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都市黃龍溪簡介
成都市黃龍溪簡介是:
黃龍溪鎮,隸屬於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黃龍溪鎮有2100餘年歷史,位於成都平原南部、成都市雙流區南端,與仁壽、彭山、新津接壤。距成都市中心39公里,距雙流機場(東升街道)35公里,距天府新區華陽街道28公里。是天府新區核心區15分鍾經濟圈,屬於天府新區文化生態休閑區。
民俗文化:
黃龍溪的種茶歷史悠久,黃龍溪歷史上即為茶葉之鄉和茶馬古道,南方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茶文化底蘊深厚。「武陽買茶」之說說明了黃龍溪是川西最早的茶葉市場之一。黃辣丁等魚也是主要的特產,「芙蓉豆花」,「焦皮肘子」等是黃龍溪美食特產。
黃龍溪不但有豐富的古文化、水文化、佛教文化、茶文化、生態農耕文化,還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影視文化和飲食文化。
2. 黃龍溪的傳說
黃龍溪的傳說:
從前,有一個美麗的小姑娘叫阿西,她救了一隻小鹿。小鹿是南極仙翁的守山童子,感激阿西姑娘的救命之恩,求了一顆水珠解當地的旱災。但水珠不慎被旱龍吃了。小鹿童子於是勇殺旱龍,旱龍死後,成了可潤萬年的河水,小鹿童子最後也死了。
人們見到山上一股赤水流入河水,那是小鹿童子的血。這就是古鎮以前叫"赤水"的由來。阿西姑娘則變成了古榕樹,守在河邊。人們為了紀念他們兩個,把河水叫做鹿西河,叫著叫著就成了鹿溪河。
黃龍溪鎮東臨府河,北靠牧馬山,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鎮上的居民就生活在這幽靜古樸的環境中。
黃龍溪古鎮現存的民居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築,主街道由石板鋪就,兩旁是飛檐翹角桿欄式吊腳樓。黃龍溪,到處彌漫著氤氳的青霧,幽深的街道,彎彎曲曲,兩旁是木結構的兩層樓房。
一家挨一家,樓下臨街的大都是店鋪,騎樓式的建築,門前飄著一面藍底白字的小旗,什麼「魚香子」、「呂回頭」、「唐酥店」等。
二樓的房子,靠近內街的用作住宅,靠近河邊的用來做生意。走過一條街,又見一道巷,腳下光溜溜的青石路,烏黑發亮的門板,古色古香的招牌,透著濃濃古意。
黃龍溪的古文化旅遊景點多如璀璨的珍珠,從景區上可以分為三個以水相連的古景區域,分別核心景區、擴散景區和延伸景區。
黃龍溪的種茶歷史悠久,黃龍溪歷史上即為茶葉之鄉和茶馬古道,
南方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茶文化底蘊深厚。「武陽買茶」之說說明了黃龍溪是川西最早的茶葉市場之一。黃辣丁等魚也是主要的特產,「芙蓉豆花」,「焦皮肘子」等是黃龍溪美食特產。
黃龍溪不但有豐富的古文化、水文化、佛教文化、茶文化、生態農耕文化,還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影視文化和飲食文化。
黃龍溪真乃「廣都樊鄉」的人間仙境!黃龍溪以它亘古的情懷和悠遠的歷史吸引著天下遊人的到來。
3. 黃龍溪鎮的宣傳歌曲
《千年一瞬》是黃龍溪鎮旅遊景區宣傳推廣歌曲,由郁可唯演唱。
作詞:阮少華 /作曲:鄭 晟
兩江刻畫青石沿
秘密寫在山水間
舟楫從來戀寧靜
古樹不為指蒼天
人生難得是有緣
倩影漸遠人淪陷
往事歷歷浮眼前
牧馬山下揮淚別
燈火熠熠映紅顏
離合悲歡總難全
將身水鄉五月天
吟唱一闋動心弦
人約赤水執手看
歲月潑墨凝畫卷
古鎮千年一瞬間
4. 成都的著名景區黃龍溪古鎮又名「赤水」,它「赤」在哪裡
黃龍溪古鎮,古名赤水,是因為一本書,仁壽縣志記載赤水與錦江會流江水清澈。古代的赤水的意思就是類似於紅色一樣的水,因為古代的赤的意思就是紅。
現在已經成了一個非常著名的古鎮旅遊景點,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在閑暇之餘真正領略一下古代人的生活節奏,看看他們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5. 黃龍溪的鼎長什麼樣子用語言描述
