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古詩詞知識競賽主持詞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而中華古詩文又是我國古代珍貴的文化瑰寶。一篇篇膾炙人口的佳作,內容極其豐富。有的寫景,有的寫物,有的抒情,有的敘事,有的寫人民的悲歡離合,有的寫國家的治亂盛衰,有的情意纏綿,有的豪邁奔放。今天,就讓我們倘佯在中華古詩文的長河中,再次感受博大精深的中華古文化吧~
進入我們今天決賽的共有 6 支代表隊,按照規定,每支代表隊必須是4名小學生
那麼,我們就以熱烈的掌聲請出今天參賽的這6支代表隊(主持人站台右側)
1號台的 喊口號~
2號台的 喊口號~
3號台的 喊口號~
4號台的 喊口號~
5號台的 喊口號~
6號台的 喊口號~
歡迎你們!!
今天比賽的獎項設置是這樣的:競賽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
為保證比賽的公平、公正,競賽設仲裁席,主持人無法明確判斷正誤的答案,由仲裁組集體裁決,並現場給分。
❷ 知識競賽,比賽方案
知識競賽的比賽方案一般都是確定的
1、必答題,每個10分。打錯不扣分
2、搶答題,每個20,打錯扣分
3、如果分數相等可以PK、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❸ 古詩詞背誦比賽形式
一、 活動主題:
誦經典詩詞,揚傳統文化,做文明少年。
二、 參賽對象:
一至六年級學生。
三、 比賽時間:
5月27日早讀課。
四、 比賽地點:
各班教室。
五、 比賽內容:
小學生必背古詩文。
六、比賽形式:
每班隨機抽取四人背誦。從(1)班開始,依次進行。
七、評分標准:
1.吐字清晰,普通話標准,正確把握詩詞節奏。
2.背誦熟練,語調把握好。
3.感情飽滿真摯,表達自然,能正確把握詩詞內容,聲情並茂,朗誦富有韻味和表現力。
4.精神飽滿,表情自然,姿態得體大方。
八、比賽評委:
一年級:二年級語文老師;
二年級:一年級語文老師;
三年級:四年級語文老師;
四年級:三年級語文老師;
五年級:六年級語文老師;
六年級:五年級語文老師。
註:請每個年級全體語文老師全程參與整個過程。每個老師一定要准時到達,個人自主打分,然後取平均分作為班級競賽成績。
❹ 小學生如何制定古詩詞計劃
一、先頌後悟
古詩文教學重在誦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經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充分說明誦讀的重要性。可以根據學生各自的特點,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達到教學預設的目標即可,可以「不拘一格」「條條道路通羅馬」。當然古詩文吟誦必須保證時間,重在課堂。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誦讀比賽,以個人為單位,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適當的採用獎勵辦法,獎勵辦法以精神獎勵為主,通過誦讀,可以讓全體學生評選本節課的最佳朗誦「金話筒」「銀話筒」。也可以模仿人家電視台上的「中華古詩詞」節目,舉行一些表演詩意讓學生競猜的活動,根據小學生的特點,這樣做可能互動熱烈,易於識記。大量的吟誦能夠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使他們吸收了古代語言的營養。如果有些內容一時難以理解,大可以讓學生「不求甚解」先記下語言材料,在以後的成長經歷中,由於某事,某景的出發而一下子理解了。另外,學生通過大量、反復的吟誦,可以感悟古詩文的語言特色,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以此來不知不覺地提升他們的人文素質。
二、品味語言
古詩文的語言凝煉、含蓄,有著無窮的魅力。同時為了迎合當時配樂歌唱的需要,古詩文又有其獨特的節奏和韻律美,特別是古典詩文,其句式或五言、或七言,勻稱工整,音節鏗鏘有力,特別適合小學生誦讀、品味。再則小學課本所選的古詩,大多朗朗上口,易於理解。學生在誦讀中品味詩歌的情感底蘊及其內涵韻味。感受詩歌鮮明的節奏感和韻律美,達到審美享受,激發對詩歌的熱愛乃至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這是任何一個語文教育工作者都願意的事。例如《回鄉偶書》一詩中,學生通過誦讀品味「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鬢毛衰」「不相識」等字面的信息,就能理解詩人長久在外奔波的心酸,回鄉後物是人非的感慨。通過多次聲情並茂的朗讀會與詩人產生共鳴,達到詩與情,情與境的交融,這也是古詩文教學的最高境界,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領略到古詩文獨特的藝術魅力,達到心靈的凈化,提升語文的素養。
