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海安普法宣傳

海安普法宣傳

發布時間:2021-12-16 01:47:11

Ⅰ 海安廣電寬頻一年多少錢

每個地方的廣電寬頻活動不同,資費也不一樣,建議你通過如下方式進行查詢:
1、 去最近的廣電營業廳咨詢最新的寬頻資費。
2、 撥打廣電電話咨詢最新的寬頻資費。
3、 找到附近貼的廣電寬頻宣傳單查看上面的資費,或者撥打傳單上的業務員電話進行咨詢。

Ⅱ 2020年憲法宣傳標語

1、認真實施「五五」普法規劃,扎實開展法制宣傳教育。

2、傳播法律知識,培養法制觀念,弘揚法治精神。

3、人人學法用法,個個依法辦事。

4、深入開展「五五」普法,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質。

5、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6、學法辨是非,知法明榮辱,用法止紛爭。

7、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全面推進法治海安建設進程。

8、建設法治海安,構建和諧社會。

9、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10、普及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推進法治建設。

11、加強法制宣傳,服務經濟建設,堅持科學發展。

12、尊重憲法,崇尚法治。

13、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

14、弘揚民主精神,加強法制觀念,堅持依法行事,維護法治環境。

15、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弘揚法治精神。

16、開展普法教育,營造發展環境。

17、弘揚憲法精神,增強法治觀念。

Ⅲ 南通海安發生一起持刀搶劫案,嫌疑人已落網,嫌疑人會被如何懲罰

南通海安發生一起持刀搶劫案,嫌疑人已落網,嫌疑人將會被依法判處死刑。


古往今來,欠債還錢,殺人償命,在這次的事件中持刀搶劫本身就是重罪,而且還導致1死2傷,更是罪加一等,因此犯罪嫌疑人將會被依法判處死刑。希望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能夠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避免因為一時沖動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相信經過這件事情之後,這名犯罪嫌疑人也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等待,他的將是冰冷的手銬以及無情的死刑。

3、我的個人看法是什麼?

我認為在這件事情中犯罪嫌疑人正是因為無知,所以才會釀成如此嚴重的後果,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及時展開普法工作,持刀搶劫必須要依法承擔責任,相信經過這件事情之後,也會給其他人敲響警鍾。

