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雲南滇紅茶葉的介紹
雲南紅茶,簡稱滇紅。產於雲南省南部與西南部的臨滄、保山、鳳慶、西雙版回納、思茅、德宏等地。產地的境內答群峰起伏,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屬亞熱帶氣候,年均氣溫18~22℃,年積溫6000℃以上,晝夜溫差懸殊。年平均降水量1200~1700毫米,有「晴時早晚遍地霧,陰雨成天滿山雲」的氣候特徵。其地森林茂密,落葉枯草形成深厚的腐殖層,土壤肥沃,致使茶樹高大,芽壯葉肥,著生茂密白毫,即使長至5~6片葉,仍質軟而嫩,尤以茶葉的多酚類化合物、生物鹼等成分含量,居中國茶葉之首。
2. 滇紅茶要怎麼選擇
1.隨手抓取抄一把滇紅茶放在白紙或白色瓷盤上,雙手持盤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轉動,觀察紅茶干茶的外形是否均勻,色澤是否一致,有的還需要看是否帶金毫。條索緊結完整干凈,無碎茶或碎茶少,色澤烏黑油潤(有的茶還會顯現金毫)者為優。反之則為次品茶或劣質茶。
2.隨手抓取一把滇紅茶,隨手攤開,用嗅覺來辨別紅茶是否帶有煙焦、酸餿、陳味、霉味、日曬味及其他異味。優質紅茶的干茶有甘香,沖泡後會有甜醇的愉快香氣,次品茶和劣質茶則不明顯或夾雜異味。
如果實在不會選擇的話,我這邊給大家推薦一下知名茶品牌——小地方
3. 雲南臨滄鳳慶滇紅茶《鳳牌紅茶店》加盟賺錢嗎
我們中國有句俗話,360行,行行出狀元,該店想賺錢,有三要素,第一,選址很重要,第二,誠信做生意,第三,規模也重要,有了這三條,一定會賺大錢。
4. 雲南滇紅怎麼泡最好
泡雲南滇紅的3個要點:
用量(4~5克)
泡10泡以上 [水溫80-83度],注意水溫是要把水先燒開,再放置幾分鍾,稍微降溫就行了。不要加冷水或者水不開就拿來用。
出湯要快 1~3泡都是1秒出湯,第一泡是洗茶,第4泡開始延長到3秒,5秒,8秒這樣遞增出湯之後不要蓋蓋。
雲南滇紅簡介:
雲南紅茶,簡稱滇紅。產於雲南省南部與西南部的臨滄、保山、鳳慶、西雙版納、德宏等地。 以大葉種紅碎茶拼配形成,定型產品有葉茶、碎茶、片茶、末茶4類11個花色。製作採用優良的雲南大葉種茶樹鮮葉,先經萎凋、揉捻或揉切、發酵、烘烤等工序製成成品茶。
雲南滇紅鑒別:
滇紅茶,屬大葉種類型的工夫茶,主產雲南的臨滄、保山、鳳慶等地,是我國工夫紅茶的後起之秀。以外形肥碩緊實,金毫顯露和香高味濃的品質獨樹一幟,而稱著於世。滇紅工夫外形條索緊結,肥碩雄壯,干茶色澤烏潤,金毫特顯,內質湯色艷亮,香氣鮮郁高長,滋味濃厚鮮爽,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嫩亮,國內獨具一格,系舉世歡迎的工夫紅茶。
滇紅因採制時期不同,其品質具有季節性變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條索肥碩,身骨重實,凈度好,葉底嫩勻。夏茶正值雨季,芽葉生長快,節間長,雖芽毫顯露,但凈度較低,葉底稍顯硬、雜。秋茶正處干涼季節,茶樹生長代謝作用轉弱,成茶身骨輕,凈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滇紅工夫茸毫顯露為其品質特點之一。其毫色可分淡黃、菊黃、金黃等類。風慶、雲縣、昌寧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菊黃,勐海、雙扛、臨滄、普文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金黃。同一茶園春季採制的一般毫色較淺,多呈淡黃,夏茶毫色多呈菊黃,唯秋茶多呈金黃色。
滇紅工夫內質香郁味濃。香氣以滇西茶區的雲縣、鳳慶、昌寧為好,尤其是雲縣部分地區所產的工夫茶,香氣高長,且帶有花香。滇南茶區工夫茶滋味濃厚,刺激性較強,滇西茶區工夫茶滋味醇厚,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鮮爽。
5. 雲南滇紅集團的基本情況
公司名稱: 雲南滇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滇紅集團)
