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我有個種植紅提葡萄項目,想找到1百萬資金才能起動,前景很好五年內可以有純利潤4百萬,怎樣才能融
現在的紅提種植基本以雲南市場為主,但是近幾年由於過多投資商的介入,紅提版市場並不如權以往!本身就是以天吃飯的行業!而且紅提前期的管理相對比黑蜜和其他品種要繁瑣一些!正如你所說,五年內純利潤400萬,那我建議你到雲南紅河市場考察一下,去年紅河一個縣的紅提種植基地一季就凈利潤近300萬,你的這個種植間接期未免有些長……怕是誘惑力並不是很大!我剛做農資行業不長,正好是做雲南葡萄市場,個人愚見還望見諒,其實種植紅提,一個是大棚,一個就是好的技術人員!
Ⅱ 紅提葡萄種植法
栽培技術
紅地球葡萄是美國提子中比較理想的品種,但因該品種是歐亞種,在南方種植時要注意病害防治,在栽培管理上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合理定植。選擇地勢較高,排灌暢通,土壤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壤土或沙壤土。南方以春植為宜,種植前要修剪根系,刺激傷口發根,枝桿用石硫合劑消毒,種後澆透定根水,並鋪地膜以促進保溫,早生根發芽。
2.整形修剪。紅地球葡萄生長勢較強,頂端優勢明顯。幼樹生長,新梢成熟晚,所以要注意樹勢的平衡促長,雙十字V型架和T型架主蔓在80-100cm高時進行第1次摘心,促進第一層分枝,在1.5m高時第2次摘心促進第二層分枝,將第一、二層分枝水平引縛在鐵絲上,對其進行抹芽、摘心促進老化,當年冬季時根據枝條老熟程度和粗度進行剪留。由於紅地球葡萄結果枝率中等,故結果樹整枝以中梢修剪為主,適當多留結果母枝,注意選留芽眼飽滿、枝桿充實的枝條。
3.花果管理。紅提果穗排列緊密,果實相互擠壓部分不能正常著色,必須進行整穗。開花後5-7天對結果新梢摘心並抹除副稍,每個結果新梢只留1穗,待幼果大小分明時進行整果,摘除授精不良、果形不正、色澤發黃的果粒,留下果形大小均勻、色澤鮮綠的果粒,每穗留60-80粒,使果粒分布均勻,並及時摘除副穗,掐去過長穗尖,使每穗重不超過1000g。為了改善果穗外觀品質,使果面光潔,待果粒長至豆粒大小時進行套袋。
4.科學運用肥水。紅地球葡萄幼樹生長苗期,忌旱怕澇,定植後須灌水充足,當年苗前期澆糞清水,每隔5-7天1次,薄肥勤施,其濃度隨植株生長而逐漸增加,以促進苗木迅速生長。8月中旬停止氮肥施用,改施磷鉀肥。並在5-8月每月增施0.3%磷酸二氫鉀、綠芬威等根外追肥l-2次,噴施時一般宜在下午3時後噴灑,重點噴葉背面。結果樹追肥要重施催芽肥,適施膨果肥和著色肥,並適當增加復合肥的用量,施基肥最佳時間是在葡萄採收後1個月,即9月下旬至10月份,因為此時生長氣溫較高,葉片光合作用好,施肥後不僅斷根容易癒合,還有利於樹體貯存養分恢復樹勢。在萌芽前應充分灌足萌芽水,適澆膨大水,著色期適當控水,以增加果實糖度和提早上色。
5.病蟲害防治。由於紅地球葡萄抗病性較弱,易感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早春萌芽前噴1遍3-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或200倍的五氯酚鈉,鏟除越冬病菌,這是關鍵。生長期主要是防治好黑痘病,每隔5-7天噴葯1次,苗期可用科博、大生、杜邦福星進行防治。另可用托布津、速克靈、炭疽福美、代森錳鋅等防治灰霉病、炭疽病和霜霉病。對於透翅蛾、金龜子等害蟲可用樂果、敵殺死等進行防治,以上葯劑應注意交替使用,以免產生抗葯性。
Ⅲ 賓川紅提葡萄種植,每個時期葡萄的施肥方案
葡萄整個生長期施肥方案:
催芽肥。一般在葡萄萌動前施入,此次以氮肥(大量元素水溶肥為宜)為主,目的是促發芽整齊,葉片厚大,花序大而壯。如果樹勢過旺,春季又不太乾旱,此次肥水可以省去,以免造成新梢徒長。
膨大肥。在葡萄坐果後,即果粒似綠豆大至如黃豆大時施入。此次肥料以氮肥為主,兼施磷、鉀肥。可施入高氮復合肥,也可施普通三元素復合肥,並酌情加入尿素等氮肥。此次肥量要大,可佔全年施入化肥量的50%左右。
催熟肥 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成熟前20~30天施入,以高鉀型水溶肥為主,第二次在葡萄漿果開始發軟尚未著色時施入。不少果農施膨大肥後,不再施入催熟肥,造成果實轉色(俗稱水罐子病)或因缺肥,葡萄抗性差,易得病,豐產而不豐收。或著色不良,含糖不高,賣不出好價。這次施肥很重要,可以是功能性肥料,也可以是大量元素水溶肥,推薦高磷高鉀型,同時含微量元素硼和鋅。
