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要普法宣傳的資料
可以參考一下
12月3日,無錫司法局組織文藝團體,在二泉法治廣場進行法制文藝表演。歌曲演唱、滑稽戲表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讓群眾在娛樂中接受法制宣傳教育。
圖為無錫市滑稽劇團的演員在表演防詐騙題材小品《婚托》鄧煊 陳瑜攝
服務三農 關注民生
開展主題鮮明法治實踐活動
「服務三農、關注民生」是江蘇各地關注的重點。南京、徐州等地廣泛開展「關注三農、服務發展」的調查和法律咨詢等法治實踐活動,工作人員深入農村和城區內農民工聚集地,宣傳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土地承包經營、土地流轉、民主管理等涉及「三農」的法律法規,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掌握和了解涉及「三農」的熱點問題和當前農民工最迫切的法律需求,有針對性地制定解決方案。無錫市全力開展法律服務新農村系列活動,組建服務新農村律師志願團、開設新農村法律服務網站、選聘百名法律村官、組織百場法治文藝匯演進鄉村、開展千村法律服務結對和千名公務員送法進村等活動。全市有700多個村與法律服務機構結對,80%的家庭收到法律服務便民卡。宜興市編印的30萬冊法律常識讀本免費發放到全市農戶家裡。連雲港市組織相關部門重點針對清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加強勞動法宣傳。興化市政法部門和金融單位針對民間借貸引發的民事糾紛日益增多的情況,聯合開展送法下鄉活動,舉辦民間借貸法律法規專題講座,現場發放民間借貸法律法規宣傳資料,接受群眾咨詢。姜堰市的262個村民法制學校成為農村法制宣傳的有效平台。
內容廣泛 形式新穎
法制宣傳教育活動精彩紛呈
「12·4」全省法制宣傳日期間,江蘇省進一步加大對重點普法對象宣傳教育工作力度,省委宣傳部、省級機關工委、省法制宣傳教育協調指導辦公室、省司法廳聯手組織開展省級機關「萬人學法競賽」活動。常州、蘇州、連雲港、淮安、揚州、鎮江、宿遷等市也分別組織開展了領導幹部和公務員法律知識考試。
省級機關組織實施了「2008年省級機關廳局級領導幹部法制講座」,泰州市委中心組舉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知識講座;鹽城市舉辦「依法行政,優化環境,向社會承諾,請人民監督———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大型電視訪談活動」。鎮江市實施「普法駐村、入廠、進校園工程」行動,「農民普法宣講團」、「職工普法宣講團」、「青少年普法宣講團」、「司法行政機關法律服務團」深入農村、企業、學校,開展「法制巡迴報告」等活動。鹽城市組織開展全市10萬農戶法律知識競賽活動,全面實施全市公務員「法律知多少家家到」活動。淮安市全市政法機關駐村「平安與法治建設指導員」赴全市1607個村開展法制宣講活動。常州市舉辦以「法治文化鑄和諧」為主題的推進「法律六進」,普及法治文化的宣傳活動。南京市相關部門在白下區聯合召開了「全市青少年法制教育觀摩會」,交流推廣青少年法制教育典型經驗做法。南通市開展「百千萬」廣場宣傳咨詢。市、縣、鄉三級聯動,組織以「共創和諧、服務民生、推進科學發展」為主題的全市法制宣傳、法律咨詢活動,組織千組咨詢人員開展為萬人送法。連雲港市贛榆縣開展了「四個一」活動:開展一次以「學法用法,依法行政,提升效能」為主題的全縣公務員學法用法演講比賽;開展一次以農村法律法規政策為內容的法律知識考試;舉辦一期法治文化座談會;開展一次深入企業送法活動。揚州市邗江區開展了涉農法律知識競賽、青少年法制書畫大賽、法制燈謎、法治文藝進鄉村授旗儀式等活動。儀征市在盛成法治文化廣場舉行了為法制志願者頒發聘書、為「民主法治村(社區)」授牌儀式,現場開展有獎法律知識問答,場面十分火爆。
廣泛發動 條塊結合
掀起全社會普法教育新高潮
在開展普法教育活動中,江蘇各級各地大力協調、積極配合,形成了條塊結合、上下聯動的工作局面。省法制新聞協會聯合省市各行業協會、新聞媒體、質檢機構,舉辦2008年度江蘇「依法質量維權環省行」活動,省、市42家行業協會領導和在寧知名企業負責人參加了出征儀式。12月4日,在蘇州市開展了「依法質量維權環省行」現場活動,執法部門、行業協會現場接受用戶投訴舉報,質檢機構現場免費檢測咨詢服務,品牌企業現場免費維修服務,開展誠信宣傳。南京市司法局與市廣播電視部門協調,組織開展了法治動漫創作作品展播月活動,在地鐵、公交的移動媒體上進行集中播放。蘇州市和移動公司聯合嘗試開辦了「掌上法律學院」,以動態簡訊、法制漫畫、法律知識講解、案例釋疑等形式,向移動用戶宣傳法律知識。泰州市在泰州日報社網路平台上開展了法制宣傳「網路對話」,與網友面對面交流。並利用移動通信信息平台向廣大手機用戶群發「12·4」法制宣傳標語,與市委宣傳部聯合製作宣傳短片,在樓宇電視上不間斷的播放「12·4」法制宣傳日宣傳標語。當天,還開通了泰州普法網。
灌南:打造「三位一體」新平台
在灌南縣,「要學法,找司法;要懂法,進廣場;要用法,走長廊!」成為市民休閑時的口頭禪。「12·4」法制宣傳日前後,縣司法局精心打造廣場———街道———社(居)「三位一體」法制宣傳活動,形式新穎、好戲連台。
坐落在灌南縣中心的英雄廣場是居民休閑聚集地,縣司法局投入10多萬元新建了5萬平方米的灌南縣法治文化廣場。廣場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為廣場環形走道的法制宣傳長廊,共製作了26個52面的法治宣傳牌;第二個層次為相對固定的標志牌、燈箱,主要內容為貼近群眾生產生活的各種法律原則、法律條文、法律名言警句等;第三個層次是開展部門法治文藝會演、法律咨詢、法律講座等公益活動。
