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蒙牛和伊利市場營銷策略

蒙牛和伊利市場營銷策略

發布時間:2021-02-01 19:10:47

Ⅰ 蒙牛企業營銷戰略(簡單易懂)

1、攜手老大共創乳都

牛根生曾做過這樣的分析:從歷史上看,草原是牛的故鄉、奶的搖籃。千百年來,人們一提起內蒙古,首先想到的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膾炙人口的歌謠,不僅是寶貴的草原文化遺產,更是古人留給內蒙古的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從地域上看,世界畜牧專家認為,北緯45度左右是最佳的天然養牛帶;內蒙古大草原恰位於北緯40—45度。從產業看,全世界年人均消費牛奶約為100公斤,我國僅為10公斤;在我國,牛奶製品有著無比廣闊的市場空間,乳業被公認為朝陽產業。從現實看,呼和浩特人均牛奶擁有量和牛奶增長速度均居全國第一;2000年,呼和浩特還確立了「奶業立市」的發展戰略。以上諸要素,都是內蒙古創乳業品牌得天獨厚的優勢所在。

整合歷史、文化、地理、經濟、現實的大背景、大資源,2001年6月,蒙牛公司攜手伊利以「我們共同的品牌——中國乳都」為主題,在呼和浩特市主要街道高密度地投放了公益燈箱廣告,將經營企業品牌與經營地區品牌有機地結合到一起。通過多種媒體的廣泛傳播,「中國乳都·呼和浩特」的概念已在國人心目中漸趨形成,蒙牛在為內蒙古創造了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的同時,不僅巧妙地擴大了自己的知名度,更打消了伊利的戒心。

蒙牛非常聰明的一點,就是非常清楚自己在特定的時間里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對於創業之初的蒙牛,首先需要佔領的是本地市場,那麼就不應該向國際知名品牌如達能、雀巢去借,也不應該向國內巨頭光明、三元去借。最好的選擇就是向伊利這樣的本地霸主借,借伊利的勢長自己的勢。同時借自己的地域優勢――呼和浩特這個全國最優的奶源之地。在這里,「中國乳都」之光除了照亮伊利,就是照亮自己了。而光明、三元等是無法借到這個光的。因此,他可以先在這里養精蓄銳,等到自己力量強大之後再沖殺出來。

2、借勢國際資本武裝

2002年12月19日,和林縣盛樂經濟園區蒙牛公司總部,一個隆重的簽字儀式正在舉行——3家著名的國際金融投資公司摩根士丹利、鼎輝、英聯共同向蒙牛投資2600萬美元。一般而言,企業是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才會產生對外融資的需求。蒙牛並不缺錢,為何要引進國際資本呢?蒙牛決策層有著自己深遠的考慮。

蒙牛的長遠目標是做「世界牛」。三家投資公司注資蒙牛後,均派出董事進入蒙牛董事會,使蒙牛的法人治理結構國際化,從而相應提升蒙牛的經營管理水平,使其向國際水準看齊。三家投資公司皆為實力不菲、知名度很高的國際財團。作為專業化的國際投資公司,在其投資行為發生後,必須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公布其交易信息。三家投資公司注資蒙牛後,也必須遵循上述程序。這就意味著蒙牛藉助國際資本的跳板縱身躍入了國際視野從而迅速擴大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蒙牛乳業在香港上市,摩根士丹利是兩家保薦人之一。

蒙牛的戰略時間表是:2003年,中國乳業領導品牌——已經做到了。2010年,世界乳業領先品牌——蒙牛團隊正以國際化的眼光、理性的思維、飽滿的激情,向著目標闊步前行。

3、贊助申奧初顯身手

借勢,看似比較容易,人人都可以借。但如何才能借得對,借得准,卻不是像說的那樣簡單。在《紅樓夢》里一心要掌握賈府實權的薛寶釵說過一句話:「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不管企業也罷,個人也罷,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的「好風」,自然也上了「青天」。那種只靠自己的力量達到成功的觀念早該扔掉了。

