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轉筆者品牌的轉筆怎麼發光
你想要知道這一個品牌的筆如何才能夠發光,就需要了解它的一個特殊的工作原理和發光過程。
② 轉筆基礎招式
轉筆基礎招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ThumbAround:將筆夾在中指和無名指,並以拇指為軸心旋轉,最後用拇指和食指捉住。這招式在之前叫作「ThumbAround」和「360度」,在學校,這招式比其他招式更普及,因為這招式比較美觀和最易做到的。 從這招式衍生出來的招式有。
Sonic是一項很容易的招式,招式背後的意義是把筆斗快由一隻手指轉到另一隻手指。在這招式,筆通常夾在中指和無名指,因為這招式可以在很短時間完成,它的名字「Sonic」就是來自很著名的電視游戲角色刺蝟索尼克,喻意是他的速度。
Infinity是使用筆的尾部作旋轉,而不是像太多數招式以筆的中心點作軸心旋轉。Infinity開始時先用拇指及食指夾住筆尾,然後把筆放後,以中指取代拇指夾住筆,這時你會發現筆會變成向外,所以下一步就是將筆擺迴向內,在用拇指取代中指夾住筆,如此繼續重復動作。
FingerPass是將筆在四隻手指之間旋轉,並不使用拇指作平衡。筆從一個方向開始,無論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方向不停地轉。
Charge原名Finger Twril,在Sonic出現後改名為Charge,喻意超音鼠加速前的蓄勢動作。Charge不是在任何手指轉動筆的招式,而是由兩只手指運動而成,令到筆好像幻覺一樣轉動得很快。這招式有時亦會被打鼓手以鼓棍轉動而不用筆。
拓展資料:
轉筆是一項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用手指來轉動筆的休閑活動,是一種小眾文化。可由多個不同的招式組合而成。如今,全世界有超過30個國家有自己的轉筆組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轉筆技術已經形成了比較龐大的動作庫和風格體系。
轉筆有時候會被分類為一個訓練形式的雜技運動。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學生都愛好轉筆。
腦科學教育顧問周家儀指出,人的小腦負責身體平衡及感官協調,經常玩轉筆可訓練手、眼及小腦。小腦活動同時,也會刺激大腦的神經細胞,長期訓練有助提升專注力、記憶力及學習能力。
③ 轉筆者什麼意思
轉筆者的意思是指那個轉筆的人,轉筆者之家是一個網站,裡面都是轉筆者。
星辰烈是一個轉筆者之家的很厲害的轉筆者。(我也是一個轉筆者哦!)
④ 轉筆的危害
(一)玩轉筆的壞處
1、會分散注意力。
2、會形成一種難以改掉的習慣。
3、時間久了,拿到筷子都會想要轉,會被說成不禮貌。
4、不轉就受不了,變成有強迫症。
(二)玩轉筆的好處
1、可以活動手指。
2、經常玩轉筆可訓練手、眼及小腦。
3、小腦活動同時,也會刺激大腦的神經細胞,長期訓練有助提升專注力、記憶力及學習能力。
(4)轉筆宣傳者擴展閱讀:
轉筆多數在學生之間的普及,其實也產生不少影響。有不少學生都會在考試期間玩轉筆,經常掉筆而發出聲響,這會影響其他同學考試。
另外,在課堂上轉筆亦會減低上課的注意力,所以有的教師會禁止學生轉筆。隨著轉筆表演登上各種電視節目和舞台表演,人們逐漸開始了解轉筆,同時也了解到轉筆的好處, 轉筆能增強手指靈活度與協調性。
俗話說:手腦相連。在轉筆的過程中,也是鍛煉大腦的過程。日本腦波研究專家「志賀一雅」是這樣說的: 「指尖的復雜動作,關繫到了視覺與感觸的回饋,為了要做出正確的動作,而做的連續修正動作,是可以達到提升腦的活性化與防止老化的目的。
日本腦波研究專家「志賀一雅」是這樣說的: 「指尖的復雜動作,關繫到了視覺與感觸的回饋,為了要做出正確的動作,而做的連續修正動作,是可以達到提升腦的活性化與防止老化的目的。」
轉筆有兩層含義:一是與「折筆」相對而言,圓筆多用之。即寫字運筆時左右圓轉運行,在點畫中行動時,是一線連續又略帶停頓,連斷之間似可分又不可分。這樣運筆寫出的線條點畫渾而厚實。二是指字中轉角屈折之處,用圓轉法寫之成圓勢。注意圓轉時,運筆不要太慢,形成臃腫。
⑤ 誰有轉筆高清視頻投影出來要足夠清晰的,宣傳用。謝謝~
個人非常喜歡這個片子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4ezulsXSxc/
⑥ 轉筆是誰創出來的是誰創出該筆的
黑旋風是星辰裂創造的``別誤人子弟