縣司法局聯合縣委宣傳部和縣文化局,將縣城區的廣場文化活動排出12場演出序列表,分別由縣建設局、財政局、教育局等12個部門承辦,各部門獨立舉辦不少於100分鍾的、適合廣場表演的法制宣傳內容的節目對群眾演出。縣共青團、婦聯、關工委、司法等部門聯合組織青年志願者開展免費送法送資料活動、組織老年演出隊開展小型法制文藝演出、組織律師和法律工作者開展法律咨詢。
灌南悅來集美食一條街號稱「蘇北的美食城」,是來灌南投資客商餐飲休閑的集散地。灌南司法局瞄準這一特殊區域,創新載體,開展法治一條街建設活動。投入30多萬元購置法治宣傳電子大屏幕,每天播放法治宣傳片、標語和法治小品、漫畫等,使人們在餐飲休閑氛圍中接受法律法規教育。在街道門面製作法制宣傳公益欄、設立法治宣傳牆,將居民關注的熱點法律問題以問答等形式刊登上牆,一季度更換一次,做到期期有新內容、期期有新看點。縣司法局還開通局長熱線和QQ視頻對話,定期或不定期與群眾進行學法用法互動交流活動。同時開展了「文明經營店、守法經營戶、無假貨攤位、誠實守信點」創建活動。
普法志願者「送法進社區」、培育法治示範村是灌南縣普法又一新平台。縣司法局以開展「送法進社區」主題活動為契機,組織300多名法制宣傳員和志願者進村入居把法制宣傳教育服務辦進居民家門口,向居民、外來人員發放自編的法律宣傳小冊子和漫畫等資料,現場開展法律知識有獎竟答,法律咨詢等便民服務,深受居民歡迎。 祝家奎
吳江:法制宣傳活動精彩紛呈
今年12月4日是第8個全國法制宣傳日,江蘇省各地、各部門圍繞「弘揚法治精神,服務科學發展」主題,開展了一系列聲勢浩大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從11月中旬開始,吳江市在全市范圍內以鎮、區和各職能部門聯動的形式,組織開展了系列法制宣傳活動。
12月4日上午,鱸鄉二村社區人潮湧動,懸掛在社區廣場上空的「律師進社區,法律伴我行」廣告橫幅格外矚目。來自市司法局、市機關有關部門、松陵鎮、市法律援助中心、公證處、律師事務所的法制宣傳隊伍和南郵吳江學院的20多名法制宣傳志願者參加了此次活動,面向居民開展法律咨詢,發放法制宣傳資料。平望鎮司法所在新世紀文化廣場影劇院舉辦的「五五」普法法律知識競賽也熱鬧非凡,平望鎮機關等6個隊參加了競賽。
12月4日下午,「2008年吳江市法制文藝匯演」在繁華的市中心城中廣場拉開序幕。10個鎮(區)以第五屆「十鎮聯動」文藝巡演為基礎,結合「12·4」法制宣傳日活動,將工作中遇到的典型事例作為原型集體創作了11個法制文藝作品,由當地群眾和外來務工者組成的演員陣容,通過小品、戲曲、歌舞等形式藝術地展現了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學法用法的場景。市法制藝術團自編自導的大型法制歌舞《和諧中國》,以其巧妙的唱詞、新穎的舞蹈將法制文藝匯演推向了高潮。
吳江市司法局局長卜兆勇介紹,這次市司法局採取4大舉措推進「12·4」法制宣傳。一是開展「法制月月講」。藉助市圖書館「垂虹講壇」平台,邀請專家、學者開堂授課,向市民宣講法律知識和法治理念;二是舉行法制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鞏固原有法制教育基地的基礎上,從普法宣傳經費中撥款7萬元籌建新的市級法制教育基地,為全市中小學生開展法律實踐活動開辟新場所;三是舉辦殘疾人法制講座。聯合市殘聯,在全市開展了殘聯幹部、殘疾人代表及有關人士法制輪訓活動,全市共舉辦了23場,市司法局副局長桂其榮9次赴基層解讀新修訂的殘疾人保障法,近兩千餘名殘聯幹部和殘疾人聽取了講座;四是加強「一報兩台」法制宣傳。《吳江日報》刊出法制宣傳專版、專欄;吳江電視台「法治吳江」欄目製作了「12·4」法制宣傳特別節目;吳江人民廣播電台連續播出法制新聞30多條。「12·4」當天,市司法局還聯手吳江電信部門開展了全市法制宣傳簡訊免費發送活動。全市萬名電信手機用戶都收到了法制宣傳簡訊。吳木圭 蔣曉梅 沈芸
啟東:創新形式突出重點對象
啟東市以「法律六進」活動為抓手,突出重點對象的普法宣傳,創新形式,建立網路,新招疊出。針對領導幹部、全市行政執法人員、機關公務員這3個層面的不同要求,分類實施,「三考並舉」,以考促學。對市委管理的幹部和人大任免的幹部統一進行任職資格法律知識考試,全市159名正科職領導幹部均通過考試;對行政執法人員進行執法資格法律知識考試,1628名應考對象有1563人通過考試,65人因未通過考試而被暫停行政執法資格;對全市3002名機關公務員每月進行一次法律知識自學考試,成績記入個人學習檔案,學習程度和水平與年終考核直接掛鉤。目前,「您不依法、法不依您」成了該市許多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的座右銘。
述學評學考學制度推進公職人員學法用法。
一是建立個人述學制。要求所有參學對象在一定時間和范圍內詳細匯報個人的學習情況。包括對學習的認識和態度、計劃與進度、心得與體會,學習制度執行情況,參加黨(干)校培訓和業余自學情況,聯系實際指導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問題、努力方向;二是建立單位評學制。在個人述學的基礎上,由各單位定期對個人學習活動展開評點評比,並設立「優秀」、「良好」、「合格」、「較差」4個檔次;三是建立考學制。由市考學組定期和不定期對全市各單位的學習情況、學習成效進行考核評價,考核結果作為機關工作人員「兩先一優」評比和文明單位、黨建工作先進、五星機關評選的重要依據。
