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大明的任職履歷
建國後,歷任青年團北京市委第五區工委書記、團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副組長、政策研究室組長,北京市化工局辦公室主任、副局長,北京市經委副主任、主任,中共北京市委工業部部長、宣傳部部長,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市第七屆政協副主席,北京市第八屆政協主席 。1998年3月任九屆全國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 北京大學的校長、副校長、宣傳部長等是什麼級別
北京大學書記、校長是副部級,常務副書記/副校長是正局級,副校長是副廳級,宣傳部長是正處級幹部
3. 省委宣傳部管哪些單位
辦公室
負責承上啟下,協調內外。掌握工作動態,提供有關信息;做好機關文秘、資料選編和行政管理工作。
研究室(輿情信息處)
負責調查研究宣傳思想工作的方針政策及法規建設情況並提出建議;做好信息工作,編輯有關刊物。起草部領導重要講話及部重要文件。
理論處
負責理論研究、理論學習、理論宣傳和理論隊伍建設方面的業務工作。負責與有關理論部門和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的業務聯系。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黨員教育工作,負責編寫黨員教育教材的工作。
新聞出版處
負責新聞輿論導向和新聞隊伍建設方面的業務工作。負責有關新聞單位的業務聯系。負責對省出版界進行宏觀管理和隊伍建設方面的業務工作。負責與政府有關出版部門的業務聯系。
網路新聞管理處(網路新聞宣傳處)
負責對全省網路新聞宣傳實施指導、監督和管理。
文化藝術處
負責對全省文化藝術進行宏觀指導、協調和隊伍建設方面的業務工作。負責與省政府有關文化藝術部門和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省作家協會的業務聯系。
宣傳教育處
負責指導、組織、協調全省城鄉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負責協調、組織全省面向城鄉基層群眾的社會宣傳教育工作。
新聞文化改革與發展辦公室
對全省文化新聞業改革和發展情況進行調研,提出意見和建議。聯系、協調、指導全省各新聞文化產業集團(公司)的改革工作,監督管理集團(公司)的建設和發展。承擔「省委宣傳文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活動管理處
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監督全省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動及其評比。負責全省全局性的其它宣傳教育活動。
綜合聯絡處(志願者工作指導處)
負責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省思想政治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的日常工作。負責指導和協調省各類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的工作。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處
制定全省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規劃。組織協調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扎實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督促檢查各地、各部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落實。深入調查研究,掌握動態與信息,培養推廣先進典型,加強對各地各部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導。編印簡報,及時向中央文明辦上報相關信息。
對外宣傳處
負責組織協調全省對外宣傳工作。負責組織外宣專業隊伍培訓。承擔重大事件對外宣傳的組織協調工作。
對外交流處(新聞發布處)
負責制定對外宣傳方案,開拓海外輿論和文化交流陣地。負責境外常駐記者和來訪記者的聯系工作。協調外宣製品的製作、審核、發行、評比等工作。
幹部處
負責全省宣傳文化系統相關幹部管理的業務工作。負責有關的知識分子工作和幹部培訓工作。負責部機關幹部的管理工作。負責省企業政工職稱評定辦公室和省新聞職稱評定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機關黨委
負責機關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和紀律檢查工作;負責機關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組織開展機關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領導機關工會、共青團工作。
老幹部處
