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湖口宣傳詞

湖口宣傳詞

發布時間:2021-12-06 23:26:14

Ⅰ 湖口瀑布導游詞語音

壺口瀑布,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1] 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西臨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為兩省共有旅遊景區。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南距陝西西安449千米。[2]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在水量大的夏季,壺口瀑布氣勢恢宏;而到了冬季,整個水面全部冰凍,結出罕見的巨大冰瀑。
2014年12月6日前後,由於受持續降溫天氣影響,黃河壺口瀑布出現流凌、冰掛景觀。[3]
2015年7月30日,受壺口瀑布上游陝西境內雲岩河流域強降雨影響,黃河壺口瀑布出現西邊濁浪翻滾東邊白浪滔滔的奇特景觀。[4]

Ⅱ 一年級作文山西湖口瀑布導游詞200字作文

作文預覽:我的房間 一提到我的房間,同學們都會說:「蘇晗的小屋真美」。 的確,我有一個漂亮而整潔的房間。這都是媽媽的功勞,因為媽媽會美術。我的房間就是媽媽的工藝品。 我的小屋就是我的小天地,我童年的時代就是在這里度過的。走近小屋子就會看見一張單人小床,床頭上擺著我的影集,裡面記錄著我…

Ⅲ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中與日照香爐生紫煙相吻合的詩句是哪句

您好。
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唐代:張九齡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雲。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譯文
陽光映照下的萬丈瀑布從山間落下,四周呈現半紅半紫的霧氣。
飛流而下的瀑布奔騰著流過層層雜樹,飄飄灑灑穿過重重雲煙。
陽光照耀下如彩虹一樣絢爛,在這晴朗有天氣里,又好像聽到風雨的聲響。
這廬山的景色多麼的壯美,煙雲與水氣融成一片。

與日照香爐生紫煙相呼應的是「空水共氤氳。」

第一句中「萬丈洪泉落」,萬丈有多高,實在讓人難以想像,詩人要表達的正是心中那種不可確鑿道出的對匡廬飛瀑雄奇險壯之氣勢的深深折服與崇愛之情。水自地下往上湧出曰之為泉,詩人以泉喻瀑,言飛瀑如洪泉而落,彷彿是將泉跟倒置了過來,任其泉水噴涌而下、源源不絕,所述情狀極為形象,令人嘖嘖生嘆。「迢迢半紫氛」一句狀寫的則是伴隨著瀑布飛落而升騰起的縹緲水氣。李白七絕《望廬山瀑布水》開篇就說高峭挺拔的香爐峰在旭日紅光的映照下紫氣蒸騰,煙霧繚繞,如同幻境一般,張九齡所言的「紫氛」大抵就是這種「日照香爐生紫煙」的神奇氣象。迢迢,寫霧靄之高;半,寫紫霧似將色瀑截斷。高高漂浮的水霧尚且只在瀑布半腰,那麼洪泉萬丈的源頭,自然是深隱於一派迷濛與虛無之中了。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雲」。第二聯著重於展現瀑布飛瀉雲天的動感之美。廬山峰青巒秀,嘉木成陰,噴雪鳴雷般的銀瀑從幾重雲外奔流而下,激盪著嶙峋的山岩,穿越過層疊的古木,義無反顧地墜入深密的澗谷,這壯景所帶來的強烈視覺震撼富有藝術感染力,大自然那磅礴瀟灑的超凡手筆令人欽佩。廬山有景如此,無怪乎自古就贏得」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盛譽了。