啟東市全面啟動普法輔導員培訓工程,從上到下構建「三級」普法網路機制。市司法局聘請50名法律工作者,成立了市普法講師團,深入機關、鎮村、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和各農民法制學校,開展以憲法為主,包括刑法、婚姻法在內的56部法律法規的巡迴宣講活動,先後舉行了200多場次,受教育者達兩萬多人次。各鎮鄉經過層層推薦,將一批掌握一定法律知識,且有較高文化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普法骨幹推薦為農民法制學校的老師。各村又推選出300多戶了解法律、威望較高、群眾信任的農戶為「法制文化戶」。實施農村普法「百、千、萬」工程,即:50名普法講師落實百場法制宣講任務;百名鎮(鄉)普法輔導員,每人在農民法制學校上好10節課,落實1000節法制課任務;300多戶「法制文化戶」,每戶培養10家「法律明白戶」,以每戶3口計算使全市擁有近萬名「法律明白人」。
市司法局聯合勞動局、總工會、安監局等十多個部門,重點選取了39家企業作為法治企業試點單位,通過引導企業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健全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職工學法規范;為企業職工編寫維權實用手冊;定期開展法律法規知識宣講、法律咨詢;結合「勞動保障誠信示範(合格)企業」創建,全面構建規范有序、公正合理的新型勞資關系;建立健全法律顧問制度,提高企業法治化管理水平,防範法律風險等5大舉措,不斷促進企業和諧發展、平安發展。據統計,今年以來,各涉企部門先後印製6萬多本的宣傳文本和熱點解讀,組織500多家企業,共2.3萬人進行勞動合同法的培訓,在農民工比較集中的企業組建了40個職工維權工作站,到企業開辦法律咨詢60多場次,解答法律咨詢1000多件。
面對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欠缺的現狀,啟東市依託現有家長學校陣地與師資力量,動員學校老師、社會熱心人士、普法志願者、巾幗志願者、「五老」(老幹部、老戰士、老教師、老專家、老模範)擔當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利用假期,組織返鄉家長與留守兒童共同參加社區義務勞動,上街宣傳交通法規、擔當環保小衛士等法治實踐活動,關心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據了解,該市已在全市48所中小學開設「臨時家長」培訓班76期,聘請代理家長3216名,組織開展各類法治實踐活動209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許瑞華 陸允如 芮海敏
泰州:法制宣傳採用網路對話
12月3日,泰州市司法局和泰州日報聯合推出了「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網路對話。參與對話的有泰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高紀明,以及公、檢、法、司等政法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對話圍繞「五五」普法規劃,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促進法治泰州、平安泰州建設話題與網民朋友進行交流。
高紀明在回答法治泰州工作最重要的環節和縮小泰州與省內的其他城市相比的法治水平時說,建設法治泰州就是要堅持立黨為公,做到依法執政;堅持公正高效,做到依法行政;堅持司法為民,做到公正執法;堅持以人為本,做到依法管理;堅持誠實守信,做到依法經營;堅持學法用法,做到依法辦事。說到底,就是要提高全社會的法律素養,形成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嚴格依法辦事的社會氛圍。
近年來,泰州的法治建設取得了很大進展,有的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國有一定的影響。如基層執法評議工作、民主懇談會、律師參與信訪等做法都富有創新,成效明顯。泰州市領導班子認識到,今後必須進一步把法治建設擺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進泰州經濟生活、政治生活、社會生活的法治化,著力推進依法行政,大力加強法治政府建設;著力促進司法公正,努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加強法制宣傳,積極營造濃厚的法治建設氛圍;更加註重民生問題,讓法治建設成果惠及於民,努力建設一個法制健全、政治穩定、百姓安寧、社會和諧的法治泰州。
㈡ 鹽城市市長是誰
曹路寶
現任江蘇省鹽城市委副書記、市長、市政府黨組書記。
人物履歷
1989年09月在北京財貿學院工商行政管理系工商行政管理專業學習;
1993年08月任南京市稅務局白下分局科員;
1994年09月任南京市地方稅務局白下分局科員,副所長,南京市地方稅務局教育處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人事處處長助理、副處長;
2000年11月任南京市秦淮區副區長,秦淮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其間:2008年08月至2008年12月,參加國家外國專家局組織的赴美國杜克大學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培訓;2005年06月高級會計師;2001年09月至2004年04月在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專業在職研究生學習,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2009年03月任南京市交通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黨委委員;