2001年炎熱的夏季,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申奧」事件上,奧運會歷來是商機無限,剛剛起步僅兩年的蒙牛瞄準了這一千載難逢的時機,打算藉助「申奧」的東風為「奧組委」捐助1000萬,打響在全國市場的第一炮。蒙牛當時的想法是:既然要借公益活動提升品牌,就必須搶占最佳資源,做中國「申奧」成功後的第一個捐款品牌,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品牌價值。經過慎重推敲,蒙牛將捐款日定在了2001年7月10日,此時「奧組委」即將成立,並且距離「申奧」成功的7月13日僅僅提前3天,正是萬眾矚目,翹首以待的時候,蒙牛此時出招,可將傳播效果最大化。

蒙牛當時想了一個恰倒好處的捐款理由:內蒙古和林格爾盛樂經濟園是蒙牛的大本營,在1999年蒙牛成立之初是一片荒地,是北京市西城區對口幫扶捐資100萬元,啟動了盛樂經濟園區,可以說蒙牛與盛樂經濟園區是同步發展起來的,蒙牛正是藉助這個淵源,喊出了「北京援我100萬,我助北京1000萬!」的口號。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蒙牛在這個時候捐款,讓人們感覺到了中華民族「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

因此,蒙牛打出了「一厘錢精神,千萬元奉獻」的旗幟,意思是蒙牛在每袋牛奶、每根雪糕的銷售收入中各提取一厘錢,累計提取1000萬元,分期分批捐給「奧組委」,這樣,蒙牛的公益行為就天衣無縫的與消費者聯系在了一起,讓每個購買蒙牛產品的消費者感覺到為「申奧」做了貢獻,即體現了消費者的個人價值,又升華了蒙牛品牌形象,可謂一箭雙雕。

Ⅱ 蒙牛的市場營銷

成功的成長,離不開成功的營銷! 僅僅是短短的幾年,蒙牛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竟然屹立於奶製品的華山之巔,憑什麼? 研究蒙牛的營銷之道,能夠帶給我們很多關於營銷和企業成長的有益思考。 蒙牛營銷,至少有兩個成功的基礎:
第一, 是好產品

好產品製造強大的營銷力!

今天的營銷理論,五光十色,紛繁復雜,但是,身處企業,面對眾多經營要求,使用眾多營銷手法,其出發點,首先要有一個好產品。

我很認同國內一位資深營銷人的觀點,那就是,中國市場營銷成功的首要因素,是產品。蒙牛的成功,正是首先推出了一個好產品。

以廣州市場為例,2000年的廣州,並沒有太強的喝奶習慣,本地也有燕塘、晨光等品牌,伊利、光明、達能等也早已進入。但是,在蒙牛之前,推廣「鮮奶」、「酸奶」的很多,沒有哪一個品牌強勢推廣「純牛奶」!「純牛奶」雖然只是一個概念,但是,它讓消費者認為這種牛奶更有營養,比鮮奶更好。一個好的概念,使產品成功了一半,作為食品和日常消費品,如何實現反復購買,也是關鍵。蒙牛的純牛奶,恰恰是口感特別香,濃濃的,不甜不膩,那種香濃的感覺,很容易讓消費者認為這是好東西。正是有了這個好產品,蒙牛才能迅速征服消費者,侵略其他品牌。

而今,很多品牌只是醉心於產品概念的攫取,卻不去關注產品質量,導致嘗試性購買很多,反復購買很少,企業難於長久,很難做大。蒙牛在營銷中,既重視概念,又重視產品質量,值得眾多以為炒作概念的品牌思考。

純牛奶成功之後,蒙牛進軍冰淇淋市場,也是首先從好產品出發,一舉成功。例如,其開發的「隨變」冰淇淋,就是從大家經常說的口頭禪尋找概念,「隨變」這個名稱,很容易記憶,很容易對話,如,吃什麼冰淇淋?隨便(隨變)!通俗、幽默易傳播。

第二, 是從企業能力和產品優勢出發,執行切實可行的推廣

蒙牛第一次把自己推廣給消費者,靠的是有效推廣!