第三聯意在描繪飛瀑在陽光照耀下呈現來的奇幻風采,「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轉寫瀑布的色彩和聲響。瀑布本如素練,但在晴日陽光的照射下,卻幻化出虹霓般七彩繽紛的顏色,絢麗瑰奇;天清氣朗之時,本無風雨,但萬丈洪泉直瀉而下時發出的巨大聲響,卻使人有急風驟雨雜沓的聽覺感受。詩人繪聲繪色,以自己獨到的感受營造出那亦真亦幻、瑰麗迷人的美妙畫面。在湖口遠望廬山瀑布,是否真能聽到它所發出的巨大聲響,並不重要,關鍵是詩人從萬丈洪泉直瀉而下的氣勢中,彷彿聽到了風狂雨驟般的雜沓聲響。句末的「聞」字與上句的「似」字對舉互文,本身就包含了「似聞」的意蘊。這是一種似真似幻的聽覺感受,其傳神處正在亦真亦幻之間。若認定「聞」字是幾十里外清晰聽到瀑布的巨響,反而拘泥而失語妙。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最後一聯以山水總括之筆收束全篇。詩人喜愛廬山之毓秀鍾靈,故以「靈山」稱謂之。「空水」一句由南朝謝靈運《登江中孤嶼》一詩化用而來。謝詩雲:」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意指空氣和水色都清澄新鮮,詩人此處易「澄鮮」一詞為「氤氳」,重在凸顯廬山水瀑霧氣繚繞、與晴空漫成一片的融融氣象。「天地氤氳,萬物化醇」(《易經·系辭》),廬山水正是乾坤交合而孕育出來的人間勝境。

總起來看,詩中所寫瀑布水,來自高遠,穿過阻礙,擺脫迷霧,得到光照,更聞其聲,積天地化成之功,不愧為秀中之傑。形象的比喻詩人遭遇和情懷,所以他在攝取瀑布水什麼景象,採用什麼手法,選擇什麼語言,表現什麼特點,實則都依照自己的遭遇和情懷來取捨的。這也是此詩具有獨特的藝術成就的主要原因。既然瀑布景象就是詩人自我化身,則比喻與被比者一體,其比興寄託也就易於不露斧鑿痕跡。

相對於李白的七絕《望廬山瀑布水》而言,張九齡的這首五律有著四十字的篇幅,其鋪展才思的空間更大。詩人善於運用繁筆,其言瀑布之雄險,以巍峨「靈山」為背景。先直抒「萬丈」「迢迢」之豪嘆,後輔以「雜樹」「重雲」為襯托;其言瀑布之絢麗,先描繪「洪泉」「紫氛」的真實所見,後生發出「虹霓」隱隱約約的奇妙幻覺;不僅如此,詩人還以「天清風雨聞」壯其聲威,以」空水共氤氳」顯其渾然。濃墨重彩而又繁簡得當,毫不繁冗,正是詩人技法嫻熟的體現。

作為一首山水詩,這首詩的藝術是獨特而成功的。這首詩表面上只是在描寫、贊美瀑布景象,有一種欣賞風景、吟詠山水的名士氣度。但其中蘊激情,懷壯志,顯出詩人胸襟開闊,風度豪放,豪情滿懷,其藝術效果是奇妙有味的。「詩言志」,山水即人,這首山水詩是一個成功的例證。
希望能夠幫到您,謝謝,望採納。

Ⅳ 用湖口、至善至美、厚德篤行、立己樹人等詞寫一幅對聯。

上聯:湖海之士高功精進至善至美
下聯:口心之賢厚德篤行立己樹人

Ⅳ 湖口話表白

與你一見如故,是我今生最美麗的相遇。
一直想說,無論走到哪裡,最想去的是你的身邊。
願我們彼此相愛,一直到時間的盡頭。
我相信我們可以一起,等青絲變白發。
你在,我在,就是海枯石爛。
沒有過多的華麗,只有一句我喜歡你,卻能讓彼此牽掛於心。

親愛的,你知道嗎,哪怕遍體鱗傷,我仍有愛你的餘力。
有的人你只看了一眼,卻影響其一生。
生活就像是包餃子,不管你是什麼餡,我都會緊緊的把你包在我心裡,任生活的沸水怎樣煮,都磨不掉我對你的愛!
情之為傷,苦了多少人,煞了多少憶,情之為悲,冷了多少清,落了多少思,縱使飛蛾撲火卻依然義無反顧,只觀情,傷人傷己,卻是一生無法割斷,落一筆長相思,揮灑多少痴情淚,飲一杯濁酒,品了多少世間情!如你是我的的蓮花,那麼今生讓我為你守一世長情!
「眼睛為她下著雨,心卻為她撐著傘,這就是愛情。
「一生至少有一次,為了誰而忘了自己。
我是用真心喜歡你。請相信我。讓愛的潮水一點一點相我們靠近,不管風吹浪打,我都會守在你的身旁為你擋風遮雨。
我想愛一個人,就是拋棄一切,唯願與她相守的決心。
愛,沒有理由,緣於內心悸動,情,沒有借口,緣於千次回眸。
即使世界消失,我對你的愛依然在。
把那誓言輕輕戴在你的手指,從此倆個人生生世世。
一次成長只為一次零落,唯有舊日子帶給我們幸福。
愛很簡單:一個你,一心一意。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親親的張開你的手,讓愛在此刻停留。