2010年04月任南京市下關區委副書記、代理區長,區長(其間:2004年03月至2012年12月在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在職研究生學習,獲管理學博士學位);
2013年04月任南京市鼓樓區委副書記、區長(其間: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在職研究生學習,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2015年09月任南京市秦淮區委書記;
2015年10月任南京市秦淮區委書記,市南部新城開發建設管委會主任、黨組書記(兼);
2017年06月任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秦淮區委書記,市南部新城開發建設管委會主任、黨組書記(兼);
2017年08月任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2018年04月任鹽城市委副書記、代理市長、市政府黨組書記;
2019年01月任鹽城市委副書記、市長、市政府黨組書記。
十三屆江蘇省委候補委員。 江蘇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任免信息
2019年1月25日,江蘇鹽城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曹路寶同志為鹽城市市長。
記過處分
2019年11月,因江蘇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案,江蘇省有關部門給予鹽城市委副書記、市長曹路寶政務記過處分。
㈢ 鹽城市環保局電話多少
鹽城市環境保護局業務咨詢聯系方式: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0515-86663733
輻射項目建設:0515-86660734
信訪投訴:0515-12369
地址:鹽城市世紀大道21號
郵編:224005
鹽城市環境保護局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有關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市環境保護政策、規劃。組織編制和監督實施環境功能區劃,組織實施環境保護標准、基準和技術規范。
組織擬訂並監督實施重點區域、流域污染防治規劃和飲用水水源地、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會同有關部門擬訂重點海域污染防治規劃,參與制定全市主體功能區劃。
(二)負責重特大環境問題的統籌協調和監督管理。牽頭協調全市范圍內重特大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的調查處理;
指導和協調各縣(市、區)政府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預警工作,協調處理有關跨區域環境污染糾紛,統籌協調全市重點流域、區域、海域污染防治工作,指導、協調和監督海洋環境保護工作。
(三)負責落實國家、省減排目標任務。組織實施地方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證制度並監督管理,提出實施總量控制的污染物名稱和控制指標,組織制定和實施污染減排計劃;
督查、督辦、核查各地污染物減排任務完成情況,實施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總量減排考核並公布考核結果。負責國控、省控、市控重點污染源總量核定和排污許可證監督管理。
(四)負責提出環境保護領域市財政性資金安排意見,並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組織實施和監督工作。參與指導和推動循環經濟和環保產業發展,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
(五)承擔從源頭上預防控制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的責任。按國家、省、市規定組織審查重大經濟和技術政策、發展規劃以及重大經濟開發計劃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對涉及環境保護的規范性文件提出有關環境影響方面的意見;
按國家、省、市規定審批重大開發建設區域、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組織實施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組織開展清潔生產強制性審核。
(六)負責全市環境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制定水體、大氣、土壤、雜訊、光、惡臭、固體廢物、化學品、機動車等污染防治管理制度並組織實施。
會同有關部門監督管理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作。統一監督管理市區飲用水源保護區(含通榆河保護區)內環境保護及污染防治工作。