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為正廳級建制,具體工作職能由省委宣傳部綜合聯絡處(志願者工作指導處)、活動管理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處承擔。
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與省委宣傳部合署辦公,具體工作職能由省委宣傳部對外宣傳處、對外交流處(新聞發布處)承擔。
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設在省委宣傳部,具體工作由網路新聞管理處(網路新聞宣傳處)、省互聯網信息研究中心(省互聯網有害信息舉報中心)承擔。
拓展資料
關於中央宣傳部:
內設機構
中宣部下屬包括理論局、宣教局、新聞局、文藝局。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設在中央宣傳部,由中央宣傳部代管。國家廣電總局幹部也常由中宣部幹部調任。
宣教局
中宣部內設機構,現任局長為荊惠民,副局長孫德立、劉樹新、李曉軍。
新聞局
中宣部內設機構,現任局長為胡孝漢,副局長劉漢俊、黃傳芳、明立志、高善罡、尚墨玲。中宣部副部長蔡赴朝任國家廣電總局局長。
新聞閱評組
中宣部下設機構,隸屬新聞局之下。1994年,十四大以後為了全面、及時、有效地加強新聞輿論宏觀管理工作,中宣部成立新聞閱評小組,最初出刊為《新聞輿論動向》,後改為《新聞閱評》,不定期發行內部刊物《新聞閱評動態》,該組組長劉祖禹,副組長、正局級閱評員柴全經。中宣部輿情局輿情分析處處長文友華。1996年8月,中宣部在煙台市召開關於加強新聞輿論宏觀調控會議,要求各地仿效中宣部的作法,建立新聞協調和新聞閱評制度,以利於進一步全面、及時、有效地加強新聞輿論的宏觀管理。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後,新聞閱評制度在各省級行政區建立。
網路新聞處
處長葛瑋,副處長黃浩。組建了第一批青少年網路評論員隊伍,依託即時通訊系統初步建立了部分評論員的技術平台和聯絡體系。網路文明傳播志願者來源是黨委宣傳部及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各單位、縣(市)區文明辦,市直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各單位,市直全國、省、市級文明單位從事信息工作的人員或熟悉網路傳播特點、熱心網路文明傳播的人員。中宣部部長劉雲山2011年9月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訪華出席「中日韓媒體圓桌論壇」的部分日韓傳媒記者會談時說:「中宣部不可能完全管理五億網民,批評是過高評價中宣部了」。
輿情局
中宣部內設機構,現任局長為李曉軍,副局長孫瑜。
文藝局
中宣部下設機構,現任局長湯恆。下設影視處。中宣部改革辦主任黃志堅。
參考鏈接網路 中宣部
4. 徐特立的詳細資料
徐特立(1877年2月1日—1968年11月28日),原名懋恂,字師陶,中國革命家和教育家,湖南省善化縣(今長沙縣江背鎮)人。毛澤東和田漢等著名人士的老師。
1877年2月1日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府善化縣四都觀音塘(今長沙縣江背鎮觀音塘),4歲時,徐特立的母親逝世,1885年,徐特立9歲,父親決定讓他去讀書,雖然家徒四壁,最終父親和個哥哥還是用勞動的血汗錢為他繳納了學費。1
2歲時,徐特立的伯祖父逝世,父親決定讓他過繼給伯祖母做孫子,9歲到15歲,徐特立讀了6年書。 徐特立的6年私塾,主要學習了《四書五經》、明朝朱用純的《治家格言》和明朝楊繼盛的著作。
1893年,伯祖母一病不起,徐特立也欠了債,於是他決定一邊勞動,一邊自學,伯祖父的書籍,包括醫卜星象、算命類的書籍他都讀了。
18歲時,徐特立決定做私塾先生對自己比較合適,就在五美山小塘灣設館開學。徐特立白天在私塾教書,晚上去王硯秋的講經館去聽課,2年後,徐特立的作文水平已經爐火純青。
1905年,徐特立28歲時,他十年的「破產讀書」計劃進行到了第八年,這時,清政府取消了八股文考試制度,取而代之的是考經義、歷史、地理,地點是岳州,徐特立參加了這場3000多人的考試,名列第19名。
1907年,徐特立看到將要滅亡的清朝,曾經當著去北京請願代表,把右手食指用刀斬斷,寫血書以壯赴京請願代錶行色。
1912年,徐特立受長沙縣首任知縣姜濟寰之邀,創辦長沙縣立師范(今長沙師范學校的前身)。1919年至1924年6月,42歲時徐特立遠赴法國勤工儉學,在巴黎大學學習自然科學,並考察了比利時和德國的教育。
1924年夏,徐特立回到長沙,創辦長沙女子師范(1926年並入長沙縣立師范),擔任校長,同時兼任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范(即稻田師范)校長;
1927年夏,白色恐怖泛濫成災,徐特立卻毅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徐特立參加南昌起義,擔任革命委員會委員、第二十軍第三師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1928年,徐特立被派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30年末,徐特立回國赴江西根據地,後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府任教育部副部長,蘇維埃大學副校長。1934年,徐特立參加長征。