有波瀾不驚的愛情,我陪你看流年的風景。

雖然你不是最好的,但卻是我獨一無二,唯一深愛的。

我願用萬次輪回,換你我一世地久天長。
你是永遠,不管多久,不管多遠,生生世世愛你不變。相愛的誓言,永遠陪在你我之間。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記你容顏。。

把你放在心上,合起了手掌,默默的祈求上蒼指引我方向,不求地久天長,只求在你身旁。

想你是我每天不用在想的事情,任時間沖刷,你已經留在我心裡。

花兒雖多,卻沒有重復的一朵,但願你是我生生世世早已註定的。
喜歡你的人很多,不缺我一個,但我愛的人很少,只有你一個!

無論歲月如何變遷,我對你的愛曾從不改變!

只為一人,終其一生,天涯海角,唯願君安!
只要和你在一起,還有什麼不願意,讓我一世一生永遠守護你!

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任一個緣字讓我們相識,用愛讓我們相守一生!

那一天,你為天涯,我為海角,兩兩相望.那一世,你為明月,我為清泉,三生華發,一生牽掛.

戀你每一天,愛你每一時,想你每一刻,念你每一分,願上天成全我們此一世!

你的過去我來不及參與,你的未來我奉陪到底!

我在春天等你,山川歲月的約定,如果你抬頭看見那天上飄著雲,那是我們今生最美的相遇

三分天下,為誰爭霸,如今我已劍指天涯,卻只想為你撫琴,從此無牽掛!

那一世,西子湖畔,君為伊人弦上彈,伊人為君舞翩翩,彈不盡前世情緣,舞不完一世藍蝶醉花間,執手天涯。
等待花開花謝歲月的變遷,我對你的愛曾從不改變!
一生情緣,只為伊人而憔悴!

你知不知道你就是我最愛的人,為你赴湯蹈火也不是不可能,從來都沒有愛過這么深,遇上你我感覺我是最幸運的人!

於千萬人中,於那一錦年那一季花開,你我初識;於那陽光明媚,小橋流水之日,你我相知;於那夏風溫柔,並肩賞星之時,你我相愛。
寧願用這一生等你發現,我一直在你身邊從未走遠。
愛,並沒有那麼深奧,能相依相伴就是最大的幸福

因為你,我相信真愛,因為你,我相信永遠。。
我想大聲告訴你,你一直在我世界裡。
我們都說過無論以後怎樣都要好好的,不要忘了當初有些天真許下的承諾!

想你時你在天邊,想你時你在眼前,想你時你在腦海,想你時你在心田。

一生就這么一次,談一場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然後就那樣相守,在來往的流年裡,歲月安好.