組織開展污染源排污情況和國家、省、市管建設項目執行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情況的監督檢查,開展環境稽查,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調查並依法實施處罰。組織實施排污申報核定和排污收費制度。指導城鎮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七)指導、協調、監督生態保護工作。擬訂生態保護規劃,組織評估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監督對生態環境有影響的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活動、重要生態環境建設和生態破壞恢復工作。
指導、協調、監督各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的環境保護工作。協調和監督野生動植物保護、濕地環境保護工作。
協調指導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監督生物技術環境安全,牽頭生物物種(含遺傳資源)保護工作,組織協調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組織全市生態示範創建工作。
(八)負責核與輻射安全的監督管理。對核技術應用、電磁輻射、伴有放射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的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負責放射性廢物的管理。
參與核事故應急處理,負責輻射環境事故應急處理工作。配合環境保護部、省環保廳對市內核設施安全、核材料的管制和民用核安全設備實施監督管理。
(九)負責環境監測和信息發布。組織實施環境監測制度和規范,組織實施環境質量監測、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應急監測。
組織對環境質量狀況進行調查評估、預測預警,建設和管理全市環境監測網和環境信息網,實行環境質量公告制度,統一發布全市環境質量綜合性報告和重大環境信息。
(十)開展環境保護科技工作和國際合作交流。組織環境保護重點科學研究和技術工程示範,推動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設,歸口管理全市環境保護國際合作和利用外資項目,組織協調市內有關環境保護國際條約的履約工作,參與處理涉外環境保護事務。
(十一)組織、指導和協調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工作。編制並組織實施環境保護宣傳教育規劃,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有關宣傳教育工作,推動社會公眾和社會組織參與環境保護。
(十二)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3)鹽城市委宣傳部擴展閱讀
鹽城市生態環境局直屬單位
(一)鹽城市環境監察局(鹽城市環境監察支隊)
1、負責全市重大環境問題的統籌協調和監督執法檢查。
2、擬訂全市環境監察行政措施草案、制度、規劃,並組織實施。
3、監督環境保護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規劃計劃、標准在全市的執行情況。
4、擬訂全市排污申報登記、排污收費、限期治理等環境管理規章制度和標准,並組織實施。
5、組織開展環境執法稽查和排污收費稽查,負責環境執法後督察和掛牌督辦工作。
6、組織對國家、省、市管的限期治理項目完成情況、建設項目施工期間和執行環境保護「三同時」情況實施現場監督檢查。
7、指導和協調解決全市各地、各部門以及跨區域、跨流域的重大環境問題和環境污染糾紛。
8、負責受理「12369」電話投訴和市長、政風熱線等交辦的環境問題案件。
9、組織開展全市環保執法檢查和生態環境監察工作,參與海洋環境污染的監督檢查和處理。
10、組織開展全市環境監察網路、環境監察機構標准化建設和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與管理。
11、指導全市環境監察隊伍和業務建設工作,組織業務培訓和交流。組織對縣(市、區)污染排放達標率進行考核。
12、指導全市環境監察機構監督檢查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轉情況和排污費的徵收與解繳工作。負責市直排污費的徵收及管理工作。
13、負責全市突發環境事件預警預測、現場應急處置、編報事件信息、報告,督促應急預案制定、指導事件應急救援演練等工作。
14、配合省環保廳建立企業環境監督員制度,並組織實施。
15、負責污染防治設施拆除或閑置許可、排污申報及變更登記注冊項目、市區建築施工和夜間建築施工行政許可的審批及監督管理工作。
16、組織全市污染源管理「三化」推廣工作,負責污染源管理規范化、監控自動化、市場營運化工作。
17、完成上級交辦的其它各項工作。
(二)鹽城市飲用水源保護區環境監察支隊
1、擬訂全市飲用水源地(含飲用水源保護區)環境保護及污染防治的行政措施草案、制度、規劃,並監督實施。
2、組織全市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定,對全市飲用水源保護區環境保護及污染防治工作進行督查指導。
3、統一監督管理市區飲用水源保護區內(含通榆河保護區,下同)環境保護及污染防治工作。
4、負責市區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建設項目、技改項目、資源開發項目和區域經濟開發建設項目的初審。
