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面對疫情,作為學生的我們能做些什麼
1、手繪疫情,為武漢加油
武漢,一座美好的城市,在2020年春節的前夕,吹響了疫情來襲的號角,用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向全國人民講述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可怕。為了全國人民的安全,整座武漢城成為了一座孤城。盡管如此,疫情還是無情地向全國、乃至世界其他國家蔓延。
但是,武漢並不孤單,全國人民與武漢人民一起肩並肩,共同抗擊疫情,眾志成城,萬眾一心,共克時難,始終與武漢人民一起!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2、認真上網課
作為學生,目前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學校老師已經為大家准備好了豐富的線上課程,正常開學前,也不能放鬆學習。在家不能出門的這段時間,不是游戲、刷劇的好機會,而是靜心思考、學習沉澱的好時機。
3、不傳謠,強素質
隨著疫情發展和各種輿論傳播,一些不實信息也在滿天飛。同學們每天接收的信息量很大,但鑒別能力有限,這就要求大家不信謠、不傳謠。特別是在這樣的特殊情況下,發布言論、轉發信息一定要慎重,要相信官方發布的信息。
4、居家隔離,保護自己,不給社會添亂,不讓家人操心
打噴嚏或者咳嗽時不要用手直接遮擋;冠狀病毒以飛沫傳播為主,外出時正確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正確、及時洗手,嚴格按照六步法洗手;提高免疫力,盡量少去人多且封閉的場所,加強鍛煉、規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最重要手段。
2. 2020抗疫十大人物
2020抗疫十大人物:
抗疫十大人物事跡:鍾南山
鍾南山是我國呼吸疾病領域內的學術帶頭人,積極推動呼吸病學的國際學術交流,擴大我國在該領域的學術影響。在2020年初,84歲的鍾南山再度披掛出征。耄耋之年,鍾南山院士臨危受命,作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他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
抗疫十大人物事跡:李蘭娟
武漢新冠肺炎疫情消息曝出,李蘭娟院士受國之所託,逆行武漢考察疫情。多年的經驗讓李蘭娟感受到事態之嚴重,她果敢地向中央建議「武漢必須封城」。
抗疫十大人物事跡:陳薇
大年初二,陳薇帶領專家組進駐湖北武漢。她的到來充滿了低調,果斷、雷厲風行的解放軍作風。從阻擊SARS,到抗擊埃博拉,她總是深入為病患帶來救治的曙光。陳薇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說,「疫情就是軍情,疫區就是戰場」,作為一名軍人,她聞令而動、敢打敢拼,展現了鋼鐵戰士的血性本色。
抗疫十大人物事跡:張文宏
當新冠疫情襲來,大眾被未知的恐懼包圍,張文宏的走紅幾乎是一種必然——他有真本事,敢講真話。很多場合,張文宏都拒絕談自己。他不以淚服人,他真誠務實,他勤奮認真,他從不夾帶私貨。
抗疫十大人物事跡:張繼先
作為第一個為湖北乃至全國拉響疫情警報的醫生,張繼先被記大功獎勵。在防控疫情的關鍵階段,張繼先的事跡具有強大感召力,向她致敬,更要汲取前行的力量,萬眾一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抗疫十大人物事跡:王辰
王辰大膽提出建設方艙醫院的設想,讓武漢在短短24小時之內,迅速建成3所"方艙醫院」,增加了4000多張床位,是火神山醫院床位的4倍還多。
抗疫十大人物事跡:張伯禮
張伯禮院士多次謙遜地說:們作為醫務人員就應該做這些事。我是一名中醫,此次新冠肺炎主要損害免疫功能,中醫治療正好能很好地提高免疫功能,就像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作為一名醫生,我就是幹了該乾的事,說了該說的話,很普通很平常,受到大家這么熱烈的歡迎,我覺得受之有愧。
