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冠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內容有哪些
新冠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內容有:
1、科學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預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護自己,又保護他人。應根據不同疫情風險等級和所處環境選擇適宜防護級別的口罩,如處於人員密集場所、乘坐廂式電梯和公共交通工具等時,需配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2、勤洗手
洗手是預防傳染病最簡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呼吸道傳染病除了通過飛沫傳播,也會經手接觸傳播,如果不能及時正確洗手,手上的病毒、細菌可以通過手觸摸口、眼、鼻進入人體。通過洗手可以簡單有效地切斷這一途徑,保持個人手部的清潔衛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傳染病的風險。
3、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
公共場所人員多,流動量大,感染風險未知,且人與人之間難以保持1米距離,一旦有病毒感染者,在沒有有效防護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傳播,空氣流動性差的公共場所病毒傳播的風險更大。
4、室內經常開窗通風
室內環境密閉,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體感染疾病的風險。勤開窗通風可有效減少室內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此外,陽光中的紫外線還有殺菌的作用。每天早、中、晚均應開窗通風,每次通風時間不短於15分鍾。寒冷季節開窗通風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5、遵守1米線社交距離
呼吸道傳染病大多通過飛沫近距離傳播,為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在排隊、付款、交談、運動、參觀時要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離。
6、注意呼吸道禮儀
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捂住口鼻,無紙巾時用手肘代替,注意紙巾不要亂丟。
B. 預防新冠肺炎的宣傳語
遠離疾病,你我健康
C. 疫情防控宣傳標語
1、疫情防範不到位,得了肺炎活受罪。
2、面子誠可貴,生命價更專高。口罩要戴好,屬肺炎來不了。
3、「冠狀病毒猛如虎,不去趕場不辦酒。重點人員多注意,待在家中莫聚會。」
4、「肺炎趁亂來鬧年,防控知識記心間,提高免疫最關鍵,健康平安放在先。個人衛生要講究,發燒感冒要避免。」
5、「發燒不說的人,都是潛伏在人民群眾中的階級敵人」
6、「現在請吃的飯都是鴻門宴」
7、「帶病回鄉不孝兒郎,傳染爹娘喪盡天良」
8、「不聚餐是為了以後還能吃飯,不串門是為了以後還有親人」
9、「今天到處串門,明天肺炎上門」
10、「出來聚會的是無恥之輩,一起打麻將的是亡命之徒」
11、「串門就是互相殘殺,聚會就是自尋短見」
12、「今年過年不串門,來串門的是敵人,敵人來了不開門」
13、「老實在家防感染,丈人來了也得攆」
14、「口罩還是呼吸機,您老看著二選一」
D. 小學生新冠肺炎防疫小常識
疫情還未結束,切勿掉以輕心,兒童新冠肺炎防控指南!
疫情面前,兒童由於年齡較小,抵抗力弱,是傳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因此需要格外用心的呵護。家長朋友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兒童的防護意識,下面讓我們共同學習一下兒童新冠肺炎的防控要點吧。
編輯於 03-12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 申請轉載
分享到
流行病
傳染病
肺炎
評論
添加評論...
