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家覺得媒體上的軍事專家能在戰時接替軍事指揮員指揮戰斗嗎
可能性非常非常小。我們現在所講的軍事專家,通常來說是具有專業軍事理論教育背景、常年活躍於各大媒體、分析環球軍事問題的專業型軍事理論專家,比如張召忠教授、李莉副教授、杜文龍研究員、尹卓少將等等,上述軍事專家,都具有專業的軍事理論教育背景,比如李莉畢業於二炮工程學院、國防大學,杜文龍則具有石家莊陸軍學院、國防大學等知名軍事院校的教育背景,軍事理論能力毋庸置疑。
如果分析一場戰爭,軍事專家可能看的比指揮軍官全面、透徹,但如果真的讓軍事專家穿上軍裝去前線指揮,並不見得能順利勝任。
⑵ 軍隊中指導員負責什麼
指導員這是和連長一樣的級別,但是他負責連隊的戰士的政治思想工作。還有平時上教育啊之類的。輔助連長日常工作的。只有連隊才會出現指導員一詞。其實就是政工幹部
⑶ 指導員是干什麼的
指導員全稱為政治指導員,指導員屬於知識分子,一般主要負責思想工作和政治教育。而與其平級的連長一般負責連隊的軍事工作。指導員一般還會擔任連隊的黨支部書記這一職位。
政治指導員必須根據上級的決議、命令、指示,以及連隊黨支部的決議,緊密結合本單位的實際進行工作。政治指導員應當以主要精力組織進行政治工作。
主要職責
教育和帶領官兵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憲法、法律,貫徹執行軍隊的法規、規章和上級的決議、命令、指示。
協同連長組織指揮戰斗。做好戰斗動員、宣傳鼓動、健全組織、鞏固部隊、瓦解敵軍和執行寬待俘虜政策的工作,做好協同作戰單位和參戰民兵、民工的政治工作和戰地群眾工作。
組織官兵發揚軍事民主,開展殺敵立功運動;教育全連官兵堅決執行命令,維護戰場紀律,發揚優良的戰斗作風,完成作戰任務;組織戰評工作,做好戰後有關工作。
⑷ 1924-1927年黃埔軍校中國共產黨的優秀指揮員中、那些人曾在此校工作和學習
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1924年至1927年),黃埔共招生六期,加上武漢分校的學生,有近萬人之多。這些學生有相當一部分日後成了共產黨軍隊中的骨幹將領。他們為人民解放事業南征北戰光耀史冊,被國民黨方面稱為「赤黃埔系」。
黃埔軍校走出來的中共著名將領
簡介: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1924年至1927年),黃埔共招生六期,加上武漢分校的學生,有近萬人之多。這些學生有相當一部分日後成了共產黨軍隊中的骨幹將領。他們為人民解放事業南征北戰光耀史冊,被國民黨方面稱為「赤黃埔系」。
徐向前
個人資料 姓名:徐向前 生卒:1901年生,原名徐象謙,字子敬。描述:虛心善學,戰中成才;敢於自責,勇當大任,質朴謙遜,敦厚寬和;運籌自如,智勇兼備。籍貫:山西五台縣人民族:漢 信仰:共產主義 國家:......
陳賡(1903年2月27日-1961年3月16日),原名陳庶康,中國湖南湘鄉人,軍事家。出生將門,其祖父為湘軍將領。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畢業後,留校任副隊長......
左權 原名:左紀權 別名: 乳名自林,學名紀權,號叔仁 學籍: 黃埔軍校一期 黨派: 中國共產黨 籍貫: 湖南醴陵縣平僑鄉黃茅嶺 軍銜: 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 生卒: 1905年3月15......
蔣先雲,湖南省新田縣大坪塘鄉大坪塘村人。在眾多有名無名的英雄烈士中,那威名赫赫、戰功赫赫的蔣先雲,他是紅透了黃埔的一期高才生,以其卓越的才能,成了國共兩黨合作與交往的橋梁。在承上啟下,出謀定計......
李之龍(1899-1928)字在田,號赤顯。湖北沔陽人。曾就讀於武昌外國語專科學校英語科。1912年秋響應孫中山「二次革命」號召,參加湖口起義,失敗後被校方開除,此後轉入武昌高等商業學校。191......
