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宣傳孫聞達

宣傳孫聞達

發布時間:2021-12-10 13:06:36

❶ 孫中山是否來過馬來西亞的檳城嗎

有。最近有一部電影《夜。明》就是描述許孫中山在檳城的事跡,戲里你可以看到檳城迷人的景色。

相信我,我是馬來西亞,馬六甲人。

❷ 「聞」的組詞有哪些

「聞?」的詞語:
聞名 聞達 聞道 聞訊 聞悉 聞人 聞見 聞命 聞韶 聞知 聞聲 聞風 聞聽
聞笛 聞說 聞望 聞雞 聞得 聞奏 聞聞 聞健 聞識 聞雷 聞義 聞徹 聞慧
聞譽 聞問 聞善 聞信 聞早 聞孫 聞化 聞診 聞誦 聞教 聞令 聞婦 聞家
聞士 聞樣 聞徤

「?聞」的詞語:
緋聞 新聞 逸聞 見聞 發聞 素聞 與聞 軼聞 令聞 訃聞 聽聞 聲聞 博聞
傳聞 風聞 無聞 相聞 名聞 嗅聞 洽聞 奇聞 方聞 報聞 丑聞 側聞 知聞
奏聞 微聞 耳聞 預聞 舊聞 嘉聞 異聞 佚聞 習聞 流聞 上聞 浪聞 升聞
譽聞 佇聞 多聞 章聞 奉聞 寡聞 登聞 徧聞 彰聞 聞聞 達聞 穢聞 謏聞
夙聞 周聞 瑣聞 接聞 陳聞 好聞 要聞 申聞 睹聞 稔聞 高聞 遠聞 表聞
罕聞 音聞 遙聞 厭聞 所聞 逖聞 難聞 淺聞 顯聞 想聞 珍聞 飫聞 清聞
遺聞 駭聞 近聞 豫聞 倚聞 創聞 仁聞 瞑聞 訪聞 國聞 瑰聞 式聞 著聞
布聞 記聞 騰聞 訴聞 領聞 飽聞 具聞 赴聞 腥聞 艷聞 備聞 警聞 瞥聞
獨聞 並聞 凶聞 宿聞 瞻聞 贍聞 翫聞 敷聞 稟聞 驟聞 簡聞 熟聞 鈍聞
囂聞 聳聞 剽聞 諛聞 鋪聞 合聞 詢聞 寖聞 服聞 污聞 條聞 玩聞 講聞
大聞

「聞???」的詞語:
聞名遐邇 聞雞起舞 聞風而動 聞過則喜 聞所未聞 聞一知十 聞風喪膽
聞而生畏 聞風而至 聞融敦厚 聞聲相思 聞一知二 聞風而逃 聞風而起
聞風遠揚 聞風遠遁 聞風而興 聞所不聞 聞噎廢食 聞寵若驚 聞生沒死
聞風破膽 聞風響應 聞雷失箸 聞名喪膽

「?聞??」的詞語:
博聞強識 耳聞目睹 喜聞樂見 博聞強記 朝聞夕死 名聞利養 望聞問切
名聞遐邇 不聞不問 逸聞趣事 遺聞逸事 博聞強志 多聞闕疑 風聞言事
逸聞軼事 聲聞過情 耳聞目染 歡聞變歌 博聞多識 兵聞拙速 朝聞夕改
逸聞瑣事 遺聞軼事 軼聞遺事 博聞辯言 一聞千悟 厭聞飫聽 久聞大名
傳聞異辭 遺聞瑣事 洽聞強記 風聞論事 耳聞則誦 釁聞罕漫 新聞記者
釁聞罕漫 區聞陬見 耳聞目擊 耳聞眼見 覽聞辯見 異聞傳說 飫聞厭見
耳聞目見 耳聞目覽 傳聞異詞 有聞必錄 有聞必錄 腥聞在上 新聞人物
寡聞少見 新聞公報 多聞強記

