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哪些聯名設計有1+1>2的效果
這款聯名包裝通過包裝與產品將品牌聯名玩兒的明明白白。
和瑞幸一樣喜歡搞事情的喜茶,聯名藤原浩的這場「黑 TEA」限定企劃,可以說從上到下,把喜茶「黑了個遍」。
最先被「黑」的是其logo,藤原浩將fragment design頗具代表性的閃電符號融入HEYTEA的【飲茶者】形象。
當閃電來襲,黑色的靈感擊中了喜茶,HEYTEA瞬間變成【黑TEA】,喜茶小人也一下子炸毛了!很有一種「超級賽亞人」的韻味。
黑色可以說是潮流的代表色之一,藤原浩以其為主色調,在視覺系統上,整個合作系列貫徹黑色系主題,外帶杯、配套的紙杯套和外賣保溫袋全部使用全黑色,杯套上印有白色的FRGMT+HEYTEA的單詞,配上喜茶+閃電的品牌Logo,凸顯出科幻、高級的調性。
消費者紛紛感嘆:喝個茶還可以這么酷。
㈡ 小學生寫作文步驟
1、一年級.為中年級寫片斷做准備階段。通過看圖說話、寫話、回答問題等形式訓練學生說寫一句完整的話、幾話連貫的話,同時學寫請假條、留言條、簡單的日記等應用文。
2、三年級,由說話寫話向命題作文過渡階段。要求能寫記人記事和狀物的簡短的記敘文,要求內容具體,條理比較清楚,語句比較通順,會用標.點,同時學寫板報稿、決心書、通知等應用文。
3、四、五年級,命題作文綜合訓練階段。進行記敘文寫作方法和作文能力的各項訓練,使學生作文逐步做到思想健康、中心明確、內容具體、條理清楚、語句通順。同時進行一般書信、讀書筆記、會議記錄等應用文教學。
(二)以景山學校實驗教材為基礎的作文教學序列
該校實行「讀寫結合,以作文為中心安排語文教學」,以名家名篇為典範,嚴格進行寫作訓練。
一、二年級在集中大量識字的同時,突出字詞句的訓練進行大量造句、抄書、聽寫句子和段落、看圖寫詩寫片斷、寫日記等練習。同時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和反映周圍的人、本、稈境,養成觀察習慣,積累寫作素材。這樣,到二年級下學期,「絕大多數學生就能在教師指導下,寫出三、四百字的短文,為下一段作文啟蒙打好基礎。
三年級是作文啟蒙階段。主要採取「放膽文」的形式,把文章「寫開」、「寫順」。從三年級下學期起,就指導學生圍繞中,用邏輯思維去選擇和組織生活中那些生動、形象、具體的材料,要使文章內容具體,敘述細致生動。
四年級是掌握規律,嚴格訓練階段,教會學生如何寫人、記事、狀物等。
五年級是運用規律,提高作文水平階段,訓練學生能寫出夾敘夾議央抒情的兒童小品。
應用文則根據難易程度分別插在幾個階段中進行教學。
(三)以中央教科所和遼寧黑山北關實驗學校合組的實驗教材為基礎的作文教學序列
從「集中識字——大量閱讀——分步習作」體系出發,制定「三步分段」的教學序列。
1、說話訓練,第一段,說一句完整的話;第二段,說幾句連貫的話(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第三段,說一段連貫的話(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這步說話訓練主要在一年級完龍同時,且要貫穿於小學作文教學全過程.隨年級升高而不斷提高要求。
2、寫話訓練。第一段,記錄口語和原文,就是記錄自己或別人說的一句話、幾句話,聽寫簡短的記敘文;第二段,藉助現成材料(圖畫、問題等)寫話;第三段,自己搜集材料,《自己所做所見所感所想等》寫話。
書面作文訓練.第一段,放膽練筆,啟蒙開篇;一第二段,分項訓練,系統提高.第三段,綜合訓練,全面達標。
二、作文教學的規律
小學作文教學的基本規律可歸納成四句話二「從說到尾,從達到作,從模仿到創作,從扶到放到收。」
1、「從說到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為1練學生口頭語言.如回答問題.青團說話,敘述觀察所見,復或課文,論問題,朗讀和背誦課文等。要注意說寫結合。把說的話貿。盡一可能讓學生寫下來。各種書面作文,也要重視會學生先用「說」做准備。「說」和「寫」互相配合,一互相參逐。
2、「從述到作」。「述」是學生依據一定的材料。按照一定的要求,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而「作」則要求學生自己去選材,通過獨丘構思陳述自己的意見,抒發自己的感情,是創造性發表自己思想的方式。「述」的訓練先從四、五句短文,到比較復雜的文章,從教師提出提綱讓地土敘述,到兒童共同擬定提綱,再到獨立擬定提綱敘述,這屯是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原則進行。「作」的訓練是如此。先是從低年級以圖片、實物,學校與家庭生活為題材,叫學生寫簡單的故事,到寫題材更為廣泛、內容更為復雜的文章。從寫簡單的日記、書信,到獨立寫簡短的記敘文和常用的應用文。
3、「從模仿到創作」。給學生以範文,讓他們模仿,這對幫助學生寫好文章,逐步提.高作文能力的作用是很大的。教師要注意,只要學生作文有了一定的基礎,「就要引導學生向創作過渡,否則,模仿會對學生作大起消極作用。
