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敦煌壁畫宣傳作文150字
在中國西北部一望無際的浩瀚荒漠中,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有一片樹葉形的綠洲,那裡座落著歷史悠久的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1987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敦煌莫高窟同泰山、長城、故宮、兵馬俑等,一起作為人類珍寶的文化遺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清單」.敦煌壁畫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個,有歷代壁畫五萬多平方米,是我國也是世界壁畫最多的石窟群,內容非常豐富.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規模巨大,技藝精湛.敦煌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它和別的宗教藝術一樣,是描寫神的形象、神的活動、神與神的關系、神與人的關系以寄託人們善良的願望,安撫人們心靈的藝術.因此,壁畫的風格,具有與世俗繪畫不同的特徵.但是,任何藝術都源於現實生活,任何藝術都有它的民族傳統;因而它們的形式多出於共同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風格。
② 我要寫一篇關於武漢黃鶴樓的宣傳廣告,但是不知道怎樣寫,麻煩給我一個樣板。宣傳片除外。
黃鶴樓導游詞
各位朋友,大家好!
首先我在這里要代表**旅行社,對大家光臨武漢市表示熱烈的歡迎。我叫***,是**旅行社的導游。這位是司機**,駕駛經驗非常豐富,所以各位在旅遊途中可以放心地欣賞窗外武漢的美景。
好了,現在我們要開始向今天游覽的目的地——黃鶴樓出發了。
剛過了九月九重陽節,我們知道,中華民族向來就有登高抒懷的傳統。所以在風景優美、視野開闊的的山地、湖邊以及江邊建造的高大樓閣,就成為古代觀景吟詩的最佳場所,像洞庭湖邊的岳陽樓、南昌贛江之濱的滕王閣,還有就是我們的黃鶴樓,都因為宏偉的規模、復雜的建築結構和奇特的屋頂造型而著稱於世,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又以其歷史之悠久,樓姿之雄偉而居三樓之首。
但是黃鶴樓開始建築時,並不是為了觀賞風光用的。三國時期的吳黃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孫權為了實現「以武治國而昌」,就在長江邊上的蛇山上建了一座樓用來瞭望軍情,這是黃鶴樓的前身。後來戰爭過去了,黃鶴樓也逐漸成為了人們遊山玩水的好地方。尤其是唐朝時的幾位文人,更在黃鶴樓的歷史留下了非常特別的痕跡。大家可以猜猜是哪幾個人?有「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對了,這是崔灝的,大概也是關於黃鶴樓最有名的詩句了。那麼還有一首,「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這是李白寫的。說到他們兩個,還有個有趣的故事呢。據說崔灝在黃鶴樓題詩後不久,李白也來到了黃鶴樓。李白是個豪放而又浪漫的詩人,登上黃鶴樓,看滾滾長江東流去,詩興大發,也准備寫首詩,可是正當他要題筆時,突然看見了崔灝的詩。他覺得崔灝的詩寫得太好了,自己如果再寫,豈不毀了一世英名。所以李白就寫了一首打油詩,然後擱筆走了。「一拳打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聽到這首詩大家也可以知道,面對如此美景,卻沒有寫出好詩,李白的心中肯定是非常惆悵的了。所以總希望有一天可以與崔灝比個高低。後來,他的好朋友孟浩然要去揚州,來到黃鶴樓,分別之際,他依依不捨,滿懷激情的寫下了一首送別詩,也就是「故人西辭黃鶴樓」。這首詩將黃鶴樓雄偉壯麗、登高望遠的意境描寫的非常美妙,一鳴驚人,成為千古絕唱。詩評家評論,在描寫黃鶴樓的上千首詩中,崔顥的七律——登黃鶴樓,李白的七絕——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可以稱得上是並列第一。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崔顥題詩,李白擱筆,引來李白同崔顥斗詩,最終贏得並列第一,使黃鶴樓名傳千古的一段文壇佳話。後來有好事之人據此在黃鶴樓東側修建一座李白「擱筆亭」。現在黃鶴樓公園內有崔顥的題詩壁,對面就是李白擱筆亭了。
