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作文
堅持脫貧達標目標不動搖,在提質量的同時,更加註重強弱項。
一、更加註重「扶志扶智」。扶志扶智扶業是脫貧攻堅工作的根本。當前,「扶志扶智」工作還很滯後,扶智還更多地停留在技能培訓層面,產業發展也較為薄弱,必須抓緊補齊短板,切不可掉以輕心。
二、更加註重信息化。盡管全縣在全省率先啟動實施脫貧攻堅信息化建設,但現在反而滯後了,務必要引起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有效措施迎頭趕上,確保走在省市前列。
三、更加註重群眾工作。當前,群眾工作仍存在很多薄弱環節。從思想層面看,有的幹部嫌棄群眾、看不起群眾,工作不盡心。從能力水平上看,有的幹部做群眾工作缺思路、缺方法,法規政策不熟悉,人情世故不懂得,導致工作無所適從,沒辦法跟群眾交心,難以贏得群眾信賴,有的幹部處事不公,甚至違法亂紀,導致越級訪、重復訪、纏鬧訪不斷。
脫貧背景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持續向貧困宣戰。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使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中國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截至2014年底,中國仍有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脫貧攻堅戰
2. 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要解決好怎麼扶的問題
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要解決好怎麼扶的問題的具體措施:
1、堅持可持續投入。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創新扶貧開發投入體制機制,採取多種方式加大扶貧投入力度。進入脫貧攻堅階段,國家用於扶貧開發的資金和各類資源迅速增長,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高水平的扶貧投入背後是我國經濟長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加大扶貧開發投入力度的經濟基礎不斷鞏固。與此同時,我國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注重將公平與效率統一起來,保障社會資源投入與社會財富增長相適應,從而為扶貧開發提供了可持續的經濟支撐。
2、堅持開發式扶貧。
開發式扶貧把發展作為解決貧困問題的根本途徑,視貧困群眾為扶貧開發的重要主體。貧困治理不僅要減少貧困人口數量,還要提高貧困人口發展能力,促進貧困人口融入社會;不僅要幫助貧困人口擺脫貧困狀態,還要降低人們陷入貧困的風險。
開發式扶貧通過建構有利於農村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引導貧困人口參與其中,不僅在經濟意義上使貧困人口擺脫了貧困,而且在社會層面使貧困人口遠離貧困。它還注重調動扶貧對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其自身發展能力,充分體現了我們黨的人民立場和為民情懷。
3、堅持協同推進。
貧困問題的復雜性在於其成因包含微觀與宏觀、個體與社會、經濟與政治諸要素,單一的貧困治理手段往往收效有限。我國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強化政府責任,引導市場、社會協同發力,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
(2)堅決打贏脫貧攻堅宣傳擴展閱讀:
貧困地區由於經濟社會發展進程存在特殊性、文化傳統和生活觀念存在特殊性,與既有成熟扶貧模式匹配難度較大,大大增加了做到「六個精準」、實施「五個一批」以及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四個問題」的難度,也對體制機制創新、政策設計與執行提出了更高要求。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還不同程度存在。全面從嚴治黨、加強作風建設促進了脫貧攻堅良好氛圍的形成,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急躁和厭戰情緒以及消極腐敗現象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有的還很嚴重,直接影響脫貧攻堅有效推進。
有的地方存在扶貧產業選擇上閉門造車、扶貧項目設計上好大喜功、工作開展上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勢必影響脫貧攻堅目標的如期實現,甚至會損害黨和政府形象。
脫貧內生動力有待增強。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脫貧內生動力的重要性愈發凸顯,而對於如何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的探索與研究仍顯不足。有的地方對於缺乏內生動力的貧困群眾,簡單貼上「等靠要」、觀念落後保守的標簽。
這不但不能激發出他們脫貧的動力,反而可能強化其既有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如何打破束縛貧困群眾發展的觀念枷鎖、激發其脫貧的內生動力,亟須進行深入探索和實踐,需要更加廣泛深入的宣傳和引導。
3. 針對疫情對我國脫貧攻堅的影響,政府採取了哪些措施
2019年脫貧攻堅已經取得決定性成就,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階段。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安排部署,吹響了發起最後沖鋒的號角。那麼2020年脫貧攻堅,國家將落實哪些重點措施?
