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青銅峽市有多少鄉鎮
8個鎮,一個街道,無鄉
❷ 我的家鄉青銅峽作文250
我懷念家鄉那條美麗的小河。河水清如明鏡,河底的泥沙粒粒可數。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一陣風拂過,水面波濤粼粼,這條小河一年四季川流不息地流著。發出「嘩啦」美妙動聽的歌聲。我愛家鄉的小河,它給孩子們的童年增添了許多樂趣。
春天,小河清澈見底。小魚小蝦快樂地在河裡游著。而我,在河裡看著小魚小蝦,心想:「如果他們能離開水面多好呀。」河邊草地里花朵茂盛,還發出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真讓人陶醉。
夏天,河裡依然清澈見底,我和姐姐小心翼翼走進河裡,在小河裡戲水,玩的很開心。
秋天,一片片樹葉飄落下來。而小魚們又到葉子底下,把小葉子當作雨傘玩。
冬天,天空飄著鵝毛大雪,小河結成薄薄的冰。小魚小蝦也不見蹤影。而我卻喜歡不顧寒冷把那冰片玩來玩去......
這就是我家鄉的小河,不論春夏秋冬,小河依然美麗。
❸ 關於寧夏青銅峽關於寧夏青銅峽一百零八塔的傳說
我的家鄉-寧夏青銅峽 我美麗可愛的家鄉—— 寧夏青 銅 峽 的 傳 說 相傳上古的時候,黃河流入寧夏中衛境內,山阻水道,洪水四溢,到了牛首山,由於大山攔住水路,處處是一片汪洋大海,百姓叫苦連天。 大禹治水時,來到牛首山,看到山石阻攔水路,於是率領民眾數百人,住在峽口北岸的古石洞里,每天挖石不止,想把大山鑿個水洞,放水過去。可是,山高石頭硬,挖它不動,大禹命令造窯燒練青銅斧。那時,峽口山一帶沒有銅鐵石,只好從遠方運來鐵石,在窯口燒練,終於練成一把青銅斧。那斧真快,削石如泥,不幾天,就砍去大半個山頭。快劈到山腰時,突然冒了一股青煙,那斧不翼而飛,但見那空中閃出一員天將,手持青銅斧,只聽得「咔嚓」一聲,「轟隆」炸響,山崩地裂,大山裂出一道寬縫,洪水順著裂開得口子奔流而下。水患平息了,大片的土地露出來形成了平原,救百姓於水火之中。此時,正值夕陽西下,晚霞與青銅斧互相映輝,山水皆成青銅紫色。大禹非常興奮,便提筆在牛首山峭壁上疾書「青銅峽」。自此,便有了青銅峽之名。 緊接著,大禹到下游查看水情,發現水患未止,又命令民夫開挖渠道,引奔流亂闖的洪水入道灌溉農田,發展農牧業。後來人們在大禹開挖舊渠的基礎上,又修建了艾山渠。由此,大禹治水修渠的功績,世世代代廣為傳頌。後來人們在大禹住過的地方蓋了一座廟,廟內塑有禹王神像,以示紀念,可惜後來因修建欄河大壩被水淹沒了,不過在峽口西山尚有禹王洞。 青銅峽 多少寧靜的時間 大雪從黎明的河曲隱退 青銅峽 遼闊而原始的天空 走了一夜的冷月還在西行 走在大河的一隅 我像一個大雪滿弓刀的人 聽天的傳喚 去收拾一片殘星 一隻腳窩就是一窩隔世的風聲 黃河從青銅峽灣過 如馬匹踏出一條絲綢之路 自西向東蜿蜒而去 隱約的濤聲如隱約的疼痛 驚醒兩岸的燈火 峽谷吹來飛鳴的箭鏃 青銅峽穿過我的骨頭 一片微明裡 我看見青銅峽 黑鱗鱗的石崖如青銅澆築 月光下 它冷美的像一個人的思想 使我想起兩千年前那些冰冷的兵器 和一個白楊的戍卒喪失了往日的英武 寒冷中 抱著各自的靈魂 像抱著戰爭的傷口 等待著扶桑的黎明 太陽 從黃河東端升起 大水沒有洗去這盾上的血跡 月西移 風北吹 河東流 一行馬車滿載歌 車轔轔 馬蕭蕭 經過黃河橋 駛向燈火輝煌的市聲 大風吹著趕車人生命深處的積雪 而這時 一聲不響的黃河 開始在我體內作響 猶如大風吹雪
❹ 寧夏~青銅峽鋁廠
這個問題很尖銳哦!呵呵!1·2:鋁廠寧夏青銅峽鋁廠有 職工 以前叫正式工 (9700+)多人 以前叫臨時工 (3000+)工人
現在不知道變沒變~~呵呵~~記得 98年有 8300+工人!__夠詳細吧!~3:寧夏青銅峽鋁廠有幾個事業單位? 這個 有廠醫院, 廠子弟學校,開發公司 ,有色青鑫碳素廠。電解1 .2. 3部 維修隊 建安公司 還有什麼~(公園~~幼兒園~型材廠~)現在又多了個 (通潤 鋁板材廠) 七冶不知道算不算!4: 寧夏青銅峽鋁廠 其中 主任 科長 ?處長(副處長)?經理(副經理)這個我也不太清楚~估計沒有800 也有1000多人 詳細的不清楚! 底下的班長 副班 更是多的很 (不敢得罪人).5:寧夏青銅峽鋁廠 估計 迎賓樓 還可以吧!在就 3村 大門口那裡_都還行!那裡餐廳招牌換的太勤了!其他的地方沒吃過!(不要藐視我哦)6:鋁廠的車嘛,我也不知道,估計有個400到500多輛 (地方不大_車到很多!公家車 現在不清楚)
❺ 青銅峽的旅遊
青銅峽市境內有兩千多年前秦漢時期建造的古渠水系;有線條清晰、寫意逼真的廣武口子門岩畫;有號稱「寧夏小八達嶺」之稱的北岔口明長城;有西北最大最多的佛教廟群牛首山寺廟和始建於西夏時期排列奇特的108塔;有氣勢雄偉,蔚為壯觀,集發電、灌溉、防洪於一體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青銅峽攔河大壩;有風光旖旎的庫區鳥島、金沙灣、黃河風情園;有頗具民族特色的回鄉民俗風情園等眾多旅遊觀光勝景。
青銅峽一百零八塔