1937年,徐特立任中共中央駐湘代表、八路軍高級參議,在湖南開展統戰工作。
1940年,徐特立在延安任延安自然科學院院長(他是延安自然科學院創建時期任職時間最長的院長),時人把他和吳玉章、林伯渠、謝覺哉、董必武譽為「延安五老」。據曾在陝北和他一起生活過的人說,他六十歲之後,仍常常跳到大河裡游水數小時之久。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徐特立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一些日子之後,因身體原因請辭。 1968年11月28日,徐特立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4)北京宣傳部部長擴展閱讀:
徐特立為人性格十分崛強和十分沖動。讀書方法主張「定量」和「有恆」,讀書時必須做筆記和寫眉批,「不動筆墨不讀書」。
徐特立從事教育工作73年,創立了「群眾本位」教育科學發展觀;通過延安自然科學院的實踐,首倡教育、科研、經濟「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他是發現教育具有「生產」屬性的先驅。
他的新道德教育和創造教育學說,為當代中國推行素質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他主張教育「重在育」,教學「學為主」,並在科學教學法與學習方法等方面均有獨到見解。
徐特立在湖南任教二十年,愛學生如子。他任師范校長時,將自己的月薪與校內主任、庶務等同樣定為20元,還經常接濟窮學生。
田漢(國歌作詞者)入學時買不起蚊帳,徐特立便買了一頂相送。而他卻把自己的家小安排在鄉下,以節省開支。逢假日回家,他要步行往返80公里。
一次查夜時,他發現有新生爛腳呻吟,便親自打水給他洗腳上葯。此事傳出後,一些教師認為太失校長「身份」,學生卻對他更為敬仰。
他到第一師范任課時,支持毛澤東等學生反對校長專橫的活動。毛澤東曾說過,當時最敬佩的兩位老師,一位是楊昌濟先生(即他後來的岳父),一位是徐老。
毛澤東稱贊他是「堅強的老戰士」,「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
劉少奇稱贊他是「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周恩來稱贊他是「人民之光,我黨之榮」。
朱德稱他為「當今一聖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徐特立
5. 秦正安是誰
秦正安
秦正安(1943.11 )漢族。湖北漢川人。大專文化。197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6年9月參加工作。任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通縣縣委常委兼文教部部長、宣傳部部長,北京市委、市政府信訪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崇文區委副書記、區長,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副院長。1998年1月任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二級大法官。
中文名:秦正安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湖北漢川
出生日期:1943.11
職業:二級大法官
學歷:大專文化
分享
新鄉 秦正安
簡介
秦正安,漢族,河南新鄉人。圍棋業餘5段。目前人氣最旺的網路圍棋講師,圍棋書作家。
弈城圍棋網網名「風流秦公子」。 tom圍棋網名「風流秦公子」。
6. 中國銀監會宣傳部部長和副部長分別是什麼級別的國家幹部
銀監會是正部級,宣傳部部長是正廳級(銀監會裡面的宣傳部叫宣傳工作部或者是黨委宣傳部)
副部長就是副廳級咯
如果部長是什麼銀監會副主席兼任就是副部級
7. 北京電視台的領導介紹
趙多佳,1955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高級記者,畢業於首都師范大學,哲學學士。曾任北京人民廣播電台新聞台副台長、經濟台台長、副總編輯、常務副總編輯,北廣傳媒集團副總裁,北京電視台總編輯。現任中共北京廣播電視台委員會副書記,北京廣播電視台副台長,北京電視台台長。負責全面工作,具體分工:辦公室、人事部、計劃財務部、新媒體發展中心。 竇曉東,1968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哲學碩士。1993年8月參加工作,曾任中國青年出版社編輯、北京市委商貿工委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北京市委宣傳部研究室主任。現任北京電視台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常務副台長。負責思想政治工作,協助台長分管行政、黨建、經營和除編輯業務以外的其他工作,具體分工:黨委辦公室、監察審計辦公室、工會辦公室、老幹部工作辦公室。 彭司海,1972年3月出生,1995年7月參加工作,土家族,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法學學士、文學學士。