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手術室宣傳冊

手術室宣傳冊

發布時間:2021-11-14 03:40:37

1. 手術室各級人員培訓目標的文章

醫院手術室工作規范制度與手術感染預防控制監督技術標准實用手冊》《醫院手術室工作規范制度與手術感染預防控制監督技術標准實用手冊》
第一篇 手術室創新管理
第一章 手術室的綜合管理與創新
第二章 潔凈手術室創新管理
第三章 特殊手術室管理
第四章 手術室的質量標准與監控

第二篇 醫院手術室感染管理控制規章制度
第一章 醫院手術室感染管理組織與職責制度
第二章 醫院手術室感染監測與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制度
第三章 手術室的規章制度
第四章 潔凈手術室感染管理規章制度
第五章 手術室護理人員的職責和規章制度
第六章 手術室護理技術操作規章制度
第七章 手術室總體設施及布局管理規范
第八章 手術室急救護理制度
第九章 手術布類、敷料、縫針、縫線及器械的分類管理制度
第十章 財產資源管理制度
第十一章 醫療廢物的管理規章制度
第十二章 手術室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第十三章 手術室安全管理制度

第三篇 手術操作規范與感染防範
第一章 常用局部麻醉技術
第二章 手術標准化操作技術
第三章 幾種基本操作技術及技巧
第四章 微創手術操作技術
第五章 常用美容整形手術

第四篇 醫院手術室感染控制技術規范與消毒隔離措施應用
第一章 概論
第二章 醫院感染的管理組織與監控
第三章 醫院手術室感染控制規范
第四章 治療和護理技術感染控制
第五章 手術室及其相關標准應用
第六章 手術室相關部門的醫院感染控制
第七章 物理消毒滅菌方法
第八章 常用化學消毒劑的應用
第九章 物理消毒滅菌效果監測
第十章 化學消毒劑濃度及消毒效果監測
第十一章 醫院物品及環境消毒與滅菌
第十二章 醫院物品及環境消毒滅菌效果監測
第十三章 隔離設施與隔離技術

第五篇 手術配合與手術感染控制技術要點
第一章 普通外科手術配合
第二章 整形美容外科手術配合
第三章 器官移植的手術配合
第四章 胸外科手術配合
第五章 神經外科手術配合
第六章 心臟外科手術配合
第七章 泌尿外科手術配合
第八章 骨科手術配合
第九章 眼科手術配合
第十章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手術配合
第十一章 頜面科手術配合
第十二章 婦產科手術配合
第十三章 微創外科手術配合
第十四章 顯微鏡外科手術配合
第十五章 燒傷手術配合

第六篇 醫院手術室綜合評價方法與評價規程
第一章 綜合評價概論
第二章 綜合評分法
第三章 綜合指數法
第四章 層次分析法
第五章 主成分分析法與因子分析法
第六章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法
第七章 聚類分析法
第八章 正交設計分析法
第九章 數據包絡分析法
第十章 綜合評價的其他方法

2. 手術室環境物表清潔與消毒

一、無菌物品管理

1、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必須分開放置,嚴防混淆。
2、無菌敷料及無菌器械包,均有專人(人員名單)負責,保持櫃廚清潔、乾燥。
3、滅菌後物品應存放於無菌物品存放室的專用櫃內(離地面20cm、距天花板50 cm、離牆5cm以上),無菌包註明滅菌日期,並按日期先後順序排列,先滅菌的先用,日期近的排在後面,排列整齊清楚,以便於保管和使用。包外要有物品名稱、滅菌日期、失效期、化學指示帶、簽名。 4、負責人(值班)應每天檢查無菌包的滅菌日期及保存情況,在未污染及包布未破損情況下保存7天,紙塑包裝為6個月,過期或包裝受潮應重新滅菌。無菌包一經打開,24小時內有效,過期重新滅菌。