至於黃鶴樓名字的由來,有因仙得名和因山得名兩種說法。
很久以前,有位姓辛的人在黃鵠山頭賣酒度日。有一天,有位衣衫襤褸的老道蹣跚而來,向他討酒喝,辛氏的生意雖然本小利微,但是他為人忠厚善良,樂善好施,看見老道很可憐,就慷慨地答應了。酒足飯飽以後,老道非常感謝辛氏。以後老道每日必來,而辛氏則有求必應。不知不覺一年過去了。有一天,老道又來到酒店,辛氏一見,急忙准備酒菜款待老道,老道攔住說:今天我不喝酒,我是來向你告別的。又說每日飲酒,無以為謝,就給你的酒店畫一幅畫作紀念吧。說完,老道拾起地上的橘子皮,在牆上畫起來,不一會就畫好了一隻鶴,由於橘子皮是黃色的,所以這只鶴也是黃色的。畫完以後,老道對辛氏說:只要你拍手相招,黃鶴便會下來,為酒客跳舞助興。辛氏一聽,非常高興,看老道畫好的鶴,栩栩如生,非常漂亮。他轉身要向老道表示謝意,感謝老道給他的酒店畫了這么好的一幅畫,可是老道已不知去向。第二天酒店來了客人,他想起了老道的話,拍手一試,黃鶴竟然真的一躍而下,引頸高鳴,偏偏起舞,舞畢又跳回到牆上。客人看著非常有趣。消息傳開後,吸引了武漢三鎮的老百姓和遠近的遊人,都來店中看黃鶴起舞。從此酒店生意興隆,辛氏也因此發了財。十年後的一天,老道又出現在酒店,問辛氏說:「不知十年來你所賺的錢,還清了我的酒債沒有?」辛氏急忙說:「非常感謝,我現在很富有。」老道一聽哈哈大笑,並取下身上所帶的鐵笛。對著牆上的黃鶴吹了一首奇妙的曲子,黃鶴聞聲而下,隨著笛聲唱歌跳舞。一曲吹完,只見老道跨上黃鶴飛走了。從此以後老道再也沒有回來。辛式為了紀念老道和他的黃鶴,於是將多年的積蓄拿出來,在酒店旁蓋起了一座高樓,起名黃鶴樓。千百年來,這個故事在我國廣為傳播,成為黃鶴樓因仙得名最有影響的傳說。
但是經過考證,黃鶴樓因山得名的真實性是最大的。黃鶴樓所在的蛇山,是由東西排列而首尾相連的七座山組成,從西而東依次有黃鵠山,殷家山等,全長二千多米,好象一條伏蛇,所以有蛇山這個名字。黃鶴樓建在其中的黃鵠山山頂。古漢語中,鵠和鶴兩個字是通用的,所以又叫黃鶴山,黃鶴山上的樓閣,當然就取名為黃鶴樓。
各位遊客,我們已經來到黃鶴樓。我們現在看到的黃鶴樓其實是解放後重修的。之前,由於戰亂等原因,黃鶴樓屢建屢廢。最後一座「清樓」修建於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毀於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在這之後近百年沒有再重修過。一直到1981年10月,黃鶴樓重修工程才破土開工,1985年6月落成。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是運用了現代的建築技術施工,既不失黃鶴樓窗同的獨特造型,又比歷代的舊樓更加雄偉。
重建的黃鶴樓因為修建武漢長江大橋所以離開了故址,建在蛇山西端的高觀山的西坡上,離江邊大約有一千米。雖然相對於它的故址離長江遠了許多,但是因為樓的地面標高比江面高出三十多米,加上山高樓更高,氣勢雄偉,視野開闊,氣勢實際上更勝於舊樓。黃鶴樓建築群由主樓、配亭、軒廊、牌坊等組成,分布在三層平台上,沿中心軸線逐層升高。第一層平台是黃鶴樓公園的西大門,中央是勝象寶塔。第二層平台上的牌坊,就是我剛剛提到過的「三楚一樓」牌坊。兩側是曲廊和南北配亭。我們可以看到,在兩亭間這個巨石上,是一組黃鶴歸來的銅雕。一隻佇立遠望;一隻低頭覓食,站在靈龜巨蛇之上,寓意黃鶴回到龜蛇對峙之地。第三層平台的中央聳立著黃鶴樓。飛檐有5層,裡面其實有九層,是取長長久久,或者說是天長地久的意思。全樓各層布置有大型壁畫、楹聯和文物等。一會兒我們可以在裡面細細地觀賞。而登樓遠眺,三鎮風光盡收眼底,也可以讓我們感受一下古人的情懷。
好了,講了這么多,大家一定都迫不及待的要去感受一番了吧。我們先在這里解散,大家可以自由的參觀。兩個小時後還在這里集合。希望大家玩的開心,不過還想提醒各位的是不要太開心而忘了時間哦。
朋友們,都到齊了。我們今天的游覽到這里也要結束了。夢導非常感謝各位的支持與配合。如果有什麼不足的地方,還請指出來,以便我改正,以後更好地為大家服務。希望今天的游覽可以給大家留下一個非常美好的回憶。謝謝!
