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校園暴力策劃書

校園暴力策劃書

發布時間:2021-11-16 00:25:31

① 校園暴力犯罪調查(論文)

近期國內外不斷有血腥校園暴力犯罪的新聞見諸報端。這些報道警醒了人們,校園不再是一方凈土。校園暴力已經逐漸成為政府和社會民眾所關注的特殊社會現象。本文試圖從經濟相對發達的深圳市寶安區出發,調查該區校園暴力犯罪的現狀、特點,分析其形成的根源,並基於司法實務的視角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力圖構建一套有效的預防機制。 關鍵詞:校園暴力犯罪 經濟相對發達地區 學校教育體制 暴力文化 一、校園暴力犯罪的定義及其類型 關於校園暴力犯罪的課題,目前在我國尚未形成全面、系統的的研究,現有的調查或分析,一般僅從一個較為片面的角度出發。比如社會學注重對其現象的收集、歸納;教育學則則偏重對自身體制和教學內容的檢討;至於司法界,無論是在實務中還是理論上,亦只是單從一般的犯罪學角度探究其成因而企圖完成事前的預防或事後的懲戒教育。由於考慮的范圍比較孤立,必然不能全面而深入地剖析 「校園犯罪」這一獨特的社會現象。「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因而,唯有從更高的角度方可能俯瞰全局,既找出「校園暴力犯罪」現象背後的成因,更能綜合地構建行之有效且針對性強的預防和教育的系統。 現有的研究資料,一般將校園暴力犯罪作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校園暴力犯罪,是指犯罪構成中的客觀要素,如犯罪主體、對象、案發地等方面的其中之一涉及校園因素的暴力犯罪;狹義的校園暴力犯罪僅指犯罪構成中的犯罪主體為教職工或學生。 而根據校園暴力的來源及施暴者的不同將其分為以下幾類:一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暴力現象。此類校園暴力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或家長採取不恰當的、粗暴的方式對待學生,以致對其身心健康造成傷害的行為,如體罰、變相體罰、言語侮辱等。二是青少年學生的施暴行為。學生施暴主要是指某些學生因過早的、不成熟的三角戀、錢物需求、青春性意識萌動或者僅僅因為模仿錄像某些情節、發泄心中怨氣等而對其他學生施暴的行為,如毆打、強奸、搶劫、侮辱、殺害等,此類行為在寶安區俗稱「下暴」。三是校外人員對學生的暴力行為。這一現象主要是指一些校外的閑雜人員或非法商家,為了一定的物質利益,滿足慾望或為了發泄心中不滿而對於不諳世事的青少年學生施行的身心侵害行為。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一些非法之徒竄入學校或在學校附近、學生上學的路上搶劫學生財物,對學生進行人身侵害、人格侮辱等;其二、在文化娛樂活動中,一些商家為了在競爭中取得優勢紛紛將兜售目標定位於廣大學生,其中不少人用黃毒誘騙以牟取暴利 。 綜上,本文結合對寶安區內發生的校園暴力犯罪真實案例的調查,將發生在學校及其周邊地區,由同學或校外人員針對學生生理或心理實施的暴力犯罪作為研究的范疇。 二、深圳市寶安區校園暴力犯罪的現狀及特點 考察校園暴力犯罪的現狀和特點,我們不可忽略地應該首先了解所研究的地域的經濟、社會情況:地處深圳市西部的寶安區在全國屬於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2003年寶安區的國內生產總產值達518億元,占整個深圳市的三分之一。僅寶安區福永鎮,就有懷德、橋頭、鳳凰等多個村的年總收入超過5000萬元。寶安區目前正在或者已經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從以前經濟欠發達地區迅速地轉變為經濟相對發達地區;二是從農業為主要產業的地區轉變為工業發達地區;三是正處在農村城鎮化的轉變過程中。人口方面,寶安區外來人員有270多萬,戶籍人口只有30來萬,外來人員子女的入學問題不容忽視。寶安區現有中小學校共計264間。在校中小學生23萬7千多人。教師職工人數超過1萬人,其中公辦教師4800多人,民辦教師(即聘請教師,工資學校自籌)5200多人。 伴隨著經濟迅速發展,外來人員急劇增加,居民貧富懸殊加大,獨生子女家庭增多,社會環境復雜,民辦學校放開等因素的影響,寶安區的校園暴力犯罪案件也呈上升勢頭。部分城鎮學校甚至出現了校內外環境復雜,在校生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局面。 從寶安區批捕起訴的案件情況來看,2003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為285宗。而2003年在校學生犯罪或者以在校學生作為犯罪對象的案件共計23宗,2004年1-10月為22宗,同比略有上升。這45宗案件搶劫佔53.3%;盜竊佔26.6%;其他佔20.1%。另外,教師犯罪案件除了2001年某英文書院教師王某猥褻本校三名十一、二歲的學生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外,尚無案發。 從相關案例來看,寶安區校園暴力犯罪有以下特點: 1、以財產型犯罪為主 寶安區正處於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經濟的飛速發展,造成消費主義風行。青少年學生易在此環境下產生錯誤的消費意識,產生講奢華和及時行樂的短期行為傾向。當他們的高消費要求不能得到滿足時,往往鋌而走險,實施敲詐勒索、盜竊、搶劫、綁架等犯罪行為。另外,部分學生因為家庭經濟條件優越,零花錢較多,不少學生還配有手機等較為貴重的物品。使得不少學生也成為不法分子的犯罪對象。我們曾經對寶安區某街道辦的一所初級中學展開調查,發現被調查的學生中竟然有61%的學生對學校內外環境有不安全感。 從寶安區檢察院起訴的在校學生敲詐勒索和搶劫案件來看,其對象主要是在校學生,甚至有些對自己的同班同學下手。他們大多並非因為生活困難而去犯罪,而是想通過犯罪獲得用以享樂、消費的財物。例如,寶安區某中學學生張某,自二○○二年九月到被抓獲的一年間,共參與搶劫摩托車十二次,其中三次的作案對象是同校的同學。每次得手後,張某便能分到一些贓款,並用這些錢到網吧打游戲、購買名牌服裝或者請同學吃飯。經調查,張某的父親是小巴司機,母親是清潔工,家境雖不十分富裕,但不缺吃穿,而且定期有零花錢。可是這些不能滿足張某大手大腳的消費慾望。在戰戰兢兢地參與一次搶劫後,他嘗到了甜頭,便有了之後十幾次的作案。 2、犯罪手段趨向成人化、智能化 以往未成年犯罪作案手段和方法較簡單和原始,多以語言威脅並輔以輕微的暴力手段,或用撬門扭鎖,翻牆爬窗的方法,並具有明顯的突發性和偶然性強的特點。但現在,受暴力文化熏陶的青少年實施的犯罪,不少表現為採用綁架、恐嚇、麻醉等手段,有先進的通訊工具,作案經過精心策劃,作案後及時毀滅證據。如有些青少年會根據報道上所披露的警方偵察過程和方法,破壞現場,擾亂警方視線。