「月子肥」。指在葡萄採收後施入的一次肥料,通常是大量元素水溶肥(高氮型)15千克,此次施肥的作用不僅是恢復樹勢,而且可促花芽分化,為翌年豐產奠定基礎。
越冬肥。傳統的方法是葡萄休眠期施入,近幾年提倡8、9月份,葡萄採收後尚在青枝綠葉生長期間施入。此時是葡萄根系生長第二高峰期,施肥可促進葡萄生出大量須根,以壯樹勢,更利於越冬。此次肥料以有機肥(若施用農家肥,請注意一定要腐熟!)為主,同時施入鈣肥,或再加入少量三元素。
Ⅳ 種植紅提需要什麼
種植紅提需要適宜的生長環境和種植技術。
一、紅提的適宜生長環境:紅提無公害栽培區要沒有大氣、水資源等污染,具備較好的水氣環境。地勢較高,最好是坡地,向陽,通透、周圍無較大建築物遮攔,土壤偏乾旱,具有較好的水澆條件。沙壤土,土壤中無有害重金屬離子。
二、紅提種植技術:
1、選地建園
可以選擇那些沒有污染源、環境良好、陽光充足、澆水方便、地勢偏高、無大型遮擋物的地方作為紅提葡萄的種植基地。
2、整地
將地深翻後,每畝施腐熟農家肥5000千克的基肥,按照行距(籬架2.5米,棚架4.5—5米),挖出寬1米、深0.6—0.8米的栽植溝。
3、苗木栽植
選用根系良好的紅提苗,栽植前通常地上部剪留3—4飽滿芽,根系剪去劈傷及霉爛部分,地上部枝條用5度石硫合劑浸沾2—3分鍾,將苗木栽入預先准備好的栽植行內,栽植深度以枝條基部1—2芽入土為宜。栽後澆透水。
4、肥水管理
要堅持大肥適度、合理施氮,提高磷、鉀比例。生長季節追施氮肥;葉面噴肥,於萌芽前噴施3%的硫酸鋅;生長季噴0.3-0.5%的尿素、0.2-0.3%磷酸二氫鉀。每次施肥後澆1次水,但不可過多。
5、修剪
當紅提葡萄主蔓長到一定的階段後,就需要進行修剪時,主蔓保持1.5米左右,每枝相距20厘米左右留1個結果枝,安排1個營養枝,結果枝與營養枝每年進行轉換。
6、疏穗
在花序顯現以後,根據每個枝蔓上的整體負載量,每個延長蔓至少保留2-3個果穗,其餘的枝條,一律保留單穗,一枝一穗,多餘的應全部去除。
7、採收
在早晨露水充分曬干後採收。採收前2天應對果穗噴布紅提專用防腐保鮮劑(食品添加劑型),採收後配合保鮮片使用,才能得到較好的貯藏效果。
(4)紅提葡萄種植計劃書營銷計劃擴展閱讀
紅提種植病蟲害防治:
一、病害
1、瘡痂病:要以預防為主,在發芽前噴鏟除劑,0.5%五氮酚鈉混合3波美度石硫合劑。生長季展葉後、果實著色前,每隔10-15天噴1次,葯劑可選用50%退菌特800倍液。
2、炭疽病:葡萄漿果開始著色時進行第1次噴葯,採摘前1月停止用葯。
3、霜霉病:晚秋收集病葉予以燒毀。發病初期噴葯,可用1:0.5:200波爾多液。
4、枯蔓病:加強栽培管理: 合理修剪,及時綁蔓、摘心、除副梢和疏葉,創造通風透光環境,以減少發病幾率。在早春葡萄發芽前向樹上和地面上噴3~5度石硫合劑對消滅越冬病菌有良好效果。
二、蟲害
紅提葡萄蟲害為葡萄透翅蛾。結合冬剪,剪除受蟲害枝蔓,以消滅越冬幼蟲;葡萄發芽前噴3次美度石硫合劑,生長季噴0.2-0.3次美度石硫合劑。可有效防止紅提葡萄的蟲害。
Ⅳ 紅提葡萄種植技術
種植紅提葡萄方法如下:
1.合理建園
紅提葡萄栽培區要沒有大氣和水源等污染,具備較好的水氣環境。地勢較高,最好是向陽、通風的坡地,周圍無較大的建築物遮攔,土壤偏乾旱,具有較好的澆水條件。
2.選擇優質壯苗
(1)無病毒。病毒病雖不能在短期內使受害植株死亡,但可使其生長發育受阻,嚴重的可減產21.5%—65.8%,糖度降低,品質下降。因此,要通過確認是無主要病毒的葡萄園採集的插條或由育苗公司供應的苗木建園。
(2)品種純。品種純度必須在98%以上。
(3)苗健壯。無論扦插繁殖的自根苗或嫁接苗,地上部或嫁接部位以上要有5—6個老熟節段和相應發育良好的冬芽,枝條中部寬度在0.7厘米以上。根系良好,0.2厘米粗根在6條以上;須根多,分布均勻。
3.苗木栽植時間和方法
(1)栽植時間。北方秋栽比春栽好,但出於保護新栽苗的安全,在冬季寒冷的北方,如果灌溉方便,最好春季栽植。
紅提葡萄樹
(2)栽植前的土壤准備。栽植前按照行距(籬架2.5米,棚架4.5—5米),挖出寬1米、深0.6—0.8米的栽植溝。從溝底至距地面約30厘米處回填有機質(麥草、切碎的玉米桿、落葉、鋸末等)與土(按1:1—1:2)的混合物,隨後充分灌水。待填土下沉後,再用腐熟廄肥(每畝4000—5000公斤)與土的混合物填平至地面。 如在春季栽培植苗,以上准備工作宜在前一年秋季完成。
(3)栽植方法。栽植前要對每株苗進行選擇和整修。凡符合質量規格的苗通常地上部剪留3—4飽滿芽,根系剪去劈傷及霉爛部分,地上部枝條用5度石硫合劑或200倍福美砷浸沾2—3分鍾,以消滅枝芽上帶有的病原及害蟲。
在預先准備好的栽植行內,每隔1.2米挖30×30×30(厘米)的栽植坑,每株加施尿素0.3公斤和二氨0.2公斤,苗入坑後,對准行向,舒展根系,邊填土邊踩,並向上輕輕提動,使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栽植深度以枝條基部1—2芽入土為宜。栽後澆透水。數日後鬆土覆地膜(膜寬0.8—1.0)保溫保濕,以利當年幼苗茁壯成長。
