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警三旅宣傳隊

警三旅宣傳隊

發布時間:2021-12-16 08:20:51

① 謝福林的簡介

謝福林(1917-1976),湖南省平江縣人,1930年參加紅軍,同年初加入共青團。 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連指導員,蘇維埃中央政府工農劇社總組長,軍團政治部宣傳隊隊長。參加了長征。後任冀察冀軍區游擊支隊第三大隊政委,冀魯豫軍區新三旅政委,十九旅政委,晉冀魯豫軍區第一軍分區副政委,山東魯中南軍區第七軍分區政委,寧波軍分區司令員。
新中國成立後,任二十二軍副政委,二十一軍代政委,二十四軍、二十三軍政委,黑龍江省軍區第三政委,旅大警備區政委。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76年4月26日 在大連病逝。

② 刑警大隊里的職務有哪些

職務就是職責和工作內容,具體分析如下:

刑警隊做刑事偵查工作,分析、研究刑事犯罪情況;組織、協調偵破一般、重大、特大刑事案件;承擔案件痕跡和物證提取、檢驗、鑒定。承擔本轄區內的禁毒、反黑、反恐工作;承擔本轄區內的經濟犯罪偵查防範工作;承擔涉外刑事案件、對外警務的聯絡和接洽。狹義的「刑警」是指刑警隊的警察。廣義的還包括經偵隊、緝毒隊等等。主要任務就是偵查刑事案件,日常聽說的有盜竊、兇殺、詐騙、拐賣婦幼等犯罪案件。

(2)警三旅宣傳隊擴展閱讀

組成部分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刑警分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省(自治區)公安廳(直轄市公安局)、地級市(自治州)公安局(地區公安處)、縣(縣級市、旗)公安局(市轄區公安分局)4級公安機關。在公安部設有刑事偵查局;在省級公安廳(局)設有刑偵(警)總隊;在地級公安局(處)設有刑偵(警)支隊;在各縣級公安局(分局)設有刑偵(警)大隊。此外,還有一級派出機構,就是刑偵大隊向轄區內派駐若干個責任區刑警隊,責任區刑警隊是公安機關最底層的實戰單位。

刑事偵查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刑事偵查部門是打擊刑事犯罪的專職部門。《刑事訴訟法》規定,刑事偵查在刑事訴訟活動中處於首要環節,偵查與起訴、審判階段並列,是獨立的訴訟階段,刑事訴訟中起訴犯罪嫌疑人的主要證據都來源於偵查。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分別由公安、檢察、法院三個機關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不能超越職責或者互相代替。

有關法律規定,刑事偵查人員負有查明案件類別和性質、決定何時進入刑事訴訟階段、收集證據材料、抓獲或控制犯罪嫌疑人、追繳贓款贓物、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障證人、被害人安全、決定案件是否移交檢察機關、預防犯罪等職責。

具體有:立案權,調查詢問權,刑事鑒定申請權,刑事鑒定權,執行刑事強制措施權,訊問犯罪嫌疑人權,現場勘驗、檢查權,執行搜查權,執行扣押物品權,執行通緝權,組織辨認權,執行技術偵察權,決定移交案件權,中止偵查活動建議權,撤銷案件建議權,合法使用警械、武器權,偵查實驗權等偵查權。

上級刑偵部門對下級刑偵部門在業務工作上負有指揮、指導、協調的職責。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分工管轄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權利、侵犯公民財產權利等

114種刑事案件,主要職責是:掌握刑事犯罪動態,收集、通報、交流刑事犯罪情報,研究制定預防、打擊對策;組織、指導和監督地方公安機關打擊刑事犯罪的偵查辦案工作;承辦上級交辦案件;制定刑事技術、刑偵信息工作的發展規劃,組織刑事技術、刑偵信息技術推廣應用,為重大疑難刑事案件提供技術和信息支援等。

職業要求

一般要求從公安警察院校畢業,至少大專以上學歷畢業。要通過公安專業知識考試以及體能、心理素質測評及考核。通過錄用主管機關組織的公共科目考試。通過公務員考試。

要有較好的職業素質,包括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工作認真負責、吃苦耐勞,有較強的心理壓力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薪資狀況

刑警的薪資待遇由國家規定,參照公務員的標准,由級別工資、職務工資、警銜工資和地方補貼四部分構成,各地有差別,看各地經濟狀況制定標准。

③ 警衛隊是干什麼的

1、警衛隊是一支部隊的保衛部隊或者是部隊機關的保衛部隊,比如團的警衛連。在中國比較出名的警衛隊有中南海警衛隊、中國海岸警衛隊。
2、在外國,以美國國民警衛隊最為著名。國民警衛隊,不同於正規軍隊,有業余軍人和民兵性質的組織。擔負著國家安全防務的一些任務,可以看作是正規軍隊的補充和戰時的候補力量。有國民警衛隊的國家有美國、西班牙、委內瑞拉等。

④ 幫我尋找黃埔軍校第一批學生陳仕材的資料

在黃埔第一期沒有您曾祖父的名字啊,下面是全體學員的名單,也許您曾祖父在黃埔是不叫「陳仕材」,給您個材料做一下參考:

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名單及結局(一)

第1隊:

唐嗣桐 1900 陝西蒲城 畢業後服務陝軍
楊其綱 1901 直隸衡水 軍校政治部party務科長 27 04 18 廣東 被捕殺害
董 釗 1902 陝西長安 西安綏靖公署副主任 77 09 30 台灣台北 病逝 中將
林芝雲 1901 湖南湘潭 湘鄂贛邊清剿區司令 52 鎮反處決 少將
王國相 1900 山西右玉 晉軍新兵補訓處副總隊長 30年代後不詳
謝維干 廣東文昌
王治歧 1901 甘肅天水 鳳山 5兵團副司令官 85 08 11 甘肅蘭州 病逝 少將
張鎮國 1901 廣東新會 服務社會
徐石麟 1901 安徽望江 豫鄂皖邊挺進3縱副司令 46年7月退役,建國後任文史專員
劉鑄軍 1902 廣東興寧 又軍 國防部部附 49年移居澳門 少將
譚輔烈 1903 江蘇高郵 「國防部」高參 82 06 06 台灣 病逝 少將
李安定 廣東興寧
李伯顏 1894 山西崇河 7戰區高參 46年7月退役 少將
趙勃然 1901 陝西華縣 服務社會
李紹白 1901 陝西橫山 C.Pparty務特派員 26 12 山東濟南 被捕殺害
劉仲言 1903 陝西三原 服務社會
韋祖興 1901 廣西貴縣 服務社會
賀衷寒 1899 湖南嶽陽 君山 「行政院」交通部長 72 05 09 台灣台北 病逝 少將
魏炳文 1902 陝西西安 朗軒 「總統府」參議 71 06 20 台灣台北 病逝 少將 胡 信 1904 江西興國 元忠 「國防部」參議 73 08 07 台灣 病逝 少將
傅維鈺 1901 安徽英山 潤金 上海抗日救國義勇軍組織部長 32 03 10 上海 被捕殺害
王公亮 1901 四川敘永 川陝鄂邊綏公6縱司令 72 春 四川成都 病逝 少將
馮 毅 1900 湖南湘鄉 冀侯 戰地party政指導委員會辦公廳總務處長 47年7月退役 少將
胡仕勛 1894 廣東高要 軍校2期入伍生連實習官 25 03 13 廣東棉湖 陣亡
周秉璀 1904 廣東惠陽 7戰區兵站部第21分站分監 48年後不詳 少將
陳謙貞 1899 湖南道縣 琴仙 20師59團3營營長 27 08 江西瑞金 陣亡
鄔與點 1905 江西豐城 服務社會
梁漢明 1900 廣東信宜 少辛 廣東保安1師師長 96 02 24 台灣台北 病逝 少將 李 園 1903 浙江富田 廷銓 國防部部附 49年秋逃台 少將
陸汝疇 1905 廣西容縣 大洲 廣州行營高參 37 春 廣東廣州 病逝 上校
陳選普 1904 湖南臨武 浙江保安6團團長 36 初 浙江 病逝
劉疇西 1897 湖南望城 紅10軍團軍團長 35 08 江西南昌 被捕殺害
游步瀛 1903 湖南寶慶 11軍25師參謀處長 27 福建平和 陣亡
劉慕德 1903 陝西臨潼 服務社會
郝瑞徵 1900 陝西興平 服務社會
唐同德 1900 安徽合肥 教導1團3營學兵連連長 25 廣東海豐 陣亡
徐會之 1902 湖北黃岡 「總統府」參軍 50年代後不詳 少將
白龍亭 1899 山西五台 冀察戰區第5游擊挺進縱隊司令 48年之後不詳 上校
容海襟 1904 廣東中山 服務社會
王逸常 1896 安徽六安 純熙 軍委會政治部部附 86 10 24 湖北武漢 病逝 少將
張坤生 1899 陝西三原 誠厚 國防部參議 65 06 台灣台北 病逝 少將
徐象謙 1901 山西五台 子敬 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 90 09 21 北京 病逝 元帥
蔡 粵 1900 湖南華容 1軍1師1團副營長 27 01 29 江西龍游 陣亡
甘達朝 1903 廣東信宜 25師政治部主任 31 09 15 江西東固 陣亡 中校
蔣先雲 1902 湖南新田 巫山 11軍26師77團團長 27 05 28 河南臨穎 陣亡
項傳遠 1902 山東廣饒 望如 山東青濟警備司令 68 03 03 台灣 病逝 少將
李子玉 1900 山東濟南 國民革命軍連長 27 02 江西 陣亡
陳文寶 1901 廣西貴縣 服務社會
穆鼎丞 1897 陝西渭南 鴻賓 中訓團西北分團將官班視察組長 64 秋 病逝 少將
鄧春華 1900 廣東瓊州 「國防部」高參 70 08 13 台灣台北 病逝 少將
伍 翔 1901 福建泉州 一飛 中央party部軍隊party務處副處長 49年逃往香港 上校
鍾 彬 1900 廣東興寧 中兵 14兵團司令官 49 冬 北京 自殺 中將
張其雄 1902 湖北廣濟 書倉 8軍政治部副主任 26 10 10 湖南武昌 病逝 少將林斧荊 1902 福建閩侯 公俠 東南軍政長官公署處長 49年逃台,56年退役 少將
陳 皓 1898 湖南祁陽 工農革命軍1師1團團長 27 12 湖南茶陵 判逃處決
龍慕韓 1898 安徽懷寧 漢臣 85軍88師師長 38 05 作戰不利處決 上校
古 謙 1904 廣東茂名 服務社會
帥 倫 1900 江西銅鼓 1軍2師6團3營營長 26 09 24 江西南昌 陣亡
伍文生 1899 湖南耒陽 猶群 20軍1師1團party代表 27 08 江西會昌 陣亡
鄧文儀 1905 湖南醴陵 雪涼 「行政院」內務部政務次長 97年在世 少將
譚鹿鳴 1901 湖南耒陽 1軍1師副營長 25 10 13 廣東惠州 陣亡
劉長民 1899 廣西桂林 服務社會
羅煥榮 1900 廣東博羅 惠陽平山農民聯防辦事處教官 27 秋 被捕殺害
睦宗熙 1904 江蘇丹陽 98師政訓處長 37 08 17 上海 陣亡 上校
江 霽 1904 安徽霍丘 1軍2師連長 26 江西南昌 陣亡
王爾琢 1903 湖南石門 蘊璞 紅4軍軍委委員 28 08 25 江西崇義 陣亡
廖子明 1902 廣東連縣 月初 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偵探隊長 26 07 江西南昌 陣亡
潘學吟 1902 廣東新豐 國民party改組會會員 30 03 17 上海 暗殺
曾擴情 1897 四川威遠 慕沂 成都防守政治部主任 83 11 03 遼寧本溪 病逝 少將
廖 偉 1903 廣東欽縣 服務社會
蔡敦仁 1904 江蘇銅山 湖北保安2團代理團長 29 11 28 湖北安陸 陣亡
劉焦元 1902 廣東大埔 軍政部視察官 65 春 香港 病逝 少將
顏 浚 1901 四川宣漢 哲文 國防部部附 49年逃台 少將
陳 琪 1897 浙江諸暨 凹居 100軍軍長 71 山東濟南 病逝 少將
唐 星 1899 浙江嘉興 圍剿句2縱警備團長 33 08 18 湖北黃安 陣亡 中校
周惠元 1904 四川雙流 軍校第18期2總隊總隊長 49年逃台 少將
蔣 森 1900 湖南衡陽 服務社會
羅 群 1901 江西萬安 君羊 中央教導師2團6營營長 27 08 30 江西龍潭 陣亡 周振強 1903 浙江諸暨 健夫 浙西師管區司令兼金華城防司令江蘇杭州 病逝 少將
楊挺斌 1904 廣東梅縣 服務社會
趙榮忠 1899 山西五台 6軍15師1團團長 26 冬 湖北聖公 陣亡 追贈少將
楊步飛 1902 浙江諸暨 若鵬 淞滬警備副司令 46年7月退役,定居杭州 少將
陳公憲 1901 廣西蒼梧 服務社會
李繩武 1905 廣西容縣 「國防部」附員 60年退役 少將
劉 釗 1900 江蘇奉賢 服務社會
郭遠勤 1904 廣東番禺 服務社會
劉希程 1906 河南唐祖 曦晨 豫西綏靖區司令 90 河南 病逝 少將
宋希濂 1906 湖南湘鄉 萌國 川湘鄂綏靖公署主任 93 02 14 美國紐約 病逝 中將
戴 文 1902 湖南寶慶 子荷 湘西縱隊司令兼邵陽城防司令 87 湖北武漢 病逝 少將
謝翰周 1899 湖南寶慶 竹青 浙江警備1師1團3營營長 27 08 27 浙江 陣亡 陳平裘 1902 湖南道縣 國防部部附 49年移居美國 少將
張君嵩 1899 廣東合浦 岳中 廣東第10清剿區司令 廣東遂溪 為起義部下槍殺 少將
宋雄夫 1900 湖南寧鄉 1軍1師連附 26 秋 江西南昌 陣亡
郭冠英 1903 江西泰和 服務社會
余程萬 1902 廣東台山 石堅 雲南綏靖公署主任 55 08 27 香港 為竊賊所殺 中將
羅 奇 1902 廣西容縣 振西 陸軍副總司令 75 11 18 台灣台北 病逝 二級上將馮劍飛 1900 貴州盤縣 貴州保安處處長 47年7月退役 少將
顏逍鵬 1900 湖南茶陵 海謨 「內政部」次長 82 12 31 台灣 病逝 少將
譚作校 1903 廣西桂林 服務社會
丘宗武 1899 海南澄邁 發堂 海南南部防守區副司令 50年5月逃台,後移居外 陸汝群 1902 廣西容縣 旅長 51 鎮反處決 上校
吳興泗 1903 湖北京山 聯勤總部第6補給區司令 49年逃台 少將
陳德法 1901 浙江諸暨 民具 整編78師副師長 75 09 12 新疆烏魯木齊 病逝 少將
郭劍鳴 1903 江蘇銅山 服務社會
黃承謨 1901 福建上杭 獨立3旅副旅長 33 04 15 湖北黃安 陣亡 中校
黃彰英 1901 廣東高州 軍校4期政治科大隊副隊長 26 江西南昌 陣亡
印貞中 1899 浙江浦江 中統party務處副處長 37 02 病逝 追贈少將
林大塤 1904 廣東防城 服務社會
王泰吉 1906 陝西臨潼 紅26軍42師代理師長 34 03 03 陝西西安 被捕殺害
周天健 1906 浙江奉化 自強 第15新兵補訓處副處長 49年秋逃台 少將
石祖德 1900 浙江諸暨 蘊煒 聯勤總部辦公室主任 72 07 05 台灣台北 病逝 中將
范振亞 1895 江西臨川 一文 交通部警務處專員 40 病逝 上校
何復初 1901 江西清江 服務社會
肖 洪 1900 湖南嘉禾 譯青 軍校管理部主任 31 春 江蘇南京 暗殺 上校
朱一鵬 1900 湖南湘鄉 教導2團區隊長 25 10 廣東河婆 陣亡
鄭漢生 1902 廣東中山 服務社會
田毅安 1899 陝西臨潼 陝西party政軍聯合辦公廳副主任 49年逃台 少將
康季元 1899 浙江奉化 服務社會
尚士英 1903 陝西洋縣 服務社會
周品三 1901 浙江諸暨 18師副師長 70 浙江諸暨 病逝 少將
李培發 1900 陝西臨潼 陝西保安4團副團長 30 01 03 陝西三原 陣亡
沈利廷 1904 廣東羅定 服務社會
陳卓才 1902 廣西蒼梧 服務社會
毛煥斌 1904 陝西三原 軍校入伍生隊副連長 25 11 廣州長洲 陣亡
蔣孝先 1900 浙江奉化 嘯劍 軍委會委員長侍從室第3組組長 陝西西安 追贈中將
陳國治 1905 廣西岑溪 服務社會