③ 中國壁畫的代表作品
護烏桓校尉幕府圖
壁畫繪滿全部墓壁及墓頂,共46組,總面積百餘平方米,是已發現漢墓中壁畫最多的。墓中還有墨書題榜240多條。壁畫以出行圖的形式,表現墓主從舉孝廉到為郎而進入仕途,直至最後官至使持節護烏桓校尉。畫面連車列騎,冠蓋相望,聲勢煊赫。其中寧城護烏桓校尉幕府圖描繪了墓主接見烏桓首領的壯觀場面。此外,還有墓主日常生活、庄園財富、庖廚宴飲、樂舞百戲、農耕放牧等圖畫,以及雲氣、仙人、四神等圖像。壁畫對研究東漢晚期的社會生活、庄園經濟、邊疆地區生產、東漢王朝與烏桓等北方民族的關系等有重要意義
遼陽漢壁畫墓
中國東漢末和漢魏之際的石室壁畫墓群。最晚的延續至西晉。集中分布在遼寧遼陽太子河兩岸。20世紀初發現,50年代後發掘20多座。墓主多數是當時割據遼東的公孫氏政權的達官顯貴。墓室用石板支築,平面略成方形,為多室墓。一般大型墓邊長7米左右,小型墓邊長4~5米左右。壁畫直接繪在石壁上,主要以墓主仕宦經歷和日常生活為題材。有車騎出行、百戲樂舞、宴飲、庖廚、門閥、宅院和門卒、門犬等。墨彩平塗、色澤鮮艷,形象生動。
永樂宮壁畫
永樂宮壁畫是中國古代壁畫的奇葩。它位於山西省芮城的永樂宮,其藝術價值最高的首推精美的大型壁畫,它不僅是我國繪畫史上的重要傑作,在世界繪畫史上也是罕見的巨制。永樂宮壁畫是我國古代繪畫藝術的。整個壁畫共有1000平方米,分別畫在無極殿、三清殿、純陽殿和重陽殿里。三清殿是座主殿,殿內壁畫共計403.34平方米。畫面高4.26米,全長94.68米。
《永樂宮壁畫》
三清殿,又稱無極殿,是供「太清、玉屬、上清元始天尊」的神堂,為永樂宮的主殿。殿內四壁,滿布壁畫,面積達403.34平方米,畫面上共有人物286個。這些人物,按對稱儀仗形式排列,以南牆的青龍、白虎星君為前導,分別畫出天帝、王母等28位主神。圍繞主神,28宿、12宮辰等「天兵天將」在畫面上徐徐展開。畫面上的武將驍勇驃悍,力士威武豪放,玉女天姿端立。整個畫面,氣勢不凡,場面浩大,人物衣飾富子變化而線條流暢精美。這人物繁雜的場面,神采又都集中在近300個「天神」朝拜元始天尊的道教禮儀中,因此被稱為「朝元圖」。純陽殿,是為奉祀呂洞賓而建。
純陽殿內,壁畫繪制了呂洞賓從誕生起,至「得道成仙」和「普渡眾生游戲人間」的神話連環畫故事。純陽殿內對扇後壁的「鍾、呂談道圖」,是一幅極為珍貴、人物描寫極為成功、情景相融得非常好的一幅壁畫。
重陽殿,是為供奉道教全真派首領王重陽及其弟子「七真人」的殿宇。殿內出採用連環畫形式描述了王重陽從降生到得道度化「七真人」成道的故事。
朝元圖
壁畫《朝元圖》,共畫天神289身,是大型儀仗朝拜陣容。帝後主像高達2.85米,玉女的身高也在1.95米以上,超過了一般真人的高度。整個畫面氣勢雄偉,眾神男女老幼形態各異,衣冠服飾各不相同。人物的神情面貌極富變化,有須發巍立、橫眉怒目的神王,也有持花微笑、凝眸欲語的玉女,有神態恭謹的仙侯,也有恂恂儒雅的學士。種種情態雜居一畫,使人感到變幻而無窮。當真是生動逼真,富有韻味。
壁畫《朝元圖》復原圖
在藝術上巧妙地利用了寓動於靜的構圖方法,組成宏闊的構圖,形象之間顧盼有神,表現出傳統線描藝術的高度成就。線條圓渾有力,豪放灑脫,各種質地的服飾器物,各種自然景觀,都得到絕妙動人的表現。尤值一提的是壁畫輝煌燦爛的色彩效果。在富麗堂皇的青綠色基調下,有層次地以少量紅、紫、藍等色,加強了畫面的主次和素描的盥洗,構成了節奏的變化,使得畫面更為活潑跳躍。其色方法以平填為主,色塊並列,或深淺一動,除雲彩暈染外,其它暈染很少。畫中的石青、石綠,到近700年的今天依然艷麗奪目。
敦煌壁畫
敦煌壁畫泛指存在於敦煌石窟中的壁畫。敦煌壁畫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個,有歷代壁畫五萬多平方米,是我國也是世界壁畫最多的石窟群,內容非常豐富。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規模巨大,技藝精湛。敦煌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它和別的宗教藝術一樣,是描寫神的形象、神的活動、神與神的關系、神與人的關系以寄託人們善良的願望,安撫人們心靈的藝術。 因此,壁畫的風格,具有與世俗繪畫不同的特徵。但是,任何藝術都源於現實生活,任何藝術都有它的民族傳統;因而它們的形式多出於共同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風格。著名的敦煌壁畫有九色鹿救人、釋迦牟尼傳記、薩錘那捨身飼虎等著名的壁畫故事。 現代著名壁畫
