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可口可樂本土化營銷策略

可口可樂本土化營銷策略

發布時間:2021-01-14 20:36:10

Ⅰ 可口可樂的本土化營銷策略

說一點我的見聞。你可以參考下,可能會有所啟示吧。
今年回家過年(回農村)的一個新答發現:
城市 瓶裝量 售價
北京 2.5升 5.4元
外省農村 2升 7元
而且老家的飲料從之前的非常可樂都變成了可口和雪碧。

Ⅱ 請問任何一個國家在中國的宣傳策略

美國可口可樂:推行營銷本土化
一件產品要進入某個消費群體,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比較根本的一條是讓它轉變為附帶群體文化的產品,從而使這一群體像接受一日三餐一樣接受此產品的介入。這種營銷模式在國際上稱為本土化營銷模式。如今,可口可樂之所以能在中國大地上大行其道,完全得益於他那一以貫之的本土化思維和徹底的本土化營銷策略。
視覺標識的本土化

當時,可口可樂公司為了給其產品起中文譯名可謂煞費苦心,為了能使產品為中國人所接受,公司特請在倫敦任教職的精通語言文字、諳熟消費者心理的華裔設計中文譯名,苦思良久後譯成了經典的「可口可樂」。該譯名採取了雙聲疊韻方式,音意雙佳,讀來朗朗上口,同時又顯示了飲料的功效和中國人的心理需求。 可口可樂的廣告設計採取紅底白字,書寫流暢的白色字母,在紅色的襯托下,有一種悠然的跳動之感,既充分體現了液體的特性,又流露出中國傳統紅色的喜慶氣氛。

廣告策略的本土化

可口可樂「永遠」主題廣告系列派生出了眾多不同的廣告,而在中國,他們的廣告信息中則大量地融入了中國特色文化。可口可樂在中國的廣告都是採用中國實景拍攝,推出具有濃郁本土特色的包裝,力求體現中國人的情感訴求。如從1999年開始,利用中國傳統節日——春節大做文章:無論是家鄉的大風車、狂舞的中國龍、十二生肖,還是具有鄉土氣息的泥娃娃,都是在努力拉近可口可樂與中國人的距離。 另外,可口可樂公司廣告宣傳策略本土化的另一方面體現在讓本土明星作廣告宣傳,如聘請港台當紅明星林心如等,不但貫徹了本土化的思想,而且還從明星的年輕活力中抓住了主要消費群——年輕人。

公關的本土化

可口可樂公司還在中國展開了一系列的公關活動,從體育、教育、文娛、環保到樹立自己良好積極納稅人形象與促進中國企業改革等,只要有利於擴大自己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它都積極去做,為其塑造良好的中國公民形象創造了條件,從而受到當地政府、媒體的認同,使其能在中國不斷發展和壯大。 如在體育方面,可口可樂所做的宣傳活動數不勝數,特別是為北京申奧製作「申奧金罐」以及簽約「中國隊」押寶「沖擊世界盃」等,很好地與中國人融在一起,更加貼近市場。在中國教育事業方面,可口可樂也是不遺餘力,捐款捐書、興建希望小學、資助大學特困生、創立大學生獎學金、援手教育項目等一系列的活動,均獲得了社會的好評。

本土化思維,本土化營銷,促使可口可樂越來越成為中國的可口可樂。

Ⅲ 可口可樂公司為何實施本土化策略

每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觀以及生活環境都不一樣,所以只有本土化才能最大可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Ⅳ 百事可樂在中國的本土化廣告策略

「百事可樂」在中國的營銷策略

本土化策略

本土化管理與本土化生產是當前全球跨國公司的趨勢。具體到某一種具體的產品、某一個公司的本土化,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百事在中國的本土化進展成績斐然。百事中國區的管理層70%已經由中國人擔任,其中只有1個不是中國內地土生土長的。可以肯定,百事與貴格的合並會加速百事在中國的本土化進程。

目前,直接從事百事可樂飲料業務的中國員工近1萬人,同時,擁有至少5倍於這個數字的間接雇員通過供應商、批發商和零售商等渠道參與百事可樂的有關業務。由於百事可樂公司在引進資金的同時,大力推廣先進的市場和管理經驗,推行本土化,參與飲料國有企業的改造和人才培訓,使中國的飲料行業在短短的20年中,由工藝簡單、生產粗放的落後狀況,發展到今天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競爭最激烈、專業化程度較高、充滿勃勃生機的飲料市場。

多元化的品牌策略

目前,百事可樂國際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旗艦品牌是百事可樂、七喜、美年達和激浪。此外,還包括亞洲、北冰洋和天府等著名地方品牌。國際著名的調查機構尼爾森(ACNIELSEN)公司在2000年的調查結果表明,百事可樂已成為中國年輕人最喜愛的軟飲料之一。

就產品組合的寬度而言,百事的產品組合遠比可口可樂要豐富。可口可樂公司的經營非常單純,僅僅從事飲料業。而百事公司除了軟飲料外,還涉足運動用品、快餐以及食品等。特別要指出的是,2001年8月百事公司宣布並購貴格公司。與貴格的聯姻使百事可樂得到了含金量頗高的Gatorade品牌,並大幅提高了百事公司在非碳酸飲料市場的份額。盡管就市場規模而言,非碳酸飲料與碳酸飲料相比不可同日而語,但其成長速度卻是後者的3倍。

百事並購貴格後,在中國的銷售戰略並沒有改變,但業務范圍擴大了,品牌資源擴大了。百事在原來碳酸飲料的基礎上將會很好地整合果汁和運動飲料,在時機成熟的時候,還會陸續推出其他消費者喜愛的飲料,如茶飲料、純凈水等,讓中國的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

傳播策略

整合營銷傳播(IMC)的中心思想是在與消費者的溝通中,統一運用和協調各種不同的傳播手段,使不同的傳播工具在每一階段發揮出最佳的、統一的、集中的作用,其目的是協助品牌建立起與消費者之間的長期關系。百事可樂的整合營銷傳播就是把公共關系、廣告宣傳、人員推銷、營業推廣等促銷策略集於一身,在整合營銷傳播中,各種宣傳媒介和信息載體相輔相成,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名人廣告眾所周知,百事可樂的廣告策略往往別出心裁。在與老對手可口可樂的百年交鋒中,百事可樂廣告常有好戲出台,使可口可樂備感壓力。其中,百事可樂運用的名人廣告,是它的一個重要傳播手段。

