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預防中暑
預防中暑方法如下:
1、處在高溫環境中時,要多飲水,也可飲用含一些鹽的飲料如鹽汽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飲水。
2、加強個人防護,戴遮陽帽,穿棉、麻、絲類的織物,這樣有利於身體透氣散熱。
3、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如果不適合在高溫環境中工作,最好就不要冒風險。
4、保證充足的休息,確保體力充沛。
中暑後出現的症狀
在高溫環境下,如果出現大汗、口渴、頭暈、胸悶、惡心、四肢無力及發麻等情況,就要考慮中暑的可能。根據症狀的輕重,中暑可分為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輕症中暑:表現為頭暈、頭痛、面色潮紅、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脈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體溫升高至38.5度以上。
重症中暑:包括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種類型,也可以出現混合型。重症中暑可導致死亡。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在室內竟然也會中暑?不慎中暑你應該這樣做
❷ 如何預防中暑
中暑的後果是很嚴重的。近幾年,中暑的案例是非常的多的,有的地方還因為中暑失去了寶貴的生命,所以我們必須重視起來。您知道如何有效的預防中暑嗎?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今天一起跟隨著專家來了解一下中暑的預防措施吧!
中暑的預防措施:
為了避免中暑,在高溫天氣,應做到:對年老體弱等重點人群應重點保護,營造一個舒適的小環境,室內要通風,盡可能把室溫降至26~28℃,室內外溫差在8℃以內。要保持情緒穩定,注意膳食的調配,飲食宜清淡,多飲水。
高溫天需隨時補充水分可喝食醋防中暑
高溫天氣,不能等渴了再喝水,要隨時補充水分。最好喝溫熱茶水或鹽開水,能使汗腺舒張排汗,散發體內熱量,有助消暑。早餐要吃熱食,水果在上午9點—10點吃最好。
冷飲吃得越涼越容易中暑,因為人體一下子無法適應低溫,消化系統會受到影響。預防中暑,可以喝點食醋,幫助消食,生津消暑。胃口不好,不愛吃東西,很容易中暑,可以喝上一杯豆漿,既補充了養分,又不會引發上火。
西紅柿、西瓜、苦瓜、桃、烏梅、黃瓜、綠豆,都是能預防中暑的新鮮蔬菜和水果。
羊肉、狗肉、草魚、鰱魚、帶魚、黃鱔,以及核桃仁、杏、櫻桃、龍眼、楊梅、椰子等,都是溫性、熱性食物,體質偏熱的人在三伏天尤其要少吃。提高對先兆中暑的認識,一旦出現頭昏、頭痛、口渴、出汗、全身疲乏、心慌等症狀,應立即脫離中暑環境,及時採取納涼措施。
特殊人群中暑急救:
很多抵抗力差的人如嬰幼兒、孕婦、老弱者在高溫環境里一不留神就會中暑,搶救不及時可能會導致悲劇發生。因此,在高溫天氣下,這些特殊人群更應採取措施防中暑。
嬰幼兒:應穿薄的棉質單衣,如果流汗要馬上擦乾,盡量不用電扇或冷氣。外出戲水前應選擇不含香精、防曬系數低於15的防曬乳液外擦。室內外溫差不要太大,室溫不低於25℃。冷氣房內最好放一盆水,以免乾燥。
孕婦:應衣著涼爽寬大,多吃新鮮蔬菜、新鮮豆製品;經常用溫水擦洗,不要盆浴;不要因為過於貪涼而導致感冒發生,此外要保證睡眠。
老弱者:保證每天不低於7小時的睡眠,調整飲食保護脾胃,不要多吃辛辣食品,要常吃清淡食物;由於天熱汗多,因此補水顯得很重要,每天要補充至少2500毫升的水分
❸ 預防中暑的方法有哪些
中暑的預防:
中暑是夏季常見的急診,加強預防可以大減少發病率,中暑的預防應注意幾點:
1、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休息時間,保證足夠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體能,並達到防暑目的。
2、科學合理的飲食。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及適量的動物蛋白質和脂肪,補充體能消耗。切忌節食。
3、做好防曬措施。室外活動要避免陽光直射頭部,避免皮膚直接吸收輻射熱,帶好帽子、衣著寬松。
4、合理飲水。每日飲水3升至6升,以含氯化鈉0.3%-0.5%為宜。飯前飯後以及大運動量前後避免大量飲水。