5、負責市區飲用水源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響應處置工作。協調全市飲用水源保護區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6、協調市、縣(市、區)環境監察機構做好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環境監察工作。
7、負責市區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環境違法等信訪案件的調查處理工作。
8、負責全市飲用水源保護專項整治行動的督查指導工作。
9、完成上級交辦的其它各項工作。
(三)鹽城市環境監測中心站
1、負責全市環境監測管理工作。
2、擬訂全市環境監測的政策、規劃、行政措施草案、制度、標准並組織實施。
3、建立全市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環境監測分析方法和技術規范並組織實施。
4、組織建設並管理全市環境監測網路,收集、整理、貯存本地區環境監測數據、資料,建立環境監測資料庫,並對本地區環境質量和污染狀況進行綜合分析,為政府環境決策提供技術依據。
5、組織對全市環境質量狀況進行調查評估、預測預警。按照國家環境監測技術規范開展環境質量、污染源監督、環境執法、輻射環境、環境應急和預測預警監測,並提供相關的監測數據。
6、負責全市環境質量、生態狀況等環境信息發布。
7、建立和實行環境質量公告制度。組織編報全市環境質量報告書,組織發布全市環境狀況公報。
8、協調和指導其他行業部門開展環境監測工作。
9、統一管理全市環境監測機構和從業人員資質。開展業務技術指導、監測質量保證、技術培訓和技術資質的考核工作。
10、負責市區飲用水源自動監測站的日常運行管理,及時分析水質變化趨勢,為飲用水源保護提供技術支撐。
11、為社會提供環境監測技術服務,主要包括:
(1)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
(2)排污申報監測;
(3)環境糾紛仲裁監測和司法鑒定監測;
(4)污染事故監測;
(5)居室環境監測;
(6)生態補償監測;
(7)其它各類環境監測和咨詢業務。
12、完成上級交辦的其它各項工作。
(四)鹽城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1、承擔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培訓任務。
2、承辦「六五」世界環境日紀念活動。
3、組織製作環保公益廣告和環保影視資料片,製作發行各種環保宣傳紀念品。
4、負責環保網路的運行與維護、環保宣傳資料庫的建設管理和信息服務工作。
5、完成上級交辦的其它各項工作。
(五)鹽城市核與輻射安全和固體廢物監管中心
1、負責全市核與輻射、固體廢物現場監督管理,依法對固體廢物、輻射環境違法行為實施查處。
2、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參與擬訂全市固體廢物、有毒化學品、輻射環境安全的防治規劃和行政措施。
3、負責涉及固體廢物、輻射環境項目審批的現場勘察、審批後的跟蹤服務和監督管理工作。
4、參與對涉及固體廢物、輻射環境的新、擴、改「三同時」建設項目的檢查和驗收工作。
5、負責全市固體廢物資源、輻射污染源的調查和排污申報登記工作。
6、管理固體廢物、核與輻射安全監管網路和組織網路標准化建設,配合有關部門實施固體廢物、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專業人員資格管理。
7、組織落實固體廢物、核與輻射事故應急預案。負責固體廢物、輻射事故現場應急處置。
8、監督實施全市危險廢物經營、轉移許可環境管理制度。
9、參與可用作原料進出口廢物的管理,依法監督相關單位對進口固廢進行評價、查驗和辦理轉報批手續,對已進口固體廢物作原料的生產單位實行跟蹤監督管理,對進出口固廢中發生的重大問題,提出審查處理意見。
10、負責對全市產生固體廢物的單位及固廢治理設施運轉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及現場檢查。
11、完成上級交辦的其它各項工作。
(六)鹽城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鹽城市環境保護技術評估中心)
從事環境影響評價、環評技術評估、環保驗收技術報告審查、環保工程技術評審、環境工程咨詢、清潔生產審計、ISO14000咨詢論證工作。完成上級交辦其它各項工作。
(七)鹽城市環境科學研究所
從事環境治理工程設計、施工、咨詢、服務工作。完成上級交辦的其它各項工作。
㈣ 劉以安的人物履歷
1976.03——1977.07,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橡膠廠職工;
1977.07——1978.02,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上岡稅務所會計;
1978.02——1982.01,南京航空學院(現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機系高空設備專業學習;
1982.01——1984.03,先後任國家航空工業部五一三廠205技術組技術員、助工、團支部書記;
1984.03——1985.01,國家航空工業部五一三廠團委副書記(主持工作);
1985.01——1986.04,國家航空工業部五一三廠黨委宣傳部副部長(主持工作);
1986.04——1990.12,江蘇省南京市委組織部經濟幹部處正科級組織員;
1990.12——1993.07,江蘇省南京市委組織部經濟幹部處副處長;