Ⅳ 海安鎮的歷史沿革

海安縣治歷史上幾度廢立,且置縣時間不長,有關海安縣歷史上的境域情況散見一些古籍和清代、民國時期海安留下的幾部殘編斷簡之中。我們在編纂《海安縣志》時,查閱了大量歷史資料,尋得一些蛛絲馬跡。
一、西晉以前海安屬海陵縣
1973~1978年,海安境內西部(原沙崗公社青墩大隊)青墩遺址的發掘和研究表明,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海安縣中西部已經成陸,並有人類聚居活動。夏、商、西周時期,海安一帶屬九夷(淮夷)之地。禹分天下為九州,海安為「禹貢揚州之域」。從周武王至周元王時,海安一帶屬吳國地域。春秋、戰國時期,海安與周圍數縣均稱「海陽」,今如皋、海安、泰州一帶屬吳國,地名為鄖,在今海安立發橋一帶。《海安縣志》大事記根據立發橋清時的碑文,記載為「魯哀公十二年(前483年),魯哀公會衛侯於鄖」。這可能與事實有誤,因為據新版《如皋縣志》稱,《左傳》記載:「魯哀公十二年,衛侯會吳於鄖」。根據《左傳》魯哀公十二年經與傳的記載,筆者認為應是吳、魯、衛、宋在此相會。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滅吳,海安一帶遂屬越。
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又滅越,海安又為楚地。秦統一中國後,海安屬東海郡廣陵縣。漢初屬東陽郡,初屬東楚,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屬楚國,次年屬荊國,高祖十二年屬吳國。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屬江都國。漢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臨淮郡,轄29縣,海安屬海陵縣(見《漢書》1589頁)。漢元封五年(前106年),臨淮郡上屬徐州刺史部。東漢時,海安仍為海陵縣地。漢獻帝十八年,曹操廢海陵縣。三國時期,吳國呂岱復置海陵縣。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仍置有海陵縣,屬徐州廣陵郡。
二、東晉至唐海安數度置縣
據南朝《宋書》(1055頁)、《方輿紀要》、咸豐《海安縣志》記載: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分廣陵置海陵郡,下屬建陵、臨江、如皋、寧海、蒲濤五縣。民國《如皋縣志》、《方輿紀要》記載寧海縣在如皋縣北。「咸豐海安縣志」認為寧海縣即今海安縣,《海安縣志》(1997年版)亦採用此說。其縣治所在地不祥,縣域難以詳考。實際上根據《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四集東晉疆域圖判斷,寧海縣比今海安范圍大,不僅今海安部分地區在其境內,而且今東台、如皋、靖江及泰興一部均在境內,呈西南東北走向。南朝宋明帝泰始七年(471年)置新平郡,轄江陰、海安二縣(據《宋書》1058頁)。1999年版《辭海》縮印本1121頁記述為「南朝宋置海安縣,唐廢。」齊武帝永明五年(487年)新平郡廢,置齊昌、海安二縣(「咸豐海安縣志」)。此時海安縣縣城在今海安鎮,此時寧海縣境域圖上標在今如皋西部、靖江、泰興一帶,可能有些不準確。不久海安縣廢(時間未詳),其境仍屬寧海縣。從東晉至隋,寧海縣一直存續未斷,其轄境也有變化,北朝周宣政元年(578年),蒲濤(今如皋白蒲)縣廢,臨江縣(今如皋石庄)並入寧海縣。隋開皇九年(589年),如皋縣也並入寧海縣。此時寧海縣包括今海安、如皋及如皋東南、西南以外地區。唐朝武德元年(617年),寧海縣更名為吳陵縣。不久寧海縣並入海陵縣。唐中宗景龍二年(708年)分海陵縣東境置海安縣,縣治設在今海安鎮,是時如皋縣屬海安縣。因海水侵襲,海安縣東部被海水所淹,故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海安縣再度並入海陵縣,上屬揚州。數十年後,公元766年(唐大歷元年),淮南節度使李承實,憂海潮漲漫,築堰以捍海,自楚州(今淮安)之鹽城,入揚州之海陵,延袤142里,名為常豐堰。常豐堰後世曾屢圮屢築,對確保蘇北沿海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起了重要作用。
三、唐中期至民國千餘年間海安隸屬多變