4、從扶到放到收。「扶』,是指對學生寫作練習的具體指導幫助。「放」的意思,就是激發兒童寫什興趣,培養兒童的寫作習慣,並能放開筆,練習基本寫作技能。然後對學生作文逐步提出較高的要求,這是「收」的意思。
三、作文的起步訓練
1、明確訓練要求
一年級上學期,結合學詞學句單元的教學首先讓學生直接感知什麼是句子,幫助學生建立句子概念。學會議完整話、學寫完整句子,初步認識陳述、感嘆、疑問、祈使四種基本句式。
一年級下學期,在認識結構簡單的單句的基礎上,再從一識一些結構比較簡單的復句。有意識地提一些常見的句型、句式,讓學生練習仿造句子,擴充句子,要在學說連貫話、把一句話寫通頂上下功夫。
二年級上學期,通過看圖說一句話、說幾句話的訓練,讓學生認識內容較多、形式較復雜的句子群,學會模仿范句套寫總分式、並列式、接續式句群.進行初步的邏輯思維訓練,使學生觀察有序,言之有序。
二年級下學期,通過看圖、看靜物、看一場景色等觀察訓練,學習按時間、方位等敘述順序寫一段話,或寫小短文。「學習簡單的比喻句、排比句、設問句等,練習修改不通順的病句。
2、加強說話訓練
①口語訓練從第一堂課抓起。兒童入學的第一堂課,就圍繞「入學教育」的六幅圖,進行說話習慣的培養和說好每一句話的訓練。
②在看圖說話中逐步建立句子概念。憑借學拼音的輔助圖畫;在看懂圖意後,每幅圖編一句簡單而完整的話讓兒童仿說。
③在句式練習中,理解、鞏固句子概念。一要讓兒童理解怎樣便才是完整的一句話,什麼樣的話不是句子;二是讓兒童在練習中學會說和寫比較復雜的句子,從而進一步建立司於概念。
④用課文的詞句豐富兒童的語言。經常引導兒童模仿運用課文上的語句說話,兒童學一句用一句,口語規范、充實、豐富了,將為過渡到書面語言打下良好的基礎。
⑤說寫意思連貫的話,要重視思維訓練。六年制小語第一、二冊教材中,幾乎每篇課文後都設計編排了思考練習題。是訓練兒童思維和語言的作業。要通過這些作業進行思維訓練.通過思維的條理性達到語言的連貫性。
四、作文從說到寫的過渡
1、做聽寫練習。聽寫就是用文字記錄口語,這是作文的基本功。聽寫訓練從一年級第一學期就可進行,開始先聽寫學過的詞語、課文,然後聽寫教師編撰的句子、短文,或書報上的一段話。這科訓練在一二年級幾乎可以天天進行。二年級第二學期,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可摘錄優美句子、篇段,這樣做,不但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而且能為說話、寫話積累素材。
2、從造句、寫見聞到記觀察日記。在學生掌握一定數量的常用詞後,開始用詞書面造句,先說後寫、一詞多退。在練習書面逐句的同時,還可讓學生寫見聞。開始要求把今天看到、聽到、說的、做的各寫一句話,叫寫見聞。要求每天或隔天寫一段,這樣學生覺得有東西好寫,也感興趣,學生寫的內容也慢慢地豐富起來,就成了日記。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寫觀察日記。除了寫見聞、寫觀察日記之外,還指導他們寫三言兩語。三言兩語的面更廣一了,可以把他們看到的、聽到的,不受命題的限制,通順連貫地寫下來。
3、看圖寫話。進行看圖說話、寫話的訓練,要注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啟發引導時.要認真抓好看、說、寫三個環節。每一環節有次序地進行具體指名一不能操之過急。
五、三年級作文常規訓練
(-)連句成段訓練
1、練習以事情發展為順序的。①把錯亂排列的幾句話,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②先聽老師講一個小故事,再把這個小故事分成一段話。③教師給一個開頭和一個結尾,讓學生把事情的經過部分寫成一段話。④仔細觀察幾幅連續留,並對照每幅圖上的小標題,把圖上的意思連成一段話。⑤讓學生觀察一幅宣傳畫,思考幾個問題,再把畫面的意思寫成一段話。
2、練習以總起分述為順序的。①給總起句,並規定分達的范圍或內容,讓學全.寫一段話。②給學生一個總起句,要求學生把分述部分寫成一段話。③規定內容或范圍,要求學生用總起分達的方法寫一段話。
3、練習以時間為順序的。①在指定時間里觀察某一事物。如指定在清晨、中午、傍晚三段時間內觀察太陽的變化,然後要求學生以時間為順序把觀察結果寫一段話。②規定描寫對象,要求學生寫出它在不同時間里的不同狀態。③在幾幅圖上標明時間,女。這樣三幅圖:第一幅圖是幼苗出土,圖上標明時間為「春天」。第二幅圖是植物開花,圖上標明時間為「夏天」;第三幅圖是植物結出果實,圖上標明時間為「秋天」。要求學生以時間為序,把圖上的內容寫一段話。
4、練習以地點。方位為順序的。①指定地點、方位,如指定寫「學校的四周」,要求學生以方位為序寫一段話,寫出學校四周是什麼樣的環境。②要求學生按方位順序寫出室內的布置、陳設,如「教室」、「圖書室陽等、③給學生一個題目,如小卜河兩岸》,要求學生按地點的轉移寫一段話,分別寫出小河兩岸的景物。
