輛調降至580萬輛,較2007年增長6.7%,而中國汽車市場去年的增幅為24%。J.D.Power預計,2009年中國乘用車需求僅會小幅增至588萬輛。此外,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預測,全球信貸危機以及經濟低迷將拖慢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腳步,2008年國內車市的增長有可能僅為5%至6%,並且在2009年可能會出現負增長。
來自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報告認為,國內乘用車嚴重超前消費造成的市場超高速增長期已結束。該報告認為,從2008年開始,中國乘用車市將告別20%以上的增長。預計從2009年至2015年,乘用車市場的年增長率都將徘徊在5%至10%之間。
美林(Merrill Lynch)11月13日發布汽車行業報告,美林目前預計08年中國汽車單位增長將達到9%(低於此前預期的18%)。美林的經濟學家還將09年中國GDP增長預期由9.2%下調至8.6%。美林認為中國09年汽車市場將年降4%,其中PV(乘用車)汽車下跌6%,CV(商用車)汽車增長持平。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張小虞認為中國汽車市場增幅往往略高於GDP增幅,預計明年汽車市場增幅會在9%。在2009年汽車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多數業內人士認為明年的汽車市場增速會在個位數。
出席12月1至2日在武漢舉行的第七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高峰會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也認為,明年我國汽車產業將呈一個先抑後揚的增長態勢,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其全年增速將高於GDP增長。
3、危機逐步擴大或轉嫁到配件供應及經銷商
徐長明認為,當市場的壓力向汽車產業鏈的上下游擠壓時,汽車零配件企業、經銷商和整車製造企業將會按先後順序受到沖擊。零配件商將會以競相壓價的形式競爭,一些企業難以維系會率先倒閉;接下來倒閉的是經營不善的經銷商;最後是整目前國內的汽車經銷商,配套供應商這些處於汽車產業上下游的企業。
四、危機中的中國車企的「危」與「機」
三次金融危機 給汽車業帶來的重創與機遇 :第一階段是上世紀30年代在二戰開始之時,世界經濟危機重創北美汽車業,大批中小車廠倒閉,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伺機推出一批以V8發動機為主的流線型設計產品,受到市場歡迎,遂成為底特律「三巨頭」,雄霸世界車市;第二階段開始1978年底,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時間長,且波及范圍廣,引發汽車業蕭條。而在高油價下,以生產小型車為主的日系品牌開始受到追捧,日本汽車於1980年首次擊敗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第三階段於2008年~?今時今日,油價跌宕起伏、美國次貸危機,來勢迅猛,誰又會成為本輪的大贏家?這次危機給中國汽車行業帶來了什麼?中國汽車行業該如何應對這次危機?
1、 危之一車企減產、裁員、利潤下降。。。。。。
受危機影響,數據顯示,1-10月份,銷量排名前十位的廠家都不能完成年初定下的銷售目標的可能性。在此情況下,部分廠家明智地選擇了調低產銷目標的方法。中國最大的汽車企業集團上汽亦在日前發布第三季度財務公告,稱其前三季度凈利潤下滑超過了四成。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43.28億元,同比下降6.0%,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2.61億元,同比下降77.7%,盈利水平下降幅度超出市場預期。該公告還表明:「未來幾個季度將是公司比較困難的時期。低迷的市場環境不僅給公司本部和南汽集團的自主品牌乘用車業務的市場表現帶來困難,而且給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上海通用和上海大眾的盈利持續增長也設置了障礙。」 而一條奇瑞將裁員5000人的傳聞,引發了擔憂無數———同樣的蕭條是否將蔓延到中國整個汽車行業。
2、危之二 出口影響最大
徐長明分析,美國的這場金融危機對中國市場主要是以間接影響、連鎖反應的方式起作用。首先,出口會受到很大阻力。我國整車出口到美國的數量很少,但零部件很多,美國人的汽車購買力下降,勢必影響我國零部件出口。如果金融危機再加深、蔓延,對能源價格、資源型產品的沖擊更大,比如俄羅斯、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受到的影響更大,而這些國家是我國汽車出口的主要市場。由此可見,出口對汽車產業的拉動作用不會那麼明顯了。
國內的各個企業的出口業務也確實受到了制約:天津一汽近兩年出口的主力車型威志原本今年定的出口計劃是20000輛,但到現在只實現了10000輛;華晨汽車在出口之路上不得不做出新動作,推出第六代金杯海獅,並直接推向今年的出口市場,希望能通過新產品拉動日益放緩的出口市場;以SUV和皮卡出口為主的長城計劃下調年初的出口計劃,從全年7萬輛下降到6萬輛。
3、危之三 對危機認識不足、准備不足、措施無力。
「與歐美相比,經濟相對封閉、全球經濟融入程度並不深的中國,對危機反應滯後是必然的。」東風日產銷售本部副總部長陳斌波表示,「明年上半年將更加艱難,預計同比仍會下降。」