4.肥水管理
要堅持大肥適度、合理施氮,提高磷、鉀比例。整地時每畝施腐熟農家肥5000千克,生長季節追施氮肥;葉面噴肥,於萌芽前噴施3%的硫酸鋅;生長季噴0.3-0.5%的尿素、0.2-0.3%磷酸二氫鉀。每次施肥後澆1次水,但不可過多,以免濕度大,增加發病率。
5.整形修剪
(1)整形及架式:主蔓保持1.5米左右,前端兩側均勻分布結果母枝10-12個,每枝相距20厘米左右留1個結果枝,安排1個營養枝,結果枝與營養枝每年進行轉換,架式用小棚,棚面高1.5米,果穗棚下生長可減少日灼病的發生。
(2)修剪
①冬剪:第1年要重剪,留1條長20厘米的母枝,第2年留長1米的主蔓,上面留3-5個結果枝,每個結果枝留1個果穗。第3年已布滿棚面,這時留1.5-2米的主蔓,上留10-12個結果枝,其中一半結果,每個結果枝留2-3個芽,剪截營養枝和預備枝,留1-2芽重截。
②夏剪:綁蔓,把新梢固定在棚架上,分布均勻,合理佔用空間。針對紅提葉小的特點,留7-8葉摘心,可控制旺長,提高光合效率。疏花序整穗,按營養枝、結果枝為2:1的原則疏去營養枝上的花序,掐去穗尖,使穗形呈倒梯形,果穗較擁擠時,疏去部分果粒。
Ⅵ 紅提葡萄如何種植
提子栽培技術
選地
選擇交通條件好、土地肥沃、背風向陽、光照充足、灌溉方便的平整土地建園。
種植
⒈施足基肥:按80cm x80cm挖好定植溝,將農家肥、綠肥、豬牛糞等有機肥按5000kg/667平方米施入溝底,回填一層鬆土後,再施100kg/667平方米三元復合肥或水果復合肥,也可每667平方米施碳酸氫銨50kq、過磷酸鈣100kg、硫酸鉀20kg,將泥土和肥料攪拌均勻後,再將挖出的熟土填人溝內,且微高於地面。2.選苗:在催根苗床上選擇已培育出癒合組織(或已生根)、芽眼飽滿(或已萌芽)的生根苗,並用濕布或濕鋸沫保護好苗的根部,以防脫水或風干。
3.合理密植:根據土地肥沃程度和肥水管理情況,充分利用土地資源。以單立架為例,一般種植規格為行株距3m×1m或2m×1m,分別為222株和333株。
4.移植時間和方法:移植時間一般在清明前後移植較合適。
移植方法:在定植溝中央的兩頭拴一根定位線,用一根長20cm左右的竹片,緊靠定位線按種植規格邊挖穴邊移植,移植時將芽眼放在向陽的一邊,苗節較長的可緊靠定位線斜栽,澆足定根水後,用90cm大的地膜將整個定植溝覆蓋,並用半干濕的細土封住膜口。
幼苗管理
病蟲害防治
小苗移栽後3d內要噴1次預防黑痘病、白腐病的農葯,一般用50%多菌靈800倍液或50%福美雙700倍液噴施,以後每隔7-10d噴1次。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交替使用。如果出現蟲害,可混入殺蟲劑一並噴施。澆水
小苗移栽後10d左右,要檢查膜下10cm厚的土壤,根據干濕情況確定是否澆水。在澆水時不宜過多,第一、二次以小水澆灌為主,待幼苗生長正常以後,再適當灌水。
補苗
小苗成活後,根據缺苗情況要及時補苗,以保證全園果苗同步生長。
追肥
以速效性肥料為主,可按熟3的大小在根端附近(5年樹在具樹干40公分左右)開深50厘米,寬20厘米的溝,將化肥混合土埋入溝中,對於盛果期的葡萄樹,可以在萌芽前、花前、果實膨大期,著色期及採收後進行追肥。在旱春出土至萌芽前後,進行第一次追肥,以氮鉀為主,配以少量磷肥,稱催芽肥,對促進幼芽萌發,花序繼續分化和加快枝葉生長有較好的效果,在花期七天左右,進行第二次追肥,以氮鉀為主,稱為催花肥,以保證開花、授粉、受精和花序分化正常進行。另外,在這一時期可以根據情況葉面噴施0.3%的硼砂,以提高坐果率,在漿果生長期,即在漿果長到黃豆大小時,為了促進果實膨大,增強葉片光合作用,促進枝條生長,提高產量和品質,可以進行第三次追肥,以氮鉀肥為主,即催果肥。再果實著色起,可根據需要追施一定量的鉀肥,以改善果實顏色,提高商品率。從采後到10月底的初霜期間,是葡萄枝條成熟,恢復樹勢,為下一年生長積累養分的重要階段,為了補充葡萄的營養消耗,要進行第四次追肥,以氮鉀為主。這一次追怎可以結合有機肥進行,這樣可以節省勞力,並能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葉面追肥是在農業生產中經常採用的一種快速有效的施肥方法,這種方法可以迅速恢復樹勢,改正較輕的缺素症狀,並可以補充葡萄上漲中經常缺乏的鐵、硼、鋅等微量元素。
具體方法是將肥料溶解在水中,按一定濃度(氮、磷等養分以千分之三左右為宜),均勻地噴灑於葡萄葉面上,葉面追肥最好在清晨進行,以保證肥料在葉面有足夠的有效濕潤時間。
枝蔓培養