❹ 夏季怎麼預防中暑熱健康教育講座
一、中暑類型:
一是先兆中暑,表現為大量出汗、頭暈、胸悶、惡心、四肢無力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如能及時離開高熱環境,經短時間休息後症狀即可消失。二是輕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狀,同時伴有嘔吐、皮膚濕冷、血壓下降等症狀。輕度中暑者經治療後,一般4-5小時內可恢復正常。三是重度中暑,大多數情況是在高溫環境中突然昏迷。
二、中暑的預防
高溫時段,老、弱、病、婦幼人群在戶外工作或活動時,要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同時採取防曬措施:
1、飲水:注意補充水分,不能等渴了再喝水。
2、食物: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如魚、肉、蛋、奶和豆類;應多吃能預防中暑的新鮮蔬果,如西紅柿、西瓜、苦瓜等。大量吃冷飲容易中暑,因為人體局部的溫度突然降低會影響到各系統功能的正常運行。
3、外出:出門戴遮陽帽、戴太陽鏡、塗抹防曬霜,帶上充足的水。備好防暑降溫葯品,如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氣水。外出時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少穿化纖類的衣服。駕車出行,離開停車場時切勿將兒童和寵物留在車內。
4、睡眠:睡眠充足,有助預防中暑。睡眠時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5、注意事項:高溫時應減少戶外鍛煉;及時觀察嬰幼兒、65歲以上的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以及心臟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人群中暑徵兆。
三、戶外作業人群高溫防護
1、對高溫作業工人應做入暑前的健康檢查。凡有心、肺、血管器質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壓、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活動性肺結核、肝臟疾病、腎臟病、肥胖病、貧血及急性傳染病後身體衰弱、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者,均不宜從事高溫作業。
2、在高溫作業場所和夏季露天作業,避開正午時段的高溫作業,加強輪換作業,減輕勞動強度,搭建遮陽棚為工人遮陰,供給涼茶、綠豆湯等防暑飲品、含鹽濃度0.1%-0.3%含鹽飲料;勞動和運動大量出汗後,不宜大量飲用白開水,不宜過量飲酒,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工作回來後,不易立即吹電扇、洗冷水澡;不宜佩戴金屬首飾,引發接觸性皮炎;用寬邊草帽和白色寬大的服裝;對輻射強度較大的高溫作業工人,應供給耐燃、導熱系數較小的白色工作服。
四、中暑後救治措施?
出現中暑症狀,應立即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找一個陰涼處坐下休息;同時補充水分,小口慢飲。解開領口扣子、領帶等,保持身體周圍通風,並塗抹或服用解暑葯物;若休息一段時間後,症狀不減反增,應及時就醫。
周圍有人發生中暑症狀,應當立即將病人移到陰涼處,保持周圍通風;解開衣扣散熱;服用解暑葯物。
五、預防中暑保健飲食
1、五大食品戰高溫:一是哈密瓜;二是葡萄、香蕉、番茄、柑橘等漿果種類;三是菠菜;四是紅辣椒、大蒜和生薑;五是運動型飲料。
2、預防中暑保健飲食:一是多喝湯。如山楂湯、綠豆酸梅湯、金銀花湯、西瓜翠衣湯等;二是多飲茶;三是多吃粥。如綠豆粥、金銀花粥、薄荷粥、蓮子粥、荷葉粥、蓮藕粥等;四是多吃青菜。如各種豆類、瓜類、小白菜、香菜等。既可以涼拌生吃,也可放少許瘦肉絲炒熟吃;五是多吃瓜果。西瓜、香瓜、黃瓜、獼猴桃等可清暑解渴。
❺ 99、如何預防中暑
夏日裡,烈日炎炎,如果長時間在太陽下暴曬,或者室內空氣不流通,過於悶熱,體內的熱量又不能向外散發,都有可能會引起中暑。那麼我們應該怎麼預防中暑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中暑是指人體在高溫或烈日下,引起體溫調節功能紊亂、散熱機能發生障礙,致使熱能積累所致的以高熱、無汗及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為主的綜合征。