唐代中後期,海安仍隸屬於海陵縣。五代十國時期,海陵縣東境設靜海制院。南唐升海陵為泰州。後周顯德五年(958年)泰州等地為後周管轄,海陵縣屬揚州大都督府泰州團練。宋元時期,海安地區大部分屬海陵縣,海安鎮是海陵縣重鎮之一。海陵縣隸屬關系有所變化,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屬淮南道(至道三年改為淮南路)泰州軍。宋天寶二年(1024年),范仲淹出任西溪(今東台)鹽官,他率兵夫4萬餘人,歷時四載,修築了捍海堰(廟灣至栟茶),海安、東台沿海農田免遭海水侵漫。宋神宗熙寧五年(1022年),改屬淮南東路。南宋仍屬泰州。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泰州路總管府,海陵、如皋二縣屬之。海陵縣轄海安鎮、角斜場,上屬江淮行中書省。至元二十一年,泰州路總管府改為泰州,上屬江淮等處行中書省揚州路總管府。至元二十三年,江淮等處行中書省改為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海陵縣省入泰州,上屬直隸中書省揚州府,明永樂二年(1404年),隸屬南京揚州府,海安鎮、西場場等屬泰州。清世祖順治三年(1645年),泰州隸屬江南布政使司揚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隸屬江蘇布政使司。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隸屬江寧布政使司。朝隆三十三年,析泰州東北境置東台縣。至此,今海安縣地域東南部在如皋縣境內,北部在東台縣境,中部、西部及西南部仍屬泰州。民國元年(1912年),改泰州為泰縣,海安地域分屬泰縣、如皋、東台,三縣均屬江蘇省。民國3年,屬江蘇省淮揚道。民國16年,道廢,海安鎮屬泰縣第八區。今海安縣南莫鎮南部、墩頭鎮原吉慶鎮部分、胡集鎮、大公鎮原古賁鄉大部、海安鎮、曲塘鎮、雅周鎮、孫庄鎮大部、城東鎮北部,乃至西場鎮以西均屬泰縣;海安鎮南部,城東鎮南部、西場鎮、李堡鎮南部隸屬如皋縣;南莫鎮北部、白甸鎮、墩頭鎮、大公鎮大部、李堡鎮北部、角斜鎮、老壩港鎮隸屬東台縣。
四、民主政府海安置縣及其後來的區域變化
1940年,新四軍東進抗日,蘇中地區先後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同年10月,泰縣民主政府在海安鎮成立,1941年2月遷往農村。其轄區有雅周、海安、立發、李堡和蔣垛(今屬泰縣)、栟茶(今屬如東縣)6區。不久又增設海南、角斜、曲南3個區,屬蘇中、蘇北臨時行政委員會(1940年11月建立,1941年改為蘇中行政公署)。1941年2月,泰縣通榆河以東地區建立泰東行署(始稱泰東辦事處),3月改建泰東縣,轄立發、李堡、角斜、栟茶等區。同年7月,泰縣所屬海安、曲塘、白米一帶的通揚運河以北地區,建立「海曲白河北辦事處」(簡稱泰北辦事處)。10月,泰北辦事處從泰縣析出,建成獨立行政區,直屬蘇中行政公署。1942年11月,泰東縣並入東台縣,隸屬蘇中第二行政區。
1943年1月,泰北辦事處撤銷,建立紫石縣(即海安縣),所轄范圍南以栟茶河、通揚運河為界,北至富安,東抵李堡,西達白米。此後隨著戰爭形勢變化,縣境與東台、如皋、泰縣之間變動頻繁。1941年3月,新增仇湖、時堰兩區,縣境北延。1944年10月,紫石縣新增白米、姜北、沙崗、城東4區,縣境西延。同年12月,李堡、海富兩區劃給東台縣。至此,紫石縣境南止海泰公路,北境在富安至時堰一線,東以串場河、通榆河為界,西近泰州城。1945年8月,新增蘇陳區。9月,白米、姜北、蘇陳、城東4個區劃歸泰縣,泰縣海南、曲南、雅周3個區劃歸紫石縣。11月,東台縣李堡區劃給紫石縣,時堰區劃給東台縣。1946年6月,紫石縣下轄角斜、李堡、西場、噇口、海安、海南、曲南、雅周、曲塘、鄧高、沙崗、仇湖12個區,縣界狀況與今海安縣大略相同,上屬蘇皖邊區第一行政區。1946年8月,如皋柴灣區劃給紫石縣。10月,雅周、曲南、海南區劃給泰縣,泰縣城東、姜北、白米區和東台時堰、城南區劃給紫石縣。11月,紫石縣噇口、西場、李堡、角斜、柴灣和東台之栟茶區劃出,建立泰東縣。12月,泰東縣各區劃給東台縣。此時,紫石縣境大致是一個以泰州、東台、海安三城為頂點的三角形地域,南境以海泰公路為界,東境以串場河、通榆河為界,西北以泰東河為界。1948年3月,紫石縣更名為海安縣,境域無變化。1949年,海安與泰縣、東台縣境域又有變化。2月,泰縣雅周、曲南、海南3個區劃給海安縣,海安縣城東、姜北、白米區劃給泰縣。5月,東台縣西場、噇口2區劃歸海安縣,海安台南、時堰、溱東3區劃歸東台。6月,東台李堡區劃給海安縣,是時海安境域與1946年6月相同,下轄李堡、西場、噇口、海安、海南、雅周、曲南、曲塘、胡集、沙崗、仇湖11個區,172個鄉,6個鎮,1個行政辦事處。其時縣境東端為角斜鎮,與如東縣交界;西端為沙崗金楊村,與東台、泰縣交界;西南端為雅周鴨灣村,與泰興交界;南端金庄村(今屬雅周鎮),與如皋縣交界;北端為鳳凰村(今屬墩頭鎮),與東台縣交界。