外文名稱: Yunnan Dianhong Group Co., Ltd
昆明總部地點:中國·雲南省昆明市高新區二環西路625號雲銅科技園內
鳳慶總部:中國·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城小北門27號
集團成立時間: 1939年3月
經營范圍: 茶葉、農業、林業和扶貧工程 集團固定資產:6.73億元
員工數:526人
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王天權
集團現有茶園面積: 3.07萬畝(其中2萬畝通過瑞士IMO國際有機茶認證)
年生產加工規模:15000噸
集團榮譽:國家質量銀質獎、中國名茶、國家外事禮茶、「中國茶葉品牌」、「雲南省著名商標」 王天權,廣西壯族自治區人,1982年畢業於廣西大學工學院機械製造專業,現任鳳糖集團、滇紅集團、雲南陽光糖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兼任中國糖業協會常務理事、廣西大學客座教授、廣西系統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廣西製糖學委員會主任、政協臨滄市委員會常委、臨滄市工商聯合會執行委員會執委、政協雲縣委員會和政協鳳慶縣委員會常委、雲縣工商聯合會副會長。
王天權先生曾獲得「雲南省百名優秀工業企業家」、「雲南省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雲南省非公有制企業創業之星」、「優秀政協委員」等榮譽,是首位被中國殘聯授予「愛心大使」榮譽的中國企業家。 創建於1939年3月,前身系1939年由當代中國著名茶葉專家馮紹裘先生創建的「順寧實驗茶廠」,1954年隨縣名改為「雲南省鳳慶茶廠」。從上世紀40年代起,所生產的「滇紅」 名茶就出口英、美等國。新中國成立後,一直是國家出口紅茶定點生產企業,所生產的滇紅系列產品為國家出口創匯、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其中,「滇紅特級工夫茶」自1958年起至今,被國家外交部指定為接待外賓的外事禮茶。
目前,集團自有基地茶園30700畝(其中20000畝通過瑞士IMO國際有機茶認證),茶葉初制所80多個,主要生產線4條,CTC紅碎茶生產線4條,茶葉科學研究院一個(擁有全國最齊全的茶類種質資源),現年生產加工規模5000噸(2011年完成整體搬遷後生產規模將達15000噸)。產品以滇紅工夫茶、滇紅碎茶(含CTC碎茶)為主,並包含了普洱茶、緊壓茶、綠茶、茉莉花茶、袋泡茶、速溶茶等八大類130多個品種。
創制於1939年的「鳳牌」滇紅茶,是有著70年歷史的知名品牌,曾先後榮獲國家質量銀質獎、中國名茶、國家外事禮茶等榮譽稱號,被評為「雲南省著名商標」、「中國茶葉名牌」。
「鳳牌」普洱茶、緊壓茶先後獲得廣州國際茶文化節金獎、雲南省首屆普洱茶博覽會「茶王」等稱號。
「王子冠牌」綠茶連續三年獲「雲南省消費者喜愛商品」、「雲南省著名商標」等榮譽。
1986年,時任雲南省省長和志強把公司生產的「滇紅特級工夫茶」作為國禮贈送來昆訪問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2009年,公司生產的「經典58」和「滇紅金曲」紅茶榮獲第八屆「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一等獎。
2010年8月,公司生產的 「鳳牌毛尖」 紅茶榮獲中國茶葉學會舉辦的首屆「國飲杯」全國茶葉評比一等獎。
滇紅集團是國家扶貧龍頭企業和雲南省農業產業化經營省級重點龍頭企業,連續四年榮獲全國茶葉行業百強企業。現有資產4.13億元,在職員工526人,是全國最大的集種植、生產、加工、科研、銷售於一體的民營股份制茶葉企業。 滇紅集團歷經多年發展,1996年12月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進行改制,組建了雲南滇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和2003年,經鳳慶縣人民政府批復,先後進行了兩次股份制改革。但多次改革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終因體制、機制改革不徹底,企業發展速度較為緩慢。至2006年9月份,資產負債率高達81%。