1983年,百事可樂與美國最紅火的流行音樂巨星邁克爾。傑克遜簽訂了一個合約,以500萬美元的驚人價格聘請這位明星為「百事巨星」,並連續製作了以邁克爾。傑克遜的流行歌曲為配曲的廣告片。 「百事可樂,新生代的選擇」這一宣傳計劃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百事可樂從美國市場上名人廣告的巨大成功中嘗到了甜頭,於是在世界各地如法炮製,尋找當地的名人明星,拍制受當地歡迎的名人廣告。

在香港,百事可樂推出張國榮為香港的「百事巨星」,展開了一個中西合璧的音樂營銷攻勢。不久以後,百事可樂更是聘得美國的世界級走紅女歌星麥當娜為世界「百事巨星」,轟動全球。

「每一次選歌和出唱片,我都有自己的選擇。追風,那不是我的性格。……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選擇百事。」中國大陸的不少消費者,也許都聽過這段出自劉德華之口的廣告語。作為走紅於大陸和港台的影、視、歌星,劉德華的號召力是巨大的。

這是百事可樂為開辟中國飲料市場而做的廣告。郭富城與百事的合作始於1998年,其「雨中飛奔為鄰家女孩買百事可樂」、「百事藍罐包裝上市」、「與國際巨星珍妮。傑克遜合作」、「與王菲合唱百事主題曲」、「為百事可樂中國足球聯賽主唱首支主題曲」、「森林中智取可愛猩猩」等版本廣告,成為百事廣告的扛鼎之作。在全國各地百事飲料的銷售點上,我們永遠無法迴避的是郭天王執著、堅定、熱情的渴望眼神。郭天王高人一籌的號召力和感染力獲得了百事的一致認可,並升格成為亞洲區品牌形象代言人。

獨特的音樂推銷

1998年,百事可樂百年之際,百事推出了一系列的營銷舉措。1998年1月,郭富城成為百事國際巨星,他與百事合作的第一部廣告片,是音樂「唱這歌」的MTV情節的一部分。身著藍色禮服的郭富城以其活力無邊的外型和矯健的舞姿,把百事一貫的主題發揮得淋漓盡致。此片在亞洲地區推出後,引起了年輕一代的普遍歡迎。1998年9月,百事可樂在全球范圍推出其最新的藍色包裝。配合新包裝的亮相,郭富城拍攝了廣告片「一變傾城」,音樂「一變傾城」也是郭富城新專輯的同名主打歌曲。換了藍色「新酷裝」的百事可樂,藉助郭富城「一變傾城」的廣告和大量的宣傳活動,以「ask for more」為主題,隨著珍妮。傑克遜、瑞奇。馬丁、王菲和郭富城的聯袂出擊,掀起了「渴望無限」的藍色風暴。

由郭富城和珍妮。傑克遜聯袂演出的主題廣告片「渴望無限」投資巨大,場面恢弘,是百事近年力推的作品。歌曲「渴望無限」由珍妮。傑克遜作曲,音樂從慢節奏過渡到藍色節奏,最後變成20世紀60年代的House音樂,曲風華麗。郭富城美倫美奐的表演和性感的造型,珍妮。傑克遜大氣的唱功,使整個廣告片充滿了浪漫色彩,尤其由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膚色的兩位巨星共同演繹,更加引人注目。

王菲的歌曲在亞洲樂壇獨樹一幟,她為百事拍的廣告片同樣以「渴望無限」為主題,由她創作的音樂《存在》表現了王菲對音樂的執著追求和堅定信念。 「渴望無限」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詮釋和體現。

2002年1月,樂壇天之嬌女——鄭秀文小姐正式加盟百事家族,成為新一代中國區百事巨星。2002年,F4的「百事可樂」 廣告成為備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廣告。

音樂的傳播與流行得益於聽眾的傳唱,百事的音樂營銷成功正在於它感悟到了音樂的溝通魅力,這是一種互動式的溝通。好聽的歌曲旋律,打動人心的歌詞,都是與消費者溝通的最好語言。有了這樣的訊息,品牌的理念也就自然而然深入人心了。

大手筆公關

長期以來,百事可樂始終致力於建立以「百事可樂基金」為切入點的良好公共關系體系,熱心贊助體育賽事以及其他公益事業。例如,贊助「八運會」、贊助中國甲A足球聯賽、支持中國申奧成功等等。

百事可樂不惜巨資贊助「八運會」,取得了八運會飲料的指定產品的稱號,大張旗鼓地掀起了一場溝通高潮,出盡了風頭,造成了一個雖在總體上不及、但在特定時期和特定環境中氣勢大大超過可口可樂公司的局面,不但在當時取得了明顯的效益,而且還為其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百事可樂為慶祝中國申奧成功,把申辦前的「渴望無限」和成功後的「終於解渴了」整合在一起,做成全屏廣告的形式,具有很大的沖擊力,與當時的氣氛同頻共振,不如此難表激情萬丈,不如此不夠痛快淋漓。相信在那一時刻,每個看到此廣告的人都會心跳!短短四個小時,全屏廣告點擊數高達67877人。百事可樂此時與他們共同支持申奧,心靈相映,情感相通,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品牌的社會形象得以大大提高。

2001年12月,由百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捐贈,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設立的專項基金——「百事可樂基金」,向內蒙古的准格爾旗捐款。這筆資金將主要用於當地缺水家庭修建"母親水窖"及貧困失學兒童復學等項目。此類活動大大增加了百事可樂的美譽度。

變化多端的營銷戰術

SP又稱為銷售促進或營業推廣,它可分為針對消費者的、針對經銷商的和針對業務員的三種。百事可樂取得的成績與它變化多端、強有力的促銷是分不開的。

⒈促銷。20世紀90年代初期,為了迅速打開市場,搶占制高點,初創的上海百事果斷採用直銷模式。當時的飲料市場,計劃經濟的氣氛還相當濃郁,銷售人員在辦公室里,朝南坐、聽電話、接訂單,商家要飲料必須到廠里來提貨。但是百事可樂一下子招聘了占公司員工相當比例的銷售人員。於是,一支龐大的百事銷售隊伍開始出現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接著,上海百事又花費巨資買進了20輛依維柯,送貨上門。從這一天起,客戶的皇帝感覺產生了。