5、練習寫動植物外形的。①規定順序.要求學生寫一段話,描寫動物或植物的外形。②指定某一動物或植物,如小貓、菊花等,要求學生按照從部分到整體的方法寫一段話,描述它的外形。
6、練習以因果關系為順序的。①給原因,要求學生寫出事情的結果。②給結果,要求學生寫出原因。
7、練習以前作先後為順序的。①事先設計好動作,如「擦黑板」,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然後以動作先後為序寫一段話,寫出擦黑板的過程,著重寫好各個動作。②讓學生親身參加一項活動或勞動,寫出自己的活動過程,注意按先後順序把動作寫好。
(二)聽寫訓練所謂「聽寫作文」,就是由教師先寫一篇中心突出、短小精悍、結構完整、層次清楚、語句通順的小作文,其中所用的字詞盡可能都在學生已經學過的范圍之內。文章內容,應與學生的學習、生活聯系起來。這類「小作文」,寫時要以學生的語氣寫,較親切。進行「聽寫作文」時,;由教師一句一句讀,學生一句一句記下來,像聽寫生字那樣,學生自然很感興趣。
除上述的聽寫方法之外,還可以由教師指導學生聽寫表現力強的句子、段落;特別是聽寫句子,是很重要的一環。這是因為,為命題作文打好基礎,關鍵在於句子的教學。學生聽慣、寫慣了,句意和句式也就掌握了,句子間的關系也就好理解了。
(三)片斷練習
進行片斷練習、是實現知識轉化為技能的一種過渡性練習。設計這種練習,應從學生實際出發,使他們有事可寫,題目不宜太難或太易。
怎樣指導寫片斷?
1、創造情境。提示憤坑,四化情境。所謂創造情境,就是老師上課,讓學生把實物帶進課堂,也有的記錄課堂對話,一課堂討論等。提示情境,教師可以舉一些例子,對每一主題提示一下。回憶情境,像有的老師指導寫片斷,讓學生回憶一下自己經歷過的著急、高興、悲傷、緊張、生氣、委屈等各種情境,把它用口頭表達出來。
2、讀寫結合,模仿人手。讀寫如何結合?可以從兩方面來研究。①讀怎樣與寫結合?有的教師介紹一個好經驗,即選範文讓學生讀。讀好一篇,至少要寫一篇,有的寫三、四篇。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寫,可以學寫開頭,也可以學寫結尾,或寫人物神態等。②寫怎樣結合讀?寫作中強調觀察是對的。但學生感知了不一定會表達。如有的老師布置學生寫「春遊」,學生思路打不開,卻少詞彙、也缺乏聯想,老師看到這種情況,馬上就發給補充同讀教材《春》,學生一對照,就模仿了。另外,有的老師看到學生不會對照或回憶有關課文,從中得到啟發,於是今天寫這個題目,就讓學生把有關這個悅目的文章(包括過去學過的課文)帶進課堂,讀一讀後再寫,這也是條好經驗。
片斷訓練的課堂結構一般包括以下六個因素。①啟發引導。②寫作。寫作時間不宜超過二十分鍾,要訓練學生敏捷的思考力。③交流。④評政。⑤修改。③謄清。
(四)仿寫訓練
訓練體寫要發揮「習作例文」的示範作用,。做到仿其法而不襲其文.為發揮其寫作的示範作用,教學時要指導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模仿作者的表達方法,從文章的具體內容入手,指導如何表達,從而讓學生學習某一表述方法,為自己寫好文章所用。仿寫時不要拿形式套內容,不要按例文如何開頭,如何結尾,中間分幾段去機械模仿。要抓住本年級的訓練重點,按每組每篇的重點要求,以寫片斷為主,做到求一得而不求其全。切忌脫離三年級學生實際水平,盲目地搞整篇將的命題作文.要把精力放在訓練學生把句子寫規范,認真寫好片斷上,然後再注意連段成篇,逐步提高要求,做到有計劃地提高作文能力.要弄清本年級本學期的訓練序列,明確組與組、篇與篇的訓練聯系,按步驟進行訓練,做到循其序而不亂真格.培養學生用對遣句、布局謀篇的能力,務必按從寫好一句話到一段話,再到一篇文章為順序去抓,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訓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書水平。
六、寫段訓練
(一)寫段訓練的原則
1、起點要准,起步要齊。所謂起點要准,就是要求看清認准這個起跑點,讓學生在這個起跑線上跨出較為整齊的步子。訓練的起點的確定,要與教學要求、學生實際相符合,就普遍地為學生所接受,可說起點是準的。提高起點,偏離重點,增加難度,學生不但技能得不到訓練,習作興趣也容易被挫傷。
2、指導宜「粗」不宜「細」。所謂粗指導,就是指導那些在習作中普遍的帶有規律性的東西。狀物,則應指導學生掌握這個物體(總體與部分)的各個主要特徵,像顏色、形狀、性能、用途等;記事,則應指導學生明白這件本的開始、經過、結果,其個第二層「經過」是重點環節。
3、評講宜「細」、切忌泛泛而談。評講宜「細」,應重點細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學生在寫具體過程中,對其所反映的事物的觀察是否全面、仔細,分析是否合理、准確;二是學生寫清楚過程中,看其對詞語的應用是否貼切,句子銜接是否連貫,層次安排是否有序。教師在評講時,可採取比較方法。