記得,第一次看到蒙牛,是幾年前。在廣州我居住的小區附近,幾個女孩子,在做液態奶的促銷。她們穿著有點不倫不類的蒙古族傳統服裝,請人們品嘗「蒙牛」這個新品牌,並打出了優惠的POP。純粹是出於職業習慣,我去品嘗了,並從方便的角度,買了一箱。

那是2000年的秋天,當時的廣州,並不流行喝奶。但是,當我喝了蒙牛之後,頓覺這個新生品牌的牛奶,「味道好極了」,又濃又香,口感遠勝於我曾經習慣的品牌。於是,我認定,如果這個品牌能堅持下去不死掉,堅持推廣,一定能贏得市場的認同。

於是,我成了蒙牛的消費者。慢慢的,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同事,他們的早餐牛奶也開始喝蒙牛了(原來很多人早上不喝牛奶的),而且,大家會相互交流,共同贊賞這個新品牌「真的味道很香啊!」

沒有太多廣告,蒙牛通過推廣,走出了「贏」銷第一部。

根據經濟學的觀點,資源總是稀缺的!蒙牛起步之初,雖然有所家底,但是,肯定不寬裕。一個剛剛起步的企業,如何踏出市場推廣的第一步,如何利用有限而寶貴的資源,去贏取第一場勝利?蒙牛提供了很好的案例。那就是,堅決根據企業的資源能力,從踏實的點對點的推廣開始!

但是,堅實、艱苦的點對點的推廣,並不是無可奈何之舉,而是相對合理的資源發揮。想想蒙牛當年,沒有品牌號召力,如果僅僅是做拉動營銷,比較困難,投入大,風險大。但是,蒙牛好在哪裡呢?如前文所述,蒙牛是一個好產品,是一個概念超前、口味香濃的好牛奶!作為一個好喝的牛奶,你反復通過廣告說,不如讓消費者嘗一嘗!所以,從營銷的角度,從節省資源推廣的角度,實地推廣,推進市場對新品牌的接受,是蒙牛經濟而有效的舉措。

而市場上,太多奢望一喊成名的品牌,迷信廣告一喊,市場開花。其實,每一個成功的品牌,每一個拉動市場的廣告,都有其背後的基礎,廣告不過是其中的催化劑。每一個投廣告的老闆,在產品和營銷政策都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每一個企圖通過廣告一喊成功的品牌,都要慎重。

在切入市場成功之後,蒙牛開始大踏步前進,開始更強的侵略和超越。

近年,中國奶製品市場,風起雲涌,先是光明在全國自得其樂,各地都有自己的土品牌,突然,從內蒙古冒出一個「伊利」,攪得全國的奶品牌都豎起耳朵,警覺地看著市場;再突然,從內蒙古,從伊利卧榻之旁,又冒出個蒙牛,呼呼剌剌地侵略著大家的領地,甚至把伊利都甩在後邊,成長為液態奶領先者。於是,液態奶市場,競爭空前激烈!

在競爭和成長中,我們依然看到蒙牛的睿智和犀利!

首先,還是產品。

蒙牛的產品概念開始寬泛,開始圍繞生活需求,開發純牛奶之外的眾多產品。特濃奶、酸牛奶、甜牛奶、鮮奶干吃片等層出不窮。

在產品規格上,蒙牛敏銳地捕捉著消費者的心態,不斷推出250ml、500ml和1L的單支裝。

更令人欣賞的是,為了擴大超市的整箱銷售,蒙牛很早就推出了12盒裝的小箱包裝。這樣,就解決了很多家庭婦女采購時搬不動大箱的難題,在超市裡大受歡迎。

其次,是終端的推廣

當蒙牛發展起來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蒙牛幾乎沒有停頓過促銷活動!每逢周末或節假日,總能看到大堆大堆的蒙牛堆頭促銷,極具聲勢,贏得了很多的隨機購買機會。

蒙牛的這種經常到幾乎是常態的促銷,甚至令我懷疑,蒙牛的定價策略很高明。那就是促銷價就是其實際期望的零售價,但是,當他在商場報高了零售價之後,為自己經常性的促銷贏得了條件,可以經常搞促銷,經常帶給消費者心動和驚喜。如果是這樣,蒙牛的終端銷售,棋高一著