位於青銅峽大壩之西陡峭山坡上的108塔,是始建於西夏時期的喇嘛式實心塔群。陳運和詩《或許,有一百零八個遐想》,用對比的手法,寫的就是值得一看的108塔。在此處的塔基里,曾發現過書有西夏文題記的千佛圖帛畫。佛塔依山勢自上而下,按奇數排列成十二行,總計一百零八座,形成總體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因塔數而得名。是國務院公布的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被自治區旅遊局評為AA級景點。
金沙灣
金沙灣位於青銅峽牛首山西麓,九曲黃河由此匯入青銅峽谷,寬闊的水域,一撥沙海傾勢而下,形成黃沙、綠野、灘渚交錯的田園景色。
黃河大峽谷
青銅峽黃河大峽谷地處寧夏平原中部,是黃河上游最後一個峽谷,長約10千米。峽谷山高水深,兩岸懸崖峭壁。傳說大禹治水來到這里,劈山成峽,黃河水一瀉千里,此時正值夕陽西下,晚霞與河水互映在峭壁上,呈現出一片青銅色,青銅峽由此而得名。
中華黃河壇
中華黃河壇黃河五千年大型浮雕照壁位於中華黃河壇景區黃河廣場,照壁下面是黃河五千年大型浮雕,背面是一部黃河五千年的青銅史詩。這面青銅照壁長72米,高7.2米,為中國之冠。
主要布局為「三區、五牌樓、三大道、三大殿、一廣場、一壇、一院」。
北岔口長城
北岔口長城位於青銅峽賀蘭山東麓,地形復雜,山勢險峻,自古以來為軍一要塞。長城隨山勢走向而修築,結構獨特。是迄今為止寧夏境內明代長城保存較為完好的一部分長城峰燧兩側現建有賀蘭山風力發電場。
黃河樓
黃河樓位於黃河西岸、青銅峽市濱河大道東側,黃河樓總建築面積22000多平方米、高108米。主樓樓體由地下部分、城台部分和樓閣部分三部分組成。建築風格為明清仿古建築,主體建築為混凝土框架結構、外挑檐為鋼結構,斗拱全部採用鋁鎂合金製作並進行彩繪,頂部設計為地方風格的重檐十字屋脊,屋面為金黃色琉璃瓦。建設內容包括主樓、四個角樓、牌樓、十二生肖雕塑、景觀橋、黃河金牛、大門牌樓、停車場、盤山道路、內部裝修布展及綠化、供水供電等基礎配套設施項目。黃河樓主樓地上為九層(包括兩層夾層),地下為二層。
董府
董府位於青銅峽市峽口鎮,是清朝光緒年間著名將領董福祥的府邸。整座建築整合了明清時期南北建築風格,兼有官府民居特色。面存的磚雕、木雕、石雕、彩繪具有較高的藝術和觀賞價值,是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❻ 青銅峽市第一中學的教學情況
1、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優化學校管理
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機制,是學校管理從人治走向法制的基礎。學校歷屆領導特別重視制度建設,根據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出現的新問題,不斷對已有的各項規章制度進行修改和完善,現在基本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學校實際的、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為學校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深刻分析了學校發展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的方向,經過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反復討論,確定了學校發展的目標以及達成目標的一系列措施,形成了學校發展的總體規劃,即《青銅峽市一中2005-2008年發展規劃》以及《學校體、衛、藝發展三年規劃》、《教師培訓三年規劃》、《校園文化建設三年規劃》等子規劃,這些規劃,從學校實際出發,體現了學校發展創新的特點,目前,這些規劃正在逐步實施之中。
2、進一步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
依據市委、政府關於學校布局調整和高初中分離辦學的決策,學校於2005年開始實行、2006年提前實現高初中分離辦學的目標,另外,學校積極創造條件,逐步推行校長負責制、結構工資制、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和經費包干制的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從2005年9月開始,首先推行校內結構工資制,逐步拉開教職工工資水平。2006年7月,根據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在市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學校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在全校范圍內實行中層幹部競聘上崗並獲得成功,同時對基層管理人員和教職工崗位也實行競聘上崗,制定了《教職工結構工資實施方案》,真正建立了校內各類人員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實現了多勞多得、優質優酬,極大的調動了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學校重點抓好兩支隊伍的建設