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轉基因大豆論文資料
《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RRS)對根際土壤細菌數量和多樣性的影響》
你看這個行嗎?行的話給我郵箱我給你發過去
Ⅱ 你好,我做的畢業論文,論文題目是大豆GmCTRL2基因realtimepcr分析,請問下
大豆GmCTRL2基因realtimepcr分析難度不大,我稍微指點你。
Ⅲ 豆芽的生長過程論文六百字
今天下午放學回到家後,我寫完作業,就選了一些長得飽滿的黃豆,想看看它是怎樣發芽專的。我先拿了一個屬干凈的碗,再把像石頭一樣堅硬的黃豆放到碗里,最後,再往碗里添一些水,就大功告成了。這時,我心裡不禁在想:把黃豆泡在水裡它就真的可以長成豆芽嗎?
第二天,媽媽告訴我黃豆不能一直泡在水裡,不然他們會被泡壞的。聽了媽媽的話以後,我立刻把碗里的水倒了,我突然發現,黃豆就像吃了「增長劑」一樣變成了一個個小胖子,我拿起一顆黃豆看了看,發現它的芽已經快撐破「衣服」了。
又過了兩天,我發現它的芽已經露出小心的腦袋了,雖然它們只有一到三毫米長,可是它們依然在碗里快樂地生長著。
第四天,我發現發芽的黃豆比昨天多了許多,但是,還有幾個黃豆寶寶仍然躺在它們的「搖籃」里睡大覺呢。在我給它們換水的時候,看見最長的芽已經有一厘米左右了,它們向小蝌蚪一樣在水裡快活地游著。我想,豆芽的生命力竟然這么頑強,在只有水的環境下都能生長。
通過泡黃豆這件事,我知道了,我們要學習豆芽不嬌貴的品質。我的豆芽已經可以吃了,可是我卻不捨得吃掉它們,因為它們是我用心盡力中出來的。
Ⅳ 大豆的營養價值和功效與作用論文
黃豆既可以做菜,也可以加工成豆腐、豆漿、豉油等。黃豆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吃黃豆能健脾利濕、益血補虛、解毒等。
黃豆的功效與作用
黃豆富含異黃酮,可斷絕癌細胞營養供應,含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可降低血中膽固醇,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可以美容等。黃豆內含亞油酸,能促進兒童神經發育。黃豆可以加工成豆腐、豆漿、豉油或者腐乳。
黃豆味甘,性平,能健脾利濕,益血補虛,解毒。可用於脾虛氣弱、消瘦少食、貧血、營養不良、濕痹拘攣、水腫、小便不利、尋常疣等
黃豆的功效與作用
具體有以下9點。
1、提升免疫
大豆含植物性蛋白質,有「植物肉」的美稱。人體如果缺少蛋白質,會出現免疫力下降、容易疲勞的症狀。吃黃豆補蛋白,可避免吃肉膽固醇升高的問題。
2、讓頭腦聰明
黃豆富含大豆卵磷脂,它是大腦的重要組成成分之一。多吃黃豆有助預防老年痴呆症。此外,大豆卵磷脂中的甾醇,有助於增加神經機能和活力。
3、強健器官
大豆卵磷脂還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強健人體各組織器官。另外,它可以降低膽固醇,改善脂質代謝,預防和治療冠狀動脈硬化。
4、提高精力
大豆中的蛋白質,可以增加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功能,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還有助於緩解沮喪、抑鬱的情緒。
5、美白護膚
黃豆富含大豆異黃酮,這種植物雌激素能改善皮膚衰老,還能緩解更年期症狀。此外,日本研究人員發現,黃豆中含有的亞油酸可以有效阻止皮膚細胞中黑色素的合成。
6、預防癌症
大豆含有蛋白酶抑制素,美國紐約大學研究員實驗發現,它可以抑制多種癌症,對乳腺癌的抑制效果最為明顯。
7、阻止氧化
