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宣傳李昆

宣傳李昆

發布時間:2021-11-28 17:41:19

㈠ 李大釗的資料

北京香山萬安公墓內的李大釗烈士陵園,是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修建的。在墓碑上有中共中央撰寫的碑文。碑文指出:李大釗同志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對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無產階級的革命前途無限忠誠。他為在我國開創和發展共產主義運動的大無畏的獻身精神,永遠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輝典範。

李大釗,字守常,河北省樂亭縣人,生於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學習政治經濟。1913年冬,李大釗懷著憂國憂民的情懷,東渡日本,考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當日本帝國主義向袁世凱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後,他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總會的愛國斗爭,他起草的《警告全國父老書》的通電迅速傳遍全國,他也因此成為舉國聞名的愛國志士。1916年李大釗回國後,積極參與正在興起的新文化運動。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和啟發了李大釗,他先後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和演說。他宣稱:「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他又發表了《新紀元》、《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再論問題與主義》等幾十篇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

1920年3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0月,在李大釗發起下,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建立。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李大釗代表黨中央指導北方的工作。在黨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他都當選為中央委員。

1926年3月,李大釗領導並親自參加了北京人民反對日、英帝國主義和反對軍閥張作霖、吳佩孚的斗爭。北洋軍閥段祺瑞執政府製造了「三·一八」慘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釗在極端危險和困難的情況下,繼續領導黨的北方組織堅持革命斗爭。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闖進蘇聯大使館駐地,逮捕了李大釗等80餘人。李大釗備受酷刑,在監獄中,在法庭上,始終大義凜然,堅貞不屈。4月28日,軍閥不顧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和譴責,悍然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李大釗第一個走上絞架,從容就義,時年38歲。

㈡ 為李大釗寫頒獎詞

李大釗頒獎詞如下:

慘絕人寰的摧殘打不倒他對革命的信心,功名利祿誘惑不了他。為了投身挽救中國革命的運動,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年僅38歲的他壯烈犧牲了,但他宣傳的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取得了完全的勝利。他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整個神州大地。

他是中華民族的錚錚傲骨!他38歲的靈魂永存人間。

人物生平

李大釗同志1889年10月出生於河北省樂亭縣。那時,中國正處在帝國主義列強加緊侵略和封建統治癒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災難之中,國家和民族瀕於危亡的邊緣。進入二十世紀,辛亥革命爆發、新文化運動湧起,特別是五四運動的發生,使中國社會出現了曙光初現的變化。李大釗同志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

1913年,他東渡日本,就讀於東京早稻田大學,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學說。

1916年回國後,他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宣傳民主、科學精神,抨擊舊禮教、舊道德,向封建頑固勢力展開猛烈斗爭。他和他的戰友們改造舊中國的決心和激情,有力激發了當時中國青年的蓬勃朝氣和進取精神。