1993.07——1997.03,江蘇省南京市委組織部經濟幹部處處長;
1997.03——1998.11,江蘇省南京市委組織部機關幹部處處長;
1998.11——2000.02,江蘇省南京市委組織部部務委員兼機關幹部處處長;
2000.02——2003.04,江蘇省南京市委組織部副部長;
(其間:1997.09—2000.09,參加南京師范大學與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合作辦學的研究生班學習,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2003.04——2006.12,中共江蘇省南京市高淳縣委書記;
(其間:2001.09—2005.12,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習,獲在職博士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
2006.12——2007.01,中共江蘇省南京市高淳縣委書記(明確正局級);
2007.01——2007.12,江蘇省南京市高淳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正局級);
2007.12——2008.03,江蘇省南京市委常委、高淳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2008.03——2008.10,江蘇省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兼高淳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2008.10——2010.05,中共南京市委常委、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市級機關工委書記;
2010.05——2011.08,江蘇省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市級機關工委書記;
2011.08——2011.11,江蘇省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市級機關工委書記、南京青奧組委常務副秘書長;
2011.11——2013.06,江蘇省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市級機關工委書記、南京青奧組委常務副秘書長、南京亞青組委副主席、秘書長;
2013.06——2013.07,江蘇省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常務副市長、市政府黨組副書記、市級機關工委書記、市行政學院院長、南京青奧組委常務副秘書長、南京亞青組委副主席、秘書長;
2013.07—— ,江蘇省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黨組副書記、市行政學院院長。
省十一次黨代會代表。
㈤ 鹽城市宣傳部在哪裡具體位置
世紀大道21號鹽城市行政中心20樓
㈥ 王榮的人物履歷
1985年09月,在合肥工業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讀書;
1989年08月,阜寧縣委黨校教員;
1990年07月,阜寧縣委宣傳部幹事;
1992年03月,任阜寧縣委宣傳部指導員;
1992年12月,任共青團阜寧縣委副書記(1993年03月至1995年01月,兼阜寧縣楊集鄉黨委副書記);
1995年01月,任共青團阜寧縣委書記(1995年09月至1996年07月,南京大學經貿專業高級研修班學習);
1997年01月,任阜寧縣北沙鄉黨委書記;
1997年10月,任共青團鹽城市委副書記、黨組成員;
2001年05月,任共青團鹽城市委書記、黨組書記(2001年09月至2004年07月,省委黨校社會主義法制專業研究生學習並畢業);
2002年06月,任大豐市委副書記(正處級)(2002年09月至2002年11月,參加省委黨校第15期縣處級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2002年12月,任大豐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長;2003年05月兼任江蘇省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黨組書記(2005年06月至2005年09月,參加省委組織部舉辦的第九期高級管理人才經濟研究班,在南京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學習;2007年03月至2007年04月,參加省第十期城市規劃專題研討班學習);
2007年11月,任鹽城市亭湖區委書記;
2007年12月,任鹽城市亭湖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2008年03月至2011年01月,南京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研究生學習,獲碩士學位);
2010年01月,任鹽城市亭湖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江蘇鹽城環保裝備產業園主任;
2011年06月,任建湖縣委書記;