一般認為轉筆的起源在亞洲,數十年前人們就懂得轉筆,但並不會刻意的去練習和研究。因許多重考生在無聊的時候經常轉筆的緣故,那時轉筆在日本被稱做「浪人回し」(rōnin mawashi)。當時轉筆在一般人的印象可能沒有很好,被認為是無意義的舉動。首先將招式做有系統的命名的人是一位日本轉筆者名為近藤英章,他被認為是最早有系統地研究轉筆的人,並且在1997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轉筆教學網站,網站里記載轉筆史和招式教學,所以他也被認定為日本(或世界)的轉筆始祖,當時許多日本人到此網站學習轉筆,在討論版中討論和研發新招式。但當時日本的轉筆和現代的轉筆的認知頗為不同,雖然有了嚴密的招式名稱定義,但仍然不使用改筆,無法脫離傳統的轉筆概念。後來在世界各地漸漸出現了許多轉筆教學網站,比較著名的是PenstudioZ(2002)、The Troposphere(2003)、Pencil Spinning(1998).......,此時期的轉筆者們的招式大多是自行研發,每個轉筆網站都表現出不同的轉筆風格。同時期,華裔美國人Kam建立了轉筆教學網站Pentix(後來重新開啟更名為Pentrix),他將各地的轉筆網站不同的招式命名整合,建立了UPSB(世界第一個轉筆討論版,2003年成立),發明了改筆(RSVP MX),讓轉筆能有更大的發展,他也和Superhandz合作了轉筆影片(Kam個人solo - 2003年 以及 UPSB和PDS合片 - 2004年),並且在網路上廣為宣傳,讓世界各地的人知道轉筆藝術。繼改筆的發明、UPSB的成立、UPSB和PDS合片的誕生後,世界各地出現了許多轉筆討論版,轉筆也迅速的發展起來,如韓國Pendolsa、日本JEB、法國FPSB、香港Kit-Cat Forum / Penzone......。韓國的PenDolSa大約和UPSB同期,於2003年成立,成立不久即有很大量的會員注冊數(據說當年即有29萬),在UPSB V.2關閉後,成為當時轉筆發展最快也最強大的組織,因UPSB的大部分老手如Kam, Tohlz, nhk_9, Phya...漸漸澹出轉筆界,他們多樣的轉筆風格後來也較少人使用了,而韓式的轉筆風格也變成了當時的轉筆主流,影響持續到現在。韓國轉筆者使用當地產的Com-ssa當做轉筆專用筆,PenDolSa本身也有製作貼紙美化Com-ssa並且販售。後來內部產生一些問題讓許多會員反對管理員因而分裂,產生了新的組織 - UKPS(KPSA)。2003-2004年左右時,日本早一代的轉筆者感到轉筆的招式發展有瓶頸,無法脫離傳統的轉筆概念,大部分退出了轉筆界。後來新一代的日本轉筆者接觸了UPSB-PDS的合片,學習國外的轉筆技巧,並且開始使用改筆,約2005年時創立了JEB,迅速發展了起來。2007年時,Dr.KT的發明也帶動了重筆的熱潮,使得日本轉筆的發展速度變快,當年有許多日本的轉筆者被媒體采訪或是邀請上節目,帶動了日本轉筆的推廣,JEB也成為當時世界最強大的轉筆組織。香港在2004-2005年左右時有大量的轉筆教學網站成立,但是轉筆技術上有些沒有很好,Kit-Cat在2004年末建立了第一個中文的轉筆論壇 - Kit-Cat PenSpinning Forum,不久後PenZone也成立了,這些開啟了華人的轉筆發展。後來也有大陸的Pser Home轉筆教學網和論壇的成立,在2007年的時候台灣也有了自己的論壇 - TWPS。每個地區的轉筆組織會有轉筆相關活動,時常有網聚或是比賽和製作影片。2007年時,UPSB的會員發起了第一次的世界轉筆大賽,由各個轉筆組織派出選手進行淘汰賽,最後由PDS的KTH勝出,在轉筆史上是個很大的突破。當年日本也成立了日本轉筆協會,對於國內的轉筆進行宣傳。2008年時日本轉筆協會與制筆廠商合作生產了轉筆專用筆在市面上販賣,在有贊助商的狀況下,於當年三月也舉辦了第一次正式的現場轉筆比賽,Seven勝出,除了在日本,也受到世界上各地媒體的報導
http://ke..com/view/5951.htm?fr=ala0_1_1
⑦ 快手,轉筆獨創轉法。宣傳一下謝謝!ID:120257175
【(* ̄︶ ̄*)】
⑧ 轉筆的所有招式
ThumbSpin(使用ThumbAround時,將拇指擺平,使筆在姆指的關節上轉超過一圈)
BackSpin 1.5(轉backaround在手背上停留1.5圈後接住)
palm spin(就是讓筆在手掌上旋轉,通常是用thumbaround的力量,在筆轉到虎口位置的時候,大拇指向外施力,手掌朝上,筆就會在手掌上旋轉。
spider spin (通常是用thumbaround或Devil Sonic的力來使出的combo完成動作,轉spider spin有點像轉palm spin一樣,只不過是當筆轉到虎口時,立刻做出spiderman的手勢)
Thumbaround將筆夾在中指和無名指,並以拇指為軸心旋轉,最後用拇指和食指捉住。這招式在之前叫作「ThumbAround」和「360度」,在學校,這招式比其他招式更普及,因為這招式比較美觀和最易做到的。
Sonic是一項很容易的招式,招式背後的意義是把筆斗快由一隻手指轉到另一隻手指。在這招式,筆通常夾在中指和無名指,因為這招式可以在很短時間完成,它的名字「Sonic」就是來自很著名的電視游戲角色刺蝟索尼克,喻意是他的速度。
⑨ 轉筆組織有哪些
中國大陸:轉筆者之家(PSH)
中國香港:HKPSA(kitcat、PenZone)
中國台灣:TWPS
日本:JEB
韓國:pendolsa(PDS)、KPSA
德國:GPC
法國:FPSB
波蘭:PPP
瑞典:SPC
俄羅斯:RPSC
泰國:THPSC(ThaiSpinner Community)
蘇維埃:SPSB
列支頓士登:LPSA
波蘭:PPP
印尼:IPSB
菲律賓:PPSC
巴西:BRPSB
哈薩克:KZPSC
全世界范圍內的:UP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