第1隊 共計:129名 學員

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名單及結局(二)

第2隊:
李樹森 1898 湖南湘陰 朝贇 「國防部」參事室主任 64 03 16 台灣台北 病逝 少將
王家修 1902 江蘇沛縣 教導1團2營4連排長 25 03 12 綿湖 陣亡
林 英 1901 廣東文昌 雅齋 「國防部」部員 72 07 08 台灣 病逝 少將
杜成志 1902 廣東南海 服務社會
王 雄 1902 廣東瓊州 鏡波 文昌縣縣長 51 03 01 鎮反處決 少將
朱耀武 1900 山西右玉 「國防部」第1廳辦公室主任 79 03 06 台灣台北 病逝 少將
肖冀勉 1900 廣東興寧 「國防部」高參室主任 87 06 08 台灣台北 病逝 中將 黃 維 1904 江西貴溪 培我 12兵團司令官 89 03 20 北京 病逝 中將
馮聖法 1903 浙江臨浦 第2交警總局局長 57 冬 台灣台北 病逝 少將
鄭述禮 1904 廣東瓊州 團長 31 09 07 江西高興 陣亡 少校
洪顯成 1900 浙江浦江 浙江保安副司令 49年逃台 少將
羅毅一 1903 貴州赤水 服務社會
黎崇漢 1904 廣東文昌 海南警備1旅參謀長 27 07 13 海南瓊崖 陣亡
劉先臨 1903 河南唐河 國防部部員 46年7月退役 少將
何昆雄 1902 湖南資興 子偉 武漢防空司令部代理副司令 42年8月撤職 少將
王體明 1902 廣東東莞 3路軍總指揮部諮議 抗戰爆發後曾任東莞中學校長後經商
董 煜 1900 廣東化縣 載群 台灣警備總司令部高參 57年退役 少將
程 式 1900 四川江津 1軍22師65團團長 27 12 16 江蘇徐州 陣亡 追贈少將 俞濟時 1902 浙江奉化 良楨 總裁辦公室主任 49年逃台,97年在世 中將
李 模 1904 湖南新化 作耕 陸軍總司令部部附 49年移居香港 少將
鄭子明 1900 陝西高陵 高陵鄉長(34年後未任軍職) 89 09 10 陝西西安 病逝
伍文濤 1904 貴州黎平 樹帆 獨立3旅團長 28 山東 陣亡
胡 博 1901 廣東梅縣 服務社會
杜心樹 1899 湖南湘鄉 心如 國防部測量局局長 49年逃台 中將
李國干 1904 廣東梅縣 go-vern-ment善後救濟總署辦事處主任 49年逃台,75年在世 上校
賀聲洋 1905 湖南臨澧 靖亞 紅12軍代理軍長 31 肅反被害
王步忠 1903 江西吉安 教導1團1營代理連長 25 10 廣州河婆 陣亡
孫常鈞 1897 湖南長沙 敬業 1兵團高參 52 冬 湖南 病逝 少將
李延年 1900 山東廣饒 吉甫 福州綏靖公署副主任兼6兵團司令官台灣台北 病逝 中將
胡 遁 1901 四川雲陽 北伐東路軍總指揮部參謀 26 春 福建武平 陣亡
龔少俠 1902 廣東樂會 海南警保處副處長 50年5月逃台,86年在世 少將
董 朗 1899 四川簡陽 仲明 紅軍湘鄂邊獨立團參謀長 32 10 肅反殺害
黃珍吾 1890 廣東瓊州 靜山 台灣衛戍司令官 69 10 05 台灣台北 病逝 少將 李源基 1901 廣西容縣 服務社會
郭樹棫 1899 山西崞陽 士珍 1軍1師3團團長 27 02 福建福州 陣亡 追贈少將 許永相 1900 浙江諸暨 26師獨立1旅旅長 33 秋 因貽誤戰機處決 上校
桂永清 1900 江西貴溪 率真 「總統府」參軍長 54 08 12 台灣台北 海軍一級上將
韓雲超 1899 廣東文昌 競伯 樂東縣長 48 02 海南瓊崖 陣亡 少將
鍾 洪 1901 廣東興寧 服務社會
張德容 1901 陝西武功 海如 陝西第9、10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 49年逃台 少將
鄭洞國 1903 湖南石門 桂庭 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1兵團司令官 北京 病逝 中將
陳文山 1902 福建漳平 兆南 1軍1師2團4營12連連長 27 春 安徽鳳陽 陣亡 曹日暉 1904 湖南永興 耀卿 「國防部」參議 55 04 21 台灣台北 病逝 中將 朱炳熙 1899 浙江青田 總統府軍務局警衛處長 49年逃台 少將
張際春 1904 湖南醴陵 軍校政治教官 33 病逝
李蔚仁 1899 廣東興寧 海軍局政治部指導員 27 12 12 廣東廣州 陣亡
陳應龍 1901 廣東文昌 美山 第3新兵補訓處處長 51 海南文昌 鎮反處決 少將史仲魚 1895 陝西華縣 陝西軍管區副司令 59 12 31 四川成都 病逝 少將
李均煒 1902 廣東德慶 聯勤總部部附 49年移居香港 少將
謝清灝 1897 廣東梅縣 服務社會
劉赤忱 湖北廣濟
吳重威 1903 江西萍江 服務社會
林冠亞 1904 廣東文昌 教導團排長 25 03 12 廣東棉湖 陣亡
陳文清 1903 廣西武宜 服務社會
唐 震 1901 廣東興寧 C.Pparty員 28 06 被捕殺害
洪劍雄 1899 廣東澄邁 4軍政治部宣傳科長 26 08 03 湖南郴州 病逝
余海濱 1896 湖北光化 教導1團連長 25 03 14 廣東棉湖 陣亡
李良榮 1906 福建同安 良安 22兵團司令官 67 06 02 馬來西亞 車禍遇難 中將