4、批政要從「大處著眼」。評分應從鼓勵出發。所謂「大處」,主要指段中內容具體不具體,條理清楚不清楚,句子連貫不連貫,語句通順不通順,用詞妥當不妥當。對「大處」,教師不但要注重「批」,而且要讓學生按老師的批語去「改」。
㈢ 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上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55項。
1、江南絲竹
中國民間傳統器樂絲竹樂的一種,流行於江蘇南部和浙江一帶。辛亥革命以後,在上海地區得到較大的發展,相繼成立了「鈞天集」、「清平集」、「雅歌集」、 「國樂研究社」等組織。2006年5月20日,由江蘇蘇州太倉市和上海市聯合申報的江南絲竹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鑼鼓書
舊稱「太保書」,「太保」是由上海郊縣農村中求保佑太平的活動「太卜」衍化而成,是在上海地區流傳民間曲藝之一,因演出時由演員自擊鑼鼓演唱故事,民間亦稱之為「堂鑼書」、「神鼓書」。新中國成立後,合其名稱為「鑼鼓書」。鑼鼓書有著極廣泛的群眾基礎,堪稱曲藝的傑出代表。在當地家喻戶曉,影響甚廣。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十錦細鑼鼓
是上海泗涇地區的吹打藝人們吸收了崑腔藝術特色的基礎上,在長期的演奏過程中不斷打磨而形成的獨具特色的傳統民間音樂,距今已近300年的歷史。於2008年6月成為國務院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項目。
4、上海道教音樂
是一個各樂種成分相互融匯、並具有江南地區獨特的音樂風格和豐富道教色彩的音樂。它伴隨著上海道教浩繁的齋醮科儀的進行,靈活巧妙地在各種場合穿插運用,有時鼓聲震天,氣勢磅礴,以示召神遣將、鎮邪驅魔;有時絲竹雅奏,餘音繞梁,使人身心清靜,如入縹緲之境。
5、上海龍華廟會
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華東地區歷史悠久並沿襲至今的傳統廟會之一,它是商品集市、民間信仰和民間娛樂三者相結合的綜合性廟會,是獨特的海派廟會。它不僅對上海地區,而且對長三角地區曾經發生過深遠的影響。
6、嘉定竹刻
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以刀代筆,以書法刻竹,是嘉定竹刻的主要特點和傳統技藝。嘉定竹刻藝人以刀代筆,將書、畫、詩、文、印諸種藝術融為一體,賦予竹以新的生命,使竹刻作品獲得了書卷之氣和金石品味,風雅絕俗,成為歷代文人士大夫的雅玩。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徐行草編
徐行古鎮是江南著名的草編之鄉,黃草草編是上海嘉定徐行的傳統手工藝品,上海嘉定區勞動人民利用黃草桿莖編織成玲瓏精緻的生活用品,綴以色彩鮮艷的花紋圖案,精細美觀,輕巧方便,成為一方名產,其黃草編織歷史悠久,飲譽中外。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8、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
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上海市徐匯區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在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棉麻紡織品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唐代手工棉紡織技藝得到明顯提高,清代達到繁盛時代。2006年5月20日,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㈣ 小學生怎樣寫好作文總結精華
作者:方育龍
一、 作文教學的序列目前國內正在實驗的作文教學序列,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以統編教材為基礎的作文教學序列
統編教材的作文扣除安排在教材的「基礎訓練」中,與閱讀教學結合穿插進行。一可分三個階段:
1、一年級.為中年級寫片斷做准備階段。通過看圖說話、寫話、回答問題等形式訓練學生說寫一句完整的話、幾話連貫的話,同時學寫請假條、留言條、簡單的日記等應用文。
2、三年級,由說話寫話向命題作文過渡階段。要求能寫記人記事和狀物的簡短的記敘文,要求內容具體,條理比較清楚,語句比較通順,會用標.點,同時學寫板報稿、決心書、通知等應用文。
3、四、五年級,命題作文綜合訓練階段。進行記敘文寫作方法和作文能力的各項訓練,使學生作文逐步做到思想健康、中心明確、內容具體、條理清楚、語句通順。同時進行一般書信、讀書筆記、會議記錄等應用文教學。
