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抗日宣傳欄

抗日宣傳欄

發布時間:2021-11-15 02:07:35

⑴ 紀念抗日勝利69周年宣傳標語

紀念抗戰勝利 六十九周年詩詞
嚴告復活軍國主義者

趙焱森

無端戰火起盧溝,踐踏中華豈有由。

北國摧殘痕尚在,南京殺戮恨難休。

強權復活居心險,釣島癲狂詭計謀。

警告倭兒須省悟,吾邦不是舊神州。

樹立國家安全觀

趙焱森

固我中華萬里疆,居安務必警豺狼。

關山戍守鐵軍勇,領海巡防赤幟揚。

仰望星空懸北斗,驅馳禹甸立銅牆。

縱然作浪東南海,豈阻飛舟續遠航。

紀念八年抗戰

彭崇谷

八年噴血斗豺狼,萬里關山舞棒槍。

今日天兵高亮劍,豈容倭寇再逞狂。

[雙調·楚天遙帶過清江引]

回望甲午

周成村

又逢甲午年,史頁銘舊恨。堂皇北洋師,一戰成噩夢。倭奴寇黃海,膏葯旗尤猩。華夏盡蒙羞,世代子孫痛。冷看島酋祭鬼魂,重作東條夢。軍容大國威,英傑中華盛。蕞爾小丑敢向石頭碰!

「七·七」寄遠

黃琳

盧溝有恨草殷殷,摘選新芒遙贈君。

記取常磨三尺劍,莫教海上鬧妖氛。

金縷曲·甲午百廿周年祭

胡靜怡

怒氣沖天闕。恨當初,倉虛廩敗,盾殘刀缺。冠蓋簪纓愚且懦,醉卧秦淮風月。安肯顧虎狼猖獗?羯鼓不驚華胥夢,痛英雄枉灑沙場血。雲水怨,久嗚咽。

巨龍抖落千秋雪。挾風雷,妖氛掃盡,海天澄徹。昔日散沙爐火化,澆鑄江山如鐵。笑螻蟻南柯一穴。誰敢舉竿揮釣島,管叫它魂斷為魚鱉。歌義勇,浪千疊。

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感賦

趙樂安

忍睹同胞骸骨場,沖冠怒氣斥倭狂。

悲歌長向蒼穹發,憂患常思民族傷。

奮起藍天追璀璨,會當碧海探汪洋。

中華大展宏圖志,富國強兵挺脊樑。

抗日戰爭勝利69周年感懷

李文勇

昂首挺胸七十秋,當年國恥刻心頭。

同仇自有驚天力,寶劍龍光射鬥牛。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9周年聯

伏家芬

前事不忘,八載蝦夷幾變夏;

匹夫有責,千秋龜鑒在興華。
===============================
滿意的話就請及時「採納」吧,再給個「贊同」就對我最大的支持~~~
而您的支持是我們的最大動力!o(≧ v ≦)o~~祝閱讀愉快!

⑵ 梅愛文的宣傳抗日

當梅愛文就讀的聯立中學舉行抗戰演講比賽時,她還以《我不願做漢奸的女兒,我要打倒我的爸爸》為題參加了比賽。梅愛文慷慨陳詞,語調激昂,並不時高呼「打倒漢奸梅思平!」「堅決反對投降,堅持抗戰到底!」博得全校師生的熱烈掌聲。此後,各機關、團體、學校紛紛邀請她去演講。
隨著新聞媒體的廣泛傳播,小女孩梅愛文在當時成為一個熱點人物。甚至過了七八年,還是有人請她演講。
1945年9月26日,南京憲兵司令部逮捕了梅思平等23名漢奸。1946年9月13日梅思平第二次申訴被駁回後,他意識到死神即將來臨。翌日清晨,獄卒催促梅思平起床,並告訴他:「庭上要傳你問話。」他匆忙披衣,把早已寫好的遺書包在白手巾中,跟隨法警走出監舍。
監刑官告訴梅思平:「你的死刑已經決定了。你有什麼遺言要對家人說,我們可以替你記下來轉告。」梅思平解開白手巾,取出三封遺書:一封給蔣介石,一封給司法行政部謝冠生部長、洪謝雨次長,還有一封分別給其家屬。他寫給子女的是「努力讀書忠貞報國」八個字。女兒愛文和父親的「忠貞報國」不同,她選擇的是和父親的期望完全不同的道路,她選擇了正確的方式報效國家。