抗疫十大人物事跡:張定宇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疫情狙擊手,身患漸凍症依然戰斗在抗疫一線。「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這位硬漢、這位狙擊手眼中只有一個目標——-新冠狀病毒,狙擊、狙擊、再狙擊。
抗疫十大人物事跡:張思兵
他是「全力以赴」的院長,更是英雄。張思兵——武漢火神山醫院院長,解放軍總醫院衛勤部部長。2003抗擊非典年他和他的醫院做到了三個「零感染」,援建小湯山醫院,這次抗疫臨危受命,他要把救治流程搞好,因為流程很重要。
抗疫十大人物事跡:王行環
「一切為病人著想」,是王行環的座右銘。他給蒼白以色彩,「雷神山醫院雖然在去年4月15日關了,但援鄂醫療隊隊員們用手繪畫成的故事牆並未塵封,我們給這些畫塗上了一種特殊塗料保護起來。」王行環說。
3. 以愛國情懷疫情防控為主題製作一張手工作品怎麼做 14紙做
可以做一張手抄報。
裡面的文字可以有:
廣大青年要厚植愛國主義情懷,自覺把個人理想、奮斗、事業熔鑄到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歷史偉業中。 愛國主義不僅是一種精神、一種情懷,更是具體實際的自覺行動。
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仍處於高位運行,新型變異株不斷出現,我國持續面臨較大的疫情輸入壓力。2022年元旦和春節(以下簡稱「兩節」)期間,境外回國人員增多,境內人員流動性增加,疫情輸入和傳播風險加大,防控形勢嚴峻復雜。而我們的成績依然出色!
4. 關於疫情防控的書簽怎麼畫
製作疫情書簽,我們是帶著一個明確的設計主題,比如有「抗擊疫情,人人有責」的主題,還有書簽的設計風格的主題,給人一種什麼樣的視覺效果,當我們確定好設計疫情書簽的主題和思想,有助於統一設計視覺效果。
羅列書簽製作步驟由負責人主持疫情書簽製作工作,我們可以了解到一個完整的製作流程,羅列從書簽的構思到內容設計流程,我們准備製作工具和疫情素材,開展書簽製作活動。
切合主題、准備製作的材料切合每一次的書簽製作主題,找到符合主題的疫情材料,其中有製作工具和疫情相關的照片、文案。
通用的工具包括有:折頁紙張、膠水、剪刀、美工刀、擦拭紙、刻刀、刻板、圓規、尺子、筆等工具;與疫情有關的內容,收集在抗疫過程中的真善美和工作人員的工作記錄。
這是想法落實到實際的製作工作,我們圍繞抗擊疫情的主題思想,採用不同的設計方案,進行多方面思維地製作疫情書簽,可以有拍攝的照片、輔助文字解說、個性化的水墨畫和插畫插圖設計等設計元素,都是書簽製作的素材。
5. 小V小V防控疫情怎麼畫
防控疫情可以這樣畫:
1、使用藍色和白色畫出一個身穿防護服的男醫生。
2、使用藍色和黑色在防護人員背上畫上一個消毒噴霧器。
3、使用藍色和白色在醫生的右側畫出一個女醫生。
4、使用黃色和紅色在女醫生手上畫上一個盾牌。
5、使用紅色在盾牌的前面畫出一個新冠病毒。
6、最後,使用黑色寫上「疫情防控」就完成了。
6. 疫情防控手抄報細菌怎麼畫,比較復雜
先在正上方畫上幾個圓形,每個圓形加上邊框,再畫出細菌觸角,中間畫一個幾個小點。
手抄報是一種可以傳閱、觀賞性很強、也可張貼的報紙的另一種表現的形式。在學校里,尤其是小學,是校本課程的一種很好的活動形式。學生們一般用水彩筆和蠟筆製作手抄報。和黑板報一樣,手抄報也是一種群眾性的宣傳工具。
7. 陝西高校學生手繪抗疫插畫致敬逆行者,此舉的初衷是什麼
在疫情爆發之後,各行各業的人民群眾都在抗疫一線,夜以繼日繼續奮斗。陝西高校學生手繪抗疫插畫致敬逆行者,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都紛紛為這名學生點贊。陝西高校學生手繪插畫的意義就是為了向逆行者們致敬。他的忠心就是呼籲更多的人們一起向他們表達感謝。讓越來越多的人為他們點贊。
三、呼籲人們
這名學生畫手抄報的意義更多是為了呼籲更多的人們向逆行者們致敬。因為他們的無私奉獻的精神才有了我們現在得到控制的疫情。他希望盡自己小小的努力來幫助這些逆行者們,讓更多的人知道他們的辛苦不易,和他們做出這么多奉獻的精神。表達了這位學生純正的。和對這些逆行者們的欽佩之情。非常的正能量,非常的值得我們學習。
8. 2020新型肺炎防控疫情手抄報大全
2020新型肺炎防控疫情手抄報如下:
1、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這種病毒為什麼會流行?