為謀求新的發展,2006年10月15日,根據鳳慶縣委、政府關於「做強做大鳳慶茶、糖兩大骨幹企業,整合資源,實現龍頭企業強強聯合,推進鳳慶縣農業產業化和新型工業化進程,促進全縣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要求,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強強聯合、共謀發展」的原則,滇紅集團與鳳慶糖業集團簽約合作,由鳳糖集團出資收購滇紅集團66.84%的股份,進行控股經營,一次性解決了職工安置費用,走上了地方骨幹產業龍頭企業的強強聯合之路,成功實現經營機制的全面創新,掀開了滇紅集團發展新的一頁。這是公司繼1996年、2003年的兩次國有企業改革改制後的一次較為徹底的改革舉措。
滇紅集團與鳳慶糖業集團聯姻後,滇紅、鳳糖在品牌優勢和資金保障等方面得到了優勢互補,形成了抱團經營、合力開拓市場的優勢。通過引進現代企業新型管理模式,致力於建設「學習文化、誠信文化、業績文化、共贏文化」的企業文化,建立、健全黑白分明的激勵文化,倡導以「關愛員工、關愛客戶、關愛社會」為核心的企業核心價值觀,企業執行力得到全面提升,經營業績逐年上升。在滇紅集團每年收購的茶葉原料中,集團自有原料僅佔25%,向社會收購的原料高達75%,企業切實發揮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
6. 雲南滇紅集團的未來發展
為了適應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及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需要,2009年初,滇紅集團確立了「啟動二次創業、打造滇紅魂魄、再創滇紅輝煌」的發展思路,以打造「三名」(臨滄名片、中國名牌、世界名品)為指導思想,落實「四化」(種植規范化、生產標准化、管理精細化、銷售網路化」)為主要措施,實施「滇紅集團技改搬遷建設工程」。 圍繞「400畝滇紅工業園核心區、1000畝滇紅文化旅遊區(涵蓋『南城門』、『文筆塔』、『青龍橋』、『硯池』)和10000畝茶文化體驗觀光區」的總體規劃,集團計劃用五年的時間打造出一個世界最先進的現代化制茶企業,中國最具競爭力的紅茶企業。項目建成後,將以「無菌化、無塵化、高標准」為目標,分別建設滇紅茶、普洱茶、綠茶標准化生產線各一條,項目總投資2.7億元,其中一期投資1.687億元。項目建成後紅茶總生產規模將達1.5萬噸,五年內可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實現稅利2億元以上。目前工程建設各項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預計於2011年竣工投產,屆時一個集「山、水、園、林、茶、人」 為一體的國內一流制茶企業——「現代生態滇紅工業園」將誕生在彩雲之南的茶鄉——鳳慶。 圍繞發展目標,按照打造「三名」(即「把滇紅打造成為臨滄的名片、中國的名牌、世界的名品」)、落實「四化」(即落實「種植規范化、生產標准化、管理精細化、銷售網路化」)的總體要求,集團將採取強有力的措施,確保目標的完成。
1、整合資源,建設高標准原料基地
圍繞集團未來3年完成10億元產值的總體目標規劃,集團將採取與茶農聯動,整合臨滄市120萬畝茶園資源,打造20萬畝標准化茶園基地,使自有茶園面積由現在的3萬多畝發展到10萬畝,不斷擴大國際認證的有機茶園種植面積,為滇紅品牌的打造提供充足、優質的原料保障。
2、擴大規模,建設標准化初制所
