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體現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時代性,政治性,戰斗性
1、要重視抓好黨的思想建設和隊伍建設。從我們黨的歷史經驗看,嚴格黨內回政治生活是增強自我凈化、自答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 2、要有「問題意識」和「底線思維」,要以黨員幹部的政治素養和道德操守既嚴格要求自己,又如實評價他人。 3、要堅守作為黨員幹部的紀律要求和道德底線,在幹部作風建設上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職」。 4、任何有違黨的紀律和黨的要求的事堅決不幹,不但要嚴格要求自己,還要嚴格要求周圍的工作人員以及家屬親戚。 5、要以責任擔當的勇氣開展好黨內的批評與自我批評。
㈡ 國家為進行戰爭而開展的宣傳教育組織工作和外交活動是什麼
國家為進行戰爭而開展的宣傳、教育、組織工作和外交活動是政治動員。
政治動員是階級、政黨或政治集團及其代表人物為實現某項政治目標而進行的政治宣傳、鼓動等行動。是政治斗爭的重要手段。
政治動員的目的在於啟發和教育本階級群眾或本組織成員提高政治覺悟,明確奮斗目標,組織浩浩盪盪的隊伍以實現其政治任務。如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為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挽救民族危亡,而號召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抗日所進行的總動員。又如全國解放初期為抗美援朝所開展的總動員等。
(2)戰役宣傳工作擴展閱讀:
政治動員一旦開展起來,其力量是偉大的。但如果做了錯誤的動員,其負面的影響亦是巨大的,不可低估。如「文化大革命」所做的政治動員,其結果是中華民族的十年浩劫。
隨著宣傳工具的進步和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宣傳鼓動工作對政治影響越來越大,世界各國的政黨無不利用各自掌握的巨大的宣傳機器進行宣傳、鼓動,即進行政治動員,以影響一國的政治。
但同時也因宣傳機器多,各種政治動員多,其力量反而抵消了。因此為達到某項政治目標,就必須有真正高質量的政治動員。
㈢ 國民政府應該大力宣傳的戰役是什麼
一場血戰結束了。第5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在作戰廳長劉斐的陪同下,來到台兒庄陣地,進行巡視。看到戰場上中國軍隊官兵壯烈犧牲的動人情景,劉斐對李宗仁說:這場戰鬥打得這么苦,國民政府應該大力宣傳,以振士氣。
㈣ 二戰時德國媒體宣傳的作用
納粹德國時期的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
1933年1月日希特勒掌權,同年3月5日的國會選舉納粹黨獲得43.5%的票數支持,並且與「德意志國家民眾黨」組成聯合政府,3月13日戈培爾由納粹黨宣傳部負責人身份出任新設立的「國民啟蒙宣傳部」部長與「全國作家協會」主席,這時候希特勒交給戈培爾一個重要的政治任務—「反猶」。
在戈培爾的策劃下就任兩個月後,在柏林和幾個重要大學城進行焚書活動,將一些不屬於德意志的作家如佛洛伊德、馬克思等人的著作焚毀。並且推動杯葛猶太商店、醫院、律師。同年4月7日再通過公職服務法(Berufsbeamtentum)規定非亞利安人種不得擔任公職,同時開始清掃各領域的猶太人。不過這項規定有困難之處,例如當時擔任弗萊堡大學(Freiberg)的校長名哲人馬丁·海德格爾,奉命「清掃」猶太教授的時候發現這樣學校有立刻關門之虞,但是接下來的反猶行動依舊繼續進行。
戈培爾並且經由兼任新設立的全國文化院院長、在宣傳中不斷攻擊「頹廢藝術」、杯葛猶太藝術家,有系統鏟除猶太人對德國文化生活的影響力,並且買下最大的電影公司UFA,終於將所有媒體和藝術表現編入國家控制之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戈培爾也成為重要的戰爭宣傳角色之一。不斷地對國民展開宣傳戰,並且在大戰末期德國處於劣勢的時候,為了對受到轟炸的都市展開救援,從未被徵兵的中年和少年男性中組織了國民防衛隊「人狼(en:Werwolf)」,因而博得了相當的支持。在已經確定德國將要失敗的時候,希特勒鮮少進行演說多由戈培爾代替其工作,以收音機廣播宣告國民對於聯軍要進行最後抵抗。在1945年4月蘇聯軍隊進逼柏林時,戈培爾也號召柏林市民捍衛首都。戈培爾最有名宣傳戰是斯大林格勒戰役失敗之後,在柏林進行的全力一戰的宣傳演講。
根據他的日記記載,因為自己的宣傳部遭到轟炸受到相當的沖擊。另外他多次希望希特勒對於受到轟炸的柏林市民進行直接的鼓勵,但是都未受到採納。在1944年7月20日的希特勒暗殺行動時偶然成為身在柏林的唯一納粹黨最高幹部,對於鎮壓反叛者有的相當的功勞,因此在同年的7月25日被希特勒命令為總體戰的全國領導者,對於內政各方面都有很大的發言權。1945年1月30日兼任柏林防衛總監。
㈤ 平型關戰役為啥宣傳的這么厲害
因為這是中國共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第一次與日軍正面作戰並且取得了勝利。內
首先平型關大捷的意容義在於將之前低落的抗戰熱情全部鼓舞起來,同時也激發了更多戰士們的鬥志,從前那麼多場戰爭中,中方總是處於被動局面,而且受到的傷害也是最大的,而平型關大捷卻是開創了全新的局面,日軍不會失敗的傳說也被徹底的粉碎,在這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戰士們身上都有著極大的鬥志和熱情。
其次平型關大捷的意義還在於想更多的人展示了八路軍的實力。當時八路軍的裝備不僅十分的落後,和日軍更是完全不可以做出比較,然後就是憑借著這樣的條件,八路軍給了日軍當頭一棒,這足可以說明八路軍的戰鬥力是非常高的,從此也在世人面前提高了八路軍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而平型關大捷意義的最後一點,同時也是在戰略上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共有了新的作戰方針。這次平型關大捷意義重大,而且還讓毛澤東從中看出了日軍的缺陷,這時候才完全明白原來日軍在野戰能力上居然如此之弱,於是他根據這個特點制定了新的方針,那就是將游擊戰爭擴展開來,這樣一來也為日後的許多勝利奠定了基礎。
