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讓烏龜在龜兔賽跑中獲勝(思路決定出路,出路決定結果)【職業經理人適用】
這就和馬雲的梳子一樣!
「把梳子賣給和尚」這是銷售界很經典的故事,銷售嘛,就是把產品賣出去,所以「把梳子賣給和尚」成了很多銷售大神的講資,在給別人做培訓或講課時常用到的經典故事。只要講出這個故事,就會引得大家拍手叫好、贊嘆不已。
馬雲也聽過這個故事,那是曾經阿里巴巴的一個講師在給其他員工做培訓的時候,講的就是這個經典故事。不出所有人意料,這個講師在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大家聽得興奮極了,掌聲不斷,引起了不小的騷動。
但是馬雲聽完後沉著臉不說話,身邊的人看他的表情不對,也沒敢多問,過了半響馬雲說道:這個騙子,把他給我開了!身邊人不解:為何?
馬雲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和尚需要梳子嗎?你千方百計把梳子賣給和尚,這不是忽悠人嗎?這是騙人!我們做銷售要靠騙人才能成功,那我們的產品能長遠嗎?銷售不僅是把產品賣出去,更重要的是把好產品賣出去,而不是把壞產品通過忽悠戰術加塞給別人,這樣的銷售是自己給自己挖坑!千萬不能助長這種風氣!
馬雲打破常規,敢於挑戰經典銷售故事,勇氣真的很大。其實馬雲的這段話確實不錯,如果做銷售僅僅是靠忽悠就能成功,那麼忽略了產品本身的價值,就沒人去想著把產品做好了,那所有人都去學忽悠了。產品過硬,把產品推薦給需要的用戶身上才是王道,否則,一定不會長久。
如此,看看該問題,
1 歷史上不乏以少勝多的例子,以弱勝強的例子。勝負似乎顯而易見,但是如果世事有這么的簡單,強者勝出,寡不敵眾,就不會有許許多多的人堅信〈世事無常〉了。
世事無常,誰會是最後的贏家,即使雙方勢力懸殊,也是不可預測的。
2 如果兔子不睡覺,烏龜休想獲得比賽的勝利。這是生物的特性決定的,當然兔子占上風了。難道我們人類和螞蟻賽跑,我們會輸嗎? 來自職Q用戶:小北京:最近缺關注➕
很多所謂「高明」的管理者,往往沉湎於自己設置的陷阱而自鳴得意,我非常不解:
一、龜和兔,生活在不同的生態和自然環境中,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平素里井水不犯河水,幹嘛非得要賽跑分出個誰快誰慢呢?簡直是吃飽了撐的!
二、把一則原本很單純很樸素的寓言故事演繹成N個現實版的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情景模擬,不僅荒誕無稽,而且極為荒謬。
舉個例子說,好比讓劉翔放棄自己擅長的110 米欄去參加舉重世錦賽。不覺得可笑嗎?
110米欄賽場,劉翔輸給史冬鵬是新聞;舉重賽場,劉翔輸給石智勇(舉重選手)就是娛樂節目。
三、把「龜兔賽跑」的故事比擬成管理實際,是弱智的管理者蒙蔽老闆和經營主的無聊故事,僅此而已。
四、現實生活中,如寓言故事「龜兔賽跑」中兔子輸給烏龜或烏龜贏了兔子充其量是個萬中無一的個案,根本無需引申和演繹,將管理活動的「沙盤推演」比擬成「龜兔賽跑」就是個天大的笑話!
五、真正意義上,兔子不是輸給了烏龜,是輸給了自己。
現實生活中,商場上的「輸」和「贏」,表面上看,是輸給了對手,倒不如說是輸給了自己;表面上看,是戰勝了對手,倒不如說是戰勝了自己。
正所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來自職Q用戶:孔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