在鞏固和優化公司現有茶葉初制加工基地的基礎上,不斷改變現有茶葉生產零星、分散的現狀,集中力量培育和扶持一些上規模、上檔次的茶葉初制加工基地,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建立完善原料初制生產加工備案制度,按照產品結構調整情況,對初制所實行分類管理,走質量效益型的發展路子。集團將在3年內完成初制加工基地「三個一百」 的目標,即:規劃100個優質茶園種植行政村、完成100個標准化初制所(其中50個為有機茶葉初制所)的建設、每個初制所年加工能力達100噸。通過建立完善標准化的初制加工工藝及產品質量控制體系,切實把好初制源頭的產品質量關。
3、加大研發力度,不斷創新紅茶產品,引領紅茶市場
以中國茶葉協會授予的滇紅集團科技示範基地為平台,引進全球制茶高端人才;加強與國內著名科研機構及高校的合作,在原茶科所的基礎上加大投入,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合作,籌建成立「中國紅茶研究院」,引進高層次科研人員,提升產品研發力度;充分利用現有茶樹品種資源,著力開發個性化高端產品,不斷創新紅茶產品,加快推動產品的升級換代,引領中國紅茶消費市場。
4、加大投入,建設標准化生產線
在實施「滇紅集團技改搬遷建設工程」項目中,對採用新工藝、新技術的設備投資不低於7000萬元,通過引進國內外最先進的生產工藝設備(義大利C21袋泡茶包裝機、美國Optyx600智能型揀梗機、國產PZ/150HT微波烘乾殺菌流水線等),加強滇紅茶生產現場管理及產品質量認證,切實提升滇紅茶加工環節的新型工業化水平和管理銷售環節的智能信息化水平。
5、加快推進品牌建設
品牌價值是企業的核心價值,產品的質量和服務是品牌價值的基礎。「滇紅」品牌經過70餘年的運作,雖已取得一定的品牌效應,但品牌形象並未得到真正的樹立。目前,滇紅集團已將加快推進品牌建設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來認識,在繼續擴大品牌知名度的同時,著力提升品牌的美譽度。
力爭用較短的時間,真正把「滇紅」和「鳳牌」打造成為大眾熟知的國內外著名紅茶品牌。近期一是加快推進「滇紅」商標注冊和「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申報工作,力爭用3年的時間完成注冊和認定工作,將企業品牌建設推上一個新台階;二是不斷深入挖掘滇紅特色文化,賦予品牌文化內涵,增強品牌生命力,將滇紅品牌真正推向世界,成為世人皆愛的名品;三是重點組織實施好 「滇紅70周年慶典暨新滇紅竣工典禮」等事件營銷和品牌推介活動。
6、加強營銷隊伍建設,拓展營銷渠道
董事會根據集團目前營銷隊伍弱、營銷渠道窄的現狀,提出了加快營銷模式轉型,從單一的原料提供商轉變為原料提供與消費並重的營銷模式,實現企業利潤增長。
已成立了覆蓋華北、華南、華東、中原、東北、西南、西北等市場的七個營銷中心,計劃用2-3年時間,打造一支靠得住、有本事、能打勝仗的千人營銷隊伍;
從茶葉批發市場入手,建立茶葉批發渠道,計劃用3年的時間,將渠道拓展到所有茶葉批發銷售終端;
做好連鎖加盟和直營店建設。5年內,完成1000個(每個投入100萬元)滇紅茶直營店的建設(2012年前計劃完成200個),啟動高端產品的封閉式運營,進一步開拓電子商務合作,打造遍布全球的銷售網路。
7、圍繞目標,完善機制,實現企業良性發展
在綜合考慮雲茶產業資源優勢、企業發展實際及市場拓展需要的基礎上,集團制訂了未來五年發展規劃:以紅茶為主打產品,從2010年起實現營銷總值逐年翻番的目標,即2011年力爭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2012年力爭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至2015年達到銷售收入30億元。為實現上述生產經營目標,集團將引進戰略投資,優化股本結構,實行增資擴股,將公司原有注冊資本從3093萬元增加到3億元;同時調整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全面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為集團上市奠定基礎。
7. 怎麼挑選滇紅茶 去哪找聲譽好的雲南鳳慶滇紅茶公司
您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1.