1949年4月,蘇皖邊區政府撤銷,成立蘇南、蘇中(蘇北)人民行政公署,海安屬蘇中泰州行政區。1950年1月,劃歸蘇南南通行政區。1953年1月,撤銷蘇南、蘇中(蘇北)兩個行署區,建立江蘇省,海安屬江蘇省南通專區(1971年改為南通地區)。1956年5月,如東縣陳庄鄉劃給海安縣。1959年4月,如東縣舊場人民公社劃給海安縣,縣境延伸至黃海,有海岸線6公里多。1959年冬到1960年春,圍墾建海安鹽場,1962年開挖北凌河,穿過鹽場,致使鹽場報廢。1965年11月,如東、海安兩縣達成協議,從四十總到納潮閘以西部分6454畝土地劃歸海安縣,以東7000畝土地劃給如東縣。1979年底至1980年初,海安圍墾建北凌閘。1983年2月,江蘇省撤銷地區行署,海安隸屬南通市。1984年11月至12月,北凌閘下游灘塗圍墾,累計圍墾總面積3.4萬畝,海岸線延長至8.55公里。至此,海安縣形成今日之地域:當時轄42個鄉鎮5個場,東臨黃海,西界姜堰區(原泰縣),南與如東縣、如皋市、泰興縣接壤,北與東台市毗鄰,總面積1108平方公里。1995年12月,海安縣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將原42個鄉鎮調整為34個鄉鎮,舊場鄉並入老壩港鄉,曹園鄉並入李堡鎮,海北鄉、海南鄉、田莊鄉並入海安鎮,花庄鄉並入曲塘鎮,鄧庄鄉並入南莫鎮,雙溪鄉並入墩頭鎮。2000年,海安縣再次合並部分鄉鎮,將原來18個鄉、16個鎮調整為14個鄉、15個鎮。1月青萍鄉並入胡集鎮,北凌鄉並入大公鎮;4月,沿口鎮並入角斜鎮,丁所鄉並入李堡鎮,壯志鄉並入西場鎮。2001年1月,海安縣第三次合並鄉鎮,將29個鄉鎮整合為22個鄉鎮,新生鄉與韓洋鄉合並為洋蠻河鎮,立發鄉與南屏鄉、開發區合並為城東鎮,王垛鄉、張垛鄉、雅周鎮合並為雅周鎮,李庄鄉並入曲塘鎮,沙崗鄉並入南莫鎮,白甸鄉與瓦甸鄉合並為白甸鎮。是年,老壩港鄉改為老壩港鎮,全縣542個村調整為217個村。2004年7月,海安縣第四次撤並鄉鎮,由22個鄉鎮調整合並為14個建制鎮,隆政鎮並入海安鎮,洋蠻河鎮並入城東鎮,古賁鄉並入大公鎮,章郭鄉、雙樓鎮並入曲塘鎮,吉慶鎮、仇湖鎮並入墩頭鎮,營溪鄉、仁橋鎮合並為孫庄鎮。全縣轄14個鎮,212個行政村,5個國營場圃,總面積1112平方公里。?title]海安榮譽從青墩走來的海安文化多姿多彩,「海安花鼓」北上京城,南下杭州,參加首都國慶晚會,獲中國文聯全國民間廣場舞蹈最高獎「山花獎」;蒼龍舞展演呈現海安人奔放熱烈的豪情,「中國民間藝術(龍舞)之鄉」蜚聲全國。多部文藝作品奪得國家級、省級榮譽。北凌農民運動會名播四方。
海安產業基礎雄厚。海安工業體系門類齊全。機械、電子工業基礎雄厚,生產規模、加工能力和技術裝備水平等在全省名列前茅。絲綢、紡織工業配套成龍,紡織產品暢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國的紡織服裝生產加工和絲綢出口基地之一,產品遠銷歐美、日本等國。海安農業極具特色,為全國有名的「中國禽蛋之鄉」、「中國繭絲綢之鄉」、國家大東海農業產業化示範縣、全國畜牧科技示範縣、江蘇省生態農業先進示範縣。全縣桑園面積18萬畝,年產鮮繭1.8萬噸,連續二十多年列江蘇省之冠;家禽年飼養量4500萬羽,年產鮮蛋14萬噸,居全國農區之首。
海安是全國知名的「建築之鄉」,江蘇蘇中建設集團擁有國家級特級施工資質和對外簽約權,在全國建築行業100家最大經營規模企業中排名20位左右,是全國知名的「建築鐵軍」、江蘇省著名施工企業,工程合格率100%,獲部、省優工程82項,魯班獎16項。
海安投資環境優良。人力資源豐富。是全國文化工作先進縣、教育工作先進縣、廣播電視工作先進縣、科技工作先進縣、「二五」、「三五」普法工作先進縣。海安教育事業發達,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培養出不少尖端人才。王慶根、盧立捧回國際奧林匹克競賽化學、生物金牌,一大批教師、學生在國家和省市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高考高分人數、總達線率均居全省前列。
海安人居環境優美。海安不僅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而且自然環境優美怡人。是全國最長壽的地區之一。是江蘇省文明城市、江蘇省衛生城市。