⑶ 抗戰勝利宣傳語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警示未來、弘揚抗戰精神。

前事不忘,八載蝦夷幾變夏;匹夫有責,千秋龜鑒在興華。

⑷ 抗日戰爭時期的口號與標語,你知道多少個

抗日戰爭時期的口號與標語,你知道多少個?抗日戰爭口號標語是抗日戰爭時期最富感染力的時代語言,作為抗日戰爭時期激發民族斗爭意志、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抗日戰爭口號標語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使黨在抗日戰爭期間的綱領、政策、立場深入人心,從而確立了其在抗日戰爭中的領導地位,也為後來取得國共內戰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第八個,「抗戰勝利萬歲」、「民族解放萬歲」。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這標志著中國人民經過14年艱苦奮戰,終於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全國各族民眾紛紛走上街頭,高呼「抗戰勝利萬歲」、「民族解放萬歲」的口號。

⑸ 抗日時期的口號

抗日戰爭口號標語是抗日戰爭時期最富感染力的時代語言,作為抗日戰爭時期激發民族斗爭意志、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抗日戰爭口號標語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使黨在抗日戰爭期間的綱領、政策、立場深入人心,從而確立了其在抗日戰爭中的領導地位,也為後來取得國共內戰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第一個:「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1935年,正值日本策動「華北事變」的危急關頭,我黨發表了《八一宣言》,號召各黨派、各界同胞、各軍隊「停止內戰,以便集中一切國力去為抗日救國的神聖事業而奮斗」。隨後,在「一二·九」運動中,遊行學生將《八一宣言》的主要思想概括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並以此作為運動的口號首次喊出,此後該口號在全國范圍內得到廣大愛國群眾的廣泛認可,成為響徹九州大地的民族呼聲。
第二個,「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1938年7月,武漢會戰進入白熱化階段,為喚起全民族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意志和決心,以實際行動保衛武漢,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號召全國,舉行一場聲勢浩大的全國抗戰1周年紀念暨七七獻金運動。獻金運動得到了全國各族、各界人士的廣泛支持,「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成為獻金運動中最響亮的口號。

第三個,「打倒漢奸汪精衛」、「當漢奸者殺無赦」、「當了漢奸,不得好死」。
1938年12月,以汪精衛為首的親日派集團,公開叛國投敵。1940年3月,汪精衛在南京成立了效忠日本帝國主義的偽國民政府,汪精衛的投敵賣國行為引起全國人民的極大憤慨。隨後,各解放區也相繼舉行討汪除奸大會。「打倒漢奸汪精衛」、「當漢奸者殺無赦」、「當了漢奸,不得好死」等標語口號響徹中華大地。
第四個,「收復失地,還我河山」。
「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東北三省迅速淪陷,大批難民湧入關內,青年流亡學生懷著對故土的無限熱愛和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無比仇恨,在國內四處宣傳抗日,喊出了「收復失地,還我河山」的口號。
第五個,「不打日本鬼子,將來難過日子」、「萬眾一心,誓滅倭寇」。
盧溝橋事變後,日本侵略者悍然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日本人的大肆侵略已經使普通中國人感受到如果不和侵略者進行抗爭,連最起碼的生存也無法達到。愛國人士提出了這個口號,立即響徹中華大地。
第六個,「寧做戰死鬼,不做亡國奴」。

「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這句口號源自國民革命軍二十九軍的「抗日通電」。九一八事變爆發後的第3天,時任國民革命軍二十九軍軍長的宋哲元即率領二十九軍全體將士,通電全國,號召四億同胞「速投袂奮起,敵愾同仇」,「寧做戰死鬼,不做亡國奴」。
第七個,「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這句口號是九一八事變以後,北平學生組織的抗日救國聯合會首先提出的。該會在1931年 9月27日發表的《為東三省事件告全國民眾書》中,提出「全國的工農商學兵聯合起來,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號召,這也是愛國民眾關於停止內戰、團結抗日發出的最初呼籲。