滇紅茶價格從十幾、二十、一兩百、一千都不等,主要產於回雲南臨滄、鳳慶答、普洱等地。
2.
滇紅茶主要以一芽二葉、一葉為主,也有一芽三葉。其中一葉和二葉最好。
3.
滇紅茶等產品,南~茗佳~人做得尤為誠實,創始人董~玥懂茶,是茶藝師,品茶師。待人和善,品味優雅。dydy600
是她尾~號。
4.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8. 滇紅的口感與特點功效
香氣濃高持久,滋味濃烈而醇爽,茶湯紅濃色艷;芽壯而肥,色澤黃紅鮮明,條形壯實,色澤烏紅而光潤,含有多種有益成分,且既耐沖泡,又耐貯藏,沖泡三四次香味不減;貯存過年仍味厚如初
滇紅碎茶又稱滇紅分級茶,其外形均勻,色澤烏潤,滋味濃烈,香氣鮮銳,湯色紅亮
雲南紅茶,簡稱滇紅。產於雲南省南部與西南部的臨滄、保山、鳳慶、西雙版納、德宏等地。 以大葉種紅碎茶拼配形成,定型產品有葉茶、碎茶、片茶、末茶4類11個花色。製作採用優良的雲南大葉種茶樹鮮葉,先經萎凋、揉捻或揉切、發酵、烘烤等工序製成成品茶。
功效
1、利尿功效:在紅茶中的咖啡鹼和芳香物質聯合作用下,可增加腎臟的血流量,提高腎小球過濾率,擴張腎微血管,並抑制腎小管對水的再吸收,於是促成尿量增加。如此有利於排除體內的乳酸、尿酸(與痛風有關)、過多的鹽分(與高血壓有關)、有害物等,以及緩和心臟病或腎炎造成的水腫。
2、消炎殺菌功效:紅茶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再經由實驗發現滇紅茶功效與作用,兒茶素類能與單細胞的細菌結合,使蛋白質凝固沉澱,藉此抑制和消滅病原菌。所以細菌性喇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紅茶頗有益,民間也常用濃茶塗傷口、褥瘡和香港腳。
3、解毒功效:據實驗證明,紅茶中的茶多鹼能吸附重金屬和生物鹼,並沉澱分解,這對飲水和食品受到工業污染的現代人而言,不啻是一項福音。
4、提神消疲功效:經由醫學實驗發現,紅茶中的咖啡鹼藉由刺激大腦皮質來興奮神經中樞,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進而使思維反應更形敏銳,記憶力增強;它也對血管系統和心臟具興奮作用,強化心搏,從而加快血液循環以利新陳代謝,同時又促進發汗和利尿,由此雙管齊下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覺疲勞的物質)及其他體內老廢物質,達到消除疲勞的效果。
5、生津清熱功效:夏天飲紅茶能止渴消暑,是因為茶中的多酚類、醣類、氨基酸、果膠等與口涎產生化學反應,且剌激唾液分泌,導致口腔覺得滋潤,並且產生清涼感;同時咖啡鹼控制下視丘的體溫中樞,調節體溫,它也刺激腎臟以促進熱量和污物的排泄,維持體內的生理平衡。
此外,滇紅茶的功效與作用還具有防齲、健胃整腸助消化、延緩老化、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抗癌、抗輻射之說,紅茶還是極佳的運動飲料,除了可消暑解渴及補充水分外若在進行需要體力及持久力的運動(如馬拉松賽跑)前喝,因為茶中的咖啡鹼具有提神作用,又能在運動進行中促成身體先燃燒脂肪供應熱能而保留肝醋,所以讓人更具持久力。
歷史