(二)以景山學校實驗教材為基礎的作文教學序列
該校實行「讀寫結合,以作文為中心安排語文教學」,以名家名篇為典範,嚴格進行寫作訓練。
一、二年級在集中大量識字的同時,突出字詞句的訓練進行大量造句、抄書、聽寫句子和段落、看圖寫詩寫片斷、寫日記等練習。同時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和反映周圍的人、本、稈境,養成觀察習慣,積累寫作素材。這樣,到二年級下學期,「絕大多數學生就能在教師指導下,寫出三、四百字的短文,為下一段作文啟蒙打好基礎。
三年級是作文啟蒙階段。主要採取「放膽文」的形式,把文章「寫開」、「寫順」。從三年級下學期起,就指導學生圍繞中,用邏輯思維去選擇和組織生活中那些生動、形象、具體的材料,要使文章內容具體,敘述細致生動。
四年級是掌握規律,嚴格訓練階段,教會學生如何寫人、記事、狀物等。
五年級是運用規律,提高作文水平階段,訓練學生能寫出夾敘夾議央抒情的兒童小品。
應用文則根據難易程度分別插在幾個階段中進行教學。
(三)以中央教科所和遼寧黑山北關實驗學校合組的實驗教材為基礎的作文教學序列
從「集中識字——大量閱讀——分步習作」體系出發,制定「三步分段」的教學序列。
1、說話訓練,第一段,說一句完整的話;第二段,說幾句連貫的話(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第三段,說一段連貫的話(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這步說話訓練主要在一年級完龍同時,且要貫穿於小學作文教學全過程.隨年級升高而不斷提高要求。
2、寫話訓練。第一段,記錄口語和原文,就是記錄自己或別人說的一句話、幾句話,聽寫簡短的記敘文;第二段,藉助現成材料(圖畫、問題等)寫話;第三段,自己搜集材料,《自己所做所見所感所想等》寫話。
書面作文訓練.第一段,放膽練筆,啟蒙開篇;一第二段,分項訓練,系統提高.第三段,綜合訓練,全面達標。
二、作文教學的規律
小學作文教學的基本規律可歸納成四句話二「從說到尾,.從達到作,從模仿到創作,從扶到放到收。」
1、「從說到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為1練學生口頭語言.如回答問題.青團說話,敘述觀察所見,復或課文,論問題,朗讀和背誦課文等。要注意說寫結合。把說的話貿。盡一可能讓學生寫下來。各種書面作文,也要重視會學生先用「說」做准備。「說」和「寫」互相配合,一互相參逐。
2、「從述到作」。「述」是學生依據一定的材料。按照一定的要求,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而「作」則要求學生自己去選材,通過獨丘構思陳述自己的意見,抒發自己的感情,是創造性發表自己思想的方式。「述」的訓練先從四、五句短文,到比較復雜的文章,從教師提出提綱讓地土敘述,到兒童共同擬定提綱,再到獨立擬定提綱敘述,這屯是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原則進行。「作」的訓練是如此。先是從低年級以圖片、實物,學校與家庭生活為題材,叫學生寫簡單的故事,到寫題材更為廣泛、內容更為復雜的文章。從寫簡單的日記、書信,到獨立寫簡短的記敘文和常用的應用文。
3、「從模仿到創作」。給學生以範文,讓他們模仿,這對幫助學生寫好文章,逐步提.高作文能力的作用是很大的。教師要注意,只要學生作文有了一定的基礎,「就要引導學生向創作過渡,否則,模仿會對學生作大起消極作用。
4、從扶到放到收。「扶』,是指對學生寫作練習的具體指導幫助。「放」的意思,就是激發兒童寫什興趣,培養兒童的寫作習慣,並能放開筆,練習基本寫作技能。然後對學生作文逐步提出較高的要求,這是「收」的意思。
三、作文的起步訓練
1、明確訓練要求
一年級上學期,結合學詞學句單元的教學首先讓學生直接感知什麼是句子,幫助學生建立句子概念。學會議完整話、學寫完整句子,初步認識陳述、感嘆、疑問、祈使四種基本句式。
一年級下學期,在認識結構簡單的單句的基礎上,再從一識一些結構比較簡單的復句。有意識地提一些常見的句型、句式,讓學生練習仿造句子,擴充句子,要在學說連貫話、把一句話寫通頂上下功夫。
二年級上學期,通過看圖說一句話、說幾句話的訓練,讓學生認識內容較多、形式較復雜的句子群,學會模仿范句套寫總分式、並列式、接續式句群.進行初步的邏輯思維訓練,使學生觀察有序,言之有序。
二年級下學期,通過看圖、看靜物、看一場景色等觀察訓練,學習按時間、方位等敘述順序寫一段話,或寫小短文。「學習簡單的比喻句、排比句、設問句等,練習修改不通順的病句。
2、加強說話訓練
①口語訓練從第一堂課抓起。兒童入學的第一堂課,就圍繞「入學教育」的六幅圖,進行說話習慣的培養和說好每一句話的訓練。
②在看圖說話中逐步建立句子概念。憑借學拼音的輔助圖畫;在看懂圖意後,每幅圖編一句簡單而完整的話讓兒童仿說。