1、要全面完成脫貧任務
現在還有50多個貧困縣近3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沒有脫貧,主要集中在深度貧困地區,是經過多輪攻堅沒有啃下來的硬骨頭。今年要對這些工作難度大的縣和村進行掛牌督戰,持續壓實責任,整合幫扶資源,強化攻堅責任,確保攻下堅中之堅、難中之難。在聚焦深度貧困地區的同時,也要關注特殊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在未脫貧的人口中,因病因殘致貧家庭還占相當比例。對於那些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不能依靠產業就業幫扶脫貧的貧困人口,要通過綜合社會保障政策兜底,實現應保盡保,不讓他們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隊。
2、要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
防止返貧和繼續攻堅同樣重要。在已經脫貧的9000多萬人中,有一小部分存在返貧風險,另外還有一些邊緣人口存在致貧風險。如果不加以重視,就可能影響脫貧大局。今年要對已脫貧人口開展全面排查,認真查找漏洞缺項,一項一項整改清零,一戶一戶對賬銷號,確保他們穩定脫貧。對存在返貧風險的已脫貧人口和存在致貧風險的邊緣人口,開展監測預警,及時提供針對性幫扶,防止他們落入「貧困陷阱」。加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扶志扶智等工作力度,著力解決貧困群眾生產、就業、創業等方面的現實問題,激發脫貧內生動力,幫助實現穩定就業和增收。
3、要做好考核驗收和宣傳工作
攻堅戰最後一年,要堅持嚴字當頭,堅持現行標准,嚴格執行貧困退出標准和程序,用好督查、巡查、督導等手段,把影響目標任務完成的各類問題找出來,及時整改解決,贏得工作主動。為確保脫貧成果的真實性和准確性,今年將開展脫貧攻堅普查,各地要認真組織實施,堅決杜絕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要加強脫貧攻堅宣傳,用客觀事實、鮮活案例展示脫貧攻堅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謳歌脫貧攻堅涌現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模範,總結脫貧攻堅偉大精神,講好中國減貧生動故事。
4、要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總體穩定
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最後關頭,政策支持力度和工作力度只能加強、不能減弱。要堅決落實貧困縣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的要求,狠抓脫貧攻堅責任落實,強化五級書記抓扶貧。繼續增加財政扶貧資金投入,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新增部分主要用於「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堅持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支援、定點扶貧、社會扶貧等行之有效的幫扶機制,廣泛動員社會各界持續參與脫貧攻堅,形成攻堅決勝的強大合力。
4. 如何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結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各級黨委在脫貧致富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人民主體地位,增強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實行依法治國,把脫貧攻堅納入法治化、制度化軌道。
堅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各方面體制機制等具體制度結合起來,從制度上保障脫貧攻堅戰的順利推進,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把國家層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層民主制度有機結合,堅持民主集中制,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4)堅決打贏脫貧攻堅宣傳擴展閱讀:
脫貧攻堅越往後,越是難啃的硬骨頭。當前,全國還剩下5%左右的貧困人口沒有脫貧,10%左右的貧困縣沒有摘帽。已經拉開帷幕的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越到最後越要咬緊牙關,越要保持那麼一股子敢闖敢拼、甘於奉獻的精氣神。這就需要近14億中華兒女守初心擔使命,只爭朝夕、不負韶華,與祖國相連、與大地相依,書寫好這項對中華民族、對整個人類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偉業。
5.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政府和全社會應該怎麼做
政府應打好脫貧攻堅的頭陣,基層黨員幹部是脫貧攻堅的具體實施者、受益者、經歷者,應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頭落實好項目,高標准、高質量地如期完成好項目建設。
農村基層黨員應帶頭宣傳政策,爭做思想引領好推手。《黨章》在黨員義務中規定,黨員要密切聯系群眾,向群眾宣傳黨的主張。充分運用脫貧攻堅「五共」工作流程法,進村入戶,與群眾共商共識。
通過座談會、群眾大會、入戶走訪等形式,用黨員群眾聽得懂、能理解的家鄉話,把黨的扶貧政策、扶貧知識和省市縣委的決策部署講給群眾,讓群眾理解支持,引導群眾解放思想。
(5)堅決打贏脫貧攻堅宣傳擴展閱讀:
全社會勇於帶領群眾同貧困作斗爭,尋找多種脫貧方式。帶頭更新觀念學習現代科技,增強群眾自身發家致富的能力。
鼓勵外出務工青年積極創業,回鄉同鄉親共同發展共同致富。黨員要牢固樹立「科技致富」的新理念,認真學習和運用現代農業科技,著力增強帶頭致富、帶領致富的本領,努力成為帶領困難群眾脫貧致富的領頭羊。
6. 談一談對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認識是什麼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消除絕對貧困。確保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強化到村到戶到人的精準幫扶舉措,做好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生態扶貧、教育脫貧、健康扶貧和農村危房改造、綜合保障性扶貧等重點工作,開展貧困殘疾人脫貧行動。
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偉大意義是培養錘煉幹部和人才的重要平台,到貧困村和群眾一起脫貧攻堅,是培養鍛煉幹部的重要形式之一。
脫貧攻堅各種政策的落實,為人才培養提供了具體支撐,這對於年輕幹部是非常難得的鍛煉機會,對於他們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無疑是有價值的。
脫貧背景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持續向貧困宣戰。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使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中國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截至2014年底,中國仍有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
7. 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達到什麼標准
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消除絕對貧困。確保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強化到村到戶到人的精準幫扶舉措,做好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生態扶貧、教育脫貧、健康扶貧和農村危房改造、綜合保障性扶貧等重點工作,開展貧困殘疾人脫貧行動。
加大東西部扶貧協作力度,深入開展定點扶貧工作,扎實做好軍隊幫扶工作,廣泛動員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公民個人參與社會扶貧。
(7)堅決打贏脫貧攻堅宣傳擴展閱讀: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們黨作出的庄嚴承諾,脫貧攻堅是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的一把手工程,是一項極其重大、極為嚴肅的政治任務。這就需要各級黨委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徹到脫貧攻堅全過程;
真正落實脫貧攻堅責任制,強化使命擔當,不斷夯實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政治基礎。要通過完善脫貧攻堅考核監督評估機制、加大督查巡查力度、強化扶貧資金監管、將作風建設貫穿於脫貧攻堅全過程等措施,把強化政治責任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