當幼苗生長到一定高度以後,每株培養2個梢做主蔓,不夠2個新梢的植株,在新梢長到20cm高時摘去主心,培育2個副梢形成主蔓。對有2個新梢,但強弱過於明顯,則將弱的一枝去掉,再於強的一枝上培養2個主蔓,以求養分平衡。
綁枝
每當枝蔓長到葡萄架上某道鐵絲高度後,都要及時去掉卷須及綁枝。綁結要打豬蹄扣,鐵線上扣結要緊,而枝蔓一方要留5-7cm的餘地,讓枝蔓自由生長又可避免風害。嚴禁枝條
提子
倒在地上,以防感染病菌。另外,主枝50cm以下副梢要全部抹除,在抹副梢時要注意保護冬芽,朝冬芽的相反方向抹掉。
如果植株出現旺長,要注意觀察是否缺微量元素,並及時補充植株所需的微量元素。一般隔10-15d單獨噴1次600倍液高美施,進入7月以後,結合噴葯,噴500倍液磷酸二氫鉀2-3次。
整形及架式
獨龍桿整形,一條主蔓長1.5m,前端兩側均勻地分布結果母枝10—12個,每枝相距20cm左右,每隔1個結果枝,安排1個營養枝,結果技與營養枝每年進行輪換。架式用小棚架,棚面高1.5m,這樣葡萄在棚下生長,可防止日灼病的發生。
修剪
1.冬剪
第1年重剪,留1條長20cm的母枝,第2年留1米長的主蔓,上面留3—5個結果枝,每個結果枝留1—2個芽。第3年已布滿棚面,這時留1.5—2m的主蔓,上留10—12個結果枝,其中
Ⅶ 大棚紅提葡萄種植技術
花果管理。早疏除花序,延長蔓可保留2--3個果穗,其餘結果枝留單穗果。同時去除岐肩和穗尖。花前、花後、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各噴施一次壯果蒂靈,使果樹營養數導管變粗,加大養分輸送量,壯花壯果,提高果實膨大活力。疏除受精不良的小果粒、畸形粒和過密果粒,除去果穗下部1/3--1/4,落花後3周左右,用葡萄膨大劑加甲基托布津(或退菌特)浸蘸果穗或噴果穗。當用過膨大劑和殺菌劑後,果穗要及時套袋,採收前20天左右除袋,轉動果穗以達到色澤均勻。
肥水管理。每年果實採收後,每畝立即深施有機肥3000千克加基肥加過磷酸鈣。葡萄下架前應灌透冬水。翌年萌芽前,配合灌芽水,畝施尿素20千克(催芽肥);花序出現到開花前灌水1--2次;進入幼果膨大期,每畝追施20千克二胺(催花肥),同時灌水,硬核期每畝追施三元復合肥25千克,同時灌水;8月中旬開始到果實採收前,葉面噴施0.30%的磷酸二氫鉀3--4次(催色肥),以促進果實和新梢成熟,並對全園進行控水。
病蟲害防治 葡萄下架前,噴3--5度波美石硫合劑加0.50%五氯酚鈉加新高脂膜混合液,進行全園消毒。每年6--8月份以防治霜霉病、白粉病為主,尤其在植株密度大,高溫、高濕的情況下,要隨時觀察植株,及早防治。
Ⅷ 急需一份農場品營銷計劃書
.農產品營銷策略 主講:鄒一鳴 講師(岳陽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貿易系)
【引導案例】 一個年輕人致富的故事
兩個青年一同開山,一個把石塊兒砸成石子運到路邊,賣給建房人,一個直接把石塊運到碼頭,賣給杭州的花鳥商人。因為這兒的石頭總是奇形怪狀,他認為賣重量不如賣造型。三年後,賣怪石的青年成為村裡第一個蓋起瓦房的人。
後來,不許開山,只許種樹,於是這兒成了果園。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鴨兒梨招來八方商客。他們把堆積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運往北京、上海,然後再發往韓國和日本。因為這兒的梨汁濃肉脆,香甜無比,就在村上的人為鴨兒梨帶來的小康日子歡呼雀躍時,曾賣過怪石的人賣掉果樹,開始種柳。因為他發現,來這兒的客商不愁挑不上好梨,只愁買不到盛梨的筐。五年後,他成為第一個在城裡買房的人。
再後來,一條鐵路從這兒貫穿南北,這兒的人上車後,可以北到北京,南抵九龍。小村對外開放,果農也由單一的賣果開始發展果品加工及市場開發。就在一些人開始集資辦廠的時候,那個人又在他的地頭砌了一道三米高百米長的牆。這道牆面向鐵路,背依翠柳,兩旁是一望無際的萬畝梨園。坐火車經過這里的人,在欣賞盛開的梨花時,會醒目地看到四個大字:可口可樂。據說這是五百里山川中惟一的一個廣告,那道牆的主人僅憑這座牆,每年又有四萬元的額外收入。
90年代末,日本一著名公司的人士來華考察,當他坐火車經過這個小山村的時候,聽到這個故事,馬上被此人驚人的商業化頭腦所震驚,當即決定下車尋找此人。
當日本人找到這個人時,他正在自己的店門口與對門的店主吵架。原來,他店裡的西裝標價800元一套,對門就把同樣的西裝標價750元;他標750元,對門就標700元。一個月下來,他僅批發出8套,而對門的客戶卻越來越多,一下子發出了800套。
日本人一看這情形,對此人失望不已。但當他弄清真相後,又驚喜萬分,當即決定以百萬年薪聘請他。原來,對面那家店也是他的。
問:為什麼這個年輕人比同村的人致富快?