1、搬移:迅速將患者抬到通風、陰涼、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並解開衣扣,松開或脫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衣服。
2、降溫:患者頭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進行全身擦浴,然後用扇子或電風扇吹風,加速散熱。有條件的也可用降溫毯給予降溫。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體溫,當體溫降至38攝氏度以下時,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強降溫措施。
3、補水:患者仍有意識時,可給一些清涼飲料,在補充水分時,可選用淡鹽水或小蘇打水。但千萬不可急於補充大量水分,否則,會引起嘔吐、腹痛、惡心等症狀。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覺,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蘇醒。若呼吸停止,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
5、轉送:對於重症中暑病人,必須立即送醫院診治。搬運病人時,應用擔架運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時運送途中要注意,盡可能的用冰袋敷於病人額頭、枕後、胸口、肘窩及大腿根部,積極進行物理降溫,以保護大腦、心肺等重要臟器。
❻ 天太熱了,怎樣防止中暑,
怎樣預防和治療中暑
長時間接受日光和高溫,尤其是同時伴有高濕度、小風速和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時,便可能出現機體熱平衡功能紊亂,這就是中暑。發病早期往往有頭暈、眼花、乏力、胸悶等先兆症狀,這對診斷中暑有較大意義。中暑症狀有頭暈、頭痛、乏力、口乾、心悸、眼花、惡心、嘔吐,大多數病人體溫升高,甚至高達40~41℃。嚴重者出現肌肉顫動,甚至發生意識障礙、昏迷等。在高溫環境從事強體力勞動者因出汗過多,可出現肌肉(尤其是小腿肚子的肌肉)痙攣疼痛。發現中暑者,應將其移至通風涼爽的地方平卧,松開衣服,對頭部或前胸部做冷敷,給患者喝冷鹽水,服人丹、十滴水,塗清涼油,或用刮瘀法。輕症的很快就會恢復,嚴重者可用冷水或井水按摩揩擦全身,用電風扇吹風降溫,並口服大量含鹽飲料或靜脈滴注生理鹽水500~l000毫升。還應注意呼吸與循環情況。
預防措施為:
①做好個人防護,在陽光下勞動時應戴草帽,穿寬大淺色衣服。
②工地應備有開水或鹽開水,常食鹹菜等。
③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上午早出工、早收工,下午晚出工、晚收工,延長中午休息時間,並有工間休息制度。
④調整勞動力,對體弱者安排輕工作;加強宣傳教育,使群眾了解中暑的先兆症狀。
⑤可因地制宜地搭一些草涼棚,以備工間休息,或利用樹陰作為休息場所。
中暑是人在高溫影響下而發生的體溫調解功能障礙,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發生紊亂,心血管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的一組疾病。
中暑的主要臨床表現為:
(1)先兆中暑
在高溫環境中活動一段時間後,出現大量汗出,口渴,頭暈,眼花,耳鳴,胸悶,心悸,惡心,全身疲乏,四肢無力及發麻,注意力不集中,體溫略升高等。
(2)輕症中暑
在先兆中暑的基礎上,出現體溫升高,可達38.5 C以上,面色潮紅,胸悶,皮膚灼熱,或見循環衰竭的早期症狀,如面色蒼白,血壓下降等。
(3)中症中暑
在上述表現的基礎上,進一步出現昏厥,昏迷,痙攣,高熱。
中暑主要有四種類型:
1.日射病
多發生在烈日下或強烈的熱輻射下勞動時,出現頭痛,頭暈,眼花,耳鳴,惡心,劇烈嘔吐,煩躁,昏厥,昏迷等。體溫正常或稍高。
2.中暑衰竭
多見於老年人及不適應高溫的人。起病急,早期表現為頭痛,乏力,嗜睡,精神錯亂,繼而面色蒼白,出冷汗,脈搏細弱,血壓下降,以致循環衰竭,治療不當則進入中暑高熱。化驗檢查可見低鈉血症。
3.中暑痙攣