二、一次性物品管理

1、一次性物品的購入需經過院管理部門的嚴格把關和審定。
2、對進入手術室內的一次性物品要嚴格把好包裝、產品質量、消毒滅菌情況和價格關。對產品外包裝上的中文標識項目逐一按要求確認。 3、每次使用一次性物品打開包裝前,必須再次確認滅菌方法和滅菌有效日期,包裝有無破損、潮濕。
4、一次性無菌物品應存放在專用的無菌物品存放庫內並設專人定期檢查,進貨、發放、管理,不許與非滅菌物品和其他儀器存放一起。 5、使用和開啟無菌物品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
6、使用後的一次性物品,應嚴格按有關規定進行統一的無害化處理或毀形,不得隨意丟棄。銳利的物品,血液及其他有機物污染的物品應單獨專門處理。
7、開啟但未使用的一次性物品原則上不得自行重新滅菌,製造商通過廣泛的管理及測試手段保證一次性無菌物品的清潔、無毒、無致熱性,具有相容性,無菌並質量穩定,自行重新滅菌便解除了製造商的責任。如必須重新滅菌的一次性物品,就要對使用中的安全和效用負責

三、手術器械管理

1、無菌手術包及手術儀器由值班護士每天檢查使用期限與使用性能,腔鏡儀器每周檢查維護,設專人管理,所有手術器材由專管護士每周大檢查一次。
2、貴重手術器材設專櫃上鎖,定位、定量,定冊、專人管理,設立「貴重手術器材登記本」,由專管護士負責每周清點與使用後銷賬,防止器械丟失。
3、外來手術器材由供應商送供應室交接清點,清洗、滅菌。 4、耐溫、耐濕的手術器械及物品首選高壓蒸汽滅菌,不能高壓滅菌的器械及物品選用低溫氣體滅菌或內鏡滅菌機滅菌。禁止使用福爾馬林熏箱作為手術器械滅菌。
5、手術器械使用後應立即清洗祛除污跡、血跡,同時檢查器械的性能與配件狀況。
6、常規手術器械:日間手術結束,器械經初步清洗後即送供應室處理。夜間手術,器械清水沖洗干凈→擦乾後次晨送供應室。污染手術器械先浸泡於2000mg/L含氯消毒液30分鍾,再按以上方法處理。 7、腔鏡手術結束後,腔鏡器械經初步清洗後即送供應室處理。 三、無菌溶液管理
1、各種無菌溶液,應註明開啟日期、時間,靜脈注射溶液不得超過2小時,稀釋液不得超過12小時。
2、大包裝碘伏、酒精密閉保存,註明開啟日期,有效期為30天,小劑量包裝有效期為7天。
3、手術用洗手液、消毒凝膠註明開啟日期及失效期。
4、各種消毒液的浸泡方法,葯物濃度等要符合要求。定期更換,手術器械浸泡前按要求做好化學濃度的監測。

四、無菌物品管理制度

1、各類無菌物品由專人負責檢查,確保滅菌合格率100%。
2、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不能混放,無菌物品必須儲存在離地高20—25cm,離天花板50cm,離牆遠於5cm處的載物架上或密閉櫃廚,循序排放,分類放置,儲存環境必須有空氣消毒設施。
3、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嚴格按照購入,驗收、 儲存、 使用的管理要求執行。
4、根據物品的性質選擇合適的滅菌方式,能耐受高壓滅菌的物品首選高溫高壓滅菌,不能耐受高溫高壓滅菌的物品採用環氧己烷或其它低溫滅菌方法或2%的戊二醛浸泡10個小時。
5、布類包裝的高壓滅菌物品有效期為一周,紙塑包裝的物品採用高壓滅菌有效期為六個月,紙塑包裝的物品採用環氧己烷滅菌有效期為一年。
6、無菌物品嚴格按照有效期先後使用,嚴禁使用過期物品。
7、打開無菌物品前,首先檢查滅菌日期、滅菌指示標記是否達到滅菌合格標准,包裝是否完整,有無鬆散、有無潮濕、有無破損、合格後方可使用。
8、整理無菌器械桌時,首先檢查各個包內指示卡是否達到滅菌合格標准,合格後方可使用。
9、注射器、輸液管、各種導管嚴格執行一人一針一管制度,各種無菌用物嚴格執行一人一用一滅菌制度。