分析:我們不是缺少致富的機會,而是缺少的是營銷的知識和技能!
只有種的好、賣得俏、銷得多、才能收入高!
一、當前農產品營銷中存在的問題
1、市場營銷意識淡薄
只根據自身的條件來決定生產什麼,生產多少,而不關心市場需求。
過時的觀念:生產什麼,賣什麼
現代市場營銷觀念:市場需要什麼,我就生產什麼
解決之道:市場需求在哪裡?
要賺城裡人的錢——要研究城裡人的需求
要賺外國人的錢——要研究外國人的需求
優質、新奇、干凈、鮮嫩、自然、綠色、品牌(核心內容)
2、不能准確獲得市場信息
難及時、准確獲得信息;
面對信息不知如何分析、鑒別、利用;
解決之道:如何收集信息
多看電視:中央七台,《致富經》、《每日農經》
學會上網
多與大學的老師、專家聯系,可以採取技術入股的形式。
3、缺乏市場細分和准確的市場定位
沒有特色,隨大流!
解決之道:要分析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市場細分和市場定位
4、產品策略問題
產品結構不合理:四多四少
產品質量不高:農葯、化肥、添加劑
品牌意識淡薄:沒有品牌
產品包裝不受重視:包裝簡單
解決之道:產品策略重新設計
案例:老外買柿子
美國的一個攝制組,想拍一部中國農民生活的紀錄片。他們來到中國某地農村,找到一位柿農,說要買他1000個柿子,請他把這些柿子從樹上摘下來,並演示一下貯存的全過程,談好的價錢是1000個柿子給160元人民幣,摺合20美元。
這位柿農很高興地同意了。於是他找來一個幫手,一人爬到柿子樹上,用綁有彎鉤的長桿,看準長得好的柿子用勁一擰,柿子就掉下來。下面的一個人就從草叢里把柿子找出來,撿到一個筐里。柿子不斷地掉下來,滾得到處都是。下面的人則手腳飛快地把它們不斷地撿到竹筐里,同時還不忘高聲大嗓地和樹上的人拉著家常。在一邊的美國人覺得這很有趣,自然全部都拍了下來。接著又拍了他們貯存柿子的過程。
美國人付了錢就准備離開,那位收了錢的柿農卻一把拉住他們,說你們怎麼不把買的柿子帶走呢。美國人說不好帶,也不需要帶,他們買這些柿子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這些柿子還是請他自己留著。
天底下哪有這樣便宜的事情呢?那位柿農心裡想。於是他很生氣地說:我的柿子很棒呢,質量好得好,你們沒理由瞧不起它們。美國人聳聳肩,攤開雙手笑了。他們就讓翻譯耐心地跟柿農解釋,說他們絲毫沒有瞧不起他這些柿子的意思。
翻譯解釋了半天,柿農才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同意讓他們走。但他卻在背後搖搖頭感嘆說:沒想到世界上還有這樣的傻瓜!
那位柿農不知道,他的1000個柿子雖然原地沒動就賣了20美元,但那幾位美國人拍的他們採摘和貯存柿子的紀錄片,拿到美國去卻可以賣更多的錢。
那位柿農不知道,在那幾個美國人眼裡,他的那些柿子並不值錢,值錢的是他們的那種獨特有趣的採摘、貯存柿子的生產方式。
那位柿農不知道,一個柿子在市場上只能賣一次,但如果將柿子製成「信息產品」,一個柿子就可以賣一千次一萬次甚至千千萬萬次。
啟示:光會種柿子,只知道柿子值錢是不夠的,要想致富,要拓寬思路,找到產品真正有價值的賣點。
5、價格策略問題
主觀定價,缺乏價格等級
解決之道:定價策略
6、分銷渠道策略問題
重生產、輕流通
解決之道:渠道策略
7、促銷策略問題
宣傳力度不夠
解決之道:促銷策略
案例:老蜂農蜂蜜成功秘訣
老蜂農品牌蜂蜜的創業者,在幾乎沒有任何自有資金、沒有任何廣告推廣、沒有自己建立銷售網路的情況下,只是靠產品策劃的創造力而產生內在源動力,純靠自然銷售而螺旋上升、自我滾動發展。創業者投入50萬元銀行貸款,5年來不僅獲得了500萬元純利潤的創業回報,而且創造了一個讓競爭對手出價1000萬收購的中國蜂業知名品牌。
老蜂農案例價值在於,由於它完全不同於充斥市面需要大量資金、以廣告推廣為第一推動力的產品成功案例,只是靠產品定位的品牌魅力作為產品銷售的第一推動力,從而成為農業小產品領域的小型創業者可復制或可借鑒的案例。
隨著我國農業產業化、商品化的興起,越來越多的農產品精品擺上了超市櫃台,營銷手法也開始越來越多應用於農業產品領域。國外先進農產品營銷成功的典型案例有紐西蘭奇異果,其由營養成分和中國獼猴桃差異不大的水果被成功的營銷包裝,其他還有新奇士橙、美國提子(大葡萄)、泰國香米等。他們大多都是當地政府相關部門通過市場化運作,為農產品建立相應的品牌營銷系統而使農產品增值。