張小虞認為國內很多企業對危機的認識只是知道,並不了解,准備不足。沒有成立專門的危機小組研究可能出現的情況,採取措施應對車市寒冬。相比之下美、日、歐一些老牌企業則及早調整企業目標,採取應對相應快速如減產、壓縮開支、安排富於人員等等應對措施。
4、機之一 產業、產品結構調整良機
徐長明認為,經過這一次的金融風暴,世界汽車工業格局或被改寫。美國三大車企若合並成一個集團,那將誕生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巨無霸」,是繼續依賴汽車金融,還是轉投汽車製造業本身,或許是三大車企接下來需要面對的問題。而以德國為中心的西歐汽車製造商,以及日本汽車製造商已經在新能源發展的道路上開始了拉鋸戰,日系車傾向於混合動力,而德系車則傾向於生物柴油,還有日益被看好的電動車發展方向,也是各大車企必爭之地,誰能夠贏得這一輪戰爭的勝利,就是這個時代最大的贏家。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我們要很好地利用宏觀經濟周期的變化,利用好波峰、波谷帶給我們的調整產業結構的機會,包括組織結構、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等;全球經濟形勢好的時候,中國汽車工業就高速發展、快速發展跟上去。到波谷的時候我們就做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工作,做好大發展的准備。」危機的爆發即為中國企業留下了追趕的時間,也提供了重新改寫規則的機會。
5、機之二 從出口轉內需的契機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終身教授陳志武在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談到,這次金融風暴中受創最重的是美國和西歐等金融市場發展發達的國家,而以銀行為主體金融體系的亞洲國家受創並不太嚴重。但這並不說明亞洲國家的金融模式好,而是內需發展還不夠發達的體現。這次金融危機的爆發,對於中國而言,或許是刺激內需,轉變我國經濟模式的一次契機。
6、機之三 人才、技術及企業並購機會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董建平 「汽車或零部件企業,在此時更容易獲得需要的技術和工藝,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提高自主開發實力。」
D. POWER亞太公司中國區汽車調研總經理梅松林說。但他認為,在金融危機面前,中國汽車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面臨的挑戰仍然大於機遇。
梅松林認為,在經濟動盪時期,企業需要「練內功」,比如提升產品品質、推出更具競爭力的車型、招賢納士。「只有現在練好『內功』,危機過去後企業實力才可能增強。」 他補充說:「不僅是底特律的專業人士,國外各行各業的人才中,都有願意來中國工作的人。」
中國汽車業的「危」,主要就在於不能精益,不擅創新。中國汽車業的「機」,也就在於精益和創新(高珩)。最優秀的企業經歷危機後,會更加強大,其競爭者將被淘汰出局(羅蘭.貝格)。
五、細分市場中的機會
1、微型車在二三級市場仍是穩定增長
「雖然中國汽車市場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是我們認為其前景仍然是非常好的,尤其是二級地區市場發展態勢仍然良好。」美國R.L.POLK & Co.總裁波爾卡史提芬在2008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的發言給了很多人啟發。就國內車市實際情況而言,目前中心城市等一線市場已趨於飽和。而隨著二三線市場內需的啟動,這一「藍海」將成為未來汽車業增長的主要動力。
從9月份商用車各類產品增長結構來看,微型商用車是商用車中唯一保持增長的車型。從累計銷售的情況來看,2008年1-9月份,重卡與大客保持了相對較高的增長幅度,累計銷量分別47.78萬輛、3.23萬輛;同比增幅分別為28.52%、17.07%。說明商用車板塊中大客、重卡以及微車在推行公共交通系統、新農村建設帶動的基礎設施建設等背景下較有成長空間。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張小虞分析,今年9月份,汽車產銷量增幅同比回落了十個百分點,只有12%。但有兩種車型的增幅超過了平均水平,一個是微型麵包車,增幅為16%;另一個是微型貨車,增幅為22%,調查發現這兩類車主要銷售到縣以下的地區。他說:「農村市場潛力很大,將對汽車行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穩定作用。」
2、經濟型轎車需求增長,分布趨於集中
2008年9月份國內基本型乘用車銷售41.60萬輛,環比增長20.71%,同比下降2.32%;MPV銷售1.50萬輛,環比增長13.72%,同比下降31.30%; SUV銷售3.70萬輛,環比增長5.53%,同比增長7.35%;交叉型乘用車銷售8.48萬輛,環比增長45.15%,同比增長7.74%。其中,基本型乘用車銷量下滑幅度有所改善,而前期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SUV車型增幅則大幅放緩。
10月份各個轎車排量區間的市場銷量及其份額,與上月比較顯示,2.0-2.5L和2.5L以上的銷量有所增加,2.0-2.5L市場份額上升0.19個百分點,2.5L以上市場份額上升0.3個百分點;其餘3個排量區間的銷售,都有所減少,但1.0-1.6L的市場份額反而上升了0.49個百分點。 乘用車消費將更加向1.0-1.6L集中,尤其是以多功能車定位的SUV和MPV。是消費結構將有可能向低排量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