五、室間管理

1、每日清晨,術前一小時開啟層流空調,術前術後要有空氣凈化記錄。 2、每日手術前半小時,用清潔巾濕式擦拭手術間窗檯、地面、無影燈、敷料桌、托盤、輸液架、麻醉機、手術床及走廊地面等,每台手術後應擦凈地面上的污液,清除線頭、紙屑等雜物。手術結束後徹底打掃手術間衛生。每周進行徹底清掃1次。使用的清潔工具用不宜掉纖維的織物材料製作。
3、每周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清潔消毒凈化空調回風口過濾網。手術室物品用清水擦拭,包括手術床、轉椅、電刀、輸液架、腳凳、操作台、吸引裝置、儀器表面、壁櫥等。
4、地面:每台手術結束後用500mg/L含氯消毒液和清水各濕拭拖地一次。連台手術,前一台手術結束後打掃並整理手術間,清潔乾燥層流自凈30分鍾,再接下一台手術。
5、牆面消毒:一般污染時,用500mg/L含氯消毒液和清水擦洗處理,特殊病種污染時,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常規每周二次室間牆面擦拭消毒。
6、手術交換車的管理:①手術交換車分為一般手術交換車和感染手術交換車。②手術交換車所用物品用後應及時更換,有血跡、污液時即時更換。③每日手術前用清潔巾進行濕式擦拭,當日手術結束後更換車上所有物品,500mg/L有效氯消毒液進行擦拭,感染手術交換車消毒按感染種類分別處理。如接送隔離病人(或疑似病人)後,使用一次性床單,註明病種,用雙層不滲漏黃色膠袋雙層包裹——→焚燒,平車及時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7、送敷料包和器械包的運輸車,每日一次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和清水各擦拭一次。
8、無影燈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和清水各擦拭一次,並保持其透明度。
9、手術中所用的無菌持物鉗為干罐,每4小時更換,有或疑有污染的應立即更換。
10、立式血壓器、聽診器、心電監護儀及微量泵每周用清水擦拭乾凈,遇污染時用75%酒精擦拭;簡易呼吸機面罩每次用畢即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後流動水沖凈晾乾。(血壓計袖帶若被血液、體液污染,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鍾流動水沖凈晾乾)
11、一次性吸引管用後按感染性垃圾處理。吸引內膽每台手術更換。吸引瓶每周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鍾,流動水沖凈晾乾備用。

12、手術室專用鞋:每日用清水清洗一次。
13、清洗器械的刷子:每次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鍾,晾乾後備用。
14、清潔抹布、拖把、紅桶標識分明,按清潔區、污染區、無菌區,分區使用。
不同級別的手術間清掃工具不能得混用,以防交叉感染。垃圾應裝入污物袋後拿走。使用後的清潔工具要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鍾清水洗凈晾乾。特殊感染手術,手術結束後遵循消毒——清潔——再消毒原則。
15、C-臂X線機、高頻電刀、腹腔鏡器械、電汽切器械每周用清水擦拭一次,每次使用後用清水擦拭乾凈,若被血液、體液污染,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後,再用清水擦拭乾凈。

3. 凈化手術室全套的工程資料有哪些

設計圖、竣工圖、相關設備資料及培訓與維護手冊等。

4. 手術室的品管圈起名

叫「生死策」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縮寫QCC),指同一工作現場或工作相互關聯區域人員自動自發地進行品質管理活動所組成的小組。既然你們是手術室QCC,那麼很多時一些細微的工作一些努力就會影響到一條生命是否能救,所以叫「生死策」。與「生死冊」同音,大有勉勵驚醒自我的意思。以上只是我的一些見解,不當之處敬請原諒。

5. 手術室使用的無影燈的原理,把你的想法寫出來..