③在句式練習中,理解、鞏固句子概念。一要讓兒童理解怎樣便才是完整的一句話,什麼樣的話不是句子;二是讓兒童在練習中學會說和寫比較復雜的句子,從而進一步建立司於概念。
④用課文的詞句豐富兒童的語言。經常引導兒童模仿運用課文上的語句說話,兒童學一句用一句,口語規范、充實、豐富了,將為過渡到書面語言打下良好的基礎。
⑤說寫意思連貫的話,要重視思維訓練。六年制小語第一、二冊教材中,幾乎每篇課文後都設計編排了思考練習題。是訓練兒童思維和語言的作業。要通過這些作業進行思維訓練.通過思維的條理性達到語言的連貫性。
四、作文從說到寫的過渡
1、做聽寫練習。聽寫就是用文字記錄口語,這是作文的基本功。聽寫訓練從一年級第一學期就可進行,開始先聽寫學過的詞語、課文,然後聽寫教師編撰的句子、短文,或書報上的一段話。這科訓練在一二年級幾乎可以天天進行。二年級第二學期,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可摘錄優美句子、篇段,這樣做,不但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而且能為說話、寫話積累素材。
2、從造句、寫見聞到記觀察日記。在學生掌握一定數量的常用詞後,開始用詞書面造句,先說後寫、一詞多退。在練習書面逐句的同時,還可讓學生寫見聞。開始要求把今天看到、聽到、說的、做的各寫一句話,叫寫見聞。要求每天或隔天寫一段,這樣學生覺得有東西好寫,也感興趣,學生寫的內容也慢慢地豐富起來,就成了日記。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寫觀察日記。除了寫見聞、寫觀察日記之外,還指導他們寫三言兩語。三言兩語的面更廣一了,可以把他們看到的、聽到的,不受命題的限制,通順連貫地寫下來。
3、看圖寫話。進行看圖說話、寫話的訓練,要注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啟發引導時.要認真抓好看、說、寫三個環節。每一環節有次序地進行具體指名一不能操之過急。
五、三年級作文常規訓練
(-)連句成段訓練
1、練習以事情發展為順序的。①把錯亂排列的幾句話,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②先聽老師講一個小故事,再把這個小故事分成一段話。③教師給一個開頭和一個結尾,讓學生把事情的經過部分寫成一段話。④仔細觀察幾幅連續留,並對照每幅圖上的小標題,把圖上的意思連成一段話。⑤讓學生觀察一幅宣傳畫,思考幾個問題,再把畫面的意思寫成一段話。
2、練習以總起分述為順序的。①給總起句,並規定分達的范圍或內容,讓學全.寫一段話。②給學生一個總起句,要求學生把分述部分寫成一段話。③規定內容或范圍,要求學生用總起分達的方法寫一段話。
3、練習以時間為順序的。①在指定時間里觀察某一事物。如指定在清晨、中午、傍晚三段時間內觀察太陽的變化,然後要求學生以時間為順序把觀察結果寫一段話。②規定描寫對象,要求學生寫出它在不同時間里的不同狀態。③在幾幅圖上標明時間,女。這樣三幅圖:第一幅圖是幼苗出土,圖上標明時間為「春天」。第二幅圖是植物開花,圖上標明時間為「夏天」;第三幅圖是植物結出果實,圖上標明時間為「秋天」。要求學生以時間為序,把圖上的內容寫一段話。
4、練習以地點。方位為順序的。①指定地點、方位,如指定寫「學校的四周」,要求學生以方位為序寫一段話,寫出學校四周是什麼樣的環境。②要求學生按方位順序寫出室內的布置、陳設,如「教室」、「圖書室陽等、③給學生一個題目,如小卜河兩岸》,要求學生按地點的轉移寫一段話,分別寫出小河兩岸的景物。
5、練習寫動植物外形的。①規定順序.要求學生寫一段話,描寫動物或植物的外形。②指定某一動物或植物,如小貓、菊花等,要求學生按照從部分到整體的方法寫一段話,描述它的外形。
6、練習以因果關系為順序的。①給原因,要求學生寫出事情的結果。②給結果,要求學生寫出原因。
7、練習以前作先後為順序的。①事先設計好動作,如「擦黑板」,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然後以動作先後為序寫一段話,寫出擦黑板的過程,著重寫好各個動作。②讓學生親身參加一項活動或勞動,寫出自己的活動過程,注意按先後順序把動作寫好。
(二)聽寫訓練所謂「聽寫作文」,就是由教師先寫一篇中心突出、短小精悍、結構完整、層次清楚、語句通順的小作文,其中所用的字詞盡可能都在學生已經學過的范圍之內。文章內容,應與學生的學習、生活聯系起來。這類「小作文」,寫時要以學生的語氣寫,較親切。進行「聽寫作文」時,;由教師一句一句讀,學生一句一句記下來,像聽寫生字那樣,學生自然很感興趣。
除上述的聽寫方法之外,還可以由教師指導學生聽寫表現力強的句子、段落;特別是聽寫句子,是很重要的一環。這是因為,為命題作文打好基礎,關鍵在於句子的教學。學生聽慣、寫慣了,句意和句式也就掌握了,句子間的關系也就好理解了。
(三)片斷練習
進行片斷練習、是實現知識轉化為技能的一種過渡性練習。設計這種練習,應從學生實際出發,使他們有事可寫,題目不宜太難或太易。
怎樣指導寫片斷?