滇紅主產區位於滇西南瀾滄江以西,怒江以東的高山峽谷區,包括鳳慶、勐海、臨滄、雙江等縣。
滇紅茶擁有一個很生動的解說詞,完整又形象的解說了滇紅茶的創制及發展。
1937年秋,中國茶葉公司派遣公司技術專員馮紹裘和鄭鶴春兩位先生到雲南實地觀察並調查茶葉產銷情況,覺得鳳慶縣的鳳山有著很適合茶葉的生長自然條件,於是開始試制紅茶;然而結果大大的出人意料,紅茶試製成功了,茶葉條索肥實,湯色紅濃明亮,葉底紅艷發光,香味濃郁,為國內其他省小葉茶種聞所未見。
在試制紅茶的時候也經歷了很多的艱辛,從大理至鳳慶的崇山峻嶺間,有一條五尺寬的石板山路,古道悠悠,卻隔著瀾滄江天險。馬幫必須在江邊放下馱子,商人們乘竹筏而過,馬自己鳧水到對岸;當時沒有現在這樣通暢的公路,機器設備必須在大理拆卸成零,用馬幫馱運到鳳慶,來回需費時半月。為了試製成功,馮老先生等先人們土法上馬,用木質揉桶,腳踏烘乾機,竹編烘籠等等,保證了試制工作的順利展開;1939年,第一批滇紅500擔終於試製成功了,先用竹編茶籠裝運到香港,再改用木箱鋁罐包裝投入市場。
終於,滇紅茶創制出來了,馮老先生終從眾人之意,定名"滇紅";"滇紅"名茶就這樣誕生了。此後,滇紅茶產業年年向前發展,成為祖國茶葉生產上一朵璀璨的名茶之花;滇紅特級工夫茶,中國著名紅茶;其在前蘇聯、東歐各國和倫敦市場上享有崇高聲譽,是我國出口紅茶中售價高創匯多的佼佼者。
滇紅茶是鳳慶的,也是中國的,通過品味原茶,既可以看形美,觀色艷,也可以品到香高味濃;第一杯有點苦,接著便會在葉蕾里泛起絲絲甜味,這正是人生最深刻的寓意啊。幾十年來,滇紅特級工夫茶,其品質獨特,一直被國務院定為外交之茶,專供中央外事使用;英國女王訪問昆明時,我省領導人曾以滇紅特級工夫茶饋贈,女王視為稀世寶物。
9. 滇紅茶的產地主要是有哪些
滇紅茶,屬大葉種類型的工夫茶,主產雲南的臨滄、保山、鳳慶等地,是我國工夫回紅茶的後起之秀。以外形肥碩緊答實,金毫顯露和香高味濃的品質獨樹一幟,而稱著於世。滇紅工夫外形條索緊結,肥碩雄壯,干茶色澤烏潤,金毫特顯,內質湯色艷亮,香氣鮮郁高長,滋味濃厚鮮爽,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嫩亮,國內獨具一格,系舉世歡迎的工夫紅茶。
滇紅茶最好的在雲南臨滄鳳慶縣境內。那裡的滇紅茶是雲南紅茶裡面最高工藝水準。1984年英國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到訪昆明,雲南省長和志強把鳳慶滇紅茶作為國禮贈送給了女王,滇紅茶從此深受女王陛下的厚愛。
10. 滇紅茶的特點
雲南紅茶-茶葉形態雲南紅茶,簡稱滇紅。產於雲南省南部與西南部的臨滄、保版山、鳳慶、西雙權版納、德宏等地。產地的境內群峰起伏,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屬亞熱帶氣候,年均氣溫18~22℃,年積溫6000℃以上,晝夜溫差懸殊,年降水量1200~1700毫米,有「晴時早晚遍地霧,陰雨成天滿山雲」的氣候特徵。其地森林茂密,落葉枯草形成深厚的腐殖層,土壤肥沃,致使茶樹高大,芽壯葉肥,著生茂密白毫,即使長至5~6片葉,仍質軟而嫩,尤以茶葉的多酚類化合物、生物鹼等成分含量,居中國茶葉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