第八個,「抗戰勝利萬歲」、「民族解放萬歲」。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這標志著中國人民經過14年艱苦奮戰,終於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全國各族民眾紛紛走上街頭,高呼「抗戰勝利萬歲」、「民族解放萬歲」的口號。

⑹ 抗日英雄手抄報

救國救民忠烈心:郭庠生

郭庠生,又名郭致青,1911年生於河南省鎮平縣。1931年考入河南開封藝術師范學校。1933年,在宛西中學任國畫教師。在中共地下黨員的影響下,思想日益進步,創作了一批尖銳揭露社會黑暗的漫畫作品等。

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後,郭庠生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受中共鎮平縣委派遣,參加鎮平民團司令部教導隊,任政治教官。同期,創作了《平型關抗日大捷》、《東北抗日聯軍在長白山》等200餘幅宣傳抗日救亡的漫畫、油畫,編寫了《克敵榮歸》等劇本,激勵了人們的抗戰熱情,在群眾中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1941年皖南事變後,郭庠生按黨的指示,輾轉到湖北大悟山參加新四軍第五師,任洪山公學高級班指導員、黨總支書記。同年6月,到新開辟的漢(川)孝(感)(黃)陂根據地任軍政聯合辦事處主任,帶領武工隊深入敵後,建立了6個區委、區政府,使漢孝陂根據地逐步擴大。

1943年,郭庠生任鄂豫邊區稅務總局天漢分局局長。他因地制宜堅決貫徹執行黨的邊區稅收政策和財經政策,團結了人民,粉碎了敵人對我抗日敵後根據地的經濟封鎖,疏通了根據地內外的物資流通渠道,為邊區提供了大量的物資資源。

1946年,國民黨發動內戰,我中原軍區突圍後,郭庠生堅持敵後工作,任荊當遠(今荊州、當陽、遠安)中心縣縣長。1947年5月奉命向華北轉移時,由於叛徒出賣不幸被捕。在獄中,郭庠生受盡種種酷刑,始終不屈不撓,視死如歸。敵人逼他寫悔過書,他大義凜然地寫道:「一不貪污,刮剝地方;二不賣國,危害人民;三不搶劫,奸擄燒殺;所作者八年抗戰,救國救民,不知所犯何罪?無過可悔。」

1947年11月15日,鎮平解放前夕,郭庠生被敵人押往刑場。他痛斥敵人:「你們殺吧!你們殺了我一個郭庠生,還會有千千萬萬個郭庠生!」敵人將罪惡的繩索套進英雄的脖頸上猛勒,郭庠生用生命的最後一息奮力高呼:「打倒國民黨反動派!」「中國共產黨萬歲!」「中國人民解放軍萬歲!」殘忍的敵人又用鐵耙向他頭部狠狠地砸去。郭庠生壯烈犧牲,時年37歲。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