影子是光照射物體形成的。地球上各處的影子是不同的。北極圈裡是影子的「大人國」,因為那裡的太陽光斜照,影子在茫茫雪原上伸展得很遠;赤道地帶是影子的 「小人國」,因為那裡的太陽高懸天空,影子變得很小。仔細觀察電燈光下的影子,還會發現影子中部特別黑暗,四周稍淺。影子中部特別黑暗的部分叫本影,四周稍淺。影子中部特別黑暗的部分叫本影,四周灰暗的部分叫半影。這些現象的產生都和光的直線傳播有密切關系。 假如把一個柱形茶葉筒放在桌上,旁邊點燃一支蠟燭,茶葉筒就會投下清晰的影子。如果在茶葉筒旁點燃兩支蠟燭,就會形成兩個相疊而不重合的影子。兩影相疊部分完全沒有光線射到,是全黑的,這就是本影;本影旁邊只有一支蠟燭可照到的地方,就是半明半暗的半影。如果點燃三支甚至四支蠟燭,本影部分就會逐漸縮小,半影部分會出現很多層次。物體在電燈光下能生成由本影和半影組成的影子,也是這個道理。電燈是由一條彎曲的燈絲在發光,不只限於一點。從這一個點射來的光給物體遮住了,從另一些點射過來的光並不一定全被擋住。很顯然,發光物體的面積越大,本影就越小。如果我們在上述茶葉筒周圍點上一圈蠟燭,這時本影完全消失,半影也淡得看不見了。科學家根據上述原理製成了手術用的無影燈。它將發光強度很大的燈在燈盤上排列成圓形,合成一個大面積的光源。這樣,就能從不同角度把光線照射到手術台上,既保證手術視野有足夠的亮度,同時又不產生明顯的本影,所以取名無影燈

6. 請教一下,手術室實習心得體會怎麼寫呀

四點必須要寫:
一、手術室無菌觀念的認識與增強
二、洗手護士與手術醫生的配合默契的認識
三、台下巡迴護士與台上醫務人員的配合認識
四、醫護人員的奉獻精神的體會

7. 護士長手冊的目錄

第一章護士長的基本素質要求和管理要點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護士長的角色
第三節科護士長的基本素質要求
第四節科室護士長的基本素質要求
第五節內科系科護士長的管理要點
第六節外科系科護士長的管理要點
第七節科室護士長的管理要點
第二章護士長的職責
第一節科護士長的職責
第二節病房護士長的職責
第三節門診護士長的職責
第四節急診科護士長的職責
第五節手術室護士長的職責
第六節消毒供應室護士長的職責
第三章護士長的管理藝術
第一節管理藝術的概述
第二節護士長的決策藝術
第三節護士長的指揮藝術
第四節護士長的交談藝術
第五節護士長的激勵藝術
第六節護士長的授權藝術
第七節護士長協調人際關系的藝術
第四章護士長的計劃工作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計劃工作的步驟
第三節計劃的寫作形式
第四節目標管理
第五節時間管理
第五章護士長的組織工作
第一節組織的概述
第二節組織的設計
第三節組織的結構
第四節我國的護理管理體制
第六章護士長人員管理
第一節人員管理的概述
第二節護理人員的配備
第三節護理人員的分工與排班
第四節護理人員的選聘
第七章護理工作制度
第一節護理行政制度
第二節科研教學管理制度
第三節門診護理工作制度
第四節急診室護理工作制度
第五節病房管理制度
第六節手術室管理制度
第七節供應室管理制度
第八節IcU護理管理制度
第八章護理質量管理
第一節質量管理概述
第二節護理質量標准管理
第三節護理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四節護理質量評價
第五節護理業務技術管理
第六節醫院感染管理
第七節風險管理
第九章護理安全管理
第一節護理安全的概述
第二節護理安全與《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三節護理規章制度管理
第四節護理安全防事故管理
第五節護士職業防護管理
第六節護理缺陷管理
第七節護理安全應急預案
第十章護理信息管理
第一節護理信息的概述
第二節護理信息管理的過程和方法
第三節護理文書管理
第四節護理資料管理
第五節計算機網路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第十一章病區品、護理設與設備管理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病區葯品的管理
第三節護理設施與設備管理
第十二章護士長護理科研管理
第一節護理科研的概述
第二節護理科研的特點和任務
第三節護理科研的原則和方法
第四節護理科研的基本程序
第五節護理科研管理
第十三章護士長臨床教學管理
第一節護理教學查房
第二節臨床實習帶教管理
第十四章護士培訓、考評與職業素質教育
第一節護士培訓
第二節護士考評
第三節護士職業素質教育
第十五章護理管理域法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護理工作中潛在的法律問題
第三節護理管理中的法律關系
附錄
附錄A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6~2010年)
附錄B科護士長考核標准
附錄C護士長考核標准
附錄D護理質量管理評價標准
附錄E護理質量評價指標及計算方法
附錄F護士長工作手冊書寫標准
……

8. 求有關手術室護理書籍名稱及出版社。

手術室護理技術手冊(第四版)
作 者:王宇 主編
出 版 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3-1
頁 數:812