可是擺在中國許多農業小產品領域小型創業者面前的現實是:除了當地的農產品資源優勢,如當地有好品質的蜂蜜、皮蛋、蓮子、獼猴桃、大棗等,創業者們幾乎沒有多少創業資金,也就沒有錢做廣告推廣、沒有錢建立銷售隊伍,進入入場費很高的大型賣場他們連想都不敢想。他們覺得國外農產品類似紐西蘭奇異果成功案例讓他們覺得經典但不好借鑒;他們在教科書上看到的寶潔、沃爾瑪等經營成功案例讓他們覺得遙不可及;國內營銷雜志上充斥著大量保健品、化妝品等行業靠廣告推動市場的成功案例,對他們來說也幾乎沒有多少現實的參考價值。
大多數農業創業者的夢寐以求的就是:我將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出來後,就有人進貨,然後擺在商場超市,不作任何推廣,就有人不斷購買我的產品。投入少,產出大,自我滾動發展。
所以我一直在尋找農民朋友身邊的「投入少、產出大」農產品創業成功案例:實實在在和他們大致相同條件起步創業,又實實在在賺錢並發展的例子。有一段時間,我從沃爾瑪、家樂福、百佳等大型賣場看到了令人眼睛一亮的老蜂農蜂蜜產品,品牌名稱和包裝一看就是經典之作,一個來自井岡山山區的農業小產品能夠擺在這些超大型賣場本身就是成功,而且經我觀察其從來沒有做任何推廣,我便直覺這是一個對農產品行業成千上萬小型創業者有價值的案例。後來我剛好有一個機緣與老蜂農的品牌創始人之一的陳泰之先生,以及老蜂農品牌包裝的設計者――中國著名的品牌設計機構廣東黑馬廣告公司的黑馬先生,一起深入探討這個案例,於是有了以下營銷對話:
選擇能自然賣貨的項目
龔文祥:老蜂農蜂蜜項目的成功一半應該歸功於項目選擇的成功,你當初是如何考慮進入蜂蜜這個傳統農業項目的?
陳泰之:首先是井岡山地區蜂蜜資源豐富,很多農民靠養蜂為生,這里環境沒有受到多少污染,井岡山本來就有八百里「綠色銀行」的美譽,我便想到就地取材創業。其實江西許多保健品、葯品公司的老闆都是靠賣蜂蜜起家的,如著名的匯仁集團老總,生產美媛春口服液的江西廣恩和制葯公司最初也是賣蜂蜜的。蜂蜜行業起點低,適合沒有多少資金的人創業,另外這個小產品的行業也不被人注意,競爭也相對其他行業弱很多。與保健品一定要廣告推動才能賣貨,由於蜂蜜產品的功能已經不需要教育推廣,總能自然的賣一些貨。
小型創業者不可能進行正規的市場調查,但好的商業直覺與判斷成為創業者成功的起點。我與另外幾個朋友於1998年創業進入蜂蜜市場,主要考慮當時中國保健品行業正處於從頂峰開始下滑的轉折期,以三株為代表,整個保健品行業處於信譽危機時期,相當一部分人已經對概念型保健品不再信任,必將有相當部分消費者會回歸到傳統保健食品,如在中國有千年保健傳統的蜂蜜、人參等。另外整個中國蜂蜜市場沒有真正的領導品牌,雜牌林立,簡單低層次,而中國僅有的幾個百年歷史蜂蜜品牌如上海冠生園,廣州寶生園,其品牌形象做的也不是很到位。這些都給了我們機會。
龔文祥:中國人口多,市場大,市場切入點也很多,很多小型創業者因為資金等原因,相當部分走上了簡單模仿與跟風這條路,還有一部分人走上了假冒偽劣這條路,如現在出現的「假奶粉事件」就是例子。有一些有一點資金的創業者,走上了投入的路線,即通過大規模廣告推廣啟動市場獲得短期利潤。老蜂農沒有走以上創業的路線,而以產品源製造作為企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而發展壯大,象蜂蜜這樣 「小產品、大市場」類型的產品,你們是如何切入這塊蛋糕的?
陳泰之:我們創業的最初考慮就是,要走一條尋找市場的空白點並進行創新而獲得成功之路。創業項目啟動前,我看了許多蜂蜜產品的包裝,罐是癟的,字是歪的,顏色是不討人喜歡的,甚至可以說整個中國蜂蜜市場沒有一個成功的包裝,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我一定要投入最大的力量做中國蜂蜜行業最好的包裝。另外當時我到廣州發現大型商場基本很少看到蜂蜜產品進入,還有當時也蜂蜜市場還沒有細分的產品,如沒有針對白領階層並為他們接受並喜歡的蜂蜜品牌。我敏銳感到這些都是市場的切入點。
龔文祥:發現了好的商機,那麼你們是如何解決啟動資金問題的?