,一是骨幹教師隊伍的建設,二是青年教師隊伍的建設,制定了《教師隊伍建設三年規劃》,進一步明確了教師隊伍建設的目標和任務,近年來,學校投入大量資金,先後選派一大批優秀教師赴北京、上海、南京、大連、青島、銀川、吳忠、中衛等地參加各種形式的教學研究活動,聘請自治區教研室、青銅峽市教研室的領導和老師來我校指導教學工作,有力的促進了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與此同時,學校積極開展校本培訓活動,通過德育研討會、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會、優秀課例評選、教改系列課探索、多媒體教學研究、校級公開課、課件製作技術培訓、教研教改以及「青年教師成長工程」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有目的地培養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一大批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學校把師德教育作為教師全員培訓的主要內容,切實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和制度建設,加強對班主任隊伍的培訓和管理,大幅度提高班主任待遇,鼓勵優秀教師積極承擔班主任工作,不斷提高教育實效。
4、堅持德育為首,構建德育網路,注重德育實效
學校建立了「三校四制」的德育工作模式,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首,把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放在學校各項工作的首位,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切入點,貫穿在學校德育工作的始終。針對各年級不同的特點,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進行工作。如高一年級主要抓行為習慣和養成教育,高二年級進行行為規范和誠信教育,高三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成才觀的教育。通過開展校園之星的評比、組織學生參加清明節祭掃烈士墓活動、孝敬父母月活動、18歲成人宣誓活動、「五四」紀念活動、召開春秋季運動會等,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通過舉行「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召開主題班會觀摩活動、青年黨團校授課、聘請校外輔導員進行法制教育講座、祖國明天更美好等系列教育活動,提高全體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通過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優秀家長的評選、安排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建立課堂開放日、軍訓等活動,建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三位一體的德育教育網路,使德育教育工作走進家庭,走進社區,走進每一個角落。
5、強化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學校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在教學工作中實行「五個堅持」即: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合理安排學校各方面的工作;堅持抓好課堂教學這個中心環節,帶動「六認真」的教學常規管理;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能力為主標的教學方針;堅持領導深入教學第一線,兼課、評課、參加教研活動,對教學實行面對面的指導;堅持單元過關檢測制度,做好各年級、各學科單元過關檢測工作,每次考試完都要召開考試分析會,及時查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充分發揮年級備課組的作用,大力提倡教學研究和合作交流,重點抓好畢業年級的教學和管理工作,加強目標管理。 以課堂教學工作為中心扎實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是學校教科研的主要內容,為了加強對教科研工作的領導,學校成立了教科研室,制定了《市一中教科研成果獎勵制度》和《市一中教研課題管理辦法》等,對各個任課教師過去所確定的課題進行重新整合,並嚴格按照課題管理辦法的相關程序進行操作,以保證課題研究的質量,現在已經基本形成了國家級、自治區級、市級、校級課題研究和管理網路,廣大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