一生就這么一次,談一場以結婚為目的得戀愛吧!最後堅信一次,一直走,就可以到白頭。

於我這里,沒有什麼可以大過你。
愛是初次遇見的怦然心動,百轉千回的依舊掛念。

你的所在之處,即不得不是我思念的天涯海角。

我會用我的一顆真心,一世的時間陪著你,守護你。
與你一見如故,是我今生最美麗的相遇。
與你一諾相許,是我素色年華里最永恆的風景。
今生唯一的吝嗇,就是你是我的。

想著我的未來有你在,其他一切都不怕了。
2016有你相伴,我相信我們定然不懼風雨

Ⅵ 怎麼學正宗的湖口話

我教你 我就是正宗的湖口人
一、驚嘆詞
1、呀嘎啦(多用於發生不好的事情發也的驚嘆,如某某上廁所掉下去嗆死了,就可以發出這樣的驚嘆:呀嘎啦,怎麼死得伊各有品味)
2、呀嘎嘞(與「呀嘎啦」有同樣的意思,但這個詞能體現發生的事情更為嚴重,它多於事情發生者自己的身上,而「呀嘎啦」不能。如:你不小心掉到別人挖的茅坑裡,並嗆出了鼻血。你就可以這樣說:呀嘎啦,是哪只狗錯的喲,已嘎不積德,嗯屋祖宗哪是埋癟了墳,呀嘎嘞!把老子還嗆也了鼻血)
二、稱呼詞
1、爸爸、爹爹、牙牙(「爸爸、爹爹」與現在語言的意思相同,讀音稍有不同,需讀輕聲;「牙牙」雖有同樣的意思,但是它用於當母親的年齡比父親的大時,做兒女的就得叫「牙牙」)
2、嗯媽(當然就是「媽媽」的意思啦)
3、嗲嗲、奈奈(看字型就曉得了,連你爹都可以隨便罵,當然只有爺爺和奶奶了)
4、公公、婆婆(讀音都與普話稍有區別,書面上無法表達出來,「公」的音在輕聲和一聲之間,「婆」的聲母發音在B和P之間,它的意思與現在的意思完全不同,是用於稱呼祖父、祖母的)
5、嘎公、嘎婆(外公、外婆)
6、哥哥、姐姐(「哥」讀go、「姐」讀zia,一聲,自創的音哦)
7、老弟、迷得、蜜(「老弟」就是弟弟,它的聲母發聲在t和d之間;「迷得、蜜」都是妹妹的意思,但「蜜」是一種非常親昵的稱呼)
8、嘛呢(「嘛」應讀四聲,這是長輩對晚輩的一種稱呼,多用於是10歲以下的小孩,但也沒有明三、日常言行詞
1、還好卟咯(還好吧)
2、卡么咯(「卡」讀qia,吃了嗎?)
3、到哪裡棄咯(到哪裡去啊?
4、進來坐哈得咯(「進」讀zin ,「坐」的聲母發音在c和z之間,「進來坐一下」的意思,怎麼覺得別扭,男同胞晚上逛街應該經常聽到。)
5、中喝捆(「喝」讀ho ,「捆」的聲母發音在h和k之間。意思是打嗑睡,同意思的還有「栽喝捆」、「中得各竄」、「過周買花生」。)
6、伸懶筋得(「伸」的聲母在ch和zh之間,伸懶腰。)
7、好灑得(好玩,覺得有意思。)
8、氣各嗝(氣喘吁吁)
9、答倒拖(「答」讀四聲,「拖」的聲母t在發音的時候要顫抖.摔倒了)
10、笑化了屍(形容笑得非常厲害,同意思還有「笑得各竄」、「笑得各戰」、「笑得眼流水得各嗲」)
確的限制,這也是一種極其親呢的稱呼,能表現也非常疼愛的樣子)

Ⅶ 養家湖口的成語解釋

養家糊口

成語,作謂語、定語、賓語,指勉強養活家人,使家人不餓肚子。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九回:「那些書吏衙役,都是花了錢買著糧道的衙門,那個不想發財?俱要養家活口。」

成語解釋
【解釋】: 指勉強養活家人,使不餓肚。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四章:「父親李守忠是一個莊稼人,為著養家糊口,每到農閑時候就自己做些瓦盆瓦罐放在土窯中燒熟,挑著走鄉竄村叫賣。」