1992~1993年間,上海出現了級差地租這個新感念。重要地段、繁華區域的地價與房價同時上揚,塵封已久的黃金地段重新顯示出黃金般的身價。但這些地方的零售點依然沿襲傳統的飲料銷售習慣,玻璃瓶裝飲料大行其道。玻璃瓶的抵押與周轉及瓶子的外包裝佔地太多,這肯定不符合"級差地租"的經濟規律。上海百事貸款,陸續從國外以每台數萬元的價格進口了1500台散裝飲料機,這種集快捷、現場配置、冷凍、一次性飲用諸多優點為一身的方式被上海市民所接受。也就是從那一年起,上海百事這一業務在同行業中始終居於領先地位。20世紀90年代末期,上海百事已經有了可觀的市場份額和知名度,但對於先進銷售理念的執著追求始終沒有放棄。它推出了批發商協作這一模式,不惜貼補部分營運費用,幫助批發商服務於最終客戶。

1998~1999年期間,百事可樂在中國市場分別推出了世界盃足球賽的拉環、瓶蓋換領與換購足球明星獎品活動,七喜浪漫小存摺換領獎品和澳門旅遊活動。這些活動涉及面廣,影響力大,對終端促銷、提高銷售量起到了積極作用。

百事可樂曾特別為消費者設計了一款馬年春節限量珍藏版,新包裝一反百事平素以藍色為主的風格,此次不但顏色金光閃耀,而且還印有奔騰的駿馬,同時還把"祝你百事可樂"也印在了新包裝上。百事馬年金裝共有易拉罐355ML、600ML、⒈25L、2L膠瓶四種規格。除此之外,這款馬年百事金裝是限量發售,只在北京、天津、武漢、南京、廣州和深圳6個城市的大型超市銷售,具有收藏價值。

⒉管理。針對經銷商,百事可樂主要采價格優惠和折扣等政策。在1999年的碳酸飲料銷售中,百事可樂的批發價在各競爭品牌中最低,具有很強的競爭力。除直接價格低廉之外,百事可樂還對經銷商提供了諸如一個月的賒銷支持、免費旅遊、季度抽獎、VCD獎勵等活動。

百事可樂將廣州第一線的銷售人員分為WAT(批發協助員)和DSD(直銷員),其中DSD為主要力量,從事廣州市場的直銷工作。WAT和DSD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客戶拜訪、線路管理、瓶箱管理、冰箱管理、貨架擺設、POP張貼、銷售與進貨情況登記、競爭情況的了解等。

針對業務員,百事可樂採用類似保險推銷小組的團隊管理方式。業務人員的獎勵直接與銷售業績掛鉤,在規定的基數前提下,超額完成部分獎勵現金,並提供一定的福利獎勵。

⒊重點突破的銷售策略。根據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實施的、"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CMMS)"的連續監測,可口可樂憑借其"拉網式"的市場攻略,全國布網,層層推進,市場滲透率(飲用某品牌可樂的消費者人數與可樂消費者總數之比)一直"遙遙領先"於百事可樂。1999年、2000年其全國20個城市的滲透率分別是83.9%和85%,而百事可樂則分別只有65.5%和67.9%.但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百事可樂市場滲透率的增長略高於可口可樂,前者是3.7%,而後者只有1.3%.

百事可樂在各城市的市場表現,兩極分化明顯,市場滲透率高者甚至超過可口可樂,而低者不足可口可樂的40%.這也恰恰是百事可樂近期所希望看到的結果,因為他們的目的就是抓住可口可樂"滿天撒網"戰略的弱點,集中優勢兵力實施中心突破,並終於在上海、成都、重慶、武漢、深圳等城市的「兩樂」之爭中勝出。

針對可口可樂的大打廣告牌,百事可樂將人力、財力和物力集中在幾個重點城市,大肆進行立體式廣告宣傳進攻,所選擇的重點是這些大城市中的高校、名校。年輕人中消費力較高的就是學生。因此,百事可樂在高校內設立自動售貨機,出資建立公共設施等——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百事可樂成功的秘密。

網路營銷

百事可樂建立了與其公司形象和定位完全統一的中英文網站,以游戲、音樂、活動為主題,其背景則依然是創新的標志和年輕的藍色。

百事可樂的網路營銷策略,具體體現以下三個方面:

⒈媒介策略——與Yahoo攜手。2000年4月,百事可樂公司首先宣布與Yahoo進行全面網路推廣合作;在音樂站點,如MTV.com的投放力度加大;同時還涉足於體育類網站,例如NBA.com、美國棒球聯盟等。

網路廣告投放活動是長期行為,從2000年1月至今從未間斷。每年3~4月份隨著氣溫的升高,伴隨飲料消費高峰期的來臨,網路廣告投放高峰期便告開始,通常會延續至當年11月。

⒉創意策略——推崇激情。

比之餘可口可樂的傳統廣告,百事可樂的網路廣告較為活潑,無論是畫面構圖,還是動畫運用,都傳達著一種「酷」的感覺。在2000年這一年間,便有拉丁王子瑞奇。馬丁、"小甜甜"布萊妮和樂隊Weezer先後出現在百事可樂的廣告中。從NBA到棒球,從奧斯卡到古墓麗影游戲和電影,百事可樂的網路廣告總能捕捉到青少年的興趣點和關注點。

2001年中國申奧成功,百事可樂的網路廣告獨具匠心,氣勢非凡的畫面採用了有動感的水珠,傳達出了百事可樂品牌的充沛活力。醒目的文字表達出百事可樂對北京申奧的支持。廣告方案利用「渴望無限」和「終於解渴了」的雙關語,將中國人對奧運的企盼巧妙地與百事可樂產品聯系在一起,並與其他宣傳高度一致。

⒊競爭策略——針鋒相對。

(1)體育角逐。可口可樂拿到了冬奧會的指定飲料,可以拿冬奧會大做文章。而百事可樂則利用NBA和美國棒球聯盟尋找平衡點。在中文網站設有"百事足球世界"、"精彩足球", 包括"2001年百事可樂足球聯賽"、"百事全能挑戰足球賽"、"百事預祝十強賽中國足球超越夢想"等等。