黃豆中的大豆皂苷能清除體內自由基,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它還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增強人體免疫機能。
8、降低血脂
大豆中的植物固醇有降低血液膽固醇的作用。它在腸道內可與膽固醇競爭,減少膽固醇吸收。在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液中的「壞膽固醇」的同時,不影響血液中的「好膽固醇」,有很好的降脂效果。
9、輔助降壓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的飲食中,攝入的鈉過多,而鉀過少。攝入高鉀食物,可以促使體內過多的鈉鹽排出,有輔助降壓的效果。黃豆含有豐富的鉀元素,每100克黃豆含鉀量高達1503毫克。高血壓患者常吃黃豆,對及時補充體內鉀元素很有幫助。
黃豆營養成分極高,每100克黃豆就含有以下多種營養素:
營養素名稱 含量 營養素名稱 含量 營養素名稱 含量 熱量 359.00(千卡) 蛋白質 35.00(克) 脂肪 16.00(克) 碳水化合物 34.20(克) 膳食纖維 15.50(克) 維生素A 37.00(微克) 胡蘿卜素 220.00(微克) 維生素B1 0.41(毫克) 維生素B2 0.20(毫克) 維生素B6 0.46(毫克) 葉酸 181.10(微克) 維生素E 18.90(毫克) 鈣 191.00(毫克) 磷 465.00(毫克) 鉀 1503.00(毫克) 水 9.20(克) 鎂 199.00(毫克) 鐵 8.20(毫克)
黃豆的的適用人群
【宜食人群】
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氣血不足、營養不良、癌症等病症患者適宜食用。此外,黃豆適宜煮熟後食用,尤其適宜少年兒童生長發育時期食用。
【禁忌事項】
1、黃豆性偏寒,胃寒者和易腹瀉、腹脹、脾虛者以及常出現遺精的腎虧者不宜多食。
2、黃豆不可生吃,有毒。食用了不完全熟的豆漿可能出現包括漲肚、拉肚子、嘔吐、發燒等不同程度的食物中毒中毒症狀。因此,黃豆要煮開七次(或開後再煮15分鍾左右)才為安全食用,豆漿機打好的豆漿最好在鍋上加熱煮沸。
中毒成分及機理:生大豆中含有一種胰蛋白酶抑制劑,進入機體後抑制體內胰蛋白酶的正常活性,並對胃腸有刺激作用。
Ⅳ 求一篇5000字左右的於食品有關的論文
食品安全與健康同行
近年來,在我國食品安全領域出現了令人憂慮的問題。肯德雞的「蘇丹紅」、豆腐中的「吊白塊」、水餃中的「毒青菜」……更危險的是「三聚氰胺」,它不僅在牛奶中大量出現,還在雞蛋中存在。這些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問題,就像目前全球暴發的金融危機一樣,席捲整個大地,給人們的生命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更牽動著大家的心。
在我們的周圍食品安全問題確實存在著。我的鄉下老家盛產食用菌,記得上次回家時,我參觀了整個香菇的製作過程。我與叔叔一起走進菇棚時,一股帶著香菇味的暖流迎面赴來,叔叔告訴我這里就是做香菇的地方,並示範給我看製作過程。只見叔叔與其他小夥子在一起幹了起來,我正看得著迷,可看到最後我感到什麼地方出了毛病。只見他們把做好香菇筒袋,放入石蠟液體中浸泡。叔叔告訴我,用石蠟浸泡後不但可以保證菌棒不發生爛棒,同時可以防水,等香菇生展後還可以保證香菇水分不丟失,起到很好的保鮮作用。我聽了他們對石蠟作用的介紹後,使我對「石蠟」這兩個字越想越不對勁,決心弄個明白。
回到家裡,我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全力搜索有關石蠟的知識。終於明白了它的真面目。原來,蠟是一種工業用品,也叫工業石蠟,它是一種復雜的化學成分,其所含的危險成分主要是苯,它是對人體一種十分有害的物質。專家指出它是人體皮膚癌、肺癌產生的罪魁禍首。看了介紹我大吃一驚,原來這就是電視上宣傳的嚴格禁止的「蠟菇」。看到這里,我終於明白了,這些菇農,為了自己掙大錢,追求最大的自身利益,在食用菌生產中放入了工業石蠟,製造出毒香菇。他們不知道,這種行為是犯罪行為,他不但影響了人們的生命健康,如果這些香菇出口國外還會引起外交糾紛,損害我國的國際形象,他們這樣做實在是不應該啊。