焦達梯 1904 湖南瀏陽 島松 湖南第1區行政督察專員49年7月起義,90年在世 少將
周士第 1900 廣東樂會 訓練總監部副部長 79 06 30 北京 病逝 上將
葛國梁 1900 安徽舒城 服務社會
侯又生 1903 廣東梅縣 幼生 軍委會高參 97 03 17 安徽巢湖 病逝 少將
許繼慎 1901 安徽六安 謹生 紅12師師長 31 10 河南光山 肅反被害
酆 悌 1903 湖南湘陰 力余 長沙警備司令 38 11 20 處決 少將
唐 樹 1903 直隸易縣 東園 西北工農革命軍總司令 28 07 01 陝西渭南 陣亡 蔡任民 1897 河南新蔡 華珍 兵站總監部督察官 49年逃台 少將
彭干臣 1899 安徽英山 紅新10軍參謀長 35 皖南 陣亡
鍾煥全 1905 江西萍鄉 之覺 江西保安司令部代理參謀長 49年被俘 上校
陳 鐵 1902 貴州遵義 志堅 第8編練司令部司令官 82 10 貴州 病逝 中將
張人玉 1899 浙江金華 職務不詳 49年後不詳 少將
周鳳歧 1904 陝西高陵 步兵旅團附 28 病逝
李玉堂 1899 山東廣饒 瑤階 海南防衛副總司令兼32軍軍長 51 02台灣 處決 中將
李及蘭 1904 廣東陽山 自芳 廣州衛戍司令 57 03 21 台灣 病逝 中將
吳 斌 1900 廣東茂名 乘雲 「國防部」高參 90 02 台灣台北 病逝 少將
甘 杜 1904 廣西蒼梧 服務社會
趙 枏 1902 湖南衡山 教導1團連party代表 26 09 江西南昌 陣亡
羅倬漢 1901 廣東興寧 聯勤總部廣西供應局局長 49年移居香港 少將
趙子俊 1889 湖北武昌 1軍2師4團6連連長 26 09 24 江西南昌 陣亡
馬勵武 1904 陝西華縣 克強 整編26師師長 47年1月20日被獲釋後定居山東棗庄 少將
湯家驥 1901 陝西郿縣 36師216團代理團長 35 初 陣亡 少校
梁廣烈 1901 廣東雲浮 國防部部附 60 台灣 病逝 上校
宋思一 1899 貴州貴定 貴州警備司令 84 11 貴州貴陽 病逝 少將
白海風 1900 熱河建平 整編騎兵2旅旅長 56 春 西北地區 病逝 少將
顧希平 1902 江蘇淮陰 1戰區政治部主任 49年逃台,後移居美國 少將
郭德昭 1906 安徽英山 20軍3師經理處長 27 江西會昌 陣亡
文志文 1900 湖南益陽 1軍2師5團團長 26 江西南昌 陣亡 追贈少將
張隱韜 1901 直隸南皮 仁超 津南民軍司令員 26 02 05 河北鹽山 被捕殺害
梁錫古 1905 廣東梅縣 新4軍教導總隊幹部 41 01 皖南 陣亡
嚴 武 1902 安徽廬江 「國防」大學戰役系主任 87 07 18 台灣台北 病逝 中將
李之龍 1897 湖北沔陽 在田 海軍局代理局長兼中山艦艦長 28 02廣東廣州 被捕殺害
黃 鰲 1902 湖南臨澧 鈞德 工農革命軍4軍參謀長 28 09 07 湖南石門 陣亡
李奇中 1906 湖南資興 第16綏靖區副司令官 83 病逝 少將
李鳴珂 四川
石鳴珂 1901 四川 新兵補充訓練處督察 46年退役 上校
王錫鈞 1906 湖南寧鄉 克廉 「國防部」高參室副主任 66 春 台灣 病逝 少將
嚴沛霖 1902 陝西乾縣 雲生 陝西警備1旅旅長 81 09 05 陝西乾縣 病逝 上校
陳 劼 1898 湖南長沙 1兵團參議 91 11 12 湖南長沙 病逝 上校
丁炳權 1897 湖北雲夢 御伯 197師師長 40 01 25 江西武寧 病逝 少將
萬全策 1902 廣西蒼梧 教導總隊1旅參謀長 37 12 11 江蘇南京 陣亡 上校
賈韞山 1901 江蘇徐州 惠亭 「國防部」高參 80 11 01 台灣台北 病逝 少將
袁滌清 1905 廣東南海 新2軍副軍長 49年逃台,52年退役 少將
申茂生 1896 湖南衡陽 睦耕 1兵團高參 49年參與湖南和平起義 少將
趙履強 1904 浙江嵊縣 20師連長 26年於南昌受傷致殘,返鄉居住
丘飛龍 1902 廣東澄邁 結山 教導2團3營8連排長 25 06 11 廣東廣州 陣亡
呂昭仁 1902 廣西陸川 中央教導師副團長 27 江蘇龍潭 陣亡
孫樹成 1902 江蘇銅山 27師72團團長 27年後不詳
凌技雄 1896 湖南長沙 孟彪 國民革命軍總部警衛團連指導員 27 江西南昌 陣亡
張作猷 1904 福建永定 服務社會
張本清 1904 湖南晃縣 憲兵旅長 49 02 14 湖南晃縣 為幫會暗殺 上校
陳子厚 1905 湖南湘鄉 1軍1師1團連長 25 10 廣東揭陽 陣亡
鄭炳庚 1901 浙江青田 煥平 「國防計劃局」副局長 80 03 05 台灣台北 病逝 中將
李 榮 1905 浙江縉雲 服務社會
陳拔詩 1901 廣西玉林 國防部部附 49年後不詳 少將
王克勤 1906 陝西臨潼 服務社會
李 青 1904 湖南桂陽 軍委會委員長侍從室侍從副官 34 春 病逝 上校
蔡鳳翁 1906 廣東萬寧 鳳翕 福建保安1旅旅長 36 春 福建 病逝 上校
陳 堅 1900 安徽寧國 服務社會
陳志達 1899 浙江奉化 交通部第2交警總局副局長 49年秋移居美國 少將
陳 沛 1901 廣東茂名 度侯 「國防部」高參 87 12 24 台灣台北 病逝 少將
甘麗初 1901 廣西容縣 日如 桂林綏靖公署副主任兼桂東軍政長官廣西追贈二級上將
謝瀛濱 廣東從化
呂佐周 1902 江西上饒 服務社會
第2隊 共計:126 名 學員