6、抓好校園文化建設,打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學校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辦學歷史,形成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和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以及豐富的社會資源和人文資源,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教風、學風和校風,鍛造了一支奉獻精神強、業務精良、團結協作、勤於鑽研、大局意識強的教師隊伍,這是學校辦學的最寶貴的資源,也是一中發展的巨大優勢,是一種潛在的文化資源。為了更好的發揮校園文化的作用,用文化來影響和引領教職員工的行為。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學校堅持了繼承與創新的原則,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堅持辦好「兩報一刊」,支持鼓勵學生辦好各種文學社團和各種興趣小組,充分發揮學生電視台、學校廣播室、宣傳櫥窗的作用,大力宣傳教師、學生當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青銅峽市電視台製作並滾動播放了反映我校精神文明建設的專題片,每年為期一周的校園文化藝術節、編輯出版了《青銅峽市一中校志》、《青銅峽市一中教育年鑒》、《青銅峽市一中學生必讀》、《國旗下的講話選集》、《安全伴我行》等30多種校本教材以及學生文學社的優秀作品集等,建成並開通了青銅峽市一中網站,為宣傳學校打開了窗戶,為教師的發展提供了平台,豐富了校園文化。
7、加強對總務後勤工作的管理,創設服務育人環境
進一步推進學校民主化管理進程,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全心全意依靠教職工辦好學校,在一些重大事情的決策、規章制度的實施、大項資金的使用以及重大人事安排等都經過教代會討論通過,每學期對學校各項經費收支情況都進行公布,以增強學校管理的透明度。學校加強對總務後勤工作的管理,制訂管理制度和各種崗位職責21個。堅持校務公開,嚴禁亂收費,學校建立了校務公開小組,增強了學校工作的明度,堅持用人、進人公開,財務收支公開,學生收費公開、基建項目資金公開?食堂伙食帳目公開。安全保衛措施到位,學生住宿男女分樓,管理員與學生同住,督促學生按時作息,先後對相關人員進行了消防安全知識講座和消防演練,對學生進行了地震知識及防範教育,制定了相關的緊急預案。加強了對學生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堵絕三無食品進入校園,保證了學生的飲食衛生安全。
8、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
2004年,學校爭取自治區危改項目資金和市政府配套資金共計200多萬元翻建1600多平方米的學生餐廳投入使用,2006年,學校自籌資金60多萬元,先後對辦公樓、微機室、電教室、化學實驗室、校門等設施進行維修、升級和改造。為了解決學生住宿的矛盾,在上級有關領導的支持下,學校和葯政局協商,租用葯政局閑置的辦公樓,並爭取市政府資金20萬元接通暖氣設備。2007年,學校爭取市政府資金150多萬元在暑假期間對操場、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進行全面維修,極大的改善了辦學條件,為全體師生營造了良好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
❼ 青銅峽好玩的地方在哪
青銅峽市境內有兩千多年前秦漢時期建造的古渠水系;有線條清晰、寫意逼真的廣武口子門岩畫;有號稱「寧夏小八達嶺」之稱的北岔口明長城;有西北最大最多的佛教廟群牛首山寺廟和始建於西夏時期排列奇特的108塔;有氣勢雄偉,蔚為壯觀,集發電、灌溉、防洪於一體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青銅峽攔河大壩;有風光旖旎的庫區鳥島、金沙灣、黃河風情園;有頗具民族特色的回鄉民俗風情園等眾多旅遊觀光勝景。
青銅峽一百零八塔
黃河樓
黃河樓位於黃河西岸、青銅峽市濱河大道東側,黃河樓總建築面積22000多平方米、高108米。主樓樓體由地下部分、城台部分和樓閣部分三部分組成。建築風格為明清仿古建築,主體建築為混凝土框架結構、外挑檐為鋼結構,斗拱全部採用鋁鎂合金製作並進行彩繪,頂部設計為地方風格的重檐十字屋脊,屋面為金黃色琉璃瓦。建設內容包括主樓、四個角樓、牌樓、十二生肖雕塑、景觀橋、黃河金牛、大門牌樓、停車場、盤山道路、內部裝修布展及綠化、供水供電等基礎配套設施項目。黃河樓主樓地上為九層(包括兩層夾層),地下為二層。
董府
董府位於青銅峽市峽口鎮,是清朝光緒年間著名將領董福祥的府邸。整座建築整合了明清時期南北建築風格,兼有官府民居特色。面存的磚雕、木雕、石雕、彩繪具有較高的藝術和觀賞價值,是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