三、想像畫意
古人寫詩「貴在含蓄」要有「言在意外,弦外之音」。 蘇軾說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大多的古詩詩畫結合。通過詩畫結合展現出優美的意境,要引導學生感悟古詩的意境,感悟意境要啟發學生的聯想和想像,引導學生用白描畫古詩所展現的畫面,通過畫面體會詩人當時的心境,在此基礎上體悟該詩的境界。並且畫畫學生顯得更有興趣,畫面可以根據其對古詩的理解想像著畫出來,之後在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自己的畫面。再例如《送孟浩然之廣陵》,有學生畫出來說:在一幅絢麗斑駁的煙花春色里,在浩瀚無邊的江岸上,詩人若有所失的極目遠眺,衣袂翩翩,浪花飛濺,遠處一葉扁舟漸行漸遠,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
四、創新改寫
學習貴在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這是我們教師的責任,不能把學生教成一個死摳書本的書獃子,如果有這樣的結果,我認為這是教育的悲哀,無論你教學成績再好,必須予以否定。在古詩文教學上可以嘗試創新改寫,形成一些新的知識,比如說我在上《江畔獨步尋花》的時候,給學生設置了這樣的題:後兩句如果詩人不寫景,轉而直抒胸臆,會怎樣寫?鼓勵學生充分的調動自己思維,由於是小學生,不必讓其嚴格遵循古詩的格律。經過一番具體操作之後,有學生竟然這樣續後兩句:「我在這里想看花,四娘怕我去摘花。」可能學生時常見慣了有人隨意摘花才這樣寫,這樣結合現實的續寫,我覺得比教一下死知識好多了。
❺ 如何有效開展校園古詩詞誦讀活動
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我校擬舉辦「我與經典同行——古詩文誦讀比賽」,現初定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中華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傳統給我們炎黃子孫留下了寶貴的財富,為弘揚和培育學生的民族精神,培養一代新人,結合學校的養成教育和書香校園活動,開展「我與經典同行——古詩文誦讀比賽」活動,努力將古詩文教育與培養學生良好習慣、高尚情操、優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機地融合,著力打造新時代的優秀少年。
二、活動目的:
1、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祖國傳統文化,了解祖國優秀文化,增加自身人文素養。
2、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和習慣。
3、構建學習型校園,更好地營造學習氛圍。
三、參加對象
全校學生
四、誦讀的內容
《三字經》、《弟子規》、《論語》、《大學》、《老子》、《增廣賢文》、《唐詩三百首》等中的優秀篇章。
五、評獎設置:
比賽分年級分別設一、二、三等獎各一名
六、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4月1日—10日,宣傳發動。在學生中進行宣傳發動,由語文教師向學生推薦或由學生自己搜集整理部分經典中華古詩文,作為誦讀重點篇目。
第二階段:4月11日---5月11日,學習、誦讀。以班級為單位,以年級為單位,廣泛開展誦讀活動,開展比誦讀篇目多少、比背誦篇目多少的競賽活動,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學習更多的經典古詩文。
第三階段:5月12日---6月10日,組織校內「古詩文誦讀」競賽活動。
七、實施要求:
1、想方設法,營造氛圍。全體語文教師積極參與和投入該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想方設法,為學校營造書聲琅琅的良好誦讀氛圍。
2、保證時間,有所創新。閱讀活動要在時間上給予確保,更要在方法上有所創新,要通過小型而靈活多樣的方法不斷地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建議語文老師在班內開展「優秀詩文朗誦會」、「誦讀小小擂台賽」、「知識大考場」、「讀書小能手」等活動。在活動中,教師要大膽創新,不斷探索,豐富讀書與積累的形式。讓學生讀准讀通讀熟的過程中,組織學生通過小品、故事、歌詠、表演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採取學生集體背與單獨背、必背與自選篇目相結合,配合學校開展活動,讓誦讀活動成為學生的最愛。