(2)音樂角逐。這是百事可樂最精彩的策略之一。包含有百事音樂的主題活動,巨星、新星、音樂卡片、音樂流行榜、竟投場等等。

(3)活動角逐:這是為自己創造吸引品牌注意力的最好機會之一。例如,百事在網上發動網民投票評選"百事可樂最佳電視廣告片"等等。

百事可樂的網路營銷及策略啟迪我們:第一,日常消費品的網路營銷廣告應當成為一種長期行為,同時在旺季還要抓住重點集中投放;第二,要設法利用網路營銷廣告吸引目標消費群;第三,必須保持線上、線下營銷廣告的連續性和一致性;第四,注意媒介組合的多樣性;第五,注意各期營銷廣告活動內在的連續性,即營銷廣告主體的一致性;第六,自己的營銷廣告要有獨特性,必須與對手有所不同。
「百事可樂」在中國的營銷策略

本土化策略

本土化管理與本土化生產是當前全球跨國公司的趨勢。具體到某一種具體的產品、某一個公司的本土化,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百事在中國的本土化進展成績斐然。百事中國區的管理層70%已經由中國人擔任,其中只有1個不是中國內地土生土長的。可以肯定,百事與貴格的合並會加速百事在中國的本土化進程。

目前,直接從事百事可樂飲料業務的中國員工近1萬人,同時,擁有至少5倍於這個數字的間接雇員通過供應商、批發商和零售商等渠道參與百事可樂的有關業務。由於百事可樂公司在引進資金的同時,大力推廣先進的市場和管理經驗,推行本土化,參與飲料國有企業的改造和人才培訓,使中國的飲料行業在短短的20年中,由工藝簡單、生產粗放的落後狀況,發展到今天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競爭最激烈、專業化程度較高、充滿勃勃生機的飲料市場。

多元化的品牌策略

目前,百事可樂國際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旗艦品牌是百事可樂、七喜、美年達和激浪。此外,還包括亞洲、北冰洋和天府等著名地方品牌。國際著名的調查機構尼爾森(ACNIELSEN)公司在2000年的調查結果表明,百事可樂已成為中國年輕人最喜愛的軟飲料之一。

就產品組合的寬度而言,百事的產品組合遠比可口可樂要豐富。可口可樂公司的經營非常單純,僅僅從事飲料業。而百事公司除了軟飲料外,還涉足運動用品、快餐以及食品等。特別要指出的是,2001年8月百事公司宣布並購貴格公司。與貴格的聯姻使百事可樂得到了含金量頗高的Gatorade品牌,並大幅提高了百事公司在非碳酸飲料市場的份額。盡管就市場規模而言,非碳酸飲料與碳酸飲料相比不可同日而語,但其成長速度卻是後者的3倍。

百事並購貴格後,在中國的銷售戰略並沒有改變,但業務范圍擴大了,品牌資源擴大了。百事在原來碳酸飲料的基礎上將會很好地整合果汁和運動飲料,在時機成熟的時候,還會陸續推出其他消費者喜愛的飲料,如茶飲料、純凈水等,讓中國的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

傳播策略

整合營銷傳播(IMC)的中心思想是在與消費者的溝通中,統一運用和協調各種不同的傳播手段,使不同的傳播工具在每一階段發揮出最佳的、統一的、集中的作用,其目的是協助品牌建立起與消費者之間的長期關系。百事可樂的整合營銷傳播就是把公共關系、廣告宣傳、人員推銷、營業推廣等促銷策略集於一身,在整合營銷傳播中,各種宣傳媒介和信息載體相輔相成,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名人廣告眾所周知,百事可樂的廣告策略往往別出心裁。在與老對手可口可樂的百年交鋒中,百事可樂廣告常有好戲出台,使可口可樂備感壓力。其中,百事可樂運用的名人廣告,是它的一個重要傳播手段。

1983年,百事可樂與美國最紅火的流行音樂巨星邁克爾。傑克遜簽訂了一個合約,以500萬美元的驚人價格聘請這位明星為「百事巨星」,並連續製作了以邁克爾。傑克遜的流行歌曲為配曲的廣告片。 「百事可樂,新生代的選擇」這一宣傳計劃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百事可樂從美國市場上名人廣告的巨大成功中嘗到了甜頭,於是在世界各地如法炮製,尋找當地的名人明星,拍制受當地歡迎的名人廣告。

在香港,百事可樂推出張國榮為香港的「百事巨星」,展開了一個中西合璧的音樂營銷攻勢。不久以後,百事可樂更是聘得美國的世界級走紅女歌星麥當娜為世界「百事巨星」,轟動全球。

「每一次選歌和出唱片,我都有自己的選擇。追風,那不是我的性格。……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選擇百事。」中國大陸的不少消費者,也許都聽過這段出自劉德華之口的廣告語。作為走紅於大陸和港台的影、視、歌星,劉德華的號召力是巨大的。

這是百事可樂為開辟中國飲料市場而做的廣告。郭富城與百事的合作始於1998年,其「雨中飛奔為鄰家女孩買百事可樂」、「百事藍罐包裝上市」、「與國際巨星珍妮。傑克遜合作」、「與王菲合唱百事主題曲」、「為百事可樂中國足球聯賽主唱首支主題曲」、「森林中智取可愛猩猩」等版本廣告,成為百事廣告的扛鼎之作。在全國各地百事飲料的銷售點上,我們永遠無法迴避的是郭天王執著、堅定、熱情的渴望眼神。郭天王高人一籌的號召力和感染力獲得了百事的一致認可,並升格成為亞洲區品牌形象代言人。

獨特的音樂推銷

1998年,百事可樂百年之際,百事推出了一系列的營銷舉措。1998年1月,郭富城成為百事國際巨星,他與百事合作的第一部廣告片,是音樂「唱這歌」的MTV情節的一部分。身著藍色禮服的郭富城以其活力無邊的外型和矯健的舞姿,把百事一貫的主題發揮得淋漓盡致。此片在亞洲地區推出後,引起了年輕一代的普遍歡迎。1998年9月,百事可樂在全球范圍推出其最新的藍色包裝。配合新包裝的亮相,郭富城拍攝了廣告片「一變傾城」,音樂「一變傾城」也是郭富城新專輯的同名主打歌曲。換了藍色「新酷裝」的百事可樂,藉助郭富城「一變傾城」的廣告和大量的宣傳活動,以「ask for more」為主題,隨著珍妮。傑克遜、瑞奇。馬丁、王菲和郭富城的聯袂出擊,掀起了「渴望無限」的藍色風暴。