手術室護理管理
作 者:劉正良,彭望香 主編
出 版 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1-1
頁 數:313

手術室護理操作指南
作 者:孫育紅主編
出 版 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7-1
頁 數:497

9. 手術室感染監測制度

《手術室工作制度、標准與無菌設計、防感染措施應用手冊》 【冊數】:全四卷 16開精裝 【出版社】:中國知識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作者】:編委會 【價格】:定價:1180.00元 優惠價:550.00元 第一篇 手術室創新管理 第一章 手術室的綜合管理與創新 第二章 潔凈手術室創新管理 第三章 特殊手術室管理 第四章 手術室的質量標准與監控 第二篇 醫院手術室感染管理控制規章剃度 第一章 醫院手術室感染管理組織與職責制 度 第二章 醫院手術室感染監測與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制度 第三章 手術室的規章制度 第四章 潔凈手術室感染管理規章制度 第五章 手術室護理人員的職責和規章制度 第六章 手術室護理技術操作規章制度 第七章 手術室總體設施及布局管理規范 第八章 手術室急救護理制度 第九章 手術布類、敷料、縫針、縫線及器械的分類管理制度 第十章 財產資源管理制度 第十一章 醫療廢物的管理規章制度 第十二章 手術室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第十三章 手術室安全管理制度 第三篇 手術操作規范與感染防範 第一章 常用局部麻醉技術 第二章 手術標准化操作技術 第三章 幾種基本操作技術及技巧 第四章 微創手術操作技術 第五章 常用美容整形手術 第四篇 醫院手術室感染控制技術規范與消毒隔離措施應用 第一章 概論 第二章 醫院感染的管理組織與監控 第三章 醫院手術室感染控制規范 第四章 治療和護理技術感染控制 第五章 手術室及其相關標准應用 第六章 手術室相關部門的醫院感染控制 第七章 物理消毒滅菌方法 第八章 常用化學消毒劑的應用 第九章 物理消毒滅菌效果監測 第十章 化學消毒劑濃度及消毒效果監測 第十一章 醫院物品及環境消毒與滅菌 第十二章 醫院物品及環境消毒滅菌效果監測 第十三章 隔離設施與隔離技術 第五篇 手術配合與手術感染控制技術要點 第一章 普通外科手術配合 第二章 整形美容外科手術配合 第三章 器官移植的手術配合 第四章 胸外科手術配合 第五章 神經外科手術配合 第六章 心臟外科手術配合 第七章 泌尿外科手術配合 第八章 骨科手術配合 第九章 眼科手術配合 第十章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手術配合 第十一章 頜面外科手術配合 第十二章 婦產科手術配合 第十三章 微創外科手術配合 第十四章 顯微鏡外科手術配合 第十五章 燒傷手術配合 第六篇 醫院手術室綜合評價方法與評價規程 第一章 綜合評價概論 第二章 綜合評分法 第三章 綜合指數法 第四章 層次分析法 第五章 主成分分析法與因子分析法 第六章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法 第七章 聚類分析法 第八章 正交設計分析法 第九章 數據包絡分析法 第十章 綜合評價的其他方法

10. 手術室器械的正確清洗方法與消毒流程是什麼

手術器械的清洗流程

(一)一般手術器械的處理

一般手術器械是指非感染的手術器械,如甲狀腺、疝氣、椎間盤等手術器械。

處理方法:將術後器械的流動水下去除血污→酶浸泡2min以上(或+超聲波震盪)→流動水徹底沖洗→分類烘乾(精細、尖銳的器械要分開)→檢查→上油→包裝或分類存放於器械櫃內。

(二)一般感染手術器械的處理

一般感染手術器械是指切開腔道(如胃、腸、胰、闌尾等)、腫瘤根治、朧腫切開、結核病灶清除以及為感染梅毒、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患者實施手術的器械。