3、爭取支持,深入開展。為了能把誦讀活動深入開展下去,並取得一定的實效,我們還要採取相應的措施。如建立學生的閱讀檔案,積累好一系列過程性資料(如學生誦讀情況分析、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家長意見征詢、班級活動的方案、記錄照片、及時總結做法等等)。同時老師要著重面向家長進行相關的宣傳,爭得家長的理解和更多支持,多向家長征詢意見和建議,形成校內校外的合力,促進誦讀活動卓有成效地開展下去。
❻ 小學古詩詞知識競賽試題 及答案
1、不知細葉誰裁出,( )2、洛陽親友如相問,( )
3、勸君更盡一杯酒,( )4、( ),孤帆一片日邊來。
5、莫愁前路無知己,( )6、春種一粒粟,( )。
7、( ),牧童遙指杏花村。8、夕陽無限好,( )。
9、路人借問遙招手,( )10、松下問童子,( )。
11、( ),春江水暖鴨先知。12、君看一葉舟,( )。
13、( ),西湖歌舞幾時休。14、意欲捕鳴蟬,( )。
15、黃沙百戰穿金甲,( )。16、願君多采擷,( )。
二、有的詩就像一個謎語,你能猜出下面詩句寫的是什麼嗎?
我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 )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 )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 )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 )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 )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 )
三、找數字,找找下面的古詩中藏有哪些數字。
《出塞》——( ) 《芙蓉樓送辛漸》——(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 《山行》——( )
《烏衣巷》——(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
《陶者》——( )《春日》——( )《村居》——( )
四、古詩中有許多對仗,如: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下面古詩中的詞語,你能寫出與哪些詞對仗嗎?
蒼山遠——( ) 窗含西嶺——( )
泥融——( ) 三萬里——( ) 千山——( )
五、請把下面表示氣象的詞填入詩句中。
風、雪、霜、雷、雲、霧、雨
1、朝辭白帝彩( )間 2、北風吹雁( )紛紛
3、月落烏啼( )滿天 4、斜風細( )不須歸
5、日照澄州江( )開 6、水村山郭酒旗( )
7、九州生氣恃風( )
六、連線題。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描寫山水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歌頌情誼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蘊含哲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熱愛祖國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思念故鄉
七、在括弧內填上古詩的作者。
孟浩然 楊萬里 白居易 杜牧 賀知章 李白
《詠柳》—( )《春曉》—( )《望廬山瀑布》—( )
《山行》—( )《小池》—( )《憶江南》—( )一、補充詩句。(共16分,每小題1分)
1、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2、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3、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4、(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5、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7、(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8、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9、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10、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1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12、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13、(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14、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15、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16、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二、有的詩就像一個謎語,你能猜出下面詩句寫的是什麼嗎?(每小題3分)