此次引起流行的冠狀病毒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β屬),WHO命名為2019-nCoV,由於人群缺少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免疫力,所以引起疾病的流行。
2、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主要傳播方式是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包括手污染導致的自我傳播)以及可能的氣溶膠傳播。
3、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依據目前的流行病學特點,中老年人發病較多,以男性為主,兒童已有發病,人群普遍易感。
4、為什麼要對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14天?
根據呼吸道傳染病的臨床特點,潛伏期多為2~14天。目前對密切接觸者採取較為嚴格的醫學觀察等預防性公共衛生措施十分必要,這是一種對公眾健康安全負責任的態度,也是國際社會通行的做法。
參考其他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潛伏期、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病例相關信息和當前防控實際,將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期定為14天,並對密切接觸者進行居家醫學觀察。
5、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一般症狀:發熱、乏力、乾咳、逐漸出現呼吸困難,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
嚴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礙多數患者為中輕症,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懷疑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應及時到當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 ,應告知醫生近期的武漢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觸史、動物接觸史等。特別應注意的是,診療過程中應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護自己和他人。
6、如何保護自己遠離新型冠狀病毒傳染?
(1)冠狀病毒以飛沫傳播為主,正確佩戴口罩;
(2)打噴嚏或者咳嗽時不要用手直接遮擋;
(3)正確、及時洗手;
(4)提高免疫力,盡量少去人多且封閉的場所。加強鍛煉、規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最重要手段。
(5)不要食用野生動物及已患病的動物和其製品;要從正規渠道購買冰鮮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時要充分煮熟。
9. 疫情防控黑板報內容有哪些
疫情防控黑板報內容有如下:
1、科學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預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護自己,又保護他人。應根據不同疫情風險等級和所處環境選擇適宜防護級別的口罩,如處於人員密集場所、乘坐廂式電梯和公共交通工具等時,需配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2、勤洗手
洗手是預防傳染病最簡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呼吸道傳染病除了通過飛沫傳播,也會經手接觸傳播,如果不能及時正確洗手,手上的病毒、細菌可以通過手觸摸口、眼、鼻進入人體。通過洗手可以簡單有效地切斷這一途徑,保持個人手部的清潔衛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傳染病的風險。
3、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
公共場所人員多,流動量大,感染風險未知,且人與人之間難以保持1米距離,一旦有病毒感染者,在沒有有效防護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傳播,空氣流動性差的公共場所病毒傳播的風險更大。
4、室內經常開窗通風
室內環境密閉,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體感染疾病的風險。勤開窗通風可有效減少室內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此外,陽光中的紫外線還有殺菌的作用。每天早、中、晚均應開窗通風,每次通風時間不短於15分鍾。寒冷季節開窗通風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5、遵守1米線社交距離
呼吸道傳染病大多通過飛沫近距離傳播,為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在排隊、付款、交談、運動、參觀時要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離。
6、注意呼吸道禮儀
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捂住口鼻,無紙巾時用手肘代替,注意紙巾不要亂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