② 關於校園暴力的手抄報資料。

圖來看看預防校園暴力的侵害
(一) 校園暴力是危及學生、破壞校園和諧的一大隱患。
校園暴力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七種:
1. 索要錢物,不給就軟硬兼施,威逼利誘。
2. 以大欺小,以眾欺寡。
3. 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傷害他人身體,侮辱他人人格。
4. 同學間因「義氣」之爭,用暴力手段爭短論長。
5. 不堪受辱,以暴制暴,沖動報復。
6. 侮辱女同學。
7. 侮辱、恐嚇、毆打教職員工。
校園暴力還可以分為硬暴力和軟暴力。如果拳打腳踢、拔刀相向是硬暴力;亂起綽號、推舉「最差」等等就是軟暴力,軟暴力對學生心靈的傷害甚至超過了硬暴力,同樣可以置人於「死」地。
(二) 校園暴力的處理方法
1. 遭遇校園暴力,應在學校、警方或家長的幫助下,制止暴力,決不能逆來順受或以暴制暴。
2. 與不法行為作斗爭一定要講策略,運用智慧,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盡可能避免正面的直接搏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傷亡。必要時盡量滿足對方提出的要求,與此同時一定要記住對方的體貌特徵,及時報警,或向老師、家長尋求幫助。
3. 當有人,尤其是陌生人,約自己到較偏僻的地方去時,一定要堅決拒絕;當侵害到來時,一定要想辦法逃脫,並積極尋求幫助。
4. 要增強法制意識,在侵害發生後,要能夠勇敢站出來,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③ 校園暴力事件的心得體會 500字