黃龍溪古鎮位於成都市雙流縣西南部邊沿,東經103°58』,北緯30°17』,距成都市區42千米,距雙流縣城34千米、華陽鎮28千米,是以旅遊業為龍頭,農業為基礎的旅遊型城鎮,是成都市郊區新的旅遊熱門,是以旅遊業為主,商貿服務業為輔的旅遊型山水小城鎮。被譽為中國民間藝術火龍之鄉、國家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國家級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4川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4川省省級風景名勝區、成都市旅遊重點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和成都市14個優先發展重點鎮之1,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黃龍溪古鎮[1]至今建鎮已1700多年,歷史底蘊深厚,古名「赤水」,據《仁壽縣志》載:「赤水與錦匯流,溪水褐,江水清」,古人謂之:「黃龍渡清江,真龍內中藏」,《隸讀》著錄《黃龍甘露碑》記雲:「黃龍見武陽事,築1鼎,象龍形、沉水中......故名曰:「黃龍溪」。建安24年(公元216年),漢時武陽兼新津彭山之地,東縣(華縣)東南接壤,仁壽也像龍牙,黃龍所春之地,著屬武陽,公屬治境,故溪以是名矣,故名曰「黃龍溪」。
6. 黃龍溪風景區的歷史事件
黃龍溪風景區位於成都市雙流縣黃龍溪鎮。黃龍溪鎮是十大水鄉古鎮之一,有著1700餘年的歷史,位於成都平原南部,是成都市雙流縣轄下的一個古鎮,歷來就是重要的軍事重鎮,距成都市區40公里,位於雙流縣東南部邊緣,距雙流縣城35公里,距華陽28公里,還位於成都樂山黃金旅遊線上,南距樂山90km。是以旅遊業為龍頭,農業為基礎的旅遊型城鎮,是成都市郊區新的旅遊熱點,是以旅遊業為主,商貿服務業為輔的旅遊型山水小城鎮。始終堅持以旅遊為龍頭,農業為基礎,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正確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系,黃龍溪正在成為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交通 便捷,設施配套,布局合理,功能齊備,環境優美,是有濃郁特色的旅遊型山水小城鎮,同樣也是全國重點鎮。
有著1700餘年歷史的川西古鎮黃龍溪,位於成都市東南約30公里處的雙流縣。該鎮屬四川省歷史文化。
古鎮不僅風光秀麗、環境優美,還是馳名中外的天然影視攝影基地。古鎮主要特色是:古街、古樹、古廟、古水陸碼頭、古建築和古樸的民風民俗。是國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藝術(火龍)之鄉、國家級環境優美小城鎮。素有「影視城」、「中國好萊塢」之稱。
正街、新街、橫街、上河街、下河街、復興街、等6條老街剛進行了一年的閉關維修改造,全部鋪上了紅石街面,兩側建築也恢復了本色,古色古香。
黃龍溪鎮內,明清時代的建築比比皆是,仍然保存完好。紅石鋪就的街面,木柱青瓦的樓閣房舍,鏤刻精美的欄桿窗欞,無不給人以古樸寧靜的感受。鎮內還有六棵樹齡均在千年以上的大榕樹,枝繁葉茂,遮天蔽日,雄渾厚重,給古鎮更增添了許多靈氣。鎮內現還保存有鎮江寺、潮音寺和古龍寺三座古廟幽深的老街,彎彎曲曲,街道兩旁有眾多小飯店,門前大多飄著一面藍底白字的酒旗,什麼「魚香子」、「呂回頭」、「唐酥店」等,在風中不停地舞動著招徠著客人。古鎮的石磨豆花非常有名,幾乎每家都會做,但又各有特色。走過一條街,又見一道巷,腳下光溜溜的青石路,烏黑發亮的門板,古色古香的招牌,透著濃濃古意。
古鎮上,最有特色的還有它的茶館,路兩旁、河堤上、竹林下,「一」字展開的竹台、竹椅、竹凳,還有花花綠綠的太陽傘,成為古鎮上一道誘人的風景。一碗茶兩三塊錢,便可以坐一天,尤其是老人們,大清早上館子遛鳥兼喝茶,花錢不多,卻是一種悠閑、雅緻的享受。
每年正月初一至大年十五,黃龍溪還要舉行耍火龍、水龍等娛樂活動。
7. 黃龍溪的優美景色有哪些
黃龍溪古鎮位於雙流縣西南,距成都市區38公里,全鎮幅員面積50.4平方公里,人口約2.8萬。憑借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底蘊,黃龍溪古鎮先後被評為「中國民間藝術(火龍)之鄉」、「中國環境優美小城鎮」。古鎮內現有保存完好民居七十六座,大院三座;有金華庵、三縣衙門和古戲台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火龍、府河船工號子、漂河燈、打更等民間風俗文化。古色、古香、古風、古韻構成了黃龍溪古鎮的旅遊特色。鎮內尚保存有傳統建築面積共 3.12 萬平方米,其中極具保護價值,特徵鮮明,結構良好的清代穿逗式木結構傳統建築 1.37 萬平方米。一湖(上河衢田園水村)、兩河(府河、鹿溪河)、六寺(鎮江寺、潮音寺、古龍寺、大佛寺、觀音寺、金華庵)、七街(復興街、新街、正街、橫街、上河街、下河街)、九巷(煙市巷、擔水巷、扁擔巷、水巷子、艄公巷、蓑衣巷、雞腳巷、打更巷、龍爪巷)組成了充滿魅力的黃龍溪,古街、古巷、古樹、古廟、古堤堰、古民居、古碼頭、古戰場、古岩墓和古衙門構成了充滿旅遊特色的黃龍溪。這里,是一個山、水、城為一體的水鄉古鎮;一個集古、韻、趣為一體的人文古鎮;一個體現了古人依託自然、親近自然、天人合一人居環境構想的宜居古鎮;一個再現昔日水運繁榮,重塑「清明上河圖」盛世繁榮的現代古鎮。
8. 黃龍溪古鎮拍過哪些電影