成語示例
【舉例造句】: 我高興極了,從此我就和大人一樣當了工人,等我掙了工錢,就可以幫助養家糊口啦! ★南新宙《黃浦江的激流》

詞語辨析
【近義詞】: 養家活口

成語用法
【用法】: 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生活

Ⅷ 探訪隊的宣傳稿怎麼寫啊

劉汝國劉汝國(?——1589),字少溪,宿松縣柳坪鄉長溪山人,原籍湖北黃梅,因操石匠手藝,遷居陳漢山區,入宿松籍。劉汝國生得面目黎黑,身材魁梧,臂力過人,能舉重數百斤,並學得一身武藝,會舞弄刀、槍、劍、戟,每到一處,常以獻技和傳授武術聯系群眾,本性豪爽耿直,崇俠尚義,人稱「鐵面太師」。明神宗在位,政治日趨腐朽,各地豪強爭霸,盜賊蜂起,社會動盪,民不安寧。劉汝國常自語曰:「大丈夫生於亂世,當以除暴安民為己任,哪能時刻考慮自己的生計呢?」適有番僧數人遠道來邀,汝國大喜,認為得天有助,遂相約以傳藝為名,走鄉串市,招來群眾,密議相機起事。神宗萬曆十六年(1588年),歲大旱,民大飢,而官府衙吏和地方豪強狼狽為奸,窮征暴斂,有加無已,汝國挺身而出,率眾造反。 同年夏初四月,黃梅義民梅堂,在蘄春大同組織農民抗糧,汝國應邀同往起事,事發,州府派兵鎮壓,不幸梅堂被捕梟斬於市。梅的父、女及汝國的妻子,均被株連下獄。汝國隻身逃走太湖深山得脫,後回到宿松,潛伏民間,繼續活動。入秋,官捕日急,汝國面臨這種險惡的現實,乃約集同黨虞夢新、詹三漢、陶九兒、賈九兒、趙燦等暨各路義民,於十一月齊聚羅漢尖東麓的長溪山,歃血為盟,以「順天安民,鏟富濟貧」為誓,起事造反,汝國被推為「順天安民王」兼「統兵元帥」。依山結寨,招來四方義民,共議大事,不一月,由開始數十人,發展到六七百人,並迅速佔領了東起楓香驛、西至黃梅亭前鎮、北至蘄春張家塝等大片土地。他們還出征英山、潛山、太湖、蘄春、黃梅、湖口各縣。破城池,剖倉放糧,接濟貧苦農民,各地飢民歡迎義軍。此事震動京師,詔下兵部急調各路大軍,限期進剿。十七年(1589年)正月,安慶指揮陳鉞、千戶邦典,從太湖、宿松兵分兩路進剿。義軍布下疑陣,誘敵深入,一舉殲敵於陳漢山前,邦典被俘,陳鉞戰死,劉師大捷。二月,應天巡撫周繼,湖廣巡撫邵陛,江西巡撫庄國楨,奉詔分領各路重兵,聯合進剿,義軍利用山區有利地形,巧與周旋,使敵潰敗告退。三月,官軍集中主力,分道包抄,義軍避實擊虛,迅速把主力轉移至太宿邊境的柴家山,先後徹底消滅了湖州把總王夢勛,蘄春州判陳策、都司周宏模等股官軍。四月,官軍增調悍將吳淞總兵陳懋功懋率步炮各營,向柴家山猛撲,血戰經旬,死亡枕藉,汝國身邊只剩幾人,最後轉戰至太湖全堂寺,不幸被俘。敵許以富貴,誘汝國投降,汝國仰天嘆曰:「朝政腐敗,天怒人怨,削富濟貧,順天應人,義無反顧,事既不成,死又何憾,不屑富貴餌也」!遂引頸就戮。事載:《萬曆實錄》、《太湖縣志》、《宿松縣志》、《中外歷史年表》、《北京十三陵地下宮殿碑文》。朱書朱書(1654——1707),名世文,字字綠,亦名杜溪。世居宿松碎石鄉朱家大屋。明末,朱父光陛為避兵亂,挈眷屬,設館授徒於太湖、潛山等縣山區。1654年,朱書誕生於潛山縣敢山沖。朱書自幼聰明穎悟,5歲即能口誦《四書》,10歲能背誦許多古典詩文,並深通其中治亂興衰、忠孝大節的道理。因家庭貧困,常夜燃枯枝照讀,當時鄉人稱他有「匡衡鑿壁」、「董子下帷」的苦讀風。20歲時(1674年),隨父由潛山遷回故里(今碎石林塘北庄)定居。鄉村人看見朱書的文章,稱為「汪洋浩瀚如江河之東沛,不規之繩尺,自入先輩大家之室」。由於父逝,家境更加困難,為了生計,他在杜溪和嚴恭山設立書館。31歲那年,在舊縣(今繁昌新港)遇桐城戴名世,互贈詩文,訂為文字交。33歲時,至皖江應試,與方苞友善,旋以選貢入太學。當時海內知名人士,雲集京師(今北京),朱書生活儉朴,褐衣布履,樂在其中。他與方苞、戴名世一起,專心致力於古、時文的研究。34歲,在京考授教習,開始漫遊,浮大江,出浦口,走淮南,入畿輔,輾轉於燕、趙、齊、魯等地,後因母逝奔喪,回家住了一段時間,寫了不少詩文。38歲時,利用行補官學教習機會,先後以8年時間,歷游齊、魯、燕、梁、秦、楚、吳、越諸地,寫出《游歷記》和《杜溪文稿》若干卷,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由戴名世作序在金陵刊稿成書。