周一,我與同學們一同聽了關於「校園欺凌」的講座,這讓我對「校園欺凌」的危害有了新的了解。

在和諧美好的校園中,同學們互相幫助,攜手共同進步,這里充斥著歡樂與幸福,一切似乎都是那麼美好,可是世間的萬物都有著兩端,有陰就有陽,有白就有黑,同樣,有歡聲笑語就有黑暗的剝削。「校園欺凌」聽上去離我們很遠。可是它時常發生在我們身邊。

本應當和諧的校園為何總是發生欺凌事件,處於花季的少男少女為何喜歡用暴力來解決問題?這是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去反思的。

「校園欺凌」並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而是家庭教育的欠缺、學校管理的不嚴格、青春期心智的不成熟。總結起來就分為兩點:1環境。2自身。

現在的我們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就在父母的過度溺愛中成長,造成了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這一心理。完事都會先為自己考慮,如果一旦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便會以極端的方式來索取,從而就產生了「校園欺凌」這一行為。這就是生活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而自身的影響是架立在環境之上的,就如同生物進化般,自私自立的思想將會在腦中生長、擴散、惡化,最終覆水難收。而「校園欺凌」的規模也會隨之擴大。

因此,要想避免欺凌的發生,應從小樹立正確的三觀,學會換位思考。懂得「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道理。

我相信,今後漫漫長夜將會被陽光所照亮,美麗的校園里將再次充滿歡聲笑語與朗朗書聲,而「校園欺凌」這一邪惡的

④ 校園暴力倡議書

*******: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但是,由於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在個別學校出現了校園暴力活動,並且有蔓延之勢,校園暴力活動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同學們的正常學習生活,危害同學們的身心健康,也削弱了學校的教育成果,應當引起高度的重視。為此,學校大隊部發出如下倡議:
一、要勇於拒絕校園暴力。在受到校園暴力侵害時要勇於向學校、老師和家長報告。對高年級學生和校外青年共同實施的暴力活動和收取「保護費」等各種校園非法活動要勇敢揭發。
二、要加強法律知識學習。積極閱讀法律書籍,增強法律意識,從小養成良好的法制觀念,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三、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沾染黃、賭、毒等惡習,不進酒吧、卡拉OK、歌舞廳、電子游戲廳、網吧等不宜進入的場所。
四、要拒絕與校外不良青年交往。對校外不良青年的引誘要堅決拒絕,在受到威脅、恐嚇時及時向學校、老師、家長報告。
五、要增強友愛互助意識。積極團結同學,熱情幫助同學,增強應對困難、對抗邪惡的勇氣,形成抵制校園暴力的合力。
六、要積極與家長、老師交流溝通。在家長、老師的健康引導下,提高防範校園暴力的意識,增強抵制校園暴力的能力。
七、要樹立進取、向上的人生觀。加強科學文化知識學習,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磨練意志,陶冶情操,立志做新時期的好少年。

倡議人:****

⑤ 預防校園暴力的目的和意義

你好
校園暴力作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而預防和減少校園暴力的發生則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只有全社會共同行動起來,國家、社會、學校、家庭等方面都採取一些積極有效的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共同為廣大中小學生創建一個文明和諧的校園育人環境。

(一).國家的職責

作為國家的立法機關,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應盡快制訂出保障校園安全的法律法規,為打擊和遏制校園暴力傷害案件的發生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持;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加大中小學校安全事故(特別的暴力事件)的監督和檢查力度,完善校園安全的監督管理責任機制,為創建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保駕護航。此外,國家應盡快出台政策,採取有效措施解決因「留守兒童」衍生出來的社會問題,特別是安全問題。

(二).學校的工作

1.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小學校學生的必修課

學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完善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現代教師要有二十一世紀的教育質量觀和人才觀,切實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各級各類的中小學校都要摒棄過去那種只重視教學成績,輕視德育工作的育人理念。要把學會做人、學會共處、學會求知的育人理念,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要從教育社會學的角度,盡量排除任何誘發、增強及擴大青少年暴力傾向的學校社會環境;要訓練學生應對學習生活中各種壓力的心理承受能力,指導學生建立和諧、友好、可信賴的人際交往關系;教師及德育工作者要善於發現引發暴力事件的苗頭,並對有明顯暴力傾向的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從而使暴力事件能夠被及時消滅在萌芽之中,做到防患於未然。