由郭富城和珍妮。傑克遜聯袂演出的主題廣告片「渴望無限」投資巨大,場面恢弘,是百事近年力推的作品。歌曲「渴望無限」由珍妮。傑克遜作曲,音樂從慢節奏過渡到藍色節奏,最後變成20世紀60年代的House音樂,曲風華麗。郭富城美倫美奐的表演和性感的造型,珍妮。傑克遜大氣的唱功,使整個廣告片充滿了浪漫色彩,尤其由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膚色的兩位巨星共同演繹,更加引人注目。

王菲的歌曲在亞洲樂壇獨樹一幟,她為百事拍的廣告片同樣以「渴望無限」為主題,由她創作的音樂《存在》表現了王菲對音樂的執著追求和堅定信念。 「渴望無限」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詮釋和體現。

2002年1月,樂壇天之嬌女——鄭秀文小姐正式加盟百事家族,成為新一代中國區百事巨星。2002年,F4的「百事可樂」 廣告成為備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廣告。

音樂的傳播與流行得益於聽眾的傳唱,百事的音樂營銷成功正在於它感悟到了音樂的溝通魅力,這是一種互動式的溝通。好聽的歌曲旋律,打動人心的歌詞,都是與消費者溝通的最好語言。有了這樣的訊息,品牌的理念也就自然而然深入人心了。

大手筆公關

長期以來,百事可樂始終致力於建立以「百事可樂基金」為切入點的良好公共關系體系,熱心贊助體育賽事以及其他公益事業。例如,贊助「八運會」、贊助中國甲A足球聯賽、支持中國申奧成功等等。

百事可樂不惜巨資贊助「八運會」,取得了八運會飲料的指定產品的稱號,大張旗鼓地掀起了一場溝通高潮,出盡了風頭,造成了一個雖在總體上不及、但在特定時期和特定環境中氣勢大大超過可口可樂公司的局面,不但在當時取得了明顯的效益,而且還為其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百事可樂為慶祝中國申奧成功,把申辦前的「渴望無限」和成功後的「終於解渴了」整合在一起,做成全屏廣告的形式,具有很大的沖擊力,與當時的氣氛同頻共振,不如此難表激情萬丈,不如此不夠痛快淋漓。相信在那一時刻,每個看到此廣告的人都會心跳!短短四個小時,全屏廣告點擊數高達67877人。百事可樂此時與他們共同支持申奧,心靈相映,情感相通,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品牌的社會形象得以大大提高。

2001年12月,由百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捐贈,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設立的專項基金——「百事可樂基金」,向內蒙古的准格爾旗捐款。這筆資金將主要用於當地缺水家庭修建"母親水窖"及貧困失學兒童復學等項目。此類活動大大增加了百事可樂的美譽度。

變化多端的營銷戰術

SP又稱為銷售促進或營業推廣,它可分為針對消費者的、針對經銷商的和針對業務員的三種。百事可樂取得的成績與它變化多端、強有力的促銷是分不開的。

⒈促銷。20世紀90年代初期,為了迅速打開市場,搶占制高點,初創的上海百事果斷採用直銷模式。當時的飲料市場,計劃經濟的氣氛還相當濃郁,銷售人員在辦公室里,朝南坐、聽電話、接訂單,商家要飲料必須到廠里來提貨。但是百事可樂一下子招聘了占公司員工相當比例的銷售人員。於是,一支龐大的百事銷售隊伍開始出現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接著,上海百事又花費巨資買進了20輛依維柯,送貨上門。從這一天起,客戶的皇帝感覺產生了。

1992~1993年間,上海出現了級差地租這個新感念。重要地段、繁華區域的地價與房價同時上揚,塵封已久的黃金地段重新顯示出黃金般的身價。但這些地方的零售點依然沿襲傳統的飲料銷售習慣,玻璃瓶裝飲料大行其道。玻璃瓶的抵押與周轉及瓶子的外包裝佔地太多,這肯定不符合"級差地租"的經濟規律。上海百事貸款,陸續從國外以每台數萬元的價格進口了1500台散裝飲料機,這種集快捷、現場配置、冷凍、一次性飲用諸多優點為一身的方式被上海市民所接受。也就是從那一年起,上海百事這一業務在同行業中始終居於領先地位。20世紀90年代末期,上海百事已經有了可觀的市場份額和知名度,但對於先進銷售理念的執著追求始終沒有放棄。它推出了批發商協作這一模式,不惜貼補部分營運費用,幫助批發商服務於最終客戶。

1998~1999年期間,百事可樂在中國市場分別推出了世界盃足球賽的拉環、瓶蓋換領與換購足球明星獎品活動,七喜浪漫小存摺換領獎品和澳門旅遊活動。這些活動涉及面廣,影響力大,對終端促銷、提高銷售量起到了積極作用。

百事可樂曾特別為消費者設計了一款馬年春節限量珍藏版,新包裝一反百事平素以藍色為主的風格,此次不但顏色金光閃耀,而且還印有奔騰的駿馬,同時還把"祝你百事可樂"也印在了新包裝上。百事馬年金裝共有易拉罐355ML、600ML、⒈25L、2L膠瓶四種規格。除此之外,這款馬年百事金裝是限量發售,只在北京、天津、武漢、南京、廣州和深圳6個城市的大型超市銷售,具有收藏價值。

⒉管理。針對經銷商,百事可樂主要采價格優惠和折扣等政策。在1999年的碳酸飲料銷售中,百事可樂的批發價在各競爭品牌中最低,具有很強的競爭力。除直接價格低廉之外,百事可樂還對經銷商提供了諸如一個月的賒銷支持、免費旅遊、季度抽獎、VCD獎勵等活動。

百事可樂將廣州第一線的銷售人員分為WAT(批發協助員)和DSD(直銷員),其中DSD為主要力量,從事廣州市場的直銷工作。WAT和DSD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客戶拜訪、線路管理、瓶箱管理、冰箱管理、貨架擺設、POP張貼、銷售與進貨情況登記、競爭情況的了解等。