我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 梅花 )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 石灰 )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 竹子 )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 蜂 )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 風 )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 花影 )
三、找數字,找找下面的古詩中藏有哪些數字。(共12分)
《出塞》——( 萬 ) 《芙蓉樓送辛漸》——( 一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三 ) 《山行》——( 二 )
《烏衣巷》——( 百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六、四 )
《陶者》——( 十 )《春日》——( 一、萬、千 )《村居》——( 二 )
四、古詩中有許多對仗,如: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下面古詩中的詞語,你能寫出與哪些詞對仗嗎?(共15分)
蒼山遠——(白屋貧) 窗含西嶺——(門泊東吳)
泥融——(沙暖) 三萬里——(五千仞) 千山——( 萬徑 )
五、請把下面表示氣象的詞填入詩句中。(共14分,每小題2分)
風、雪、霜、雷、雲、霧、雨
1、朝辭白帝彩( 去 )間 2、北風吹雁( 雪 )紛紛
3、月落烏啼( 霜 )滿天 4、斜風細( 雨 )不須歸
5、日照澄州江( 霧 )開 6、水村山郭酒旗( 風 )
7、九州生氣恃風( 雷 )
六、連線題 (共10分)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描寫山水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歌頌情誼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蘊含哲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熱愛祖國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思念故鄉
七、在括弧內填上古詩的作者。(共12分)
孟浩然 楊萬里 白居易 杜牧 賀知章 李白
《詠柳》—(賀知章)《春曉》—( 孟浩然 )《望廬山瀑布》—(李白)
《山行》—( 杜牧 )《小池》—( 楊萬里 )《憶江南》—( 白居易 )
❼ 集思廣益:如何讓知識競賽有新意
我們知道知識競賽常見玩法有個人必答、團隊必答、風險題、搶答題等幾種方式,關於這幾種方式的具體規則相信大家很清楚了,這里就不再啰嗦了。那麼除了這幾種玩法外,還有其他更新的花樣嗎?今天,我們再整理一下近年來流行的知識競賽新玩法。
一、打擂式競賽
這種方式是從江蘇衛視《一站到底》節目開始的,具體規則是:
1、隨機從參賽者中抽出一位擂主,再由擂主挑選挑戰者進行對抗。
2、每輪對答都是一組題庫,題目由易到難,兩個人答的題目類似,以顯公平。
3、每人輪流答一道,擂主有免答權時可以選擇「過」,過的題目交給挑戰者答。
4、答錯者掉下去,勝者成為新的擂主,直至所有人全打下去,勝者為最終贏家。
二、百人團答題
這種方式是從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節目開始的,下面以最新的第4季為例列出其具體規則:
1、個人追逐賽
每一場有四位選手參賽,每位選手最多答六題。挑戰者與百人團同步答題,百人團答錯的數量即為選手得分。
選手先選擇一個主題的題目進行答題,每組6道題。
2、絕地反擊
首次答錯者在絕地反擊自救環節中隨機選擇「橫掃千軍」「你說我猜」「出口成詩」其中一種方式進行自救。自救成功者將繼續答題,失敗則終止答題。總分最高者進入攻擂資格爭奪賽。第一場個人追逐賽中勝出的選手直接進入擂主爭霸賽。
(1)橫掃千軍:選手須和12位百人團選手對抗飛花令,說不出詩句者為失敗。
(2)你說我猜:選手須在180秒的時間內和點評嘉賓一起搭檔答對八道題。
(3)出口成詩:選手須在150秒的時間內說出與大屏幕上12個關鍵詞相關聯的12聯詩句。