㈥ 新聞宣傳工作的重點
(一)大力宣傳2010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思路。大力宣傳「建設大型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區和新的經濟增長極」的戰略目標、「率先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和諧發展」的工作主題和「工作落實年」、「創新突破年」的工作要求。宣傳好實施工業強縣、產業富民兩大戰略,開發煤炭、石油、農畜產品、文化旅遊四大資源的工作部署,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凝聚發展合力。
(二)大力宣傳重大項目實施建設進展情況。對正在實施的西長鳳高速公路、西平鐵路、華能新莊800萬噸礦井、馬坪新區開發等重大項目要深入一線,跟蹤采訪報道進展情況,大力宣傳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進一步鼓舞干勁、振奮精神。
(三)大力宣傳工業強縣戰略。著力抓好煤炭石油資源開發、工業集中區建設、中小企業建辦、招商引資等戰略決策和優惠政策的采訪報道及對外宣傳推介工作。大力宣傳各鄉鎮、各部門積極爭取項目、擴大招商引資、建辦工業企業的好經驗、好做法,為推進全縣招商引資、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營造強大的輿論氛圍。
(四)著力加強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宣傳報道。大力宣傳各鄉鎮、各部門全面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調整農業結構,加快推進果品、瓜菜、草畜三大產業開發的新思路、新舉措。重點抓好設施瓜菜示範區、果樹栽植示範點和標准化養殖小區建設、集體林權改革、農村土地流轉、整區域扶貧開發工作進展和成效的宣傳報道,為促進農民增收、加快新農村建設營造良好氛圍。
(五)突出抓好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宣傳報道。採取新聞、消息、通訊等多種報道形式,對縣城新實施的建設工程、重點鄉鎮小城鎮建設、新農村建設以及交通、水利、電力等基礎建設工程要跟蹤采訪報道,著力營造大幹快上、競相發展的喜人局面。
(六)著力抓好推進社會事業、興辦民生實事的宣傳報道。重點宣傳好各鄉鎮、各部門千方百計落實縣政府承諾的9件民生實事、給群眾帶來實惠的做法和成效;宣傳好教育布局調整、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就業和社會保障、維穩信訪等關系群眾貼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把群眾的利益宣傳好、維護好,把群眾的思想引導好、凝聚好。
(七)配合全縣中心工作,全力抓好各項戰役宣傳。圍繞全縣不同階段、不同季度的中心任務和重點工作,精心組織開展春耕生產、計劃生育專項治理、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特色產業開發、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城鄉一體化發展等戰役宣傳,為推動各項工作落實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㈦ 三大戰役,兄弟戰役,有必要這樣宣傳嗎
喜歡就好
㈧ 戰時宣傳教育和面向社會的思想發動屬於什麼動員
屬於政治動員。
政治動員是階級、政黨或政治集團及其代表人物為實現內某項政治目標而進行的政容治宣傳、鼓動等行動。是政治斗爭的重要手段。政治動員的目的在於啟發和教育本階級群眾或本組織成員提高政治覺悟,明確奮斗目標,組織浩浩盪盪的隊伍以實現其政治任務。
隨著宣傳工具的進步和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宣傳鼓動工作對政治影響越來越大,世界各國的政黨無不利用各自掌握的巨大的宣傳機器進行宣傳、鼓動,即進行政治動員,以影響一國的政治。
(8)戰役宣傳工作擴展閱讀
政治動員作為一種實踐活動早已存在。在近現代,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其以後的歷次局部戰爭中,政治活動越來越普遍,越來越頻繁,政治動員更成為進行戰爭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古往今來的戰爭實踐證明,政治不僅決定戰爭的目的和性質,而且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之一。政治對戰爭的這種決定作用,使得政治動員在戰爭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首先,實施政治動員,才能達到宣傳人民、凝聚人心、一致對外的目的。
戰爭在爆發之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會的動盪。任何國家或掌握武裝力量的政治集團,為了順利地進行戰爭,都要首先解決「人心歸向」的問題,都要把政治動員作為中心環節加以實施。
㈨ 納粹黨開展宣傳戰的背景是什麼以及具體過程是什麼樣的
在經濟危機期間,納粹黨針對中小資產階級反壟斷資本的心理,針對他們對魏瑪共和國的不滿和失望,以及戰後存在的民族屈辱情緒,提出了「反資本主義」、「反共和制」和「民族主義」的口號,宣揚所謂「民族社會主義」,開展了一場爭取民心的宣傳戰。
希特勒首先把黨內數千名訓練有素的演說家,派往農村和中小城市,爭取對現狀不滿的農民和中小資產階級的支持,他們所到之處,舉行各種群眾集會、青年集會、演講會、火炬遊行等活動,到處散發傳單,張貼廣告,在這次競選活動中,納粹黨舉行了34.1萬次競選大會,有2.1~3.1萬名在納粹黨演說學校培養的演說家,其中有1000名專門為競選訓練的宣傳家登台表演。希特勒在各種集會上搖唇鼓舌,大談人民的苦難,共和國的無能,並向各階層人民許願說,他能給他們帶來所需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