原來食品安全問題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也可能正在發生在我們的身上危害著我們的健康。我想,我們國家要高度重視食品安全這個問題,只有通過加強立法,嚴格執法才能制止這些問題的出現。同時做為一名小學生,我們也要積極地參與到食品安全的宣傳中,讓更多的人認識食品安全的危害,抵制農葯食品、化學食品、問題食品,這樣才能讓食品安全與我們的健康同行。
食品安全與人性
食品,說的普通一點就是人們每天吃的和喝的。具體指的是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
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不安全的食品成為「問題食品」。
提到食品安全,人們心中是異常關心的,關注的。因為隨著經濟社會不斷進步,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人們飲食文化多樣化,食品衛生與安全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門話題。「蘇丹紅事件」、「注水肉」還有最近的「三鹿奶粉事件」,無一不牽動著廣大民眾的心。隨著食品的多樣化發展,各種添加劑不斷翻新、涌現,不斷被加入食物中。肉鬆中有添加劑,奶粉中有三氯氰胺。雖然現社會食品的安全的信息不對稱,但可能都是消費者心中所默認的,考慮到我們每天吃的食物,想想我們身邊的人,他們也大都認同「眼不見為凈的」觀點,是的,在你吃食物的時候,你不會想食品的生產過程是怎樣的,你也不去想是否真的通過了國家衛生檢查,你只是考慮到口感的好壞,但有時吃的是「問題食品」,你卻不知道,等到出現問題時,你可能也發現不出是食品原因,當然也拿不出任何證據來證明了。生產商這樣生產「問題食品」,我認為這不但影響到人民的生命安全,亦嚴重威脅到國家的聲譽。這樣做無疑是一種羞恥,一種無能,一種人性泯滅的表現。
食品安全中出現問題,人們都會首先想到出售商和製造商。是的,追求利益是企業的天職,但他們不能丟失了人性;是的,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競爭的是價格,但是他們不能向豬肉中注水;是的,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內部之間,企業與民眾之間有時會利益分配扭曲,但是他們不能拿消費者的健康來負擔。
企業固然有他們應該負擔的責任,但是國家有關部門的官員也不能從旁而立。以人民利益為重,依靠國家法律法規來維護民眾健康是他們的責任,有句俗話「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在者,建立食品安全體系是重中之重,如今《食品安全法》已讓部分民眾吃了顆「定心丸」。食品安全已有標准,但每個企業有自己的「標准」,有時是標准不能落實,因為個別地方官員、領導和生產製造商「勾結」,有所謂的免檢產品,不用檢查就發放衛生許可證,直接出售。這樣可以說不為黨負責,不為人民負責。
消費者自身的防範意識、自我安全健康保護意識也是不可缺少的。當然買食品不能單純的相信吹噓的廣告:質量第一,等等的。從某些消費者理解到,他們全憑廣告,坦言道:有質量第一的誰還買質量第二的食品?話說回來,自己不對自身健康負責,何人還會關心你?
食品安全出現問題,人的健康就會受到威脅。在如此嚴峻的問題面前,為什麼還要出現「問題食品」?所謂的人性都到哪裡去了?作為自然界生物鏈的最頂端,我們不是自食其果嗎?