Ⅳ 江蘇省海安縣的共和國將軍

盧光鄴,(1935年—),江蘇海安人。原朝鮮軍事停戰委員會中國人民志願軍委員,中國駐日本國國防兼陸海空軍武官,1993年授少將軍銜。
林愷俊(1952.05—) 江蘇省南通市海安人,1969年2月參軍。歷任第179師537團政治委員,第179師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1998年任第12集團軍政治部主任,2000年任第12集團軍副政治委員,2002年任江蘇省軍區副政治委員,2007月7月任浙江省軍區政治委員。晉升為少將軍銜。2010年2月林愷俊同志任中共浙江省委委員、常委。
蔡宜喬,1942年4月生,江蘇海安人(一說是泰興人)。1961年入伍,先後任南京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幹事、副處長、處長、副部長,黃山軍分區政委,總後政治部秘書長,軍事醫學科學院政治部主任,軍事經濟學院副院長等職。少將軍銜。現為中國新四軍研究會副會長,鐵軍書畫社副社長,中國將軍書畫院副院長。

Ⅵ 今天收到海安縣人民政府駐上海招商局的信,信內有一張宣傳單,宣傳單上寫著「熱烈慶祝三星公司2011新品...

哈哈哈 我也剛收到來自湖南的 信 和你描述的一樣 我剛打過電話 我覺得絕對是 假的 因為網上我 看到的好幾個人 都和我們的情況一樣 也都是2等獎 太巧了吧 就沒一個3等 或其他獎嗎

Ⅶ 中共海安縣委宣傳部的拼音

中共海安縣委宣傳部正確拼音如下:

中:zhōng
共:gòng
海:hǎi
安:ān
縣:xiàn
委:wěi
宣:xuān
傳:chuán
部:bù

Ⅷ 蘇州海安縣拖欠工資投訴電話

可以撥打12333全國勞動保障熱線。用人單位應當按月足額向勞動者支付工資,不得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存在拖欠的,勞動者可以採取以下辦法:

一、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勞動監察大隊)投訴,由勞動監察大隊責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請求加付賠償金,賠償金標准: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
根據《關於實施<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若干規定》第十三條,投訴應當交投訴文書,書寫投訴文書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投訴,由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進行筆錄,並由投訴人簽字。投訴時,應提供本人身份證復印件以及相關拖欠工資的證據。
投訴文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投訴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住所和聯系方式,被投訴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勞動保障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事實和投訴請求事項。

二、以未及時足額發放工資為由,向用人單位所在地或勞動合同履行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請求解除勞動關系並支付工資和經濟補償金。若仍想維持勞動關系的,可以只請求支付工資。
申請勞動仲裁時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書(2份);證據清單和相應證據材料(2份),證據材料主要有勞動合同,工資銀行賬單;身份證復印件(1份)。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書寫仲裁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法律依據:《勞動法》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條例》
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第十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督促用人單位貫徹執行;
(二)檢查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
(三)受理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的舉報、投訴;
(四)依法糾正和查處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閱讀全文

與海安普法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師資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912
百度競價推廣計劃方案 瀏覽:850
2015年度公司培訓計劃方案整理版 瀏覽:255
深圳披披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市場營銷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瀏覽:466
泉州市聚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76
美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841
設備培訓組織方案 瀏覽:121
建設工程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567
2017年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608
華晨消防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839
市場營銷學吳建安期末考點 瀏覽:869
開展科技輔導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331
有關電子商務的填空題 瀏覽:601
網路營銷的外文文獻及翻譯 瀏覽:117
毛筆書法教師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939
規章制度培訓方案 瀏覽:619
食人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1
幼兒園游戲活動園本培訓方案 瀏覽:850
中心校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