<<人民日報>> 2005年11月02日 第二版

⑺ 抗日標語

求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

⑻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宣傳標語

宣傳標語是: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警示未來、弘揚抗戰精神

⑼ 中國一直宣傳抗日歷史

中日兩國的關系不需要通過停止宣傳抗日歷史而改善。日本的一部分政治家你也看到了,田中角榮他們,即使中國再怎麼宣傳,照樣和鄧小平建立「中日友好」。
其次,中國也沒有以前那麼需要和日本的良好關系了。中國目前的各個產業都在發展當中,其中製造業可以說是全球的執牛耳,至於各類資源產業我就不說了吧。而日本則是完全不能靠製造業或是資源產業發展的國家,旁邊有中國這樣一個國家。如果把和中國的關系弄壞,日本自己也討不著好,到時候美國還會幫他們?
其次日本的海軍歷史實力較強,但是這個時代的特點就是洗牌多。現在是信息技術高科技還有導彈衛星的時代,而不再是那個大艦巨炮的時代了。這樣的情況下實際上日本已經有的優勢並不能真正為他們帶來優勢。這也是日本的軍事學家和戰略家們應該明白的。如果日本和中國的關系崩潰帶來沖突,日本的勝算這塊兒還是個問題。
其次,為什麼說宣傳抗日歷史是值得的。其實主要並不是什麼牢記國恥,將來他們怎麼對待漢人,漢人再怎麼對待他們。即使我們不牢記將來強大了還是不影響我們那麼做的。主要是因為文化問題,在發展中的中國的整體國民素質是進步緩慢的,這樣的情況下有文化比較發達的國家在跟前就不免容易造成崇洋媚外風潮。
一個就和實驗一樣的例子:哈韓文化。哈韓文化之所以會橫行,而不是哈日文化,就是因為中國在這方面的宣傳工作已經進行了相當長的時間。你可以自己想想如果沒有對抗日歷史的宣傳,國內的哈韓族現在會去做什麼出來。
其次,他們來,吃也吃過了,拿也拿過了,男的他們也玩過了,女的他們也干過了。把他們做過的事告訴自己已經長大了的孩子,也是人之常情,哪個民族都會去做啦。