王爾琢(1903-1928),又名蘊璞,石門縣商溪河人。早年畢業於石門縣中學。1920年人湖南高等工業學校附中就讀。王爾琢閱讀進步書刊,接受革命思潮,初步樹立了共產主義信念。1924年5月,他......
許繼慎,原名紹周,別名旦如,又字謹生,1901年生,安徽省六安縣人。少年時代的許繼慎,正直勇敢、聰明活潑;在本村讀私塾時,又才思敏捷、善談好友,深受教師和同學們的喜愛。1924年5月考入黃......
周士第(1900-1979)廣東省樂會(今瓊海)縣人。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久經考驗的優秀的軍事指揮員,無產階級堅強的革命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劉疇西,1897年生,湖南長沙望城人。1922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5月考入黃埔軍校第1期。1925年在參加討伐陳炯明的東征中負重傷,截去左臂。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在中央蘇區英勇善......
蔡申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指揮員,軍事家。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營長,後任團長。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任起義部隊師參謀長。十年1...
趙自選(1901-1928) 湖南瀏陽人。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湖南瀏陽人。祖輩務農,家境貧窮。本縣高等小學肄業,湖南省立長沙師范學校畢業。1922年5月在長沙由何叔衡、夏曦......
宣俠父(1899—1938.7),原名堯火,號劍魂,諸暨湄池長瀾人。1916年夏,考入台州浙江省立甲種水產學校本科漁撈科學習。1920年夏,以總成績第1名畢業,公費留學日本,入北海道帝國大學學......
黃鰲(1902—1928),革命烈士。原名昭軍,字鈞德,號半石。湖南臨澧人。大革命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黃埔軍校第 黃鰲 一期畢業,曾留校任秘書部主任,是青年革命軍人聯合會骨幹。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
閻揆要(1904—1995),陝西省佳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政治工作者,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一...
彭干臣1899—1935)又名彭耐寒,化名黃春山、何樾。1899年出生於安徽省英山縣(今屬湖北省),1919年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師范學校。1921年4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12月轉......
周逸群 姓 名: 周逸群 學 籍: 黃埔軍校二期 字 號: 無 黨 派: 中國共產黨 籍 貫: 湖北蒲圻,生於貴州銅仁 軍 銜: 無 生 卒: 1896—1931 軍 職: 紅二軍團政委兼中......
盧德銘,又名繼雄,字邦鼎,號又新,四川自貢人,生於1905年6月9日,1921年,盧德銘考入成都公學。中學學習期間,盧德銘開始接觸《新青年》等進步書刊,接受馬克思主義。面對帝國主義瓜......
朱雲卿,廣東嘉應(今梅州市)人,原名雲,字國聲,1903年出生於梅城上市輔廷路一個貧苦市民家庭。7歲上私塾,朱雲卿於1915年在州城洪家祠求實小學(今梅城市塘唇)念私塾,1919年秋,以優異的......
吳光浩,共和國早早隕落的將星,1929年去世,年僅23歲。是黃麻起義領導人,鄂豫邊紅軍和蘇區創建人,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1906年生,湖北黃陂人。早年積極投身愛國學生......
林彪,軍事家,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曾參加南昌起義、湘南武裝起義。在井岡山時期先後任營長、團長、軍長、軍團長等職。參加了紅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師長,取得平型關大......
劉志丹(1903~1936),原名劉景桂,字子丹。中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西北紅軍和西北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之一。1903年10月4日生於陝西省保安縣(今志丹縣)金湯鎮。曾參與北伐戰爭...
曾中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批授銜的將帥,個個都身經百戰。他們是千百萬革命戰士中的佼佼者,也是歷盡磨難後的倖存者。在戰爭年代,有許多同他們一樣優秀的將才、帥才卻過早地犧牲在征途上,曾中生就是其中的...
段德昌是中國工農紅軍傑出指揮員,軍事家。字裕後,號魂,1904年生於湖南南縣。192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6月畢業後,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大革命失敗...
許光達,1908年出生,原名許德華。湖南省長沙市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入黃埔軍校學習。1927年在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任見習排長,同年在寧都加入南昌起......
宋時輪(1907-1991),原名宋際堯,別名宋之光。湖南省醴陵縣人。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勛章、...
張宗遜(1908-1998),陝西省渭南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他在...