朱書晚年,因摯友方、戴力勸,才認真從事時文、科舉。49歲,復至京師,應順天鄉試,50歲,連中甲乙兩科,康熙四十二年,以殿試二甲四十名登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編修,聲譽一時赫然公卿間。51歲時,被召入武英殿,纂修《佩文韻府》和《淵鑒類涵》,寫入殿紀事詩四十首,獲御賜松花崗硯及鹿雉魚等物,他在京三年,起早歇晚,積勞成疾,於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六月十九日在京師逝世,終年54歲,歸葬於故鄉杜溪。朱書一生,勤於筆耕、創作頗豐,著有《仙田詩在》、《朱杜溪稿》、《游歷記》、《怡齋詩文集》、《松鱗堂偶抄》、《寒潭瑣錄》、《評點東萊博義》等。朱死後不久,受南山文字獄案株連,大部分文稿失傳,現僅存《朱杜溪先生集》、《游歷記存》、《評點東萊博義》等書。朱書的才華和文學,受到當時文壇各大家器重和推崇,方苞為朱書撰寫墓表,稱贊他「文章雄健」,戴名世稱他是「才氣橫絕一世,文章為百世之人」。朱書在文學上的建樹,不僅為宿松第一,有的贊曰:「杜溪藝苑精華,博士共推皖北。」時人每論及桐城文風,都說「朱書、方苞、戴名世堪稱閃耀在清代文壇上空的3顆明星」。黎宗岳黎宗岳(1876——1915),字嵩祝,名堃甫,宿松縣新興鄉金碧村人。他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幼時隨祖父讀書,聰穎過人,善為文,工書法。17歲入邑庠,19歲以優異成績考入安慶敬敷書院。當戊戌變法的時候,宗岳年僅22歲,寫出數萬言的「奏議書」,向朝廷陳述治國的道理,以及應興應革的大事,深獲兩江總督劉坤一的贊賞。26歲考取優貢,27歲中副舉,進京捐一個「內閣中書」閑職。後來得到肅親王的賞識,提拔他為六品警官兼探訪局長,當時國家多事,有志之士,傾向革命,紛紛建立秘密組織,旨在推翻清廷,朝廷屢命探訪局羅織罪名,陷害革命志士。黎宗岳對此不滿,便邀集同仁,在京城創辦國報館,以疏通風氣,開化人心,因而遭到權貴妒忌,被革職回家。34歲時,宣統繼位,黎宗岳到武漢與黎元洪面晤,提出「國家當務之急,應以創辦實業為先」的主張,並親赴上海籌辦企業,暗中與宋教仁、吳祿貞等秘密聯系准備武昌起義,不到兩年時間,他辦起了擁有股本100餘萬元的「國產公司」。宣統三年(1911)十月武昌起義,宗岳籌措巨款,解決了革命軍補給不足的困難。武昌起義後,黎宗岳被任命為長江各軍參謀長,指揮東下,連克沿江各城,十月下旬佔領九江,迅速成立了駐潯「軍政府」,與武漢遙相呼應。當時清廷兩艘軍艦徘徊於潯陽江面,同僚主張炮擊,宗岳不同意,獨自乘舟登艦,曉以大義,陳其利害,不費一兵一彈,使兩艦官兵欣然歸順。緊接著,他率領潯軍司令黃煥章直取安慶,迫使安徽巡撫朱家寶放棄抵抗,至江邊投降。1912年1月,清廷退位,民國成立,黎宗岳任大通軍政府都督。4月,革命內部不團結,胡萬泰唆使孫毓筠進攻大通,黎不忍同室操戈,毅然解甲,北上京師。黎宗岳在北京參加組建「共和黨」,力主民主共和,痛斥袁世凱陰謀篡國、暗殺宋教仁等非法行徑,因而遭到監禁,後經議會聯名保釋。他復去上海、武漢經營實業,創辦「華年人壽保險公司」、「粵漢鐵路公司」、「九江電燈公司」等民族企業。民國四年(1915年)袁世凱復辟稱帝,黎宗岳在武漢集合同志,組織「共和軍」,准備北伐討袁,計議甫定,因監制炸彈失事,不幸炸傷,經搶救無效,逝年39歲,數日後,袁世凱垮台,黎元洪繼任大總統,特對黎宗岳從優褒恤,表彰其同建共和之功,各省志士紛紛致電哀悼。遺體歸葬故里茅家山。黎宗岳,生平智謀出眾,膽略過人,孜孜以國家興亡為己任。他志在發展民族經濟,推翻專制,組建共和。官至都督,從不謀私,身後家貧如洗,不愧為辛亥革命的元老。方玉珍「張打鐵、李打鐵,打把剪刀送姐姐……」這首宿松城鄉婦孺會唱的民歌,為本縣著名採茶戲藝人方玉珍所作。 方玉珍(1869——1920),字雨水,名玉珍。本縣馬塘鄉桃園村人。他10歲時在私塾讀了半年書,從小愛唱山歌和採茶戲,記憶力強。