曾任北京市委宣傳部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現任北京電視台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具體分管黨務和紀檢工作。 田方,1958年4月出生,1977年3月參加工作,朝鮮族,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工學學士。曾任北京電視台總工程師辦公室主任,製作部主任。現任北京電視台總工程師。負責技術工作,具體分工:總工程師辦公室、播出部、製作部、轉播傳送部、動力部、技術設備管理部、信息網路管理部。 朱江,1962年9月出生,1984年7月參加工作。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文學學士。曾任北京電視台新聞評論部副主任、總編室主任、播音部主任、體育節目中心主任。現任北京電視台副總編輯。負責部分宣傳工作,具體分工:青少·海外節目中心、財經節目中心、體育節目中心、生活節目中心。 王澎,生於1968年12月,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主任編輯。1988年參加工作,歷任北京電視台播音部副主任,北京電視台新聞早間節目部負責人,北京電視台新聞節目中心綜合部主任,北京電視台廣告部主任。現任北京電視台副台長。負責經營管理工作,具體分工:廣告部、經營管理部(含台屬一級企業)。 李嶺濤,1969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高級編輯,文學碩士和工商管理碩士(MBA),中國傳媒大學傳媒經濟學博士。曾任中共北京市大興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大興區廣播電視中心黨組書記、主任。現任北京電視台副台長。負責行政管理工作,具體分工:行政部、保衛部、基建辦公室、史志辦。 艾冬雲,1970年12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高級編輯。1992年參加工作,歷任北京電視台新聞中心副主任,主任。現任北京電視台副總編輯。負責部分宣傳工作,具體分工:新聞節目中心、文藝節目中心、紀實高清頻道。 徐滔,1968年9月出生,1991年參加工作。漢族,中共黨員,主任編輯,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文學學士。曾任北京電視台科教節目中心《法治進行時》欄目製片人、主持人,北京電視台科教節目中心副主任、主任,北京電視台衛視節目中心主任。現任北京電視台副總編輯。負責部分宣傳工作,具體分工:衛視節目中心,科教節目中心,動畫節目中心。
8. 北京西城區宣傳部長什麼級別
副廳級別
你好,你的問題回答如下:
1、北京市是三級行政體系:北京市(省部級)專——區、縣、委、辦屬、局、部(地廳級)——鄉鎮、街道、區縣下屬局(縣處級);
2、所以北京市西城區是正廳級別編制,因此西城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是副廳級別,相當於西城區常務副區長、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北京建委副主任級別。
9. 紀委和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是什麼關系
關系:全都是黨群部門。 比如 北京的紀委, 就是中共北京黨委紀委 。北京的宣傳部, 就是中共北京黨委宣傳部。
紀委是紀律檢查委員會,管黨風廉政的公務員都怕紀委。
組織部,是管當官的,他們考察提拔幹部,是否有資格當官等。
宣傳部管的是新聞媒體,新聞媒體都要聽宣傳部的。
統戰部叫統一戰線工作,搞民族團結 宗教管理等等。
中央宣傳部和中央統戰部,都是黨中央正部級的職能部門。
但是由於這兩個部門比較重要,中央宣傳部部長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兼任,中央統戰部部長兼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所以這兩個部的常務副部長是正部級,其他的副部長還是副部級,中宣部有幾個副部長是兼任其他部的部長的,所以也是正部級。
組織部部長、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不是職稱,而是黨內職務。
組織部長——幹部配置任免;
宣傳部長——把方針政策「廣而告知」;
統戰部長——聯絡、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1978年中央紀委恢復重建後,辦公廳設有幹部處,這是中央紀委最早的幹部部門,主要負責機關內部的人事工作,後來由於機關幹部人數不斷增加,幹部管理范圍也逐步擴大到各省區市和各部委主要紀檢幹部。
1981年3月中央紀委書記辦公會議決定成立幹部管理室。到1989年《中央紀委機關「三定」方案》將幹部管理室更名為幹部室。1993年,中央紀委和監察部合署辦公,原來的中央紀委幹部室和原監察部人事司就整合為新的中央紀委幹部室。此後一直沿用這個名稱。到2004年,中央紀委對派駐紀檢機構實行了統一管理,把派駐幹部管理也納入了幹部室職責范圍。
機關黨建-人民網 揭開中央紀委組織部宣傳部的「面紗」-中國共產黨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