陳泰之:一般人創業都是籌措了資金再進行產品策劃與生產,而我們是倒過來,有了好的產品策劃,有了最好的包裝後再找資金。我們將前期僅有的不到十萬元資金全部投入到了包裝設計中,將我們對於這個產品的策劃思想全部凝聚在這個包裝中。然後我們拿著包裝樣品去找銀行貸款,談市場前景,談當地大量蜂農的蜂蜜銷售不出去的艱難處境。因為政府部門十分支持農業產業化項目,加上我們幾個股東一貫都是好人的信用,最主要是銀行的人一看這個包裝也喜歡的不得了,認為一定會好賣,在我們沒有任何擔保、抵押的情況下破例貸了50萬給我們。
與那些大談革命奮斗史的有著奇跡般經歷的成功企業不同,我們一切來的順理成章,很自然,甚至很輕松:我們靠這個能夠自然賣貨的產品包裝,自我滾動發展,從負債50萬元,發展到現在有了凈資產500萬元,從一個小作坊,發展成為佔地20畝的現代化的標准廠房。營銷就是賣貨,賣貨就是硬道理。如果一個產品不靠廣告促銷推動賣貨,而是靠產品自身的魅力放在商店就能賣貨,就不會出現資金問題,企業就能生存、發展與持續成功。
能自然賣貨的產品定位
龔文祥:據我調查身邊的朋友,發現購買老蜂農的大部分都是白領女性,而且回頭客很多,可不可這樣說,你們的目標客戶就是大中城市的白領女性。
陳泰之:與其說是我們不自覺的把白領女性作為我們主要的消費者,不如說這些白領女性主動的選擇了我們的產品,而且成了老蜂農蜂蜜忠誠的顧客群體。與那些商家策劃的「熱點」、「流行」不同,我們沒有策劃任何產品概念,也沒有大肆宣稱蜂蜜的任何功能好處,但我們的產品迎合了這部分人群的根本需求,所以是有市場生命力的,也是能夠自然賣貨的。
龔文祥: 迎合白領女性根本需求的背後因素是老蜂農是中國蜂蜜市場第一個將蜂蜜產品從功能物理層面提升到心理文化層面的品牌。在老蜂農沒有出現以前,這部分挑剔的顧客對於蜂蜜消費的心理精神層面是完全沒有滿足的,她們一看那些土裡土氣的沒有任何審美情趣的包裝,就知道這不是她們想要的產品。而當老蜂農一出現,她們會驚喜的感覺到這才是她們需要的產品,這才是能夠滿足她們快樂情感與精神體驗的品牌。所以老蜂農的成功看似輕松簡單,其實是必然:因為它是中國蜂蜜市場第一個滿足顧客高層次精神需求的產品。而且這個精神層面的感覺不是通過廣告宣傳體現,而是通過單一的傳播形式體現,就是老蜂農產品本身精美的包裝陳列。老蜂農雖然只是創造了一個新包裝,但卻是改變了整個蜂蜜產品的格局並確定了老蜂農的市場定位。
我想證實一下,除了產品包裝,其他營銷手段如渠道、價格、促銷是否也基本針對了白領人群的產品定位戰略?
陳泰之:老蜂農蜂蜜的主要渠道就是大商場,以前蜂蜜產品只是屈居在小賣部、小超市銷售,我們決定開拓大型賣場這個領域。你也許會問,商場那麼高的入場費,我們怎麼承受的了?由於我們耳目一新的產品定位與包裝,經銷商都看好我們的銷售前景,願意投資開發大型商場渠道的費用。當然我們價格走最高端的路線,我們的價格比那些百年老牌蜂蜜價格還高出20%到30%,這就給了經銷商較高的利潤空間。我們基本沒有做什麼廣告推廣,產品陳列就是最好的廣告宣傳。因為我們精美包裝陳列在沃爾瑪,就有香港的經銷商主動找上門來要求開拓香港市場,通過其代理,現在我們每年在香港有60萬港幣的穩定銷售;因為精美包裝陳列在沃爾瑪,國外一些麵包品牌與主動找上我們合作推廣蜂蜜麵包,因為他們覺得在中國只有老蜂農的品牌形象才與他們外資品牌形象相匹配;而在廣州,新品牌老蜂農以其「百年蜂蜜」品牌的形象進入了百年老牌涼茶店――黃振龍涼茶店這個渠道。
龔文祥:看來高檔形象產品、大賣場渠道、高價位、令人心動的陳列都是針對了白領顧客的價值取向與策略。一個有魅力的產品會永遠受到顧客歡迎,我們前面的談話中一再提到了老蜂農包裝的巨大作用,下面請黑馬先生談談如何通過包裝設計來創造產品魅力與推動銷售的?