我國現代新興壁畫運動始於1979年北京國際機場壁畫群的落成,迄今,壁畫在中國已完成了從衰落走向復興的演變過程。創造了許多具有濃郁時代生活氣息,鮮明民族藝術特色,獨特個性風格的現代壁畫。這些壁畫的位置和幅面納入了建築物的整體設計規劃之中。為適應陳設的環境氣氛,著重強調作品的裝飾性和視覺的愉悅感。使用的材料有聚丙烯顏料、陶瓷釉上彩繪、陶板等。張仃的《哪吒鬧海》,袁運甫的《巴山蜀水》,祝大年的《森林之歌》,肖惠祥的《科學的春天》,李化吉和權正環的《白蛇傳》,袁運生的《生命的贊歌》等。之後,大型公共建築的設計者開始把壁畫考慮在設計方案之中,壁畫藝術的專業隊伍也逐漸形成。在短短的幾年中,各城市賓館、飯店等公共建築中至少有五百幅作品問世,其中有許多突破性的出色力作。他們在借鑒傳統壁畫,學習西方壁畫,吸收民間美術,探求不同材料的特色和處理壁畫與建築的視覺諧調等方面各有不同建樹。當今新一代壁畫家力圖使中國壁畫有更深的精神內涵和更新的形式,使壁畫藝術走向更廣闊的公共場所。
景德鎮
1700多年來,中國景德鎮在歷史發展的長河裡,窯火從未間斷,為陶瓷文化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令景德鎮登上了陶瓷藝術的聖殿,從古至今不斷演繹著博大精深的藝術傳奇。世界各地沒有哪一區域象景德鎮這樣,具有豐厚的陶瓷藝術文化底蘊,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藝術氛圍,嫻熟而全面的工藝技術,豐富多樣的陶瓷材料。陶瓷彩繪壁畫、陶瓷色釉壁畫、陶瓷刻雕、浮雕、捏雕、鏤雕壁畫以及綜合裝飾壁畫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景德鎮陶瓷壁畫
至於世界瓷都——景德鎮的陶瓷壁畫,是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才著稱。那時,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錫良,在康家鍾等陶瓷藝術家的支持配合下,創制了以《井岡山》為題材的陶瓷浮雕加彩壁畫,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的《西江月》的詞意,用於裝飾當地政府禮堂,這可算是世界瓷都——景德鎮解放後最早問世的一幅大型陶瓷壁畫,這也可以說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幅陶瓷壁畫;而用於裝飾我國首都人民大會堂江西廳的以《井岡之春》為題的陶瓷壁畫,則為另一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松茂所創作,其繪制也是出自世界瓷都——景德鎮陶瓷彩繪名人集體之手,都是以其雋永的藝術魅力,在壁畫家族和陶瓷藝苑中獨領風騷。從此,創制和復制陶瓷壁畫在世界瓷都——景德鎮形成一股熱,並影響到全國各地陶瓷產區都來創制和復制陶瓷壁畫。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座落在中國瓷都——景德鎮的我國輕工業部陶瓷工業科學研究所,大興創制陶瓷壁畫之風,一次展出大小陶瓷壁畫競達二十幅之多,使陶瓷壁畫創制進入旺盛時期。被譽為「瓷國明珠」的景德鎮市藝術瓷廠,是一家兼營創制和復制陶瓷壁畫的企業,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祝大年製作的《森林之歌》就曾得到該廠一批陶瓷彩繪高手復製成陶瓷畫,高3米3,寬21米,它是由景德鎮24位工藝師費時3個月在3000片瓷板上用新彩精緻的描繪,燒制而成。