⑤ 高林是誰啊

一、原解放軍高級後勤學校政委

(1918—1999)湖北省大悟縣人。一九三一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六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十五軍團第七十五師二二五團文印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政治部青年幹事、青年股股長、宣傳隊隊長,八路軍第二縱隊新編第三旅八團營政治教導員,冀魯豫軍區獨立團政治處組織股股長、團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一縱隊三旅二十團政治委員,冀魯豫軍區獨立第一旅二團政治委員,魯中南軍區第七軍分區二團政治委員,華東軍區警備第二旅五團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徐州警備旅政治部副主任,師政治部主任,華東軍政大學第一總隊一科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高級系政治處主任、院務部政治處主任、物資保障部政治委員,高等軍事學院院務部副部長、部長,蘭州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高級後勤學校政治委員。一九六四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編輯本段二、江蘇省紀委駐省體育局紀檢組組長

江蘇省紀委駐省體育局紀檢組組長、黨組成員。男,1957年11月生,漢族,江蘇揚州人,大專學歷,1979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4年3月參加工作。 1974年先後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空軍第九航空學校學習。1978年後在空軍航空兵、沈陽軍區工作。2004年任江蘇省紀委駐省體育局紀檢組組長、黨組成員。 主管紀檢監察、審計、群眾體育、人事、老幹部、外事、宣傳、法制、電子政務、保密、安全保衛工作,分管紀檢組、監察室、辦公室(外事處)、群體處、人事處、老幹部處、體總秘書處、社體中心、氣功辦、省棋牌運動管理中心,聯系宿遷市、淮安市體育局工作。
編輯本段三、蘭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高林,1942年8月生,甘肅人。大學文化,蘭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主要學術成果:擅長內分泌代謝疾病的治療。發表《蘭州地區糖尿病並發症208例分析》等論文40餘篇,並從事地方甲狀腺腫、克汀病、亞克汀病的科研工作,獲得國家科技成果完成證書。兼任甘肅省內分泌專委會主任委員。
編輯本段四、上海交通大學電子系博士
高林,男,1980年12月生,浙江金華人 本科,南京郵電大學,信息工程系,通信與信息工程專業 碩士&博士,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電子系,通信與信息專業 研究方向:無線通信和網路,包括MIMO和OFDM技術、協作通信、認知無線電網路、動態頻譜分配、博弈論和博弈學習機制。 碩士期間,主要從事MIMO-OFDM系統中自適應資源分配和預編碼技術的研究。 博士期間,主要從事博弈論和認知無線電相關的研究工作,包括: 1. 基於博弈論和拍賣理論的動態頻譜分配; 2. 基於經濟學相關理論的市場驅動頻譜分配技術; 3. 合作認知無線電網路的機制設計; 4. 基於博弈論的分布式功率控制; 參與項目: 1. LTE試驗系統的開發 2. LTE-Advanced提案
編輯本段五、深圳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

姓 名 高林 職 務 深圳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 性 別 男 民 族 漢 出生日期 1962年9月 籍 貫 北京 學歷背景 東北重機學院自動控制專業研究生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83年7月參加工作,歷任:東北重機學院助教,燕山大學自動化系講師,深圳深遠貿易公司部長,深圳市投資促進中心主任科員,深圳市外商投資局辦公室副主任,深圳市外商投資局招商處副處長,深圳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投資促進處副處長、處長,深圳市貿易工業局投資促進處處長,深圳市貿易工業局計劃財務處處長,深圳市貿易工業局辦公室主任,深圳市貿易工業局黨組成員、市投資推廣署副署長(副局級)。自2009年8月起,任深圳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 工作分工 分管行政處、生產服務業處、投資推廣處、外商投資管理處。分管美辦、歐辦、日辦、澳辦。
編輯本段六、中國科學院研究員
職 稱:研究員(自然科學) 通訊地址: 烏魯木齊市北京南路40號附1號 郵政編碼: 830011
簡歷

高林,男,漢族,1961年出生,祖籍北京。中共黨員,理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高林同志長期從事油田化學及化工工程方面的研究。曾參加「超低界面張力機理研究」項目;「油-微乳-鹽水三相體系中間相微乳的在序性研究」等項目的科研工作; 吐哈油田井下作業用壓井液的研製;2萬噸/年石油液化氣、凝析油的綜合深度加工建設工程;「由FCC-LPG採用專利技術生產聚異丁烯副產齊聚油一萬噸(處理量)工業示範性裝置」; 「新疆庫車年加工一萬噸凝析油生產BTX工業示範性裝置」;中國科學院「九.五」院重大項目,「天然氣、煉廠氣轉化利用新技術研究與開發」之「油田輕烴綜合利用」;「年加工2 萬噸凝析油生產BTX工業性示範裝置國家重點工業性試驗項目」及西部行動項目「新疆若干特產植物資源的精加工利用研」和「新型pH控釋葯物載體的研究與應用」等科研項目工作。 已培養畢業研究生24人(博士2人、碩士12人),發表論文40餘篇(SCI收錄2篇),申請發明專利19件(其中授權10件)。 高林同志主要的學術兼職有: 新疆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客座教授、《分析測試技術與儀器》雜志編委、國家新材料產業項目評委、國家863項目評審專家。 高林同志曾獲國家級有特殊貢獻專家政府津貼、中國科學院和中組部,「西部之光」首批項目入選人員、第四屆新疆青年科技創新獎十大傑出獎、中國專利91.1.05525.8獲1992年北京國際發明展覽會銀獎。
主要研究領域
石油化工及化工工程方面的研究及化工工藝集成 1. 石油化工 油田井下作業用壓井液的研製、石油液化氣及凝析油綜合深加工方面的研究,對新疆地區油田生產和增加石油付產品的附加起到了推動作用。 2. 化工工程 石油液化氣、凝析油的綜合深度加工和輕烴芳構化方面的工作。 3. 化工工藝集成 與塔里木油田合作項目雅克拉構造區輕烴回收裝置的技術改造;與烏魯木齊石化總廠合作項目,1萬噸/年FCC-LPG工業示範裝置技術合作;及國家重點工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點)年加工2萬噸凝析油生產BTX工業性示範裝置等項目。合理優選化工工藝,集成於一體。 代表性文章 REPRESENTATIVE PUBLICATIONS 1. 「油-微乳-鹽水三相體系中間相微乳的有序性研究」,化學學報,ACTA CHMICA SINICA 1993,51,105-111。 2. 「油-微乳-鹽水三相體系中間相微乳液的電子顯微研究」,化學學報,ACTA CHMICA SINICA 1998,56,1070-1074。 3. 「聚合物/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的研究進展」,應用化工,2003,3 4.「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在醫葯領域中的應用」,化學推進劑與高分子材料,2005,3。 5.「腸溶包衣材料的發展及其開發」,《華西葯學》,2007。
研究領域
應用化學
編輯本段寶業湖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