處理方法:將術後器械浸泡於含氯消毒液中30min→流動水刷洗干凈→分類烘乾→檢查→上油→分類保存於器械櫃中。

(三)特殊感染手術器械的處理

特殊感染手術器械是指氣性壞疽、炭疽、破傷風手術器械。

處理方法:將術後器械浸泡於含氯消毒液中30min→初步沖洗→包裝→高壓滅菌→於流動水用毛刷徹底刷洗→分類烘乾→檢查→上油→包裝→再次高壓消毒後保存無菌器

械櫃中備用。

(四)內鏡手術器械的處理

處理方法:卸下可移動的內鏡部件、光學導線的連接配件、通道閥等→張開鉗夾部位,以流動水沖洗衣面血跡、小刷輕輕刷洗→高壓水槍沖洗關節部位、內腔通道,去除隱藏血跡或有機物→浸泡於酶劑(腔鏡專用清洗劑)的稀釋液中2min,充分去除有機物→流動水再次沖洗→擦乾→高壓氧氣或壓縮空氣吹乾各部件水分→專用潤滑劑直接噴於器械表面、軸節、內腔、彈簧部位,再用鏡頭紙擦去表面油跡→保存於專用儀器櫃中。若為HBsAg陽性者,術後器械應先浸泡於0.33%戊二醛稀釋液(2%戊二醛1份,加水5份)15min,然後再按上法清洗。

手術器械、內鏡、一般診療用品的消毒滅菌要求

(一)凡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手術器具及物品全部採用高壓滅菌或經外科切口進入無菌室的內鏡及其附件,如腹腔鏡,關節鏡,腦室鏡,膀胱鏡,宮腔鏡等用前應達到滅菌水平。

(二)接觸未破損皮膚的一般診療用品如血壓計,聽診器可在清潔的基礎上用乙醇擦拭消毒,血壓計袖帶若被血液,體液污染應在清潔的基礎上用含500mg/L有效氯消毒浸泡30分鍾後再清洗干凈。

(三)接觸未破損粘膜的器具如擴陰器、開口器、舌鉗、壓舌板、體溫表等,用後先清潔去污、消毒、擦乾,耐高溫的器具如擴陰器,開口器,壓舌板採用高溫滅菌,體溫表在清潔的基礎上用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30分鍾後,清水沖凈擦乾備用。

(四)通過管道間接與淺表體腔粘膜接觸的器具如氧氣濕化瓶、呼吸機、麻醉用器具,霧化器、胃腸減壓器、吸引器、引流瓶等可在清潔的基礎上耐高溫的可用高壓滅菌,不耐高溫的可清潔後用500mg/L含氯制劑浸泡30分鍾,用清水沖凈晾乾備用,嚴格要求一用一消毒,濕化液應用無菌水,如連續使用可每天更換濕化液,並每周更換消毒所用器具。

(五)凡進入人體自然通道與管腔粘膜接觸的內鏡及其附件,如喉鏡、氣管鏡、支氣管鏡、胃鏡、乙狀結腸鏡、直腸鏡等,可用過氧乙酸,戊二醛、萬福金安等高效消毒劑。

(六)進入破損粘膜的內鏡附件也應達到滅菌水平,如活檢鉗、高頻電刀。

(七)口腔器材按照其危害程度進行不同的處理,外科器械及其它穿破口腔軟組織或骨組織的器械,不穿破口腔軟組織但與軟組織有接觸的器械必須滅菌,口腔檢查器械如鑷子、壓舌板、口鏡、探針、彎盤等,可採用一次性用品。

(八)各種醫療器械送到設備科修理時,需用含氯制劑消毒處理後方可修理,工作人員應在維修完後嚴格手消毒。

閱讀全文

與手術室宣傳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6春節房地產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69
國外的市場營銷理論 瀏覽:850
辦公場所消防培訓方案 瀏覽:435
小學教師安全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547
高中英語骨幹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803
電子商務網上學習 瀏覽:875
電子商務小知識 瀏覽:156
電子商務綜合實訓內容 瀏覽:599
鄉鎮突發事件應急培訓方案 瀏覽:295
手機店面促銷活動 瀏覽:412
生鮮產品超市的網路營銷方案 瀏覽:454
中小學中層幹部培訓方案 瀏覽:778
招財的電子商務商行店名 瀏覽:462
辯論社策劃方案 瀏覽:659
中專市場營銷單招想換專業 瀏覽:749
山東市場營銷考試題及答案 瀏覽:390
綿陽電子商務培訓 瀏覽:644
廣州品牌營銷策劃 瀏覽:304
嬰兒品促銷方案 瀏覽:801
明一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762