3、攻擂資格爭奪賽
參賽選手總分最高者與百人團得分最高者對決,選手們進行飛花令、超級飛花令、詩詞接龍三輪比拼,獲勝者進入擂主爭霸賽。第一場百人團和預備團中得分最高的兩位選手直接進入攻擂資格爭奪賽。
(1)、飛花令:軟體隨機抽一個字,選手背詩,詩中必須含此字,背不出者輸。
(2)、超級飛花令:兩個字或者更復雜的組合,選手背詩,詩中必須含這些內容,背不出者輸。
(3)、詩詞接龍:屏幕抽出一句詩,選手相繼接下去,接不下去者輸。
4、擂主爭霸賽
攻擂資格爭奪賽獲勝者與上一場擂主進行比拼。擂主爭霸賽共有九道搶答題,搶到並答對者得一分,答錯則對方得分,率先獲得五分者即為該場擂主。第一場個人追逐賽中勝出的選手直接與攻擂資格爭奪賽勝出的選手對決。
三、多人同時在線答題
這種方式需要一個網路版競賽軟體,選手通過電腦、平板或手機同時答題,時間到後,大屏列出各選手的答題成績,如果有多名答對者,可以按所有時間先後額外加分。這種方式每個選手的題目相同,競賽更加公平。
四、多人同時答一組題
這種方式和上面類似,需要一個網路版競賽軟體,選手通過電腦、平板或手機同時答題,不同的是這種方式是在一個規定時間里大家答一組題,而上面是一道題。大屏實時跳動顯示每個隊的答題成績,增強現場氣氛。時間到後,列出各選手答題時間及成績。
五、闖關式答題
題目以組的形式出現,大屏上顯示各個題組編號,選手選擇一組題進行回答,在一定時間內答題,答對多少算多少,知識掌握好、反應快的選手答題自然多些。這種方式能使競賽氣氛達到高潮,一般用在競賽後面的環節中。
除了以上競賽形式以外,還有一些電視節目的競賽樣式大家可以參考模仿:
一、天才知道
《天才知道》是江蘇衛視一檔知識競賽類節目。初賽「百人對決」賽制形式比較輕松活潑,參與門檻低,採用是非題進行淘汰,100名選手只需通過轉身判斷對錯,做出回答。而每期的復賽環節則相當緊張激烈,共分7輪答題,每輪均需通過輪答題、搶答題淘汰分數較低的1位選手。若同分,則同分選手走上PK台,通過聯想題進行對決,淘汰1位選手。最後一輪兩人進行「巔峰對決」,通過互選名人出題決出本場比賽冠軍。整場比賽節奏明快,打破一對一模式的局限,每個人的每一道題都決定著自己的命運,不存在任何僥幸,同時每輪均有反轉機會,全程考驗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
二、中華好詩詞
《中華好詩詞》是河北電視台自主研發的一檔文化類季播節目。節目以弘揚中國傳統詩詞文化為宗旨,以寓教於樂為目標,集知識性和娛樂性於一體,通過全媒體的傳播方式,是一檔觀眾喜聞樂見、社會反響的品牌節目。分「初賽」和「決賽」兩部分。
初賽:
1、初賽為海選形式,參賽選手按簽到順序分組比賽,5人一組,每位選手限時3分鍾。
2、比賽內容為古詩詞過級必背500首詩,由學習部幹事隨機抽取題目進行提問,規定時間內計算選手所答對的故詩。
決賽:
實行闖關形式
第一關:詩詞對對碰
比賽規則:本關比賽為淘汰賽,選手自由結組,根據大屏幕提示回答問題,得分最低的三組被淘汰。
第二關:友情PK
比賽規則:本關比賽為晉級賽,參賽選手進行抽簽分組進行小組PK,每組兩人,共六組。由主持人當場念題,以猜拳方式決定誰先答題,題目形式為上句接下句。
第三關:終極挑戰
比賽規則:本關分為兩輪比賽
第一輪:詩詞魔方,根據提示填寫魔方,沒答對一空4分
第二輪:才藝展示,每位晉級終極挑戰的選手准備一首古詩詞吟誦,詩詞內容從古詩詞過級500首內選取,限時3分鍾,自備幻燈片及背景音樂,由評委老師現場打分。
根據兩輪比賽最終成績進行排名,評出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三名。
三、好好學吧
《好好學吧》是由湖南衛視推出的趣味代際對抗益智節目。節目採取擂台制,由1個中學生隊長率領6個小學生組成的「學霸天團」負責守擂,與前來打擂的成年挑戰者進行答題比賽。
比賽題目大致分為兩類:知識類和智力類。知識類涵蓋文學、歷史、藝術、音樂、體育、地理、數理化、民俗,生活網路,英語等等。智力類涵蓋推理、記憶、判斷、觀察、想像等。將根據難度系數將題庫分成一到九年級。
節目分為兩關:
第一關:採取擂台制,分別由7個學霸負責守擂,挑戰者依次抽取三名學霸闖關。贏得的腦力基金在地屏題使用。
第二關:地屏題,隊長守擂。隊長勝利,基金減半;挑戰者勝利,基金翻倍。
知識競賽樣式可能遠不止上面那些,我們在舉辦競賽活動時可以根據單位的條件和資源,結合競賽主題進行選擇,當然,你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設計出其他更加有趣的競賽樣式來。關於知識競賽最新玩法我將持續關注,大家也可以將自己設計的競賽樣式分享出來,讓我們的知識競賽活動辦得有聲有色。
❽ 小學生古詩知識競賽
是哪位詩人寫的,是哪一代人,在什麼情況下寫的
❾ 光明小學開展古詩文誦讀比賽,只設一 二 三等獎
依題意有:
獲得二等獎的人數占總人數的(2/5)+(4/5)-1=1/5
所以,獲得一等獎的人數占總人數的(2/5)-(1/5)=1/5
獲得三等獎的人數占總人數的(4/5)-(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