⑥ 林海雪原人物 高波真有其人么 請給解答

楊子榮確有其人,所以,《林海雪原》開篇就寫道:「以最深的敬意,獻給我英雄的戰友楊子榮、高波等同志,以表達對戰友的深切懷念。」

楊子榮是山東膠東半島人,1945年參軍,在曲波所在的部隊,一直打到東北。楊子榮年紀大,打過游擊。曲波覺得楊子榮經歷多一些,性格穩當,善於與人講各種故事,就讓他當偵察排長。曲波在部隊表揚楊子榮,說他對付土匪有大智。

他是在活捉匪首座山雕以後的戰斗中犧牲的。當時《東北日報》刊登了戰斗英雄、偵察英雄楊子榮犧牲後,二團領導、海林縣委領導抬著楊子榮棺槨,葬於海林縣境內的報道。這份《東北日報》至今仍收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內。

1981年,海林市重新選了墓地遷葬楊子榮,建立了烈士陵園,豎起了高高的墓碑。2003年,我回到海林市故地,專門參觀了烈士陵園里的楊子榮陵墓。在參觀中我還得知,曾擔任過「楊子榮排」的排長們聚在一起,到楊子榮陵前祭奠過,並捐款萬元用於陵墓的修繕。

一身功勛的楊子榮沒能看到剿匪的最後勝利,這使活著的戰友們永生痛惜。

(6)警三旅宣傳隊擴展閱讀:

作者曲波終生牽念林海雪原。

在戰爭年代,我們倆都在前方後方工作,只有到了齊齊哈爾才有了一個家。工廠離宿舍較遠,有時踏著大雪歸來,就會想起飛襲威虎山的狂風暴雪的日子。

那時,曲波與戰友們一起商討剿匪方案,由楊子榮帶5名偵察員裝扮成上山入伙的土匪,潛入匪巢活捉了座山雕。座山雕被抓住後,關在政治部保衛處。

我見過他,是一個70多歲的小老頭,長得有點怪。解放軍在屋裡、走廊養了幾盆花、幾只兔子,讓他種花、喂兔子,沒有對他懲罰,後來他自己老死在裡面。

曲波一輩子都記掛戰友們,思緒時常回到茫茫的林海雪原。他在《林海雪原》的後記中這樣寫道:「及抵家,一眼望見那樣幸福地甜睡著的愛人和小孩子,一陣深切的感觸湧上我的心頭……我的宿舍是這樣的溫暖舒適,家庭生活又是如此的美滿,這一切,楊子榮、高波等同志沒有看到……」

《林海雪原》中少劍波的形象有80%的成分取自曲波自己的經歷。他總說自己身上有一股革命的英雄主義。在小說中,可以找到他們那一代軍人犧牲奉獻的高尚精神和英勇頑強的時代內涵。

