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
初春的氣候乍暖還寒,是傳染病的多發季節。流感、水痘、腮腺炎等,都是春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加強個人衛生和防護十分關鍵。
1、科學穿衣:遵循傳統的"春捂秋凍"的規律,初春不要急著脫去冬裝,尤其要注意腳部保暖,根據天氣變化和體質情況,適時增減衣服。
2、經常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讓室內的空氣流動起來,驅散病毒,以減少患病的機會;減少到空氣流通不良的公共場所。
3、勤洗手: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有可能通過手接觸分泌物,傳染給健康人,因此特別強調注意手的衛生。
4、多喝開水:有利於體內毒素排泄,凈化體內環境。
5、適當鍛煉:鍛煉身體可增加血液循環,提高皮膚調節溫度的能力,維護淋巴系統的功能,從而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
6、平衡營養:偏食挑食的孩子最容易發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營養非常重要。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增加含鈣量豐富的魚蝦、豆製品,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注意蔬菜水果的攝取,適當搭配粗糧和雜糧,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7、保證睡眠:晚間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不使孩子過度疲勞,因為失衡的生活會帶來失衡的免疫反應。
天貓美國普衛欣提示:霧霾天氣出行記得做好防護。
❷ 關於疫情防控的宣傳內容有哪些
個人防疫知識: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用一次性紙巾或干凈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口。
3、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作息規律,避免產生過度疲勞。
4、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每天開窗通風數次不少於3次,每次20-30分鍾。戶外空氣質量較差時,通風換氣頻次和時間應適當減少。
5、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
6、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如咳嗽、流涕、發熱等,應居家隔離休息,持續發熱不退或症狀加重時及早就醫。
❸ 傳染病防治知識
一、傳染病防治總則
有效的抑制傳染病的流行,關鍵在於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鏈:即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為此,要做到:
1、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注意個人衛生、食品衛生、環境衛生。
2、加強身體鍛煉,提高免疫能力。
3、按規定接種疫苗。
4、對傳染病人要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防止交叉感染。
二、各季節高發傳染病
春季
流行的傳染病主要包括: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麻疹、水痘、腮腺炎、猩紅熱、風疹、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甲型病毒性肝炎;接觸傳播引起的手足口綜合症。
防治方法:居室常通風, 熏醋消毒素, 被子勤晾曬, 疫苗按時注, 春季好郊遊, 莫去人密處。
夏季
是腸道傳染病高發期,主要包括: 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病毒性腸炎、傷寒、病毒性肝炎等。
防治方法:食物采購嚴把關, 餐具消毒雙保險, 個人衛生要注意, 生蔬涼拌莫多餐, 瓜果食前先去皮, 大型家宴要消減, 室內清潔滅蚊蠅, 保證營養足睡眠。
秋季
位於夏、冬之間,因此,夏冬季節的傳染病都可能在秋季發生。此外,脊髓灰質炎也常在秋季發生。
冬季
受氣候和人口流動(春運)等因素的影響,易發生呼吸道傳染病的局部性大爆發。冬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風疹、腮腺炎、流腦等,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
防治方法: 按時接種疫苗, 注意增減衣服, 加強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