2.健全校園暴力事件(安全事故)的預防、監督、管理機制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小學校的大多數暴力事件是可以避免的,關鍵在於學校能否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預防、監督和責任機制。每一位教師和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要善於發現和化解有可能引發暴力事件的矛盾和問題。一旦發現學生有打架斗毆的苗頭或暴力傾向,除了要做好必要的心理疏導外,還要用法律、道德、紀律、規章等去約束學生的行為,最大限度地防止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除此以外,學校還可以嘗試與所有的教師、家長、學生之間簽訂安全責任書,使安全責任落實到人,做到群防群治,防患於未然。

3.教師要避免發生體罰或傷害學生等現象的發生。

教師被喻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事的是一項光榮而又神聖的職業。中小學校應抓緊師德師風建設,認真組織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學校要堅持「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育人理念,充分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所有教師都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和職業素質,改進教育方法。要盡量避免去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更不能體罰學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師生間矛盾的激化或傷害事件的發生。

(三).家庭環境

1.轉變教育觀念,遠離家庭暴力。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師,家庭具有教育子女的職能。家庭教育對子女思想品質、性格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子女。按照我國《婚姻法》的規定,「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權利,又是父母的義務,並且設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的虐待、遺棄等條款,嚴格禁止親權的濫用[5]。一方面,夫妻雙方應避免因家庭瑣事引發家庭暴力,使子女受到影響或傷害;另一方面,在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上,要避免「棒子頭上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現象的發生。目前,有許多未成年子女情感發育嚴重不足,身上普遍出現了冷漠、孤僻、暴燥等情感特徵,這與子女在家庭受到暴力傷害等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2.轉變人才觀,把子女當人看。

在當前的家庭教育中,許多家庭把智育作為壓倒一切的教育活動。總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人頭地、光宗耀祖,若孩子某次考試成績不理想或做錯了事都會成為被斥責、遭懲罰(或體罰)的導火線。這種望子成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長此以往,就會使孩子生活在壓抑和不安的狀態之中。若這種情緒一旦帶到學校後,很可能因為同學間產生矛盾給誘發出來,使其他同學成為被發泄的對象或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因此,家長要切實轉變人才觀,學會尊重子女,把子女實實在在地當人看,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滿意請採納

⑥ 高校預防校園暴力的小組工作計劃書怎麼寫

其實,並不是你愚笨,而是你太自卑,並不是你超越不了他人,而是你先將你自己的思想禁錮,你的腳步才會被束縛。你為什麼會淪為人後?因為你擁有了別人舍棄的廢物——自卑,而別人卻得到了你輕易拋開的財富——自信。我們不應該像過冰河的那個人一樣:一開始,就把自己想的太卑微了。面對強敵,我們應當不畏懼,不沉淪,不自卑,自信地把你的心先摔過去,為了不重蹈那位助手的覆轍,每個嚮往成功、不甘沉淪者,都應牢記這句至理名言「最優秀的人就是你自己!」或許,我們要學會打開禁錮的心靈,重拾起塵埃落盡的羽翼,因為在你解放它的那一刻,它會——萬丈光芒!

⑦ 校園暴力

昨前天,濟南某學校發生一起校園暴力事件,可能是因為感情問題吧。
兩男的為一女的,小三拿刀捅了情敵,是否傷亡不清楚,還想勒死女孩,幸好被校保安就下,挽回一命,據網友說滿地是血,他說當時他在場。
還有網友說應該是技師學院的。
我只是聽說……

⑧ 高校預防校園暴力的小組計劃書怎麼寫

校園暴力作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而預防和減少校園暴力的發生則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只有全社會共同行動起來,國家、社會、學校、家庭等方面都採取一些積極有效的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共同為廣大中小學生創建一個文明和諧的校園育人環境。