「??聞?」的詞語:
舉世聞名 遐邇聞名 柳浪聞鶯 晉惠聞蛙 遐爾聞名 不求聞達 見見聞聞
駭人聞見 駭人聞聽 不相聞問

「???聞」的詞語:
駭人聽聞 聳人聽聞 充耳不聞 默默無聞 置若罔聞 孤陋寡聞 聞所未聞
雞犬相聞 湮沒無聞 聽而不聞 博識洽聞 如是我聞 寂寂無聞 殫見洽聞
所見所聞 博物洽聞 直諒多聞 博學多聞 博洽多聞 瞭然無聞 桃色新聞
博學洽聞 軼事遺聞 沒沒無聞 千古奇聞 博物多聞 臭不可聞 洽博德聞
強識博聞 強記博聞 聳動聽聞 亘古奇聞 亘古新聞 碌碌無聞 驚見駭聞
前所未聞 聞所不聞 目睹耳聞 鴉雀無聞 馬路新聞 遐邇著聞 洽博多聞
逷聽遠聞 前古未聞 先斷後聞 廣見洽聞 讀賣新聞 淺見寡聞 雞犬不聞
單見淺聞 昧死以聞 款學寡聞 沒世無聞 詬如不聞 先行後聞 頭版新聞
仁心仁聞 爆炸新聞 逖聽遠聞 寡見鮮聞 杜耳惡聞 杳不可聞 目見耳聞
標題新聞 曠古奇聞 不問不聞 慘不忍聞 一無所聞 目擊耳聞 不相問聞
獨學寡聞 束教管聞 曠古未聞 寡見少聞

❸ 要篇關於汶川地震的作文900字以上,不要去復制

那一天,他跟平常一樣,早早的起來,准時到學校,跟平時一樣,出現在講台上,就著粉筆在黑板上發起熟悉的聲音開開始了跟平常一樣的生活,只是,當他發現課桌在搖晃的時候,大聲的要同學們趕快跑出去,不要拿任何東西跑出去,只是,那致命的幾秒中,哪裡容得了所有的學生都能跑出去,在教學樓要坍塌的瞬間,他讓離他最近的四個同學,藏在桌子底下,然後,卧在桌子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保護孩子們的性命,當救援人員找到他們時,四個孩子平安無事,只是,譚老師的後腦,因為被巨大的石塊砸中,整個已經凹下去而死去了......
這是一個偉大的老師,一個真正的人民教師
每一次看到這段故事,總是要淚波滿面
四川地震讓億萬人揪心,也讓華夏兒女心手相連!