⑽ 弘揚抗戰精神肩負時代使命手抄報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報道是人民日報今年重要的大型主題宣傳,也是近年來不多見的跨度時間長、稿件數量多、影響意義深遠的集群式主題報道。回顧前段時間,從4月份起,人民日報紀念報道把握節奏,專欄專版陸續推出,評論理論加強引導,國內國際配合發聲,文藝作品相繼刊發,可以說是由點到面,持續升溫。7月底,報社又制定詳盡的宣傳報道方案,報道更是有力推進、亮點頻出,為即將到來的「9?3」紀念活動營造了濃厚輿論氛圍。
主題鮮明 主線突出
這次報道主題鮮明,就是「銘記歷史、緬懷英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圍繞這一主題,人民日報突出了兩條主線:一是強調中國戰場發揮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的重要作用,二是彰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場上的中流砥柱作用。
在一些重要的時間節點,宣傳主線更為突出。比如,7月7日策劃的「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78周年」特刊,4個整版主題貫穿,圖文並茂。特刊一版,以評論、專訪等形式重點闡釋隆重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78周年的意義,闡明中國抗戰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貢獻;特刊二三版打通,通過對十大戰場、偉大壯舉等的解讀,緬懷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再現東方主戰場上全民族抗戰的風雲迭起;特刊四版,以圖片報道的形式,定格歷史瞬間,生動展現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和人民軍隊的驍勇善戰。當日,3版和15版分別發表文章《抗戰功績彪炳千秋——國際社會高度評價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貢獻》《中國共產黨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貢獻》,就中國抗戰的東方主戰場地位和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進行科學論述。
8月15日前後,紀念報道更加集中。8月14、15、17日刊發《弘揚抗戰精神 推進偉大事業》《正確認識中國抗日戰爭史三個重大問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回顧和思考》等文章,圍繞兩條主線進行了集中深入的論證分析。8月18日登載《偉大勝利 歷史貢獻——專訪曲愛國等三位中國抗戰史專家》,分別從「為什麼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為什麼說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什麼說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抗戰勝利的決定因素」三個方面設問,三位專家的回答論據充分、論述透徹。
從國際視野來解讀,為兩條主線的展開增添了說服力。國際版開設「外國人眼裡的中國抗戰」專欄,通過對外國知名人士的采訪,說明國際社會對中國二戰貢獻的認同和高度評價。從《「中國是二戰中的中堅力量」》到《中國抗戰功績巨大而獨特》,從《中國貢獻彪炳史冊》到《中國抗戰堪稱一部史詩》,借國外知名學者和政府官員之口,傳播對中國抗戰歷史功績的正面聲音,無疑更增添了說服力和感染力。
講好故事 弘揚精神
故事是抗戰精神的載體,人是抗戰精神的靈魂。抗戰中,無數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壯歌。這次紀念抗戰報道中,大量欄目聚焦故事,引領讀者回到烽火連天的歲月,感受偉大的抗戰精神。
這些故事的主人公角色多樣,有群像,也有個體。5月7日,首發的「民族記憶?你不知道的抗戰故事」專欄,描寫了抗日隊伍的同仇敵愾,也凸顯了抗日英雄的個人壯舉。人民日報記者組成若干采訪小分隊,從太行山到虎頭山,從萬州到鹽城,重訪重要抗戰紀念地,尋找健在的抗戰將士及親屬,挖掘新發現的史料,再現抗戰歷史,深化民族記憶。這個專欄至今已推出30餘篇。7月30日推出的「抗日根據地傑出共產黨人」欄目,生動再現吉鴻昌、柯棣華、左權、吳運鐸等共產黨員浴血抗日的英勇事跡。8月3日,推出「致敬抗戰老兵」專欄,以口述歷史的形式和第一人稱的行文,讓親歷抗戰的傅英、向守志、盧文彩等老兵作為故事的「主講人」,使讀者身臨其境,更能體會到勝利與和平的來之不易。
這些故事的視角多維,有些還很獨特。比如,7月31日起,國際版開辟「見證?感恩」專欄,通過收留並養育日本遺孤的感人故事,展現中國人民寬容、善良的博大胸懷。從《「養母對我的恩情永生難忘」》到《「中國父親養育了我們三代人」》再到《「我們全家與中國血脈相連」》,無論標題還是行文,都充滿著人道主義之愛,更反襯出日本帝國主義的殘暴。8月6日要聞版推出「嘹亮的抗戰歌聲」專欄,8月24日副刊版刊出整版關於抗戰音樂的報道「唱出我們的眾志成城」,通過《畢業歌》《義勇軍進行曲》等的戰時傳播,講述經典抗戰老歌背後的故事,伴著豪邁激昂的旋律,故事可歌可泣,盪氣回腸。8月13日,國際版新辟「共同的抗戰」專欄,記敘小林寬澄、橫川剛嗣、小林清等日本友人和中國軍民並肩戰斗的故事,從「日籍八路軍」的獨特視角,揭示日本侵略行徑的非正義和反人類的罪惡性質。
這些故事多以細節感人,讓事實說話,用描寫動情。比如,5月7日「民族記憶?你不知道的抗戰故事」專欄開篇之作《83張抗戰英烈死亡證書背後的故事》,讀來如懸疑影片,又似檔案揭秘,扣人心弦。人民日報記者深入太行山腹地探查,從山西左權到死亡英烈宋喜成家,再到死亡證書發現地蓮花岩,死亡證書上一個個依稀模糊的名字變成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死於敗血症的高起考、手腿炸傷的崔利霞、年僅17歲的衛生部青年隊學員宋喜成……83個鮮活的生命在那嚴重缺醫少葯、缺吃少穿的時期頑強戰斗,獻出寶貴生命。當讀到76年後的今天人民日報編輯記者以親手摺疊的83隻千紙鶴祭奠英靈時,讀者禁不住會感動落淚。
形式多樣 立體呈現
這次紀念抗戰報道是集群式報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整體來看,有點有面,立體呈現。除前所述,還有如下亮點。
專版有深度,影響力強。同一主題,這么長的時段,多個部門、多條戰線推出多個專版,在人民日報歷史上尚不多見。這些版面強化了紀念抗戰宣傳報道的聲勢和規模,深化了抗戰主題,提升了傳播效果。比如,7月27日、8月13日,理論版策劃「抗戰時期的中國經濟學家」和「抗戰時期的中國哲學家」兩個專版,通過專家學者追憶經濟學家、哲學家的抗戰歲月,為抗戰主題拓寬了報道視域。7月20日、21日,國際版設計「他們,與中國人民一起抗戰」兩個專版,呈現史沫特萊、斯諾等外國友人支援中國抗戰的光輝形象,傳遞正義力量。8月14日,「偉大勝利的歷史見證——重訪抗戰勝利受降地」專版刊出,人民日報國內外記者分赴南京、芷江、河內等抗戰受降地,回顧70年前的場景,展示今天的發展變化,感受勝利的來之不易。8月15日,國防周刊刊出「銘記歷史 警示未來——抗戰老兵講述抗戰故事」專版,6位老兵打開記憶,展現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和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評論有高度,引導力強。這次紀念抗戰評論數量之多也創新高,而且以深刻的思想含量,凸顯了黨中央機關報的評論優勢。數十篇評論,從歷史功績、國際影響、時代發展等多角度圍繞抗戰紀念進行分析,有理有據,提升了主題報道的引導力。比如,7月7日「評論員觀察」《時代需要重溫民族覺醒的力量》,闡述抗戰歷史地位,謳歌偉大抗戰精神;7月26日「鍾聲」《以和平的名義銘記<波茨坦公告>》,闡釋《波茨坦公告》的歷史與現實意義,反映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8月10日「國際論壇」《為銘記歷史做出表率》,以奧地利外交部官員的署名文章,說明德國、奧地利如何反省審視自己在戰爭中犯下的罪行,做出道歉,將功補過,防止歷史重演,而日本缺少這方面的實際行動;8月14日「評論員觀察」《捍衛「歷史正義」才能走向解放》,以日德對待侵略行徑的不同態度為切口,對日本美化侵略的一系列言行進行批駁;8月17「鍾聲」《日本政府應對人民負責》,對8月14日的「安倍談話」蒙蔽日本人民、欺騙國際輿論的實質,作了一針見血的揭露和批判。
副刊有熱度,感染力強。文藝曾是抗戰時期的號角,如今,用文藝副刊紀念抗戰,正是展現文藝的獨特魅力,提升宣傳報道的感染力。比如,5月10日,副刊推出「銘記——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專欄,先後刊發《他們,陷在殘酷的密林》《尋找平山團》《小山村不會忘記》《一段最疼痛的民族記憶》等文學作品,細膩生動的文字噴涌著情感與精神的張力。以8月10日《尋找平山團》為例,記者沿著昔日平山團的抗戰足跡一路尋來,從晉察冀根據地的捷報頻傳到平山大地上的參軍熱潮,從滹沱河畔的浴血奮戰到南泥灣的辛勤墾荒,一個個撼人心魄的場景,一個個真實鮮活的人物,提示讀者銘記歷史、緬懷英雄,振奮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的「精氣神」。又如,5月12日,讀書副刊推出「讀書論世?二戰經典與我們」系列報道,翻閱戰爭文學經典,引導讀者讀懂歷史,感受抗戰中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和作品中閃耀的人格力量。7月7日,又刊發「重讀抗戰家書——為了永不忘卻的紀念」專版,透過血淚書寫的抗戰家書,宣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