第三,是陳列

蒙牛在終端,毫無疑問是推崇整箱陳列。除了單支陳列外,蒙牛藉助其促銷,大量進行貨架上的整箱陳列。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整箱購買,習以為常,而蒙牛的這種陳列方式,恰恰擴大了單次購買量,自身銷量無疑增加很多。

第四、是有效的廣告和推廣

當蒙牛成為領先品牌時,我們可以看到,蒙牛開始設立品牌區隔,開始強化廣告拉動,開始重視事件營銷,而不是保守。我們看到,近期,蒙牛的廣告量很大,而且重視中央台的投放,藉助中央台,樹立領先品牌的權威形象。藉助中國載人航天的壯舉,蒙牛投巨資贊助,投巨資推廣,從電視廣告、路牌到終端,統一傳播,形成了極大的品牌沖擊和提升。

當品牌領先時,不保守,充滿銳氣,是蒙牛帶給我們的重要借鑒。

以上,是從純粹營銷的角度,考察了蒙牛成功的原因。從企業經營和成長的角度,蒙牛的成功還有以下原因:

第一是人。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要忽略,蒙牛背後的團隊。蒙牛的經營團隊,曾經是天下第一的伊利的「當家花旦」,蒙牛的策劃人,曾經是成功的伊利的策劃人。這個團隊,就像當初的步步高一樣,決不是簡單的幾個人,而是經營精英的集合,是智慧、經驗的集合,是社會資源的爆發點。

第二是蒙牛所處地方政府的支持

第三是蒙牛的戰略夥伴。據悉,利樂公司,對蒙牛的發展至關重要

第四是蒙牛的成功融資。在企業高速發展過程中,蒙牛得到了各方資金的支持,包括股市融資。

第五是蒙牛的機制。好的機制,能締造強大的生產力。從各方披露的信息來看,蒙牛建立一個能夠有效發揮人力資源能力的良好機制,企業運行在高效、積極、主動的狀態下。

第六是區位優勢。蒙牛做牛奶生意,有一個天然優勢,就是能蒙古大草原。大草原、無污染、奶源好、口味香、營養好,這很容易讓人接受。

成功自有道!

蒙牛的成功,是智慧和勤奮的結果,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也是同行遲鈍、缺乏作為的結果。