在上世紀80年代,在古鎮黃龍溪拍攝的影視劇名噪一時,有電影《芙蓉鎮》、《卓文君與司馬相如》,電視劇《朱德的童年》、《海燈法師》等180多部影視片在黃龍溪選景拍攝。而今該鎮又新建了仿清街,被譽為「天然影視城」。
9. 用英語介紹黃龍溪景點時間三分鍾
黃龍溪燒火龍起源於南宋。活動內容包括:燒火龍、彩龍表演、南獅表演、漂河燈、燃放孔明燈、燃放煙花爆竹、舉辦焰火晚會、舉辦迎春同樂晚會、放露天電影、聽川劇座唱等。先民們根據「龍現武陽赤水」和民間流傳的關於主宰光明與黑暗的「燭龍」與主管風雨的「應龍」神話及「龍生九子」的故事,在「舞龍」這個圖騰文化的基礎上,創造了獨具特色的「火龍燈舞」。經過不斷改造、豐富,黃龍溪的「火龍燈舞」逐步得到了完善,成為全國著名的「火龍之鄉」。
Huanglong Valley fire dragon originated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Activities include: burning dragon, cailong performances, lion performance, floating lanterns, lighting lanterns, fireworks, held fireworks, held a spring fun party, placed outdoor movies, listening to opera singing. Our ancestors according to the story of the "Dragons now Chishui, Wuyang", the folk spread about the master of light and dark "candle dragon" and director of the wind and rain "dragon" myth and "the nine sons of the dragon", on the basis of the totem culture of "dragon", creating a unique "dragon lantern dance". Through continuous improvement, enrichment, Huanglongxi "dragon lantern dance" graally perfect, become the famous "township of the dragon."
時間: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
Time: the first day of the first month to the first month of fifteen
地點:黃龍溪古鎮
Location: Huanglong Valley town
10. 給我一段黃龍溪的歷史。
黃龍溪的歷史,可追溯到先秦時代。戰國時期,黃龍溪就是扼守成都的水陸要沖和軍事重鎮。古蜀王開明十二世曾在此地與秦軍激戰,兵敗身亡。
三國蜀漢時期,諸葛亮在此操練兵馬,演習陣法。野史記載中黃龍溪「時常戰鼓齊鳴,喊聲震天,金戈鐵馬,戰船、水寨綿延百里,雲霧飄渺,飛沙走石。」
古名「赤水」,又名永興場。原址在府河東岸的回水境內,明末清初毀於一場大火,故又名"火燒場",後有賀、喬、唐三姓人家遷到現址建場,逐步發展成今天的規模。
憑借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底蘊,黃龍溪古鎮先後被評為「中國民間藝術(火龍)之鄉」、「中國環境優美小城鎮」、「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旅遊示範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AAAA國家級旅遊景區」,2005年被列入成都市旅遊發展重點鎮,2011年憑借悠久的水文化成功入選「成都新十景」,並排名第三位。
(10)黃龍溪景宣傳片擴展閱讀:
黃龍溪古鎮內現有保存完好民居七十六座,大院三座;有金華庵、三縣衙門和古戲台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火龍、府河船工號子、漂河燈、打更等民間風俗文化。古色、古香、古風、古韻構成了黃龍溪古鎮的旅遊特色。
鎮內尚保存有傳統建築面積共 3.12 萬平方米,其中極具保護價值,特徵鮮明,結構良好的清代穿逗式木結構傳統建築 1.37 萬平方米。
一湖(上河衢田園水村)、兩河(府河、鹿溪河)、六寺(鎮江寺、潮音寺、古龍寺、大佛寺、觀音寺、金華庵)、七街(復興街、新街、正街、橫街、上河街、下河街)、九巷(煙市巷、擔水巷、扁擔巷、水巷子、艄公巷、蓑衣巷、雞腳巷、打更巷、龍爪巷)組成了充滿魅力的黃龍溪;
古街、古巷、古樹、古廟、古堤堰、古民居、古碼頭、古戰場、古岩墓和古衙門構成了充滿旅遊特色的黃龍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