那宏大幽深的意境,貼近生活自然氣息,以及清新雅緻的藝術風格,寫實中帶裝飾意味的藝術表現手法,均體現了設計者的藝術追求和創造能力,作者根據有名風景「小鳥天堂」,並集中灕江、瀾滄江等名勝創作,很好地表現了亞熱帶雨林、萬木叢生、百花爭榮、百鳥喧嘩、生意盎然的景象,奏響了一麴生命之歌,鑲嵌在首都國際機場,受到國際友人的高度贊賞。王學仲設計的,也是該廠一批陶瓷彩繪高手復製成的,我國首次出口日本的《四季繁榮圖》大型新彩陶瓷壁畫,色彩柔和,清秀雅緻,畫面上呈現出中日人民在美麗的櫻花盛開時,游覽壯觀的日本古典式上野村,歡快的大熊貓在大口地吃翠竹,象徵吉祥的騰龍飛鳳在富士山前舞盪。這幅壁畫鑲嵌在上野火車站的廳壁上,與環境非常和諧,顯得氣勢格外雄偉,使人頓生「人在廳前立,身在畫中游」之感。
壁畫界的奇葩——余工陶瓷壁畫
當前,要談陶瓷壁畫不得不談余工陶瓷壁畫,余工陶瓷壁畫是一支集陶藝師、建築師、景觀師、室內設計師和工藝師、工程師為一體的環境陶藝團隊,由余炳鋒教授擔任藝術總監,藝術設計一流,技術力量雄厚,製作工藝精湛,陶瓷材質獨特、豐富、精良,設有業務部、設計部、製作一室、製作二室、工藝材料研究室及施工隊,門下有陶瓷壁畫有限公司、景觀瓷廠等。
僅2011年重點工程有:由張婧婧教授設計、余炳鋒教授擔任藝術總監,為政府工程,集旅遊購物為一體的陶瓷古街——景德鎮紅店街設計製作的世界上首幅106平方米的高溫(1220攝氏度)快燒釉中彩陶瓷壁畫《景德鎮紅店街》,已成為紅店街最亮麗的景點;由余炳鋒教授設計、擔任藝術總監,為政府工程,景德鎮一江兩岸設計製作的高8米、長542米的4336平方米的高溫(1320攝氏度)燒成巨幅釉下彩陶瓷壁畫《景德鎮瓷與茶》,以一幅長卷的形勢倘佯在世界瓷都的昌江河畔,為家鄉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由余炳鋒教授設計、擔任藝術總監,為政府工程,景德鎮沿江西路設計製作的陶瓷景觀《瓷源》鑲嵌在昌江兩岸十八渡的山體上,「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陶瓷壁畫與實物相結合,古代工匠挖掘瓷礦石,釉果的勞動場景以壁畫形式描繪,而山體上的瓷石、坯房、窯房、窯爐、窯材、匣缽、青花瓷均以實物再現了古代制瓷過程,受到陶藝界的一致贊賞;由余炳鋒教授設計、擔任藝術總監,為景鷹高速設計製作的世界上最大(高4.7米、肚徑1.5米)的青花梅瓶(已申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證書)和最大(直徑4.5米)的鏤空青花八角瓷盤,成為高速上獨特的景觀;由余炳鋒教授設計、擔任藝術總監,為湖南科技學院美術樓設計製作的1377平方米的世界上最大的高溫(1220攝氏度)快燒釉中彩陶瓷壁畫《陽明山》(正在申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相信余工陶瓷壁畫能創制和復制越來越多的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心的陶瓷壁畫來;祝願余工陶瓷壁畫朝著洋溢時代精神,弘揚陶瓷文化,堅持藝術品味,擁有觀念效應的目標,繼續走下去,再上新台階。
④ 「紅色邊關天琴古韻岩畫瑰寶秀美龍州」是廣西龍州縣旅遊形象主題定位嗎
是的。2015年底,縣委書記秦昆主持召開了《秀美龍州》宣傳片、龍州旅遊形象定位和宣傳口號徵集意見座談會,將龍州縣城旅遊形象主題定位為「紅色邊關,天琴古韻,岩畫瑰寶,秀美龍州」。
⑤ 如何看待西安地鐵壁畫唐僧朝印度泰姬陵取經
西安地鐵文化牆一直是西安市民稱贊和自豪的,每站都有不同的特色與文化故事,正如西安地鐵宣傳片的宣傳語:一站一世界,一程盡繁華,尤其西安地鐵三號線自2016年11月8日開通至今,以「新絲路之旅」為主題的三號線車站文化牆備受市民和網友們的好評。
大雁塔站丨印度主題:天竺佛光表現玄奘西行至印度取經,結合大雁塔、泰姬陵等地標性建築,以及菩提樹、荷花等佛教文化意象。
延興門站丨巴基斯坦主題:絲路酒歌
選取拉合爾城堡作為國家元素,以裝飾性的葡萄圖案結合巴基斯坦人民歡慶豐收、載歌載舞的形象,敘述葡萄酒東傳的淵源。
通化門站丨金花綻放本站兩幅文化牆為1、3號線共用。
西安地鐵官方解析大雁塔站文化牆
微博截圖