隨著9月3日抗日戰爭紀念日的臨近,人民日報紀念抗戰主題宣傳在前期報道的不斷升溫中漸入高潮。閱讀一篇篇報道,聆聽一則則故事,猶如在抗戰的烽火歲月中穿行,在英雄的光輝歷史中洗禮。讓我們繼續做好抗戰紀念日重頭報道和其他以抗戰為主題的宣傳,牢記由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歷史,牢記中國人民為維護民族獨立和自由、捍衛祖國主權和尊嚴建立的偉大功勛,牢記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的偉大貢獻,為維護和平振臂高呼,為民族復興凝心聚力,這是我們新聞人今天紀念抗戰應當肩負的使命與擔當。

閱讀全文

與抗日宣傳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店面促銷活動 瀏覽:412
生鮮產品超市的網路營銷方案 瀏覽:454
中小學中層幹部培訓方案 瀏覽:778
招財的電子商務商行店名 瀏覽:462
辯論社策劃方案 瀏覽:659
中專市場營銷單招想換專業 瀏覽:749
山東市場營銷考試題及答案 瀏覽:390
綿陽電子商務培訓 瀏覽:644
廣州品牌營銷策劃 瀏覽:304
嬰兒品促銷方案 瀏覽:801
明一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762
企業微信做讓紅包飛營銷案例 瀏覽:907
大學校園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12
早教開班策劃方案 瀏覽:813
2018年新黨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662
過年策劃方案 瀏覽:785
全國2015年10月市場營銷學試題 瀏覽:506
天然氣工程開工儀式策劃方案 瀏覽:730
黨建工作現場會策劃方案 瀏覽:555
電子商務盈利模式ppt 瀏覽: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