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提高學生及家長教育惠民政策知曉率
法律分析:加快推進國家助學貸款生源地化。為實現教育公平,保證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可以不因經濟原因而綴學,國家開始實行助學貸款政策。強隊伍建設,完善。高等學校要認真落實國家關於資助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按照規定建立資助工作,加強資助工作隊伍建設,按照比例選拔政策水平高、責任心強、公道正直有愛心的教師來承擔資助工作。相關部門、相關和學校都應該高度重視資助政策的宣傳工作,力圖做到和資助工作有關的管理部門、教師、關心資助政策的學生、家長都了解和熟悉資助措施的條件、途徑和程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第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
❷ 九項惠民政策
1、堅持就業惠民,多渠道促進就業創業。
2、堅持教育惠民,加快教育事業發展。
3、堅持醫療惠民,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4、堅持社保惠民,完善社會保證體系。
5、堅持扶貧惠民,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6、堅持安居惠民,積極推進安居樂業。
7、堅持暖心惠民,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8、堅持興邊惠民,有力促進穩邊周邊。
9、堅持安全惠民,提高各族群眾的安全感。
資料拓展:
解讀九項惠民政策
一、堅持就業惠民,多渠道促進就業創業
力爭「十三五」期間,新增城鎮就業220萬人以上、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1300萬人次以上,確保每個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動態消除城鎮零就業家庭,應屆高校畢業生當年就業率達到85%以上。
二、堅持教育惠民,加快教育事業發展
(1)落實南疆地區14年免費教育,切實提高入學率;
(2)積極推進雙語教育,確保到2020年少數民族學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3)切實抓好職業教育,實現初高中未就業畢業生職業技術培訓全覆蓋;
(4)著力加強高等教育,提高教育質量水平。
三、堅持醫療惠民,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1)實施全民健康工程。
(2)繼續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
(3)確保到2020年全區各族群眾健康指標基本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四、堅持社保惠民,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1)力爭到2020年各險種參保率達到95%以上。
(2)力爭到2020年有意願的「五保」老人實現集中供養、孤兒實現集中收養,築牢社會保障安全網。
五、堅持扶貧惠民,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全面落實「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確保到2020年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南疆四地州區域性整體脫貧。
六、堅持安居惠民,積極推進安居樂業
(1)力爭「十三五」期間完成141.28萬戶農牧民住房建設;
(2)力爭「十三五」期間開工建設各類城鎮保障性住房99.22萬套,基本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
七、堅持暖心惠民,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力爭到2020年農村公路超過13萬公里、基本實現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網路寬頻覆蓋率達到98%以上,全面解決農村居民安全飲水問題、無電地區人口用電問題。
八、堅持興邊惠民,有力促進穩邊固邊
進一步加大對邊境地區的均衡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力度,加快推動邊境地區發展,改善邊境地區基本公共服務,提高邊民補貼標准,確保他們安心生產生活、安心守邊固邊。
九、堅持安全惠民,提高各族群眾的安全感
(1)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完善監測預警、應急處置、救援救助機制,保障各族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加強食品葯品安全監管,完善全程追溯體系,努力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用得安心;
(3)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❸ 教育惠民政策
法律分析:不同的教育階段,有不同的教育惠民政策,以學前教育為例。學前教育:1.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兒童保育教育費和生活費,標准為500-800元/生·年。 2.農村學前教育兒童營養改善計劃。在農村學前教育機構實施,向每生每天提供3元錢的營養膳食補助,標准為600元/生·年。 3.校內資助。從事業費收入中提取3%-5%比例的資金,用於學前教育幼兒資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第二條 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
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
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
❹ 小學生教育惠民政策
法律分析:「兩免一補」政策:免學雜費: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小學公用經費每生每年650元,初中公用經費每生每年850元);免費教科書:向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國家課程教科書,為小學一年級新生提供學生字典(小學免費教科書費每生每年90元,初中免費教科書費每生每年180元)。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寄宿生:小學1250元/年、初中1500元/年、特教生1750元/年;非寄宿生:小學625元/年、初中750元/年、特教生1750元/年。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進一步改善農村學生營養狀況,提高農村健康水平,加快農村教育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為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補助標准為每生每年800元(每生每天4元,每生每年補助200天計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第四十二條 國家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財政保障范圍,義務教育經費由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規定予以保障。
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將義務教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按照教職工編制標准、工資標准和學校建設標准、學生人均公用經費標准等,及時足額撥付義務教育經費,確保學校的正常運轉和校舍安全,確保教職工工資按照規定發放。
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用於實施義務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比例應當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保證按照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義務教育費用逐步增長,保證教職工工資和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