針對業務員,百事可樂採用類似保險推銷小組的團隊管理方式。業務人員的獎勵直接與銷售業績掛鉤,在規定的基數前提下,超額完成部分獎勵現金,並提供一定的福利獎勵。

⒊重點突破的銷售策略。根據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實施的、"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CMMS)"的連續監測,可口可樂憑借其"拉網

Ⅳ 可口可樂的本土化

在進駐中國80年之際,可口可樂「本土化」戰略向前跨了一大步。 7月16日,上任90天的可口可樂中國區總裁戴家舜宣布,可口可樂投資8000萬美元、側重研發適合中國人需求的果汁、茶、奶飲料的研發中心在上海閔行區正式動工。這是可口可樂全球第六個也是美國本土以外最大的研發中心。 「除研發中心外,還包括可口可樂中國區總部大樓及濃縮液主劑項目工廠。」可口可樂中國公司傳訊事業部白楊介紹,3個項目均坐落於上海閔行區紫竹科學園區,佔地12萬平方米,預計將在2008年底竣工。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分析,可口可樂此次在產品研發環節的「本土化」舉措,實屬「情非得已」。 「以碳酸飲料享譽全球的可口可樂,在中國及亞洲的推廣一直沒有美歐順利,中國市場在經歷了一段時間較大增幅之後,出現增長乏力的情況。」上述人士介紹,亞洲人特別是中國人,更喜歡果汁和傳統的茶飲料,這就要求跨國公司必須作出相應的調整。 可口可樂看到了這種需求變化。自2002年成功推出了第一款非碳酸飲料「冰露水」之後,可口可樂先後推出了酷兒、天與地、水森活、美汁源、果粒橙、茶研工坊、健康工坊等一系列非碳酸甚至是本土特色的飲料。 可口可樂中國副總裁及技術總監趙仲彬告訴記者,可口可樂之前研發的非碳酸飲料,可以說都比較成功,「比如果粒橙,在中國很成功」。 可口可樂顯然嘗到了產品本土化的甜頭。趙仲彬說,考慮到中國乃至亞洲的文化和口味需求,可口可樂將致力開發不同類型的產品,「新建的中國研發中心可能會將很多精力放在非碳酸飲料上面,如飲料汽水、果汁、茶、水、豆奶之類的產品」。 此前,百事可樂中國研發中心剛推出其首款新品「果繽紛」,也意欲發力非碳酸飲料市場。 知名品牌管理專家、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育琨接受《華夏時報》采訪時表示,作為全球500強企業,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擁有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優勢,國內非碳酸飲料企業將受到嚴峻考驗,「短期內不會造成行業洗牌,但國內企業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Ⅵ 中國政治對可口可樂中國化的影響