昨日(12日),有網友對地鐵大雁塔站文化牆提出質疑,表示壁畫中玄奘法師與泰姬陵所處歷史時代不同,且泰姬陵為伊斯蘭王朝時期建築物,與壁畫主題有一定宗教沖突。對於這種說法,負責地鐵車站文化牆設計的西安美院設計團隊,有著他們的理解和看法。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眼中的《天竺佛光》究竟該如何來欣賞呢?
地鐵文化牆設計方表示:壁畫《天竺佛光》是現代裝飾壁畫的視覺藝術特徵,畫面強調時空觀的交錯視覺表現,這與傳統畫面表現形式有著極大區別。傳統畫面往往集中表現發生在一個時間節點下的人物和場景。因此,這幅壁畫可從三個歷史線索來理解。
首先,前景畫面是第一條線索:表現古絲綢之路大唐與印度的交流。這里採用大雁塔站點地域文化符號元素如玄奘和大雁塔的建築符號來表達中、印兩國的文化交流。
其次,背景畫面是第二條線索:表現印度的發展變化。這里選取了代表印度的文化符號,其中有兩個重要代表性建築,如:泰姬陵、蓮花寺以及動植物符號,如:大象和孔雀等。泰姬陵是印度莫卧兒帝國(年)遺留的知名古跡,代表了莫卧兒建築成就的高峰,是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被譽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莫卧兒帝國的上層建築是穆斯林,基礎是印度教,此時的帝國實行文化融合和宗教寬容政策,因此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藝術瑰寶。蓮花寺建成於1986年,既不同於印度教廟,也不同於伊斯蘭教清真寺,是崇尚人類同源、世界同一的大同教的教廟,其建築特徵具有顯著的現代主義特徵。從泰姬陵到蓮花廟,選用兩個不同歷史背景的代表性藝術符號,表達出印度文化的發展變遷。
⑥ 怎麼畫壁畫
1、首先,准備好需要用到的材料和要畫的素材,如下圖所示。
⑦ 求有關壁畫的視頻,急!!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25&word=%B1%DA%BB%AD
呵呵有的是
⑧ 蓬溪那個宣傳片哪裡有
蓬溪縣地處四川盆地中部偏東,周邊與遂寧、射洪、大英、武勝、南充、西充以及重慶市的潼南、合川等八縣市毗鄰接壤。幅員面積1251km2,全縣轄15個鄉、16個鎮,全縣總人口74.7萬人。蓬溪屬亞熱濕潤季風氣候區,具有氣候溫和,冬暖春早、無霜期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偏少等特點。蓬溪縣面積1251平方公里,全縣總人口74.7萬人,2005年轄16個鎮(赤城、天福、紅江、蓬南、鳴鳳、任隆、三鳳、大石、常樂、明月、吉祥、新會、文井、高坪、群利、寶梵)、15個鄉(新星、板橋、槐花、黃泥、群力、高升、回水、新勝、金龍、荷葉、農興、下東、羅戈、吉星、金橋)。蓬溪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東晉永和11年(公元355年)就建巴興縣,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定名蓬溪縣。勤勞智慧的蓬溪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歷史文化,寶梵寺壁畫,鷲峰寺及白塔、四川抗金要塞蓬溪砦(寨)等榮載史冊。1929年鄺繼勛率部於蓬溪大石鎮牛角溝起義,次日建立了四川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蓬溪蘇維埃政府,榮載《中共黨史》、《解放軍將領傳》。蓬溪享有「五《史》之鄉」的美譽。2000年蓬溪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特色藝術(書法)之鄉」,「川中大樂」名揚全國,2004年,省作家協會在蓬溪建創作基地,並積極爭取寶梵寺壁畫和白塔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深厚文化底蘊的進一步傳承注入新的活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縣委、縣政府制定了「增速超十三、人均達三千、財力翻三番」的發展戰略。