陶鑄(1908年-1969年),又名陶際華,號劍寒;湖南祁陽人。陶鑄於1926年考入廣州黃埔軍校,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鄂豫挺進支隊政委、東北野戰軍政治部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
:趙尚志 性別:男 民族: 漢族 籍貫:遼寧朝陽 出生年月:1908年 犧牲日期:1942年 人物簡介 趙尚志,1908年生,遼寧省朝陽縣人。早年投身學生愛國運動。1925年加入......
黃公略原名黃漢魂,字家杞。湖南湘鄉人。1916年到湘軍當兵。1926年年底考入黃埔軍校高級班深造,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與彭德懷等領導平江起義,此後歷任紅五軍第四團黨代表、湘鄂贛邊境...
⑸ 現代戰爭指揮員應具備怎樣的能力
軍人的品志有三個明顯特徵:一是行動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凡在意志支配下的軍事行動,總是在行動之前就經過周密思考,確定了預期目的和行動的具體方案,對作戰目的認識得越深刻、越透徹,其為實現目的而奮斗的意志就越堅定。二是以隨意動作為基礎,軍人的隨意動作是由意識指引並在軍事訓練中所掌握的動作,如兵器操作,戰斗車輛的駕駛等,如不具備這些學會了的動作,戰斗中的意志行動也就無法實現。三是意志行動總是與克服困難密切聯系。在不超過客觀條件和違背作戰規律的前提下,通過意志的力量,剋制頭腦中出現的與行動目的相反的願望和消極的思想情緒,克服客觀存在的各種艱難險阻,並和來自對手的精神力量的打擊作斗爭。
高技術條件下的戰爭對軍人的意志品質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面對敵高技術兵器長時間的、准確的轟炸;面對被敵一枚鑽地炸彈所摧毀的地下幾十米深的掩體;面對敵突然出現的隱形飛機和坦克;面對通訊聯絡遭敵破壞,與上級和友鄰失去聯系,後勤補給中斷,傷亡慘重,體力和精力嚴重衰退等嚴峻復雜的情況,意志堅強者會調動自己身體內的全部能量,抗擊種種打擊,克服重重困難,一息尚存,戰斗不止。而意志薄弱者,面對上述情況,要麼消極等待,要麼抵抗不力,有的甚至會放棄抵抗。因此,每一個軍人都應當刻意培養自己頑強的戰斗意志,便自己堅強的意志能在戰斗的關鍵時刻,尤其是當雙方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能消耗到最大限度、進行意志的較量時,發揮出力挽狂瀾,決定勝負的作用。
軍人戰時堅強的意志有賴於平時的訓練和養成,在進行意志訓練時除提高認識、發展情感;主動設難、刻意養成;樹立楷模、鞭策激勵;加強體質鍛煉等方面外,應著重抓住以下幾個方面:
(1)訓練意志的自覺性
自覺性是一種極可貴的意志品質,它是軍人自覺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動,使之達到預期目的的意志過程。軍人的意志的自覺性是建立在堅定科學的信仰之上的,沒有信仰的理想是虛幻的;沒有信仰的靈魂是虛弱的;沒有信仰的奮斗是不能持久的;沒有信仰的軍事斗爭是無潛力的;沒有信仰的意志活動肯定是盲目無力的。只有確立了堅定的信仰,行動才有目的,才能使一切軍事活動處於計劃、規劃和謀劃之中,才能主動克服困難,努力鑽研技術戰術和指揮藝術。軍人在戰場上積極主動,勇敢殲敵;在工作上不迴避困難,積極進取;在學習上不放過疑點難點,爭取最好成績;在生活中嚴格要求,遵守紀律等都是軍人自覺性的表現,
(2)訓練意志的堅毅性
軍人意志的堅毅性主要表現在:
頑強。即在戰斗中敢於、勇於、善於承受任務強大的壓力和打擊,並靠自己的意志力量使敵人屈服。戰爭實質上就是運用一切手段迫使敵人服從我們意志的暴力行為。因此,軍人必須有鋼鐵般的意志和強烈的攻擊意識。
堅定。即在任何情況下都不為艱難所阻,使信念堅定不移,行動始終如一,無所畏懼地實現既定目標。
堅持。即能在較長時間內,為實現目的堅持不懈,百折不撓地去努力,去奮斗。在戰時,軍人的堅持性尤為可貴,兩軍相持,勝利往往"產生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意志堅毅並不意味著主觀武斷,那種頑固執拗,一意孤行,剛愎自用,明知錯誤也不願改正的行為,絕不是意志堅強的表現,在訓練中必須認真加以克服。