推薦閱讀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217例,絕不是戴口罩那麼簡單
人民焦點...的文章 · 122 贊同
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正確處理焦慮情緒
愛尼可的...的文章 · 29 贊同
寫給孩子的「新冠肺炎」繪本,和孩子解釋正在發生的大事
大白熊媽...的文章 · 27 贊同
懷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如果還出現這種症狀,一定要去醫院
維港健康的文章 · 165 贊同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分析(1月27日)
1.疫情的起始經過2020年1月3日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發布消息,截至2020年1月3日8時,共發現符合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診斷患者44例,其中重症11例,到1月5日8時,共報告符合不明原因的病…
馬恩祥的文章 · 22 贊同
新冠肺炎疫情何時終結,要看天氣?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從暴發到現在,雖然社會、政府和醫療機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防控疫情,大多數人民群眾也自覺留在家裡,減少傳染機會,但確診病例仍在持續增加。 戴口罩、洗手、消…
金選醫課的文章 · 31 贊同
防疫健康手抄報插畫素材|肺炎疫情防禦少不了宣傳教育青少年群體
Away...的文章 · 18 贊同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標語傳播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後,為提高群眾對肺炎疫情的防控意識,街頭巷尾…
我是一隻...的文章 · 106 贊同
新冠肺炎疫情中默默奉獻的志願者
E. 「多措並舉」開展疫情防控科普知識宣傳包含哪些措施;宣傳的內容包含什麼
F. 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哪些事情,讓你覺得科技的力量不可或缺
我在年初的時候,非常近距離的接觸過一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那一場戰役中,我親身感受到了國人的團結一致和奮力抗爭的精神,僅用了40天的時間,疫情得到了非常有效地控制。這場勝利,讓我認識到,人防和技防缺一不可。既然題目中問的是關於科技的力量,那我就敘述一下我所經歷關於「科技」的事情。
零號病人(第一例陽性患者)的溯源工作。很多人感覺,一旦發生疫情之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救治和防控。但是,對於零號病人的溯源工作同樣很重要。舉個例子:如果A地發現了核酸檢測陽性病例。時隔7天之後,在B地也發現了陽性病例。如果對B地的零號病人進行溯源,發現B地零號病人的病毒基因序列和A地不同,那麼肯定還在其他地方有陽性病例,需要進一步擴大排查范圍。
我所在的地方發生疫情以後,立即對零號病人進行溯源。發現他所攜帶的病毒的基因序列和另一個地方患者的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僅用了2天時間,結合流調工作就確定了傳染源。這樣,我們就可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患者的救治和防控上來,放心的集中精力攻克難關。
當然了,還有很多科技助力疫情防控的例子,比方說疫苗的研製、健康碼、行程卡等,這都是科技的力量。當然,還是那句話,人防和技防缺一不可,國人的團結一致和大局觀念是「戰疫」成功的必備條件,再結合科技的力量,才使得我們的防控工作取得了如此的成功。
G. 新冠疫情為主題的黑板報內容有哪些
新冠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內容有:
1、科學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預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護自己,又保護他人。應根據不同疫情風險等級和所處環境選擇適宜防護級別的口罩,如處於人員密集場所、乘坐廂式電梯和公共交通工具等時,需配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2、勤洗手
洗手是預防傳染病最簡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呼吸道傳染病除了通過飛沫傳播,也會經手接觸傳播,如果不能及時正確洗手,手上的病毒、細菌可以通過手觸摸口、眼、鼻進入人體。通過洗手可以簡單有效地切斷這一途徑,保持個人手部的清潔衛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傳染病的風險。
3、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
公共場所人員多,流動量大,感染風險未知,且人與人之間難以保持1米距離,一旦有病毒感染者,在沒有有效防護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傳播,空氣流動性差的公共場所病毒傳播的風險更大。
4、室內經常開窗通風
室內環境密閉,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體感染疾病的風險。勤開窗通風可有效減少室內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此外,陽光中的紫外線還有殺菌的作用。每天早、中、晚均應開窗通風,每次通風時間不短於15分鍾。寒冷季節開窗通風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5、遵守1米線社交距離
呼吸道傳染病大多通過飛沫近距離傳播,為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在排隊、付款、交談、運動、參觀時要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離。
6、注意呼吸道禮儀
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捂住口鼻,無紙巾時用手肘代替,注意紙巾不要亂丟。
H.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原則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個原則與月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這句話是對的這主要是針對就是新冠肺炎的一個預防的一個主要問題
I. 疫情防控內容有哪些
疫情防控預防知識: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用一次性紙巾或干凈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口。
3、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作息規律,避免產生過度疲勞。
4、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每天開窗通風數次不少於3次,每次20-30分鍾。戶外空氣質量較差時,通風換氣頻次和時間應適當減少。
5、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
6、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如咳嗽、流涕、發熱等,應居家隔離休息,持續發熱不退或症狀加重時及早就醫。
疫情期間需要戴口罩的情景:
1、所處地區的風險等級,如中、高風險地區要戴口罩;
2、看所處的環境,如果處於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或者長時間停留在公共區域,則應佩戴口罩;
3、某些服務行業和特殊職業,如公共交通工具的司機和乘務員,餐廳、超市、商場服務人員以及幼兒園教師、醫生、養老院服務人員等,需要佩戴口罩;
4、出現咳嗽、咽痛、打噴嚏等呼吸道症狀時,要戴口罩以防傳染他人。
5、一些場所有特殊規定的,要遵從管理方要求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