多見於青壯年及已適應高溫者。在大量出汗、因口渴大量飲水、常在較晚的時間里發生,患者感到四肢無力,肌肉痙攣疼痛,尤其是臘腸肌疼痛尤為明顯。重者波及腹直肌、腸道平滑肌、隔肌,產生腹絞痛和呢逆。體溫大多正常,但血鈉和氯化物降低。
4.中暑高熱
多見於老年人及原有慢性疾病者,先感頭痛,頭暈,全身無力,惡心,嘔吐,暈厥,l~2天後即出現中暑高熱。也可突然發病,高熱,面色潮紅,呼吸加快,脈搏加快,收縮壓升高,嚴重者發生昏迷,心功能不全,肺水腫,腦水腫,肝腎功能衰竭,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化驗檢查可見血清酶(SGOT、SGPT)增高,有蛋白尿,管型尿,低鈉,低鉀血症,酸中毒。
中暑的治療方法有:
1.先兆中暑或輕症中暑,可將病人移送到清涼通風處,給予含鹽的飲料。如冷開水、綠豆湯、汽水、鹽茶水等。
2.日射病或中暑衰竭者,輕症服用含鹽飲料即可,失水較多時,應補充等滲葡萄糖靜脈滴注;以低鈉血症為主者,可給生理鹽水靜脈滴注;重症低鈉血症而又見水中毒者,可給3%的高滲鹽水靜脈滴注。
3.中暑痙攣輕症服用含鹽飲料;重症給5%的葡萄糖鹽水靜脈滴注,或用10%的葡萄糖酸鈣靜脈滴注。
4. 中暑高熱可用物理降溫,葯物降溫,支持療法,治療休克、肺水腫、腦水腫、心力衰竭、DIC等。
5.出現感染時,應當選用抗生素治療。
6.夏日到來,注意預防中暑的宣傳。
❼ 怎麼預防中暑,中暑處理方法
第一,大量飲水。在高溫天氣,不論運動量大小都要增加液體攝入,不要等到覺得口渴時再飲水。對於某些需要限制液體攝入量的病人,高溫時的飲水量應遵醫囑。
第二,注意補充鹽分和礦物質。酒精性飲料和高糖分飲料會使人體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溫時不宜飲用。同時,要避免飲用過涼的冰凍飲料,以免造成胃部痙攣。
第三,少食高油高脂食物,減少人體熱量攝入。
第四,穿著質地輕薄、寬松和淺色的衣物。
第五,盡量在室內活動。如條件允許,應開啟空調。
第六,外出時,應塗擦防曬值SPF15及以上的UVA/UVB防曬劑,戴上寬檐帽和墨鏡,或使用遮陽傘。
第七,出行應盡量避開正午前後時段,戶外活動應盡量選擇在陰涼處進行。
第八,高溫時應減少戶外鍛煉。如必須進行戶外鍛煉,則應每小時飲用兩杯到4杯非酒精性冷飲料。運動型飲料可以幫助補充因汗流失的鹽分和礦物質。
第九,如高溫時駕車出行,離開停車場時切勿將兒童和寵物留在車內。
第十,雖然各種人群均可受到高溫中暑影響,但嬰幼兒、65歲以上的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以及心臟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人群更易發生危險,應格外予以關注。對於這些高危人群,在高溫天氣應特別注意,及時觀察是否出現中暑徵兆
❽ 怎麼預防中暑
中暑,俗稱發痧,是炎夏易發的疾病。輕者頭昏腦脹、心慌、惡心、嘔吐,重者突然昏倒、臉色青紫、出冷汗、脈快而弱、呼吸急促甚至停止。
中暑是由於患者較長時間在日光下曝曬或在高溫、悶熱的環境下引起的。預防中暑的辦法是注意合理安排時間,早出工,晚收工,中午多休息,不要長時間在太陽下曝曬,不要在悶熱的環境下工作、學習。野外工作時,最好穿淺色或白色的衣服,戴草帽,勞動一段時間後到樹蔭或涼棚下適當休息一會。注意多喝清涼飲料、涼鹽開水、綠豆湯等,或者服些人丹、十滴水,也能起到預防作用。
發現中暑者,應盡快把病人抬到蔭涼的地方,解開衣扣和褲帶,把上身稍墊高,然後用溫水敷頭部及擦全身,或用酒精遍擦全身。同時給病人扇涼,按摩四肢及皮膚,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散熱能力。也可針刺人中、曲池等穴位。重患者應盡快送醫院。
❾ 怎樣避免中暑
1,暑熱夏季加強預防中暑宣傳教育,穿寬松淺色透氣衣服,在陽光下活動時,戴寬邊遮陽帽,使用防曬霜
2炎熱天氣盡量減少戶外活動,避免在11點到15點暴露於陽光太久.
3改善高溫環境中工作條件,多飲用滲透壓<200mOsm/L的鉀、鎂、鈣鹽防暑飲料。
最後,中暑患者恢復後,數周內應避免陽光下劇烈活動。
❿ 如何預防中暑呢
由於全球變暖,今年全國天氣特別熱,有部分省市氣溫達到37-40度,對於上班族,尤其在外邊作業的工程隊、幕牆和外裝行業、清潔工等,都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
由於天氣炎熱,體弱多病,血壓高,血壓低、心臟不好的人,特別容易中暑。怎樣預防呢?
能夠平穩的度過炎熱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