地動山搖。他弓著身子,張開雙臂緊緊地趴在課桌上,伴著雷鳴般的響聲,冰雹般的磚瓦、灰塵、樹木紛紛墜落到他的頭上、手上、背上,熱血頓時奔涌而出;他咬著牙,拚命地撐住課桌,如同一隻護衛小雞的母雞,他的身下蜷伏著四個倖存的學生,而他張開守護翅膀的身軀定格為永恆……5月13日22時12分,當搜救人員從四川省德陽市漢旺鎮東汽中學教學樓坍塌的廢墟中搬走壓在他身上最後一塊水泥板時,所有搶險人員都被震撼、落淚。
他叫譚千秋,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被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譽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村裡有名的「大孝子」
1957年8月,譚千秋出生在祁東縣步雲橋鎮岩前村。他的父母老實善良,有5個兒女,他排行老大,由於家境貧寒,每頓飯都是以紅薯、豆子等雜糧為主,只有一點點米飯,他總是將米飯讓給弟弟妹妹吃,自己和父母吃紅薯。
譚千秋深信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他學習非常刻苦,村民都將他作為「勤學楷模」教育孩子。為學好英語,他將英語單詞寫好貼在牆上,睡覺時就記,記不上就點亮燈看一下再記。1975年夏,他高中畢業回家務農,但他沒有放鬆學習,白天跟大家一起出集體工,晚上學習到次日凌晨,困了就用毛巾沾點冷水敷在臉上。兩年後,他成了一名代課教師。
1978年夏,譚千秋考上了湖南大學。1982年大學畢業,主動報名到四川東方汽輪廠職工大學當了一名「支邊」教師。
譚千秋成家立業後,考慮到三個弟弟都在農村,他一人承擔起贍養父母的義務,還花錢為家裡裝了電話,並竭盡全力幫助弟弟妹妹。
大弟弟譚繼秋在家種地收入甚微,便借了幾千元買了一台三輪車跑運輸。1993年夏季的一天,不慎車翻人傷,花去了幾千元醫葯費。舊債未還,又添新債。譚千秋聞訊後,立即給弟弟寄來2000元錢,還寫信安慰弟弟,只要人沒事就好,並要弟弟到他那去散散心。車禍對譚繼秋身體影響很大,但為了生計,不得不到雲南打工,譚繼秋便寫信鼓勵弟弟,還在信中夾寄了40元錢。譚繼秋和二弟都沒房住,兩兄弟建了房,譚千秋給每位弟弟資助3000元。
2006年6月,父親不幸患上骨髓癌。譚千秋立即回老家召開家庭會,他體諒弟弟都在農村,家境不好,便主動要求負擔父親的醫療費。他怕弟弟和弟媳不同意,便找了個借口:「我在家時間少,平時你們照顧父母很辛苦,就給我一個盡孝的機會吧!」兄弟們拗不過他,只好同意,父親住院花去醫療費2萬多元,他一人承擔。
譚千秋工資不高,生活非常節儉,他衣著樸素,大熱天連冰棒和礦泉水也捨不得買,口乾了他便到附近找井水解渴。他幾年才回家一次,因車費太貴,來回一次要2000多元,他便將這些錢省下來支援家裡,幫助別人。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譚千秋為人正直,富有愛心,很有正義感。還在念小學,他就特別喜歡幫助別人,如果在放學時下雨,他一定會把雨傘讓給沒帶傘的同學,自己則淋著雨回家。
岩前村現任村支書譚永生與譚千秋是小學同班同學,關系很好。一次,譚永生和另一個同學打架,他正好路過,譚永生叫他來幫架。沒想到他跑過來,不但沒幫譚永生,反而將他們拉開:「都是同學,不好好相處,打什麼架啊!」隨後,耐心地做兩人的工作,直到他們握手言和。
高中畢業後,村裡許多村民不識字,他便向村幹部建議,辦起了掃盲夜校。他主動當起了教師,白天出工,晚上義務為村民上課,手把手地教村民寫字,學文化,他讓不少一字不識的村民能看懂報紙,懂得如何科學種田。
譚千秋多才多藝,會吹笛子,拉二胡,寫歌詞……為活躍村民的文化生活,他與幾個年輕人組成村文藝宣傳隊,晚上自編自演文藝節目,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表揚村裡的好人好事,批評賭博、不尊老愛幼等社會不良現象,成為村民喜愛的一道「文化大餐」。有一天晚上,他和譚永生參加村裡的文藝表演,來不及吃晚飯,便帶上兩個紅薯:「來,快吃,我剛從家裡吃過了。」第二天,譚永生才從他弟弟那裡得知,他當晚在家裡根本沒吃晚飯。
譚千秋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村裡修路、建校,他都捐了款。他對學生非常關心,哪怕是操場上有一顆小石子,他都要撿開,怕學生玩耍的時候摔倒。哪位學生有困難,他就盡力相助;學生沒吃飯,他會將學生叫到自己家裡做飯給學生吃;學生身體不舒服,他會掏錢帶學生去醫院看病,被同事們譽為「最疼愛學生的人」。他經常教育弟弟妹妹要樂於助人,在他的熏陶下,弟弟妹妹總是去幫助別人,妹妹和妹夫曾一年供養了五個貧困孩子上學!他的人格魅力還深深地影響了下一代,他的大女兒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法學院,她說一定要用法律為眾多受害者討回公道。
譚千秋經常教育學生:「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社會責任感。」1982年6月大學畢業後,學校準備讓他留校任教。當學校領導徵求他的意見時,他主動請纓:「我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學校也需要人才啊。」領導反復做他的工作。當他得知四川東方汽輪廠職工大學急需教師時,便立即申請到那裡去,一個月後,他如願以償地分配到該校工作,在那裡一干就是27年。
1996年,一個朋友准備把譚千秋調回衡陽,待遇從優,被他婉言拒絕。父母見他離家太遠太孤單,極力勸說他回來,他便耐心地對父母說:「湖南培養了我,四川養育了我,還是在四川多干幾年再說吧。」後來,汕頭、韶關有關單位高薪聘他去工作,他還是選擇留在四川,直到將自己的一切獻給了這片熱土。
張開守護的翅膀