從營銷的角度,祝願大家都從蒙牛的成功中汲取營養。

從國民健康和我自己健康的角度,期望蒙牛做一個對社會負責任的企業,香濃的牛奶里,不要進行太多的增稠劑和香味劑的添加。

對社會負責,奉獻健康的產品,才能建設長久健康的企業。

Ⅲ 蒙牛和伊利促銷方式有什麼不同

蒙牛的廣告投放主娛樂相關的,而伊利的廣告投放主政府相關的。其他我真不覺得有太大差別。

Ⅳ 《蒙牛與伊利———中國兩大乳業巨頭的快速成長與營銷策略》。

1首先一定要有一個健康的經營理念,這才是企業發展的首要前提,對於食品行業來說,消費者最關注的是產品的質量問題,而這也是企業的立足之本。將以健康的產品為先導,將消費者健康作為一貫追求的目標,這便使得兩家企業能夠在1999年因出現多起劣質奶粉事件而日益不受信任的中國奶粉市場中脫異而出,成為中國人相信的放心品牌。
2永遠不忘產品的核心優勢和品牌的核心價值,兩家出自茫茫蒙古草原的企業,在遠離污染、貼近自然,其液態奶尤其鮮奶自然讓人放心。對於奶源的優勢這點上,兩家企業毫無保留的進行宣傳,給以消費者良好映像,。
3始終警惕轉瞬即逝的市場機會 ,社會重大事件,包括政治的、體育的、文衛的、社會的、經濟的等等,都是企業可以利用的機會。在這點上,蒙牛在抓住機遇方面,有著極其敏銳的眼光,蒙牛的神舟5號公關活動,抓住了中國人五千年來飛天夢實現的一瞬,在關鍵時刻的寫上這一筆,最為絕妙的,還帶上了全民強身的色彩。不得不讓對手屈服。
4要清醒認識執行是保證公關成功的關鍵,確保執行的及時性與層次性,蒙牛在神五成功返航之時及時地進行了廣告攻勢,這攻勢滲透到了每一個可以覆蓋的角落,具有深層次性,起到了深入人心的作用。當然,我們也不能忘了當年奧運會期間的伊利火炬冰淇淋,那也是這條原則的體現,只是當時蒙牛依然是個小工廠,這些是題外話了。
5針尖對麥芒式的成長之路,這未嘗不是一種良好的選擇,在剛啟動市場時,蒙牛隻有區區1300多萬元的資金,與伊利、草原興發這些大企業相比不過是個相當於「指甲蓋」大小的小廠,為此,蒙牛將做出了「為別人做廣告」的決定,將「為民族爭氣、向伊利學習」、「爭創內蒙乳業第二品牌」、「千里草原騰起伊利集團、蒙牛乳業——我們為內蒙古喝彩」等廣告打在產品包裝上,事實上,這些廣告看似是對伊利的贊賞,同時也使蒙牛和乳業第一巨頭伊利並駕齊驅,在消費者心裡留下深刻印象。而蒙牛這種「謙虛、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寬廣的胸襟,同樣令人感到尊敬,獲得了業界的口碑。其實這些只是表面的,實際上,以蒙牛當時的實力、地位和產業規模,這些品牌都令蒙牛難望項背,但蒙牛通過廣告使自己與對方平起平坐,卻使消費者感覺蒙牛與這些品牌一樣,也是名牌,也是大企業。
6.值得借鑒的消費者公關策略,從「超級女聲」的娛樂營銷4億觀眾狂熱追捧、900萬個簡訊投票、紅遍大江南北的平民娛樂秀,再加上電視、網路、報紙、雜志等「海陸空」式傳媒的跟蹤報道,過去的一年裡,蒙牛利用「超級女聲、想唱就唱」這一看似簡單的電視節目,將娛樂營銷的概念運用到了極致,而藉助「超級女聲」這一平台,也使蒙牛品牌的市場知名度和其主推「蒙牛酸酸乳」這個產品走進了千家萬戶。可以說,「超級女聲」不僅創下了中國傳媒史上的奇跡,同時也創造了一個娛樂營銷的經典案例。而在這一片熱鬧之後,盡管蒙牛還沒能追趕上他的老大哥伊利,但他的經營業績由此也突飛猛進,在2005年,其全年銷售業績達到了108億元,同比增長50%,凈利潤高達4.5億元,同比增長了43.7%。
7而伊利恰恰與蒙牛相反。在消費者的投入上,伊利幾乎沒花一分錢,反而在一開始就利用其企業的身份展開了強大的政府公關能力。2005年,伊利集團出資3000萬元支持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文化、體育事業建設,其中,2000萬元用於呼和浩特創建文化大市,500萬元用於發展自治區文化事業,500萬元用於為參加08北京奧運會和下屆全運會的內蒙古籍運動員提供補貼、獎勵,以及改善自治區體育設施。伊利強大的政府公關能力,最終使其擊敗蒙牛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贊助商。這一點上,誰會認為洛杉磯奧運會上富士擊敗柯達那一幕不會重新上演了,不過鹿死誰手也尚未可知。
8 從單純借力到合力造勢,過去很多企業找代言人或冠名贊助某個活動,總想著單純的借哪個人或活動自身的影響力去推廣自己的產品,總等著那個人、活動自身去發展、提升影響力,總算計著她或它或他帶給我什麼,而不是「你帶我、我推你、大家互動,蒙牛在「超女」相關的推廣上,除冠名本身的1400萬外,還花了近8000萬在帶有超女形象的產品包裝、賣場活動以及各種形式路演、戶外平面電視廣告。以至於有人說是蒙牛提升了超女。但蒙牛的看法更客觀:我們共同造就了神話。
回答者:jxcd25520 - 魔法學徒 一級 1-3 20:55