能賣貨的形象包裝
黑馬:
當時整個中國蜂業處於品牌意識陳舊、營銷手段落後的背景下,我們決心讓老蜂農品牌形象的出現成為整個行業的亮點與風景線,並給整個行業帶來興奮點與清新氣息,並讓設計產生直接的銷售力,我們是有這個志向並有這個能力做到。首先 「老蜂農」這個品牌名稱用於蜂蜜本身就是一個經典,這個名稱是陳泰之先生在火車上苦思冥想後睡夢中蹦出來的。品牌包裝設計就從老蜂農這個個性化、人性化的名稱形象著手。
我們設計背後的策略是體現以下幾點,來樹立產品魅力與推動銷售。
信賴:
現有主流的蜂蜜產品,如寶生園的包裝形象只是用了一個「寶」字來作為溝通的主要元素,但這種形象認知是有距離感的、表面化的,說明不了歷史。就算你在包裝上寫明牌號成立於 「18ûû」字樣,也不一定能取得消費者的信任。我們通過一個神態自若的老蜂農的形象,讓消費者感受與體驗「老蜂農」是來自深山老林的,可信賴的。信賴會產生購買。就像人們去買菜,人們更願意買那些菜農打扮的人賣的菜,感覺到新鮮、原汁原味、便宜。這是老蜂農能夠讓消費者產生買貨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性化:
蜂蜜產品是感性產品,消費者習慣看到包裝後產生即興購買的慾望。我們決定用圖形形象這種人性化溝通方式,而非用文字語言和消費者溝通。我們遍尋了古代養蜂人的形象,並從水滸傳的人物形象中獲得靈感,創造了老蜂農這個人性化生動形象。為了體現蜂蜜的直接關聯性,我們讓這個形象代言人拿了一個蜂巢,而沒有象其他眾多品牌直接表現蜜蜂的形象。蜂巢的形象,與「深山藏古寺」中僧人的意境有異曲同工之妙,給消費者留有想像空間,也符合陌生產生驚喜的設計原則。
設計也是銷售力,消費者喜歡老蜂農這個人性化形象,他們就會喜歡老蜂農蜂蜜這個產品,就會產生購買慾望。
時尚:
古老形象的產品也要體現時代的氣息,迎合現代年輕人的審美而變化。我們在設計老蜂農這個標志形象時,摒棄了中國傳統白描的手法,而採用了德國版畫的表現形式。包裝瓶外形設計,我們從一個非常符合老蜂農風格的日本咖啡瓶設計中得到啟發,成為中國市場第一個用咖啡瓶來包裝蜂蜜的產品。為什麼一個看似古老形象的產品會讓年輕人喜歡,就是因為時尚的號召力。
細節:
細節產生產品魅力,現代人購買產品時,看到產品或包裝的細節做的很到位,就會認為這個產品全部都是好的,「窺一斑而知全豹」,他們是以感性的方式感受一個產品。而最能打動顧客的就是一些扣人心弦細節。如老蜂農三個字我們就請以圓潤秀麗著稱的麥華三書法研究會會長呂志強先生所書。又比如老蜂農三個字的拼音我們採用了古代注音的格式這種創新的表現方式。這些設計細節會讓消費者體驗到老蜂農的品牌文化與內涵,從而提升整體品牌形象。
事實證明老蜂農形象與包裝不僅能夠賣貨,而且得到設計界廣泛認同,獲得一系列的榮譽,包括:香港設計雙年展銅獎、中國之星設計大賽銀獎、第6屆中國廣告節評委提名獎,98廣州日報中國報紙優秀作品獎銀獎等。
二、果樹種植案例分析
案例1:段振的蘋果七十二變
分析:賣蘋果難一直是擺在果農面前的現實問題,段振從蘋果的外形上入手,來增加蘋果的價值,通過艱辛的努力終獲成功。
能否規模化生產是段振今後急需解決的問題。
蘋果還可以被深加工成各種蘋果醋、蘋果罐頭、蘋果酒等產品,發展蘋果加工業是保持蘋果生產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案例2:一個西瓜能賣118元
分析:又好看又好吃的西瓜才受市場歡迎。
品牌意識很強,尋求權威部門的質量鑒定,通過權威部門的認可使得消費者容易接受新式西瓜。價格不菲決定了目標消費人群的數量有限,因此市場宣傳變得尤為重要。
三、淡水養殖案例分析
案例1:西部黃鱔大王的致富傳奇(視頻)
分析:成功之處在於,迎合現代人對健康的需求,深挖黃鱔的營養價值。不斷摸索研究提高黃鱔的產量。
科研、生產、加工一體化是現代商品生產的必然趨勢,將科技成果、技術專利直接與生產加工相結合必然可以創造巨大的利潤。
案例2:就養不值錢的魚(視頻)
分析:成功之處在於,選擇的產品品種是市場需求量大的產品,雖然便宜但可以薄利多銷,而且成活率高,即使遇到一些問題,也損失不大。
但是這種盈利模式容易被模仿,如果沒有品種的創新,市場也會被侵蝕掉。
如果能夠雜交出新品種滿足消費者的獵奇心理,將有助於降低市場風險,獲得更大的收益。
可以成立專門的推廣協會,對市場進行統一協調,宣傳先進的養殖技術和產業發展理念。往中高端品種發展延伸。
四、鄉村旅遊案例分析
案例1:快樂賺錢的老頑童(視頻)
分析:成功之處在於,將目標消費人群定位在小朋友,圍繞城鎮小朋友游樂的需要,依託農庄富有特色地提供農業勞動、農業餐飲、農具展示、農田出租、農產品銷售等多方位的農家樂旅遊活動。在電視台等媒體的幫助下,農庄人氣旺。
人無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先、在競爭中領先。
案例2:泡的就是「山吧」(視頻)
分析:成功之處在於,將營銷對象定位在都市年輕白領,以城市年輕遊客的喜愛為導向,設計出既回歸自然,又時尚時髦的遊玩項目。
鄉村旅遊是人們回歸自然、放鬆身心、體驗鄉村生活,進行休閑娛樂的主要方式之一,鄉村旅遊的特色就要在於「土」,淳樸的自然風光是鄉村旅遊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住宿、飲食都要符合消費者的需求,不求高檔但要簡單、精細。
總結:農產品營銷首先要發現市場需求,根據需求來安排生產。目標消費群體要明確,針對目標消費群來設計產品、定價、宣傳。同時要樹立品牌意識,改善包裝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