Ⅵ 丁振麟的探討大豆
丁振麟非常重視科學研究,早年在大豆和雜糧作物的遺傳育種方面做過一些有成效的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撰寫過《玉米田間技術之研究》、《近代玉米育種法》、《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遺傳研究》等文章。其中《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遺傳研究》一文是他留美前在雲南大學農學院進行7年研究的總結,1944年曾發表在中華農學會第25屆年會論文集上;後經進一步整理,重新刊登於1946年《美國農藝學會雜志》上,引起國內外農業科技人士的重視。該論文榮獲中央研究院1947—1948年度科學論文二等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很重視生態研究。50—60年代,他廣泛收集全國各區的大豆品種,分別在有代表性的地點試驗,研究我國大豆不同基因型的氣候適應性規律,1959年發表了《氣候條件對大豆生長發育的影響》論文。嗣後又在不同緯度地區選點試驗,研究大豆蛋白質、油分和碘價的變化規律,於1965年發表了《氣候條件對大豆化學品質的影響》的論文。這兩篇論文對指導大豆科研和生產者正確進行大豆引種和提高大豆的品質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丁振麟還指導他的研究生收集全國各省不同大麥基因型的品種3000餘個進行大麥生態研究,並據此初步劃分出我國大麥的生態區域,發表了《我國大麥區域的初步劃分》的論文。這篇論文不僅成了我國大麥引種栽培的指南,而且為深入研究大麥生態區劃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文獻。1965年後的十餘年,丁振麟擔任浙江省農業科學院院長。「文化大革命」期間,他雖身處逆境,但仍然憑借其通曉英、日、德、俄等多國文字的深厚功底,孜孜不倦地從事編譯工作。經他組織科技人員編譯的《作物產量形成與高產理論論文集》,1965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由他負責主編、定稿的《浙江農業科學論文集》,1980年由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這兩本文集都體現了當時的科技水平,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較大的實用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農民雖有很高的生產積極性,但缺乏農業科學知識。丁振麟一方面鼓勵教師編寫通俗的農業科技讀物,一方面自己也在百忙中編寫了《大豆的種法》、《玉米的種法》和《甘薯的種法》等小冊子,並主編了《農業生產技術問答》一書。他還經常為《浙江日報》的「科學生活」副刊撰寫文章,普及農業科學知識,指導農業生產。
Ⅶ 大豆纖維製品營銷分析論文
這份偏向理論分析,我能做的。可以體現作者的總體思路。提綱是由序碼和文字組成的一種邏輯圖表,是幫助作者考慮文章全篇邏輯構成的寫作設計圖
Ⅷ 生物論文,關於黃豆芽生長變化過程的
首先,黃豆在萌發到產生第一片幼葉之前沒有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因回為光合作用在葉綠體中進行答,黃豆種子無含葉綠體的細胞,只有葉片或植物幼嫩的綠色的莖含有葉綠體(葉綠體中存在葉綠素,故有葉綠體存在的細胞是綠色的)
第二,第一片幼葉產生後開始進行光合作用,同時還有呼吸作用(如果是我們吃的黃豆芽的話,沒有這個階段,黃豆芽白色的,我們吃的部分是伸長的胚軸)
以上是大概過程,下面詳細說一下,黃豆萌發過程的變化:
種子萌發時吸水膨脹,種皮變軟,呼吸作用逐漸增強,將貯存在子葉或胚乳里的營養物質逐步分解,轉化為可以被細胞吸收利用的物質,輸送的胚芽,胚軸,胚根(此時,種子中的營養物質是逐步減少的,但是豆芽重量比黃豆重量增加了,增加的部分主要是黃豆吸收水的重量)。胚根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芽形成莖和葉,胚軸形成連接莖和葉的部分(同樣是食用豆芽的話,胚芽還沒有形成莖和葉)。
如果是自然界中,胚芽形成莖和葉後,便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這樣有機物的含量又逐漸升高,同時植物體也在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產生植物體需要的能量,用於生命活動。
Ⅸ 申請大豆論文怎麼寫啊
這樣的就是需要你看什麼要求的方向了呀,畢竟都是不同的呢,而且申請的也是需要有一定的要求呀
恐怕不是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