曲波晚年因病於2002年去世。

⑦ 誰有豫劇豫西調的資料啊尤其是王二順、崔少奎的資料。。。

王二順 (1920一1977年) 河南省登封縣郜城鎮人。原籍河南偃師。幼年隨五叔學吹瑣吶,拉胡琴。12歲進登封大金店王金林科班學戲。15歲以演出《掛畫》而嶄露頭角。1945年參加八路軍豫西抗日先遣隊六支隊,1946年編入新四軍三旅宣傳隊。1947年轉入地方,搭密縣太乙班從藝,1950年冬進洛陽五月劇社,後轉入洛陽市豫劇團任主演。並於馬元鳳結婚。 王二順主攻武生,兼演須生、花臉,文武兼備,人稱:「五把叉」。先後師承豫西戲簍子李留住,名小生徐雙槐,名須生張同慶,花臉韓小丹等。功底堅實,技藝嫻熟,功架穩健,有「變臉」、「出彩」、「倒踢椅子」等特技。其唱腔承豫西派本嗓「下五音」行腔,剛柔相濟,獨樹一幟。所飾《楊金花奪印》中的寇準,《打金枝》中的唐王,《長板坡》中的趙雲,《下燕京》中的趙匡胤,《投衙》中的田雲山及現代戲《向陽商店》中的經理等,其主要唱段均灌製成唱片或被電台錄音。曾獲中南區戲曲會演演員二等獎。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會演演員一等獎,井於1954和1965年兩次晉京演出。 王二順(1920一一1977)是豫劇中正宗豫西調流派的優秀演員。出生在河南省登封縣告城鎮—個貧苦家庭里。祖籍偃師,祖父逃荒到登封告城落戶。祖父王青,排行老三,兄第五人均以剃頭、吹嗩吶為生,方圓頗有名聲, 大伯、二伯及四叔去世早,他自己弟兄三人,五歲喪父,為了活命,母親將不足二歲的三弟送給他人為子。幼軍跟五叔王戊寅學嗩吶和胡琴,十二歲與兄王大順隨班到鞏縣演出。數月未回,母親沿路乞討,四處尋找,杏無音信,悲餓交加,病死在破廟里。 王二順後來,進入大金店王惠麟所辦科班,十五歲藝滿留進演唱,在業師韓延文的熏陶下,進步很快。 飾演「桂畫」,初露頭角。二十歲到盧店鎮蔡子書戲班,以後相繼到臨汝、偃師、密縣等地演出,已享盛名。 1945年,與愛人馬元風及兄王大顧在登封參加皮定均豫西抗日先遣六支隊政治部宣隊。當年南下到桐柏山,改為新四軍五師三旅宣傳隊;後因隨軍不便,於1947年五月轉入地方密縣太乙老班。全國解放後,到洛陽五月劇團(社),洛陽市豫劇二團。 』 、 1952年,全國第一屆戲曲觀窿匯演,王二順為河南代表,赴京演出《滾鼓劉封》,王飾張飛,演技精湛,形象逼真,被評為二等獎。 1954年9日,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隨河南省歌劇團赴京為大會演出了《反徐州》,,飾演康保才,唱腔洪亮寬厚,台風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受到大會代表們的熱情 贊揚和國防部長彭德環的親切接見。 1956年,河南省首屆戲曲匯演,由崔嵬導演,再次演出《滾鼓劉封》,王飾張飛,榮獲個人表演一等獎。 1958年,河南省現代戲曲匯演,洛陽市豫劇二團的《澗河飛上邙山嶺》參加了匯演,被評為優秀劇目。 1963年,洛陽市豫劇二團赴京匯報演出,王二順飾演了《花打朝》中的程咬金。王二順在傳統劇目,新編歷史劇目和現代戲中,塑造人物比較成功的有: 長板坡---趙 雲 滾鼓劉封---張 飛 花打朝---程咬金 斬白士琪---白士琪 石達開---石達開 李 闖 王---闖 王 傳 槍---爺爺 向陽商店---經 理 「十年動亂」期間,王二順受到了殘酷的折磨,被鍬斗遊街、綁架毆打,致使肘骨受傷,「專政」七年之久。後雖平反昭雪,但健康狀況已不如前,且患有高血壓症。即使這 樣,王二順始終不忘自己是人民的演員,仍堅持排練登台演出,在《扒瓜園》、《龍江頌》、《紅色娘子軍》等現代戲中,成功地塑造了新型人物。 王二順的《楊金花奪印》、《打金枝》和《向陽商店》的錄音灌片,受到聽眾歡迎。 王二順是豫西調大腔大口唱腔的傑出代表,有著本嗓下五音行腔,嗓音宏亮,音域寬厚,剛柔結合,行腔自然,優美動聽, 到老聲譽不哀。因為他的功底厚, 專攻武生,兼演須生、花臉,能文能武。更重要的條件是他在弦樂台調基礎上練練好真嗓喝功之後,又緊跟隨著旦角引起的升弦過程,從B調起,半度—度地升高,他也把嗓音逐漸鍛煉,力爭攆上弦,終於唱到了bE調;並在他吸收旦角唱腔的基礎上加以改革,成為豫西流派靠山簧調男唱腔的創始人,在豫劇男聲唱腔中獨樹一幟,為豫劇男聲唱腔開辟了道路,並為豫劇男唱腔演現代戲作出了貢獻。 前輩藝人趙保、楊庚、李妞等曾這樣評價王二順:「人家胳膊腿都是活的!道白清晰,身段利落;尤其鬍子,鸞帶操動別具一格,在倒開門、踢椅子、蠍子尾、金雞獨立、創立 翻、抖帽翅等技藝上很少人比得上。是文武須生、臉子俱全的『五把叉』幹家!」享有「壓塌洛陽」之稱。他的去世,使豫西調男真噪唱腔後繼乏人。 ------ 徐清發 郭明治 (1920—1977年) 河南省登封縣郜城鎮人,豫西調名家。 + (1920—1977年) 河南省登封縣郜城鎮人,[[豫西調]]名家。 原籍河南偃師。幼年隨五叔學吹嗩吶,拉胡琴。12歲進登封大金店王金林科班學戲。15歲以演出《掛面》而嶄露頭角。1945年參加八路軍豫西抗日先遣隊六支隊,1946年編入新四軍三旅宣傳隊,1947年轉入地方,搭密縣太乙班從藝,1950年冬進洛陽五月劇社,後轉入洛陽市豫劇團任主演。王二順主攻武生,兼演須生、花臉,文武兼備,人稱「五把叉」。先後師承豫西戲簍子李留柱,名小生徐雙槐,名須生[[張同慶]],花臉韓小丹等。功底堅實,技藝嫻熟,功架穩健,有「變險」、「出彩』、「倒踢椅子」等特技。其唱腔承豫西派本嗓「下五音」行腔,剛柔相濟,獨樹一幟。所飾《楊金花奪印》中的寇準,《[[打金枝]]》中的唐王,《長坂坡》中的趙雲,《下燕京》中的趙匡胤,《投衙》中的田雲山及現代戲《向陽商店》中的經理等,其主要唱段均灌製成唱片或被電台錄音。曾獲中南區戲曲會演演員二等獎。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會演演員一等獎,並於1954和1965年兩次晉京演出。 原籍河南偃師。幼年隨五叔學吹嗩吶,拉胡琴。12歲進登封大金店王金林科班學戲。15歲以演出《掛面》而嶄露頭角。1945年參加八路軍豫西抗日先遣隊六支隊,1946年編入新四軍三旅宣傳隊,1947年轉入地方,搭密縣太乙班從藝,1950年冬進洛陽五月劇社,後轉入洛陽市豫劇團任主演。王二順主攻武生,兼演須生、花臉,文武兼備,人稱「五把叉」。先後師承豫西戲簍子李留柱,名小生徐雙槐,名須生[[張同慶]],花臉韓小丹等。功底堅實,技藝嫻熟,功架穩健,有「變險」、「出彩』、「倒踢椅子」等特技。其唱腔承豫西派本嗓「下五音」行腔,剛柔相濟,獨樹一幟。所飾《楊金花奪印》中的寇準,《[[打金枝]]》中的唐王,《長坂坡》中的趙雲,《下燕京》中的趙匡胤,《投衙》中的田雲山及現代戲《向陽商店》中的經理等,其主要唱段均灌製成唱片或被電台錄音。曾獲中南區戲曲會演演員二等獎。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會演演員一等獎,並於1954和1965年兩次晉京演出。

⑧ 曾思玉的人物生平


曾思玉(1911年2月2日—2012年12月31日),漢族,江西省信豐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1928年參加信豐縣農民起義;1930年加入江西信豐游擊隊,任小隊長;1930年8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二軍六十四師,歷任通訊班副班長、青年學校學員、宣傳隊分隊長、中隊長;1932年春入瑞金紅軍學校學習,同年秋起任紅十二軍三十六師一○八團二連政治委員;1933年春起任紅十二軍三十六師一○七團代政治委員、一○九團政治委員,紅一軍團第二師六團、五團俱樂部主任;1934年秋起任第二師政治訓練隊隊長兼政治指導員、第二師司令部通信主任;參加了長征;1935年夏起為紅軍大學一期二科一隊學員;1935年冬起任紅一軍團司令部偵察參謀;1936年夏起任軍委警衛第三團政治委員、紅一軍團第二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第二師第四團政治委員。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秋起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五團政治處民運股股長,六八六團政治處主任;1938年春起任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六八九團政治委員;1939年冬起任魯西軍區政治部主任;1940年冬起兼任運河支隊政治委員;1941年春起任三四三旅政治委員;1942年冬起任冀魯豫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1944年10月至1945年10月任晉冀魯豫軍區第八軍分區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10月起任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1945年冬起任晉冀魯豫軍區第一縱隊副司令員;1946年秋起任冀察軍區副司令員、冀熱察軍區司令員,晉察冀野戰軍第四縱隊副司令員、司令員;1947年6月起任晉察冀野戰軍第四縱隊司令員;1949年4月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兵團第六十四軍軍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陸軍第六十四軍軍長;1951年至1955年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十九兵團第六十四軍軍長,志願軍第十九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率部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積極防禦作戰和反擊馬良山、高旺山等戰斗。
1955年至1957年7月在解放軍軍事學院戰役系學習;1958年1月至1959年10月任沈陽軍區參謀長、軍區黨委常委;1959年10月至1967年7月任沈陽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至1960年5月),其間:1960年3月起任軍區黨委副書記、第四書記;1966年1月至1967年8月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委員;1967年7月至1973年12月任武漢軍區司令員,歷任軍區臨時黨委書記、黨委第一書記、書記;1968年2月至1973年12月任湖北省革委會主任,其間:1970年3月至1971年3月任省革委會黨的核心小組組長;1971年3月至1973年12月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一書記;1973年12月至1980年1月任濟南軍區司令員、軍區黨委第一書記(1974年起);1969年4月至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1980年1月至1982年8月任南京軍區顧問;1983年離休。
曾思玉同志是中共第九屆、十屆、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三、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中共十一屆一中全會相繼任中央軍委委員。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2012年12月31日上午9時20分,曾思玉同志病逝於遼寧省大連市,享年102歲。