1、創造情境。提示憤坑,四化情境。所謂創造情境,就是老師上課,讓學生把實物帶進課堂,也有的記錄課堂對話,一課堂討論等。提示情境,教師可以舉一些例子,對每一主題提示一下。回憶情境,像有的老師指導寫片斷,讓學生回憶一下自己經歷過的著急、高興、悲傷、緊張、生氣、委屈等各種情境,把它用口頭表達出來。
2、讀寫結合,模仿人手。讀寫如何結合?可以從兩方面來研究。①讀怎樣與寫結合?有的教師介紹一個好經驗,即選範文讓學生讀。讀好一篇,至少要寫一篇,有的寫三、四篇。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寫,可以學寫開頭,也可以學寫結尾,或寫人物神態等。②寫怎樣結合讀?寫作中強調觀察是對的。但學生感知了不一定會表達。如有的老師布置學生寫「春遊」,學生思路打不開,卻少詞彙、也缺乏聯想,老師看到這種情況,馬上就發給補充同讀教材《春》,學生一對照,就模仿了。另外,有的老師看到學生不會對照或回憶有關課文,從中得到啟發,於是今天寫這個題目,就讓學生把有關這個悅目的文章(包括過去學過的課文)帶進課堂,讀一讀後再寫,這也是條好經驗。
片斷訓練的課堂結構一般包括以下六個因素。①啟發引導。②寫作。寫作時間不宜超過二十分鍾,要訓練學生敏捷的思考力。③交流。④評政。⑤修改。③謄清。
(四)仿寫訓練
訓練體寫要發揮「習作例文」的示範作用,。做到仿其法而不襲其文.為發揮其寫作的示範作用,教學時要指導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模仿作者的表達方法,從文章的具體內容入手,指導如何表達,從而讓學生學習某一表述方法,為自己寫好文章所用。仿寫時不要拿形式套內容,不要按例文如何開頭,如何結尾,中間分幾段去機械模仿。要抓住本年級的訓練重點,按每組每篇的重點要求,以寫片斷為主,做到求一得而不求其全。切忌脫離三年級學生實際水平,盲目地搞整篇將的命題作文.要把精力放在訓練學生把句子寫規范,認真寫好片斷上,然後再注意連段成篇,逐步提高要求,做到有計劃地提高作文能力.要弄清本年級本學期的訓練序列,明確組與組、篇與篇的訓練聯系,按步驟進行訓練,做到循其序而不亂真格.培養學生用對遣句、布局謀篇的能力,務必按從寫好一句話到一段話,再到一篇文章為順序去抓,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訓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書水平。
六、寫段訓練
(一)寫段訓練的原則
1、起點要准,起步要齊。所謂起點要准,就是要求看清認准這個起跑點,讓學生在這個起跑線上跨出較為整齊的步子。訓練的起點的確定,要與教學要求、學生實際相符合,就普遍地為學生所接受,可說起點是準的。提高起點,偏離重點,增加難度,學生不但技能得不到訓練,習作興趣也容易被挫傷。
2、指導宜「粗」不宜「細」。所謂粗指導,就是指導那些在習作中普遍的帶有規律性的東西。狀物,則應指導學生掌握這個物體(總體與部分)的各個主要特徵,像顏色、形狀、性能、用途等;記事,則應指導學生明白這件本的開始、經過、結果,其個第二層「經過」是重點環節。
3、評講宜「細」、切忌泛泛而談。評講宜「細」,應重點細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學生在寫具體過程中,對其所反映的事物的觀察是否全面、仔細,分析是否合理、准確;二是學生寫清楚過程中,看其對詞語的應用是否貼切,句子銜接是否連貫,層次安排是否有序。教師在評講時,可採取比較方法。
4、批政要從「大處著眼」。評分應從鼓勵出發。所謂「大處」,主要指段中內容具體不具體,條理清楚不清楚,句子連貫不連貫,語句通順不通順,用詞妥當不妥當。對「大處」,教師不但要注重「批」,而且要讓學生按老師的批語去「改」。
(二)寫段訓練的結構形式