(一).國家的職責

作為國家的立法機關,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應盡快制訂出保障校園安全的法律法規,為打擊和遏制校園暴力傷害案件的發生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持;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加大中小學校安全事故(特別的暴力事件)的監督和檢查力度,完善校園安全的監督管理責任機制,為創建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保駕護航。此外,國家應盡快出台政策,採取有效措施解決因「留守兒童」衍生出來的社會問題,特別是安全問題。

(二).學校的工作

1.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小學校學生的必修課

學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完善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現代教師要有二十一世紀的教育質量觀和人才觀,切實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各級各類的中小學校都要摒棄過去那種只重視教學成績,輕視德育工作的育人理念。要把學會做人、學會共處、學會求知的育人理念,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要從教育社會學的角度,盡量排除任何誘發、增強及擴大青少年暴力傾向的學校社會環境;要訓練學生應對學習生活中各種壓力的心理承受能力,指導學生建立和諧、友好、可信賴的人際交往關系;教師及德育工作者要善於發現引發暴力事件的苗頭,並對有明顯暴力傾向的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從而使暴力事件能夠被及時消滅在萌芽之中,做到防患於未然。

2.健全校園暴力事件(安全事故)的預防、監督、管理機制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小學校的大多數暴力事件是可以避免的,關鍵在於學校能否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預防、監督和責任機制。每一位教師和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要善於發現和化解有可能引發暴力事件的矛盾和問題。一旦發現學生有打架斗毆的苗頭或暴力傾向,除了要做好必要的心理疏導外,還要用法律、道德、紀律、規章等去約束學生的行為,最大限度地防止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除此以外,學校還可以嘗試與所有的教師、家長、學生之間簽訂安全責任書,使安全責任落實到人,做到群防群治,防患於未然。

3.教師要避免發生體罰或傷害學生等現象的發生。

教師被喻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事的是一項光榮而又神聖的職業。中小學校應抓緊師德師風建設,認真組織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學校要堅持「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育人理念,充分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所有教師都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和職業素質,改進教育方法。要盡量避免去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更不能體罰學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師生間矛盾的激化或傷害事件的發生。

(三).家庭環境

1.轉變教育觀念,遠離家庭暴力。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師,家庭具有教育子女的職能。家庭教育對子女思想品質、性格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子女。按照我國《婚姻法》的規定,「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權利,又是父母的義務,並且設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的虐待、遺棄等條款,嚴格禁止親權的濫用[5]。一方面,夫妻雙方應避免因家庭瑣事引發家庭暴力,使子女受到影響或傷害;另一方面,在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上,要避免「棒子頭上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現象的發生。目前,有許多未成年子女情感發育嚴重不足,身上普遍出現了冷漠、孤僻、暴燥等情感特徵,這與子女在家庭受到暴力傷害等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2.轉變人才觀,把子女當人看。

在當前的家庭教育中,許多家庭把智育作為壓倒一切的教育活動。總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人頭地、光宗耀祖,若孩子某次考試成績不理想或做錯了事都會成為被斥責、遭懲罰(或體罰)的導火線。這種望子成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長此以往,就會使孩子生活在壓抑和不安的狀態之中。若這種情緒一旦帶到學校後,很可能因為同學間產生矛盾給誘發出來,使其他同學成為被發泄的對象或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因此,家長要切實轉變人才觀,學會尊重子女,把子女實實在在地當人看,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閱讀全文

與校園暴力策劃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綿陽電子商務培訓 瀏覽:644
廣州品牌營銷策劃 瀏覽:304
嬰兒品促銷方案 瀏覽:801
明一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762
企業微信做讓紅包飛營銷案例 瀏覽:907
大學校園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12
早教開班策劃方案 瀏覽:813
2018年新黨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662
過年策劃方案 瀏覽:785
全國2015年10月市場營銷學試題 瀏覽:506
天然氣工程開工儀式策劃方案 瀏覽:730
黨建工作現場會策劃方案 瀏覽:555
電子商務盈利模式ppt 瀏覽:395
關於醫療新品的推廣方案 瀏覽:200
邳州市電子商務 瀏覽:154
公司安全教育培訓方案 瀏覽:362
民族團結聯誼會策劃方案 瀏覽:265
道德教育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630
北京千企互聯電子商務中心 瀏覽:532
最新網路營銷觀點詞條 瀏覽: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