可口可樂不僅是一個具有114年歷史的典型的美國飲料,而且是世界著名的飲料,在強大的廣告宣傳攻勢和有效的營銷策略的推動下,可口可樂風靡全球,甚至是經久不衰。在中國,可口可樂廣告傳播通過本土化的思維、本土化的經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中國首選的飲料品牌之一。本文從文化角度、價值觀念角度和消費心理等和本土化傳播的角度,分析了可口可樂在中國的傳播策略,以期為中國其他飲料品牌的跨文化傳播提供借鑒。本文將從可口可樂文化的產生、發展、演化以及可口可樂在中國採取的不同形式的廣告傳播策略,對可口可樂在中國的廣告傳播進行深入的分析。第一章:可口可樂的歷史和發展可口可樂是由葯劑師彭伯頓在美國喬治亞特蘭大洲的家裡用一隻斷了一半的船槳在一個大銅鍋上配製而成的,它距今已有一百一十多年的歷史了。可口可樂在其百年的發展中,憑借其強大的廣告攻勢、有效的營銷策略和多年的市場經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僅以1998年為例,此時可口可樂的品牌價值已達838.45億美元,連續三年排世界第一;營業額為188.1億美元,排世界第20位;利潤35.3億美元,排世界第25位;資產191.4億美元,排世界第195位;雇員2.95萬人,排世界第359位。1999年,可口可樂成為世界第一大飲料公司,2002年公布的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可口可樂戰勝微軟、賓士、諾基亞等世界頂級品牌,又一次登上榜首,這一年,可口可樂的品牌價值已經上升到696.4億美元。可口可樂公司的前老闆伍德拉夫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可口可樂99.61﹪是碳酸、糖漿和水,如果不進行廣告宣傳,那還有誰會喝它呢?」從歷史上看,可口可樂公司一隻注重它的廣告宣傳和廣告策略,並且創造了很多優秀的、有創造力、有影響力的廣告,為了取得轟動的廣告效果,可口可樂公司不惜在廣告上投入巨資進行創作。2006年6月,可口可樂公司高成本、強陣容、大製作打造了雪碧主題的廣告片——「旅行篇」,該廣告片由當紅青春偶像林俊傑、何潔和SE7EN擔任代言,組成了「晶鑽陣容」,奔赴泰國製作,並且跨中、泰、法國際團隊製作,採用雙鏡頭拍攝,完美打造雪碧的「透心涼、心飛揚」的自由清涼世界。排除廣告的製作費用不談,三位代言人的代言費就是天文數字,據了解,SE7EN的代言費是800萬元,林俊傑和何潔的身價分別是250萬和200萬。第二章:可口可樂在中國的廣告傳播第一節:中國的消費文化、中國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價值觀念分析。可口可樂是一個美國品牌,它要在國外打出一片市場,必須採取不同的廣告和營銷策略,因為全球各地的人文環境不同,生活方式、生活質量不同,而且消費習慣、消費心理和價值觀念也不盡相同。因此,可口可樂首席執政官杜達夫提出了「本地化思維,本地化經營」的新思路,並且按照這一思路調整在世界的營銷策略,根據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區、甚至是每一個城鎮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廣告策略和營銷計劃,實行「分而治之」,而不是「大一統」的管理方式。在中國,可口可樂的成功是建立在對中國的文化、消費心理、價值觀念等廣泛的調查和分析的基礎上的。可口可樂是一個飲料品牌,消費者只有喜歡它認可它才能夠接受它,所以可口可樂的廣告必須採用合理的方式與消費者進行有效的溝通。但是合適的溝通的方式是建立在廣泛的、有針對性的市場調查的基礎上的。因此,可口可樂廣告要在中國的市場上取得成功,就必須了解中國的消費文化、中國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價值觀念等等。第二節:可口可樂在中國的廣告傳播。在中國,可口可樂依然堅持「本土化思維,本土化營銷」,但它卻不是生硬的用西方的美國的文化來影響和改變中國人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觀念,而是「因地制宜」,用中國的文化、中國的消費理念來進行可口可樂的生產、銷售和傳播。用「本土化」觀念指導可口可樂的本土化傳播。1.品牌傳播的本土化以及本土化和國際化的融合。在中國本土和海外市場,結合各地區、各民族、各國家的消費習慣、價值觀、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融入各地、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因素,做到品牌傳播的本土化。品牌傳播也要根據地理、人口統計、心理、行為等因素進行層層市場細分。本土化要求在傳播中掌握區域市場的差異性、將區域文化特點融入到傳播中、注意整合多種傳播方式。在傳播的過程中,要做到傳播的標准化和本土化的通融結合。品牌要推向全球市場,我們必須借鑒奧美廣告公司歐洲分部的主席哈里.瑞德的觀點「思考的全球化,行動的當地化。」在國際市場上,必須做到「中央」和「地方」,一體化和本土化的融合,不能將某一傳播模式生搬硬套,否則只能以失敗告終。可口可樂進入中國之初,電視廣告多以典型的美國風格來吸引和打動消費者。這一時期,可口可樂的電視廣告多採用美國的電視腳本配上漢語解說進行傳播,憑借其典型的美國風格和美國個性來打動消費者,但是這樣的傳播方式在中國是有很多弊端的,可口可樂要想成為中國飲料市場的領導者,就必須融入到中國的文化。於是,在1997年,可口可樂在中國的電視廣告策略第一次發生了變化:第一次選擇在中國拍攝,第一次請中國的廣告公司設計製作,第一次邀請中國演員參與拍攝,第一次徹底的放棄了多年來一直堅持的美國路線,以「中國本土化的姿態」獲得了更多的市場份額,博得了消費者的青睞。2.可口可樂中國化的電視廣告傳播。① 對中國的文化因素進行充分的挖掘和運用,把可口可樂文化融入到中國文化中。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重要、最隆重的一個節日,在這個合家團聚的節日中,中國人最喜歡熱鬧,並且通過貼春聯,放鞭炮,民間剪紙等傳達一種喜慶的氣氛。可口可樂抓住了春節期間中國人的喜慶和團圓心理,在1997年以後的春節賀歲系列廣告片中均選用鞭炮、春聯、剪紙、泥娃娃阿福、十二生肖圖等代表中國文化的傳統的民間藝術和民俗活動來宣傳可口可樂,表現了中國濃厚的鄉土味。龍是中國傳統的吉祥物,舞龍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重要活動,2000年,可口可樂藉助舞龍推出了一個新的廣告「舞龍篇」,廣告一播出就受到了「龍的傳人」的一致好評,尤其是2002年春節期間,可口可樂推出了一個完美的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廣告——「泥娃娃阿福賀歲」,以中國特色的北方小村莊為場景,以一對具有人性化特徵的泥娃娃喜迎新年為主題,用泥娃娃全家喝可口可樂來襯托喜慶祥和的氣氛,色彩上採用中國喜慶的大紅色,形象上採用中國吉祥的阿福娃娃,工藝上採用中國傳統的粘土工藝,完全融入了中國春節的喜慶氣氛和中國的傳統工藝之中,彷彿可口可樂成了中國土生土長的飲料,幾乎讓人們忘卻了它是一個舶來品。② 抓住中國重要契機,融入中國市場。可口可樂憑借其多年的在世界市場的銷售經驗,對政治、經濟體育等重大事件已經有了高度敏感的觸角和獨到而豐富的運作經驗。可口可樂在中國入世、中國申奧成功、中國足球世界盃比賽等關鍵時刻,大打廣告宣傳,表現出了極大的關心和熱忱,可口可樂儼然成了中國的本地品牌,它通過這樣的具有鄉土鄉情的傳播,取得了與消費者溝通的良好效果。2001年,面向北京申奧成功的紀念罐廣告就體現了這家全球企業敏銳的市場意識和遠見。2001年7月13日,當薩馬蘭奇宣布北京為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國的話音剛落,可口可樂特別設計的申奧成功紀念罐的生產線就全面啟動,可口可樂藉助這一時機進行了有效的宣傳。此次的奧運金罐廣告設計也體現了濃厚的中國特色:色彩上採用了在中國代表喜慶和勝利的紅色和金色為主色調,並且巧妙的加入了代表中國北京文化的長城、天壇以及北京的各種標志性建築,還加入了各種各樣的運動的畫面,罐身中央飛濺出可口可樂的大可口可樂瓶,將成功的喜悅、運動的動感還有奧林匹克的更快、更高、更強的體育精神以及可口可樂的企業文化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罐口的大字寫著「為奧運牽手、為中國喝彩」。可口可樂的這次廣告宣傳,贏得了全國各地消費者的一致認同,讓全國消費者都和可口可樂一起慶祝這歷史的時刻。③ 充分運用「明星代言」的方式和消費者進行溝通。可口可樂的消費群主要是年輕人,現在的年輕人求新、求異,喜歡嘗試,並且對明星,不管是影視界的還是體育界的都有一種崇拜和模仿的心理,希望從他們身上得到一種成功的心裡滿足。明星是眾多年輕消費者關注的對象,可口可樂要走年輕化路線,吸引年輕人的眼球,依賴明星是一個最好的載體。在中國97年以後,可口可樂的廣告宣傳幾乎全部採用中國本土的影視明星和體育明星。因為中國本土的明星,中國消費者更了解、更關注、更熟悉,對中國的消費者更有吸引力,更容易引起消費者的模仿,更能調動他們的購買慾望。 在影視界,1999年,邀請張惠妹做宣傳,利用她的野性十足,「妹」力四射,博得了年輕人的喜愛;接著用新生代偶像謝霆鋒擔任可口可樂數碼總動員;2001年用當紅偶像張柏芝作為可口可樂夏季市場推廣活動的代言人; 2003年,國際影星章子怡加盟可口可樂,通過電視廣告篇《愛情篇》、《出擊篇》演繹了可口可樂「抓住這感覺」的全新溝通策略。2006年,又花巨資打造了林俊傑、何潔、SE7EN三位「晶鑽陣容」的「旅行篇」。在體育界,2000年,可口可樂第一次在中國啟用體育明星作為形象代言人,邀請跳水皇後伏明霞做代言,傳達出了雪碧的舒暢、清新、晶瑩的產品特質;2001年世界盃期間,足球明星李鐵為可口可樂做代言,廣告語「到哪裡都是主戰場」,極大的鼓舞了中國足球隊的士氣;2004年,劉翔、滕海濱、馬琳成為雅典奧運會期間可口可樂的代言;2005年,劉翔、潘瑋柏、SHE、余文樂拍攝了「可口可樂版炫目個性秀」;2007年,劉翔、郭晶晶、楊威等體育明星群集,一起為中國奧運加油。在可口可樂的明星代言廣告中,中國明星對中國消費者的那種超常的吸引力絕不是一般廣告所能比擬的。明星代言的廣告中,目標消費者不知不覺的被明星所吸引,消費者的態度、情感、購買動機、購買行為等都受到了明星的感染。在可口可樂的一系列的明星代言的廣告中,均採用個性鮮明的明星來闡釋品牌獨特的個性,採用中國本土的明星來影響中國的消費時尚,用本土化的明星來引領本土化的市場,明星的形象和可口可樂的形象完美結合、相得益彰,使可口可樂融入了中國的影視和體育文化,而且廣告還有效的提升了可口可樂的品牌。第三章:飲料品牌跨文化傳播中應堅持的原則和應注意的問題。(1).融入當地市場,淡化洋人形象,取得群眾基礎。(2).結合當地文化,用當地文化對自己的品牌進行包裝、設計、傳播。(3).明確目標銷售對象,對產品、市場和消費者進行准確定位。(4).統一化和規范化的品牌CIS.包括產品的包裝和視覺形象等。(5).融入當地的流行時尚元素,積極利用各種影視、歌舞和體育明星等「消費偶像」來進行有效傳播,創造流行。(6).廣告形式要青春、健康、有活力、有激情,形式要靈活多變。(7).促銷活動要豐富多彩,針對不同地區、不同文化傳統、不同風俗習慣等選擇適合的促銷方式。參考書目:1.《跨文化傳播》美國拉里.A.薩默瓦等著,閔惠泉等譯。中國人民出版社。2.《跨文化傳播新論》 單波 武漢大學出版社。3.《跨文化廣告傳播管理》。 4.《跨文化廣告傳播中的社會責任和道德》。5.《民俗背景下的廣告傳播》。6.《廣告文化學》。7.《可口可樂的品牌策略》。8.《公益營銷和可口可樂的公益廣告分析》。