Ⅳ 簡要分析伊利和蒙牛的經營做法,說明他們應用的是哪種營銷觀念

諾基亞和摩托 羅拉呢?幫一下啦,很急的。要交作業的呀。 回答: 哦 松下我對回這個品牌不熟,後面2個諾基答亞就是分散試大型的銷售體系.是向單品的領軍品牌為目標所制定的營銷方案, 摩托 羅拉 品牌就比前一個要多元話的階段.它現在處於一個轉行和過度期之間.由於他品牌時間長.才能勉強站住.要不早被淘汰了.他它就是銷售方案不明確.在我國的宣傳體系也不夠完善.所以導致了現在的局面. 追問: 李寧和寶潔呢或者三鹿和哇哈哈 回答: 哎 我不是神 俺是個小員工.知道不了那麼都了.自己平時聯想一下看市場 以及朋友對那些產品的評價和看法就知道了 你必進在讀書自己也要學會分析的.謝謝 追問: 不要 啦 幫我一下啦 原題 在網上搜索自己感興趣的兩家企業,簡要分析兩家企業的經營做法。說明企業應用的是那種營銷觀念。(寶潔 海爾 Dell 松下 李寧 諾基亞 摩托羅拉 蒙牛 伊利 三鹿 聯想 哇哈哈 格蘭仕 隆力奇 ) 幫幫我啦 邊輯& 緈符 的感言: 謝啦!!