5月12日,一個黑色的日子!
清晨,天空陰沉沉的。
下午2點多鍾,譚千秋在教室上課,他正講得起勁時,房子突然劇烈地抖動起來。地震!譚千秋意識到情況不妙,立即喊道:「大家快跑,什麼也不要拿!快……」同學們迅速沖出教室,往操場上跑。房子搖晃得越來越厲害了,並伴隨著刺耳的吱吱聲,外面陣陣塵埃騰空而起……還有四位同學已沒辦法沖出去了,譚千秋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自己弓著背,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蓋著四個學生。轟轟轟——磚塊、水泥板重重地砸在他的身上,房子塌陷了……
13日22時12分,譚千秋終於被找到。「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後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還活著!」第一個發現譚老師的救援人員眼含熱淚,他說,譚老師誓死護衛學生的形象,是他這一生永遠忘不掉的。「地震時,眼看教室要倒,譚老師飛身撲到了我們的身上。」回憶當時的情景,獲救的學生神情仍然緊張。
同在一所學校任教的妻子張關蓉終於在次日清早見到了自己的丈夫。她拉起丈夫的手臂,要給他擦去血跡時,丈夫僵硬的手指觸痛了她脆弱的神經,她輕揉著丈夫的手指,痛哭失聲……張關蓉仔細地擦拭著丈夫的遺體,蓬亂的頭發被細細地梳理成丈夫生前習慣的發型:「我的愛人,讓我給你細細擦去手上的污泥,就像你曾經溫柔地擦去我臉上的淚水。我的愛人,你寬闊的臂膀給了我棲息的港灣,更給了大震中四個孩子生命的新岸。男子漢也會累嗎,你怎麼躺下就不再起來?讓我跪下來,依然和你保持最近的距離,讓我為你溫暖冰涼的手指……」
張關蓉和譚千秋曾相約相親相愛到地老天荒。地震前一天,丈夫給小女兒買了兩雙鞋子、一條褲子,她還問丈夫為什麼一下子買了這么多,誰知,這似乎就預示了陰陽永隔。
「他肯定捨不得我們一家。」張關蓉說,將丈夫送到殯儀館火化時,鞭炮響了兩下就熄滅了,似乎丈夫還在眷顧著她們母女。如今,一歲半的女兒還不能理解這一噩耗,她一直喊著要爸爸。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譚千秋不少在湖南的老同學都焦急地與他聯系。當大家從媒體上得知他救人獻身的事跡後,既感到悲痛又為他自豪。同班同學、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柳禮泉追憶說:「1978年,我們一道考進湖南大學。他同我一樣來自農村,都是享受國家助學金完成學業的。他經常對我說,沒有國家的助學金,我們這些農村的孩子哪能完成學業?畢業後,他主動要求去邊遠不發達的地區,一干就是27年,直至生命最後一刻。」
中南大學教授張功耀得知他捨己救人的消息後,徹夜難眠:「我與譚千秋那代大學生被稱為『天之驕子』,單位搶著要。可是,譚千秋卻選擇了『支邊』,是那樣的瀟灑飄逸,又是那樣的恬靜從容,他只知道一年一年的柳綠,卻從來不奢望什麼花紅。」
大愛永恆
丈夫為救學生獻出了寶貴生命,張關蓉悲痛欲絕。她說,她會堅強起來,丈夫走了,她就是家裡的頂樑柱,她要代丈夫照顧好婆婆和孩子。她希望丈夫的骨灰能安葬在四川,永遠陪著她……
5月17日,張關蓉懷抱1歲半的小女兒,帶著丈夫的遺物回到湖南,三湘大地對英雄的家屬給予了最尊貴、最崇高的禮遇。省委書記張春賢深情地稱贊譚千秋是個偉大的英雄,偉大的人民教師,大義無畏,精神千秋;譚千秋的母校——湖南大學生約兩萬名學生手捧燭光,夾道相迎,湖南大學作出決定,在全校開展向譚千秋校友學習的活動,並向其親屬捐贈慰問金12萬元。同班校友也紛紛解囊,捐出了12萬元;在黃花機場,100多輛計程車自發為他送行;祁東縣的家鄉父老跑了幾十公里路,到縣城迎接……
湖大馬列主義學院的一名同學在湖大校園網上發表感言:「我們會永遠記住你張開雙臂的姿勢。流完這滴淚,我決定不再哭了。因為,從這一秒開始,我要像你一樣,做一個勇敢的、恪盡職守的、大愛無聲的人!像你一樣,在危險面前絕不顫抖。」
譚千秋回家了!回到了他魂牽夢縈的故鄉祁東縣步雲橋鎮,回到了他牽掛了多年的家中。
鄉親們列隊靜侯,場面庄嚴肅穆,花圈雪白,哀樂低回,鄉親們神情肅穆,淚流滿面,聲音哽咽,高舉著「大愛千秋浩氣長存」、「千秋永遠活在我們心中」、「英雄譚千秋永垂不朽」等白底黑字條幅,迎接他們的好兒子。一些中學生拿著自己折的千紙鶴,站立在英雄回家必經的路旁,為英雄默默祈禱。
護送英雄遺物的車輛遠遠地駛來,鄉親們放起了鞭炮。這段平時只需10分鍾的路程,整整走了半個小時。
71歲的老母親黃春秀,在17日得知兒子去世的消息後,一直悲傷大哭,讓人撕心裂肺。在老人的心裡,譚千秋是5個孩子中最聽話、最孝順的一個,每次寄錢回來,都要叮囑她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她感嘆兒子從小就善良,對於兒子為保護4名學生而獻身,老人顯得很寬慰,只是不斷地哭嘆:「他為什麼走在我的前頭啊!」
82歲的譚先橋老人兩鬢斑白,神情凝重,眼角淚珠翻滾。他是看著譚千秋長大的,在他眼裡,流露出的是悲傷和自豪:「這後生從小待人謙和,特別愛學習,一直是村裡孩子的榜樣。」
祁東縣縣長曾祥月將5萬元慰問金交給了譚千秋妻子張關蓉的手中。
為了4個學生的生命,譚千秋義無反顧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用自己的英雄壯舉,詮釋了什麼是為人之師;他那在突發災難來臨時的瞬間造型,塑造了一座在人們心中永不倒塌的豐碑!