⑨ 高波的主要貢獻

繼調警三旅政治部任民運科科長。經過中共中央西北局和中共三邊地委長期做工作,駐三邊的國民黨第十一旅准備於1945年10月25日起義,警三旅奉命策應。那天,高帶宣傳隊在寧條梁前線喊話,為起義部隊助威。起義成功後,原國民黨第十一旅改編為八路軍新編第十一旅,高被派到該旅第一團任政委。這個團的團長趙級三是在士兵嚮往民主的大潮下被迫起義的,骨子裡仍然留戀舊軍隊,高波和政工人員費了很大氣力,才使全團穩定下來。1947年3月,寧夏馬鴻逵奉蔣介石命令進犯三邊,以配合胡宗南由南線向延安和陝甘寧邊區的進攻。新編第十一旅和三邊軍民開始自衛戰爭。就在馬鴻逵氣勢洶洶連占鹽池、定邊、安邊等縣城,一團奉命撤往定邊南部山區的時候,趙級三叛變了。為了拉走部隊,趙設計誘捕了高波等共產黨員,送往銀川邀功。馬鴻逵對高許以高官厚祿,遭高痛罵,同年5月高被轉押到蘭州。在獄中,他聯絡共產黨員成立中共獄中支部,組織難友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斗爭。1948年5月,高被押送到江蘇鎮江的國防部訓導所。身陷囹圄,不管被關押何處,不管國民黨軍警的軟硬兼施,他始終堅強不屈。後被送往南京,10月下旬在雨花台就義。

⑩ 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這句話全文!

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出自毛澤東的《論反對帝國主義的策略》。

全文包括四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目前政治形勢的特點;

第二部分:民族統一戰線;

第三部分:人民共和國;

第四部分:國際援助。

其中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所在第一部分目前政治形勢的特點中,其具體內容是:

講到長征,請問有什麼意義呢?我們說,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歷史上曾經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十二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人的兩只腳,長驅二萬余里,縱橫十一個省。

請問歷史上曾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沒有,從來沒有的。長征又是宣言書。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帝國主義者和他們的走狗蔣介石等輩則是完全無用的。長征宣告了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圍追堵截的破產。長征又是宣傳隊。

它向十一個省內大約兩萬萬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不因此一舉,那麼廣大的民眾怎會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還有紅軍這樣一篇大道理呢?長征又是播種機。它散布了許多種子在十一個省內,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將來是會有收獲的。總而言之,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

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黨。沒有共產黨,這樣的長征是不可能設想的。中國共產黨,它的領導機關,它的幹部,它的黨員,是不怕任何艱難困苦的。誰懷疑我們領導革命戰爭的能力,誰就會陷進機會主義的泥坑裡去。長征一完結,新局面就開始。

直羅鎮一仗,中央紅軍同西北紅軍兄弟般的團結,粉碎了賣國賊蔣介石向著陝甘邊區的「圍剿」,給黨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

主力紅軍如此,南方各省的游擊戰爭怎麼樣呢?南方的游擊戰爭,受到了某些挫折,但是並沒有被消滅。許多部分,正在恢復、生長和發展。

在國民黨統治區,工人的斗爭正在從廠內向著廠外,從經濟斗爭向著政治斗爭。工人階級的反日反賣國賊的英勇斗爭,現在是在深刻地醞釀著,看樣子離爆發的時候已不遠了。

農民的斗爭沒有停止過。在外禍、內難、再加天災的壓迫之下,農民廣泛地發動了游擊戰爭、民變、鬧荒等等形態的斗爭。東北和冀東的抗日游擊戰爭,正在回答日本帝國主義的進攻。

學生運動已有極大的發展,將來一定還要有更大的發展。但學生運動要得到持久性,要沖破賣國賊的戒嚴令,警察、偵探、學棍、法西斯蒂的破壞和屠殺政策,只有和工人、農民、兵士的斗爭配合起來,才有可能。

民族資產階級、鄉村富農和小地主們的動搖以至參加抗日斗爭的可能性,前面已經說過了。

少數民族,特別是內蒙民族,在日本帝國主義的直接威脅之下,正在起來斗爭。其前途,將和華北人民的斗爭和紅軍在西北的活動,匯合在一起。

所有這些都指明,革命的陣勢,是由局部性轉變到全國性,由不平衡狀態逐漸地轉變到某種平衡狀態。目前是大變動的前夜。黨的任務就是把紅軍的活動和全國的工人、農民、學生、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的一切活動匯合起來,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革命戰線。


(10)警三旅宣傳隊擴展閱讀

《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是毛澤東於1935年12月27日在陝北瓦窯堡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所作的報告。毛澤東的這個報告是在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窯堡會議之後作的。

這一次政治局會議批評了黨內那種認為中國民族資產階級不可能和中國工人農民聯合抗日的錯誤觀點,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是一次極關重要的會議。

毛澤東根據中央決議在這里充分地說明了和民族資產階級在抗日的條件下重新建立統一戰線的可能性和重要性,著重地指出共產黨和紅軍在這個統一戰線中的具有決定意義的領導作用,指出了中國革命的長期性,批判了黨內在過去長時期內存在著的狹隘的關門主義和對於革命的急性病——這些是黨和紅軍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遭受嚴重挫折的基本原因。

同時,毛澤東喚起黨內注意一九二七年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引導革命歸於失敗的歷史教訓,指出了蔣介石必然要破壞革命勢力的趨勢,這樣就保證了後來中國共產黨在新環境中能夠具有清醒的頭腦,在蔣介石的無窮欺騙和很多次的武裝襲擊中,使革命力量不致遭受損失。

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共中央在貴州遵義舉行的政治局擴大會議,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領導,改變了過去「左」傾機會主義的領導。但那次會議是在紅軍長征途中召集的,所以只能夠對於當時最迫切的軍事問題和中央領導機構問題做了決議。

紅軍長徵到達陝北之後,中共中央才獲得可能去有系統地說明政治策略上的諸問題。對於這類政治策略上的問題,毛澤東的這篇報告作了最完整的分析。

閱讀全文

與警三旅宣傳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師資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912
百度競價推廣計劃方案 瀏覽:850
2015年度公司培訓計劃方案整理版 瀏覽:255
深圳披披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市場營銷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瀏覽:466
泉州市聚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76
美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841
設備培訓組織方案 瀏覽:121
建設工程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567
2017年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608
華晨消防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839
市場營銷學吳建安期末考點 瀏覽:869
開展科技輔導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331
有關電子商務的填空題 瀏覽:601
網路營銷的外文文獻及翻譯 瀏覽:117
毛筆書法教師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939
規章制度培訓方案 瀏覽:619
食人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1
幼兒園游戲活動園本培訓方案 瀏覽:850
中心校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