2003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1.6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7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498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96元。蓬溪是一個以種養殖業為主的農業大縣,耕地面積39647公頃,農產品優質率達80%以上,商品農業生產基地建設面積達56萬畝。2002年蓬溪縣被國家列為無規定動物疫病示範區建設縣,成為了全省最大的PIC外五元生豬制種基地,畜牧業產業化得到實質性推進,四川美寧食品公司、四川齊全有限責任公司已投資發展建設肉牛、PIC外五元生豬養殖基地和生產企業。大石西瓜、何家壩柚子以及沙梨、黃桃、柑橘等時令水果遠近聞名。蓬溪工業形成了以絲綢、紡織、食品、電力、輕工、建材、機械等為主,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體系。蓬山特曲酒獲部省雙優,絲綢、絲掛毯、分割肉、豬鬃、桐油紛紛進入國際市場。蓬溪能源、交通、通訊、城市基礎設施條件優越,發展後勁增強。全縣供電能力達5萬千瓦,可保證全縣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用電增長的需要。形成了以達成鐵路、成南高速公路、國道318線、省道鄰遂路、縣道蓬射路、金蓬路及鄉級水泥路為一體的交通網路。開通了全球數字光纜傳輸固定電話、全球通行動電話、聯通行動電話、國內國際電報、傳真、寬頻網路、互聯網,電話裝機容量達10651門。堅持經營城市意識,以山水園林城市為目標,凸現文化特色,擴大城市規模,完善城市功能。縣城建成區面積8平方公里,城區人口8萬;縣城規劃區面積1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5萬。蓬溪縣教育、衛生、廣播電視等社會事業健康發展。省級示範重點中學—蓬溪中學正在建設新的校區。全縣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獲得專業技術任職資格的9402人,實施各類科技計劃45項,取得國家、省、市、縣科技成果26項。蓬溪風光秀麗,人文旅遊資源豐富。位於縣城城西2公里處的東方活湖,水面面積4000餘畝,自然風光得天獨厚,並以其原生態植被、動物、魚類、山水、田園以及「二十四孝」之「孟宗哭竹」、赤城寶屏山道家「洞經音樂」源起,佛教名勝白塔禪院為代表的儒、釋、道文化和以入載《中國建築史》的鷲峰寺天王殿,曠繼勛將軍紀念館為代表的歷史人文遺存為資源特色。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曾享有「川中明珠」、「蜀中西子」的美譽。位於城東10公里處的高峰山道觀,因其建設按先天八卦修建設計,被譽為「川北迷宮」,至今四季遊人如織,香火鼎盛,為四川省第三大道觀,也是保存完整的道觀園林,千年古柏眾多,道家很多神秘的傳說和仙界故事都誕生於此。高峰山不僅具有豐厚的道家人文資源,其自然生態資源也極為豐富,山上古木參天,鬱郁蔥蔥,山中「龍泉」、「油、鹽、米穴」、五里石板古道、道藏碑刻、高峰晨望、西門晚眺等景觀,自然樸素,靈秀宜人,極富道存韻致,又多田園情趣,2003年高峰山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風景區。位於城南5公里處的寶梵壁畫,是全國保存較為完善的古壁畫,出自明成化2年,頗似唐著名畫家吳道子之筆意神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被收入《中國繪畫史》等多種典籍。
⑨ 北大宣傳片男生日記 那個壁畫是什麼
梵高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