那一刻,他張開雙臂護住4個學生——德陽市東汽中學遇難教師譚千秋的最後奉獻
新華網德陽市漢旺鎮(四川)5月14日電(新華社記者孫聞、田雨)「那四個娃兒真的都活了嗎?昨天晚上就聽說有個老師救了4個娃兒,我哪知道就是你……」張關 蓉撲到丈夫的遺體上放聲慟哭。
深夜的德陽市漢旺鎮,冷雨凄厲,悲聲四處,呼嘯而過的救護車最能給人帶來一絲慰藉,那意味著又有一個生命在奔向希望。
5月13日23時50分,救護車的鳴笛聲響徹漢旺鎮——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員在德陽市東汽中學的坍塌教學樓里連續救出了4個學生。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學生,要不是有他們老師在上面護著,這4個娃兒一個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劉紅麗的舅舅對記者說。
「那個老師呢?」
「唉……他可是個大好人,大英雄噢!」說著,劉紅麗舅舅的眼圈紅了。他告訴記者,那是一位男老師,快50歲了。
13日一早,設在學校操場上的臨時停屍場上,記者從工作人員手中的遺體登記冊里查到了這位英雄教師的名字——譚千秋。他的遺體是13日22時12分從廢墟中扒出來的。
「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員向記者描述著當時的場景。
譚老師的妻子張關蓉正在仔細地擦拭著丈夫的遺體:臉上的每一粒沙塵都被輕輕拭去;細細梳理蓬亂的頭發,梳成他生前習慣的發型。譚老師的後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
當張關蓉拉起譚千秋的手臂,要給他擦去血跡時,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觸痛了她脆弱的神經:「昨天抬過來的時候還是軟軟的,咋就變得這么硬啊!」張關蓉輕揉著丈夫的手臂,慟哭失聲……
就是這雙曾傳播無數知識的手臂,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從死神手中奪回了四個年輕的生命,手臂上的傷痕清晰地記錄下了這一切!
「那天早上他還跟平常一樣,6點就起來了,給我們的小女兒洗漱穿戴好,帶著她出去散步,然後早早地趕到學校上班了。這一走就再也沒回。女兒還在家裡喊著爸爸啊!」張關蓉泣不成聲。
「譚老師是我們學校的教導主任,兼著高二和高三年級的政治課。」陪著張關蓉守在譚老師遺體旁的同事夏開秀老師說,「在我們學校的老師里他是最心疼學生的一個,走在校園里的時候,遠遠地看到地上有一塊小石頭他都要走過去撿走,怕學生們玩耍的時候受傷。」
操場上,學生家長按當地習俗為譚老師燃起了一串鞭炮……

閱讀全文

與宣傳孫聞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師資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912
百度競價推廣計劃方案 瀏覽:850
2015年度公司培訓計劃方案整理版 瀏覽:255
深圳披披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市場營銷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瀏覽:466
泉州市聚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76
美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841
設備培訓組織方案 瀏覽:121
建設工程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567
2017年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608
華晨消防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839
市場營銷學吳建安期末考點 瀏覽:869
開展科技輔導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331
有關電子商務的填空題 瀏覽:601
網路營銷的外文文獻及翻譯 瀏覽:117
毛筆書法教師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939
規章制度培訓方案 瀏覽:619
食人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1
幼兒園游戲活動園本培訓方案 瀏覽:850
中心校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