(3)訓練意志的果斷性
果斷性是軍人必不可少的意志品質。尤其是軍事指揮員,在戰爭中不僅要有沉著的性格,冷靜的頭腦,更要有果斷的作風。多疑不決,優柔寡斷乃兵家之大忌。訓練意志的果斷性應注意:第一,善於當機立斷,克服優柔寡斷。高技術條件下,戰場機動性空前增大,戰機稍縱即逝,此時此地是敵人的弱處,幾分鍾後即可能變成強點;某處現在是可乘之隙,稍事猶疑,其"隙"就有可能被敵彌合。因此,當機立斷就是要"見機不失,遇時不疑",要求"使智者不及謀,勇者不及怒,"不待對手有所反應,就迅速果斷地採取行動。第二、善於隨機應變,反對機械行事。戰場態勢千變萬化,意料不到的新情況隨時可能出現,因此,在執行既定方案時,應善於根據變化了的形勢,改變打法,切忌生搬硬套。第三,審時度勢,避免草率。戰場上的當機立斷和隨機應變,應建立在縱觀全局,審時度勢的基礎之上。那種草率盲動,盲目自信,一意孤行都不是真正果斷的表現。
(4)訓練意志的獨立性
獨立性是意志堅強的重要表現。在平時它表現在工作中善於獨立思考,不人雲亦雲,既服從真理和紀律,又善於發現問題並妥善地解決問題;在戰斗中,即便是在與集體和指揮員失去聯系的情況下也不驚慌失措,敢於孤膽奮戰,並根據既定方案的精神,主動完成作戰任務。如缺乏獨立性,往往易受暗示,盲目順從;或墨守成規、消極等待,依賴別人的幫助;或懷有僥幸,碰運氣等等,這種人在平時往往一事無成,在戰場上必將被動挨打。
(5)訓練意志的自製性
自製性也叫意志的自製力,是指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掌握自己的行動的意志品質,同時,它也是衡量軍人意志能力的重要標准。
軍人意志的自製力表現在其能夠用理智去支配自己的感情、慾望和注意力,使之符合軍事活動的需要。同時,還應有意識地同心理上的厭倦、疏懶、灰心、畏懼、恐慌等消極情緒作頑強斗爭,防止意志防線的崩潰。在炮火紛飛的戰場上,戰友的鮮血,同志的傷亡,挫折與失利,敵人的殘忍與猖狂以及敵人心戰宣傳的欺騙、誘惑等,都會給軍人以程度不同的刺激。如果缺乏自製力,不能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感情,約束自己的行動,必將因一時的憤怒、急躁而魯莽從事,甚至由此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
總之,在高技術條件下,軍人尤其是各級指揮員必須具備鋼鐵般的堅強意志,才能適應戰爭的需要。這種鋼鐵般的意志能夠克服各種消極情緒的影響;能夠克服意志行動中的困難;能夠增添信心和力量。
⑹ 在部隊,司務長,指導員,和股長是什麼大小是什麼
司務長負責全連的伙食、財務管理和炊事班的思想工作、行政管理和軍事、業務訓練。 以前由軍官擔任,現在改為由士官了。 指導員全稱政治指導員,是連隊的政治主官,和連長同為連隊的首長。 軍實行的黨委(支部)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在連隊指導員是支部書記,連長是副書記,連長主要負責軍事訓練、行政管理等工作,指導員主要負責思想教育、政治工作。這是 軍的特色,營級的政治主官叫政治教導員,團級以上叫政治委員,簡稱政委。 股是部隊團或相當於團一級的二級部門,一般司令部門有作訓股(沒有「普通d一兵」所說的作戰股這個部門)、軍務股、通信股、管理股等,炮兵部隊有偵察股;政治部門(團為政治處)有組織、幹部、宣傳、保衛等股,部分宣傳和保衛合並,稱為宣保股;後勤處有財務、營房、軍需、油料等到股,但沒有戰勤股這個部門,團一級只有戰勤參謀,師旅級才有戰勤科。 職務上,指導員是正連級,軍銜可以是上尉或中尉,股長一般為副營級,軍銜可以是少校或上尉。
⑺ 如何發揮政工、宣傳、後勤崗位在保障作戰訓練安全方面的作用