㈢ 為宣傳馬克思主義,李大釗創辦的報刊

李大釗同志,字守常,一八八九年十月二十九日生於河北省樂亭縣大黑坨村。七歲起在鄉塾讀書,一九○五年入永平府中學,一九○七年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青年時代,目睹在帝國主義侵略下的國家危亡局勢和社會黑暗狀況,激發了愛國熱忱,立志要為苦難的中國尋求出路。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奪後,開始發表文章,揭露軍閥官僚的統治只是加深了民族的災難和人民的痛苦。一九一三年,含憤東渡日本,就讀於東京早稻田大學。在日本向中國袁世凱政府提出二十一條亡國條件後,參加留日學生總會的愛國斗爭,向國內寄發《警告全國父老書》。這時,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學說。一九一六年回國後,積極參與正在興起的新文化運動。他在《青春》一文中號召青年「沖決歷史之桎梏,滌盪歷史之積穢,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他積極抨擊以孔子為偶像的舊禮教、舊道德,向當時抬出孔子來維護自己統治的反動勢力展開猛烈的斗爭。一九一七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大釗同志受到極大的鼓舞和啟發。他逐步明確地站到馬克思主義的立場上來,成為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在一九一七年到一九一九年,他發表了許多熱情地宣傳俄國革命和馬克思主義的文章,並與資產階級改良派胡適展開了「問題與主義」的論戰,在思想界引起了廣泛強烈的反響。他在一九一八年擔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後兼任經濟學教授,參加《新青年》雜志編輯部。這年年底與陳獨秀等創辦《每周評論》,並於次年主編《晨報副刊》。同時,他還協助北京大學學生創刊《國民》和《新潮》。隨著大釗同志等領導下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愛國運動的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日益擴大。一九二○年三月,大釗同志在北京先後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和共產主義小組。許多青年在他的影響下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其中有些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的著名活動家,如鄧中夏同志、高君宇同志等。毛澤東同志和周恩來同志也都受到過他的影響。大釗同志為建立中國共產黨努力奮斗,是我黨主要創始人之一。
一九二一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大釗同志代表黨中央指導北方的工作。在黨的二大、三大、四大,都當選為中央委員。一九二四年底,任黨的北方區執行委員會書記。在他領導下,北方黨組織派出許多同志在冀、魯、豫、晉、陝、內蒙和東北的廣大地區開展了黨、團工作,先後發動了開灤大罷工、二七大罷工等著名斗爭。一九二二年,他受黨的委託在上海與孫中山先生談判國共合作,並在一九二四年在廣州參加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領導工作,為建立國民革命統一戰線,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貢獻。一九二五年在孫中山先生北上時和逝世時,在五卅運動中,他領導北方黨組織發動群眾,在北洋軍閥統治的北方地區,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反帝反軍閥斗爭。他積極地進行廣泛的統一戰線工作,領導改組後的國民黨在北京的組織。堅決反對國民黨右派。他努力為南方的革命運動培養、輸送了大批幹部。他堅決支持當時主要在南方一些農村蓬勃興起、同時也開始波及北方的農民運動,並著文論述開展農民運動和解決土地問題的重要性。他也注意在軍隊中擴大革命運動的影響,對馮玉祥將軍五原誓師參加北伐起了重要作用。大釗同志作為具有高尚道德品格的學者和革命家,受到社會各階層的廣泛尊崇,名重當世,這是他能卓有成效地開展多方面革命工作的一個重要條件。
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北京各界人民在天安門舉行反對日本等國要求大沽口撤防的大會,並到皖系軍閥段祺瑞執政府門前請願,竟遭到段政府的血腥屠殺。大釗同志在慘案發生後,繼續領導共產黨和國民黨的北方組織堅持斗爭。不久,奉系軍閥張作霖的軍隊進入北京,白色恐怖更加嚴重。次年四月六日,張作霖在帝國主義支持下逮捕了大釗同志等八十餘人。大釗同志備受酷刑,在監獄中,在法庭上,始終大義凜然,英勇不屈。四月二十八日,兇殘卑怯的敵人不顧廣大輿論的反對,將大釗同志和譚祖堯、鄧文輝、謝伯俞、莫同榮、姚彥、張伯華、李銀連、楊景山、范鴻劼、謝承常、路友於、英華、張挹蘭、閻振三、李昆、吳平地、陶永立、鄭培明、方伯務共二十位革命者(其中多數是共產黨人,也有國民黨人)一齊絞殺。大釗同志臨刑時毫無懼色,第一個走上絞架,從容就義。時年尚不足三十八周歲。
李大釗同志的靈柩多年停放在宣武門外的一個廟宇內。一九三三年四月二十三日,他的家屬和許多社會知名人士,發起為大釗同志舉行葬禮,將靈柩安葬於香山萬安公墓。大批學生、工人、市民群眾冒著白色恐怖參加葬禮,形成一次壯烈的示威運動,許多參加者為此而被捕,甚至被殺害。
在全國解放前,李大釗同志的一部分著作雖曾由他的親屬編集,由魯迅先生作序,但在反動統治下一直沒有能發行。直到一九五九年,人民出版社才出版了重新編輯的《李大釗選集》。一九八一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又出版了經過增訂的《李大釗詩文選集》。一九八四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百一十多萬字的《李大釗文集》。
李大釗同志對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無產階級的革命前途無限忠誠。他為在我國開創和發展共產主義運動的大無畏的獻身精神,永遠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輝典範。大釗同志和其他無數先烈光榮地倒下去了,但是他們的犧牲沒有使中國革命停止,相反,中國革命在犧牲者的血泊中繼續前進,直至獲得偉大的勝利。作為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和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大釗同志的業績將永遠受到中國人民的追懷和崇敬。
為紀念李大釗同志,發揚他偉大的共產主義革命精神,中共中央於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八日將他和他的夫人趙紉蘭同志(一八八三年——一九三三年)的靈柩移葬於新建的李大釗烈士陵園。

閱讀全文

與宣傳李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鹽城房地產市場營銷論文 瀏覽:558
文明工地策劃方案 瀏覽:927
元旦促銷活動簡訊 瀏覽:349
中職網路營銷試題及答案 瀏覽:487
電子商務概論單選題 瀏覽:154
機關單位元旦策劃什麼文藝活動方案 瀏覽:31
創造價值市場營銷題目 瀏覽:905
移動電子渠道推廣方案 瀏覽:965
老人粵曲晚會策劃方案 瀏覽:170
廣東本來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48
2020年營銷方案大綱 瀏覽:990
海虹醫葯電子商務 瀏覽:492
正月15商場促銷活動 瀏覽:269
互聯網市場營銷模式創新論文 瀏覽:260
培訓中心創建方案 瀏覽:31
市場營銷名詞意義 瀏覽:518
上海捷銀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65
思政部師資培訓方案 瀏覽:712
大班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03
護士節服裝促銷方案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