Ⅵ 蒙牛作為伊利的競爭對手是怎樣應對伊利扥廣告策略的很急,求答案

蒙牛依託nba。看球的人都會看到了。而且經常舉辦蒙牛城市之間比賽。

Ⅶ 求蒙牛伊利學生奶的營銷策略,文案

採取薄利多銷的方法出售

Ⅷ 伊利與蒙牛公關策略差異所帶來結果的啟示與借鑒,及其建議與對策

啟示與借鑒
1首先一定要有一個健康的經營理念,這才是企業發展的首要前提,對於食品行業來說,消費者最關注的是產品的質量問題,而這也是企業的立足之本。將以健康的產品為先導,將消費者健康作為一貫追求的目標,這便使得兩家企業能夠在1999年因出現多起劣質奶粉事件而日益不受信任的中國奶粉市場中脫異而出,成為中國人相信的放心品牌。
2永遠不忘產品的核心優勢和品牌的核心價值,兩家出自茫茫蒙古草原的企業,在遠離污染、貼近自然,其液態奶尤其鮮奶自然讓人放心。對於奶源的優勢這點上,兩家企業毫無保留的進行宣傳,給以消費者良好映像,。
3始終警惕轉瞬即逝的市場機會 ,社會重大事件,包括政治的、體育的、文衛的、社會的、經濟的等等,都是企業可以利用的機會。在這點上,蒙牛在抓住機遇方面,有著極其敏銳的眼光,蒙牛的神舟5號公關活動,抓住了中國人五千年來飛天夢實現的一瞬,在關鍵時刻的寫上這一筆,最為絕妙的,還帶上了全民強身的色彩。不得不讓對手屈服。
4要清醒認識執行是保證公關成功的關鍵,確保執行的及時性與層次性,蒙牛在神五成功返航之時及時地進行了廣告攻勢,這攻勢滲透到了每一個可以覆蓋的角落,具有深層次性,起到了深入人心的作用。當然,我們也不能忘了當年奧運會期間的伊利火炬冰淇淋,那也是這條原則的體現,只是當時蒙牛依然是個小工廠,這些是題外話了。
5針尖對麥芒式的成長之路,這未嘗不是一種良好的選擇,在剛啟動市場時,蒙牛隻有區區1300多萬元的資金,與伊利、草原興發這些大企業相比不過是個相當於「指甲蓋」大小的小廠,為此,蒙牛將做出了「為別人做廣告」的決定,將「為民族爭氣、向伊利學習」、「爭創內蒙乳業第二品牌」、「千里草原騰起伊利集團、蒙牛乳業——我們為內蒙古喝彩」等廣告打在產品包裝上,事實上,這些廣告看似是對伊利的贊賞,同時也使蒙牛和乳業第一巨頭伊利並駕齊驅,在消費者心裡留下深刻印象。而蒙牛這種「謙虛、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寬廣的胸襟,同樣令人感到尊敬,獲得了業界的口碑。其實這些只是表面的,實際上,以蒙牛當時的實力、地位和產業規模,這些品牌都令蒙牛難望項背,但蒙牛通過廣告使自己與對方平起平坐,卻使消費者感覺蒙牛與這些品牌一樣,也是名牌,也是大企業。
6.值得借鑒的消費者公關策略,從「超級女聲」的娛樂營銷4億觀眾狂熱追捧、900萬個簡訊投票、紅遍大江南北的平民娛樂秀,再加上電視、網路、報紙、雜志等「海陸空」式傳媒的跟蹤報道,過去的一年裡,蒙牛利用「超級女聲、想唱就唱」這一看似簡單的電視節目,將娛樂營銷的概念運用到了極致,而藉助「超級女聲」這一平台,也使蒙牛品牌的市場知名度和其主推「蒙牛酸酸乳」這個產品走進了千家萬戶。可以說,「超級女聲」不僅創下了中國傳媒史上的奇跡,同時也創造了一個娛樂營銷的經典案例。而在這一片熱鬧之後,盡管蒙牛還沒能追趕上他的老大哥伊利,但他的經營業績由此也突飛猛進,在2005年,其全年銷售業績達到了108億元,同比增長50%,凈利潤高達4.5億元,同比增長了43.7%。
7而伊利恰恰與蒙牛相反。在消費者的投入上,伊利幾乎沒花一分錢,反而在一開始就利用其企業的身份展開了強大的政府公關能力。2005年,伊利集團出資3000萬元支持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文化、體育事業建設,其中,2000萬元用於呼和浩特創建文化大市,500萬元用於發展自治區文化事業,500萬元用於為參加08北京奧運會和下屆全運會的內蒙古籍運動員提供補貼、獎勵,以及改善自治區體育設施。伊利強大的政府公關能力,最終使其擊敗蒙牛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贊助商。這一點上,誰會認為洛杉磯奧運會上富士擊敗柯達那一幕不會重新上演了,不過鹿死誰手也尚未可知。
8 從單純借力到合力造勢,過去很多企業找代言人或冠名贊助某個活動,總想著單純的借哪個人或活動自身的影響力去推廣自己的產品,總等著那個人、活動自身去發展、提升影響力,總算計著她或它或他帶給我什麼,而不是「你帶我、我推你、大家互動,蒙牛在「超女」相關的推廣上,除冠名本身的1400萬外,還花了近8000萬在帶有超女形象的產品包裝、賣場活動以及各種形式路演、戶外平面電視廣告。以至於有人說是蒙牛提升了超女。但蒙牛的看法更客觀:我們共同造就了神話。

閱讀全文

與蒙牛和伊利市場營銷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生態農業項目策劃方案 瀏覽:920
商店促銷方案 瀏覽:844
市場營銷學對旅遊的重要性 瀏覽:54
經理如何寫市場營銷月底計劃 瀏覽:796
三八節茶藝培訓方案 瀏覽:268
金融和市場營銷哪個好就業 瀏覽:393
案場骨幹培訓方案 瀏覽:639
市場營銷損益預測 瀏覽:360
西安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創建工作方案 瀏覽:376
策劃晚會方案 瀏覽:331
市場營銷概論中文版 瀏覽:978
好的派對策劃方案 瀏覽:415
市場營銷實驗報告心得 瀏覽:498
禁毒知識定向賽策劃方案 瀏覽:240
結合培訓怎樣工作方案 瀏覽:106
華為p9營銷方案 瀏覽:931
飾品情人節促銷活動 瀏覽:447
衛生紙產品銷售方案策劃 瀏覽:490
小米手機營銷方案 瀏覽:793
美食直播節目策劃方案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