摘要 指揮員應著眼信息化作戰面臨的新挑戰,夯實新老「六會」指揮技能,打牢指揮打仗本領。注重分步訓。指揮員應撲下身子投入年度訓練考核,扎實學習理論知識,掌握裝備使用基本要領,打牢指揮技能基礎;針對重難點問題,藉助輔導教員、網路課程和慕課平台等開展分步細訓。大力強化練。指揮技能的生成,不可一蹴而就,功在平時、重在多練。針對自身短板弱項,指揮員要拿出「水滴石穿」「鐵杵磨成針」「釘釘子」的精神和毅力,下力氣用苦功鑽研專業技能,形成「肌肉記憶」和「條件反射」。重在靈活用。指揮員要將所學指揮技能靈活運用於演訓實踐,組織比武競賽專項用,帶著戰術背景綜合用,應對困難復雜情況保底用,融入指揮活動全程用,真正形成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固化為魂的能力。
⑻ 如何當好非公黨建工作指導員
一、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
黨建指導員要開拓進取,求真務實,找准自己的位置,具體講就是當好「五員」具備「五心」。
二、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職責
在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過程中,黨建指導員要明確自己的職責,探索解決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大膽實踐各種新思路、新舉措。
三、不斷加強黨務知識學習
作為一名新時期的非公黨建幹部,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等各方面的整體素質。只有自身的素質上去了,才能去指導他人開展工作。
四、正確協調處理好各種關系
黨建指導員開展工作取得實效的關鍵是准確把握和正確處理黨建指導工作中的各種關系。
掌握非公黨建工作特點
(一)標准高,要求嚴。非公黨建工作主要是做企業業主和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這就決定了非公黨建工作的復雜性和艱巨性。
同時,我們黨的執政地位和自身建設的戰略地位,又對非公黨建幹部提出了高標准和嚴要求。黨建工作,除了要有較高的黨建理論水平和黨建業務知識、技能外,還必須政治立場堅定、政治方向明確,有較強的政治識別力和政治敏銳性。
(二)擔子重,責任大。非公黨建工作是推進我們執政黨自身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在現階段,非公黨建幹部不僅是黨的各項工作的具體領導者和組織者,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忠實執行者、宣傳者,實現黨的奮斗目標的積極推動者,而且是黨建理論的研究者和黨建實踐的開拓者。
(三)專業性強,工作復雜程度高。非公黨建工作面廣量大,專業要求很高。它有其獨特的工作制度、工作職責、工作程序、工作藝術與方法。它不僅需要黨建理論的指導,還必須能夠熟悉、掌握和運用黨的各項制度,指導企業發展。
⑼ 指導員到底是幹嘛的呢
通過網路平台的一些評論發言,吃驚的發現佔多數的網民對我軍政治工作的理解,就是改開以後電影電視劇中表現的那種假大空,這著實令人遺憾!
這也難怪觀眾,改開以來的電影電視劇中,指導員這一角色要麼被忽略,要麼被貶低,即便在某些主旋律影片中,除了「同志們,狠狠打!」「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這些大而空的口號外,還能看到指導員都幹了些什麼?
大家在看國內軍旅電視劇的時候,常常會聽到一個稱呼「指導員」,但是在外國影視作品中卻聽不到,這是咋回事?原來指導員可是中國軍隊中的專屬,別國軍隊都沒有。為什麼只有中國軍隊有指導員,指導員到底是屬於什麼級別呢?
1930年,指導員這一稱呼被正式提出,並沿用至今。現在蘇聯解體了,所以這個稱呼也就只有中國有了。而其他國家的軍隊其實也有這種隨軍進行思想工作的人,只不過稱呼不一樣。
⑽ 共產黨員如何當好宣傳員,調解員,指導員,義工員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時時刻刻都要圍要在黨中央周圍,聽黨的話跟黨走做人民的好代頭人,在一切事情上做好宣傳員,調解員指導員,義務員,做人民的好代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