16歲時,因生活所迫,帶領其弟玉新到江西星子縣李河打鐵,晚上便唱採茶戲,深受群眾歡迎。方玉珍到星子不久,便參加了李河戲班,演唱《韓湘子化齋》、《山伯訪友》、《烏金記》等傳統劇目。他自己演小生、須生或小丑,其弟演花旦或青衣,兄弟倆經常演「夫妻戲」、「兄妹戲」,巡迴獻藝於九江、星子、德安、瑞昌、武寧等地,獲得觀眾好評。由於他嗓音好,表演逼真,享有「蓋五縣」之美名。方玉珍不但能唱會演,而且善於取材,自編一些民歌和小戲,例如《過界嶺》一戲,就是取材於二郎河附近的一個故事編成的,二郎河的民歌也很出名,素有「二郎河邊姊妹多,不做生活專唱歌」的雅譽。歌中的「堂前吃飯婆收碗,房裡梳頭郎插花」的詞句,蔑視封建禮教,歌頌了男女之間的真摯愛情。他的姐妹均因愛唱採茶戲,也先後嫁到二郎河。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方玉珍回到家鄉,收王子林、王國府、朱婆生等10餘人為徒弟,教唱採茶戲,還組織戲班到縣城、華陽、石牌、黃梅、九江、彭澤、星子等地演出,也曾獻藝於上海、武漢等埠。戲迷們只要聽說方玉珍的戲班要到,立即籌錢籌糧,支持演出。方玉珍晚年還在九江縣的黃老門、蔡家山等處教戲。1920年12月病逝,享年51歲。他把畢生精力,獻給了戲劇藝術。

Ⅸ 江西九江湖口的革命英雄人物鄒覺民的家鄉是如何宣傳他的事跡

通過給鄒覺民烈士建紀念碑進行宣傳,然後在中小學生中給予宣傳

Ⅹ 湖口解釋下面的詞語

湖口縣,隸屬於江西省九江市,始建於南唐(公元950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建縣史。地處江西省北部,九江市東部,長江中下游南岸,江西、安徽、湖北三省交界點。因長江與鄱陽湖唯一交匯口而得名,中國第一大(長)河流(長江)與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在此匯合。

閱讀全文

與湖口宣傳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師資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912
百度競價推廣計劃方案 瀏覽:850
2015年度公司培訓計劃方案整理版 瀏覽:255
深圳披披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市場營銷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瀏覽:466
泉州市聚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76
美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841
設備培訓組織方案 瀏覽:121
建設工程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567
2017年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608
華晨消防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839
市場營銷學吳建安期末考點 瀏覽:869
開展科技輔導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331
有關電子商務的填空題 瀏覽:601
網路營銷的外文文獻及翻譯 瀏覽:117
毛筆書法教師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939
規章制度培訓方案 瀏覽:619
食人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1
幼兒園游戲活動園本培訓方案 瀏覽:850
中心校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