Ⅶ 誰能幫找有關「可口可樂本土化戰略分析」的參考文獻

[1] 陳林. 解讀可口可樂在中國的本土化戰略[J]. 當代經濟 , 2006,(09)
[2] 李源. 可口可樂:「與民共享」[J]. 中國新時代 , 2005,(02)
[3] 塗蕾. 可口可樂:割不斷的奧運情結[J]. 中外企業家 , 2004,(06)
[4] 葉麗雅. 可口可樂「下鄉」[J]. IT經理世界 , 2004,(10)
[5] 王莉. 可口可樂馳名全球[J]. 食品與生活 , 1999,(03)
[6] 蘇希亞. 可口可樂傳奇[J]. 中國新時代 , 2002,(07)
[7] 風雷. 244億美元大揭秘——可口可樂發跡史[J]. 經營管理者 , 1995,(01)
[8] 爭霸——可口可樂全球擴張的真實歷程[J]. 電子商務 , 2005,(03)
[9] 曉張. 低糖健怡可口可樂頗受青睞[J]. 食品與生活 , 1998,(05)
[10] 王旭. 可口可樂:借力運動,打造第一品牌[J]. 中國新時代 , 2004,(03)
1 解讀可口可樂在中國的本土化戰略 當代經濟 2006/09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2 可口可樂本土化廣告策略探索 市場觀察 2002/09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3 可口可樂本土化廣告策略探索(下) 市場觀察 2002/10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 可口可樂公司在亞洲以本土化開拓市場 中外食品 2002/0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5 打「本土化」牌的可口可樂 網際商務 2001/Z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6 可口可樂演繹本土化生存 科技智囊 2001/05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7 可口可樂在中國的本土化特色 企業研究 2000/09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8 從可口可樂的經營看什麼是本土化 中國培訓 2000/04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Ⅷ 可口可樂的本土化管理的優點有哪些

好比星巴克和肯德基在中國的成功
最主要是貼近消費者

Ⅸ 可口可樂在中國的本土化營銷策略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掌握好每二個地區的生活需求和對生活的態度,可口可樂公司抓住內的是人的生活習性,容我們國內的飲料公司也可以根據不同的地區對不同飲料的需求來進行改進,為什麼有可口可樂,因為他們在中國有市場所以在中國開了一個又一個的工廠

Ⅹ 可口可樂本土化名稱的意義與內涵

感覺回答這個問題回答完全了等於寫一篇長論文
簡單的來說
任何產品想進入一個陌生地方,做好本土化是非常重要的

閱讀全文

與可口可樂本土化營銷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營銷不適合什麼產品 瀏覽:572
市場營銷專業職業素質分解對比表 瀏覽:449
杭州旅遊網路營銷 瀏覽:890
市場營銷管理理念 瀏覽:481
電子商務與網路交易 瀏覽:545
幼兒園十周年節目策劃方案 瀏覽:673
新職工消防安全培訓方案 瀏覽:431
客房淡季營銷方案 瀏覽:253
網路營銷策劃成功案例 瀏覽:636
汽車銷售公司培訓方案計劃ppt模板 瀏覽:292
化學骨幹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937
網路營銷中的客戶關系管理 瀏覽:108
可口可樂的媒體推廣方案 瀏覽:190
學校結對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601
會計人才培訓方案 瀏覽:927
湖北自考市場營銷真題 瀏覽:13
公眾號線推廣方案 瀏覽:715
互聯網產品市場推廣方案 瀏覽:971
浙江萬尊電子商務 瀏覽:314
圖書館策劃方案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