❺ 武漢教育惠民政策規定
法律分析:武漢市發布《武漢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教育惠民政策落實情況常態化監督管理的意見》,明文規定:「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其學生資助管理機構應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原則,加強對所轄學校(幼兒園)資助工作的業務指導和政策解讀,積極會同財政、人社和民政等部門定期開展對教育惠民政策落實情況及數據信息採集、整合、比對工作,提高發現、查處、整改問題的精準性和實效性。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要始終貫徹落實學校資助工作法人代表負責制,校長(園長)是第一責任人,對學校(幼兒園)資助工作負主要責任,學校紀檢部門對學生資助工作負監督責任。要積極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和審計、監察部門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堅持問題導向,加強整改督辦,確保各項助學政策落實。」
法律依據:《武漢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教育惠民政策落實情況常態化監督管理的意見》
一、狠抓責任落實,進一步提高學生資助履職盡責能力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其學生資助管理機構應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原則,加強對所轄學校(幼兒園)資助工作的業務指導和政策解讀,積極會同財政、人社和民政等部門定期開展對教育惠民政策落實情況及數據信息採集、整合、比對工作,提高發現、查處、整改問題的精準性和實效性。
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要始終貫徹落實學校資助工作法人代表負責制,校長(園長)是第一責任人,對學校(幼兒園)資助工作負主要責任,學校紀檢部門對學生資助工作負監督責任。要積極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和審計、監察部門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堅持問題導向,加強整改督辦,確保各項助學政策落實。
❻ 黨的惠民政策宣講內容
法律分析:1、堅持就業惠民,多渠道促進就業創業。
2、堅持教育惠民,加快教育事業發展。
3、堅持醫療惠民,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4、堅持社保惠民,完善社會保證體系。
5、堅持扶貧惠民,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6、堅持安居惠民,積極推進安居樂業。
7、堅持暖心惠民,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8、堅持興邊惠民,有力促進穩邊周邊。
9、堅持安全惠民,提高各族群眾的安全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❼ 教育惠民政策宣傳內容
教育惠民政策宣傳內容包括:
1、學前教育國家助學金平均資助標准為農村每生每年1200元,城鎮每生每年800元。對納入15年免費教育范圍的幼兒,按年生均1200元的標准免除學前三年的保育教育費,補助金按學期發放;
2、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兩免一補」惠民政策;
3、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4、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助學金;
5、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助學金。
教育是民生之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守底線、補短板、強弱項、辦實事,推動「學有所教」不斷取得新進展。
開展貧困地區控輟保學專項行動。要打好控輟保學這場命運之戰、未來之戰、振興之戰、長治久安之戰,在教育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專門召開了全國控輟保學暨農村學校建設工作現場推進會,以加強控輟保學和農村學校建設為重點,確保全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的縣(市、區)比例達到95%。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第四條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並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第六條 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善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並採取措施,保障農村地區、民族地區實施義務教育,保障家庭經濟困難的和殘疾的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國家組織和鼓勵經濟發達地區支援經濟欠發達地區實施義務教育。
❽ 小學生教育惠民政策手抄報內容
一、學前教育資助:
對在經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審批設立的各級各類幼兒園就讀的家庭經濟困難兒童,資助保育教育費和生活費,資助標准為500—800元/生.年。
二、義務教育「三免兩補」:
1、三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除學費;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享受免費教科書;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學生免除住宿費。
2、兩補:國家在全省65個連片特困縣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營養改善計劃,補助標准3元/生.天,全年600元/生,同時鼓勵其他各縣因地制宜開展試點;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為小學1000元/生.年,初中1250元/生.年。
三、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
對正式學籍的普通高中全日制在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習和生活費用進行補助,標准為1500元/生.年。
四、政策標准:
按住校生總人數的55%評定發放生活費補助,小學每生每年補助生活費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補助生活費1250元。
五、享受對象:
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制學生。
❾ 黨和國家對教育的惠民政策
法律分析:黨和國家對教育的惠民政策一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黨中央國務院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化政府對農村義務教育的保障責任普及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大決策新機制按照明確各級責任中央地方共擔加大財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組織實施的基本原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第一條 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素質,根據憲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