1、總分式。其特點是用一句話在前總領或在後概括全段內容。先總述後分述的,如《大雪山》第三自然段:「戰士們把能穿的全部穿上了。有毯子的就……身上,有油布的就……披在頭上……」;先分過後總述的,如《大雪山》第五自然段,先列舉紅軍爬雪山遇到的困難,最後一句總括:「英勇的紅軍踏著沒膝的積雪,一步一步向山頂前進。」
2、並列式。即描寫是平行的,調換敘述的順序,意思也不會改變。如《翠馬》第一自然段從軍烏的爪、羽毛、眼睛、嘴四個方面寫出了卓瑪的外形,這四個方面是乎行的。
3、順承式。如《李闖王渡黃河》第二自然段中,用「那時候……第二天……第三天……」表示時間和事件的順承;《三味書屋》第二自然段中,用「書屋正中……畫前面……東北角上……」表示空間位正轉換的順承。
4、因果式。如《瑞雪)第一自然段先寫寒風來了,後寫大雪紛揚,這是先因後果,《踢「鬼」的故事》最後一段先寫白影放魯迅踢得叫起來,後寫「原來是個盜墓的」,這是先果「後因。
5、遞進式。如《神筆馬良》最後一段共幾句話,按「馬良畫大船→畫風→畫大風→大海而起波濤→海水咆哮,向大船壓去,大船翻了」的順序把政手情節逐層推向民潮。
6、轉折式。如《俺耳盜鈴》第二段是轉折結構句群,中間用「可是」連接。
(三)寫段訓練的途徑
1、結合課文寫段
①用「擴句法」進行寫段訓練。即想像擴充,變句為段。如讓學生把課文中「解放軍救起落水小孩」一句話通過合理想像,擴寫成一段話。
②根據課文提示的問題,把一段話寫具體。如第五冊《基訓2》中的習作題,要求學生「觀察一種植物,說說它。1什麼;它的莖和葉子是什麼樣子的;如果開花,花是什麼顏色、什麼樣子的。然後用一段話寫下來。」練習時,指導學生選擇一個重點,仔細觀察,具體描寫。
③以範文引路。讓學生從保文的精彩段落中學習觀察方法、構思方法和遣詞造句的方法,結合生活實際,把一人一事、一景一物寫成片斷。
④理解詞語具體寫段。如教師給學生一個詞語,讓學生用一段話來把它表現出來,要求寫得形象具體而又不出現這個詞語。
⑤補充課文寫段。有些課文的結尾可以續寫,有的課文的某些句子又可以展開想像,可讓學生補充寫一段話。
⑥概括課文寫段。如學課文後寫一段話,將課文的主要內容概括出來。
2、提供材料寫段
①回答問題寫段。向學生提幾個問題,讓學生回答後,再將自己回答的話連起來說一遍,然後再寫成一段話。
②聽講故事寫段。教師講故事,讓學生聽後寫成文字。如果故事較長,可讓學生選取其中一部分情節寫。
③擴散想像寫段。教師給學生一句話,讓學生發揮想像力,豐富充實,寫成一段話。
④訓練學生看實物寫話。教師先讓學生看講台上擺著的某一實物說一句完整的話,然後就這一句話擴寫成一段有條理的話。
⑤結合班級的好人好事訓練寫話。如:班上有人做了好事而受到稱贊,老師可啟發學生回答以下幾個問題,讓學生逐個問題回答,」然後再把幾個問題的正確答案追成一段話。
3、觀察體驗寫段
①課間素描寫段。老師組織學生表演小節目,讓學生觀察後將這一過程寫成一段話。
②觀察物體寫段。觀察一件靜物,用一段話把它的形狀寫出來。
③觀察環境寫段。觀察自己生活的地方,然後把這個環境寫成一段話。
④觀察圖片寫段。看一幅圖,展開自己的聯想,然後寫一段意思連貫的信。
⑤觀察景物寫段。觀察大自然的風景,選其一角,用一段話把它描寫出來。
⑥觀察人物寫段。觀察人物的外貌,用一段話描寫出來。
⑦觀察車情寫段、觀察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用一段話把它記過下來。
⑧親身做事寫段。讓學生做一件事,事情做完後,將其過程的一部分或全過程寫成一段話。
⑨參加活動寫段。組織一些集體性活動,活動後讓學生選其中某一片斷寫一段話。
⑩記錄對話寫段。注意觀察身邊有趣的事情,將平時千到的同學之間的某次對話記靈下來。進行整理,寫成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