2012年03月,任建湖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2012年06月,任鹽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建湖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2012年10月,任鹽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2016年01月,任鹽城市委常委。
省十次、十二次黨代會代表,市四次、五次、六次黨代會代表,四屆、五屆、六屆市委委員,省十屆人大代表,市六屆、七屆人大代表。
㈦ 於廣生是哪裡人
於廣生 男,漢族,1928年11月出生,江蘇濱海人。1944年參加革命工作,194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鹽城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㈧ 鹽城的人口,面積,歷史
鹽城十景
"鹽城十景"評選概況
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由鹽城市委宣傳部、鹽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鹽城市旅遊局、鹽城市建設局、鹽城市文化局、鹽城市廣電局、鹽阜大眾報社等七單位聯合主辦,鹽城市旅遊局承辦,鹽城市農業銀行參於策劃的"鹽城十景"評選活動,從2001年6月份開始,歷時半年,經過徵集參評單位、組委會篩選、群眾投票、專家評議、評委會評定等程序,於2001年12月18日揭曉公布評選結果。入圍的10個景點是:
海天鶴鄉- -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
金灘珍鹿- -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枯枝奇艷- -鹽城枯枝牡丹園
縱湖秋色- -鹽都縣大縱湖風景區
九龍戲珠- -建湖縣九龍口
鐵軍豐碑- -鹽城新四軍紀念館
施公遺蹤- -施耐庵紀念館
西溪古韻- -東台市泰山寺
金塔流輝- -鹽城市農行大廈
迎賓集賢- -鹽城市迎賓公園
這些景點是改革開放特別是1983年建市以來,我市新建、擴建、重建的一批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城市公園和標志性建築中的優秀代表,它們反映了時代特點,體現了鹽城新形象。
鹽城市旅遊業起步於80年代中後期,經過近20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基礎及配套設施逐步完善,旅遊接待條件明顯改善,初步形成了"三帶一區"的旅遊發展格局,即東部沿海灘塗自然風光帶;中部通榆路沿線人文景觀帶;西部里下河水鄉民俗風情旅遊帶和鹽城市區以新四軍紀念館等景點組成的旅遊區。"鹽城十景"的評選,有效地強化了廣大市民的旅遊意識,在全市上下營造了一個宣傳旅遊,參與旅遊的社會氛圍,為我市旅遊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㈨ 李志軍的人物履歷
1995.08—2002.02 鹽城商業學校團委幹事、團委副書記、學生處副處長
2002.02—2002.08 鹽城市城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主任
2002.08—2003.12 鹽城市城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主任、南洋經濟開發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主任
2003.12—2006.06 鹽城市城區(亭湖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主任、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招商局局長、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主任
2006.06—2006.07 鹽城市亭湖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主任、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招商局局長、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主任(正科級)
2006.07—2008.01 鹽城市亭湖區南洋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招商局局長、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主任(正科級)
2008.01—2009.01 鹽城市亭湖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主任、南洋經濟區管委會副主任(正科級)
2009.01—2011.01 鹽城亭湖區五星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
2011.01—2011.06 鹽城市亭湖區五星街道黨工委書記、人大工委主任
2011.06—2014.03 東台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2014.03—2015.01東台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2015.01— 東台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